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产品出口障碍分析和措施探讨
我国水产品出口障碍和措施

年全球水产品出口额达到 1200 亿
(二)加工贸易实现平稳增长, 出口整体增幅 9.6 个百分点。而近
美元,其中我国水产品出口额占比 进料加工比例进一步扩大
年来水产品进口增速一直较快的
达到 14.8%,从而连续 10 年占据世
2011 年,我国水产品来进料加 香港、台湾以及东盟市场 2011 年
界首位。
随着全球范围内水产品流转
比增长 14.7%。来进料加工贸易进 的加快,各国都对水产品,尤其是
口的水产品主要有冻鳕鱼、冻鲽 进口水产品采取非常严格的质量
鱼、冻大马哈鱼、冻鲭鱼、三文鱼和 安全控制措施。我国水产品主要出
冻鱿鱼,而美国、欧盟、俄罗斯、挪 口国,像美国、欧盟、韩国以及日本
威、东盟以及日本等国依然是是我 等,都对进口水产品规定了极为严
先,近年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 河流中,有 850 条受到污染。而海 HACCP 的实施要求,不实行 HAC-
了较大幅度的升值,大大提高了水 洋方面,我国海域多次发生规模巨 CP 企 业 的 产 品 不 准 进 入 美 国 市
产品出口成本,直接限制了一大批 大、毒性很强的赤潮,对我国的海 场;日本农林水产省颁布有几十项
doi:10.3969/j.is s n.1003- 5559.2012.08.013
国内外市场
我国水产品出口障碍分析和措施探讨
■ 刘晓亮 张少楠 河北经贸大学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水产养殖 鮰、对虾、小龙虾以及贝类等名优
截止到目前,美国、欧盟、日本
国,水产品产量达 5000 多万吨,产 养殖水产品依旧在一般贸易出口 以及韩国仍然是我国重要的水产
安全及各种不确定风险都可能会 贸易出口额在水产品出口总额中
对水产品出口带来冲击,因此必须 引起我们足够的警觉和重视。
我国水产品出口情况分析及对策研究

2、提高产品质量与安全水平
企业应加大投入,提升水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水平。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 和管理经验,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符合国际市场的标准。同时,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防止出现质量问题导致出口受阻。
3、推动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
政府应加大对水产品出口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 级。通过培育自主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等方式,提升我国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 的竞争力。同时,引导企业国际市场动态,及时调整出口策略,应对TBT带来的 挑战。
参考内容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贸易自由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然 而,在此背景下,技术性贸易壁垒(TBT)逐渐成为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 特别是对于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而言,TBT的影响日益凸显。本次演示将探讨TBT 对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TBT对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 的影响
2、国际贸易壁垒:随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许多国家设置了各种贸 易壁垒,如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对我国水产品出口造成了很大压力。
3、产业升级缓慢:我国水产业仍以初级加工为主,缺乏高端技术和品牌支 撑,导致产品附加值较低。
4、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我国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强,主要体 现在品牌影响力不足、国际营销能力有限等方面。
二、我国水产品出口现状
近年来,我国水产品出口规模持续扩大,出口品种也日益丰富。然而,我国 水产品出口的地理分布高度集中,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 区。同时,我国水产品出口的贸易结构也相对单一,以初级加工品为主,高附加 值的产品占比不高。
三、我国水产品出口面临的问题
1、质量安全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我国水 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还存在诸多不足。如养殖环节的污染、农药残留等问题,以及 加工环节的卫生问题等,都对我国水产品出口造成了不利影响。
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

5、国际贸易环境因素:国际贸易环境也是影响水产品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之 一。近年来,一些国家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这使得我国水产品出口面临 着更多的壁垒和障碍。同时,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汇率波动等因素也会对水 产品出口贸易产生影响。
四、应对策略
针对以上影响因素,政府和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促进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 的发展:
