(完整版)会计学原理第一章练习题
会计学原理—第一章总论练习题(附答案)

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企业将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作为自有固定资产入账,主要体现的信息质量要求是()A.及时性B.谨慎性C.实质重于形式D.可靠性2.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收入定义要求的是()A.提供设备安装服务取得的劳务收入B.出售原材料取得的销售收入C.出售生产设备取得的收入D.出租生产设备取得的租金收入3.现代会计以()作为主要的计量单位。
A.实物量度B.劳动工时量度C.货币量度D.以上任何一种都可以4.下列资产中属于企业流动资产的是()A.专利权B. 机器设备C. 厂房D.存货5.下列经济业务的发生不会使会计等式两边总额发生变化的有()。
A.用银行存款支付前欠购料款B.从银行提取现金C.向银行取得借款存入银行D.收到预收账款存入银行6.属于会计核算方法之一的是()。
A.会计分析B.会计检查C.复式记账D.会计控制7.在我国,制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机构是()。
A.国家税务总局B.财政部C.主管部门D.企业自身8.下列有关费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费用是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B.企业发生的各项支出均属于费用范畴C.费用的发生会对企业利润构成影响D.费用的发生最终将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减少9.某公司资产总额为200万元,当发生下列三笔经济业务后:(l)向银行借款20万元存入银行;(2)用银行存款偿还应付账款15万元;(3)收回应收账款10万元存入银行。
其权益总计为()。
A.205万元B.235万元C.230万元D.245万元10.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为10万元,即()。
A.该公司的投入资本为10万元 B.该公司的资产总额为10万元C.该公司的权益总额为10万元 D.该公司的净资产总额为10万元11.会计监督主要是通过 ( ) 来进行的。
A数量指标B价值指标C实物量指标D劳动量指标1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 ),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如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A可靠性B可比性C可理解性D重要性13.会计主体从 ( ) 上对会计核算范围进行了有效的界定。
会计学原理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总论一、名词解释会计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二、判断题1、会计的本质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只能以货币量度为计量尺度。
()3、企业的会计对象就是企业的资金运动。
()4、会计的终极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5、只要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就可以确认为资产。
()三、填空题1、宋代的“四柱结算法”中的四柱,具体分为、、、。
2、我国会计六要素是、、、、、。
3、资产按变现或耗用时间长短分为和。
4、所有者权益的大小,由和两要素的大小共同决定。
5、会计的直接目标是。
四、单项选择题1、会计以管理为基本内容。
A 实物B 质量C 价值D 生产2、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所作的分类是。
A 会计科目B 会计要素C 会计账户 D会计恒等式3、下列会计要素中属于静态要素的有。
A 负债B 收入C 费用D 利润4、下列项目中属于流动负债的有。
A 预付账款B 应收账款C 预收账款D 应付债券5、下列资产中属于企业的长期资产的有。
A 无形资产B 应收票据C 原材料D 库存商品五、多项选择题1、会计核算具有。
A 连续性B 系统性C 综合性D 计划性2、下列项目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有。
A 长期股权投资B 实收资本C 资本公积D 盈余公积E 未分配利润3、期间费用包括。
A 制造费用B 管理费用C 销售费用D 财务费用4、会计具有两大基本职能。
A 计划B 反映C 监督D 决策5、下列项目中属于会计核算方法的有。
A 设置账户B 复式记账C 会计科目D 登记账簿 E编制会计报表第二章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复式记账一、名词解释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复式记账法账户对应关系对应账户二、判断题1、工业企业资金运动表现为经营资金的循环和周转。
()2、为了全面地反映经济内容,会计科目的设置应越多越好。
()3、所有账户都是依据会计科目开设的。
()4、在借贷记账法下,只要试算平衡了,说明账户记录就不会有差错。
()5、总分类账户运用货币计量单位和实物计量单位同时进行登记。
会计学原理练习题[含答案]
![会计学原理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5e0eb7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fd.png)
WORD格式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会计所使用的主要计量尺度是(C)。
