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工程学 第5章_色彩环境
人因工程学第五章

第5章 人因系统中的环境因素(二)第5章 人因系统中的环境因素(二)• 识记:名词术语;照度、亮度等的计算公 式;色彩的基本特性; • 理解:环境照明设计方法;照明方式及光 源类型的选择;色彩的表示方法;色彩对 人体的影响;空气污染的评价计算及处理 方法; • 能力:照度的计算;照明方案设计;根据 场合进行色彩的选择光谱相对视见函数 讨论:警示牌应采用什么颜色?• 5.1 环境照明与色彩调节 • 5.1.1 环境照明 • 5.1.2 色彩调节 • 5.2 空气污染 • 5.2.1 空气中的污染物来源及危害 • 5.2.2 空气调节 • 5.3 特殊作业环境 • 5.3.1 高、低温作业 • 5.3.2 异常气压 • 5.3.3 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 眼 睛 敏 感 性• 507nm 555nm暗明• 波长1、光的度量• 1)光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面积的光辐射 能,单位流明(lm),用符号∮表示,考虑视觉特性 (幅射通量与视见函数的乘积) • 2)发光强度:单位立体角内的光通量,单位为坎 [德拉](cd),用I表示 • 3)照度:单位表面面积上的光通量,单位为勒[克 斯](lx),用E表示。
E=I *cosа/r2 • 4)亮度:对于非点光源,单位面积上的发光强 度,单位为坎[德拉]/米(cd/m2),用L表示1各种环境条件下的照度• 环境条件 照度(Lx) 黑夜 0.01-0.1 月夜 0.02-0.2 阴天室内 5-50 阴天室外 50-500 晴天室内 100-1000 晴天室外 2000-100000 夜晚室内照明 50-500 读书所需照明 50-300讨论:照度的计算• 1、距离点光源2米处的照度为500lx,请问 距离4米处的照度值是多少? • 2、总结点光源中照度与距离的关系2、环境照明对工作的影响• 1)照明与疲劳• 1,适应范围:10-3至105 lx • 2,照明条件差时,易产生视觉疲劳 • 讨论:什么情况算是照明条件差?• 2)照明与工作效率• 1、照度值过高或过低,不均匀,显色性差使工作 效率降低 • 2、照度与视力的关系(约1800-2000最好)• 3)照明与事故• 适当照明,自然光照明降低事故率照度与桌面颜色对阅读疲劳程度的 影响实验• 1、研究对象 • 大学二、三年级在校学生18名,男、女生各9 名,年龄为21~24岁,身体健康,经光学校正后 视力不低于5.0。
人因工程学

第一章人因工程学的定义。
答:人因工程学就是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进人一机一环境系统的科学。
人一机一环境系统是指由共处于同一时间和空间的人与其所操纵的机器以及他们所处的周围环境所构成的系统,也可以简称为人一机系统。
为了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人因工程学把人的工作优化问题作为追求的重要目标。
其标志是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高效、安全、健康、舒适地工作和生活。
人因工程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1)研究人的生理与心理特性。
(2)研究人机系统总体设计。
(3)研究人机界面设计。
(4)研究工作场所设计和改善。
(5)研究工作环境及其改善。
(6)研究作业方法及其改善。
(7)研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8)研究组织与管理的效率。
社么是效度?什么事信度?人因工程研究方法为什么要保证效度和信度要求?答:1.效度。
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真实的反映所评价的内容。
可从不同角度研究效度,应用比较广泛的是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
(1)内部效度。
是指研究中各变量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
(2)外部效度。
外部效度是指某一研究的结论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推广和普及到其他的人和背景中去。
