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 读后感

合集下载

四库全书读后感

四库全书读后感

四库全书读后感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四库全书读后感(一)浩瀚如海的中华典籍是世界文明史上最博大宏丰的宝藏之一。

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为后世留下了数量庞大的文献典籍,其中“千年巨制,文化渊薮”的就是《四库全书》。

在这本《四库全书》中既有历代治乱兴衰的历史变迁,又有帝王将相的经世谋略;既有先贤圣人的处世之学,又有勇将谋臣的文韬武略;既有发人深省的传奇故事,又有耐人寻味的警世妙言。

《四库全书》里的每个句子都能给人以启迪,譬如: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诚者,物以始终,不诚无物。

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

成己仁也;成物,知也。

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其意就是说:诚,是自然完成的;道,是自己形成的道路。

诚,贯穿于万物的始终,没有诚就没有了万物。

所以,君子把诚看作是高贵的品德。

诚,不是完成自身就完了,而是使万物都得到完善。

完成自己的修养就是仁,使万物得到完成就是智,仁和智是天赋的美德,综合了成己,成物的内外规律,因此经常实行无不合适。

其实,这本《四库全书》的目的就在于让读者了解和欣赏到我国古代的文化精粹,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所在。

往往一个简短的句子,都能让我们顿悟!合上书本,再在心中回想一番,古人的话语不无道理啊!句句都是精髓。

总之,这本《四库全书》能让我们饱餐一顿,这的确是一道精妙的文学大餐!四库全书读后感(二)精读学规律,博览增见识。

这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经验之一。

面对林林总总的语文知识,学生往往感到困惑与无奈。

《四库全书》以小学生应当具备的语文综合能力及知识为基础,构建了字词库、语库、文库、资料库四大知识板块,共涉及50余个专题的内容,涵盖了小学语文知识的全部。

对方方面面的知识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归纳、概括。

同时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阶段,适当地做了一些向较深层次语文知识范畴的拓展,把中外传统文化的精髓,如小学生必知的作家作品、经典编章也融入到知识体系中去,以期达到开阔语文视野、提高语文综合素质和人文素质的目的,也为小学生进入下一阶段的据需深造,打下坚实的语文工具课基础。

《四库全书》读后感

《四库全书》读后感

《四库全书》读后感《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为宏伟的文献集成工程,也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它包含了中国古代所有重要的文献,涵盖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国术、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

在阅读《四库全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些文献不仅仅是一部部古代著作,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和灵魂。

通过阅读《四库全书》,我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历程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也更加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性和独特性。

《四库全书》不仅仅是一部内容丰富的文献集成,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作。

在这些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理想和价值观念,可以感受到他们对人生、道德、伦理等方面的思考和探索。

这些文献不仅仅是一部部文字的堆砌,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精神财富。

通过阅读《四库全书》,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中国文化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艺术表现等方面,这些都体现在《四库全书》中。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平衡,注重人的修养和道德修养,这些都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愈发凸显。

通过阅读《四库全书》,我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基和灵魂,它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思想,对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的来说,阅读《四库全书》是一次深刻的文化体验和心灵洗礼。

通过这部巨著,我更加珍视和尊重中国传统文化,也更加珍惜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希望我们能够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让其在当代社会焕发出新的光彩,为我们的民族复兴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四库全书读书笔记[五篇范例]

四库全书读书笔记[五篇范例]

四库全书读书笔记[五篇范例]第一篇:四库全书读书笔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词曲部读书报告四库全书是从清乾隆时编纂。

1772年开始,经十年编成。

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之一,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古籍三千五百零三(3503)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79337)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

