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工程学第5章 色彩环境

合集下载

人因工程学第五章

人因工程学第五章

第5章 人因系统中的环境因素(二)第5章 人因系统中的环境因素(二)• 识记:名词术语;照度、亮度等的计算公 式;色彩的基本特性; • 理解:环境照明设计方法;照明方式及光 源类型的选择;色彩的表示方法;色彩对 人体的影响;空气污染的评价计算及处理 方法; • 能力:照度的计算;照明方案设计;根据 场合进行色彩的选择光谱相对视见函数 讨论:警示牌应采用什么颜色?• 5.1 环境照明与色彩调节 • 5.1.1 环境照明 • 5.1.2 色彩调节 • 5.2 空气污染 • 5.2.1 空气中的污染物来源及危害 • 5.2.2 空气调节 • 5.3 特殊作业环境 • 5.3.1 高、低温作业 • 5.3.2 异常气压 • 5.3.3 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 眼 睛 敏 感 性• 507nm 555nm暗明• 波长1、光的度量• 1)光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面积的光辐射 能,单位流明(lm),用符号∮表示,考虑视觉特性 (幅射通量与视见函数的乘积) • 2)发光强度:单位立体角内的光通量,单位为坎 [德拉](cd),用I表示 • 3)照度:单位表面面积上的光通量,单位为勒[克 斯](lx),用E表示。

E=I *cosа/r2 • 4)亮度:对于非点光源,单位面积上的发光强 度,单位为坎[德拉]/米(cd/m2),用L表示1各种环境条件下的照度• 环境条件 照度(Lx) 黑夜 0.01-0.1 月夜 0.02-0.2 阴天室内 5-50 阴天室外 50-500 晴天室内 100-1000 晴天室外 2000-100000 夜晚室内照明 50-500 读书所需照明 50-300讨论:照度的计算• 1、距离点光源2米处的照度为500lx,请问 距离4米处的照度值是多少? • 2、总结点光源中照度与距离的关系2、环境照明对工作的影响• 1)照明与疲劳• 1,适应范围:10-3至105 lx • 2,照明条件差时,易产生视觉疲劳 • 讨论:什么情况算是照明条件差?• 2)照明与工作效率• 1、照度值过高或过低,不均匀,显色性差使工作 效率降低 • 2、照度与视力的关系(约1800-2000最好)• 3)照明与事故• 适当照明,自然光照明降低事故率照度与桌面颜色对阅读疲劳程度的 影响实验• 1、研究对象 • 大学二、三年级在校学生18名,男、女生各9 名,年龄为21~24岁,身体健康,经光学校正后 视力不低于5.0。

人因工程学

人因工程学

第一章人因工程学的定义。

答:人因工程学就是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进人一机一环境系统的科学。

人一机一环境系统是指由共处于同一时间和空间的人与其所操纵的机器以及他们所处的周围环境所构成的系统,也可以简称为人一机系统。

为了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人因工程学把人的工作优化问题作为追求的重要目标。

其标志是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高效、安全、健康、舒适地工作和生活。

人因工程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1)研究人的生理与心理特性。

(2)研究人机系统总体设计。

(3)研究人机界面设计。

(4)研究工作场所设计和改善。

(5)研究工作环境及其改善。

(6)研究作业方法及其改善。

(7)研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8)研究组织与管理的效率。

社么是效度?什么事信度?人因工程研究方法为什么要保证效度和信度要求?答:1.效度。

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真实的反映所评价的内容。

可从不同角度研究效度,应用比较广泛的是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

(1)内部效度。

是指研究中各变量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

(2)外部效度。

外部效度是指某一研究的结论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推广和普及到其他的人和背景中去。

