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部分经典赏析

合集下载

唐宋八大家的经典诗文解读

唐宋八大家的经典诗文解读

唐宋八大家的经典诗文解读唐宋八大家是中国文学史上光辉灿烂的一笔宝贵遗产。

这八位文化名人分别是:杜甫、白居易、王之涣、王之涣、白居易、杨炯、文天祥、陆游和苏轼。

他们不仅在文学和诗歌上有着令人振奋的成就,而且他们的作品也流传至今,成为中国文学的瑰宝。

本文将深入解读这八位文化名人的经典诗文,带您一起领略他们文学造诣的深厚魅力。

1. 杜甫:波澜壮阔的社会写实杜甫是唐代文学史上的巨人,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叙事诗人之一。

杜甫的诗作描绘了唐朝的动荡局势和人民的苦难生活,特别是他的政治抨击诗,如《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体现了他对社会不公的呐喊和对时代困境的深刻思考。

2. 白居易:诗意闲适的人生哲学白居易是唐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感慨而著称。

白居易的诗作以豪放、自由为主,既有对人生苦短的思考,也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尤其他的《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作品,以其激情和豪情,成为中国文学的瑰宝。

3. 王之涣:意境深远的山水诗王之涣是唐代山水诗的代表人物,他的诗作以山水风景为主题,通过具体的描写和抒发内心感受,展现出山水的壮丽和宏伟。

他的《登鹳雀楼》、《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作品,以其丰富的意境和张力,深深吸引了读者的眼球。

4. 杨炯:纯正的古文风采杨炯是晚唐时期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以古文为主,注重韵律和修辞的运用。

杨炯的作品中既有对时事的评论,也有对生活的思考。

他的《七律·登京洛山》、《七律·长安圣命驾幸光启灌》等作品,以其古典的气息和文化的内涵,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5. 文天祥:磅礴雄浑的抗战诗篇文天祥是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以悲壮而豪迈的诗作而著称。

文天祥的作品多描绘了南宋抗战的英雄事迹和民族气节。

他的《正气歌》、《过零丁洋》等作品,以其磅礴雄浑的气势和激情澎湃的语言,感染了世人,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佳话。

6. 陆游:忧国忧民的诗意表达陆游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他的诗作以忧国忧民为主题,以其深情缭绕的笔触和独特的风格,打动了读者的心弦。

唐宋八大家诗词鉴赏

唐宋八大家诗词鉴赏

唐宋八大家诗词鉴赏摘要:一、引言二、唐宋八大家的背景与成就三、唐宋八大家诗词的特点与鉴赏1.韩愈2.柳宗元3.苏洵4.苏轼5.苏辙6.欧阳修7.王安石8.曾巩四、唐宋八大家诗词的当代价值五、结论正文:唐宋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包括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他们在散文创作上有着极高的成就,同时他们也擅长诗词创作,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

一、引言唐宋八大家诗词鉴赏,是对唐宋时期文学的深入研究,也是对古代诗词的欣赏和解读。

唐宋八大家的诗词作品各具特色,既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二、唐宋八大家的背景与成就唐宋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在散文创作上有着极高的成就,同时也擅长诗词创作。

他们的作品在当时以及后世都有着广泛的影响,被誉为“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

三、唐宋八大家诗词的特点与鉴赏1.韩愈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他的诗词作品以《答张十一功曹》和《山石》为代表,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感,展现出一种刚健豪迈的风格。

2.柳宗元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重要成员,他的诗词作品以《江雪》和《渔翁》为代表,以清新的笔触描绘出优美的山水景色,表现出一种恬淡高远的意境。

3.苏洵苏洵是北宋文学家,他的诗词作品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代表,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出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展现出一种深邃的思想境界。

4.苏轼苏轼是北宋文坛领袖,他的诗词作品以《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水调歌头·快哉亭作》为代表,既有豪放磅礴的气势,又有婉约柔情的韵味,展现出一种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5.苏辙苏辙是北宋文学家,他的诗词作品以《江城子·密州出猎》为代表,通过对狩猎场景的描绘,展现出一种英勇豪迈的气概。

6.欧阳修欧阳修是北宋文学家,他的诗词作品以《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为代表,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深闺佳人的形象,展现出一种婉约柔美的艺术风格。