3、加强市场研究:企业要对国际市场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了解市场需求 和竞争对手的情况,从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营销策略和价格策略。同时,也 要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和政策调整情况,及时调整出口策略和营销策略。
4、拓展国际市场:企业要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可以通过参加 国际展会、进行海外投资等方式来开拓新的市场和渠道,增加出口量和出口额。
2、案例二:2021年,我国某渔业公司向美国出口一批金枪鱼。由于美国对我 国水产品实施了技术性贸易壁垒,要求我国出口企业必须满足其严格的质量和 安全标准。该公司未能提供充分的证明文件,以证明其金枪鱼符合美国的标准, 因此被美国海关拒绝入境。这批金枪鱼不得不返回国内,给公司造成了严重的 经济损失。
四、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应对措施
1、优化政策环境:政府可以继续加大对水产品出口的支持力度,通过税收优 惠、出口补贴、出口信贷等政策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也 要加强对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应对和防范力度,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2、提高产品质量:企业要加强对水产品质量的管理和控制,通过提高产品质 量来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也要加强品牌营销和市场推 广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 据,2022年我国水产品出口量为200.24万吨,同比下降4.93%,出口额为 151.05亿美元,同比增长2.23%。这一数据表明,尽管水产品出口量有所下降, 但出口额却实现了增长。这主要得益于水产品出口价格的上涨以及出口结构的 优化。
中国水产品出口遭遇技术壁垒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中国水产品出口遭遇技术壁垒的原因及解决措施中国水产品出口是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产业之一,但在国际市场中,中国水产品经常受到技术壁垒的限制,影响出口贸易的稳定和发展。
本文从技术壁垒的定义、出现原因及解决措施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水产品出口遭遇技术壁垒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一、技术壁垒的定义技术壁垒是指一些国家为保护本国技术、产业和市场而设置的技术规格、标准、认证、检测、鉴定等非关税壁垒措施,这些措施直接或间接阻碍了进口商品的销售和竞争。
二、出现原因1.标准问题:不少国家对食品安全、质量等方面的要求较高,对进口水产品的产地、生产、包装、运输等方面的特定标准和规范也较为苛刻,这导致了中国企业的产品无法满足相关标准。
2.认证问题:一些国家对食品的进口必须获得相关认证(如ISO、HACCP等),中国企业由于工艺水平、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差距,获得相关认证难度较大。
3.检验问题:不少国家对进口食品都有严格的检验要求,一些中国企业在这方面没有做到规范化、标准化,面对检验时往往无法通过;同时,在外贸交易中,海外买家对产品的抽检力度也不断加大,这也对中国水产品出口造成了巨大压力。
三、解决措施1.加强标准化建设:中国水产品出口企业应根据不同国家对水产品的需求和规格,制定相应标准,完善国际标准、行业标准等,并积极加强标准化证书的申请和运用。
2.提升认证水平:中国水产品出口企业应坚持以质量为核心,通过ISO、HACCP等认证,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可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认证经验和技术,加快提高自身认证水平。
3.加强品牌建设:品牌建设是中国水产品企业提升知名度和信誉度的必要手段。
加强对品牌的宣传、推广和保护,并积极参与国际展览交流,不断提升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4.完善质量检测机制:中国水产品出口企业应加强质量检测机制的建设,在生产、加工、包装等环节强化质量控制,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升出口产品的质量水平。
同时,企业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国际贸易政策制定和质量管理标准体系建设。
中国水产品出口遭遇技术壁垒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中国水产品出口遭遇技术壁垒的原因及解决措施近年来,中国水产品行业在国际市场上遭遇了来自各方面的技术壁垒,导致其出口遭遇了一定的困难。
这些技术壁垒主要包括:质量安全标准、检验检疫要求、贸易壁垒、认证认可等。
这些壁垒不仅使得出口受阻,同时也影响了中国水产品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本文将探讨中国水产品出口遭遇技术壁垒的原因,以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 质量安全标准不符合国际要求中国水产品出口到国际市场,往往需要符合当地的质量安全标准,当前中国水产品的生产标准和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通行标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这使得中国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遭遇了技术壁垒,出口受阻。
2. 检验检疫要求严格国际市场对水产品的检验检疫要求非常严格,而中国水产品在这方面的准入条件,例如产品的卫生、安全、兽医要求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这导致中国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遭遇了技术壁垒,难以顺利出口。