A 实物量度B 劳动量度C 钱币量度D 实物量度和钱币量度2.会计的基本职能是(C)。
A 核算和管理B 控制和监察C 核算和监察D 核算和剖析3.会计的一般对象能够归纳为B)(。
A 经济活动B 重生产过程中的资本运动C 生产活动D 管理活动4.以下业务不属于会计核算范围的事项是(D)。
A 用银行存款购置资料B 生产产品领用资料C 公司自制资料入库D 与外公司签订购料合同5.会计主体假定规定了会计核算的B )。
(A 时间范围B 空间范围C 期间花费范围D 成本开销范围6.以下属于利润性支出的有( C )。
A 建筑房子的各项支出B 长久股票投资支出C 生产工人薪资D 为获得专利权发生的支出.以下各项中合用于区分各会计期间收入和花费的原则7是(C)。
A 实质成本计价原则B 一致性原则C 权责发生制原则D 慎重性原则.以下各项中合用于财富计价的原则是8(D)。
A 权责发生制原则B 配比原则C 收付实现制原则D 实质成根源则.以下原则中不属于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是9(C)。
A 清晰性原则B 可比性原则C 配比原则D 有关性原则10. 2001年9月20日采纳赊销方式销售产品50000元,12月25日收到货款存入银行。
按收付实现制核算时,该项收入应属于(D)。
A2001年 9月B2001年10月C2001 年 11月D2001年12月11. 2002年3月20日采纳赊销方式销售产品60000元,6月20日收到货款存入银行。
按权责发生制核算时,该项收入应属于(A)。
A2002年 3 月B2002 年 4月C2002年 5 月D2002年 6月12.某公司 2002年 7 月支付厂部管理人员薪资12000元,预付厂部半年(含本月)维修费1800元.生产车间保险)费4000 元。
按权责发生制核算时,该公司2001年 7 月管理花费发生额为(D。
会计学原理

会计学原理第一章练习题一判断题1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记账和算账。
()2从一定时点看,企业的资金来源总额必定等于资金运用总额。
()3 资产负债表涉及的会计要素是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4 不管是在会计期间还是会计期末,会计等式“资产=负债十所有者权益”都成立。
()5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资产的所有权。
()6某企业本月收到银行存款150万元,此款为上月销售商品所得,企业将此笔收入记入本月主营业务收入中。
()7 采用预收货款方式销售商品,应于收到货款时确认收入。
()8可比性要求解决的不仅是企业之间横向可比的问题,也包括同一企业纵向可比的问题。
()9谨慎性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应尽量低估企业的资产和可能发生的损失、费用。
()10 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尽可能高估资产和收益,低估负债和费用。
()二单选题1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A 记录和计算B 计划和考核C 反映和监督D预测和决策2 以下不属于会计核算基本前提条件的是()。
A持续经营B坚持谨慎性C会计分期D货币计量3 会计主要的计量单位是()A 实物计量单位B 劳动计量单位C 货币计量单位D工时计量单位4下列会计科目属于损益类科目的是()。
A 主营业务收入B 生产成本C 应收帐款D 应付利润5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 )A 特定单位B 投资者C 债权人D 管理当局6会计主体对会计工作的范围从()上进行了界定。
A 时间B 内容C 空间D 空间和时间7对应收帐款可按规定的标准计提坏账准备金,是()的要求。
A可靠性B权责发生制C实质重于形式D谨慎性8如果某一项经济业务有多种处理方法可供选择时,应采取不导致夸大资产、虚增利润的方法是()。
A客观性原则的要求B有用性原则的要求C配比原则的要求D谨慎原则的要求9会计分期界定了会计主体核算的()范围。
A 时间B 内容C 空间D 空间和时间10.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
A.表述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B表述企业经营状况的会计要素C.表述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D表述企业财务成果的会计要素第二章练习题一判断题1 在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账户的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
[财务_会计知识]会计学原理习题集答案
![[财务_会计知识]会计学原理习题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37d0b2856a561252d36f6e.png)
会计学原理习题集答案第一章总论练习题一、名词:(略)二、单项选择题三、多项选择题四、判断题五、计算题1.【解】(1)按权责发生制本月利润=收入-费用=(5000+6000)-(300+600)=10100(2)按收付实现制本月利润=收入-费用=(20000+10000+5000)-(2500+900)=316002.【解】计算该律师事务所2006年的营业收入=6000000+(140000-97000)+(42000-21000)=6064000(元)3.根据资料,判断每一项目分别属于会计要素的那一项内容,并填入下表。
