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艺术徽州砖雕听课记录

合集下载

总结形成完整的徽州非遗研学单元课程,构建全方位研学路线。

总结形成完整的徽州非遗研学单元课程,构建全方位研学路线。

总结形成完整的徽州非遗研学单元课程,构建全方位研学路线。

徽州非遗研学单元课程总结徽州,这片富饶而充满历史底蕴的土地,拥有众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更好地传承与保护这些非遗,我们设计了以下徽州非遗研学单元课程,以帮助学生和旅行者深入了解徽州非遗的魅力,构建全方位的研学路线。

徽州非遗研学单元课程:1. 徽墨制作技艺:走进徽墨工坊,了解徽墨的历史、原料与制作过程,亲手体验徽墨制作,感受这一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

2. 徽剧表演:观看经典的徽剧表演,了解徽剧的起源、发展与特色,深入体验徽剧的韵味和表演艺术。

3. 徽州剪纸艺术:跟随剪纸大师学习剪纸技艺,了解徽州剪纸的特点与风格,创作自己的剪纸作品,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

4. 徽州茶艺:学习徽州茶艺文化,了解茶叶的种类、制作与品鉴方法,体验泡茶、奉茶的过程,品味徽州茶的韵味。

5. 徽派建筑:参观徽派建筑代表,如西递、宏村等古村落,了解徽派建筑的风格、布局与特点,探索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6. 徽绣技艺:参观徽绣工坊,了解徽绣的历史、技艺与特色,学习基本的刺绣技巧,体验这一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

7. 徽州泥塑:参观徽州泥塑工坊,了解泥塑的原料、工艺与特色,学习基本的泥塑技巧,感受这一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

8. 徽州竹编:参观徽州竹编工坊,了解竹编的原料、工艺与特色,学习基本的竹编技巧,感受这一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

全方位研学路线:第一天:徽墨制作技艺与徽剧表演上午:参观徽墨工坊,了解徽墨的历史与制作技艺。

下午:观看徽剧表演,了解徽剧的文化内涵与表演艺术。

第二天:徽州剪纸艺术与徽州茶艺上午:跟随剪纸大师学习剪纸技艺,创作剪纸作品。

下午:学习徽州茶艺文化,体验泡茶、奉茶的过程。

第三天:徽派建筑与徽绣技艺上午:参观西递、宏村等古村落,了解徽派建筑的文化内涵与风格特点。

下午:参观徽绣工坊,学习基本的刺绣技巧。

第四天:徽州泥塑与徽州竹编上午:参观徽州泥塑工坊,学习基本的泥塑技巧。

17. 徽州三雕(安徽)-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17. 徽州三雕(安徽)-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徽州三雕(安徽)-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知识目标1.了解徽州三雕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2.学会运用简单的线描、素描、水彩等技法,描绘徽州三雕。

3.掌握艺术创作的基本原理,培养创作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徽州三雕的内涵和特点。

2.运用不同的艺术技法,进行创作和表现。

3.发挥学生创新意识,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教学难点1.在描绘徽州三雕的过程中,如何处理色彩、质感、构图等方面的问题。

2.如何引导学生从文化角度去理解徽州三雕,并将其融入到创作之中。

教学步骤1. 课前引导(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材料,介绍徽州三雕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艺术欣赏(20分钟)教师为学生展示不同样式的徽州三雕作品,让学生欣赏其造型、色彩和构图,并就其特点与学生交流。

3. 艺术实践(80分钟)步骤一:线描(20分钟)教师为学生分发绘图纸和铅笔,在黑白线描的基础上,练习简单的透视和剖析,掌握线条的变化和表现力。

步骤二:素描(20分钟)教师为学生分发铅笔和素描纸,在线描的基础上加上阴影、光影等,表现出徽州三雕的体形、质感以及造型。

步骤三:水彩(40分钟)教师为学生分发颜料和画笔,通过教学视频或现场演示,引导学生掌握水彩的基本知识和技法,并在素描的基础上,给徽州三雕作色,表现出不同的质感和氛围。

4. 课堂总结(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课的学习收获和体会,并鼓励学生寻找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亮点和创新。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初步了解徽州三雕的文化内涵和风格特点,并通过逐步学习不同的艺术技法,掌握了创作和表现的基本原则和技能。

同时,通过课前引导和课后总结,引导学生发挥创新意识,并将其融入到实际的创作中,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

