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口碑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网络口碑影响的研究综述

网络口碑影响的研究综述

网络口碑影响的研究综述
网络口碑的影响也被称为网络营销话语,是指互联网上的品牌、产品和服务的口碑,它可以影响消费者对品牌、产品和服务的看法和评价。

网络口碑会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在营销策略中也有着重要地位。

近年来,网络口碑影响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

网络口碑影响的研究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讨论,即网络口碑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因素、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表现以及网络口碑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机制。

第一,关于网络口碑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因素,一些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消费者的社会心理状况、口碑来源及其信度、口碑内容、口碑信息的传播渠道等都会对消费者行为产生关键性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因素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作用关系。

第二,关于网络口碑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影响表现,一些学者认为网络口碑会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显著的影响,准确的说,这种影响可以体现在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购买满意度、购买次数以及购买行为的变化等方面。

第三,关于网络口碑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机制,一些学者提出了以下几种理论:信任理论、价值理论、归因理论、决策理论等,不同理论都表明了网络口碑对消费者行为的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当前网络口碑影响研究已经获得了较好的发展,但仍有许多改进的空间。

首先,对影响因素的研究仍然很有价值,以更好
地了解网络口碑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内在机制;其次,需要从不同角度来研究网络口碑在不同行业、不同市场环境和不同受众群体中的影响,以便获得更加全面准确的结论;最后,需要更多有关实证研究,对网络口碑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机制加以深入研究。

总之,未来网络口碑影响的研究仍具有较大的潜力,将给营销策略的制定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网络口碑研究综述

网络口碑研究综述

消费市场网络口碑研究综述天津商业大学 李慧芳 寇小萱 贺群容摘 要:本文主要从网络口碑的内涵、网络口碑的前因和后因变量三个方面进行文献梳理。

网络口碑的传播动机使口碑得到了一定的扩散,使产品或服务的口碑传播得更广,进而影响商家的销售额。

网络口碑的传播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态度,其中传播者的专业程度也会影响口碑传播的质量。

网络口碑无形中会影响消费者对于产品或服务的态度,同时也会影响企业的销售额度。

由此可见,网络口碑对于消费者和企业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关键词:网络口碑;传播动机;传播渠道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1.07.17近些年随着网络的兴起,网络口碑成为人们传播信息的主要方式,并且是人们获取产品、服务信息的一种有效途径。

由于网络口碑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受限制、影响效应大等特点,近些年来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1 网络口碑的内涵网络口碑(Internet word of mouth)是指消费者在网络平台上发布有关产品或服务的评价。

Gelb等(1995)最开始对网络口碑的概念进行了定义,认为网络口碑就是消费者之间通过网络对产品或服务等进行的交流与评价。

Chatterjee(2002)认为网络口碑是指消费者在网络平台上搜集其他消费者的使用情况以及分享自己的产品信息使用心得和体会,以便其他消费者搜寻使用。

董大海和刘琰(2012)对网络口碑下了新的定义,指出网络口碑是强(弱)关系消费者之间将产品等信息通过媒介进行的一种双向互动的、非商业性的沟通。

本文将网络口碑定义为:网络口碑是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关于产品或服务等相关信息的评论,以分享自己的购物体验为主要目的,也可以帮助其他购物者做出购买决策。

2 网络口碑的前因变量2.1 网络口碑传播动机网络口碑传播动机是指口碑发送者在相关平台发送有关产品或服务信息的内在驱动力。

网络口碑与消费行为研究综述

网络口碑与消费行为研究综述

网络口碑与消费行为研究综述作者:任奕平来源:《现代营销·理论》2019年第01期摘要:当下的营销手段愈加丰富,网络口碑以其低成本、高传播效率的优点占据较高网络营销市场,其对消费者消费行为产生的影响不言而喻。

文章对网络口碑与消费行为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并总结述评,对未来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口碑消费行为购买意愿再传播一、网络口碑营销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及因素研究现状述评网络口碑营销作为以面对面形式对某种产品或服务进行口头传播以影响潜在消费者消费行为的传统口碑营销的演化升级形式,对消费者决策存影响及内在传导机制。

