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摘要-Abstract-参考文献-致谢

合集下载

隧道工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隧道工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课题名称青花坪公路隧道综合设计学院(部) 公路学院专业公路隧道与岩土工程班级 21030803学生姓名张学号 2103080314 月 16 日至 6 月 19 日共 9 周指导教师(签字)教学院长(签字)2012年 04 月 16 日一、设计内容(论文阐述的问题)青花坪公路隧道综合设计,具体内容包括资料整理分析与开题报告的撰写、路线方案比选、平纵横断面设计、洞门及明洞设计、衬砌结构设计、防排水设计、通风照明设计等,编制设计文件和绘制图纸。

二、设计原始资料(实验、研究方案)1、1:1万地形图一张;2、公路等级:高速公路;3、交通量:近期(2022年)19100辆/日(标准车)远期(2032年)32100辆/日(标准车)三、设计完成后提交的文件和图表(论文完成后提交的文件)1. 计算说明书部分:(1)设计说明书;(2)衬砌结构计算书;(3)通风计算书;(4)照明计算书。

2、图纸部分:路线平、纵断面图;隧道内轮廓及建筑限界图;洞门立、平、侧面图;明洞结构图;衬砌结构图;防排水设计图;通风照明设计图;施工方案设计图;施工监控量测设计图;施工场地布置图;施工组织计划与进度安排图等。

四、毕业设计(论文)进程安排序号设计(论文)各阶段名称日期(教学周)1 收集熟悉资料,撰写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第1周2 路线方案比选,平、纵、横断面设计第2、3周3 洞门、明洞及衬砌结构的设计与计算第4、5周4 隧道防排水设计、通风照明计算与设计第6周5 施工、监测方案设计、编写设计说明书第7周6 指导老师审查,修改、整理图纸;评阅人审阅,答辩第8周五、主要参考资料《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10;《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026.1-1999),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05;《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9;《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05;《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09;《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10;李宁军, 公路隧道勘察设计,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夏永旭, 王永东. 隧道结构力学计算,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09;吕康成. 公路隧道运营设施,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07;于书翰, 杜谟远. 隧道施工,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06;吕康成. 隧道工程试验检测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01其他现行相关技术规范和规程;所学各门课程之教材或讲义。

隧道设计文献综述

隧道设计文献综述

隧道设计文献综述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隧道设计是现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隧道在城市地下交通、矿山开采、水利工程等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和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隧道设计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本文将从隧道设计的历史演变、设计原则、设计方法以及隧道设计中遇到的一些关键问题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了解隧道设计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一、隧道设计的历史演变隧道设计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古埃及、古代罗马时期就有人类开始进行隧道工程建设。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隧道设计也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工程学科。

19世纪工业革命的兴起,交通运输的发展对隧道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标志性的代表作品有英国的伦敦水下隧道和法国的蒙马特隧道等。

20世纪以来,隧道设计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隧道设计的规模、技术、材料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例如瑞士的戈特哈德基地隧道、美国的八里铺隧道等。

随着城市发展和人类对交通安全、环保等方面要求的提高,隧道设计将面临更多挑战和机遇。

二、隧道设计的原则隧道设计的原则包括结构安全、施工可行、使用寿命长、运营经济等方面。

在隧道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地质条件、地表建筑、地下水位等因素,确保隧道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隧道设计还应考虑到隧道的通行能力、施工难度、维修保养等因素,确保隧道工程的高效运营和经济性。

隧道设计必须严格按照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进行,确保隧道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隧道设计的方法主要包括地质勘察、设计计算、结构分析、材料选择等方面。

在地质勘察阶段,需要充分了解隧道所在地的地质构造、地质条件、地下水位等情况,为后续的设计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在设计计算阶段,需要考虑隧道的结构形式、荷载特点、抗震设防等因素,利用现代工程软件进行模拟计算,确保隧道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材料选择方面,需要根据隧道的使用环境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材料,确保隧道工程的耐久性和质量。

