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起源和发展史
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茶,作为一种传统的饮品,已经在中国扎下了深深的根基。
它不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象征。
本文将介绍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揭示茶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的深远影响。
1. 茶的起源史书中记载了茶的起源与中国相伴随的乾隆年间,一首古代的歌谣以"茶喫四神功,飲食定心病"形容茶朵香气深沁人心。
据说,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37年的中国西南地区。
相传,中国的传说中有一个叫做“舜”的统治者,他发现了茶树的伟大药用价值。
茶的故事开始于此。
随后的几千年里,茶逐渐成为中国人的日常饮品,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其他国家。
2. 茶的发展历程2.1 古代茶文化在古代,茶被视为一种奢侈品,只有皇室和贵族阶层才能品尝。
茶的制作和饮用过程被赋予了一种庄重的仪式感,例如烹茶、斟茶、观音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茶渐渐普及到更多的人中间,茶文化也逐渐发展起来。
2.2 唐宋时期的茶文化在唐宋时期,茶文化达到了巅峰。
这个时期是茶在中国的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
茶具、茶艺、茶道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创新。
在这个时期,茶成为了士人雅仕的标志,并与文人墨客的生活和诗词创作紧密相连。
2.3 明清时期的茶文化明清时期,中国的茶文化开始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中。
茶具的制作工艺进一步改进,茶道逐渐形成。
此外,茶的种植和制作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如红茶、绿茶、普洱等不同种类的茶叶开始流行。
3. 茶文化的影响茶文化不仅仅是一种饮品的文化,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
它通过茶道、品茶会等形式将茶与人们的情感、审美和哲学相结合。
茶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宁静、内敛和清新的情绪,它也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友谊。
茶文化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有助于保护人体健康。
人们通过品茶的方式,不仅可以享受到茶的香气和口感,还可以提高注意力、放松心情。
此外,茶文化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茶产业的兴起和繁荣,为许多地区带来了经济收入和就业机会。
中国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中国是茶的故乡,拥有悠久的茶文化历史。
茶文化在中国从古至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仅是饮品的象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本文将从茶的起源开始,探讨中国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一、茶的起源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37年,相传中国古代神农氏发现了茶树。
神农氏是远古时期的传说人物,被认为是农业和草药的始祖。
神农氏发现了一株茶树,并尝试吃下茶叶,感到一种清新和提神的效果。
这就是茶的最早记载。
茶叶的发现和利用逐渐在中国各地传播,成为了民间的饮品。
二、茶的早期发展在春秋战国时期,茶开始在中国广泛种植与利用。
周代的《诗经》中就有茶的记载,茶被赞美为“羹藿无刍”,有勉励人心的作用。
茶的传播不仅在民间,也在宫廷中得到了大力的推动。
随着茶的流传,中国茶文化逐渐形成,包括茶具、茶艺等方面。
三、茶与中国文化的融合茶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融合在各个领域。
首先,在宗教方面,茶与佛教有着密切的联系。
自唐代以来,茶成为了佛教修行中的重要一环。
僧人们用茶来保持冥想时的专注,并通过品茶来体验禅宗的境界。
茶的存在为佛教提供了一种平静和宁静的氛围。
其次,在文学艺术方面,茶的意象广泛出现在中国古代文人的作品中。
茶的味道、茶具的美感都成为文人雅士的标志之一。
茶道成了文人雅士交流情感、分享心得的桥梁。
茶的存在使得文人雅士们能够在品茶、煮茶的过程中感悟人生哲理。
再者,在社交方面,中国人喜欢用茶来招待客人。
无论是家庭聚会、朋友聚会还是商务场合,茶总是不可或缺的。
通过品茶,人们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增进友谊与亲近感。
四、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