由于口碑传播的实质是信息传播,则在传播过程中,满足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基本要素:信源、讯息、信道、信宿、反馈(Wilbur Schramm,1965)[1]。

在作用机制上,多数学者各以信源、讯息或信宿为三个作用角度进行探究。

Smith (2002)将信息推荐者与接收者(潜在消费者)为角度,得出信源及信宿的个体差异对信宿的消费决策有决定性影响。

[2]Smith,Sivakumare(2003)从网络口碑信息传播者及接收者出发,得证信源的专业性及信源与信宿间的关系强度对消费者决策有重要影响。

[3] Smith et al.(2005),林彦宏(2005)都以信源与信宿间的关系强度为研究角度。

[4][5]Davis(2008)以网络口碑信息本身及消费者为切入点,得出信息的视觉线索及数量在消费者不同认知下对其消费决策有不同影响。

[6]毕继东(2009)从购买者出发,以其对网络口碑信息的主观感受如感知有用性、与信息发布者的关系强度为因素得出其对信宿消费意愿产生显著正影响,而如感知专业性、感知风险的因素则有负影响。

[7]杨攀(2013)关注传播者与接收者,得证信源的专业程度和与信宿的关系强度与口碑信息的说服效果呈正向关系,信宿的风险感知力与其呈反向关系。

[8]也有学者同时将三个角度同时纳入考虑范围内。

社交媒体网络口碑对美食消费者决策影响研究基于感知价值和从众行为的作用机制

社交媒体网络口碑对美食消费者决策影响研究基于感知价值和从众行为的作用机制

社交媒体网络口碑对美食消费者决策影响研究基于感知价值和从众行为的作用机制一、概述在数字化时代,社交媒体网络口碑已经成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尤其在美食领域,消费者越来越依赖于网络口碑来评估餐厅、菜品和服务的质量。

研究社交媒体网络口碑对美食消费者决策的影响机制,特别是基于感知价值和从众行为的作用机制,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剖析社交媒体网络口碑如何影响美食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通过探究感知价值和从众行为在网络口碑影响消费者决策过程中的作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消费者在面对不同网络口碑时的心理和行为反应。

同时,本研究还将为餐饮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利用社交媒体网络口碑来提升品牌形象和吸引消费者。

具体而言,本研究将首先回顾和分析相关文献,梳理社交媒体网络口碑、感知价值和从众行为等概念的定义和理论基础。

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收集和分析美食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的网络口碑数据,以及他们的购买决策和感知价值等方面的信息。

本研究将运用统计分析等方法,探究网络口碑、感知价值和从众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如何共同影响美食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通过本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揭示社交媒体网络口碑对美食消费者决策的影响机制,并为餐饮企业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本研究也将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向,推动该领域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

1. 社交媒体在美食行业的普及与重要性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社交媒体在美食行业的普及程度日益提高,成为了美食消费者获取信息、交流心得、分享体验的重要平台。

如今,无论是餐厅经营者还是普通消费者,都不可避免地卷入到这一趋势中。

社交媒体的重要性在美食行业中日益凸显,其影响力不容忽视。

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美食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

在社交平台上,用户可以轻松浏览到各种美食图片、视频和评论,这些生动的内容往往能够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同时,用户还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美食体验,将信息传递给更多的人,进一步扩大美食文化的传播范围。

网络口碑研究述评

网络口碑研究述评

四、结论
四、结论
本次演示通过对网络口碑传播的研究综述发现,网络口碑传播具有传播速度 快、覆盖范围广、信息量大的特点,同时也存在虚假信息、隐私泄露等问题。为 促进网络口碑传播的健康发展,未来需要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口碑传播的权威性 和可信度,并注重保护用户隐私和版权等。
谢谢观看
3、网络口碑在市场营销中的运用
网络口碑在市场营销中的运用也是网络口碑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商家可以 利用网络口碑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例如,通过在社 交媒体上发布用户的使用经验、评价等,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品或服务的曝光度和 认知度。
三、网络口碑研究现状分析
1、网络口碑在商品/服务购买决 策中的重要性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网络口碑的重要性将进一步提高。未来, 网络口碑可能会朝着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和社交化的方向发展。例如,通过大数 据分析,商家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的 服务;同时,消费者也可以通过更加丰富的渠道和方式来分享自己的评价和意见。
四、结论
四结论
一、网络口碑传播概述
一、网络口碑传播概述
网络口碑传播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消费者之间针对产品、服务等进行的信 息交流和分享。其特点包括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信息量大等。网络口碑传 播对于企业和消费者都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品牌知名度、促进销 售,同时也能帮助消费者做出更明智的购买决策。
2、网络口碑的真实性如何保证
2、网络口碑的真实性如何保证
网络口碑的真实性是另一个备受的问题。由于网络口碑的匿名性,很难确定 评价者身份的真实性。一些商家可能会利用这一特点,发布虚假好评或者差评来 误导消费者。因此,如何保证网络口碑的真实性,是网络口碑研究的一个重要方 向。