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

“四库”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

纵览一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实为其之博大丰富而倾倒。

倾倒于经部的严谨规范,倾倒于史部的浓重明智,倾倒于子部的包容与繁多,倾倒于集部的绮丽雅致。

但其中有一部分总是使我手不释卷,那就是这部书中的卷一百九十八集部五十一零词曲类。

读罢这一部的提要,我发现我已经被其中的内容深深吸引了。

词曲一部从宋代晏殊开始介绍宋元经典词曲书目,既涵盖了每部书的作者简介,也对书中主要内容经行了介绍,所采词曲集类型多样,书目繁多。

这点书中也有提及“词为五类:曰别集,曰总集,曰词话,曰词谱、词韵。

曲则惟录品题论断之词,及《中原音韵》,而曲文则不录焉。

”既包括别总两种集子,也包括词话词谱,词韵等等。

其中收录晏殊,柳永,欧阳修,苏轼,黄廷坚,秦观等名家的大量作品。

提要的中的每部书都会对其进行简要的介绍,在阅读中我也发现一些问题。

首先,我认为编纂者在编纂词曲部时候,对于作者的生平及经历介绍较少。

这一点,使得我在阅读这些篇目时不能对其中一些知名度相对不是那么高的作者进行了解,从而降低了对读该部书的兴趣。

其次,该部分以作者姓名及书目划分,系统性不够强,无法使读者迅速找到想阅读的书目,为查找书目带来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再者,这一部分多推介一些主流书目,意为对当时社会进行正确的政治引导,可是这种选择书目的原则造成了一些问题,我们后世的读者只能从统治者或掌权者的角度去欣赏词曲,无法领悟到词曲传于民间的洒脱于现实,这是阅读者的一大损失。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史部总序读后感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史部总序读后感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史部总序读后感英文回答:The "General Preface to the Historical Section" of the Siku Quanshu Zongmu Tiyao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the historical records and writings included in thisvast compendium. It begins by highlighting the importanceof history in understanding the past and guiding the future, emphasizing that the rulers of ancient China recognizedthis significance and established a system for recordingand preserving historical events.The preface then discusses the various types ofhistorical works included in the Siku Quanshu, including official dynastic histories, comprehensive histories, and specialized histories focusing on particular periods, events, or aspects of society. It explains the criteriaused to select these works, ensuring that they metstandards of accuracy, comprehensiveness, and historical insight.The preface also acknowledges the limitations of the historical record, recognizing that some events and perspectives may have been obscured or distorted over time. It encourages readers to approach historical texts with a critical eye, considering biases and limitations while also seeking out diverse viewpoints to gain a more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the past.Overall, the "General Preface to the Historical Section" serves as a valuable introduction to thehistorical works included in the Siku Quanshu. It provides guidance on how to navigate this vast collection, highlighting key works and offering insights into the nature and limitations of historical writing.中文回答:《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史部总序》通览了这部浩瀚巨著中的史传著作,首先强调了历史对认识过去、指导未来的重要性,历代中国统治者对此均有认识,并建立了严密的史料记录和保存制度。

四库全书读后感

四库全书读后感

四库全书读后感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书籍的巨大典藏,也被称为“四库总目纲要”。

此书编纂于明代,是当时皇家进行文化积累和教育普及的重要工具。

《四库全书读后感》由对该书深入研究和阅读后的个人感悟组成。

四库全书作为古代文化宝库,其巨大的规模和内容让人叹为观止。

这是经过多年来文化收藏家和学者的不懈努力编纂而成的。

整个书库涵盖了历史、文学、政治、军事、医药、地理、经济等各个领域的丰富知识。

一本书籍,宛如一座庞大的宝山,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知识。

阅读《四库全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我被书中的内容所震撼。

无论是经史子集的经典文献,还是众多的辞章百科,它们都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成就和独特魅力。

通过阅读这些文献,我深刻体会到了古代文人学士的学问与智慧,他们将自己的心血倾注到了书籍的编纂之中,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其次,通过阅读《四库全书》,我也更加了解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变迁。

这本巨著所涵盖的内容极为广泛,不仅涉及到了古代历史的进程,还包括了社会风俗、地理人文、科技发展等多个层面。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内容,我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四库全书》不仅是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现代学者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其中隐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学术观点,对于研究古代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具有重要价值。

研究这本巨著是一项漫长而充满挑战性的工作,但由于它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这份工作也变得更加有价值和有意义。

