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电子气门控制技术-推荐
3种可变气门升程技术介绍

异曲同工之妙 3种可变气门升程技术介绍目前市面在售的车型中,包括我们熟悉的多款自主品牌车型在内,已经有很大部分的发动机装配了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尽管各个厂商和车型间的技术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但整体来看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已经成为了比较大众化的技术而显得有些习以为常了。
但我们知道所谓的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其功能主要是改变发动机气门开启和闭合的时间,以达到更合理的控制相应发动机转速所需的空气量,作用主要还是为了降低油耗,提高经济性。
而发动机的实质动力表现却是和单位时间内进入到汽缸内的氧气量有关,可变气门正时系统无法有效改变这一点,因此它对动力的提升帮助不大。
既然可变气门正时系统无能为力,那现在就该轮到本文的主角可变气门升程系统登场了。
相比可变气门正时,气门升程系统目前还比较少见,尤其是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技术更是只掌握在几个大厂商手中的绝密核心技术,因此我们能买到的装备可变气门升程系统的车型也不多。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有哪些车型可供选择。
阅前说明:本文将主要介绍三大厂商的可变气门升程系统,但由于各自技术差异以及品牌层次不同,本文涉及的车型档次差别较大,因此我们只做技术性分析而各车型间并无对比之意,请各位网友注意。
本田可变气门升程技术:VTEC、i-VTEC应用车型:国内所有在售本田及讴歌车型『本田和讴歌的众多车型的发动机均装配了VTEC或i-VTEC系统』本田是最早将可变气门升程技术应用到车载发动机上的厂商,而且不同于其它厂商先使用可变气门正时,后追加可变气门升程技术的做法,本田的工程师在研发项目之初就将这两种技术同步进行。
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是本田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特点,具体工作方式我们下文会有介绍。
不过令人有些遗憾的是,虽然已经投产多年但本田的可变气门升程技术目前似乎没有太大进步,依然还停留在只有两段或三段可调的程度(根据车型不同,具体技术有差别),而像菲亚特、丰田、日产和宝马这些可变气门升程技术领域的后来者都已经研发出自己的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技术。
发动机电子节气门的控制原理

发动机电子节气门的控制原理一、前言节气门的作用是控制发动机的进气流量,决定发动机的运行工况。
驾驶员通过操作加速踏板来操纵节气门开度。
加速踏板和节气门的连接方式有两种:刚性连接和柔性连接。
传统油门采用刚性连接,即通过拉杆或拉索传动连接加速踏板和节气门的机械连接方式, 因此节气门开度完全取决于加速踏板的位置,即驾驶员的操作意图,但从动力性和经济性角度来看,发动机并不总是完全处于最佳运行工况,而且驾驶员的误操作也给安全性带来隐患。
在混合动力车中,由于发动机和电池组成多能源动力系统,刚性连接方式不能实现各动力源之间的能量分配管理,因此,它必将被柔性连接方式所取代。
柔性连接方式取消了传统的机械连接,通过电控单元控制节气门快速精确地定位,因此又称为电子节气门。
它的优点在于能根据驾驶员的需求愿望以及整车各种行驶状况确定节气门的最佳开度,保证车辆最佳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并具有牵引力控制、巡航控制等控制功能,提高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
本文通过阐述电子节气门系统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控制策略和发展现状,使读者对电子节气门有深入的理解。
二、电子节气门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一)电子节气门系统的基本结构电子节气门系统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1.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由两个无触点线性电位器传感器组成,在同一基准电压下工作,基准电压由ECU提供。
随着加速踏板位置的改变,电位器阻值也发生线性的变化,由此产生反应加速踏板下踏量大小和变化速率的电压信号输入ECU。