网络口碑影响的研究综述

网络口碑影响的研究综述

网络口碑影响的研究综述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口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形式之一。

网络口碑不仅使企业或商品的推广更有力,更重要的是,它对现代社会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

对网络口碑影响的研究旨在更深入地了解这种社会影响,以更好地利用互联网资源,促进有效的社会与文化发展。

本文主要回顾了近五年来有关网络口碑影响的研究,并给出了未来可能的方向。

首先是研究的背景。

网络口碑本质上是网络上的传播技术,它通过网络传播有关某个特定品牌、服务或产品的信息,根据网络口碑的内容,人们可以获取有关某个特定产品的可靠信息。

网络口碑不仅节省了消费者大量的了解产品所需的时间,而且还可以影响他们的消费行为。

因此,网络口碑对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的形象乃至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其次,本文重点讨论了当前研究的范围和结构。

研究表明,网络口碑影响的研究主要包括网络口碑的传播机制、网络口碑对消费决策的影响以及社会文化影响等方面。

首先,研究人员探讨了网络口碑传播的机理,由此对消费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其次,研究者指出,网络口碑可能会对企业的形象产生一定的影响;第三,研究者还尝试探究网络口碑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最后,本文尝试探讨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网络口碑的影响可能有所不同,但是研究者仍然可以明确网络口碑传播机理,以便为不同的行业提供一套完整的网络口碑管理机制。

此外,网络口碑研究还可以揭示网络口碑影响消费行为的具体机制,以及网络口碑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另外,研究者还可以从计算机视角分析网络口碑,以更全面地理解网络口碑的规律性。

综上所述,研究网络口碑影响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际意义,可以帮助企业制定有效的网络口碑管理策略,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加强企业的形象,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

然而,由于网络口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研究者仍有一定的挑战,希望未来的研究能够深入探讨网络口碑影响,以期能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影响,促进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总而言之,网络口碑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者们正在尝试深入探讨其影响的机制和趋势,以更有效地发挥网络口碑的社会影响,促进有效的社会与文化发展。

口碑传播研究综述及其在网络环境下的研究初探

口碑传播研究综述及其在网络环境下的研究初探
中 图 分 类 号 : 9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 6 28 4 2 1 ) 10 3 — 9 C3 A 1 7— 8 X(0 O 0 — 1 80
A v e o o d o — o t nd Is De e o m e nd r 0 n i e Env r nm e Re iw n W r — f M u h a t v l p ntu e ln io nt
o .Ba e n t s,we e t bls o p e nsv he r tc lf a wor o e l i if s o a t r ds s d o hi s a ih a c m r he i e t o e i a r me k t xp a n d f u i n p te ns
研 究方 法等几 个方 面 , 过 对 国 内外 有 关经典 口碑传 播 和 电子 口碑 传播 的研 究进行 系统性 的 通
梳 理 和评述 , 并在 此基础 上提 出一 个综合 性理论 框 架解释 电子 口碑传 播行 为模 式 。 关键词 :口碑传 播 ;电子 口碑传 播 ; 传播 者 ;接收 者
引 起 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践 界 和理 论 界 的重 视 。
ARNDT 和 DI CHTER 为 代 表 的 学 者 们 主
要 研 究 了 消 费 者 进 行 口碑 传 播 和 接 受 口碑 信 息 的 动 机 , 从 传 播 过 程 的 角 度 提 出 了 口 碑 传 播 并
研 究 的 一 个 基 本 框 架 。7 0年 代 中 后 期 , 着 买 随
口碑 传 播 的 研 究 始 于 2 0世 纪 6 O年 代 。 以
响 。 时 , 络 的 出现 也 为 口碑 传播 研 究 提 供 了 同 网 新 的 方 法 : 传 统 环 境 中 , 于 口 碑 传 播 的 瞬 时 在 由 性 , 者 们 很 难 对 口碑传 播 信 息本 身进 行 分析 , 学

