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规划题及答案
线性规划题及答案

线性规划题及答案一、问题描述某公司生产两种产品A和B,每一个产品的生产需要消耗不同的资源,并且每一个产品的销售利润也不同。
公司希翼通过线性规划来确定生产计划,以最大化利润。
已知产品A每一个单位的生产需要消耗2个资源1和3个资源2,每一个单位的销售利润为10元;产品B每一个单位的生产需要消耗4个资源1和1个资源2,每一个单位的销售利润为15元。
公司目前有10个资源1和12个资源2可供使用。
二、数学建模1. 假设生产产品A的数量为x,生产产品B的数量为y。
2. 根据资源的消耗情况,可以得到以下约束条件:2x + 4y ≤ 10 (资源1的消耗)3x + y ≤ 12 (资源2的消耗)x ≥ 0, y ≥ 0 (生产数量为非负数)3. 目标是最大化利润,即最大化销售收入减去生产成本:最大化 Z = 10x + 15y三、线性规划求解1. 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转化为标准形式:目标函数:最大化 Z = 10x + 15y约束条件:2x + 4y ≤ 103x + y ≤ 12x ≥ 0, y ≥ 02. 通过图形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a. 绘制约束条件的图形:画出2x + 4y = 10和3x + y = 12的直线,并标出可行域。
b. 确定可行域内的顶点:可行域的顶点为(0, 0),(0, 2.5),(4, 0),(2, 3)。
c. 计算目标函数在每一个顶点处的值:分别计算Z = 10x + 15y在(0, 0),(0, 2.5),(4, 0),(2, 3)四个顶点处的值。
Z(0, 0) = 0Z(0, 2.5) = 37.5Z(4, 0) = 40Z(2, 3) = 80d. 比较所有顶点处的目标函数值,确定最优解:最优解为Z = 80,即在生产2个单位的产品A和3个单位的产品B时,可以获得最大利润80元。
四、结论根据线性规划的结果,公司在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应该生产2个单位的产品A和3个单位的产品B,以最大化利润。
高三数学线性规划试题

高三数学线性规划试题1.变量、满足线性约束条件,则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 .【答案】【解析】作出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可行域如图所示,联立得,作直线,则为直线在轴上的截距,当直线经过可行域上的点时,直线在轴上的截距最大,此时取最大值,即.【考点】线性规划.2.设,满足约束条件且的最小值为7,则A.-5B.3C.-5或3D.5或-3【答案】B【解析】根据题中约束条件可画出可行域如下图所示,两直线交点坐标为:,又由题中可知,当时,z有最小值:,则,解得:;当时,z无最小值.故选B【考点】线性规划的应用3.若、满足和,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解析】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中,令,解方程组得,解方程组得,平移直线经过点使得取得最大值,即,当直线经过点使得取得最小值,即,故的取值范围是.【考点】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求目标函数的最值,容易题.4.若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是()A.2B.4C.7D.8【答案】C【解析】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的四变形(包括边界),解方程组得点,令,平移直线经过点使得取得最大值,即.选C.【考点】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求目标函数的最大值,容易题.5.已知α,β是三次函数f(x)=x3+ax2+2bx(a,b∈R)的两个极值点,且α∈(0,1),β∈(1,2),求动点(a,b)所在的区域面积S.【答案】【解析】解:由函数f(x)=x3+ax2+2bx(a,b∈R)可得,f′(x)=x2+ax+2b,由题意知α,β是方程x2+ax+2b=0的两个根,且α∈(0,1),β∈(1,2),因此得到可行域即,画出可行域如图.∴动点(a,b)所在的区域面积S=.6.设是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内的任意一点,向量,,若(为实数),则的最大值为()A.4B.3C.-1D.-2【答案】A【解析】解:设点的坐标为,则,所以所以由得此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下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设,则,当变化时,它表示一组与平行的直线,在轴上的截距为,当直线在轴上的截距最小时最大,由图可知,当直线经过点时,直线在轴上的截距最小,从面取得最大值故选A.【考点】1、向量的坐标表示与坐标运算;2、线性规划.7. [2013·陕西高考]若点(x ,y)位于曲线y =|x -1|与y =2所围成的封闭区域,则2x -y 的最小值为________.【答案】-4 【解析】由题意知y =,作出曲线y =|x -1|与y =2所围成的封闭区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即得过点A(-1,2)时,2x -y 取最小值-4.8. (2014·孝感模拟)已知实数x,y 满足若z=x 2+y 2,则z 的最大值为________.【答案】13【解析】画出可行域,z=x 2+y 2=()2,表示可行域内的点(x,y)和原点(0,0)距离的平方,可知点B(2,3)是最优解,z max =13.9. 