第8课:走近民间砖雕、灰雕艺术

第8课:走近民间砖雕、灰雕艺术
学生活动
1、谈一谈自己生活中对砖雕、灰塑等人物讲趣事的故事。
2、尝试制作方法将自己喜欢的传雕、灰塑用像皮泥塑出人物来,彩塑制作出来。要造型生动、有趣、动态美、装饰美。
3、能掌握基本的美术术语中的“形体概括”“部件连接”吗?
作业要求:
1、运用合适的像皮泥、借用工具创作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物小彩塑。
2、个性探究:
课后记:学生通过制作能用像皮泥塑造出一个可爱的人物小彩塑,并能形体造型概括、头部特征是夸张、装饰色彩是鲜艳、制作手工是精致。
3、教师讲述一个有关彩塑动物制作工艺程序与操作步骤。讲述民间砖雕、灰塑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人物彩塑的外形,色彩、花纹与真实的人物有什么区别?民间砖雕灰塑有什么特点?你喜欢哪一件作品,为什么?给你什么感觉?哪些作品最吸引你?为什么?
4、教师讲述砖雕、灰塑的特征(如圆拄体、球体)将几个基本形体连接,并进行细部的加工,板述和制作方法。(1)揉、搓、捏、接、贴、压、戳、绘。(2)形体造型概括、头部夸张、装饰色彩鲜艳、制作手工精致。
第8课:走近民间砖雕、灰雕艺术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欣赏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中的精湛作品,感受人物雕塑的审美特征。
(2)了解塑造人物小雕塑的基本汇语和基本技能。
(3)借助工具运用合适的泥料,创作自己喜欢的人物雕塑作品。
2、过程和方法:
(1)在欣赏评述中了解砖雕、灰雕的艺术特点和实用价值。
(2)在尝试创作中学会合作塑造有细节特征或情境特色和的人物小雕塑作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对民间艺术感兴趣。
(2)热爱家乡的民间艺术。
(3)树立爱护民间艺术的品德。
二、教学要点:
1、重点:运用合适的泥料,借助塑雕工具塑造、组构不同的人物雕塑。

徽州三雕课程设计

徽州三雕课程设计

徽州三雕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徽州三雕(木雕、砖雕、石雕)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2. 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徽州三雕的主要艺术特征和工艺技法。

3. 学生能够掌握徽州三雕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风格演变及其社会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的美术术语,分析并评价徽州三雕的审美特点。

2. 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或影像资料观察,能够设计并制作简单的徽州三雕风格的作品。

3. 学生能够利用网络资源和图书馆资料,搜集并整理徽州三雕的相关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2. 学生通过学习徽州三雕,激发对家乡文化的探究欲望,培养本土文化认同感。

3. 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升人际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美术学科的地方课程,旨在通过徽州三雕这一具体艺术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地方文化,提高美术素养。

学生特点分析:考虑到学生为初中年级,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手工制作技巧,对地方文化有好奇心,适合开展探究性学习。

教学要求:1. 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 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创新能力。

3. 教学评价应关注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导入新课:介绍徽州三雕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内涵,引发学生对地方传统艺术的兴趣。

参考教材章节:第一章《徽州民间艺术概述》2. 知识讲解:(1)徽州三雕的定义、分类及其艺术特点。

(2)徽州三雕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风格演变。

参考教材章节:第二章《徽州三雕艺术》3. 技能训练:(1)组织学生参观实物或观看影像资料,分析徽州三雕的工艺技法。

(2)开展徽州三雕制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作品。

参考教材章节:第三章《徽州三雕的制作技艺》4. 案例分析:(1)分析经典徽州三雕作品,了解其背后的故事和寓意。

中学美术教学案例开发——以《家乡的艺术——徽州木雕》为例

中学美术教学案例开发——以《家乡的艺术——徽州木雕》为例

中学美术教学案例开发——以《家乡的艺术——徽州木雕》为例□李巧巧摘要:如何在中学美术中融入更多的民间美术,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地方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当前中学美术教师亟须探讨的重要课题。

该文将徽州传统文化融入中学美术课堂,旨在通过美术教学传承本土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美术学科素养。

关键词:美术教育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徽州木雕(图1.2)带有一定的地域人文特色,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民间美术、建筑、戏曲等传统文化一脉相承。

中学美术教材中呈现的大多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工艺品,既有建筑上的雕刻,又有生活中的剪纸艺术、玩具、面花等。

而徽州木雕教学旨在向学生传达家乡艺术的相关信息,如,泥塑、刺绣等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品都是地区文化与精神的重要载体。