2.信度。

信度指的是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量的结果保持一致性的程度。

实际研究中通常用一致性系数法、等值性系数法、内部一致性系数法来估计信度。

第二章。

1.人的心理因素:5各方面:一性格、二能力、三动机、四情绪、五意志。

2.补充ATP的方法有三种:一磷酸原(ATP-CP)系统;二乳酸能系统;三有氧氧化系统。

3、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4、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它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可以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第三章微气候1、简述微气候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答:微气候是指生产、生活过程中现场所处的局部环境中的气候状况,包括下列4个最重要的参数:空气气温、空气湿度、气流速度(风速)、热辐射条件。

人因工程学第5章_色彩环境

人因工程学第5章_色彩环境
主要内容
第五章 色彩环境
1 色彩的含义与构成 2 色彩的表示方法 3 色彩对人的影响 4 色彩的调节与应用
5.1 色彩的含义与构成
生产中的机器、实体设备、工具和操作对象的恰当的 色彩设计,能让操作者心情舒畅、视觉良好,有利 于提高工作效率。
图1 工厂色彩
5.1 色彩的含义与构成
一、色彩的含义
人的眼睛内有专门的感光细胞,能感受到不同程度的色光刺激, 而引起色彩的感觉。色彩是光与视觉生理共同作用的结果。
纯度是色彩的纯净程度。表示颜色是否鲜明和含有颜色多少 的程度,它取决于表面发射光波波长范围大小,即光波的纯 度。七种标准色中,红色的纯度最高,黄绿色纯度最低,而 无彩色的纯度为0。
5.1 色彩的含义与构成
图5 照度、亮度和明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5.2 色彩的表示方法
一、色彩的表示方法
将色调、明度、纯度三个基本要素用字母或数字表示,构成 色彩的空间立体模型,成为色彩体系。即HV/C H 是色调, 色调通过孟色尔环来表示; V是明度,有11级(0~10); C是纯度,有20级(0~20); 如:5R4/14即H为5R(红色调5号),V明度为4,纯度C为
Hale Waihona Puke 颜色 明度 颜色 明度表5-2 色彩的明度
白色 黄色 黄橙色 棕色 黄绿色 绿色
100.00 78.90 69.85 69.85 30.33 30.33
青绿色 纯红色 青色 暗红色 青紫色 紫色
11.00 4.93
4.93
0.80
0.36 0.13
红橙色 27.73 黑色 0.00
3、纯度(Chroma)
14。
5.2 色彩的混合与色彩的表示方法
立体的中央轴 坐标对应于明 度,径向坐标 (垂直于中心 轴)对应于纯 度;孟塞尔色 彩体系的圆周 角坐标对应于 色调 。

人因工程学_郭伏_教学课件5祥解

人因工程学_郭伏_教学课件5祥解
▪ 若色彩不恰当,则可能破坏机器设备的造型形象,引起 操作者的视觉疲劳,心理上的反感、压抑,从而降低工 作效率。但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充分地研究和认 识色彩规律和色彩功能。
主要內容
▪ 色彩的含义和构成 ▪ 色彩混合与色彩表示方法 ▪ 色彩对人的影响 ▪ 色彩调节与应用 ▪ 室内色彩设计 ▪ 案例:酒店室内装饰设计的色彩艺术
第五章 色 彩 环 境
前言
▪ 色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色彩不仅 是生存的手段,还是思考和丰富生活的工具。
▪ 生产生活中的环境色彩变化和刺激有助于操作者保持感 情和心理平衡以及正常的知觉和意识,而对于生产中的 机器、实体设备、各类工具和操作对象的恰当的色彩设 计则能使之外观美化,让操作者心情舒畅、愉快,视觉 良好,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日本人以这样来划分并定色名,显然是和门塞尔的十 色相,二十色相配合的。门塞尔系统是以红、黄、绿、蓝、 紫五色为基本色,把它称作黄红。因此P、C、C、S制的二 十四色便也归为十类。
第一节 色彩的含义和构成
第一节 色彩的含义和构成
第一节 色彩的含义和构成
(二)明度(Value)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又称光亮度、鲜明度,是 全部色彩都具有的属性,与物体表面色彩的反射率有关。
当照度一定时,反射率的大小与表面色彩的明度大小 成正比。对颜料来说,在色相和纯度相同的颜料中,白颜 料反射率最高,在其他颜料中混入白色,可以提高混合色 的反射率,也就是提高了混合色的明度,混入白色越多, 明度越高;而黑颜料却恰恰相反,混入黑色越多,明度越 低。
色调相同,明度不同的红色
第一节 色彩的含义和构成
反射比 0 0.01 0.03 0.06 0.12 0.19 0.29 0.42 0.58 0.77 0.88 1.00