已知函数在x 1处取得极大值,在x 2处取得极小值,且x 1∈(-1,1),x 2∈(1,2),则2a+b 的取值范围是( ) A .(-7,2) B .(-7,3) C .(2,3) D .(-1,2)【答案】B【解析】∵f′(x)= x 2+bx -a, ∴据题意知, f′(x 1)= f′(x 2)=0,又据二次函数知, f′(-1) >0 且f′(1)<0且f′(2)>0 即如图为(a,b)之可行域,A(1,0),B(2,-1),(-2,-3).把A,B,C 三点坐标代入2a+b 得2,3,-7所以2a+b 的范围为(-7,3)10.若,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答案】【解析】画出可行域,如图所示,将目标函数变形为,当直线经过点时,目标函数取到最大值为.【考点】线性规划.11.若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目标函数z=2x+3y的最大值为________.【答案】14【解析】如图所示,画出可行域,目标函数变形为,当取最大值时,纵截距最大,故将直线向上平移到E时,目标函数z=2x+3y取到最大值,此时.【考点】线性规划.12.设z=kx+y,其中实数x、y满足,若z的最大值为12,则实数k= .【答案】2【解析】由得.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区域如图所示.由图可知,若,则当或时最大,且最大值不超过4. 若,则当时最大,由得.【考点】线性规划.13.已知实数满足,则的最小值是.【答案】4【解析】因为实数满足,如图所示,令=k,所以.由于当k<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下,所以不合条件.所以k>0,有两种情况当k取最小值即抛物线过点.所以的最小值是.当抛物线与直线相切的情况,,即的最小值是4.【考点】1.线性规划问题.2.抛物线的问题.3.分类归纳的思想.4.构建数形结合解题的思想.14.若实数满足,则的值域是 .【答案】[1,9]【解析】首先画出可行域(如图),直线,平移直线知,过时,最小值为0,过点时,的最大值为2;根据指数函数是单调增函数,即可得到的值域为[1,9].【考点】简单线性规划的应用,函数的值域.15.假设每天从甲地去乙地的旅客人数X是服从正态分布N(800,502)的随机变量.记一天中从甲.地去乙地的旅客人数不超过900的概率为p(1)求p的值;(参考数据:若X~N(μ,σ2),有P(μ-σ<X≤μ+σ)=0.682 6,P(μ-2σ<X≤μ+02σ)=0.954 4,P(μ-3σ<X≤μ+3σ)=0.997 4)(2)某客运公司用A、B两种型号的车辆承担甲、乙两地间的长途客运业务,每车每天往返一次.A、B两种车辆的载客量分别为36人和60人,从甲地去乙地的营运成本分别为1 600元/辆和2 400元/辆.公司拟组建一个不超过21辆车的客运车队,并要求B型车不多于A型车7的概率运完从甲地去乙地的旅客,且使公司从甲地去乙地的营运成本最辆.若每天要以不小于p小,那么应配备A型车、B型车各多少辆?【答案】(1) 0.977 2 (2)配备A型车5辆、B型车12辆【解析】解:(1)由于随机变量X服从正态分布N(800,502),故有μ=800,σ=50,P(700<X≤900)=0.954 4.由正态分布的对称性,可得p=P(X≤900)=P(X≤800)+P(800<X≤900)=+P(700<X≤900)=0.977 2. (2)设A型、B型车辆的数量分别为x,y辆,则相应的营运成本为1 600x+2 400y. 依题意,x,y还需满足x+y≤21,y≤x+7,P(X≤36x+60y)≥p.由(1)知,p0=P(X≤900),故P(X≤36x+60y)≥p等价于36x+60y≥900.于是原问题等价于求满足约束条件且使目标函数z=1 600x+2 400y达到最小的x,y.作可行域如图所示,可行域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P(5,12),Q(7,14),R(15,6).由图可知,当直线z=1 600x+2 400y经过可行域的点P时,直线z=1 600x+2 400y在y轴上截距最小,即z取得最小值.故应配备A型车5辆、B型车12辆.16.已知z="2x" +y,其中x,y满足且z的最大值是最小值的4倍,则a的值是【答案】【解析】画出可行域,可知目标函数在取最小值,在取最大值,故.【考点】线性规划.17.若函数图像上存在点满足约束条件,则实数的最大值为 .【答案】2【解析】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形(阴影),为使函数图像上存在点在阴影部分内,由得,所以,实数的最大值为2.【考点】简单线性规划的应用18.已知中心为O的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点M,N分别为线段BC,CD上的两个不同点,且||=1,则的取值范围是.【答案】【解析】设M(2,b),N(a,2).由,可得,即(a﹣2)2+(b﹣2)2=1.且1≤a≤2,1≤b≤2.如图所示,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又=(1,b﹣1)•(a﹣1,1)=a+b﹣2.作出可行域,即可得出答案.如图所示,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M(2,b),N(a,2).∵,∴,即(a﹣2)2+(b﹣2)2=1.且1≤a≤2,1≤b≤2.又O(1,1),∴=(1,b﹣1)•(a﹣1,1)=a+b﹣2.令a+b﹣2=t,则目标函数b=﹣a+2+t,作出可行域,如图2,其可行域是圆弧.①当目标函数与圆弧相切与点P时,,解得t=2﹣取得最小值;②当目标函数经过点EF时,t=2+1﹣2=1取得最大值.∴.即为的取值范围.故答案为.【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向量的模的计算公式、线性规划等基础知识,及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熟练掌握是解题的关键.19.已知x、y满足约束条件的取值范围为【答案】[-1,2]【解析】根据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画出可行域,目标函数几何意义z为直线z=x-y的纵截距相反数,平移目标函数观察z取值范围解:①如图可行域,②令z=0得直线y=x平移直线可知当直线过(0,1)时,z有最小值z=0-1=-1,直线过(2,0)时,z有最大值z=2-0=2;所以z的取值范围为[-1,2];故答案[-1,2]。
