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 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教案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教案

倡导低碳生活【教学目标】1.理解低碳生活的概念,了解低碳生活,认识到低碳生活是一种优质的生活方式。

2.通过学习激发学生树立低碳环保的意识,培养热爱与保护环境践行低碳生活的良好品质,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感。

3.使学生成为低碳生活的倡导者,低碳理念的传播者,低碳生活的践行者。

懂得倡导低碳生活就是保护地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资源和保护资源的习惯,进而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摒弃奢华的物质追求,带来心灵的宁静。

4.以活动为载体,进行语言的提炼、描述和表达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教学重点】1、理解低碳生活的概念,了解低碳生活方式。

2、以活动为载体,进行语言的提炼、描述和表达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教学难点】增强环保意识,倡导低碳生活,以自己的实际行为自觉加入到低碳生活的队伍中。

【教学过程】一、任务导入激兴趣同学们好,昨天晚上我的一个在社区工作的学生小庄发消息给我,说下周一镇政府要来验收关于低碳生活专题宣传工作的进展情况,她一时无从下手,希望我能帮她出出主意。

时间比较仓促,老师我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的点子,所以我就想到了大家,这堂课我们就一起集思广益,来帮帮我的学生小庄吧!二、明确概念是前提(一)要倡导低碳生活,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低碳生活。

请你根据下列材料给低碳生活下个定义。

1、材料一:低碳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低碳生活”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

它的倡导,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的担忧。

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优化和约束某些生产和消费行为,从而实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

“低碳生活”的提出,不仅告诉人们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可以怎么做。

材料二:低碳环保生活(英文:Low-carbon living)是指减少日常作息时所耗用能量的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其目的主要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特别是二氧化碳,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

八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倡导低碳生活》《古诗苑漫步》公开课导学案及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倡导低碳生活》《古诗苑漫步》公开课导学案及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倡导低碳生活》《古诗苑漫步》公开课精品导学案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以和为贵》,让学生理解和平、和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和谐意识。

2. 通过学习《倡导低碳生活》,让学生了解低碳生活的意义,提高环保意识。

3. 通过学习《古诗苑漫步》,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培养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以和为贵》:学习和谐社会的理念,理解和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和谐意识。

2. 《倡导低碳生活》:了解低碳生活的概念,学习低碳生活的实践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3. 《古诗苑漫步》:欣赏古诗词的美,学习古诗词的写作技巧,培养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和谐社会的概念,引发学生对和谐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新课学习:讲解《以和为贵》的内容,让学生理解和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和谐意识。

3. 实践环节:让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低碳生活,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4. 欣赏与学习:欣赏《古诗苑漫步》中的古诗词,学习古诗词的写作技巧,培养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反思自己在和谐社会建设和低碳生活方面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和谐社会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低碳生活的了解和实践情况。

3. 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和写作技巧的掌握。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以和为贵》《倡导低碳生活》《古诗苑漫步》。

2. PPT课件。

3. 相关视频资料。

4. 古诗词鉴赏书籍。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理解低碳生活的实践方法。

3. 运用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美,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和谐社会的概念,引发学生对和谐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学习《以和为贵》: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理解和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和谐意识。

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公开课教案

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公开课教案

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

公开课教案低碳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低碳生活则是指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消费惯,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

目标导学二:了解低碳生活的重要性2.为什么要倡导低碳生活?低碳生活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倡导低碳生活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缓解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和资源。

同时,低碳生活也可以提升生活品质,促进健康和经济发展。

目标导学三:了解如何践行低碳生活3.作为青少年学生,怎样践行低碳生活?具体可从哪些方面入手?作为青少年学生,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入手,如减少用电、节约用水、步行或骑自行车代替开车等,同时也可以通过参与环保活动、倡导低碳生活等方式来践行低碳生活。

三、课堂练1.请简述低碳的概念和低碳生活的重要性。

低碳是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低碳生活则是指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消费惯,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

倡导低碳生活可以缓解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和资源,并提升生活品质,促进健康和经济发展。

2.你认为作为青少年学生,怎样践行低碳生活?作为青少年学生,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入手,如减少用电、节约用水、步行或骑自行车代替开车等,同时也可以通过参与环保活动、倡导低碳生活等方式来践行低碳生活。