茶文化的传承是指对传统茶艺的保护与发扬,传承先贤智慧和经验。
比如,茶道的传统礼仪、泡茶的技巧等都需要世代相传,不断保持和弘扬。
茶文化的创新是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推陈出新,创造出新的茶文化形式和茶产品。
比如,精美的茶具设计、茶艺表演等都是茶文化创新的表现。
中国茶道知识大全

中国茶道知识大全茶,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自古以来就在中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茶道是中国古老而悠久的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将全面介绍中国茶道的相关知识,包括茶的起源、茶道的发展、传统茶具以及品茶技巧等。
一、茶的起源茶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00年左右的中国西南地区。
相传,中国古代神农氏制茶的传说便是茶的起源。
在随后的历史中,茶逐渐传播到全国各地,并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饮品。
二、茶道的发展1. 唐代茶道唐代是中国茶道发展的重要时期。
当时,茶道逐渐与文人雅士的生活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文化艺术。
茶具开始多样化,并出现了独特的煮茶技法。
2. 宋代茶道宋代是中国茶道进一步发展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茶叶的种类更加丰富,茶道的礼仪也更加完善。
同时,茶具的制作工艺日臻成熟,各地茶馆也纷纷兴盛。
3. 明清时期茶道明清时期是中国茶道达到巅峰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茶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推广,茶具的制作工艺更加精细,对于泡茶的要求也更加讲究。
此时期也出现了一些茶道流派,并形成了多样的茶礼。
三、传统茶具1. 茶壶茶壶是茶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之一。
它的种类繁多,有紫砂壶、白瓷壶、青瓷壶等。
每一种茶壶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2. 茶盘茶盘是茶道中用来放置茶具和茶叶的平台。
它通常由木质或石质制成,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和导热性,以保持茶具和茶叶的稳定温度。
3. 茶杯茶杯是用来品味茶汤的器皿,它的选材和制作工艺也非常重要。
不同的茶,应有不同的杯型和容量。
四、品茶技巧1. 水质选择好的茶水离不开优质的水源。
自然山泉水或矿泉水都是不错的选择。
水的温度也要适宜,一般绿茶、白茶适宜用80℃的水冲泡,红茶、乌龙茶适宜用90℃的水冲泡。
2. 茶叶选购与保存购买茶叶时应选择新鲜、干燥、无异味的茶叶。
茶叶在保存时应放置于密封的容器内,避免暴露在空气中。
3. 茶艺表演茶道艺术中的茶艺表演有落花流水、倒茶、泼茶、掷壶等多种形式。
表演时要注意姿势和动作的协调,力求将茶艺的美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茶的起源和发展史

茶的起源和发展史参考一:茶叶起源与发展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
中华民族的祖先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经过历代长期的实践,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传播世界,造福人类。
中国茶叶和茶文化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贯穿于中华民族5000年礼貌的发展进展中。
远古到南北朝时期相传由神农氏尝百草而发现茶。
到战国以后,在古文献中即有“茶”的记载。
从晋常璩《华阳国志。
巴志》追述中可知,我国商末周初之时,古之巴蜀地区即已种茶产茶。
《尔雅》在“释木”部中记载,“槚,苦荼”。
王褒在《僮约》中有“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的记载,反映我国西汉时期古巴蜀地区居家已有烹茶、饮茶的情节。
东汉华佗在《食论》中指出,“苦荼久食,益意思”,即饮茶有益智的功效。
东晋南北朝时期,一些有识之士则把饮茶视为清廉节俭的象征。
隋唐时期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发展。
隋朝开通南北大运河,便利南茶北运和文化交流。
社会出现将“荼”字减去一笔,俗写成“茶”,自此便成为专用的茶字。
唐代开元年间,北方佛教禅宗兴起,坐禅祛睡,倡导饮茶,饮茶之风由南方向北方发展。
上元至大历年间,陆羽《茶经》问世,成为我国也是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
《茶经》分述茶的起源、采制、烹饮、茶具和茶史,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茶业和茶文化的发展。
宋元时期宋元时期,茶区继续扩大,种茶、制茶、点茶技艺精进。
宋代茶文化发达,出现一批茶学著作,如蔡襄《茶录》、宋子安《东溪试茶录》、黄儒《品茶要录》,个性是宋徽宗赵佶亲著《大观茶论》等。