高三数学线性规划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数学线性规划试题答案及解析1.,满足约束条件,若取得最大值的最优解不唯一,则实数的值为()A.或B.或C.或D.或【答案】D.【解析】如图,画出线性约束条件所表示的可行域,坐出直线,因此要使线性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的最优解不唯一,直线的斜率,要与直线或的斜率相等,∴或.【考点】线性规划.2.已知最小值是5,则z的最大值是()A.10B.12C.14D.15【答案】A【解析】首先作出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中黄色区域,则直线-2x+y+c=0必过点B(2,-1),从而c=5,进而就可作出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部的蓝色区域:故知只有当直线经过点C(3,1)时,z取最大值为:,故选A.【考点】线性规划.3.执行如图1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则输出的的最大值为()A.B.C.D.【答案】C【解析】该程序执行以下运算:已知,求的最大值.作出表示的区域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当时,最大,最大值为.选C.【考点】程序框图与线性规划.4.执行如图1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则输出的的最大值为()A.B.C.D.【答案】C【解析】该程序执行以下运算:已知,求的最大值.作出表示的区域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当时,最大,最大值为.选C.【考点】程序框图与线性规划.5.设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目标函数的最小值为()A.2B.3C.4D.5【答案】B【解析】作出可行域:oyxA(1,1)由图可知,当直线过点时,目标函数取最小值为3,选B.【考点】线性规划6.已知x,y满足条件,则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 .【答案】【解析】画出可行域,如下图所示,将目标函数变形为,当取到最大值时,直线的纵截距最大,故将直线向上平移到过点C时,目标函数取到最大值,,得,故.【考点】线性规划.7.若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__.【答案】【解析】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区域如下,则根据线性规划的知识可得目标函数在点处取得最大值,故填.【考点】线性规划8.设x,y满足约束条件,则z=(x+1)2+y2的最大值为()A.80B.4C.25D.【答案】A【解析】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x+1)2+y2可看作点(x,y)到点P(-1,0)的距离的平方,由图可知可行域内的点A到点P(-1,0)的距离最大.解方程=(3+1)2+82=80.组,得A点的坐标为(3,8),代入z=(x+1)2+y2,得zmax9.已知实数满足,则目标函数的取值范围是.【答案】【解析】可行域表示一个三角形ABC,其中当直线过点A时取最大值4,过点B时取最小值2,因此的取值范围是.【考点】线性规划求取值范围10.设变量满足,则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A.1,-1B.2,-2C.1,-2D.2,-1【答案】B【解析】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如图,设,则,平移直线,当经过点时,取得最大值,当经过点时,取得最小值,故选.【考点】线性规划.11.(2011•浙江)设实数x、y满足不等式组,若x、y为整数,则3x+4y的最小值是()A.14B.16C.17D.19【答案】B【解析】依题意作出可行性区域如图,目标函数z=3x+4y在点(4,1)处取到最小值z=16.故选B.12.若点(x,y)位于曲线y = |x|与y = 2所围成的封闭区域, 则2x-y的最小值为A.-6B.-2C.0D.2【答案】A【解析】的图像围成一个三角形区域,3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 (0,0),(-2,2),(2,2). 且当取点(-2,2)时,2x – y =" -" 6取最小值。
高三数学线性规划试题