3. 贸易壁垒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水产品产业,采取了一些贸易壁垒措施,对中国水产品进行限制和打压,例如采取反倾销措施、征收高额关税等,限制了中国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成为技术壁垒的一种表现。
4. 认证认可不足中国水产品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认证认可体系相对不完善,这导致一些国家对中国水产品的认可程度不高,中国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遭遇了技术壁垒,出口受阻。
二、解决技术壁垒的措施中国水产品行业应加大对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力度,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以满足国际市场的要求。
加强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和认证,提高中国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 加强检验检疫体系建设中国水产品行业应加强对产品的卫生、安全、兽医要求等方面的管理和控制,打造卫生安全可控的生产体系,以便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的检验检疫要求。
3. 加强国际合作中国水产品行业可以积极与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进行合作,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共同制定国际行业标准和规范,以便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的要求。
5. 提高行业自律意识中国水产品行业应提高行业自律意识,严格要求企业自我管理,加强行业自律,提高行业整体的质量形象和信誉,以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中国水产品出口遭遇技术壁垒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中国水产品出口遭遇技术壁垒的原因及解决措施近年来,中国水产品出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技术壁垒。
这些技术壁垒包括质量标准的不符合、运输和储存技术的不足、以及相关的检测和认证制度的不完善等问题。
这些技术壁垒大大影响了中国水产品出口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本文将分析中国水产品出口遭遇技术壁垒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技术壁垒的原因1. 质量标准不符合中国水产品出口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质量标准的不符合。
这包括了水产品的安全性、新鲜度、保存期限等方面。
由于中国水产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标准体系不够完善,导致了出口产品的质量问题。
2. 运输和储存技术的不足运输和储存技术的不足也是中国水产品出口的一大问题。
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储存条件不合理或者包装不妥,导致了产品的损坏和质量下降。
这严重影响了中国水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形象和信誉。
3. 检测和认证体系不完善中国水产品出口的另一个问题是检测和认证体系不完善。
对出口水产品的检测和认证标准不够严谨和完备,导致了部分产品在国外市场上的不被认可。
这使得中国水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受到了严重制约。
以上这些原因导致了中国水产品出口遭遇了种种技术壁垒,成为了中国水产品出口的瓶颈。
二、解决措施1.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标准体系为了解决中国水产品出口的质量问题,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标准体系。
这包括规范化的生产工艺、严格的质量检测标准、以及完备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
通过建立这样一个完备的体系,可以有效提高中国水产品出口的质量水平,从而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2. 提高运输和储存技术水平为了解决中国水产品出口的运输和储存问题,需要提高运输和储存技术的水平。
这包括改善运输和储存条件、加强包装技术、以及推广冷链运输等手段。
通过提高运输和储存技术水平,可以有效减少产品损耗和质量下降,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中国水产品出口遭遇技术壁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在质量管理、运输和储存技术、以及检测和认证体系等方面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中国水产品出口遭遇技术壁垒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中国水产品出口遭遇技术壁垒的原因及解决措施【摘要】中国水产品出口面临着各种技术壁垒,这些壁垒直接影响着中国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本文分析了技术壁垒对中国水产品出口的影响,并从原因分析和解决措施建议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加强技术创新和加强国际合作被提出作为解决技术壁垒的关键举措。
最后强调了技术壁垒对中国水产品出口所带来的挑战,同时也提出了未来发展需要进一步突破技术壁垒,以提升中国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中国水产品出口有望迎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中国水产品出口、技术壁垒、原因、解决措施、技术创新、国际合作、挑战、发展、突破、未来。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水产品是我国的重要出口商品之一,出口额在全球市场占据着重要地位。