低碳是指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随着经济和人口的增长,气候问题日益严重。

低碳内涵包括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等。

低碳生活是指尽量减少能源消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方面改变生活细节。

倡导低碳生活是保护地球、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作为学生,我们可以手洗衣物、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和杯子、节约用水和使用节能灯等方式实现低碳生活。

蒹葭》是一首怀人之诗,表达了诗人对伊人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芦苇和河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伊人”则是诗人心中永恒的思念和渴望。

通过XXX的手法,诗歌营造出了一种静谧、优美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了诗人深深的思念和对真挚爱情的向往。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一、教学内容
《倡导低碳生活》教案,取材于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1.理解“低碳生活”的含义,学习相关的词汇和概念。
2.阅读和分析课内阅读材料《低碳,让生活更美好》,学习文章结构和论证方法。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倡导低碳生活》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注意过节能减排的做法?”比如,关灯节水、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低碳生活的奥秘。
五、教学反思
在完成《倡导低碳生活》这一章节的教学后,我思考了整个教学过程,有以下几点感悟和反思:
首先,关于教学内容的设计,我认为将低碳生活的概念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在讲授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节能减排的具体做法非常感兴趣,这说明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方式是成功的。
2.增强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分析文章结构和论证方法,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强化审美鉴赏能力,让学生在感受文本语言美的同时,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提升生活审美情趣。
4.增进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低碳生活与我国传统文化中节约、环保观念的契合,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5.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与担当,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关注环境问题,积极参与低碳行动,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低碳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

《倡导低碳生活》——初中语文八下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精品课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倡导低碳生活》——初中语文八下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精品课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倡导低碳生活》——初中语文八下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精品课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倡导低碳生活》——八下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精品课例学习目标:1.了解低碳生活的相关知识。

2.学会创作宣传标语和倡议书。

3.通过低碳生活的学习,树立学生环保的主人翁意识。

教学重难点1.了解低碳生活的相关知识。

2.学会创作宣传标语和倡议书。

3.通过低碳生活的学习,树立学生环保的主人翁意识。

情境设置:春暖花开如约而至,我校绿色环保宣传活动也随之拉开帷幕,学校邀请同学们参加“争做低碳生活宣传员"活动。

视频导入:以“人间天堂”马尔代夫几十年后,将要从世界上消失,引发学生讨论原因,引出低碳生活。

教学过程:活动一:认识低碳生活请同学们阅读书本第50页“资料夹"相关内容,了解什么是低碳和低碳生活?屏显:低碳,英文为lowcarbon,意指较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低碳生活”指以节能(节水、节电、节气、回收等)的方式,以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实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的生活方式。

引发学生思考:我们身边有哪些不低碳的行为?预设:乱扔垃圾、水资源的浪费、食堂里的剩饭剩菜等。

当今世界尚有8亿人吃不饱、20亿人喝不上安全饮用水,因为环境污染,太多的人和动物遭受生命危机,插入《保护环境迫在眉睫》这一宣传视频,给学生以震撼和启迪。

引出关于低碳生活我们可以做活动二:践行低碳生活关于低碳,其实我们国家一直在行动。

比如发展新能源电车、风力发电和沙漠种植等,那么我们个人又能为低碳生活做些什么呢?请小组展开讨论,从不同角度分享“低碳生活,我们可以做什么"?预设:第一组:节约用电第二组:节约粮食,光盘行动第三组: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第四组:废物利用,废纸回收第五组:垃圾分类拓展补充:有害垃圾: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

屏显:一节小小的废电池可污染60万升水,等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一节电池如果烂在地里,能够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 开展“低碳生活21天挑战”活动,鼓励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的每一天,逐步形成习惯。
- 组织创意竞赛,鼓励学生提出独特的低碳生活点子,如设计节能小发明、策划环保宣传活动等,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
- 确保每位学生都备有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倡导低碳生活》的教材。
- 准备相关篇章的打印资料,如《低碳,从我做起》等,以供学生阅读和讨论。
2. 辅助材料:
- 收集和整理与低碳生活相关的图片,如环保标志、低碳出行方式等,用于课堂展示。
- 准备图表和统计数据,展示不同低碳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帮助学生理解数据背后的意义。
2. 循环利用:对废纸、塑料瓶等可回收物品进行分类回收,减少垃圾填埋和焚烧,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3. 绿色出行:选择骑自行车、步行或公共交通出行,减少私家车使用,降低汽车尾气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例题二:应用题
题目:假设你是环保志愿者,请设计一个面向社区的低碳生活宣传活动,包括活动的主题、内容和预期效果。
-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指导学生通过反思,促进自我提升。
-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低碳生活知识和技能。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
通过反思,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的不足,促进自我成长。
教学资源拓展
1. 拓展资源: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在于,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环保相关的话题,对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帮助学生将这些零散的知识点系统化,提升他们对低碳生活重要性的认识,并激发他们在生活中实践低碳的行动。

