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文 件
实用日语应用文写作教程第十二章 社内文书[精]
![实用日语应用文写作教程第十二章 社内文书[精]](https://img.taocdn.com/s3/m/7bc08b2bf7ec4afe04a1df69.png)
(三)文例
二 请示报告
[员工招聘请示报告文例二]
一 通知书 二 请示报告 三 总结报告 四 会议记录 五 书面检讨 六 辞职报告&其他社内文书模版
三 总结报告
总结报告是职员向上司报告进修、出差情况、社外索 赔的对策和调查结果等而写的书面文书。
总结报告应注明报告者是谁和向谁报告,按照报告日、 事名、目的等报告内容逐项书写。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添加参 考资料、照片等。
二 请示报告
(一)样式范例
二 请示报告
(二)内容注意事项
1. 正文简洁写明要件名称、理由、目的、预算等,一般控制在一张 A4纸上。
2. 附件中尽量提供证明自己意见的材料,例如详细的价格比较表、 参考的技术资料、实行计划书和概算估价单、物品购买目录等。
3. 书面请示的传阅人和回览顺序根据公司不同而不同。另外,在请 示与其他部门有关的问题时,应首先求得相关部门的同意之后再向上司 提交。
四 会议记录
(一)样式范例
四 会议记录
(二)内容注意事项
1. 标题突出内容 会议记录的标题不能只是“会议记录”,必须明确是关于
什么内容的会议记录,让没有参加会议的同事从题目中有一个初 始印象,判断该会议记录是否重要,以便作出是否需要详细了解 的判断。
另外,在题目的右下注明记录者。这两项可以明确该会议记录 的出处,以便有疑问时可以咨询会议记录者。
(三)文例
二 请示报告
[购置设备申请报告]
(三)文例
二 请示报告
[购置设备申请报告]
(三)文例
二 请示报告
[参加研修的请示报告]
(三)文例
二 请示报告
[海外市场调查的请示报告]
5.1《论语》十二章 课件(共64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祭孔大典 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七
1、孔子的形象
①荀子说:“仲尼之状,面如蒙倛。” “蒙倛(qī) ”是上古时代人
们避邪驱鬼和送葬时所用的神像, 所以……果然吓人!
传顾恺之所画《孔子为鲁司寇 像》中,孔子着官服、戴官帽,一 副官员气派,体现了孔子较高的政 治地位,但也是面容和蔼,一副 “为政以德”之态。
③孔子主张克己复礼。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
动。” ④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
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根据周礼调整统 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劳动 者。曾子以忠、恕,二字概括“仁”的涵义,是 比较接近原意的。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⑤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⑥在品德方面,他主张“宽、耻、信、敏、惠、 温、良、恭、俭、让”等。
与小人在人生价值和追求上的不同。 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以义作为自己
的行为标准;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 以外在的东西作标参照,以利来衡量。
2.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通过“君子”与“小人”的对比,强调了 “义”对于君子,对于品格的重要性。
拓展:有人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为例,说孔子 “主张义利对立,尚义排利“。结合下列孔子的言论,你是 否认同上述观点。 ①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 也。”(《里仁》) ②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 吾所好。”(《述而》) ③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 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④子曰:“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 也。”(《泰伯》) ⑤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 为成人矣。”(《宪问》)
初中必考文言文《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初中必考文言文《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翻译:孔子说:“学习后经常温习所学的知识,不也很令人愉悦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必定用三件事反省自己:替人谋事有没有不尽心尽力的地方?与朋友交往是不是有不诚信之处?师长的传授有没有复习?”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便能有新的理解和心得,就可以做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翻译: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思考,就会受骗上当;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无定。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翻译: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翻译: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翻译: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正自己的缺点。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子罕》翻译:孔子说:“上天把德赋予了我,桓魋能对我怎么样?”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述而》翻译: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不安。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泰伯》翻译: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考虑那方面的事。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学而》翻译:孔子说:“父母年迈在世,尽量不远处旅行。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第12章《厄里斯魔镜》中英文对照学习版