近年来中国水产品出口遭遇到了来自各国的技术壁垒,这给中国水产品出口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技术壁垒不仅影响了中国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限制了中国水产品产业的发展空间。
解决技术壁垒,提高中国水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对于中国水产品的出口至关重要。
中国水产品出口面临的技术壁垒主要体现在质量标准、环保要求、食品安全标准等方面。
各国对水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一些国家甚至对中国水产品设置了更为严格的出口标准。
而中国的水产品生产技术、加工工艺、管理水平等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这也增加了中国水产品出口所面临的技术壁垒。
为了提升中国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必须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标准符合性,满足国际市场对水产品的要求,才能更好地突破技术壁垒,实现水产品出口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技术壁垒对中国水产品出口的影响技术壁垒是指由于技术差异、标准不一致、认证体系不同等因素所导致的障碍,阻碍了中国水产品出口的发展。
这些技术壁垒不仅增加了水产品出口的成本,还限制了中国水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技术壁垒影响了中国水产品出口的产品质量和安全。
中国水产品出口遭遇技术壁垒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中国水产品出口遭遇技术壁垒的原因及解决措施1. 引言1.1 中国水产品出口现状中国水产品出口是中国海洋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和竞争优势。
近年来,中国水产品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出口品种也逐渐丰富,主要出口对象包括欧盟、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中国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但同时也面临着来自技术壁垒的挑战。
中国水产品出口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国水产品出口规模持续增长,出口量逐年增加。
根据中国海关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水产品出口总额达到了近300亿美元。
中国水产品出口品种日益多样化,涵盖了鱼类、虾类、贝类等多个品种,满足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需求。
中国水产品出口质量逐渐提升,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逐渐增多,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和欢迎。
尽管中国水产品出口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技术壁垒是制约中国水产品出口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技术壁垒包括外国技术规范标准不统一、竞争对手技术先进、技术转化不够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得中国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受到一定的制约。
为了提升中国水产品出口竞争力,我们需要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质量管理,优化加工技术水平,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建立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从而突破技术壁垒,实现中国水产品出口的进一步发展。
1.2 技术壁垒对中国水产品出口的影响国外技术规范标准不统一是一个主要影响因素。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和标准要求不尽相同,这导致中国水产品在出口过程中需要满足多样化的技术标准,增加了市场准入的难度。
竞争对手技术先进也是造成技术壁垒的原因之一。
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水产品加工技术和质量管理方面拥有先进的经验和技术,使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对中国水产品出口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技术转化不够也是一个影响因素。
中国在水产品加工技术和质量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技术研发成果未能有效转化为生产力,导致中国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水产品出口障碍分析和措施探讨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水产养殖国,水产品产量达5000多万吨,产值近7000亿元。
同时,我国也是水产品贸易大国,据海关数据统计,2011年我国水产品贸易额相对2010年又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达到258.1亿美元,同比增长26.7%。
根据世界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水产品出口额达到1200亿美元,其中我国水产品出口额占比达到14.8%,从而连续10年占据世界首位。