唐宋八大家介绍与诗词鉴赏

唐宋八大家介绍与诗词鉴赏

03
唐宋八大家的文艺理论
韩愈的文艺理论
文以载道
1
• 韩愈倡导文学应该服务于社会,强调文学 的教化作用,主张“文以载道”。
惟陈言之务去
2
• 韩愈提倡创新,反对因袭模仿,主张在文 学创作中去除陈词滥调,力求新颖、独特。
气盛言宜
3
• 韩愈认为作家的道德品质与文章的艺术水 平密切相关,主张“气盛言宜”,即道德修
• 唐宋八大家的散文风格各异,具 有不同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展 现了唐宋时期文学的多样性和繁荣 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 王安石、曾巩的文章结构谨严,用词精确
3
,给人以厚重的质感。
对唐宋八大家的评价
• 韩愈、柳宗元主张 文章要清新、自然,反 对追求华丽辞藻的文风 ,对后世散文创作影响 深远。
• 欧阳修的散文风格 清新、流畅,他的作品 不仅是个人情感的表达 ,更是对社会现象的反 思,具有深刻的思想内 涵。
• 苏轼的散文成就卓 越,他的作品不仅具有 文学价值,更是中国文 学史上的珍贵遗产。
• 代表作:《江雪》、《捕蛇者说》、《小石潭记》 等。
欧阳修的影响力与贡献
• 代表作:《醉翁亭记》、《秋声赋》、《祭十二 郎文》等。
三苏的影响力与贡献
• 代表作:《六国论》、《心经》、《江城子·密州 出猎》等。
王安石的影响力与贡献
• 代表作:《答司马谏议书》、《泊船瓜洲》、《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等。
02
唐宋八大家作品赏析
韩愈的诗文赏析
• 奇崛险峻、文笔清新、气势磅礴
• 韩愈的诗文风格奇崛险峻,语言新颖别致,文笔清新自然。他的作品充满 了磅礴的气势,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古诗词鉴赏唐宋八大家

古诗词鉴赏唐宋八大家

古诗词鉴赏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和宋代的八位杰出文学家,他们以其卓越的才华和作品影响深远而闻名于世。

这八位文学家分别是杜甫、白居易、李白、王之涣、陆游、苏轼、黄庭坚和辛弃疾。

他们的作品不仅承载了时代的风貌,同时也展示了个人的情感与哲思。

下面,我们将分别从唐宋八大家的代表作中进行一定的鉴赏和探讨。

首先,我们来欣赏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四》: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山形去留住,日月逝如飞。

尺书信千里,音信断人肠。

这首诗以简洁纯粹的表达,道出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

杜甫借助大自然的景色,情感深沉地探讨了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他以洋洋洒洒的词句,寄托了对时光流转、岁月易逝的深深感触,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接着,我们欣赏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首七言绝句展示了白居易对钱塘湖春景的描绘。

他以细腻的笔触、灵动的意象,刻画了春季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和谐。

其中,描绘鸟儿争飞的情景,让人仿佛置身于春日的田园风光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勃勃。

然后,我们来品味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首诗以豪情万丈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长安繁华的怀念和不舍。

李白以凤凰台为主题,驾驭极富想象力的语言,描绘了宏伟的山水景色和蒸蒸日上的长安景象。

通过对长安的追忆和表达,更凸显了诗人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忧愁与孤寂。

接着,我们欣赏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短小精悍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理想追求和境界拓展的豪情。

王之涣借助简洁而犀利的文字,以巧妙的比喻,表达了对人生追求不断进取的态度。

他以独特的方式,启发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追求的信念。

唐宋八大家诗词鉴赏

唐宋八大家诗词鉴赏

唐宋八大家诗词鉴赏摘要:一、唐宋八大家简介二、唐宋八大家诗词特点三、唐宋八大家代表作品赏析四、唐宋八大家对后世的影响正文:一、唐宋八大家简介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包括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他们在唐宋时期,先后掀起了古文革新的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二、唐宋八大家诗词特点唐宋八大家的诗词作品,有着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

他们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自然景观,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观点和哲学思想。

他们的作品,既有豪放奔放的气势,又有婉约柔美的风情,体现了唐宋时期的诗词风格。

三、唐宋八大家代表作品赏析1.李白:《将进酒》《将进酒》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诗中以豪放的笔触,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杜甫:《春望》《春望》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诗中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战乱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和关切。

3.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赋得古原草送别》是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诗中以婉约柔美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怀念。

4.王维:《山居秋暝》《山居秋暝》是王维的代表作之一,诗中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宁静和美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5.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是陆游的代表作之一,诗中以豪放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和关切。

6.辛弃疾:《青玉案·元夕》《青玉案·元夕》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词中以婉约柔美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佳节团圆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7.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雨霖铃·寒蝉凄切》是柳永的代表作之一,词中以婉约柔美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不舍和怀念。

8.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词中以婉约柔美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唐宋八大家的代表作品欣赏