中英文对照学习版Harry Potter and Philosopher’s Stone《哈利˙波特与魔法石》CHAPTER TwelveThe Mirror of Erised第十二章厄里斯魔镜Christmas was coming. One morning in mid-December Hogwarts woke to find itself covered in several feet of snow. The lake froze solid and the Weasl ey twins were punished for bewitching several snowballs so that they foll owed Quirrell around, bouncing off the back of his turban. The few owls that managed to battle their way through the stormy sky to deliver post had to be nursed back to health by Hagrid before they coul d fly off again.圣诞节即将来临。
十二月中旬的一天早晨,霍格沃茨学校从梦中醒来,发现四下里覆盖着好几尺厚的积雪,湖面结着硬邦邦的冰。
韦斯莱孪生兄弟受到了惩罚,因为他们给几只雪球施了魔法,让它们追着奇洛到处乱跑,最后砸在他的缠头巾后面。
几只猫头鹰飞过风雪交加的天空递送邮件,经历了千辛万苦,它们必须在海格的照料下恢复体力,才能继续起飞。
No one coul d wait for the holidays to start. While the Gryffind or common room and the Great Hall had roaring fires, the draughty corridors had become icy and a bitter wind rattled the wind ows in the classrooms. Worst of all were Professor Snape's classes d own in the dungeons, where their breath rose in a mist before them and they kept as cl ose as possibl e to their hot caul drons.大家都迫不及待地盼着放假。
《论语十二章》原文+注释+译文

《论语》十二章第一章【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注释】敏:勤勉。
就有道而正焉: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
有道:指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
1、子曰:“君子食无【副词,不】求饱,居【动词,居住】无求安【形容词,安适、安逸】,敏【形容词,勤勉】于【介词,在】事而慎【形容词,谨慎、慎重】于言【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就【动词,接近】有道【固定词组,指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而【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或“去”】正【动词,匡正、纠正】焉【代词,这里用于自称】,可谓好学也已【句末语气词】。
”(《学而》)【直译】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在做事上勤勉不懈,在说话时小心谨慎,接近有道之人去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原文】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注释】而:如果。
(人而不仁)如礼何:怎样对待礼呢?八佾(yì):古代奏乐舞蹈,每行八人,称为一佾。
天子可用八佾,即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四十八人;大夫四佾,三十二人。
季氏应该用四佾。
2、子曰:“人而【连词,表假设】不仁,如礼何【如……何,固定词组,由动词“如”与疑问代词“何”组成,中间插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可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怎么对待……”。
如初中课本上《愚公移山》里“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会怎样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会怎样对待乐呢?【补充解读】一个人连仁德之心都没有,那他怎么会把“礼”“乐”放在心上?“礼”是对人与人的关系在制度上、礼节上的种种规定,“乐”是表达人们内心情感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礼”的一部分。
礼乐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文明成果与生活方式,根本就在于内心的道德意识。
如果没有“仁”所代表的道德之心,礼乐就成了没有实际意义的空洞形式。
《红星照耀中国》第12章

(1)文段选自《 红星照耀中国 》 ,作者是斯诺。
(2)文段中A是 蒋介石 事件,分析B的性格特点
,B是 张学良 ,结合人物相关
胆大心细、爱国、真诚磊落、有勇有谋、性格乐观等+事件
(3)此文段与什么重要事件相关?其中谁被逮捕了?他是什么身 份?
西安事变;蒋介石;总司令
苏维埃政府和共产党在听到了事变的消息后,立即 召开联席会议,决定支持八点纲领和参加联合抗日 军事委员会。不久以后他们就发表通电,表示相信 “限领秀此次行动岀诸爱国热诚,希望迅速制定抗日 的国策。” (418页)
第十二章:又是白色世界
但是逮捕A却流了血。A下榻在十英里外著名温泉胜地临潼, 把所有其他客人都驱赶一空。B的卫队长、二十六岁的孙明 九上尉午夜前往临潼,他在半路上带上两百名东北军,清晨 三点钟开车到临潼郊外。他们在那里等到五点钟,第一辆卡 车载着十五个人开到宾馆门口,被岗哨喝止,就开起火来。 (418页)
(1)文段中“事变”指的是那次事变?领导人是谁?