业内专业人士预测,2012年我国水产品贸易仍将呈现增长态势,但人民币持续升值、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及各种不确定风险都可能会对水产品出口带来冲击,因此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警觉和重视。
一、当前我国水产品出口现状(一)一般贸易出口居主导地位,出口价格呈快速增长态势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欧盟、日本以及韩国仍旧是我国的主要水产品出口市场。
2011年我国水产品一般贸易出口仍然居主导地位,出口额达到124.6亿美元,同比增长32.3%;一般贸易出口量达到270.4万吨,同比增长20.5%,并且绝大多数水产品出口价格都高于往年。
跟往年类似,诸如鳗鱼、罗非鱼、大黄鱼、斑点叉尾鮰、对虾、小龙虾以及贝类等名优养殖水产品依旧在一般贸易出口品种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另外,鱿鱼产品、蟹肉罐头等出口大幅增加,成为我国水产品出口的新亮点。
2011年水产品出口统计数据显示,出口价格增长较快的依次为贝类、对虾、罗非鱼、鳗鱼、大黄鱼等。
(二)加工贸易实现平稳增长,进料加工比例进一步扩大2011年,我国水产品来进料加工贸易出口量和出口额双双上升,其中出口量达到120.8万吨,同比增长10.3%,出口额达到53.3亿美元,同比增长20.9%,来进料加工贸易出口额在水产品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较上年小幅下降,但是仍然接近30%。
其中,进料加工出口额38.8亿美元,同比增长20.8%,出口量89.8万吨,同比增长8.8%;来料加工出口额14.5亿美元,同比增长21.3%,出口量30.97万吨,同比增长14.7%。
来进料加工贸易进口的水产品主要有冻鳕鱼、冻鲽鱼、冻大马哈鱼、冻鲭鱼、三文鱼和冻鱿鱼,而美国、欧盟、俄罗斯、挪威、东盟以及日本等国依然是是我国可食用水产品和来进料加工原料主要进口市场。
在水产品来进料加工贸易中,冻鱼片仍是主要出口产品,占来进料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60%,出口额高达32亿美元。
(三)出口市场格局悄然发生变化,新兴市场份额增长强劲截止到目前,美国、欧盟、日本以及韩国仍然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品出口市场,但我国水产品对上述国家或地区的出口额增速开始明显放缓,以海关公布的2011年我国水产品出口数据来看,我国水产品对上述四个国家或地区出口额总共增长19.1%,远远低于水产品出口整体增幅9.6个百分点。
而近年来水产品进口增速一直较快的香港、台湾以及东盟市场2011年依旧表现不俗。
此外,对大洋洲、南美洲和非洲等水产品新兴市场出口增速喜人,使得我国水产品出口市场格局更加具有合理性。
二、我国水产品出口中的障碍分析(一)水产品出口质量安全因素不稳定随着全球范围内水产品流转的加快,各国都对水产品,尤其是进口水产品采取非常严格的质量安全控制措施。
我国水产品主要出口国,像美国、欧盟、韩国以及日本等,都对进口水产品规定了极为严格的环境质量标准,这对于我国水产品出口而言构成了很大的压力。
由于当前我国对水产品质量的监督和检测机制与国际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再加上国内质量检验机构较少、技术层次水平低、专业技术人员缺失、投入经费严重不足,所以像水产品药物残留问题等质量问题严重。
此外,我国部分水产品出口企业没有严格要求自己,酿成一些影响极坏的质量安全事件,既损坏了我国的水产品声誉,又让很多养殖渔民以及水产品加工遭遇重大经济损失。
(二)水产品出口利润微薄、成本上升较快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改革速度的加快,中国水产品出口成本的增加导致产品价格的不断上涨。
首先,近年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升值,大大提高了水产品出口成本,直接限制了一大批利润率较低或存在可替代性水产品的出口;再加上近年来存准金利率和贷款利率水平多次提升,加深了水产品生产企业的融资难度;还有就是由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逐年加大,进一步提高了水产品的加工价格;另外,诸如原材料、饲料、土地等其他生产要素的价格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上涨。
美国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连续发生限制了水产品国际市场价格的上升,从而使得很多水产品企业“两头受压”,利润微薄甚至亏损。
再有就是油气价格的持续上涨以及全球渔业资源衰竭的趋势,不仅造成我国水产品来进料加工贸易面临原材料短缺的难题,而且还要面对其价格上涨的压力。
(三)水产品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竞争加剧我国水产品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尽管我国水产品出口范围包括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仅仅出口到日本、美国、韩国以及欧盟的总量就达出口总量的85%。
当前我国水产品出口既存在国内同行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又要面对诸如越南、印尼以及泰国等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
上述发展中国家,不仅和我国产业结构近似,出口水产品品种雷同,而且主要的出口市场也大致相同,这就使得国际上部分水产品的供应量增大,从而造成我国水产品的出口价格明显下跌,出口企业的利润严重缩水。
(四)养殖水域环境条件不断恶化,不少水域生态失衡我国有水质监测的1200多条河流中,有850条受到污染。
而海洋方面,我国海域多次发生规模巨大、毒性很强的赤潮,对我国的海水养殖业造成的巨大的损失。
在淡水养殖方面:根据测算,养殖一吨淡水鱼,产生的粪便相当于20头肥猪的粪便量,其中污染最重的是网箱养鱼;在海水养殖方面:人类过度开发养殖业已经大大超过了海水的自净能力,其中对虾病的泛滥就是最典型的事例,至今还无法解决。