四、隧道设计中的关键问题隧道设计中存在一些关键问题,如地质灾害防治、火灾安全、抗震设计等。

隧道施工工程论文_隧道施工技术论文

隧道施工工程论文_隧道施工技术论文

隧道衬砌裂损及其防治【摘要】作为地下工程的重点项目隧道工程,由于其复杂性,难维修与难管理,质量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工作者。

本文先对运营隧道衬砌裂损进行相关分析,主要对隧道衬砌裂损问题阐述了作者的对策。

【关键词】衬砌裂损;隧道;防治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加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隧道工程数量最多、发展最快的国家。

作为交通运输的咽喉,运营隧道结构的安全状况影响着客货运输的效益及安全。

但是,由于水害、冻害、不良地质及衬砌材料侵蚀等原因,运营隧道的衬砌混凝土出现开裂、变形、疏松、剥落、掉块等现象,降低了衬砌结构的承载能力,缩短了使用寿命,甚至导致衬砌结构失稳、遭到破坏。

如何对运营隧道进行健康诊断、病害与灾害的预防和控制就显得极为重要。

本文主要针对运营隧道衬砌裂损病害及其防治措施进行分析。

1 衬砌裂损的类型隧道衬砌裂损的类型主要有衬砌变形、衬砌移动、衬砌开裂3种。

1.1 衬砌变形:衬砌变形有横向变形和纵向变形两种,其中横向变形是主要变形。

横向变形是指衬砌由于受力原因而引起拱轴形状的改变。

1.2 衬砌移动:衬砌移动是指衬砌的整体或其中一部分出现转动、平移和下沉等变化,也有纵向和横向之分。

1.3 衬砌开裂:衬砌开裂是指衬砌表面出现裂纹、裂缝或贯通衬砌全部厚度的裂纹的总称,是衬砌变形的结果。

衬砌开裂包括张裂、压溃和错台3种:①张裂。

张裂是弯曲受拉和偏心受拉引起的裂损。

②压溃。

压溃是弯曲或偏心受压引起的衬砌裂损。

③错台。

错台是由剪切力引起的裂缝,裂缝宽度在表面至深处大致相同。

2 衬砌裂损的防治措施2.1 衬砌裂损的防治原则防治衬砌裂损病害首先要消灭已有的衬砌裂损带来的对结构及运营的一切危害,并防止裂损再加大。

其次是采用以稳固围岩为主,稳固围岩与加固衬砌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

地表之所以发生沉降,是因为发生了地层损失,而地层损失主要是由于土的应力状态和土的含水量发生了变化,机理的探讨是必要的,但是人们更关心地层损失造成的后果一地表沉降,更关心地表沉降的规律性,木文讨论了隧道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的规律,将隧道施工方法分为盾构法和矿一山法两种,结合理论分析和实测结果,分别给出了地表沉降曲线和沉降范围的经验公式,其结论对北京地铁隧道的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隧道工程施工参考文献

隧道工程施工参考文献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隧道工程在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隧道工程施工质量与效率,以下列举了一些关于隧道工程施工的参考文献,以供相关研究人员参考。

1. 刘佳. 论述铁路隧道施工技术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06):134-135.本文针对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如地质条件复杂、施工环境恶劣等,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隧道工程施工质量。

2. 王晓佳. 复杂地质条件下铁路隧道施工关键技术分析[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06):146-147.本文针对复杂地质条件下铁路隧道施工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包括隧道围岩稳定性、施工方法选择、施工监测等方面,为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工程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3. 郭军浩. 浅谈复杂地质条件下铁路隧道施工技术[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06):152-153.本文对复杂地质条件下铁路隧道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复杂地质条件对隧道施工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以确保隧道施工顺利进行。

4. 刘高锋. 隧道施工的质量以及安全防护措施[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06):158-159.本文从隧道施工质量和安全防护两个方面,探讨了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提出了提高隧道施工质量和安全防护措施的方法。