高三数学线性规划试题1.若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等于()A.B.C.D.【答案】C【解析】作出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可行域如下图所示,直线交直线于点,作直线,则为直线在轴上的截距,当直线经过可行域上的点时,直线在轴上的截距最大,此时取最大值,即,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线性规划中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属于中等题.2.满足约束条件,若取得最大值的最优解不唯一,则实数的值为()A.B.C.2或1D.【答案】D【解析】题中的约束条件表示的区域如下图,将化成斜截式为,要使其取得最大值的最优解不唯一,则在平移的过程中与重合或与重合,所以或.【考点】1.线性规划求参数的值.3.若变量满足约束条件且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b,则的值是( ) A.10B.20C.4D.12【答案】C【解析】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如图所示,目标函数过点A时z最小,目标函数过点B时z取最大.所以.故选C.【考点】1.线性规划.2.数形结合.4.若,则点必在()A.直线的左下方B.直线的右上方C.直线的右上方D.直线的左下方【答案】A【解析】由基本不等式得,即,因此有,因此点在直线的左下方,故选A.【考点】1.基本不等式;2.线性规划5.已知向量,是平面区域内的动点,是坐标原点,则的最小值是 .【答案】【解析】设,则,所以.令.画出点所在的平面区域及目标函数线如图所示:平移目标函数线使之经过可行域,当目标函数线经过点时,取得最小值为.【考点】1平面向量数量积公式;2线性规划.6. [2014·德州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不等式组 (a为常数)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等于2,则a的值为()A.-5B.1C.2D.3【答案】D【解析】由题意知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为一个三角形区域,设为△ABC,其中A(1,0),=2,所以×(1+a)×1=2,解得a=3.B(0,1),C(1,1+a)且a>-1,因为S△ABC7.(5分)(2011•陕西)如图,点(x,y)在四边形ABCD内部和边界上运动,那么2x﹣y的最小值为.【答案】1【解析】由已知中点(x,y)在四边形ABCD内部和边界上运动,那么2x﹣y取最小值时,点(x,y)一定落在A、B、C、D四个点的某一个点上,我们将四个点的坐标依次代入目标函数的解析式,比较分析后,即可得到答案.解:结合已知的四边形ABCD的图形,我们将四边形的各个顶点坐标依次代入可得:当x=1,y=1时,2x﹣y=1当x=,y=时,2x﹣y=当x=,y=1时,2x﹣y=2﹣1>1当x=1,y=0时,2x﹣y=2>1故2x﹣y的最小值为 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简单线性规划,其中利用角点法是解答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问题是解答线性规划问题最常用,最快捷,最有效的方法,希望大家熟练掌握.8.(3分)(2011•重庆)设m,k为整数,方程mx2﹣kx+2=0在区间(0,1)内有两个不同的根,则m+k的最小值为()A.﹣8B.8C.12D.13【答案】D【解析】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分布转化为确定相应的二次函数的图象来处理,根据图象可得到关于m和k的不等式组,此时不妨考虑利用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来解决,但须注意这不是线性规划问题,同时注意取整点.解:设f(x)=mx2﹣kx+2,由f(0)=2,易知f(x)的图象恒过定点(0,2),因此要使已知方程在区间(0,1)内两个不同的根,即f(x)的图象在区间(0,1)内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即由题意可以得到:必有,即,在直角坐标系mok中作出满足不等式平面区域,如图所示,设z=m+k,则直线m+k﹣z=0经过图中的阴影中的整点(6,7)时,z=m+k取得最小值,即z=13.min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二次方程之间的联系,解答要注意几个关键点:(1)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转化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来处理;(2)将根据不等式组求两个变量的最值问题处理为规划问题;(3)作出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时注意各个不等式表示的公共区域;(4)不可忽视求得最优解是整点.9.已知,若恒成立, 则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解析】要使不等式成立,则有,即,设,则.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平移直线,由图象可知当直线经过点B时,直线的截距最小,此时最大,由,解得,代入得,所以要使恒成立,则的取值范围是,即,【考点】线性规划.10.设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目标函数z=2x+3y+1的最大值为( )A.11B.10C.9D.8.5【答案】B【解析】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可行域,如图阴影部分所示.又z=2x+3y+1可化为y=-x+-,结合图形可知z=2x+3y+1在点A处取得最大值.由得,故A(3,1).此时z=2×3+3×1+1=10.11.若实数、满足条件,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答案】.