2.信度。
信度指的是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量的结果保持一致性的程度。
实际研究中通常用一致性系数法、等值性系数法、内部一致性系数法来估计信度。
第二章。
1.人的心理因素:5各方面:一性格、二能力、三动机、四情绪、五意志。
2.补充ATP的方法有三种:一磷酸原(ATP-CP)系统;二乳酸能系统;三有氧氧化系统。
3、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4、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它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可以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第三章微气候1、简述微气候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答:微气候是指生产、生活过程中现场所处的局部环境中的气候状况,包括下列4个最重要的参数:空气气温、空气湿度、气流速度(风速)、热辐射条件。
第五章_人因工程之色彩环境

色彩环境
前言
❖ 色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色彩 不仅是生存的手段,还是思考和丰富生活的工具。
❖ 生产生活中的环境色彩变化和刺激有助于操作者保 持感情和心理平衡以及正常的知觉和意识,而对于 生产中的机器、实体设备、各类工具和操作对象的 恰当的色彩设计则能使之外观美化,让操作者心情 舒畅、愉快,视觉良好,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二、色彩的构成
❖ 色光是电磁波的一种,是具有一定质量、能 量和动量的粒子组成的粒子流。
❖ 颜色则是各种有机或无机物质的色光反映, 对有机颜料来说(颜料、染料、涂料等), 颜料是由固态微粒在水或溶剂中的光反射形 成的。
❖ 色光和颜色在构成形式与物理现象上不同。
❖ 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它们的混合是 愈混合愈亮,其三原色等量相加得到白色光。 (加法混合——见第二节)
当照度一定时,反射率的大小与表面色 彩的明度大小成正比。对颜料来说,在色相 和纯度相同的颜料中,白颜料反射率最高, 在其他颜料中混入白色,可以提高混合色的 反射率,也就是提高了混合色的明度,混入 白色越多,明度越高;而黑颜料却恰恰相反, 混入黑色越多,明度越低。(例子)
Please image
❖ 有一幅画,画的是一个红色屋顶的小屋被郁 郁葱葱的绿树包围着。如果这幅画仅用单一 明度红色和绿色,这幅画会看上去既呆板又 不好看。
无彩色系列从黑至白的明度变化
彩色(彩色)系列是指除去黑白系列之外的 有纯度的各种颜色,如红、橙、黄、绿、蓝、 紫色等。
❖ 有彩色(色彩)三要素: 色调(Hue) 明度(Value) 纯度(Chroma)。
❖ (一)色调(Hue)
色调又称色泽、色相,是色光光谱上各 种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在视觉上的表现,是区 别色彩种类的名称。一个颜色的名称就代表 了这种颜色的相貌(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 名字一样)。如红、红橙、黄、青蓝、紫等, 每种颜色都有与其他颜色有不同的特征相貌 和名称。
人因工程学第5章_色彩环境

第五章 色彩环境
1 色彩的含义与构成 2 色彩的表示方法 3 色彩对人的影响 4 色彩的调节与应用
5.1 色彩的含义与构成
生产中的机器、实体设备、工具和操作对象的恰当的 色彩设计,能让操作者心情舒畅、视觉良好,有利 于提高工作效率。
图1 工厂色彩
5.1 色彩的含义与构成
一、色彩的含义
人的眼睛内有专门的感光细胞,能感受到不同程度的色光刺激, 而引起色彩的感觉。色彩是光与视觉生理共同作用的结果。
纯度是色彩的纯净程度。表示颜色是否鲜明和含有颜色多少 的程度,它取决于表面发射光波波长范围大小,即光波的纯 度。七种标准色中,红色的纯度最高,黄绿色纯度最低,而 无彩色的纯度为0。
5.1 色彩的含义与构成
图5 照度、亮度和明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5.2 色彩的表示方法
一、色彩的表示方法