人因工程学 第5章_色彩环境讲解

人因工程学 第5章_色彩环境讲解
2、色彩调节的目的
提高作业者主观作业愿望和客观的作业效率(生产劳动和 工作学习环境);
改善作业环境的氛围、减轻或延缓作业生理心理、疲劳 (特定活动场所);
改善作业场所,提高生产的安全性,降低事故率(生产劳 动现场)。
3、色彩调节的步骤 提出环境调节实现的目标; 根据色彩的心理语义确定色调和配色; 确定工程施色的材料和工艺。
5.4 色彩的调节与应用
图24 厂房的环境色
如在需要提高视认度的作业面内,尽可能在作业面的光照条件下 增大直接工作面与工作对象间的明度对比。经有关专家实验统计, 人们在黑色底上寻找黑线比在白色底上寻找同样的黑线所消耗的 能量要多2100倍。为了减少视觉疲劳,必须降低与所处环境的明 度对比。
思考题
图14 色彩的胀缩感
5.3 色彩对人的影响
五、远近感
色彩的远近感是指在相同的背景下进行配置时,某些色彩感 觉比实际所处的距离显得近,而另一些色彩又感觉比实际所处 的距离显得远,也就是前进或后退的距离感。
冷色感觉远,暖色感觉近; 明度低的色感觉远, 明度高的色感觉近。
形成层次感,丰富色彩的变 化及突出某些重要的色彩信 息。如显示器,用近色突出 前进、醒目和警示。
第五章 色彩环境
主 1 色彩的含义与构成
要 2 色彩的表示方法
内 容
3 色彩对人的影响 4 色彩的调节与应用
5.1 色彩的含义与构成
生产中的机器、实体设备、工具和操作对象的恰当的 色彩设计,能让操作者心情舒畅、视觉良好,有利 于提高工作效率。
图1 工厂色彩
5.1 色彩的含义与构成
一、色彩的含义
人的眼睛内有专门的感光细胞,能感受到不同程度的色光刺激, 而引起色彩的感觉。色彩是光与视觉生理共同作用的结果。