2.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和踏板位置传感器类似,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也是由两个无触点线性电位器传感器组成,且由ECU提供相同的基准电压。
当节气门位置发生变化时,电位器阻值也随之线性地改变,由此产生相应的电压信号输入ECU,该电压信号反映节气门开度大小和变化速率。
3.节气门控制电机节气门控制电机一般选用步进电机或直流电机,经过两级齿轮减速来调节节气门开度。
早期以使用步进电机为主,步进电机精度较高、能耗低、位置保持特性较好,但其高速性能较差,不能满足节气门较高的动态响应性能的要求,所以现在比较多地采用直流电机,直流电机精度高、反应灵敏、便于伺服控制。
汽车发动机电子节气门技术条件概要

Q/JLY J711177-2008汽车发动机电子节气门技术条件编制:校对:审核:审定:标准:批准: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二○○八年七月GEELY 汽车发动机电子节气门技术条件 Q/JLY J711177-2008前言为电子节气门的设计提供依据,规定其设计性能,以及指导其验收,根据本公司的情况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发动机开发部发动机设计科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袁凌峰。
本标准于2008年07月30日发布并实施。
Ⅰ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子节气门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检验规则、保养维护及标志、包装、运输、储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电子节气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 2423.2-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T 2423.22-200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N:温度变化GB/T 2423.10-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和导则:振动(正弦GB/T 2423.8-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d:自由跌落GB/T 2423.37-200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L:沙尘试验GB/T 2423.4-19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GB/T 2423.17-19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GB/T 5170.1-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总则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QC/T 417.1-2001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1部分:定义、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汽车部分QC/T 417.4-2001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4部分: 多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求QC/T 238-1997 汽车零部件储存和保管JL 100003-2007 吉利汽车零部件永久性标识规定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3)电子控制式(EFI型)
组成:空气供给系统、燃油供给系、控制系统
电喷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组成
一、进气系统流程图
空气滤清器
空气流量计
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进气管
怠速空气控制阀
发动机
空气滤清器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怠速空气控制阀