网络口碑影响综述

网络口碑影响综述

综述题目:网络口碑影响的研究综述组员李瀚张桂英吴佳庭谢薇薇2015技术经济短学期摘要网络口碑作为一种近年来的新兴现象受到了众多相关研究者的关注,其相关研究文献也逐渐增多。

本文以网络口碑对几个不同行业的影响程度差异为导向,根据其影响的方式和内容不同,依次对网络口碑在打车、餐饮、购物、旅游订购、电影五个行业的线上交易评论进行了文献综述,并立足于企业营销层面,分析了各行业与网络口碑之间的联系,从而得出下一阶段在此现象上该如何深入研究。

关键词网络口碑在线评论营销组织过程及分工简介一、小组四人一同锁定范围、确定大致主题、并分头检索二、李瀚主要负责引言的写作以及部分正文,PPT制作三、吴佳庭、谢薇薇负责正文中的要点检索分析四、张桂英进行摘要的写作及总结和全文协调整合五、整个过程中四个组员相互协助网络口碑影响的研究综述(一)引言截至2014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了5.57亿,较2013年底增加了5672万人。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飞速发展,足不出户的线上消费也成了网民们的日常生活行为之一。

而当今消费者更多的依赖于网络消费,并由此做出相应的消费决定。

而当前国内研究网络口碑的文献相对较少,但是这一新兴的口碑形式却是相当重要,因此决定对其进行研究。

传统意义上的口碑是指两个人之间互相接收口碑,而信息的发送一方对另外一方是没有任何不良企图的,是善意的,并且拥有多种形式(Arndt,1967)。

而口碑传播的定义则是指针对其他消费者的关于某种产品的特征、购买、使用及提供该产品的卖家的一切非正式传播(Westbrook R A,1987;Hanson W A,2000;Chatterjee P,2001))。

当前有相当多的研究表明口碑对消费者选择和购买后感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有研究表明,口碑比其他形式的广告有较好的效果(Hennig,2004)。