教师应引导学生寻找家乡的山山水水、房前屋后隐藏的美。

文章以徽州木雕作品为载体,通过教授徽州木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程内容上贯穿“造型•表现”领域、“欣赏•评述”领域、“设计•应用”领域、“综合•探索”领域的相关内容,遵循《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美术课程内容的规范要求,深化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以及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让学生在徽州木雕美术课堂的学习中领悟美术、参与美术。

教师在教学时应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重视学生的感受、经验以及知识接受的过程,让学生从最初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感知。

教师在教学中应体现自由、和谐、创新和人文的美术学科精神。

一、开展徽州木雕课程教学的可行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人生阅历的增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身心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心理自我同一性和自觉性也在增强,他们力求在各方面都表现得更为真实、深刻,表现能力也有所提高。

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能够运用一些造型方式表现观察对象,有的学生进一步拓展了材料的运用,寻求技法和表现方法的创新。

而黄山地区的学生在徽州木雕的世界里长大,已经了解了一些雕刻技法和“三雕文化”等相关知识,因此,在黄山地区的学校中开展徽州木雕美术课堂有一定的可行性。

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徽州三雕》评课稿

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徽州三雕》评课稿

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徽州三雕》评课稿1. 引言本文是对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材中的《徽州三雕》一课进行评课稿的撰写。

该课程是该教材中的一节重要课程,通过学习徽州石雕、木雕和泥雕的艺术形式和技法,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传统雕塑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2. 课程背景《徽州三雕》是八年级美术上册的第六单元,该单元总体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的发展历史和地域特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该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徽派石雕、木雕和泥雕,通过学习相关的艺术作品,学生可以了解徽派雕塑的艺术特点和技法。

3. 教学目标3.1 知识目标•了解徽派石雕、木雕和泥雕的艺术特点;•学习各种雕塑材料的使用方法和技巧;•认识并了解徽州地区的雕塑艺术的独特风格。

3.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3.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艺术品味和艺术素养;•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4. 教学内容及教学组织4.1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1.徽州石雕艺术的特点和代表作品;2.徽州木雕艺术的特点和代表作品;3.徽州泥雕艺术的特点和代表作品;4.雕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4.2 教学组织•导入:通过讲解徽派雕塑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对雕塑艺术产生兴趣。

•知识讲解:讲解徽州石雕、木雕和泥雕的特点和技法,介绍代表作品,示范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观摩作品:展示具有代表性的徽派雕塑作品,引导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观察和欣赏。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雕塑实践,让学生体验到雕塑的制作过程和技巧。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分享他们的创作心得和体会。

5. 教学方法1.演讲式授课:通过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徽派雕塑的背景和特点,让学生对雕塑艺术有一个基本的认知。

2.图片展示:通过展示雕塑作品的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徽派雕塑的艺术风格和技法。

家乡的艺术徽州砖雕听课记录

家乡的艺术徽州砖雕听课记录

家乡的艺术徽州砖雕听课记录
徽州砖雕是我家乡的传统艺术,今天我参加了一场有关徽州砖雕
的听课,深刻了解了它的历史背景和精美工艺。

听课老师从徽州砖雕的起源、技艺特点、流派演变、历史渊源等
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徽州砖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人们
用砖雕来装饰城池和寺庙等建筑。

随着时间的推移,砖雕的应用范围
不断扩大,从建筑内部装饰到外墙、街巷、园林等领域。

徽州砖雕的技艺特点是以“减法”为主,也就是用刀雕刻去除多
余的砖块,雕出所需的图案、文字、装饰等。

徽派砖雕流派较多,各
具特色。

比如商界砖雕注重商业目的性,宗教砖雕强调宗教文化因素,民间砖雕则倾向于艺术形式和神话故事的表现。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们还学习了徽州砖雕的制作过程。

首先要准
备好黏土和砖头等原材料,然后进行模型的设计和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燃烧温度和时间,才能保证成品的质量。

最后,我们参观了一些徽州砖雕的展示和实物。

这些砖雕作品精
美绝伦,形态多样,包括动物、花卉、器具、人物等,给人带来强烈
的视觉冲击和审美感受。

通过这次听课,我对家乡的徽州砖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感到自
豪和骄傲。

我相信,我们应该把传统文化继承下去,并将其发扬光大。

《家乡的艺术——徽州砖雕》教学案例

《家乡的艺术——徽州砖雕》教学案例

《家乡的艺术——徽州砖雕》教学案例1. 了解徽州砖雕的历史和发展背景,了解徽州砖雕的工艺和特点。

2. 能够欣赏徽州砖雕的艺术造诣,理解徽州砖雕的文化内涵。

3. 能够通过实践体验,掌握一些基本的砖雕刻工具和技巧。

教学内容:1. 徽州砖雕的历史和发展背景2. 徽州砖雕的工艺和特点3. 欣赏徽州砖雕作品4. 徽州砖雕的基本工具和技巧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让学生了解一下徽州的文化和历史,介绍徽州砖雕的发展背景。