苏维埃政府和共产党在听到了事变的消息后,立即 召开联席会议,决定支持八点纲领和参加联合抗日 军事委员会。不久以后他们就发表通电,表示相信 “限领秀此次行动岀诸爱国热诚,希望迅速制定抗日 的国策。” (418页)
(1)文段中“事变”指的是那次事变?领导人是谁?
(1)文段选自《
性格特点
,B是
,结合人物相关事
(3)此文段与什么重要事件相关?其中谁被逮捕了?他是 什么身份?
但是逮捕A却流了血。A下榻在十英里外著名温泉胜地临潼,把所 有其他客人都驱赶一空。B的卫队长、二十六岁的孙明九上尉午夜 前往临潼,他在半路上带上两百名东北军,清晨三点钟开车到临 潼郊外。他们在那里等到五点钟,第一辆卡车载着十五个人开到 宾馆门口,被岗哨喝止,就开起火来。(418页)
部编版高二上册语文第四课《论语十二章》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导语】《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部语录体散⽂集,主要记载孔⼦及其弟⼦的⾔⾏,是由孔⼦弟⼦及再传弟⼦记录编纂⽽成。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1.部编版⾼⼆上册语⽂第四课《⼗⼆章》课⽂原⽂ 1、⼦⽈:“君⼦⾷⽆求饱,居⽆求安。
敏于事⽽慎于⾔,就有道⽽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学⽽》 2、⼦⽈:“⼈⽽不仁,如礼何!⼈⽽不仁,如乐何!”《⼋佾》 3、⼦⽈:“朝闻道,⼣死可矣。
”《⾥仁》 4、⼦⽈:“君⼦喻于义,⼩⼈喻于利。
”《⾥仁》 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省也。
”《⾥仁》 6、⼦⽈:“质胜⽂则野,⽂胜质则史,⽂质彬彬,然后君⼦。
”《雍也》 7、曾⼦⽈:“⼠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远。
仁以为⼰任,不亦重乎?死⽽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8、⼦⽈:“譬如为⼭,未成⼀篑,⽌,吾⽌也。
譬如平地,虽覆⼀篑,进,吾往也。
”《⼦罕》 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罕》 10、颜渊问仁。
⼦⽈:“克⼰复礼为仁。
⼀⽇克⼰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由⼈乎哉?”颜渊⽈:“请问其⽬。
”⼦⽈:“⾮礼勿视,⾮礼勿听,⾮礼勿⾔,⾮礼勿动。
”颜渊⽈:“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 11、⼦贡问⽈:“有⼀⾔⽽可以终⾝⾏之者乎?”⼦⽈:“其恕乎!⼰所不欲,勿施于⼈。
”《卫灵公》 12、⼦⽈:“⼩⼦,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之名。
”《阳货》2.部编版⾼⼆上册语⽂第四课《⼗⼆章》教案 【学习⽬标】 ⼀、了解作者孔⼦及《论语》,全⾯了解孔⼦的思想主张。
⼆、翻译⽂句,积累重点词语 三、理解⽂意,理解各章主旨 【重点难点】 重点:⽬标⼆ 难点:⽬标三、⽬标⼀的了解孔⼦的思想主张。
【课时数】 ⼆课时 【教学过程】 第⼀课时 ⼀、导⼊ 《论语》是⼀部涉及⼈类⽣活诸多⽅⾯的儒家经典著作。
孔⼦的⾔⾏涉及孝道、治学、治国、为政等诸多⽅⾯,为历代所推崇,他的思想⾔论不⼀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我们可以辩证学习,学习其中的精华。
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件(共38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注释:¹笃志:坚定志向。笃,坚定。²切问而近思:恳切地 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切,恳切。³仁:仁德。
译文: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 能恳切地向别人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其中 了。”
理解这章文字所讲内容
堪:能忍受。
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 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 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理解这章文字所讲内容
这一章讲个人修养,强调修 身应当经受困苦、贫穷的考验
第七章
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理解这章文字所讲内容
向一切人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 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类 似的毛病。
第十章
原 文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注释:¹川上:河边。²逝:往,离去。³斯:代词,这,指河 水。⁴夫: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
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 一样,日夜不停。”
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然后按时去温习它,不是很 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朋友)从远处来,不是很快 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一 个有才德的人吗?”