将色调、明度、纯度三个基本要素用字母或数字表示,构成 色彩的空间立体模型,成为色彩体系。即HV/C H 是色调, 色调通过孟色尔环来表示; V是明度,有11级(0~10); C是纯度,有20级(0~20); 如:5R4/14即H为5R(红色调5号),V明度为4,纯度C为
Hale Waihona Puke 颜色 明度 颜色 明度表5-2 色彩的明度
白色 黄色 黄橙色 棕色 黄绿色 绿色
100.00 78.90 69.85 69.85 30.33 30.33
青绿色 纯红色 青色 暗红色 青紫色 紫色
11.00 4.93
4.93
0.80
0.36 0.13
红橙色 27.73 黑色 0.00
3、纯度(Chroma)
14。
5.2 色彩的混合与色彩的表示方法
立体的中央轴 坐标对应于明 度,径向坐标 (垂直于中心 轴)对应于纯 度;孟塞尔色 彩体系的圆周 角坐标对应于 色调 。
色彩环境

人因工程学
第二节 色彩对人的影响
4、胀缩感
色彩的胀缩感是指色彩在对比过程中,色彩的轮廓或面积给人以膨 胀或收缩的感觉。
明度高的色和暖色有膨胀作用,如黄色、红色、白色等。 明度低的色和冷色则有收缩作用,如棕色、蓝色、黑色。
红色+青色=白色; 蓝 色+黄色=白色; 绿色+紫色=白色。
人因工程学
第一节 色彩构成及其表示方法
减光混合
减光混合就是不同颜料、涂料、染料等物质以不同比例混合在一起, 从而得到新的颜色,混合的颜色越多,被吸收的光线就越多,明度和纯 度就会更低。 黄色=白色-蓝色;紫色=白色-绿色;青色=白色-红色
目前孟塞尔色彩体系在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工业部门和研究机构已 被采用,而且使用广泛。
人因工程学
第一节 色彩构成及其表示方法
孟塞尔色彩体系
立体的中央轴坐标对应于明度 径向坐标(垂直于中心轴)对应 于纯度 孟塞尔色彩体系的圆周角坐标对 应于色调 。
H V/ C 色调/明度/彩度
孟塞尔色立体
人因工程学
第一节 色彩构成及其表示方法
与色彩色相、明度和纯度三要素有关。 冷色感觉远,暖色感觉近 明度低的色感觉远,明度高的色感觉近
暖色且纯度越高感觉越近, 冷色且纯度越高感觉越远
人因工程学
第二节 色彩对人的影响
6、情绪感
暖色系颜色给人以兴奋感,可以激发人的感情和情绪,使人兴奋 激情,精力旺盛,但也易疲劳;
冷色系颜色给人以沉静感,可以抑制人的情感和情绪,使人沉着 冷静和宁静的休息。
(1)明度不同的色彩会使人联想起轻重不同的物体。通常,浅色 会使人联想到白云、棉花等轻质物体,深色则会使人联想到煤块、钢 铁等重质的东西。明度越高显得越轻,明度越低显得越重。
人因工程学的色彩分析

何谓色彩学?
色彩学(color science)是研究色彩产生、 接受及其应用规律的科学。它以光学为基础, 并涉及心理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美学与 艺术理论等学科。
衣 住
有关色彩学的
食 行衣Βιβλιοθήκη 红色的波长最长,穿透力强,感知度高。红色代表着 吉祥、
(四)通过色彩的创新获得丰富的室内色彩效果 。
事物都有两面性,在室内色彩设计中除了强调背景色、 主体色和强调色三者之间的协调统一形成色调外,还可 以通过色彩的创新获得丰富的室内色彩效果。比如利用 色彩的重复与呼应,将能表达设计概念的颜色用到一些 关键的部位上,使整个室内空间在这种色彩的统治下。 如将家具、窗帘、地毯设计成同类颜色 使其他色彩处于从属地位;同时,使室内色彩之间相 互联系,取得呼应关系,使人在视觉上取得联系和运动 的感觉,形成一个多样统一的室内色彩空间。
衣服的颜色
避免
灰色打底袜,比黑 色的更百搭~
食
好的色彩搭配能够勾引你的味酶 美食上最常用的颜
色为:红色,绿色,
黄色。
好多水 果的颜色也 深深抓住人 们的眼球。 如草莓红艳, 香蕉的金黄。
温度感 ,红色让人联想
到太阳的温暖,蓝色让人联 想到海水的冰冷。所以冬天 人们更喜欢小红辣椒,夏天 更喜欢海滨生活。
危险,用于禁令标志的边框、
蓝色:表示 指令、遵循, 用于指示标志的底色:表示地 名、路线、方向等的行车信息, 用于一般道路指路标志的底色。
绿色:表示 允许、安全 的信息,用于高速公路和城 市快速路指路标志的底色。
黄色:表示 警告,用于警告 标志的底色。
色彩贯穿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 它构筑起我们的生活,也因为这样, 我们的生活才变得如此多彩缤纷。
第五章 人因系统中的环境因素(二) (《人因工程学》PPT课件)

1.质量、体积混合表示法 用标准状态下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害物质的毫克数表 示,单位mg/m3。
V0
Vt
T0 T
P P0