4.【解】(1)A=375000-(1000+27000+35000+52000+200000)=60000;C=375000;B=375000-(10000+32000+9000+240000+23000)=61000 (2)该企业的流动资产总额=1000+27000+35000+52000=115000(3)该企业的流动负债总额=10000+32000+9000=51000(4)该企业的净资产总额=C-51000-B=375000-51000-61000=263000第二章会计核算基础练习题一、名词:(略)二、单项选择题:三、多项选择题:四、判断题五、业务题【解】1.以上业务的会计分录如下:(1)借:银行存款200000贷:实收资本200000(2)借:固定资产40000贷:银行存款40000(3)借:原材料15000贷:应付账款15000(4)借:库存现金2000贷:银行存款2000(5)借:银行存款20000贷:短期借款20000(6)借:生产成本12000贷:原材料12000(7)借:短期借款30000贷:银行存款30000第三章会计循环练习题一、名词:(略)二、简答:(略)三、单项选择题四、多项选择题五、判断题五、填制记账凭证:(略)六、平行登记练习2.根据经济业务,应作如下会计分录:(1)借:应付账款——乙公司15000贷:银行存款15000(2)借:在途物资——B材料1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 贷:应付账款——甲公司11700(3)借:原材料——B材料10000贷:在途物资——B材料10000(4)借:在途物资——A材料8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60 贷:应付账款——丙公司9360(4)借:原材料——A材料8000贷:在途物资——A材料8000(5)借:生产成本12000管理费用3000贷:原材料——A材料15000(6)借:在途物资——B材料1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 贷:应付账款——丙公司11700(7)借:原材料——B材料10000贷:在途物资——B材料10000(8)借:在途物资——A材料5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0贷:应付账款——乙公司5850(8)借:原材料——A材料5000贷:在途物资——A材料5000(9)借:生产成本19000管理费用2000贷:原材料——B材料21000(10)借:应付账款——甲公司6000贷:银行存款60003.根据上述资料登记入账后,各有关的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见表6-17~表6-26所示。
(完整版)会计学原理练习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A 资产
B 收入
C 费用
D 利润
第一章 绪 论
一、 单项选择题
1.会计所使用的主要计量尺度是(
)。
A 实物量度 B 劳动量度
C 货币量度 D 实物量度和货币量度
2.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
A 核算和管理 B 控制和监督
C 核算和监督 D 核算和分析
3.会计的一般对象可以概括为( )。
C 少计费用
D 多计费用
E 多计净收益入
C 费用
D 负债
E 所有者权益
7.下列各项属于动态会计要素的是(
)。
A 资产
B 收入
C 费用
D 利润
E 所有者权益
8.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有( )
A 资产
B 收入
C 费用
D 负债
E 所有者权益
9.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有( )
A 建造房屋的各项支出
B 长期股票投资支出
C 生产工人工资
D 为取得专利权发生的支出
7.下列各项中适用于划分各会计期间收入和费用的原则是( )。
A 实际成本计价原则
B 一致性原则
C 权责发生制原则
D 谨慎性原则
8.下列各项中适用于财产计价的原则是( )。
A 权责发生制原则
B 配比原则
C 收付实现制原则
12.某企业 2002 年 7 月支付厂部管理人员工资 12 000 元,预支厂部半年(含本
月)修理费 1800 元.生产车间保险费 4000 元。按权责发生制核算时,该企业
2001 年 7 月管理费用发生额为( )。
A 12 000 元
B 13 800 元
C 16 300 元
会计学原理第一章练习题

会计学原理第一章练习题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会计的管理活动论认为()。
A.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B.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C.会计是一项管理经济的工具D.会计是以提供经济信息,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一种管理活动。
2.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A.控制与监督 B.反映与监督C.反映与核算 D.反映与分析3.下列不属于会计核算专门方法的是()。
A.成本计算与复式记账 B.错账更正与评估预测C.设置账户与填制、审核会计凭证 D.编制报表与登记账簿4.会计的职能是()。
A.一成不变的B.随着生产关系的变更而发展C.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发展D.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经济关系的复杂化和管理理论的提高而不断变化5.会计的反映职能不具有()。
A.连续性 B.主观性 C.系统性 D.全面性6.会计目标主要有两种学术观点()。
A.决策有用观与受托责任观 B.决策有用观与信息系统观C.信息系统观与管理活动观 D.管理活动观与决策有用观7.确定会计核算工作空间范围的前提条件是()。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8.强调经营成果计算的企业适合采用()。
A.收付实现制 B.权责发生制C.永续盘存制 D.实地盘存制9.进行会计核算提供的信息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符合()。