唐宋八大家的代表作品欣赏

唐宋八大家的代表作品欣赏一、介绍唐宋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黄金时代,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学家,他们被称为唐宋八大家。

这些文学家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卓越的成就在文学界享有盛誉。

本文将对唐宋八大家的代表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二、白居易1.《长恨歌》:描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无尽的爱恨情仇,以其婉转悲凉的词章打动人心。

2.《琵琶行》:通过叙述一位发自内心痛苦无助的女子在弹奏琵琶时倾诉自己遭遇的悲剧,表达了生活中无法摆脱命运束缚的思考。

三、杜牧1.《秋夕》:以富有抒情感和意境描写知名,将丰收和亲情交织在一起。

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余言五首·其四》:描绘了一个静谧秋夜中的景色,包含对壮美自然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四、王安石1.《登飞来峰》:以山巅的壮丽景观为背景,表达了作者战胜困境、追求个人价值的决心。

2.《泊船瓜洲》:通过对江南水乡的描绘展现出作者对祖国河山深深的眷恋之情。

五、苏轼1.《念奴娇·赤壁怀古》:以赤壁之战为背景,以豪放慷慨的笔墨揭示出历史变迁中人性的坚韧和大气。

2.《书湖阴先生壁》:通过写墨迹上刻字寄托自己在逆境中不屈不挠、追求高尚品质的精神。

六、黄庭坚1.《赠范晔序》:通过对友人范晔一生事迹的赞颂,表达了作者推崇诗文家风和个人价值观。

2.《秋夕观灯录事述怀四首》:以枯寒秋季观看灯火活动为背景,表达了对友情、乡情和时光流转的思考。

七、陆游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余言五首·其三》:以秋夜观月为主题,抒发自己对人生苦难和追求幸福的思考。

2.《秋思》: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色,深入探讨了人生短暂与悲欢离合之道。

八、范仲淹1.《岳阳楼记》:描述了范仲淹在岳阳楼上所见所感,咏史抒怀,展现了作者爱国之情和治国方略的思考。

2.《渔家傲·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以北国严寒冬季景色作为描绘背景,表达了作者豪情壮志和个人心境。

通过欣赏唐宋八大家的代表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在诗意表达上的卓越才华和哲学思考。

唐宋八大家诗词鉴赏

唐宋八大家诗词鉴赏

唐宋八大家诗词鉴赏摘要:一、前言- 介绍唐宋八大家- 阐述诗词鉴赏的意义和价值二、唐宋八大家简介- 韩愈- 柳宗元- 苏洵- 苏轼- 苏辙- 欧阳修- 王安石- 曾巩三、唐宋八大家代表作品鉴赏- 韩愈:《山石》- 柳宗元:《江雪》- 苏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欧阳修:《醉翁亭记》- 王安石:《泊船瓜洲》- 曾巩:《咏柳》四、唐宋八大家诗词特点及影响- 文学风格和特点-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五、结论- 总结唐宋八大家诗词鉴赏的意义- 强调诗词鉴赏在现代社会的价值正文: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包括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他们的散文作品代表了唐宋时期文学的繁荣和辉煌,成为后世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对象。

在唐宋八大家中,诗词鉴赏是一门不可或缺的艺术,对于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韩愈,唐代文学家,被尊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他的诗歌作品以《山石》为代表,表现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例如:“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独自愁。

”表达了对山石之美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愁。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与韩愈并称韩柳”。

他的诗歌作品以《江雪》为代表,通过对江雪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例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形象地描绘了江雪的辽阔和幽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苏洵,宋代文学家,他的诗词作品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代表,通过对明月和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例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以明月为引子,启发人们对时间和人生的反思。

苏轼,宋代文学家,他的诗词作品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代表,通过对赤壁之战的回顾和对英雄豪杰的赞美,展现了诗人的豪放和激情。

例如:“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唐宋八大家文学作品精析

唐宋八大家文学作品精析

唐宋八大家文学作品精析唐宋八大家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八位文学家,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显赫,影响深远。

这八个人都是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和文学理论家,他们的文学作品注重意境和诗情画意。

本文将对唐宋八大家的文学作品进行精析,并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文天祥、辛弃疾、欧阳修、柳宗元、陆游。

一、王安石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的文学作品注重原创性和创新,尤其是在散文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1. 《岳阳楼记》:这是王安石的代表作之一,全文描写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和壮志凌云的气势,其句子铿锵有力、词藻华美,被誉为一篇散文经典。

2. 《苏门答腊》:这是王安石另一篇著名的散文,描写了他的工作和生活经历,展现了他乐观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是一篇充满人文关怀和温暖的文学佳作。