人教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二单元 综合性学习 倡导低碳生活》公开课教案_4

人教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二单元  综合性学习  倡导低碳生活》公开课教案_4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教学目标:1.理解低碳生活的概念,了解低碳生活的重要性,知道怎样践行低碳生活。

2.通过学习树立宣传低碳环保的意识,热爱与保护环境,践行低碳生活的良好品质,树立主人翁意识。

3.通过学习树立宣传低碳环保的意识,热爱与保护环境,践行低碳生活的良好品质,树立主人翁意识。

教学重难点:1.理解低碳生活的概念,了解低碳生活的重要性,知道怎样践行低碳生活。

(重点)2、通过学习树立宣传低碳环保的意识,热爱与保护环境,践行低碳生活的良好品质,树立主人翁意识。

(难点)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PPT、视频、图片(师)学生第一课时搜集有关低碳生活的资料并完成手抄报(生)教学过程:一、导入视频导入(温室效应)提问:视频短片中出现了一个效应,这个效应是什么效应?明确:温室效应。

过渡语:如果你觉得视频中的现象与你的生活很远的话,我们再一起看。

二、教学过程。

(一)低碳生活1、图片展示。

生活中常见物品图片展示。

提问:这些物品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用途?明确:所有的物品我们都有两面,要用辩证的方法去判定。

如果它们的使用成了这样、这样、这样、这样……你还会觉得视频短片中的现象还与你的生活很远吗?过渡语:为了不让这样的事件发生在我们生活中,我们需要践行一个新的生活理念。

你们知道是什么吗?2、低碳生活概念概念:低碳生活就是指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生活和工作中耗用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的排放量,达到减少大气污染、减缓生态恶化的目的。

低碳中的碳是什么碳?低意味着什么?明确:二氧化碳,低碳是指降低二氧化碳。

过渡语:低碳生活,是一个全新的生活理念,你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吗?3、减碳、降碳温室效应(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增加了全球极端天气的出现,面对这个问题我们个人应该怎么做?学生自由回答。

(同学间相互补充)老师分析讲解。

(二)倡导低碳生活1、宣传问一:作为一名青少年,我们有自己的职责——去践行低碳生活的理念,然而这就足够了吗?我们还要让更多的人去践行这个很好的生活理念。

《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公开课教案

《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公开课教案

《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公开课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低碳生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搜索信息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培养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学习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调查、访问等方法获取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增强学生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

2. 培养学生节能减排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碳排放,学会在生活中践行低碳理念。

三、教学准备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学习,每组选择一个研究主题,利用课外时间进行相关调查、搜集资料、分析整理资料。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相关教学资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地球碳循环示意图,引导学生了解碳排放的概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探究学习: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分享低碳生活的方法和经验。

3. 交流互动:教师组织学生就低碳生活的话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低碳理念。

4.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一份低碳生活行动计划,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低碳生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低碳理念。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探究学习、交流互动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低碳生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践行低碳理念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提高他们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低碳生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3. 学生能够运用调查、访问等方法获取信息,具备一定的探究学习能力。

4. 学生能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份低碳生活行动计划。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低碳生活主题的作文比赛,让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对低碳生活的理解和实践。

2. 开展低碳生活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各个领域的低碳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1.理解低碳生活的概念,了解低碳生活的重要性,知道作为青少年学生怎样践行低碳生活。

2.激发树立低碳环保的意识,培养热爱与保护环境,践行低碳生活的良好品质,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感。