Vt
273
P
273 t 1.013 10 5
第五章 人因系统中的环境因素(二)
(三)空气污染物含量的表示法 2.体积表示法 用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害物质的毫升数表示。因为 1 m3=106ml,故常用百万分数表示,单位是ppm(1ppm=
第五章 人因系统中的环境因素(二)
(三)作业环境的色彩调节与应用 1.工作房间的色彩调节 2.机器设备和工作面的色彩调节 3.安全标志和技术标志的色彩应用
第二节 空气污染 一、空气中的污染物来源及危害 二、空气调节
第二节 空气污染
一、空气中的污染物来源及危害
(一)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 (二)主要污染源 (三)空气污染物含量的表示法 (四)空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及评价 (五)车间空气污染评价 (六)空气污染物的防治
K P
第五章 人因系统中的环境因素(二)
(一)光的度量 2.发光强度 发光强度也称光强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立体角内
的光通量,单位为坎[德拉](cd):
I
第五章 人因系统中的环境因素(二)
(一)光的度量
3.照度
照射在物体单位表面面积上的光通量。若被照平面 面积为S,接受的光通量为 ,则照度E为: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五章 人因系统中的环境因素(二)
(二)色彩对人的影响 2.色彩对心理的影响 (1)色彩的冷暖感。 (2)色彩的尺度感。 (3)色彩的轻重感。 (4)兴奋与抑制。
第五章 人因系统中的环境因素(二)
(三)作业环境的色彩调节与应用 选用适当的色彩,利用色彩的效果,构成良好的色 彩环境,叫做色彩调节。工作场所具有良好的色彩环境 可以得到如下效果:增加明亮程度,提高照明效果;标 志明确,识别迅速,便于管理;注意力集中,减少差错 和事故,提高工作质量;舒适愉快,减少疲劳;环境整 洁,层次分明,明朗美观。
人因工程作业——色彩环境(精选)PPT文档共20页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 色彩的含义与构成
二、色彩的构成
色光是电磁波的一种,是具有一定质量、能量和动量的粒子 组成的粒子流。 颜色则是各种有机或无机物质的色光反映,对有机颜料来说, 颜料是由固态微粒在水或溶剂中的光反射形成的。
图9 冷色与暖色
5.3 色彩对人的影响
沙发
图10 色彩的温度感
MP3产品
5.3 色彩对人的影响
二、轻重感
色彩的轻重感是物体色与人的视觉经验共同形成的重量感作用 于人的心理结果。 浅色感觉比较轻,深色感觉比较重。主要是色彩的明度影响。 明度越高显得越轻,明度越低显得越重。
体现轻量感的香水瓶
体现重量感的相机
5.2 色彩的混合与色彩的表示方法
明度V 纯度C
立体的中央轴 坐标对应于明 度,径向坐标 (垂直于中心 轴)对应于纯 度;孟塞尔色 彩体系的圆周 角坐标对应于 色调 。
色调H
图6 孟塞尔色立体
5.2 色彩的混合与色彩的表示方法
图7 孟塞尔色立体
5.2 色彩的混合与色彩的表示方法
图 8 孟 塞 尔 色 立 体 剖 视 图
图15 色彩的远近感
5.3 色彩对人的影响
六、情绪感
明度低、柔和的冷色,使人稳重和宁静的感觉,紫色有镇静 作用; 明亮的暖色使人轻快活泼的感觉; 明度较高而鲜艳的暖色容易引起疲劳等。 在色彩视觉传达设计中,可以合理地应用色彩的情绪感觉, 造成适应人的情绪要求的色彩环境。
图16Leabharlann 色彩的情绪感各种色调的心理效应
眼睛的生理结构图
5.1 色彩的含义与构成
380
图2 牛顿光的色散实验示意图
760
800
紫外线
紫
蓝
青
绿
黄
橙
红
红外线
波长380~760nm的电磁辐射是可见光。 被全部发射的某种色光就是该物体的颜色,被发射出去的某种色 光越多,该物体的颜色越深。(全部发射时,该物体为白色)
5.1 色彩的含义与构成
5.4 色彩的调节与应用
法国FOS-SUR-MER钢铁有限公司的SOLMER工厂的色彩设计细节
5.4 色彩的调节与应用
使用安全色必须有很高的打动知觉的能力与很高的视认性;所 表示的含义必须能被明确、迅速地区分与认知。 因此,使用安 全色必须考虑以下三方面: (1)危险的紧迫性越高,越应该使用打动知觉程度高的色彩;
1、车间或厂房色彩调节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施色有 什么要求?