【解析】作出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如下图所示,直线与直线交于点,作直线,则为直线在轴上的截距,当直线经过可行域上的点时,此时直线在轴上的截距最大,取最大值,即.【考点】线性规划12.设z=kx+y,其中实数x、y满足,若z的最大值为12,则实数k= .【答案】2【解析】由得.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区域如图所示.由图可知,若,则当或时最大,且最大值不超过4. 若,则当时最大,由得.【考点】线性规划.13.已知实数满足,则的最小值是.【答案】4【解析】因为实数满足,如图所示,令=k,所以.由于当k<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下,所以不合条件.所以k>0,有两种情况当k取最小值即抛物线过点.所以的最小值是.当抛物线与直线相切的情况,,即的最小值是4.【考点】1.线性规划问题.2.抛物线的问题.3.分类归纳的思想.4.构建数形结合解题的思想.14.已知点、,直线与线段相交,则的最小值为( )A.B.C.D.【答案】B【解析】由已知有,作出可行域,令,则的最小值为点到直线的距离,此时,所以的最小值为,选B.【考点】线性规划.15.若目标函数在约束条件下仅在点处取得最小值,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解析】约束条件表示一个三角形及其内部.因此直线的斜率在内,即【考点】线性规划16.设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目标函数的最小值为。
《运筹学》_习题_线性规划部分练习题及_答案

一、思考题1. 什么是线性规划模型,在模型中各系数的经济意义是什么? 2. 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形式有何特征?3. 建立一个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一般要几步?4. 两个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的一般步骤是什么?5. 求解线性规划问题时可能出现几种结果,那种结果反映建模时有错误?6. 什么是线性规划的标准型,如何把一个非标准形式的线性规划问题转化成标准形式。
7. 试述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解、基础解、基础可行解、最优解、最优基础解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8. 试述单纯形法的计算步骤,如何在单纯形表上判别问题具有唯一最优解、有无穷多个最优解、无界解或无可行解。
9.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采用人工变量法,人工变量法包括哪两种解法?10.大M 法中,M 的作用是什么?对最小化问题,在目标函数中人工变量的系数取什么?最大化问题呢? 11.什么是单纯形法的两阶段法?两阶段法的第一段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在怎样的情况下,继续第二阶段? 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一定在可行域的顶点达到。
2. 线性规划的可行解集是凸集。
3. 如果一个线性规划问题有两个不同的最优解,则它有无穷多个最优解。
4. 线性规划模型中增加一个约束条件,可行域的范围一般将缩小,减少一个约束条件,可行域的范围一般将扩大。
5. 线性规划问题的每一个基本解对应可行域的一个顶点。
6. 如果一个线性规划问题有可行解,那么它必有最优解。
7. 用单纯形法求解标准形式(求最小值)的线性规划问题时,与0>j σ对应的变量都可以被选作换入变量。
8. 单纯形法计算中,如不按最小非负比值原则选出换出变量,则在下一个解中至少有一个基变量的值是负的。
9. 单纯形法计算中,选取最大正检验数k σ对应的变量k x作为换入变量,可使目 标函数值得到最快的减少。
10. 一旦一个人工变量在迭代中变为非基变量后,该变量及相应列的数字可以从单纯形表中删除,而不影响计算结果。
高三数学线性规划试题

高三数学线性规划试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M为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区域上一动点,则直线OM斜率的最小值为()A.2B.1C.D.【答案】C【解析】不等式组为如图所表示的阴影区域.由图可知当M与C重合时,直线OM 斜率最小.解不等式组得C(3,-1),∴直线OM斜率的最小值为2.已知点满足,则的最小值是.【答案】【解析】根据线性规划的知识画出不等式的可行域如图所示,则目标函数在交点处取得最小值为,故填.【考点】线性规划3.设实数满足则的最大值等于________.【答案】2 【解析】实数满足所以x,y 的可行域如图所示.的最大值即为目标函数在y 轴的截距最小.即过点A (2,0),所以的最大值为2. 【考点】1.线性规划.2.截距最大对应的目标函数的最小值. 4. 已知满足不等式设,则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 )A .4B .3C .2D .1【答案】A【解析】作出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区域,,由图可知,在点取得最小值,在点取得最大值,故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考点】线性规划.5. 