进气管
发动机
D型
L型
燃油系统
燃油泵的控制
(4/5)
开路 继电器
EFI继电器
燃油泵
IG
ST
点火 开关
FC
E1
STA
NE
NE信号
发动机ECU
微处理器
GSFC
GSW
空气囊中央传感器总成
3. 燃油泵关闭系统 有些汽车有这样的机械装置,在遇到下述情况时,燃油泵控制系统能使燃油泵停止运转,以保证安全。 当空气囊充气胀开时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一、发动机上常用的电控系统有: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EFI、 电控点火系统ESA、 怠速控制系统ISC、 排放控制系统、 增压控制系统、 自我诊断与报警系统、 失效保护系统和应急备用系统。
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 提高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 降低排放污染; 改善发动机的加速和减速性能; 改善发动机的起动性能; 发动机故障发生率大大降低。
喷油时间控制
各种矫正
(2/11)
大
2. 预热加浓
校正期间 的喷油量
小
低
冷却液温度(C)
高
0
发动机ECU在冷机时,因为此时燃油不容易雾化,所以,燃油的喷射量就需增加。 从而达到较好的行车性。 最大校正量是常温下的两倍。
维修提示: 如果温度传感器失灵时,可考虑这是引起发动机的行车性较差的原因之一。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ppt课件

1. 组成: 空气滤清器 空气流量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 怠速转速控制阀(怠速控制电动机) 进气歧管 动力腔 节气门体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一、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组成
空气供给系统 燃油供给系统 电子控制系统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一)空气供给系统
2. 常用传感器与开关信号
(1)空气流量传感器AFS(Air Flow Sensor)或歧管压力传感器 MAP(Manifold Absolute Pressure Sensor) (2)曲轴位置传感器CPS(Crankshaft Position Sensor) (3)凸轮轴位置传感器CIS(Cylinder Identification Sensor) (4)节气门位置传感器TPS(Throttle Position Sensor) (5)冷却液温度传感器CTS(Coolant Temperature Sensor) (6)进气温度传感器IATS(Intake Air Temperature Sensor) (7)氧传感器或O2传感器(Oxygen Sensor) (8)车速传感器VSS(Vehicle Speed Sensor) (9)空档安全开关信号NSW(Neutral Start Switch) (10)点火开关信号IGN(Ignition switch) (11)空调A/C开关信号(Air Conditioning Switch)
电子节气门技术资料

节气门是汽车发动机的重要控制部件。
为了提高汽车行驶的动力性、平稳性及经济性,并减少排放污染,世界各大汽车制造商推出了各种控制特性良好的电子节气门及其相应的电子控制系统,组成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ETCS)。
采用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使节气门开度得到精确控制,不但可以提高燃油经济性,减少排放,同时,系统响应迅速,可获得满意的操控性能;另一方面,可实现怠速控制、巡航控制和车辆稳定控制等的集成,简化了控制系统结构。
电子节气门的系统组成和功能1带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的加速踏板模块—用来确定踏板位置并将踏板位置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2发动机控制单元(ECU) —接收踏板位置传感器信号,根据输入电压信号计算得知所需动力。
并根据其他如急加速,空调,自动变速器起步的扭矩信号,计算出实际的节气门开度。
同时还监控节气门系统3节气门控制单元—控制所需进气量,根据控制系统提供信号调节节气门开度,反馈节气门信号。