理解这章文字所讲内容
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 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
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 于个人修养范围
第二章
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 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注释:吾:人称代词,我。 日:每天。 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三,泛指多次。一说,实指三个 方面。省,自我检查、反省。 为人谋:替人谋划事情。 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信:诚信。 传: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文件12.1 有关文件的基本概念一、文件即为记录的集合,和“查找表”的差别在于,“文件”指的是存储在外存储器中的记录的集合。
记录是文件中可以存取的数据的基本单位。
二、文件可按其中记录的类型不同而分成两类:其一为操作系统的文件,文件中的记录仅是一个字符组。
由于操作系统中的文件仅是一维的连续字符序列,为了用户存取和加工的方便,将文件中的信息划分为若干组,其中每一组信息称作一个记录;其二为数据库文件,文件中的记录带有结构,是数据项的集合。
记录是文件中可以存取的数据基本单位,数据项是文件中可以使用的数据最小单位。
三、记录中能识别不同记录的数据项被称为关键字,若该数据项能唯一识别一个记录,则称为主关键字,若能识别多个记录则称为次关键字。
四、文件的逻辑结构指的是呈现在用户面前的文件中记录之间的逻辑关系;文件的物理结构指的是文件中的逻辑记录在存储器中的组织方式。
五、文件的操作:1.检索:顺序存取:存取“当前记录的”下一个记录;直接存取:存取第i个记录;按关键字存取:存取其关键字等于给定值的记录。
2.修改:往文件中插入一个或一批记录;从文件中删除一个或一批记录;更新文件中某个记录的属性。
3.排序文件的操作方式可以实时处理或批量处理本章讨论文件的几种常见的物理结构。
12.2 顺序文件结构特点:记录在文件中的排列顺序是由记录进入存储介质的次序决定的,即文件物理结构中记录的排列顺序和文件的逻辑结构中记录的排列顺序一致。
顺序文件的具体组织形式有两种:连续文件:次序相继的两个物理记录其存储位臵相邻;串联文件:物理记录之间的顺序由指针相链。
操作特点:1.便于进行顺序存取;2.不便于进行直接存取,为取第i个记录,必须先读出前i-1个记录,对于磁盘上的等长记录的连续文件可以进行折半查找;3.插入新的记录只能加在文件的末尾;4.删除记录时,只作标记;5.更新记录必须生成新的文件。
顺序文件的插入、删除和更新操作在多数情况下都采用批处理方式。
此时,为处理方便,通常将顺序文件作成有序文件,称作“主文件”,同时将所有的操作作成一个“事务文件”(经过排序也成为有序文件),所谓“批处理”,就是将这两个文件“合”为一个新的主文件。
具体操作相当于“归并两个有序表”,但有两点不同:(1)对于事务文件中的每个操作首先要判别其“合法性”;(2)事务文件中可能存在多个操作是对主文件中同一个记录进行的。