一、导入新课播放《呼唤》(公益环保歌曲),在PPT上显示其歌词:大海是蓝色的吗?(女)妈妈,为什么听不到小鸟在唱歌呢?什么时候能听到叮咚泉水的声音呢?(爸)是呀,大地上有清清的河水在流淌蔚蓝的大海也是碧波荡漾可是,要懂得珍惜它们我们的生活才会幸福永远哦(妈)是呀,那个时候山间的泉水叮咚作响林间的小鸟也随心歌唱但是我们要懂得保护他们我们的家园才会和谐自然还记得,树的翠绿向山间伸展我知道,我们的家园和谐自然还记得,美丽的天空蔚蓝一片我感叹,我们的幸福将会永远还记得,山泉叮咚百灵鸟歌唱我骄傲,我们生活在人间天堂还记得,宽阔的海洋碧波荡漾我自豪,我们的地球风华正旺听,大地呼唤的声音何时才能够散发青春每天都是轻松的心情问,正在沉睡的人们可想过失去生态平衡就会失去后代的生存听,大地哭泣的声音是在诉说受伤的爱情渴望久违的纯洁心灵看,整天忙碌的人们游走在尘世的眼神竟然忽略了母亲的愁容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呢?【教学提示】PPT展示环境变化的原因图示。

【教学提示】分小组讨论,交流展示。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共存,而不是征服。

地震、泥石流、洪水频频发生。

因此,倡导并树立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是当务之急。

提高环保意识,践行低碳生活,共建绿色和谐家园,要求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

如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认识到了这一点,为了防止地球继续变暖、环境继续恶化,提出要“低碳生活”。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低碳生活,了解低碳生活,做“低碳生活的践行者”。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了解低碳和低碳生活1.什么是低碳?低碳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明确:①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连人类曾经引以为豪的高速增长的GDP也因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而大打折扣。

②低碳内涵为: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旅游、低碳文化、低碳哲学、低碳艺术、低碳音乐、低碳人生、低碳生存主义、低碳生活方式。

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又是其核心内容。

2.什么是低碳生活?明确: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目标导学二:了解低碳生活的必要性1.观看图片(地球环境遭破坏的图集),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学生回答)就是因为资源环境发生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变化,才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问题很多,如森林减少、草原退化、物种灭绝、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大气臭氧层遭到破坏(南极臭氧空洞)、温室效应、气候异常、资源短缺等,地球环境在不停地变差。

2.造成环境如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明确:造成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空气中含“碳”量增加。

3.为什么要倡导低碳生活?明确:①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②环境污染严重。

③倡导低碳生活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④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小结:为了保护和改善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保护地球,人们提出了低碳生活的口号。

目标导学三:走进低碳生活低碳生活从我开始,今天你低碳了吗?讨论:通过上面的学习,你认为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明确:①手洗衣物:生活中的衣物,尽量手洗。

不要过度依赖洗衣机。

这样,不仅环保低碳,而且节约。

②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和杯子:拒绝环境污染,保护森林资源。

③节约用水:用完水后及时关掉水龙头,增强节水意识。

④使用节能灯:也是节能减排的重要之举。

⑤减少使用电脑:尽管我们生活的时代已经和互联网不可分离,但并不代表我们必须时刻都要使用电脑。

电子产品产生的电子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是可怕的,减少使用电脑,延长你的电脑的使用寿命吧。

⑥使用购物袋:外出购物时,自备购物袋,减少使用塑料袋。

⑦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骑自行车出行、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⑧爱护野生动物:野生动物同植物一样对环境有多方面的保护作用,特别是珍稀动物,国家都把它们列为保护动物。

物种消失最终危及的是我们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平衡的科学结论。

我们要爱护鸟,不吃野生动物,特别是国家规定的保护动物。

⑨注意废物的回收和利用:废弃物如果丢弃就是废渣,就要污染环境。

其实,废弃物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如果我们开动脑筋,它们都应该有回收和利用的价值。

如废纸、废塑料、废电池、废电器等很多东西都具有回收利用的价值。

同学们要注意观察,开动脑筋,尽量做到废物利用。

目标导学四:关注更多低碳知识低碳知识抢答题1.第2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D)A.世界地球日B.世界卫生日C.世界动物日D.世界环境日2.全国统一的环境问题举报免费热线电话是(C)A.12315 B.110 C.123693.为保护蓝天,我们在出门时,应该(C)A.尽量选择乘坐舒适的交通工具B.使用私人车C.尽量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4.饮用水的感官性状应该是透明度良好和(A)A.无色、无臭、无异味B.无色、无味C.无色、透明5.减少“白色污染”我们应该(B)A.乱扔塑料垃圾B.自觉地不用、少用难降解的塑料包装袋C.尽量使用塑料制品三、板书设计可取之处从现象到原因层层分析,以图片带动学生整体思维,学生能深刻且用心地感受,低碳生活的理念在学生心中树立了。