4节气门故障灯(大众车型在仪表上为EPC灯)—提供节气门故障信息给驾驶员5传感器和执行器传感器:带油门踏板传感器G79,G185的加速踏板模块,带节气门开度传感器的G187,G188 ,节气门控制器J338, 离合器踏板开关F36,制动踏板开关F47,制动灯开关F 6执行器:带节气门驱动装置的G186和G338,节气门故障灯K132c(划片变组器,等同与油浮子)控制系统根据两个信号来确定踏板位置。
2个信号值正好相反,形成对比。
2 当一个传感器坏。
系统监测到还有一个节气门信号时,能进入怠速运行,但节气门全开要很慢。
系统还通过制动灯开关和制动踏板开关信号来判别怠速状态,关闭巡航,点亮EPC,在故障存储器存储故障码。
3 节气门角度传感器G187,.G188(滑动变阻器式)向系统反馈节气门位置信号。
装两个传感器是为了精确和备用。
当一个传感器坏。
系统使用另一个传感器信号,对加速踏板响应不变,巡航关闭。
EPC灯亮存储故障码。
当2 个信号中断,发动机在1500转左右运行,踩油门踏板无反应。
宝马VANOS发动机技术 电子气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宝马VANOS发动机技术电子气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电子气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电子气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与人类在身体紧张时的状态类似。
假设您去跑步。
您身体所吸进的空气质量将由肺来调节。
您会不由自主地深吸气并由此为肺提供较多的空气,以便在身体中进行能量转换。
如果您现在由跑步换成一种较慢的步法,例如散步,则身体需要的能量和空气相对减少。
您的肺将以平缓呼吸的方式对此进行自动调节。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您在嘴上堵上一块手帕呼,吸将非常费力。
在电子气门控制系统的新鲜空气进气装置中“取消了”节气门(与手帕类似)。
气门升程肺根据空气需要量进行调节。
发动机可以自由呼吸。
在发动机电子气门控制系统进气过程中,节气门几乎一直打开一个合适的角度,以保证出现一个50 mbar 的近似真空。
负荷控制通过气门的关闭时刻实现。
与通过节气门实现负荷控制的普通发动机相比,在进气系统中只产生一个较小的真空,也就是说省去了产生真空的能耗,通过进气过程中较小的功率损失获得较高的效率。
与柴油发动机不同在常规汽油发动机中,进气量通过加速踏板和节气门进行调节并按化学计算比例ë =1 喷射所需要的燃油量。
在带电子气门控制系统的发动机上所吸进的空气量由气门的开启升程和开启持续时间决定。
通过精确控制供油量这里也能实现按ë =1 运行。
与此相反,带汽油直接喷射和浓度分区功能的发动机,在较宽的负荷范围内以低燃油空气混合比工作。
昂贵且易受硫腐蚀的废气后处理装置,例如直喷式汽油发动机上使用的在带有电子气门控制系统的发动机上因此就不需要了。
宝马VANOS发动机技术图中每个进气门分别有两组凸轮控制,一组是高速凸轮,一组是低速凸轮。
红色圆框内就是可变气门行程的控制机构。
当发动机在低转速范围时,红色的控制活塞是落在气门座内的。
这样高速凸轮只能驱动气门座向下行程而不能带动整个气门动作,整个气门由低速凸轮驱动气门顶向下行程,这样获得的气门开度就较小。
当发动机在高转速范围时,红色的控制活塞在液压的驱动下从气门座推入到气门顶中,等于是把气门座和气门刚性的连接在一起,当高速凸轮驱动气门座时就能带动气门向下行程获得较大的气门开度。
43种电控新技术

1.EFI: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是利用各种传感器检测发动机的各种状态,经电脑的判断、计算,使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均能获得合适浓度的可燃混合气。
电子控制喷油系统是通过空气流量计、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或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来检测发动机进气量,电子控制单元根据各种传感器的信号进行判断、计算、修正控制喷油器喷油的持续时间,使发动机获得该工况下运行所需的最佳可燃混合气浓度。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由进气系统、燃油系统、点火系统和控制系统四部分组成。
进气系统为发动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提供必需的空气。
空气经空气滤清器、空气流量计、节气门体、进气总管、进气歧管进入气缸。