A.历史成本原则 B.配比原则C.客观性原则 D.可比性原则10.各企业单位处理会计业务的方法和程序在不同会计期间要保持前后一致,不得随意变更,这符合()。
A.有用性原则 B.可比性原则C.一贯性原则 D.重要性原则11.企业于4月初用银行存款1 200元支付第二季度房租,4月末仅将其中的400元计入本月费用,这符合()。
A.配比原则 B.权责发生制原则C.收付实现制原则 D.历史成本计价原则12.企业的会计期间是()。
A.自然形成的 B.人为划分的C.一个周转过程 D.营业年度(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会计学原理课后答案第1章作业

第一章会计概述一、单选题1.最常见的准则制定模式是()。
A.官方制定模式B.半官方制定模式C.民间制定模式D.实务界专家制定模式2.我国于()开始实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
A.1993年7月1日B.1994年7月1日C.2006年1月1日D.2007年1月1日3.我国会计工作的最高规范形式是()。
A.《企业会计准则》B.《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D.《会计基础工作规范》4.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是()。
A.中国会计学会B.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C.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D.中国人民银行总行5.我国《会计法》规定,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原始凭证认真审核,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会计凭证处理方法是()。
A.予以退回,依法要求更正、补充B.首先接受,然后进行认真的审查C.予以接收,依法追究责任D.提交给本单位负责人,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无权处理予以退回,依法要求更正6. 下列项目中属于会计行政法规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B.《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C.《企业财务报告条例》D.《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7.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各单位的对账工作至少()应当进行一次。
A.一年B.两年C.三年D.四年8.会计的一般对象可以概括为()。
A.经济活动B.管理活动C.生产活动D.企业的资金运动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工业企业资金的形态包括()。
A.供应过程B.生产过程C.销售过程D.分配过程10. 最初的会计只是“()的附带部分”,而后才逐渐地从中分离出来。
A.管理职能B.决策职能C.生产职能D.核算职能11.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A.反映和决策B.核算和监督C.预测和决策D.分析和管理12.会计对经济活动过程的管理属于()。
A.实物管理B.劳动管理C.价值管理D.生产管理13.会计的一般对象是()。
A.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经济活动B.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C.再生产过程中的全部经济活动D.再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能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14.会计以()为基本计量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所作的最基本的分类是()。
A会计科目 B会计要素
C会计账户 D会计恒等式
2、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
A核算和考核 B核算和监督
C预测和决策 D分析和管理
3、下列不属于会计核算方法的是()。
A成本计算与复式记账
B错账更正与评估预测
C设置账户与填制、审核凭证
D登记账簿与编制报表
4、会计所使用的主要计量尺度是()。
A 实物量度
B 劳动量度
C 货币量度
D 实物量度和货币量度
5、合理确认各期收入和费用的会计核算原则是()。
A权责发生制原则
B配比原则
C历史成本原则
D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6、企业对应收账款按规定的标准提取坏账准备金,是依据( )原则。
A配比性 B重要性
C谨慎性 D权责发生制
二、多选题
1、会计信息的使用者通常包括()。
A政府有关部门 B投资者
C债权人 D管理当局
2、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A反映 B控制
C核算 D监督
三、判断题
1、谨慎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应尽量低估企业的资产和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
()
2、货币量度是唯一的会计计量单位。
()
单项选择:1 B 2 B 3 B 4 C 5 B 6 C
多项选择:1 ABCD 2 CD
判断题: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