宋元之际,刘松年《卢仝烹茶图》、赵孟頫的《斗茶图》等更是中华茶文化的艺术珍品。
明朝时期明代朱元璋体恤民艰,诏令“罢造龙团,惟采芽茶以进”,从此我国茶叶生产由团饼茶为主转为散茶为主。
茶类有了很大发展,在绿茶基础上,白茶、黑茶、黄茶、乌龙茶、红茶及花茶等茶类相继创造出来。
明代强化茶政茶法,为巩固边防设立茶马司,专营以茶换马的茶马交易。
清朝到民国时期清代海外交通发展,国际贸易兴起,茶叶成为我国主要出口商品。
中国茶文化发展史简述

中国茶文化发展史简述摘要:一、茶的历史起源二、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三、茶文化的繁荣时期四、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五、茶文化的未来展望正文:中国茶文化发展史简述茶,作为中国古老的文化符号和饮品,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自古以来,茶叶的栽培、制作和饮用,在中国大地上一代又一代传承,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
一、茶的历史起源据考古学家研究,茶树起源于我国南方地区,早在公元前2737年神农时代,茶就被当作药物使用。
距今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最初,茶叶仅作为药用植物而被人们所认识。
二、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随着茶叶的普及,茶文化逐渐形成。
汉代时期,茶叶成为朝廷贡品,受到上层社会的喜爱。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茶道逐渐兴起,品茗成为一种雅趣。
唐代,茶道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茶圣陆羽撰写了《茶经》,被誉为茶文化的鼻祖。
三、茶文化的繁荣时期宋代时期,茶文化进入繁荣阶段。
茶艺技法不断提高,茶具、茶室等茶道器具日益讲究。
同时,茶宴、茶会等茶文化活动盛行,茶文化开始融入民间生活。
四、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明代,茶叶制作技术得到革新,茶叶逐渐走向世界。
清代时期,茶文化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皇家茶仪。
近现代,茶文化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茶艺、茶道、茶宴等形式多样的茶文化活动蓬勃发展。
五、茶文化的未来展望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茶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茶产业逐步转型升级,茶科技得到重视和发展。
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继续传承弘扬,发挥其在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总之,中国茶文化发展史悠久,历经沧桑,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象征。
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关键信息项:1、茶文化的起源时间2、起源地点3、起源的推动因素4、茶文化发展的主要阶段5、各阶段的特点6、重要的茶文化传播事件7、对社会、经济、文化产生的影响11 茶文化的起源茶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
据历史记载,早在神农时代,约公元前 2737 年公元前 2697 年,茶就已经被发现。
当时,茶主要被用作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提神醒脑等功效。
111 起源的地理环境茶文化起源于中国的西南地区,这里气候温暖湿润,适合茶树的生长。
丰富的自然资源为茶树的繁衍提供了有利条件。
112 起源的社会背景在古代,人们的生活相对简单,对于自然的依赖程度较高。
茶的发现和利用,与人们对自然的探索和对健康的追求密切相关。
12 茶文化发展的主要阶段121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期唐代是中国茶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
此时,茶叶的种植、加工和饮用都有了较大的发展。
陆羽的《茶经》问世,系统地总结了茶的种植、制作、饮用等方面的知识,标志着茶文化的正式形成。
122 宋代——茶文化的兴盛期宋代茶文化达到了兴盛的阶段。
点茶法成为主流,茶的品质和制作工艺更加讲究。
同时,茶文化在文人墨客中广泛传播,出现了许多与茶相关的诗词、绘画等艺术作品。
123 明清——茶文化的普及与多元化明清时期,茶文化更加普及,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
泡茶法逐渐取代了点茶法,茶叶的种类也更加丰富多样。
此外,茶馆文化兴起,成为人们社交和休闲的重要场所。
13 重要的茶文化传播事件131 丝绸之路的传播通过丝绸之路,茶叶被传播到中亚、西亚等地,与当地的文化相互融合。