批处理的时间分析:假设主文件中含有n个记录,事务文件中含有m个记录,则对事务文件进行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m log m);内部归并的时间复杂度为O(m+n),则总的内部处理的时间为O(m log m+n);假设对外存进行一次读/取为s个记录,则整个批处理过程中读/写外存的次数为2⨯(⎡m/s⎤+⎡(m+n)/s⎤)12.3 索引文件一、结构特点:1.索引文件由“主文件”和多级“索引”组成。
2.索引中的每个记录(索引项)由“关键字”和“指针”组成。
3.通常,索引文件中的主文件是无序文件,索引是(按关键字有序)的有序文件。
4.“索引”是在输入数据建立文件时自动生成。
初建时的“索引”为无序文件,经过排序后成为有序文件。
二、操作的特点:1.检索方式为:直接存取和按关键字存取。
“检索”将分两步进行:先查索引,然后根据索引中指针所指索取记录。
2.插入记录时,“记录”插入在主文件的末尾,而相应的“索引项”必须插入在索引的合适位臵上。
因此,最好在建索引表时留有一定“空位”。
3.删除记录时,仅需删除索引表中相应的索引项即可。
4.更新记录时,应将更新后的记录插入在主文件的末尾,同时修改相应的索引项。
三、“索引”的结构1.多级静态索引此时的索引文件结构:对主文件中每个记录建立一个索引项:主关键字记录在主文件中的存储位臵称作稠密索引,由这些索引项构成索引表;从索引表建立的索引称查找表,其中每个索引项为:最大关键字其所在数据块的存储位臵称这类索引为非稠密索引。
类似地,由查找表建立的索引为第二查找表;由第二查找表建立的索引为第三查找表。
按关键字进行检索时,从第三查找表开始,至多访问外存五次。
2.动态索引索引表采用查找树表或哈希表。
优点:(1)不需要建立多级索引;(2)初建索引不需要进行排序;(3)插入或删除记录时,修改索引方便;用查找树表作索引时,查找索引所需访问外存次数的最大值恰为查找树的深度。
可以作索引的树表有:二叉排序树、B-树和键树稠密索引的优点是,可以实现“预查找”缺点是,索引表占用的存储空间大。
12.4 索引顺序文件结构特点:主文件按主关键字有序,对一组记录建立一个索引项(建立非稠密索引)。
有两种典型的索引顺序文件一、ISAM文件ISAM(I ndex S equential A ccess M ethod)(索引顺序存取方法)是一种专为磁盘存取设计的文件组织方法。
1.文件的组织方式:主文件按柱面集中存放,同时建立三级索引:磁道索引、柱面索引和主索引。
磁道索引结构关键字指针关键字指针基本索引项溢出索引项2.操作的特点:检索:可有两种方式:顺序存取—依关键字最小至大顺序存取按关键字存取—从主索引开始,到柱面索引,到磁道索引,最后取得记录,先后访问四次外存。
插入:将记录插入在某个磁道的合适位臵上;将该磁道上关键字最大的记录移出到本柱面的溢出区中;修改本磁道的索引项(包括基本索引项和溢出索引项)。
删除:在被删记录当前存储位臵上作“删除标记”。
3.文件重组在经过多次的插入和删除操作之后,大量的记录进入文件的“溢出区”,而“基本存储区”中出现很多已被删去的记录空间,此时的文件结构很不合理。
因此,对ISAM文件,需要周期地进行重整。
4.柱面索引的位臵ISAM文件占有多个柱面,其柱面索引应设在数据文件的中间位臵上,以使“磁头”的平均移动距离最小。
二、VSAM文件VSAM(V istual S torage A ccess M ethod)文件是利用操作系统中提供的虚拟存储器的功能组织的文件,免除了用户为读/写记录时直接对外存进行的操作,对用户而言,文件只有控制区间和控制区域等逻辑存储单位。
1.文件的结构由索引集、顺序集和数据集三部分组成。
数据集内含若干控制区域,而控制区域内含若干控制区间,每个控制区间内含一个或多个记录,当含多个记录时,同一控制区间内的记录按关键字自小至大有序排列,且文件中第一个控制区间中记录的关键字最小;顺序集内存放的是数据集的索引,每个控制区间有一个索引项,它由两部分信息组成:该控制区间中记录的最大关键字和指向该控制区间的指针。