人因工程之色彩调节

人因工程之色彩调节

黄 绿 白 青 品红 红

(3)替代律 相似的色光混合后仍然相似。 例如: 蓝色光+黄色光=白色 替 代 红色光+绿色光=黄色光
绿 白 青 品红 黄 红

(4)明度相加律
混合色光的总明度等于组成混合色光的各色光明度的总和。
3.颜料混合 颜料混合遵循相减混合法则。 颜料、油漆等的色彩是颜料吸收了一定波长的光线以后 所余下的反射光线的色彩。 例如: 黄色颜料是从入射的白光中吸收蓝色光而反射红光及绿光, 红光和绿光混合引起黄色的感觉。 青色颜料从照射的白光中吸收红光而反射蓝光和绿光,蓝 光和绿光的混合产生了青色的感觉。 颜料混色所得到色彩的明度降低。 颜料三基色:黄、品红、青。它们分别是色光三基色蓝、 绿、红的补色。(图示)
c. 选择色彩对比时,以色调对比为主。 人眼对色调的分辨率较好,对饱和度和明度分辨率较差。 忌讳使用的色调:蓝色和紫色, 其次是红色和橙色易引起视 觉疲劳。 宜采用的色调:黄绿色、绿色、蓝绿色、淡青色不易引起视 觉疲劳——认读率高、快 应用: 主要视力范围内的基本色调宜采用黄绿色或蓝绿色, 其中7.5GY8/2 最不容易引起视觉疲劳,称为保眼色 (保护色)。 例如:厂房的颜色、设备颜色(仪表盘)主要以绿、 黄绿为主。
2.距离感 (1)暖色调: 使人感到自己和对象物之间距离近,有前进感,凸起感、 体积膨胀感、空间紧凑感、狭小感等感觉。(前进色) (2)冷色调: 冷色调有后凹感、体积收缩感、空间宽敞感等。(后退色)
(3)色调相同时:明度高时,产生近感(前进感); 明度低时,产生远感(后退感)。 应用例: 例1,食品包装多采用明度、饱和度高的黄、红色。 例2,狭小房间涂以冷色调(绿色),增加宽敞感; 宽敞房间涂以暖色调(黄色),不感到空旷。 天花板低时,涂以淡青色,显得高一些。

人因工程学重点归纳

人因工程学重点归纳

第一章人因工程学概述人因工程学,起源于欧洲,形成于美国。

(英国是人因工程研究最早的国家)美国:人类工程学;西欧:人类工效学;日本:人间工学人因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人因工程学的萌芽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人因工程学的兴起时期:第一次世界初期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人因工程学的成长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至20世纪60年代;人因工程学的成长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至20世纪60年代;人因工程学的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20世纪30年代,清华大学开设了工业心理学课程人因工程学的研究内容:(1)研究人的心理和生理的特征(2)研究人机系统总体设计(3)研究人机界面设计(4)研究工作场所设计和改善(5)研究工作环境及其改善(6)研究作业方法及其改善(7)研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8)研究组织与管理的效率主要研究方法:(1)调查法(2)观测法(3)实验法(4)心理测量法(5)心理测验法(6)图示模型法人因工程学的相关学科:人体生理学、心理学、人体测量学、解剖学、生物力学、医学等人因工程学与工程学科的关系:人因工程学的研究目的体现了本学科是人体科学和环境科学不断向工程科学渗透和交叉的产物;工程科学包括工程设计、安全工程、系统工以及管理工程等学科第三章微气候环境空气温度:我国法定采用摄氏温度(°C),而美国则常采用华氏温度(°F)t(°F)=9/5 t(°C)+32空气湿度分为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两种人体对微气候环境的主观感受1.舒适温度及其影响因素舒适温度一般是(21±3°C),影响舒适温度的因素有:(1)季节(2)劳动条件(3)衣服(4)地域(5)性别、年龄等2.舒适湿度3.舒适的风速微气候环境综合评价方法不舒适指数、有效温度、三球温度指数(WBGT)、卡他度三球温度指数也称为湿球黑球温度,是综合考虑了干球温度、相对湿度、平均辐射温度和风速四个环境因素的综合温标高温作业环境对人的影响高温作业环境有三种基本类型:(1)高温、强热辐射作业(2)高温、高湿作业(3)夏季露天作业长期接触高温的工人,其血压比一般高温作业及非高温作业的工人高高温作业环境对人体的生理影响对消化系统具有抑制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人的水分和盐分大量丧失、高温及噪声联合作用损伤人的听力高温作业环境下不仅引起人体不适,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使生产率降低低温作业环境对人的影响低温作业环境对人体的生理影响低温时皮肤血管收缩,体表温度降低;低温会导致神经兴奋性与传导能力减弱,出现痛觉迟钝和嗜睡状态低温作业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影响人体四肢的灵活性,最常见的是肢体麻木。