已知实数x ,y 满足若z =ax +y 的最大值为3a +9,最小值为3a -3,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 【答案】[-1,1]【解析】作出可行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则z 在点A 处取得最大值,在点C 处取得最小值.又k BC =-1,k AB =1,∴-1≤-a≤1,即-1≤a≤1.6. 某公司生产甲、乙两种桶装产品.已知生产甲产品1桶需耗A 原料1kg 、B 原料2kg ;生产乙产品1桶需耗A 原料2kg ,B 原料1kg.每桶甲产品的利润是300元,每桶乙产品的利润是400元.公司在生产这两种产品的计划中,要求每天消耗A 、B 原料都不超过12kg.通过合理安排生产计划,从每天生产的甲、乙两种产品中,公司共可获得的最大利润是多少? 【答案】2800元【解析】设公司每天生产甲种产品x 桶,乙种产品y 桶,公司共可获得利润为z 元/天,则由已知,得z=300x+400y,且画可行域如图所示,目标函数z=300x+400y可变形为y=-x+,这是随z变化的一簇平行直线,解方程组∴即A(4,4),∴z=1200+1600=2800(元).max故公司每天生产甲产品4桶、生产乙产品4桶时,可获得最大利润为2800元.7.设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目标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A.3,一11B.-3,一11C.11,—3D.11,3【答案】A【解析】线性约束条件表示三角形及其内部,当目标函数经过点时,取最小值,经过点时取最大值.【考点】线性规划求最值8.若关于的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是一个三角形,则的取值范围是.【答案】.【解析】当时,,因此根据图象可知,要使得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是一个三角形,那么的取值范围是.【考点】线性规划.9.已知x,y满足则z=2x+4y的最小值为().A.5B.-5C.6D.-6【答案】D【解析】画出线性约束条件下的平面区域.由,得点P(3,-3).此时z=2x+4y达到最小值,最小值为-6.10.已知实数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答案】【解析】因为实数满足约束条件,x,y的可行域如图为三角形ABC围成的区域.又因为目标函数.所以要求z的最小值即为求出的最小值,即过原点直线的斜率的最小值.通过图形可知过点A的最小,由题意得A(3,1).所以z的最小值为.故填.【考点】1.线性规划问题.2.构造的思想.3数形结合的思想.11.已知O是坐标原点,点M的坐标为(2,1),若点N(x,y)为平面区域上的一个动点,则的最大值是________.【答案】3【解析】=2x+y,设z=2x+y,则y=-2x+z,不等式组对应的区域为BCD.平移直线y=-2x+z,由图可知当直线y=-2x+z经过点C时,直线y=-2x+z的截距最大,此时z最大,由,解得,即C(1,1),代入z=2x+y得z=2x+y=3,所以的最大值为3. 12.已知实数,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答案】【解析】解线性规划问题,不仅要正确确定可行域,本题是直角三角形及其内部,而且要挖出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本题中可理解为坐标原点到可行域中点的距离的平方.要求目标函数最大值,就是求的最小值,即坐标原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平方,为.【考点】线性规划求最值13.若变量满足线性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_.【答案】5【解析】由约束条件,得如下图所示的三角形区域,由得直线过点时,取得最大值为5.【考点】线性规划.14.已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z=4x·2y的最大值为。
线性规划基本题型

例5
(2023年北京-7)设不等式组
3x表x达y旳y平1面13
0 0
区(A域)(1为,D3,] 若(B指)数[2,函3数] y=(aCx旳) (1图,像2上] 存在(D区)[域35D,x上+旳∞3]点y,则9a旳0取值范围是
解:作出可行域如右图所示绿色
区域. 0<a<1 时 , x>0 时 , 0<ax<1 , y=ax
离旳平方旳最值问题.
题型三 求非线性目旳函数旳最值—斜率型
例3
x+y-6≥0, 已知实数 x,y 满足4x-3y+12≥0,
x≤4.
求xy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解】
x+y-6≥0, 作出不等式组4x-3y+12≥0,
x≤4
平面区域,如图所示.
表示的
(1)令 z=xy,则 y=zx.故求xy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就是求 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内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的 最大值与最小值,由图易知,kOC 最小,kOA 最大.
联立2x+x+2yy= =4500 ,得xy==2100 , ∴A(10,20). ∴z=3x+2y 的最大值为 z=3×10+2×20=70.
题型二 求非线性目旳函数旳最值—距离型
若目旳函数不是线性函数,我们可先将目旳函数变形找 到它旳几何意义,再利用解析几何知识求最值.
例2
x-y+2≥0 已知x+y-4≥0 ,求:
的交点(4,6)时,目标函数 z=ax+by(a>0,
b>0)取得最大值 12,即 4a+6b=12,即 2a+3b=6,而2a+3b=(2a+3b)2a+6 3b=163+(ba+ab)≥163+2= 265,故2a+3b的最小值为265.