在特定的条件下,口碑比个人销售、文本广告和电台广告等方式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要更明显(Engel J E,1969;Goldsmith R E,200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旨在回顾传统口碑的基础上深 入阐述网络口碑内涵,回顾了以往相关 的实证研究,并提出以后的研究方向, 希望可以推动该领域的研究。
二、网络口碑的概念内涵
1、网络口碑的概念和要素 口碑是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关于产
品或服务的特性、使用经验及提供商等
的信息的交换和沟通。传统口碑是通过 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沟通的。
(3 )关系强度。当信息传者非常了 解信息接收者时被认为是具有强的关系 强度,当信息传者仅仅是认识甚至不知 道信息接收者时则认为是弱关系强度。 实证结果发现,关系强度越高,信息源 的可信度就越高,其口碑对接收者行为 的影响程度越大。
关系强度在传统口碑研究中被认为 是一种很重要的因素,但是在网络情境 下,信息都是来自陌生人,绝大多数都 属于弱连接,因此,网络口碑中对关系 强度的研究不再为人们所关注。
(6)产品种类。Nelson(1974)将 产品分为两类:搜寻型产品和经验型产 品。搜寻型产品的全面完整的信息可以 在购买前获得;经验型产品的信息只有 在购买使用后才可以获得,或者其信息 的获得比搜寻型产品更难,需要花费很 大的精力[14]。消费者,尤其是那些打算 购买经验型商品的消费者可以通过借鉴 口碑信息来减少不确定性,因此口碑对 于经验型产品来说效用更大。
四、总结与展望
根据对以往文献的回顾,我们发 现,网络口碑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还有 很多领域值得学者去探索,尤其在国 内,针对网络口碑的实证研究少之又 少。
第一,前面提到,在网络口碑研究 中,学者对于关系强度和传者的专业知 识不再关注。但是,随着虚拟社区的不 断发展和完善,网络中人们之间的关系 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网络中的关系强度 可以成为进一步研究的对象。此外,由 于虚拟社区中的成员对应有等级,这种 等级在接收者看来可以代表传者的专业 水平,因此也可能会对其购买行为产生 影响。
口碑信息影响消费者行为。在口碑 传播褒扬效应的作用下,消费者会接受 传者推荐的产品或服务,而在口碑传播 负面效应的作用下,消费者会放弃选择 传者所抱怨的产品或服务。口碑对消费 者购买意愿的作用受到很多因素的影 响,有大量的研究都关注于这种调节作 用。
根据 Hovland,Janis 和 Kelly 提出 的沟通说服理论,影响沟通效果的因素 划分为三大类:信息来源者的因素、信 息本身的因素以及信息接收者的因素。 信息来源者的因素包括:来源者的专业 性、可靠性和亲和性、可信度以及身份 地位等。信息本身的因素:如信息的论 点、诉求、结论等。信息接收者的因素: 如接收者本身已有的观念、个人动机、
【参考文献】 1、2008年中国网络购物调查研究报 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08. 6. 2、Arndt. R ole of Product-related Con- versations in the Diffusion of a New Product[J ]. J 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967,4(3):291-295. 3、B ansal, H.S., Voy er. W orld-of- Mouth Processes W ithin a Services Pur- chase Decision Context[J ]. J ournal of Service R esearch, 2000,3(2):166-177. 4、B row n, J .J ., R eing en, P.H. Social ties and w ord-of-m outh referral behavior [J ]. J ournal of Consum er R esearch, 1987, 14(3) , 350– 362. 5、Chen, Y ., X ie, J . Online consum er review : A new elem ent of m arketing com m unications m ix[E B /OL ].W 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Arizona, 2004. (http://papers.ssrn.com /sol3/papers. cfm ? abstract_id= 618782# Paper- Dow nload). 6、Chatterjee, P. Online review s: Do
电子商务 Electronic Bussiness
网络口碑研究综述
付 琛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浙江杭州 3 1 0 0 5 8
【文章摘要】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