然而,《四库全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是书籍的数量和编撰时间过长,导致其中一些内容不尽人意。

古代文化与现代社会有着巨大的差异,一些观点和观念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代。

因此,在使用《四库全书》作为研究材料时,需要进行适度的辨析和取舍,不能一味地依赖于其所呈现的信息。

此外,《四库全书》在编纂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历史因素和个人偏好的影响,使得其中的某些内容或观点并不完全客观和准确。

因此,使用《四库全书》时需要结合其他史料和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研究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四库全书读后感

四库全书读后感

四库全书读后感前言:在我个人的阅读历程中,四库全书是一本非常重要的图书资源。

它记录了中国古代文化、历史和思想的精髓,也是我学习和思考的重要依据。

在读完四库全书后,我深深感受到其对于培养了我的知识广度和思维深度的重要性。

正文:四库全书编纂于清代,是一部集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之大成的巨著。

作为我国古代文化的宝库,它收录了从古至今的重要著作和文献。

这些文献被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每一部都包含了丰富的内容。

在这部巨著中,我体验到了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思想的深厚底蕴。

阅读四库全书,我深深地被其中的文献所打动。

经部收录了众多经典的儒家经典,如《论语》、《大学》等。

通过阅读这些经典,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例如仁、礼、诚等。

这些价值观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培养道德品格和与人相处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史部则收录了诸多史书,如《史记》、《资治通鉴》等。

通过阅读这些史书,我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和演变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历史是人类进步的镜子,通过研读史书,我能够从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为当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借鉴。

子部收录了各类子子的著作,如《庄子》、《韩非子》等。

这些子子经典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政治、经济等知识。

通过研读这些子子,我对于古代思想家的独到见解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他们的思想既启发了我对于人生的思考,也使我对于社会问题的思考更加深入和全面。

最后,集部则收录了各类其他文献作品,如诗词、文言小说等。

这些文献作品以其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叙事方式吸引着我。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我领略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与精髓,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

总结:四库全书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典藏,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在我阅读这部巨著的过程中,我不仅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还培养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通过深入了解古代经典和文献,我对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这也激发了我对于现代社会和时代问题的思考,使我成为一个更加开阔和独立思考的人。

四库全书模板读后感

四库全书模板读后感

四库全书模板读后感四库齐书模板读后感(一)浩瀚如海的外华文籍是世界文化史上最专年夜宏歉的宝匿之一。

几千年去,咱们的先人为后世留高了数目复杂的文献文籍,此中“千年巨造,文明渊薮”的便是《四库齐书模板》。

正在那原《四库齐书模板》外既有历代乱治废盛的汗青变化,又有帝王将相的经世谋略;既有先贤贤人的处世之教,又有怯将谋臣的文韬武略;既有发人深醒的传偶故事,又有回味无穷的警世妙言。

《四库齐书模板》面的每一个句子皆能给人以封迪,譬如:诚者,自成也;而叙,自叙也。

诚者,物以初末,没有诚无物。

是故正人诚之为贱。

诚者,非自成己罢了也,以是成物也。

成己仁也;成物,知也。

性之德也,折中内之叙也,故时措之宜也。

其意便是说:诚,是做作实现的;叙,是本人造成的路线。

诚,贯通于万物的初末,出有诚便出有了万物。

以是,正人把诚看做是崇高的道德。

诚,没有是实现本身便完了,而是使万物皆失到完擅。

实现本人的涵养便是仁,使万物失到实现便是智,仁战智是天才的美德,综折了成己,成物的表里纪律,因而时常真止无分歧适。

其真,那原《四库齐书模板》的目标便正在于让读者理解战观赏到尔国今代的文明粗粹,领会外国文明的专年夜粗深地点。

往往一个简欠的句子,皆能让咱们顿悟!折上书模板原,再正在口外追念一番,前人的话语没有无叙理啊!句句皆是精华。

总之,那原《四库齐书模板》能让咱们饱餐一顿,那确实是一叙粗妙的文教年夜餐!四库齐书模板读后感(两)粗读教纪律,专览删睹识。

那是语文学育的重要经历之一。

面临各色各样的语文常识,教熟往往感触困惑取无法。

《四库齐书模板》以中小学熟该当具有的语文综折才能及常识为根底,构修了字词库、语库、文库、材料库四年夜常识板块,共波及50余个博习题的内容,涵盖了中小学语文常识的全副。