人因工程学学习指导与习题

人因工程学学习指导与习题

目录第一章人因工程学概述 (1)第二章人的因素 (6)第三章微气候环境 (12)第四章环境照明 (17)第五章色彩环境 (23)第六章噪声及振动环境 (27)第七章空气环境 (35)第八章体力工作负荷 (42)第九章人的信息处理系统 (54)第十章脑力工作负荷 (65)第十一章人体测量 (69)第十二章作业空间设计 (75)第十三章人机系统 (81)第十四章人机界面设计 (100)第十五章劳动安全与事故预防 (107)第一章人因工程学概述一、要点与要求本章的内容主要是了解学习人因工程学,以及应用人因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一些共性知识。

1.了解人因工程学的命名、起源与发展。

虽非本章的重点,但应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有利于本学科的学习。

2.掌握人因工程学的定义。

这是本章的重点之一,在众多定义中,要求能认知和表述《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中的人因工程学定义。

3.了解人因工程学的研究任务。

了解它有助于理解人因工程学的定义,所以了解人因工程学的研究任务是必要的。

4.了解人因工程学的内容与应用领域。

了解它将有助于了解学习的目的。

5.掌握人因工程学的研究方法和步骤。

掌握人因工程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步骤,是应用本学科的基础。

6.人因工程学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这是本章的又一个重点。

希望能学会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7.了解人因工程学与其它相关学科的联系。

这将有助于拓展相关学科的学习。

本章主要是基本概念,考核将以单项选择题、判断改正题和名词概念解释为主,其次是少量的简答题。

二、重点与难点分析1.人因工程学的命名。

由于世界各国人因工程学的发展存在差异,以及研究的侧重点也存在差异,故导致学科名称的使用亦不相同。

如,该学科在美国称为“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人的因素工程学)或“Human Engineering”(人类工程学),西欧国家称为“Ergonomics”(人类工效学),“Ergonomics”是希腊文,意为“工作法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北电力大学工业工程
30/66
第二节:色彩混合与色彩表示方法
混色定律
(1)补色律:当两种色光以适当的比例混合产生白色 或灰色的颜色时,就称这两种颜色为互补色 ,如,红 与青;蓝色与黄色;绿色与紫色(见图5-1) (2)居间律:两个非互补的颜色混合产生介于这两种 颜色之间的中间色。例如,红色与黄色混合可得到橙色。 中间色的色彩取决于两者的比例,若红与绿混合,按混 合的比例不同,可以得到橙、黄、黄绿等各种颜色。 (3)代替律:混合色的颜色混合不随被混合的颜色的 光谱成分而转移。
混色 定律
——亨贺尔滋提出的两色光混合情况表
华北电力大学工业工程 33/66
第二节:色彩混合与色彩表示方法
中性混合
中性混合虽然也是颜料等物质的混合,但同时又有加光混合 的一些特征,中性混合并不在调色板上将色料进行充分的混 合,而是以小点、小面或细线的形式将未调和的色彩在画面 上并置,利用人的视觉合色能力,当人的视线离开一定距离 时将融合成新的色彩,混合后的色彩明度是各被混合色的平 均值,而且纯度保持不变,因此又称为平均混合或空间混合 。 这种色彩并置的视觉融合方法,在现代三色版印刷中得到 重大应用。
色彩明度
华北电力大学工业工程
18/66
第一节:色彩的含义和构成
同一色调有不同的明度,如红色有深红、红、浅红,蓝色 有深蓝、蓝、浅蓝等,有深浅之分,这就是明度的不同。
不同色调在不同光照强度下,会使色彩明度发生变化,从 而改变原有的色相。如红色在光照强度逐渐增强的光线照射 下,将由红色变为橙色—黄色—白色。而在逐渐减弱的光线 下,将由红色变成暗红—黑色。
华北电力大学工业工程 10/66

第一节:色彩的含义和构成

色光和颜色在构成形式与物理现象上不同。 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它们的混合是愈混合
愈亮,其三原色等量相加得到白色光。