(五)水产品检测技术远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近年来,我国加强了检测能力的建设,已形成“国家级检验机构为龙头,省级和部门食品检验机构为主体,市、县级食品检验机构为补充”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许多实验室已达到或接近国际较先进水平。
但整体上,我国食品检测技术在基础、深度、广度和响应速度四个方面均落后于发达国家,目前我国沿用的检测方法,在灵敏度、选择性、特异性等方面都无法满足欧盟等国家对农兽药残留检测的要求,导致许多食品在国外检测不合格。
(六)进口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极大威胁我国的水产品出口我国加入wto后,出口产品关税的门槛逐步降低,但是,一些发达国家运用技术标准、动植物卫生检验检疫、健康标准、食品标准等贸易保护手段所筑起的绿色壁垒使我国出口产品数量和价格受到严重影响,造成出口商口增长率下降、出口数量减少和出口价格下跌。
美国曾以联邦法规形式公布fda负责制定的“水产品加工与进口安全卫生程序”,其中规定了haccp的实施要求,不实行haccp 企业的产品不准进入美国市场;日本农林水产省颁布有几十项水产品标准,对于进口产品更是从严控制。
目前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贸易与环境问题,生态标签问题将成为潜在的又一个非关税壁垒,应当得到我们的高度重视。
三、提升水产品出口的措施和建议(一)大力推广健康生态养殖,从源头上抓好出口原料质量安全要想继续保持水产品出口优势地位,需要搞好水产健康养殖行动,推广标准化养殖,掌控合适的养殖规模,增大良种覆盖面,推进渔业科技入户工作,从而从源头上保证出口原料质量安全。
顺应国内外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高要求,大力推进无公害养殖,将水产品“从池塘到餐桌”的质量安全监控落实在每一个细节上,无论是养殖过程,还是加工环节都不能出现一丝纰漏。
此外,还要进一步增强对渔业质量监控以及水产加工环节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树立质量效益渔业的理念,切实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
(二)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监控和检测机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改进和完善水产品质量监控和检测机制,才能切实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
当前我国科技总体水平还相对落后,水产品质量监控和检测机构普遍存在经验匮乏、专业性较差等特点,和国际水产品检验标准还存在较大距离。
因此,面对新时期许多发达国家设置的各种绿色壁垒,必须建立和健全水产品质量监控和检测机制。
haccp(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作为科学、实用、简便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早已被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普遍采用,并且得到了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的一致认可。
我国作为新兴经济体,要跟紧国际形势,在水产业大力推广haccp体系,力争使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同时还要鼓励企业积极参加水产品的国际认证工作,推进认证产品的开发和监管。
(三)加快转变水产品贸易增长方式,推进自主品牌创建我国虽然是水产品大国,水产品总产量也连续多年居世界前列,但是水产加工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弱,真正打入国际市场的水产品品种和数量都相对有限,能够称得上国际知名品牌的更是凤毛麟角。
因此,要彻底转变我国水产品“低度化、趋同化、资源化”的传统劣势,深入开展“高、精、尖”加工技术的探索和研究,鼓励赋有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水产品出口。
此外,加大对水产品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兼并重组,整合全球优势资源,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合”,创立自己的优势品牌。
重视科技创新以及科技成果的转化,逐步从传统的“高耗能、低附加值、环境污染型”产品向“节能型、高附加值、环境友好型”产品转化。
(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表明,行业协会作为民间形式的组织,在处理贸易摩擦以及贸易纠纷中,往往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应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行业协会的组织建设和成熟管理经验,建立和健全行业协会协调机制,避免同行企业间过度竞争,维护行业共同利益,建立良好的市场环境。
此外,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服务”职能,积极为协会会员提供有效资信,组织诸如信息发布会、技术交流会等各种活动,取得会员的尊重和理解,及时处理水产品出口贸易中所遇到的贸易摩擦和纠纷。
行业协会在新时期贸易中虽然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水产品贸易中存在的所有问题,还必须依靠完善的法律、行政法规以及财政措施等手段等的共同配合。
(五)培育和引进水产品贸易专业人才,提高企业管理水准众所周知,21世纪国际市场的竞争不单单是企业之间的竞争、产品之间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
因此,要提升我国水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我国可以尝试和国际著名企业集团、知名培训机构以及国内外专业学校进行合作,通过集中培训、个性训练、案例教学、实战提高等各种方式,培养熟悉国内外市场、掌握科学、先进养殖技术、具备国际经营管理经验和精通法律法规的高精尖复合人才。
除了培训外,我国还应该重点引进国内外学业有成、具备国际实战经验的各种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