检测:
高一数学线性规划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数学线性规划试题答案及解析1.若实数、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是_________【答案】3【解析】画出可行域如下图所示,为目标函数在轴上的截距,画出的图像如图中虚线部分,平移直线过点时有最大值3.故答案为3.【考点】线性规划的应用.2.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点在三边围成的区域(含边界)上,且.(Ⅰ)若,求;(Ⅱ)用表示,并求的最小值.【答案】(1),(2)的最小值-1.【解析】(1)向量的坐标运算主要是利用加、减、数乘运算法则进行的.若已知有向线段两端点的的坐标,则应先求出向量的坐标,解题过程中要注意方程的思想的运用及运算法则的正确使用;(2)利用线性规划求目标函数的最值一般步骤:一画、二移、三求,其关键是准确的作出可行域,理解目标函数的意义;(3)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线性目标函数只有在可行域的顶点或者边界上取得最值.在解答选择题和填空题时可以根据可行域的顶点直接进行检验.试题解析:解(Ⅰ),∴....................5分由,,,8分设,直线过点时,取得最小值-1,即的最小值-1【考点】(1)向量的坐标表示;(2)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3.已知点(3,1)和(- 4,6)在直线3x-2y+a=0的两侧,则a的取值范围是()A.a<-7或 a>24B.a="7" 或 a=24C.-7<a<24D.-24<a<7【答案】C【解析】由线性规划相关知识:两点位于直线的两侧,则一侧使得直线方程大于零,一侧使得直线方程小于零.即有,故选C.【考点】线性规划.4.实数满足,如果目标函数的最小值为,则实数b的值为_____ .【答案】8【解析】绘制平面区域可得:要使由最小值-2,则直线,在轴上有最大截距为2,且经过点B,由,又因B也在上,故有.【考点】线性规划.5.已知变量满足约束条件,若的最大值为,则实数.【答案】-1或.【解析】作出约束条件所对应的可行域:,由于的最大值为,所以直线必过点A(-2,3)或点B(4,3),因此有解得或,故应填入:-1或.【考点】线性规划.6.设动点满足,则的最大值是.【答案】100【解析】先画出可行域,根据目标函数可知最优解为C(20,0),带入目标函数得最大者为100【考点】线性规划问题7.已知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小值为()A.B.C.D.【答案】B.【解析】依题意可画出不等式组所表示的的可行域,可知直线与的交点,作出直线:,平移直线,则可知当,时,的最小值为.【考点】线性规划.8.设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z=2x+3y的最大值为【答案】18【解析】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表示的可行域为如图,所以z=2x+3y的最大值就是经过M即的交点(3,4)时,所以最大值为:3×2+4×3=18.故答案为:18.【考点】线性规划的应用.9.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为 .【答案】9【解析】由题意得:平面区域为一个三角形及其内部,其中因此面积为【考点】线性规划求面积10.某公司生产甲、乙两种桶装产品.已知生产甲产品1桶需耗A原料1千克、B原料2千克;生产乙产品1桶需耗A原料2千克,B原料1千克.每桶甲产品的利润是300元,每桶乙产品的利润是400元.公司在生产这两种产品的计划中,要求每天消耗A、B原料都不超过12千克.求该公司从每天生产的甲、乙两种产品中,可获得的最大利润.【答案】该公司从每天生产的甲、乙两种产品中,可获得的最大利润为2800元.【解析】设公司每天生产甲种产品x桶,乙种产品y桶,公司共可获得利润为z元/天,则由已知,得z=300x+400y.且画可行域如图所示,目标函数z=300x+400y可变形为解方程组得,即A(4,4).所以,Z=1200+1600=2800.所以,该公司从每天生产的甲、乙两种产品中,可获得的最大利润为2800元. 9分【考点】简单线性规划的应用点评:中档题,作为应用问题,解简单线性规划问题,要遵循“审清题意,设出变量,布列不等式组,画,移,解,答”等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性规划题型及解法
一、已知线性约束条件,探求线性目标关系最值问题
2x -y _2
例1、设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x 一y _ _1,则z =2x • 3y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 。
x y _1
二、已知线性约束条件,探求非线性目标关系最值问题
\ >1,
例2、已知」x-y+1兰0,则x2+y2的最小值是_」“(x-1)2+(y+2『”值域?