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行网络 消费,网络口碑对人们的影响也日 益显著。本文梳理和归纳了网络口 碑的概念内涵,回顾了相关领域的 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 后对于网络口碑的研究方向,希望 可以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等,方式多样且形象生动。第三,二者 涉及的社会关系不同。传统口碑的信息 源是熟悉的人,比如家庭成员或者朋 友。然而,网络口碑来自陌生人。第四, 网络口碑具有更好的可测量性。在传统 口碑中,信息通过私人对话来传递,所 以直接的观察不太可能。而绝大多数网 络口碑信息是文字的,消费者可以很容 易的知道它的质量和数量。第五,网络 口碑具有相对可控性。一些类型的网络 口碑信息,比如亚马逊网站上的用户评 论,是可以控制的,因为营销人员可以 决定是否显示消费者评论,并且如果显 示的话,营销人员可以规定一个具体的 评论模式。因此,营销人员可以针对网 络口碑采取一些策略,但对传统口碑就 很难。
网络口碑的要素包括: (1 )传者,即发送者,指主动在网 上发表对某产品或服务的意见和评价的 消费者,也指在网上转载他人评论的消 费者; (2 )信息,指发送者在网上发布的 文字、声音、视频等数字化的文档,能 够被其他人搜索、获取和理解; (3 )接收者,指主动搜寻或被动获 取了口碑信息的消费者。 2、网络口碑与传统口碑的区别
对消费者来说,关注口碑信息的最 基本动机就是希望通过口碑信息来减少 决策时间、降低决策风险、获得满意的 决策结果。Schindler 等人通过实证研 究发现,消费者进行网络口碑沟通的动 机有三类:信息动机、支持动机和娱乐 动机,具体如下:
第一,消费者关注网络口碑的主要 动机之一是进行信息搜寻, 通过网络口 碑来支持其大大小小的购物决策。第 二,消费者通过网络口碑寻求对自己已 经做出的决策的支持。第三,很多消费 者关注网络口碑仅仅为了找乐。他们热 衷于在讨论区中阅读有趣的故事,认为 观看讨论区的信息交流活动是很有趣的 事情。同时,他们也会因此了解到被讨 论产品或服务的信息,从而影响他们未 来的购物决策和行为。 3、口碑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第二,在接收者的专业知识对口碑 传播效果的影响方面,以往研究并没有 达成一致的观点,甚至得出了相反的结 论。这在以后的研究中,尤其是在网络
178 现 代 商 业 MODERN BUSINESS
电子商务 Electronic Bussiness
情境下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论证。 第三,通过对传统口碑和网络口碑
口碑发表动机是口碑研究的一个重 要方面。Dichter(1966)提出了参与正 面口碑沟通的四个动机:产品卷入、自 我提升、其它卷入以及信息卷入。 Sundaram 等(1998)认为参与负面口 碑沟通与参与正面口碑沟通的动机是不 同的,其研究结果表明,参与正面沟通 的动机有:利他主义、产品卷入、自我 提升和帮助公司;参与负面沟通的动机 有:利他主义、减轻焦虑、报复和搜寻 忠告。
因特网的出现,使顾客可以通过浏 览网页收集其他消费者提供的产品信息 以及与此产品有关的讨论,并且顾客可 以通过互联网针对特定产品进行自身经 验、意见与相关知识的分享,这就形成 了网络口碑。网络口碑是潜在、实际或 者先前的顾客对产品或者公司的任何正 面或者负面的评论,该评论能通过网络 传递给大众群体或者组织。网络口碑可 以通过在线论坛、新闻组、BBS 等方式 传播。
涉入程度、可说服性以及人格特征等。 对以往文献进行回顾和整理后,作者将 对口碑效果起调节作用的因素总结如 下。
(1 )来源变量。来源变量,无论是 提供信息的人还是媒介本身,其来源认 可度影响到人们的信心,进而对信息的 说服力有调节作用。在传统口碑情境 下,传者的专业知识水平从某种程度上 代表了口碑信息源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是接收者判断信息准确性的一个重要参 考。传者的专门知识水平越高,其口碑 信息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就越大。
(4)感知风险。感知风险从一个侧 面反映出消费者对口碑信息的依赖程 度,消费者对风险的感知越高,对口碑 信息的依赖程度就越大, 口碑信息对其 影响就越大。
(5 )参与度。参与度,定义为基于 个体需要、兴趣和价值观的感知到的自 身与产品的相关性。由于口碑沟通的双 方都是主动、独立的参与者,因此口碑 信息的接收者往往会主动发起有关产品 或服务信息的对话,从而产生口碑信息 的主动搜寻行为。主动搜寻的程度越 高,口碑信息对接收者的影响力就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关键词】 口碑;网络口碑;网络消费
一、引言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的统计,截至 2008 年 6 月底,
中国网民人数已经达到 2.53 亿人,首次 大幅度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其 中有 25% 的网民青睐网络购物,电子商 务以其价格低廉、产品丰富、方便灵活 逐步得到网民的接受,跻身十大网络应 用之列。据 CNNIC 报告,53.9% 的网购 用户表示买每种商品前都会看相关商品 评论,已有 78.9% 的网购网民买大多数 商品前都会看看商品评论,超过 9 成的 网民在原购物网站商品下方发表评论。 口碑在网络消费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 显,这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
网络口碑与传统口碑的核心概念不 变,都是消费者之间对产品、服务或品 牌等相关客体的认识、态度和评价的非 正式沟通。但是二者又有所区别。
首先,相对传统口碑来说网络口碑 具有更快的传播范围和速度。传统口碑 的影响局限在一个本地的社会网络中 [4],而网络口碑的影响范围超越了时间 空间的限制,且容易被复制。其次, 二 者内容形式不同。传统口碑主要以谈话 为主,辅以肢体语言等。而网络口碑不 需要面对面的与人接触,沟通的内容主 要以文字为主,也有声音、图片、视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