颜色的三原色则是黄、青、品红,它们的混合是愈
混合愈暗,三原色等量相加得到接近于黑色。
华北电力大学工业工程
11/66


华北电力大学工业工程
2/66
主 要 內 容
色彩的含义和构成
色彩混合与色彩表示方法 色彩对人的影响
色彩调节与应用
华北电力大学工业工程
3/66
第一节:色彩的含义和构成
色彩的含义
色彩的构成
色调(Hue)
明度(Value) 纯度(Chroma)
华北电力大学工业工程
第五章 色 彩 环 境
色 彩 环 境
叶 锋
华北电力大学工业工程
华北电力大学工业工程 1/66
前言

色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色彩不仅是生存的手 段,还是思考和丰富生活的工具。 生产生活中的环境色彩变化和刺激有助于操作者保持感情和心理平 衡以及正常的知觉和意识,而对于生产中的机器、实体设备、各类 工具和操作对象的恰当的色彩设计则能使之外观美化,让操作者心 情舒畅、愉快,视觉良好,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若色彩不恰当,则可能破坏机器设备的造型形象,引起操作者的视 觉疲劳,心理上的反感、压抑,从而降低工作效率。但要实现这样 的目标,就必须充分地研究和认识色彩规律和色彩功能。
华北电力大学工业工程
8/66
第一节:色彩的含义和构成

影响物体表面色彩的还有一个与物体本 身无关的因素,这就是光源色。在有色 光源的照射下,物体表面便在一定程度 上染上该光源的色彩,我们把这种现象 称为光源染色性。
华北电力大学工业工程
9/66
第一节:色彩的含义和构成
二:色彩的构成

色光是电磁波的一种,是具有一定质量、能 量和动量的粒子组成的粒子流。 颜色则是各种有机或无机物质的色光反映, 对有机颜料来说(颜料、染料、涂料等), 颜料是由固态微粒在水或溶剂中的光反射形 成的。
图5-2相减混色
华北电力大学工业工程 28/66
第二节:色彩混合与色彩表示方法
减光混合
黄色+紫色=白色-蓝色-绿色=红色
紫色+青色=白色-绿色-红色=蓝色
黄色+青色=白色-蓝色-红色=绿色
华北电力大学工业工程
29/66
第二节:色彩混合与色彩表示方法
减光混合
在颜料混合(减色法)中,混合后得出的颜色明 度是减少的。三种原色混合呈现灰黑色,两种间 色混合而成的颜色称为复色,复色纯度更低,为 灰性色。 颜色混合的成分、次数越多,被吸收的光线就越 多,明度和纯度就会更低,颜色越灰越暗,直至 接近重浊的黑灰色。
华北电力大学工业工程
34/66
第二节:色彩混合与色彩表示方法
中性混合图片
华北电力大学工业工程
35/66
第二节:色彩混合与色彩表示方法
二、色彩表示
色彩体系(或称色立体): 为了直观方便地表示和区别各 种不同的颜色,将色相、明度、纯度三个基本要素用字母或 数码形式构成表示色彩的空间立体模型。 目前国际上已有多个色彩体系 孟塞尔(A.F.Munsell,1858—1918)色体系 奥斯特瓦德色彩体系(W.F.Ostwald,1853—1932) 德国国家标准色体系(DIN color system) 日本国家色彩研究所色体系(practical color coordinate system,简称PCCS)。
华北电力大学工业工程 31/66
第二节:色彩混合与色彩表示方法
混色定律
例如,颜色A=颜色B;颜色C=颜色D
则:A+C=B+D
只要在感觉上颜色是相似的,便可相互替代而得 到同样的效果,尽管他们的光谱成分不同,例如,
A+B=C 若X +Y=B,则A+X+Y=C
华北电力大学工业工程
32/66
第二节:色彩混合与色彩表示方法
另外,从图5-1中还可以看出,光谱中的每种色光,与另 一种色光按比例混合可得到白光。
红色+青色=白色;蓝色+黄色=白色;绿色+紫色=白色。
华北电力大学工业工程
25/66
第二节:色彩混合与色彩表示方法
红光+绿光+蓝=白光 红光+绿光=黄光
绿光+蓝光=青光
红光+蓝光=紫光
华北电力大学工业工程
26/66
立体的中央轴 坐标对应于明 度,径向坐标 (垂直于中心 轴)对应于纯 度;孟塞尔色 彩体系的圆周 角坐标对应于 色调 。
图 5-3 孟塞尔色立体
华北电力大学工业工程 38/66
第二节:色彩混合与色彩表示方法
孟 塞 尔 色 立 体 BG-R 剖 视 图
华北电力大学工业工程 39/66
第二节:色彩混合与色彩表示方法
华北电力大学工业工程
7/66
第一节:色彩的含义和构成