2x - y - 2 <0
三、约束条件设计参数形式,考查目标函数最值范围问题。
Zf x _0
例3、在约束条件y_0 下,当3乞s乞5时,目标函数Z=3x・2y的最大值的变化范围是()
|y x _s
y 2x^4
A. [6,15]
B. [7,15]
C. [6,8]
D. [7,8]
四、已知平面区域,逆向考查约束条件。
例4、已知双曲线x2-y2 =4的两条渐近线与直线x=3围成一个三角形区域,表示该区域的不等式组是()
fx-yZ0 「x-yX0 『x-y^0 "x-y 兰0
(A) x y _ 0 (B) x y 乞0 (C) x y 乞0 (D) x y _ 0
0 _x _3 0 _x _3 0 _x _3 0 _x _3
五、已知最优解成立条件,探求目标函数参数范围问题。
(1 ::: x :「v ‘::4
例5已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若目标函数ax y (其中a 0)仅在
[―2 兰x—y 兰2
点(3,1)处取得最大值,则a的取值范围为 __________ 。
六、设计线性规划,探求平面区域的面积问题
丄x y _ 2 _ 0 _
例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不等式组x_y,2_0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是()(A)4、、2 (B)4 [八0
(C) 2.2 (D)2
七、研究线性规划中的整点最优解问题
”5x-11y —22,
例7、某公司招收男职员x名,女职员y名,x和y须满足约束条件<2x+3yX9, 则
、2x 兰11.
z =10x 10y 的最大值是(A)80 (B) 85 (C) 90 (D)95
八、比值问题
当目标函数形如z =-—a时,可把z看作是动点P x, y与定点Q b, a连线的斜率,这样目
x —b
标函数的最值就转化为PQ连线斜率的最值。
x—y+ 2W 0,V
例8、已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x> 1,则-的取值范围是( ).
iX + y —7< 0,x
9 9
(A)【5, 6] ( B) (", 5】U [6 ,+Q (C) (", 3] U [6 ,+Q (D) [3 ,
6]
九、求可行域中整点个数
例9、满足|x| + |y| <2的点(x, y)中整点(横纵坐标都是整数)有( )个。
A、9 B、
10 C、13 D 14
十、求线性目标函数中参数的取值范围
x y _ 5
例10、已知x、y满足以下约束条件《x-y+5W0 ,使z=x+ay(a>0)取得最小值的最优解有
x兰3
无数个,则a的值为()A、一 3B 3C—1D 1
十、求约束条件中参数的取值范围
例&已知|2x —y + m|v 3表示的平面区域包含点(0,0 )和(一1,1 ),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 (-3,6 ) B (0,6 ) C、(0,3 ) D (-3,3 )
1解析:如图1,画出可行域,得在直线2x-y=2与直线x-y=-1的交点A(3,4)处,目标函数z最大值为18
2解析:如图2,只要画出满足约束条件的可行域,而x2 y2表示可行域内一点到原点的距离的平方。
由图易知A (1, 2)是满足条件的最优解。
x2 y2的最小值是为5。
3解析:画出可行域如图3所示,当3乞s :::4时,目标函数z =3x • 2y在B(4 —s,2s-4)处取得最大值,即Z max =3(4 _s)・2(2S _4) =s . 4三[7,8);当4乞s乞5时,目标函数z=3x,2y 在点E(0, 4)处取得最大值,即Z max =3 0 2 4 =8,故z [7,8],从而选D;
4解析:双曲线x2 -y2=4的两条渐近线方程为y = _x ,与直线x = 3围成一个三角形区域(如图4所示)时有[:爲0
0 Ex 乞3
5解析:如图5作出可行域,由z=ax,y—y = -a^ z其表示为斜率为-a,纵截距为z 的平行直线系,要使目标函数z二ax,y (其中a 0)仅在点(3,1)处取得最大值。
则直线y=-ax,z过A点且在直线x,y=4,x=3 (不含界线)之间。
即
-a ・T= a 1.则a的取值范围为(1,::)。
| x ■ y - 2 一0
6解析:如图6,作出可行域,易知不等式组x -y • 2 一0表示的平面区域是一个三角形。
容易求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坐标为A(0,2) , B(2,0),C(-2,0). 于是三角形的
1 1
面积为:s=-|BC||AO| 4 2=4.从而选E。
2 2
7解析:如图7,作出可行域,由z =10x • 10y= y --x •盒,它表示为斜率为-1,纵截距为z的平行直线系,要使^10x 10y最得最大值。
当直线z=10x,10y通过A(号,号门取得最大值。
因
为x,r N,故A点不是最优整数解。
于是考虑可行域内A点附近整
点B(5,4),C(4,4),经检验直线经过E点时,Z max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