对各个方面的常识停止了体系片面的演绎、归纳综合。

异时针对中小学熟的春秋特性战开展阶段,适量天作了一些背较深条理语文常识范围的拓铺,把外别传统文明的精华,如中小学熟必知的做野做品、典范编章也融进到常识系统外来,以期到达谢阔语文望家、进步语文综折艳量战人文艳量的目标,也为中小学熟入进高一阶段的据需进修,挨高松软的语文东西课根底。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读后感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读后感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读后感《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一部整理了古代文献的巨著,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此书以其内容丰富、翔实详尽的特点而备受学术界的赞誉。

在阅读完《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后,我深感此书对于我个人学识的拓展和对中国文化的更深了解。

该书对我最大的启发是展示了古代文献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在这本书中,不仅有经、史、子、集等各种类别的文献,还有辑佚、续修、辑存等不同形式的编纂工作。

通过这些文献,我们可以窥探到古代学者的思想观念、哲学思辨和社会风貌等重要信息。

同时,对于历史、文化以及古代经典的研究都提供了极大的资料支持。

读完《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后,我对古代书籍的收藏和传承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古代书籍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它们承载了前人的智慧和思想,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学习古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和演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今天的社会和文化。

因此,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推动古籍保护和传承的事业。

此外,阅读《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也让我感受到了古代文化的厚重和博大精深。

这本书收录了大量的古代文献,它们包含着古代文人的智慧结晶和理论著作,是中国文化宝库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和研究这些文献,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人的思想观念,研究他们的价值观、人生态度和社会道德等方面的问题。

这对于我们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阅读《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我不仅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也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有了更深刻的反思。

我们作为现代人,面临着庞大的信息量和学习压力,但还是应该保持学习古籍和经典著作的热情和兴趣。

古代的智慧和思想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仍然具有很高的指导性和参考价值。

只有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吸收,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的挑战,提高我们自己的思考能力和综合素质。

总的来说,阅读《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给予了我很多启示和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四库全书·子部·医家类》有感
清代是我国古代学术的总结时期,出现了大规模的图书整理与目录编撰活动,其突出成就体现在《四库全书》以及与之对应的目录的编撰。

《四库全书总目》又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简称《四库提要》),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目录学专著。

它是在我国古代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的基础上编撰而成的。

六经之外,凡著书立说,能成一家之言者,统称为子书。

《四库全书·子部》收录古代典籍2984种(含存目),卷帙浩博,内容复杂。

其中既有先秦诸子百家的书籍(多为思想史论著),也有大量的科技著作,涉及农学、医学、数学、植物学、动物学等诸多领域,此外还有哲学、宗教、法律、军事、教育、艺术,以及文史考证等方面的著述。

四库馆臣将其划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推步、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等14类。

其中,《四库全书总目》子部之“医家类”排于第五。

纪昀曾渭:“余校录《四库全书》子部十四家,。

农家、医家、旧史多退之未简,余独以农居四,其五为医家。

农、医者,民命之所关,故升诸他艺术上也。

”医家类著录古代医药之书97部,存目医书100部,总计197部。

在这197篇提要中,作者发扬了古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优良传统,子目后面有案语,对每部书都有著者、内容、学术思想、版本源流等方面的考证性文字,还有相关的说明性、评价性语句,不仅“叙作者之爵里,详典籍之源流,别白是非,旁通曲证,使瑕瑜不掩,淄渑以别”,而且“剖析条流,斟酌今古,辨章学术,高挹群言”,系统总结中国18世纪以前的医学学术概况,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医家类的小序写得尤为出色,其云;“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与金元。