5. 唐解,张建刚. 浅析山岭隧道下穿村庄施工技术[J]. 江西建材,2017,(06):129-132.本文针对山岭隧道下穿村庄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6. 郭立军. 小净距隧道围岩变形特征及施工方法优化[J]. 铁道建筑,2017,(03):50-52.本文针对小净距隧道围岩变形特征及施工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围岩变形对隧道施工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施工方法。

隧道施工文献综述

隧道施工文献综述
2、加强施工中隧道地勘探工作
隧道设计阶段的地质勘察工作对制定方案具有重要意义,但在一般情况下,仅只是对隧址地质情况概括性的有限描述,它还不能完全指导施工,必须在施工中打开地层后进一步对地质进行勘探。因此,对施工中的地质超前预报技术的开发与完善和发展多种勘探手段,以迅速及时地获得尽量多的地质信息资料,对顺利进行施工极为重要。
Daniela Boldini, Roman Lackner, and Herbert A. Mang. Ground-Shotcrete Interaction of NATM Tunnels with High Overburden[J].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05,131,(7):886~897.
2.2.2
隧道掘进机包含盾构和TBM,一般来说,在欧洲,盾构也称为TBM;但在日本和我国,习惯上将用于软土地层的隧道掘进机称为盾构,将用于岩石地层的隧道掘进机称为TBM[5]。其实,TBM就是隧道掘进机的英文“Tunnel Boring Machine”的缩写,但通常定义中的TBM是指全断面岩石隧道掘进机,是以岩石地层为掘进对象,它与盾构的主要区别就是不具备泥水压、土压等维护掌子面稳定的功能。而盾构施工主要由稳定开挖面、掘进及排土、管片衬砌及壁后注浆三大要素组成。其中开挖面的稳定方法是盾构工作原理 的主要方面,也是盾构区别于TBM的主要方面。国内全断面TBM的研究开发始于1964年。由上海勘测设计院机械设计室、北京水电学院机电系分别进行方案设计。1965年,TBM的研制列入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当时的水电部抽调技术力量,以上海勘测设计院机械设计室为主,集中在上海水工机械厂进行现场设计,1966年制造出了1台直径Æ3.5m的全断面TBM,先后在云南下关的西洱河水电站引水隧道进行工业性试验,开挖地质为花岗片麻岩、及石 灰岩,抗压强度为100~240MPa。最高月进尺为48.5m。

隧道工程课题研究论文(五篇):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要点探讨、隧道工程中台阶式瓦斯排放的应用…

隧道工程课题研究论文(五篇):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要点探讨、隧道工程中台阶式瓦斯排放的应用…

隧道工程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要点探讨2、隧道工程中台阶式瓦斯排放的应用3、地下隧道工程专业校企互动人才培养4、隧道工程总体设计及施工方案分析5、高铁隧道工程湿喷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全文总字数:19322 字篇一: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要点探讨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要点探讨摘要:首先介绍了隧道工程施工技术,主要包括隧道洞口施工技术,隧道钻爆施工技术,隧道混凝土喷射施工技术,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等内容,然后指出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作用和不足,最后提出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要点,包括完善施工技术方案,加强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提高施工人员技术水平,重视工程质量检测和验收等。

结论证实,把握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要点,能够推动施工顺利进行,预防质量问题发生,提高隧道工程质量和效益。

关键词: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要点;混凝土喷射施工引言隧道工程施工中,随着施工技术创新发展和施工经验的不断总结,隧道施工技术取得不断改进和完善,并在工程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然而部分施工人员没有严格落实技术管理要点,影响工程质量和效益,有必要采取完善措施。

本文结合隧道工程建设基本情况,就如何落实隧道施工技术,加强技术管理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1隧道工程施工技术1.1隧道洞口施工技术隧道洞口施工应尽量避免扰动原土体结构,如果是在山区作业,开挖时遇到孤石阻碍,有必要采用钻机爆破技术施工。