2、什么是色彩调节,有何目的?
纯度是色彩的纯净程度。表示颜色是否鲜明和含有颜色多少 的程度,它取决于表面发射光波波长范围大小,即光波的纯 度。七种标准色中,红色的纯度最高,黄绿色纯度最低,而 无彩色的纯度为0。
5.1 色彩的含义与构成
图5 照度、亮度和明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5.2 色彩的表示方法
一、色彩的表示方法
将色调、明度、纯度三个基本要素用字母或数字表示,构成 色彩的空间立体模型,成为色彩体系。即HV/C H 是色调, 色调通过孟色尔环来表示; V是明度,有11级(0~10); C是纯度,有20级(0~20); 如:5R4/14即H为5R(红色调5号),V明度为4,纯度C为 14。
第五章
主 要 内 容
1 2 3 4
色彩环境
色彩的含义与构成 色彩的表示方法 色彩对人的影响 色彩的调节与应用
5.1 色彩的含义与构成
生产中的机器、实体设备、工具和操作对象的恰当的 色彩设计,能让操作者心情舒畅、视觉良好,有利 于提高工作效率。
图1
工厂色彩
5.1 色彩的含义与构成
一、色彩的含义
人的眼睛内有专门的感光细胞,能感受到不同程度的色光刺激, 而引起色彩的感觉。色彩是光与视觉生理共同作用的结果。
图14 色彩的胀缩感
5.3 色彩对人的影响
五、远近感
色彩的远近感是指在相同的背景下进行配置时,某些色彩感 觉比实际所处的距离显得近,而另一些色彩又感觉比实际所处 的距离显得远,也就是前进或后退的距离感。
冷色感觉远,暖色感觉近; 明度低的色感觉远, 明度高的色感觉近。
形成层次感,丰富色彩的变 化及突出某些重要的色彩信 息。如显示器,用近色突出 前进、醒目和警示。
2、色彩调节的目的
提高作业者主观作业愿望和客观的作业效率(生产劳动和 工作学习环境); 改善作业环境的氛围、减轻或延缓作业生理心理、疲劳 (特定活动场所); 改善作业场所,提高生产的安全性,降低事故率(生产劳 动现场)。
3、色彩调节的步骤 提出环境调节实现的目标; 根据色彩的心理语义确定色调和配色; 确定工程施色的材料和工艺。
(2)危险可能波及范围越广,越应使用视认性高的色彩;
(3)应该制定约定俗成的色彩作为安全色标准,以防止安全色
含义的错误理解。
5.4 色彩的调节与应用
野外作业的工程机械,为了安全需要采用安全色
图22 安全色在工程机械的应用
5.4 色彩的调节与应用
车间、工作场所的安全色要求: 标识出直接的危险物; 标识出可应急措施的对象; 标识出安全救助设施; 危险区域或可能受害的对象; 必须禁止操作或提醒注意的操作。
5.4 色彩的调节与应用
图24 厂房的环境色
如在需要提高视认度的作业面内,尽可能在作业面的光照条件下 增大直接工作面与工作对象间的明度对比。经有关专家实验统计, 人们在黑色底上寻找黑线比在白色底上寻找同样的黑线所消耗的 能量要多2100倍。为了减少视觉疲劳,必须降低与所处环境的明 度对比。
思考题
图11 色彩的轻重感
5.3 色彩对人的影响
图12
机床色彩的轻重感
5.3 色彩对人的影响
三、硬度感
色彩的硬度感是指色彩给人以柔软 和坚硬的感觉。 明度高的色彩感觉软,明度低的色 彩感觉硬; 中等纯度的色彩感觉软; 高纯度和低纯度的色彩感觉硬。 无彩色中:黑白感觉硬, 灰色感觉比较软。
图13 色彩的硬度感
表5-2 色彩的明度
颜色 明度 颜色 明度 白色 100.00 青绿色 11.00 黄色 78.90 纯红色 4.93 黄橙色 69.85 青色 4.93 棕色 69.85 暗红色 0.80 黄绿色 30.33 青紫色 0.36 绿色 30.33 紫色 0.13 红橙色 27.73 黑色 0.00