不足之处学生自己准备的环节并不多,综合性学习应该以学生的搜集学习为主导,这次课堂教学的准备不够充分,以后要多重视预习环节。

第1课时关雎1.了解《诗经》的相关知识。

2.理解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3.了解诗中运用的赋、比、兴和反复等写作手法。

一、导入新课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

”在我国几千年的古典文学长廊中,《诗经》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诗歌文学的鼻祖,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

《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据说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也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

今天我们来学习位于《诗经》三百篇之首的《关雎》。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了解《诗经》,体验诗歌之美1.了解《诗经》。

①《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又称“国风”,指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间歌谣。

“雅”分大雅、小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

②《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赋:就是铺陈直叙。

比:就是比喻。

兴: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做铺垫,“兴”字的本义是“起”。

简单地说是指先言他物以触发联想,诱发文思。

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

③《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

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环往复的艺术效果。

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叠词来状物、拟声、摹貌。

2.生字识记。

雎.(jū)鸠.(jiū)好逑..(cēn cī)..(hǎo qiú)参差荇.(xìng) 芼.(mào) 窈窕..(wù mèi)..(yǎo tiǎo) 寤寐3.重点语句翻译。

(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明确:姑娘美丽又善良,是我的好配偶。

(2)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明确:好姑娘追求不到,从早到晚思念她。

(3)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明确:姑娘美丽又可爱,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目标导学二:合作探究,理解诗歌内容1.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明确:这首诗很短很完整,写主人公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陷于难以自拔的低沉哀吟,是一首古老而优秀的民歌作品。

2.既然大家都认为这首诗是爱情诗,那么它是如何抒发相思之情的?明确:首章四句写一个年轻小伙子,见到河洲上一对水鸟的相亲相爱,听到它们一唱一和的鸣叫,自然引起自己的无限情思,何况他心目中正有一位所爱的人呢!他向往着那位美丽贤淑的好姑娘,希望她能够成为自己理想的配偶。

目标导学三:总结归纳,分析写作手法《关雎》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明确:(1)非常生动地运用“兴”的手法。

诗歌以河中沙洲上相互和鸣的水鸟开头,是《诗经》“比兴”手法中“兴”的表现手法,兴的表现手法只是一种自由联想,起引出下文的作用,因而不同于后世诗歌的景物描写,但是河水沙洲上的和谐的鸟鸣,仍可以引起读者的遐想,把人带到一片平旷辽远的境地之中,诗因此也显得分外质朴自然。

(2)重章叠唱的形式营造出了一种喜庆的气氛。

(3)语言富于表现力,运用双声叠韵。

“窈窕淑女”“辗转反侧”等语句,善用双声叠韵,既富于表现力,又朗朗上口,至今活跃在人们的语言中。

三、板书设计第2课时蒹葭1.学习生字词,掌握重章叠句的形式特点。

2.品味诗歌的意境,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3.感知“伊人”的形象,解读文章的主题。

4.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一、导入新课(先播放秋水边芦苇画面配《在水一方》二胡曲,依不同的画面和需要低声循环播放。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经》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是现实主义的源头,它开阔,丰盈,简单,洁净。

你看,那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秋水之畔晓雾朦胧中,痴情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身影。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蒹葭》,吟诵优美的文字,传唱这首古老的歌谣。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走进作品,品读诗歌之美1.走进作品《蒹葭》选自十五国风中的《秦风》,属秦国民歌。

“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质朴,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是一首优美的怀人诗作。

蒹葭的意思是芦苇,生于水边。

2.识记字音。

溯洄..(sù huí)道阻且跻.(jī)水中坻.(chí)水中沚.(zhǐ)3.以小组为单位朗读,并请同学们总结一下:为什么《蒹葭》读起来这么美?(小组讨论)这不仅是因为大家朗读时十分投入,也因为诗歌独特的形式。

(1)韵脚苍、霜、方、长、央萋、晞、跻、坻已、涘、沚(2)叠词苍苍、萋萋、采采还有“所谓伊人……”“溯洄从之……”“溯游从之……”重章叠句,反复吟唱,是《诗经》的特点。

总结:该诗四字一句,节奏鲜明而短促,重章叠句、回环复沓,产生了一唱三叹、余音绕梁的效果。

目标导学二:合作探究,品味诗歌意境古人云:“诗缘情而绮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