洞口开挖时,要遵循规范要求做好支护工作,保证施工安全,预防滑塌等事故发生,为提升隧道施工质量奠定基础。

隧道洞口开展挖掘推进作业时,如果断面达到30m,应确保洞口与仰拱结构稳定性。

加强隧道洞口施工全过程质量管理,切实做好隧道洞口排水工作,防止雨水下渗影响洞口稳定性[1]。

预防安全隐患发生,保障施工安全和隧道工程质量。

1.2隧道钻爆施工技术根据隧道施工现场情况,合理确定爆炸孔位,不得盲目钻爆。

要选用合适的炸药,严格按要求操作,确保钻爆作业安全。

隧道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摘要

隧道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摘要

摘要从襄樊到安康的元和观一号隧道是一条短隧道。

本次设计题目为元和观一号铁路隧道设计,隧道总长101m。

根据工程地质资料进行隧道的平、纵断面设计;参照规范和洞门标准图,确定洞门类型,利用作图法确定洞口位置和洞口边、仰坡开挖线;利用挡土墙原理进行洞门结构检算,包括翼墙与端墙的强度及稳定性检算;根据隧道围岩类型和等级进行衬砌设计,确定衬砌形式,计算隧道的围岩压力,利用FORTRAN程序进行衬砌的内力计算,此外还利用自编FORTRAN程序检算二衬的强度;参照隧道施工方法及有关的施工方法的资料,确定其采用台阶法施工,对元和观一号隧道进行施工组织设计。

关键词:隧道洞门衬砌设计开挖施工AbstractThe NO.1 tunnel of YuanHeguan on the railway from Xiangfan to Ankang is a short-long railway tunnel. Design topic is the design for the NO.1 of Yuanheguan tunnel , the total length of the tunnel is 101m.The plane section & vertical section of the tunnel are executed according to the engineering geology material. Based on the norm & the hole a standard diagram, the gate type of the tunnel is ascertained. The position of tunnnel portal and the pay line of tunnel are confirmed making use the method in diagram. The calculation of tunnel portal is proceed founding on the retaining wall principle, comprising the strength and stability calculation of the wing & breast wall. Lining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type and grade of tunnel surrounding rock, and its form is ascertained. The tunnel round the surrounding rock pressure is computed. The internal force of lining is proceed in the light of FORTRAN. Additionally, the strength of secondary lining is calculated grounding on the plait Fortran procedure. Based on the tunnel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the material of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Step method is adopted.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es of the Yuanheguan tunnel is designed.Key words: tunnel tunnel portal the designing of lining Excavate Construction。

铁路隧道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及论文摘要(中英文)、文献综述、参考文献及致谢

铁路隧道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及论文摘要(中英文)、文献综述、参考文献及致谢

天津大学仁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XX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摘要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把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组织施工。

本文综合分析施工进度的多方面控制因素,充分协调组织好本标段工程施工力量配置,客观地预计各工序作业时间,采用成熟、先进的控制及优化方法,明确满足要求的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计划的人员、设备、物资的配置.根据招标文件对本隧道的工期要求,编制科学合理、周密的施工方案,采用信息化技术,合理安排工程进度,搞好工序衔接,实施进度监控,确保实现工期目标,满足业主要求。

关键词:客运专线、XX隧道、施工、组织XX Tunnel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and designsummary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of compiling always according to the technical measures strength;ensure reliable,safe principle, determine the construction plan and safety measures implementation,to ensure continued operation under the premise of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This articl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the construction progress of various control factors, fully coordinated organization good this section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ower allocation,objectively expected various processes homework time, adopting mature, advanced control and optimization method,clear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nstruction schedule and ensure planning personnel, equipment, material configuration. According to this tunnel project bidding documents demands,formulat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careful construction plan,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asonable arrangement project schedule, improving process cohesion, implementing progress monitoring,ensure realization period goal, satisfy customers requirements.Keywords: special passenger line,in tunnel,construction,shipment.welcome organization施工组织设计文献综述施工组织设计产生于计划经济年代,是施工企业对施工项目进行技术管理的重要文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交通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隧道作为提高交通质量的关键因素也被广泛重视。