化油器和EFI的目的是样的,(都是根据空气进气量的不同,而供给相应的燃油),两者实现的方法是不同的.EFI系统依靠空气流量计(空气流量传感器)来测量进气量,传感器所测量到的信号传递到ECU电脑内,电脑发出控制信号给喷油器,喷射正确的燃油量至每一个气缸的入口处.EFI系统依靠水温传感器,测量发动机的温度,在温度低时电脑增加喷油器的喷油量,使混合气加浓.加速时空气量的变化由空气流量计所测理出空气的变化,立刻增加喷油器的喷射量,因此EFI系统在加速供油方面不存在延迟过程,当发动机功率增大节气门的开度转化为电信号输入电脑(随着节气门开度的增加,电脑增大喷油器所喷射的燃油量,使混合气加浓燃油系统:负责将燃油从燃油箱中以一定的压力输到喷油器。
吸气系统(进气系统):将空气经过空气流量计之后,再经过节气门而进入进气歧管,两者在进气歧管中混合进入气缸燃烧。
电子控制系统:接收空气流量计所传送的空气流量信号,点火线圈所传送的发动机转速信号,以及其它一些辅助信号(包括进气温度传感器,进气流量传感器,水温传感器,氧传感器等等),最终决定发动机所需要的喷油量,然后ECU电脑控制喷油器打开的时间,使喷油器喷出符合规定的喷油量,从而达到最佳的空气燃油混合比,满足发动机工作的要求。
EFI(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的特点:1.每一台气缸可供以相等的空气燃油混合气(由于每一个气缸都配有自己的喷油器,而喷油器的喷射量由电脑精确地控制,所以能保证每台气缸供给相等的空气燃油混合气,形成最佳的空燃比)2.在发动机各个转速档位均可获得精确的空燃比(不会使汽油浓度出现迟滞)3.对节门角度开度变化的良好反应(在化油器中,由于节气门角度变化的反应不太灵敏,而在EFI中能够根据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信号,判断节门的开度,同时立刻改变喷油量,使混合气的浓度得到灵敏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发动机电子气门控制技术
前言
随着排放法规越来越严格,尤其是国六排放实施的最后期限逼近,提高发动机热效率和减少排放是各大汽车公司需要迫切解决的主要问题,而问题的关键所在就是发动机技术的革新。
发动机燃烧所产生的动能通过传动机构转化为汽车的驱动力,如何提高动力、提高燃油经济性和减少尾气排放是所有发动机研发人员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研究的重要课题。
可变气门正时技术(Variable Valve Timing,简称VVT)是发动机技术革新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其原理是根据发动机的运行情况,通过控制进排气门的开闭时间和角度,调整进排气流量,使进入燃烧室的空气量达到最佳,油气混合气燃烧更充分,燃烧过程更平稳,热效率更高,排放物更少。
技术介绍
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可分为连续可变正时技术和非连续可变正时两大类,包括可变气门相位和可变气门升程两种,按照控制形式可分为机械控制和电子控制(Valvetronic,如图1所示)两种方式,市面上车型常见的是VVT、VVT-i、VCT、CVCT、CVVT 、VVL、VVTL-i等称谓,这些车型都采用可变正时技术,但是VVL和VVTL-i也采用了可变气门升程技术。
本文主要讲电子气门控制技术(Valvetronic)。
Valeo e-Valve系统
Valeo公司开发出了没有凸轮轴的可变气门正时机构——e-Valve系统,改变了传统的气门控制机构,只保留了进排气气门,开启和关闭气门不再由凸轮轴控制,而是由电磁控制系统依靠曲轴的位置信号单独控制每一个气门,该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这种弹性的气门控制系统可以无限调整气门开启正时和气门打开的时间长短,其主要优势是像日产的VVEL系统那样通过控制气门升程控制进气。
对于采用e-Valve系统的发动机不但可以按照驾驶者的需求来发挥发动机的最大动力性,同时还可以提高燃油经济性,降低NO x、CO2和HC排放,使废气再循环更加容易。
在综合工况下,Valeo的e-Valve技术可使车辆油耗和排放降低5%-20%,同时还可以显著提高发动机低转速时的扭矩,改善低速驾驶操纵性。
图1 e-Valve系统
e-Valve系统的工作原理是:每个气门由两个弹簧和两个磁体控制,两个弹簧通过反向的相互作用力,控制气门的开启和关闭。
两个磁体控制气门杆上的控制盘,下面的磁体负责开启气门,上面的磁体负责关闭气门。
每个气门都由气门控制单元控制,包括2/42V转换器和冷却系统组成的电子管理系统。
发动机可以通过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控制进排气量,取消节气门,从而减小或完全消除发动机在低转速运转时进气过程中的负压,降低燃油消耗;同时,发动机的怠速转速可以变得更低。
e-Valve
系统更加精确和方便地控制发动机气门开启和关闭,提高低速扭矩和燃油经济性,降低排放。