3、纯度(Chroma)
图23
厂房的施色
5.4 色彩的调节与应用
2、对比色 为了使安全色更加醒目的反衬色,包括黑、白。 安全色与对比色的使用
安 全 色 对 比 色
红 蓝 黄 绿
色 色 色 色
白色 白 色 黑 色 白 色
5.4 色彩的调节与应用
3、环境色 车间、厂房的环境色要求: 应使环境色形成的反射光配合采光照明形成足够的明 视性; 应避免涂色引起的反射性眩光的产生; 应适合作业的中高明度的环境背景; 应避免配色的对比度过强或过弱,保证适当的对比度; 应避免大面积纯度过高的环境色,以防视觉疲劳。 应避免视觉残像等虚幻形象出现,确保生产安全。
5.3 色彩对人的影响
四、胀缩感
色彩的胀缩感是指色彩在对比过程中,色彩的轮廓或面积给人 以膨胀或收缩的感觉。通常明度高暖色具有膨胀作用如红 色、黄色和白色。相反,明度低冷色具有收缩作用如蓝色、黑 色。 在色彩的视觉传达设计中,色 彩的胀缩感常用于改变色彩面 积关系上的视觉均衡,增加视 觉舒适感,如红色与蓝色进行 搭配时,红色的面积稍小,蓝 色的面积稍大,可以获得两色 在视觉上的协调感。
图18 日常中的安全色
5.4 色彩的调节与应用
图18 日常中的安全色
5.4 色彩的调节与应用
图19 机床上的安全色
5.4 色彩的调节与应用
图20 柳州汽车制造厂车间的色彩设计
5.4 色彩的调节与应用
图21 法国FOS-SUR-MER钢铁有限公司的SOLMER工厂的前后色彩设计改造对比 (危险的交通走道都采用红色,而普通的安全廊道则用蓝色,每一种颜色都用于 相同功能的管道,这样除了美化环境以外,还便于维修。此项设计被设计界认为 是典范式设计。)
5.4 色彩的调节与应用
二、色彩调节的应用 车间厂房的施色:
车间、厂房建筑的空间构件 设置其中的机械、设备及其 各种管线
图17
车间厂房的施色
5.4 色彩的调节与应用
1、安全色
安全色是传递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我国于2002年6月开始施 行《安全色》国家标准GB50034-2004。
红色--表示禁止、停止、危险及消防设备; 蓝色--表示指令,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定; 黄色--表示提醒人们注意; 绿色--允许、安全的信息。
色调
红 橙 黄 绿 青 紫 白 灰 黑
心
理
效
应
激情、热烈、喜悦、吉庆、革命、愤怒、焦灼 活泼、欢喜、爽朗、温和、浪曼、成熟、丰收 愉快、健康、明朗、轻快、希望、明快、光明 安静、新鲜、安全、和平、年轻 沉静、冷静、冷漠、孤独、空旷 庄严、不安、神秘、严肃、高贵 纯洁、朴素、纯粹、清爽、冷酷 平凡、中性、沉着、抑郁 黑暗、肃穆、阴森、忧郁、严峻、不安、压迫
BG-R
5.2 色彩的混合与色彩的表示方法
图6 孟塞尔色锥体
5.3 色彩对人的影响
色彩的感觉是光波作用于视觉器官的视网膜上产生的特
有响应。当投射到大脑枕叶横纹区后,形成色彩感觉。
温度感 轻重感
硬度感
胀缩感 远近感 情绪感
5.3 色彩对人的影响
一、温度感
色彩的温度感:当一个人观察暖色时,会在心理上明显出现 兴奋与积极进取的情绪;而当观察一个冷色时,会在心理上 明显出现压抑与消极退缩的情绪。 冷色 :青、蓝、绿 暖色: 红、橙、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