现代隧道在结构计算和施工方法上较以前都有了较大的飞跃。

本设计为公路隧道,重点研究结构计算和设计新奥法施工方案.
隧道结构在工程特性、设计原则和方法方面与地面结构完全不同,隧道结构是由周边围岩和支护结构两者组成共同的并相互作用的结构体系。

目前,隧道结构设计主要有两种计算模型:一种是以支护结构作为承载主体,围岩作为荷载,同时考虑其对支护结构的变形约束的模型,即结构力学模型;一种是视围岩为承载主体,支护结构为约束围岩变形的模型,即岩体力学模型。

本设计采用前者。

新奥法施工是应用岩体力学理论,以维护和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为基点,采用锚杆和喷射混凝土为主要支护手段,及时的进行支护,控制围岩的变形和松弛,使围岩成为支护体系的组成部分,并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量测、监控来指导隧道设计和施工的方法和原则。

其核心目的是为了“保护围岩,调动和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

关键词:隧道;衬砌;结构计算;新奥法
Abstract
As economic development,technological advances, improvements in living standards, people will also increase their requirements of traffic,the tunnel as a key factor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raffic gets a lot of attention。

Modern tunnels in the structure calculation and construction methods have a greater leap than before. The design is about highway tunnel, attention is paid to structural calcul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Austrian Tunneling Method。

Tunnel structure is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ground structure in engineering properties, design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the structure, that is a structure system composed by surrounding rock and supporting structure which interact each other。

At present,there are two models about the design of the tunnel structure: one is a model which treat the supporting structure as the main supporting,surrounding rock as load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its constraints to the deformation of the supporting structure, namely,structural mechanical model; one is a model which treat bearing rock as the main support structure,supporting structure as the constraints to the deformation of surrounding rock,that is rock mechanics model。

This design uses the former model。

New Austrian Tunneling Method is the method and principles which uses the principle of the rock mechanics theory,treat the maintaining and using of self—supporting capacity as the basic point, using bolt and Shotcrete as the main means of supporting to support timely to control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deformation and relaxation, maintaining the surrounding rock as the integral of the support system, and guiding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tunnel through the measurement and monitoring to the surrounding rock and supporting。

Its core purpose is to protect the surrounding rock, mobilize and elaborate the self-supporting ability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Keywords:Tunnel; Lining; Structure calculation;New Austrian Tunneling Method
参考文献
[1] 冯卫星主编.铁路隧道设计。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

[2]黄成光主编。

公路隧道.交通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内部试用教材1992.
[3]刘建航等编著.盾构法隧道。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
[4]铁道部基建总局编.铁路隧道新奥法指南。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6. [5]铁道隧道光面爆破技术规则.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1。

[6]王毅才.隧道工程。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8.
[7] 夏永旭,王永东.隧道结构力学计算。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9.
[8] 易萍丽编著.现代隧道设计与施工.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

[9] 周爱国。

隧道工程现场施工技术。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 。

[10] 《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J204-96;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1。

[11]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12] 《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026。

1—1999)。

[1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致谢
毕业设计是对我们知识运用能力的一次全面的考核,也是对我们进行科学研究基本功的训练,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撰写专业学术论文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毕业论文结束之际,我要向四年来所有在学习上给予我帮助的师长和同学致谢!感谢你们!
本次设计能够顺利完成,首先我要感谢我的母校——河南理工大学,是她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知识的土壤,使我们在这里茁壮成长;其次我要感谢土木工程学院的老师们,他们不仅教会我们专业方面的知识,而且教会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尤其要感谢在本次设计中给与我大力支持和帮助的8888老师,感谢您一直以来的谆谆教导,不厌其烦的指导我解决设计中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

还要感谢我的同学们,他们热心的帮助,使我感到了来自兄弟姐妹的情谊;最后还要感谢相关资料的编著者和给予我们支持的社会各界人士,感谢您们为我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使本次设计圆满完成.
再次感谢关心我,培养我的父母及师长!感谢您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