第二步:学习徽州砖雕的工艺和特点讲解徽州砖雕的工艺和特点,包括选材、制作、雕刻等方面,并结合图片或实物进行示范。

第三步:欣赏徽州砖雕作品让学生欣赏一些徽州砖雕的作品,了解它们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第四步:实践体验提供一些小型的砖块和简单的雕刻刀具,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创意进行砖雕刻,让学生体验并掌握一些基本的砖雕刻工具和技巧。

第五步:总结通过学习和实践,让学生总结徽州砖雕的重要性和价值。

教学重点:1. 徽州砖雕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2. 掌握一些基本的砖雕刻工具和技巧。

3. 理解徽州砖雕的工艺和特点。

教学难点:1. 了解徽州砖雕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2. 掌握一些基本的砖雕刻工具和技巧。

教学方法:1. 集体授课、示范教学。

2. 实践操作、小组讨论。

3. 引导式学习、启发式教学。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徽州砖雕有着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2. 学生学会了一些基本的砖雕刻工具和技巧。

3. 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积极,学习效果良好。

4. 通过实践体验和欣赏作品,学生对徽州砖雕的价值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乡的艺术徽州砖雕
一、徽州砖雕的历史渊源
徽州砖雕是指中国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地区流传下来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

它起源于明代,经过多年的发展演变,成为徽派文化的瑰宝之一。

二、徽州砖雕的特点与技艺
2.1 特点
1.精致细腻:徽州砖雕作品刀法巧妙,轮廓清晰,雕刻出的图案栩栩如生,给
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2.寓意深远:徽派文化注重寓意与象征,徽州砖雕作品往往蕴含丰富的寓意和
象征,如富贵、吉祥等。

3.多样性:徽州砖雕形式多样,包括屏风、门楼、墙面等,适应了不同场景和
需求的展示。

2.2 技艺
1.雕刻技法:徽州砖雕以浮雕和阴刻为主要技法,雕刻师傅们凭借精湛的技艺,
将平面的砖面雕刻出立体的效果。

2.材料选用:徽州砖雕的材料主要是质地坚硬的特制砖块,这些砖块经过特殊
处理,能够保持形状和质地的稳定。

3.彩绘装饰:徽州砖雕作品会进行彩绘装饰,以增强视觉效果和艺术感。

三、徽州砖雕的艺术价值
徽州砖雕作为徽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3.1 文化传承与表达
徽州砖雕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徽州人民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每一件徽州砖雕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代表着徽州人民的智慧和才华。

3.2 艺术欣赏与交流
徽州砖雕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吸引了众多的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

通过欣赏和交流,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徽州的文化传统和艺术精髓。

四、徽州砖雕的应用价值
徽州砖雕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礼品制作等领域。

4.1 建筑装饰
徽州砖雕作为一种独特的装饰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徽派建筑的门楼、墙面等部位,为建筑增添了艺术魅力和视觉效果。

4.2 文化礼品
徽州砖雕作为徽州地区的传统工艺品,成为游客众多的徽州的纪念品和文化代表。

人们可以将其作为礼品赠送给亲友,体现徽州文化的独特魅力。

4.3 旅游推广
徽州砖雕作为徽州的瑰宝之一,对于推广徽州旅游具有重要意义。

游客可以通过参观徽州的砖雕作品,了解徽州的历史文化,并且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徽州砖雕的保护与传承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徽州砖雕艺术,采取以下措施:
5.1 建立专门机构
成立专门的徽州砖雕保护与传承机构,负责砖雕作品的保护修复、研究和培训工作,推动其发展和传承。

5.2 加强文化教育
通过加强学校与社区的文化教育工作,将徽州砖雕的知识和技艺传授给更多的年轻人,培养徽州砖雕的接班人。

5.3 拓宽市场渠道
通过拓展销售渠道和市场推广,提高徽州砖雕作品的认知度和市场影响力,增加其经济价值,为保护和传承提供更好的条件和支持。

5.4 加强法律保护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依法保护徽州砖雕作品的权益,打击盗版和侵权行为,保障其正常发展和传承。

六、结语
徽州砖雕作为徽派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我们应当进一步发挥其应用价值,推动其融入现代社会和生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一传统艺术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