大排量发动机采用e-valve系统的同时如果结合断缸技术,在更经济的模式下运行时关闭相应气缸的气门,可实现更高的发动机燃烧效率和燃油经济性。
e-Valve系统的每个气门通过独立的磁体和弹簧控制气门。
在气门开启时,气门被上部磁体释放,然后气门被上部弹簧的能量打开;下部磁体使气门保持打开在需要的时间长度,并完全压缩下部弹簧。
利用相反的步骤关闭气门,气门被锁止在关闭位置,以减少磁体消耗的能量。
在发动机低转速运转时气门的开关速度要快于凸轮轴控制,可以减少进气损失;当发动机不工作时气门同样被保持在关闭的位置。
缺点是气门在到达行程上下点时会产生噪声,噪声取决于控制气门运动的速度。
气门控制单元通过发动机自身的冷却系统来冷却,和标准的2V电源控制(通过变压器将42V转换为2V)。
e-Valve 系统不仅提升了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增加进气量,减少尾气排放,而且由于取消了凸轮轴配气机构,可以有效降低发动机体积和重量,使发动机舱更容易更容易布置。
宝马Double-VANOS/Valvetronic技术
宝马Double-VANOS双凸轮轴可变气门正时系统,是应用在BMW M3上的世界首创技术。
VANOS系统是一个由发动机管理系统操纵的液压和机械相结合的凸轮轴控制系统。
该系统的优点是可以根据发动机运行状态,通过调整凸轮轴与曲轴相对位置对进排气门正时进行无级调节,并且不受油门踏板开度和发动机转速的影响。
采用该系统不仅可以提高低速扭矩,而且可以在高速达到最佳功
率。
此外,VANOS系统增加了对进排气凸轮轴的精确控制,可极大地减少未燃烧的残余气体,改善发动机的怠速性能。
VANOS系统根据发动机转速和加速踏板位置来操作调节进气凸轮轴与曲轴的相对位置,是具有可变进气门升程控制功能的气门驱动系统,发动机的进气完全由无级可变进气门升程控制,不再需要传统发动机所必需的节气门。
在发动机低速运转时,进气门将延迟开启以改善怠速稳定性;中等转速时,提前开启进气门增大进气量,提高动力性,使废气在燃烧室中进行再循环,从而降低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高速运转时,推迟进气门开启,从而发出最大功率。
相比传统发动机以油门控制节气门的方式,该系统在踩下油门踏板时,可以快速响应,通过直接控制进气门开启升程,增加进入气缸的进气量,输出所需的动力。
电子气门发动机进气阀门开启深度最浅0.25mm,最深可以到9.7mm,相差近40倍,整个调节过程所需要的反应时间大约只要0.3s。
在VANOS系统中,曲轴驱动排气凸轮上的链轮,链轮固定在排气凸轮轴上,第二套齿轮驱动穿过进气凸轮的第二根链条,进气凸轮上的链轮没有固定在凸轮上,因为其中间孔内有一套螺旋形的齿,在凸轮一端的外侧有螺旋形的齿轮,由于尺寸太小,无法与大链轮内侧的齿轮相连接。
有一小块杯状带有螺旋形齿轮的金属,其内侧与凸轮相配合,外侧与链轮配合。
该系统的可变性就是源于齿轮的螺旋形,杯状装置EMS控制系统调节液压机构内部的油压驱动。
使用双VANOS系统,气门升程增加了0.9毫米,使得进气门的开启时间因而延迟了12度。
为迅速而精确的调整凸轮轴,双VANOS系统需要非常高的油压,以确保在发动机低转速下能提供更大的扭矩,在高转速时有更大的功率。
随着不完全燃烧气体的减少,发动机怠速得到了改善。
双VANOS系统改善了低速扭矩,使扭矩曲线趋于平缓并能为该组凸轮轴扩展功率带。
双VANOS 系统发动机的扭矩峰值比单VANOS低450转,功率峰值高200转/分,1500-3800转/分下的扭矩曲线也得到了改善。
同时,扭矩下降的速度不会超过功率峰值。
双VANOS系统的优点在于在各种工作状态下,使得废气中的可用成分再次进入气缸进行再循环,降低排放,提高燃油经济性。
在发动机加热过程中,VANOS系统改善了油/气混合气,并有助于快速将催化转化器加热至正常工作温度。
当发动机怠速时,系统能够保持怠速转速的平稳和连贯,这归功于废气再循环被减少到了最低程度。
在部分负载条件下,废气再循环提高到更高水平,允许发动机在更大的蝶形气门开启角度下工作以获得更佳的燃油经济性。
全负荷件下,系统恢复较低的再循环容量以为各缸提供尽可能多的氧气。
从动力性方面来说,由于宝马的VANOS系统通过一些列电子装置的管理,基本实现了发动机无段的线形输出,因此它也是得到全球广泛性能迷们承认与喜爱的一项技术,在宝马的各系车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但同时,相比于i-VTEC等比较偏重机械控制的技术,由于其采用了比较多的电控设备,因此成本上也要高出一块。
结束语
本文通过详细的阐述了Valeo e-Valve系统和BMW的Double-VANOS技术,让大家对电子气门技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后续短文会对可变气门正时技术进行更加详细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