二、苏轼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大文豪,他的作品深刻抒发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和情感,以及对自然、社会和人性的观察和反思。

1. 《赤壁赋》:这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全文讲述了三国时期著名战役赤壁之战的情节和英雄事迹,其中穿插了大量的诗歌和散文,充满豁达和慷慨激昂的情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之作。

2. 《临江仙》:这是苏轼的一首词,词中充满了艺术的余韵和意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崇敬和对爱情的向往,被誉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颗明珠。

三、黄庭坚黄庭坚是唐宋八大家中的著名文学家之一,他的作品在艺术水平和深度上都有独到的表现。

1.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是黄庭坚的一首诗,诗人在秋夜中感叹岁月的无情,思考人生的归宿和意义,词句平实却有力,句节流畅优美。

2. 《题破山寺后禅院》:这是黄庭坚的一首诗,描绘了清幽的山水景象和禅修修行的内心境界,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思想和文化内涵,被誉为中国古典诗歌的经典之一。

四、文天祥文天祥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的作品高度融合了政治、文化和哲学等多种元素,反映了他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深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宋八大家部分经典赏析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写诗歌和散文为主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人。

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

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一、韩愈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其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1.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原毁》
2.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原毁》
3.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

——《原毁》
4.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原毁》
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进学解》
6.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进学解》
7.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进学解》
8.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进学解》
9.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

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

——《送李愿归盘谷序》
10.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

——《送李愿归盘谷序》
11.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

——《送李愿归盘谷序》
12.故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

——《圬者王承福传》
13.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祭十二郎文》
14.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祭十二郎文》
15.士穷乃见节义。

——《柳子厚墓志铭》
二、柳宗元
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

游记
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1.妒人之能,幸人之失。

——《骂尸虫文》
2.君子在下位则多谤,在上位则多誉;小人在下位则多誉,在上位则多谤。

——《谤誉》
3.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马退山茅亭记》
4.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

——《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
5.凡人之言,皆曰盈虚倚状,去来之不可常。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三、欧阳修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

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

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

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1.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朋党论》
2.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

——《朋党论》
3.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丰乐亭记》
4.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伶官传序》
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此自然之理也。

——《伶官传序》
6.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伶官传序》
7.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

——《泷冈阡表》
8.不修其身,虽君子而为小人;能修其身,虽小人而为君子。

——《答李诩第二书》
9.余生平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钱思公虽生长富贵》
四、苏洵
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

1.思焉而得,故其言深;感焉而得,故其言切;触焉而得,故其言易。

——《太玄论上》
2.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心术》
3.为将之道,当先治心,太山覆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待敌。

——《心术》
4.天下无内忧必有外惧。

——《审敌》
5.用心于正,一振而群纲举;用心于诈,百补而千穴败。

——《用间》
6.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

——《管仲论》
7.天子者,养尊而处优,树恩而收名。

——《上韩枢密书》
8.君子慎始而无后忧。

——《上文丞相书》
五、苏轼
苏轼的散文在宋代与欧阳修、王安石齐名,但如果单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则苏文无疑是宋文中成就最高的一家。

1.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留侯论》
2.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日喻》
3.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后赤壁赋》
4.江流有声,断岸干尺。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后赤壁赋》
5.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

——《教战守策》
六、苏辙
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儒学为主,最倾慕孟子而又遍观百家。

他擅长政论和史论,在政论中纵谈天下大事,分析当时政局,颇能一针见血。

《宋史》称:苏辙性情沉静简洁,写文章气势宏大而淡泊,和他的为人相似,不愿被人知道,而俊秀杰出之气终究不可掩饰,他的高超大致和苏轼相近。

1.世未有不自下而能高,不自近而能远者。

——《上皇帝书》
2.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黄州快哉亭记》
3.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4.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5.有能推至诚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则天地可动,金石可移。

——《三论分别邪正札子》
七、王安石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

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

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xi àng)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2.指挥付托必尽其材,变置施设必当其务。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3.知天助之不可常恃,知人事之不可怠终。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4.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月之光辉。

——《祭欧阳文忠公文》
5.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答司马谏议书》
八、曾巩
曾巩散文大都是“明道”之作,文风以“古雅、平正、冲和”见称。

其文风则源于六经又集司马迁、韩愈两家之长,古雅本正,温厚典雅,章法严谨,长于说理,为时人及后辈所师范。

曾巩为文,自然淳朴,而不甚讲究文采。

1.周之先,明教化,修法度,所以大治。

——《战国策目录序》
2.盖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

——《战国策目录序》
3.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

——《战国策目录序》
4.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

——《赠黎安二生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