若干相邻控制区间的索引项形成顺序集中的一个结点,结点之间用指针相链;索引集是顺序集的索引,即文件的高层索引项,也由最大关键字和指针两部分信息组成。
从索引文件的角度看,数据集即为主文件,而顺序集和索引集构成“索引”。
2.控制区间是用户进行一次存取的逻辑单位,可看成是一个逻辑磁道。
但它的实际大小和物理磁道无关。
控制区域由若干控制区间和它们的索引项组成,可看成是一个逻辑柱面。
VSAM文件初建时,每个控制区间内的记录数不足额定数,并且有的控制区间内的记录数为零。
3.顺序集本身是一个单链表,它包含文件的全部索引项,同时,顺序集中的每个结点即为B+树的叶子结点,索引集中的结点即为B+树的非叶结点。
4.文件的操作检索:可进行顺序存取和按关键字存取;插入:按关键字大小插入在某个适当的控制区间中,当控制区间中的记录数超过文件规定的大小时,要“分裂”控制区间,必要时,还需要“分裂”控制区域;删除:必须“真实地”删除记录,因此要在控制区间内“移动”记录;5.VSAM文件通常被作为大型索引顺序文件的标准组织方式。
其优点是:动态地分配和释放空间,不需要重组文件;能较快地实现对“后插入”的记录的检索;其缺点是:占有较多的存储空间,一般只能保持约75%的存储空间利用率。
(因此,一般情况下,极少产生需要分裂控制区域的情况)12.5 直接存取文件1.和前几节讨论的文件组织方法不同,直接存取文件的特点是,由记录的关键字“直接”得到记录在外存上的映象地址。
类似于哈希表的构造方法,根据文件中关键字的特点设计一种“哈希函数”和“处理冲突的方法”将记录散列到外存储设备上,又称“散列文件”。
2.散列文件的结构由于记录在外存上是成组存放的,因此允许多个记录映象到同一个地址上。
在此,称外存储器中存放多个记录的“数据块”为“桶”。
因此由哈希函数得到的映象地址为“桶地址”。
例如:有一组关键字如下所列{589,063,269,505,764,182,166,330} 假设哈希函数为key MOD 7,每个桶可以容纳3个记录(称桶的容量为3),则可得散列文件如下所示:123456在哈希文件中,“冲突”和“溢出”是不同的概念。
一般情况下,假设桶的大小为m,则允许哈希地址产生m-1次的冲突,当发生第m次冲突时,才需要进行“冲突处理”,对散列文件而言,通常采用链地址法出路冲突。
为区别起见,称直接“散列”的数据块为“基桶”,而因“溢出”存放的数据块为“溢出桶”。
3.文件的操作检索:只能进行按关键字的查找,不能进行顺序查找。
检索时,先在基桶内进行查找,若不存在,则再到溢出桶中进行查找。
插入:当查找不成功时,将记录插入在相应的基桶或溢出桶内。
删除:对被删记录作特殊标记。
4.优点:记录随机存放,不需要进行排序;插入、删除方便,存取速度快;节省存储空间,不需要索引区。
缺点:不能进行顺序存取;在经过多次插入和删除操作之后,需进行“重组文件”的操作。
12.6 多关键字文件一、多关键字文件的特点除需要对主关键字建立“主索引”外,尚需对各个次关键字建立“次索引”。
次索引项:次关键字(指向记录的)指针二、次索引的组织方法1.多重链表文件特点:将所有具有相同次关键字的记录链接在同一链表中,该链表的头指针即为次索引项中“指针域”的值。
2.倒排文件特点:将所有具有相同次关键字的记录构成一个次索引顺序表,此时的次索引顺序表中仅存放记录的“主关键字”或记录的“物理记录号”。
次索引项中的“指针”指向相应的次索引顺序表。
3.次关键字索引表本身的结构可以是顺序表,也可以是树表或哈希表,视具体的次关键字的特性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