观元好问《伤寒会要》序,知河间之学与易水之学争;观戴良作《朱震亨传》,知丹溪之学与宜和《局方》之学争也。

然儒有定理,而医无定法,病情万变,难守一宗。

故今所叙录,兼众说焉。

综览这些医书提要,其作用、特色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1.介绍古医书沿革、特点。

如《素问》一书的内容及重要性为医家所熟知,故提要从略,而探究其历代流传概况,着重指出王冰整理与注解的作用。

又如元滑寿《难经本义》提要称:“《难经》其文辨析精微,读者不能通晓,故历代医家多有注释,寿所采度凡十一家,今惟寿书传于世。

......寿本儒者,能通古书文义,故其所注,视他家所得为多云。


2.人为贵的思想。

《四库全书总目》之前的目录书均把医家类放在子部之末,而《四库全书总目》子部书共分十四类,医家排于第五。

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呢?纪昀自己解释道:“余校录《四库全书》子部十四家,农家、医家旧史多退之末简,余独以农居四而其五为医家。

农、医者,民命之所关故升诸他艺术上也。

”(《纪文达公集》卷八)可见,以纪昀为首的清代学者把人的生命放在重要位置,也是儒家思想中“仁者爱人”的充分体现。

这种人为贵得思想在若干提要中也有所反映。

例如,鲍山编写《野菜博录》的时代,正处明代晚期,提要对他作此书的出发点给予很高的评价:“盖明之末造,饥谨相仍,山作此书,亦仁者之用心乎?”正是这种贵人的思想传统,使中医学术绵绵传承,成为中医学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3.提示文献资料线索。

如隋曹元方《诸病源候论》提要中称:“第二十六卷《猫鬼病候》,见于《北史》及《太平广记》者,亦惟周、齐时有之。

......《读书志》称:宋朝旧制用此书课试医士,而太平兴国中集《圣惠方》,每门之首,亦冠以此书。

”这里提示了在《北史》、《太平广记》、《太平圣惠方》中皆存有《诸病源候论》原文,可检寻以作该书的校勘资料。

4.反对门户之见。

清代学者们对宋学开门户之争的现象深恶痛绝,在《四库全书总目》卷首凡例中说:“汉唐儒者,谨守师说而已。

自南宋至明,凡说经讲学论文,皆各立门户,“人心世道之害,莫甚于斯”。

认为这种学派之间的争论,导致朋党恩怨,以至于朝廷之上互相排挤,这种现象对封建统治不利。

反对门户之见的态度也由经学影响到了医学,在医家类序中,作者明确指出“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但是作者并不接纳金元以来的门户之分,认为“病情万变,难守一宗”,所以医家类197部医书没有再做详细分类,
而是以书籍的时代为次进行排列。

收录的医书涉及基础理论、诊法、本草、针灸、临床各科的内容,凡在医学史上影响较大的著作均予收入,不见任何偏颇。

反对门户之见,学术上兼收并蓄,取长补短,促进中医学术的发展。

5.评论得失公允中肯。

如在元朱震亨《局方发挥》提要中,先罗列朱氏与张介宾对《和剂局方》的不同观点,接着评论道:“考震亨之学出于宋内官罗知悌,知悌之学与河间仅隔一传,完素主于泻火,震亨主于滋阴。

《局方》香窜燥烈诸药谆谆致辨。

明以来沿其波者,往往以黄柏、知母桀伤元气,介宾鉴其来流,故惟以益火为宗。

其以冰雪凛冽为不和,然清风凉雨亦不能谓之不和,铄石流金亦不能强谓之和。

各明一义,而忘其各执一词,其病实相等也。

故介宾之说不可不知,而震亨是编亦未可竟废焉。


总之,《四库全书·子部·医家类》是清代中期时对中国古代医学的总结,对清代医学书目的产生发展具有很大影响,为后世学者了解、学习和研究传统中医文献,提供了一部翔实的书目,意义巨大。

林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