前面讲到的只是一个完全的漫反射表面才能真正表现 出该物质所固有的光学特性而呈现出的固有色。另外 物体表面色彩还受其加工特性的影响。一件打磨光亮 如镜的物体表面或电镀表面几乎是全部反射光源投射 光,所以物体几乎丧失其固有色。而对于一般物体的 表面总是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在高光的部分更多的 出现镜面反射的成分,更多的反射出光源色;中间灰 的部分则更多反映出物体的固有色。
36/66
华北电力大学工业工程
第二节:色彩混合与色彩表示方法
孟塞尔色彩体系(Munsell’s color system)
目前孟塞尔色彩体系在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工业部门和研究 机构已被采用,而且使用广泛,因此,将对此色体系作详细 介绍。
华北电力大学工业工程
37/66
第二节:色彩混合与色彩表示方法
图5-4孟塞尔色环的精确表示
华北电力大学工业工程 40/66
第三节 色彩对人的影响
色彩对人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色彩的辨别力、视认性、
明视性,色彩的象征和情感等都是色彩心理学上的重要问题。 本节着重介绍色彩对人心理、生理的影响。
第二节:色彩混合与色彩表示方法
减光混合
减光混合就是不同颜料、涂料、染料等物质以不同比例混
合在一起,从而得到新的颜色,混合的颜色越多,被吸收的
光线就越多,明度和纯度就会更低。减光混合又称为颜色混 合。
华北电力大学工业工程
27/66
第二节:色彩混合与色彩表示方法
减光混合
黄色=白色-蓝色; 紫色=白色-绿色; 青色=白色-红色
华北电力大学工业工程 23/66
第二节:色彩混合与色彩表示方法
图5-1相加混色的两种图示
华北电力大学工业工程 24/66
第二节:色彩混合与色彩表示方法
在色三角形中,三个顶点代表色光的三原色,每个边的中 心点代表该边上两个顶点颜色的混合色。 即:红色+绿色=黄色;红色+蓝色=紫色;蓝色+绿色=青色; 红色+绿色+蓝色=白色。
9.5 0.88
10-白 1.00
无彩色系列从黑至白的明度变化
华北电力大学工业工程
12/66
第一节:色彩的含义和构成
彩色(彩色)系列是指除去黑白系列之外的有纯度 的各种颜色,如红、橙、黄、绿、蓝、紫色等。
华北电力大学工业工程
13/66
第一节:色彩的含义和构成
有彩色(色彩)三要素:
色调(Hue)、明度(Value) 、纯度(Chroma)。
色调相同,明度不同的红色
华北电力大学工业工程
17/66
第一节:色彩的含义和构成
在纯度相同而色调不同的颜色之间,其明度不同,如黄色 明度高,看起来很亮;紫色明度低,看起来很暗;橙、红、 绿、蓝等介于之间 。
颜色 明度 颜色 明度 白色 100.00 青绿色 11.00 黄色 78.90 纯红色 4.93 黄橙色 69.85 青色 4.93 棕色 69.85 暗红色 0.80 黄绿色 30.33 青紫色 0.36 绿色 30.33 紫色 0.13 红橙色 27.73 黑色 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