132 海上贸易的推动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茶叶远销欧洲、美洲等地,对世界茶文化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14 茶文化对社会、经济、文化产生的影响141 社会方面茶文化促进了社会的交流与融合。
人们在品茶的过程中,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形成了独特的社交礼仪和文化氛围。
142 经济方面茶叶的种植、加工和销售成为了重要的产业,带动了相关地区的经济发展。
中国茶道全程讲解

中国茶道全程讲解中国茶道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从茶的起源、茶道的发展、茶道的流派等方面进行全程讲解,带领读者深入了解中国茶道的魅力。
一、茶的起源茶,又称茶叶,是世界上广泛饮用的饮料之一。
据史书记载,中国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00年前后,当时的人们将茶树的叶子煮水饮用。
而真正把茶树种植、烹饪与饮用结合起来,并发展出独特的茶道文化的,则是在中华民族的周朝。
二、茶道的发展茶道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发展,包括唐宋时期的盛行、元明时期的低谷、清代茶文化的繁荣等。
茶道发展的过程中,各个朝代都有贡献者和奠基人,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茶道流派。
1. 唐宋茶道唐代是茶道兴盛的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茶与佛教的结合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
宋代则更加注重茶的研究和发展,茶具、茶艺和茶文化的创新不断推进。
2. 元明茶道元代茶道进入低谷期,直到明代,茶道逐渐恢复,且随着明代茶界名人陆羽的出现,茶道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陆羽所著的《茶经》成为茶道发展的重要指导性著作,对后世茶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3. 清代茶道清代是中国茶道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清代文人士大夫崇尚茶艺,茶具制造工艺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清代的茶名、茶艺和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成为国际交往的重要载体。
三、茶道的流派中国茶道有很多不同的流派,每个流派都有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茶道流派介绍:1. 宜兴茶道宜兴茶道以宜兴紫砂壶和盖碗茶为代表,注重品茗仪式和茶器选用,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观赏价值而闻名。
2. 川茶道川茶道正宗是以四川成都为核心,由茶叶制作和品饮相结合而形成的独特茶道文化,具有醇厚、滋味独特的特点。
3. 高山茶道高山茶道以云南大理、四川阿坝、台湾阿里山等高山地区的茶园为基地,强调自然和谐、品味鲜美的茶艺,更加注重与自然的互动。
4. 粤式功夫茶粤式茶道以广东地区为代表,注重茶壶泡制、闻香、品饮的技巧,讲究匀称和简洁的器皿外形。
茶叶的起源与发展历史及种类

茶叶的起源与发展历史及种类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一、茶叶的起源与发展历史1、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①神农尝百草至今有5000多年的历史:②我国的云南地区有树龄超过2000年的野生大树:③茶叶是从唐朝起自我国向朝鲜、日本、荷兰、葡萄牙、英国、俄国、美国等传播:④茶称谓起源于中国。
2、茶叶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利用茶叶的国家。
据历史资料考证,茶树起源于中国。
早在5000多年前,我们祖先就发现茶有解毒的功效。
中国是茶的故乡。
经过漫长的历史跋涉,现在茶已经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中扎下了根,茶叶已经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
①神农时期:大约5000年前,茶生叶被用来煮着喝,作药用;②春秋时期至西汉初:大约2000年前,茶叶作为食用;③汉朝:1500年以前,茶叶已成为宫廷饮料;开始制作茶饼,以便运输。
成都是我国最早的茶叶集散中心;④唐代:1200年以前,受唐代经济、文化的影响,陆羽《茶经》的倡导,饮茶已十分普及,兴起茶道;⑤宋代:1000年以前,讲究水质、斗茶活动,是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已达登峰造极;⑥明代:据今600多年,朱元璋下诏“摆造龙团,惟芽茶以进”,撒茶开始流行;黄茶、黑茶和花茶的工艺相继形成;⑦清代:300年以前,茶馆开始盛行,中国茶开始大量出口,独布世界茶市,乌龙茶、红茶、白茶的工艺相继形成:⑧清末至建国前,由于清政府腐败和战乱,茶道走向衰弱:⑨改革开放后,政府的支持和重视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茶道开始复兴。
二、茶区的分布1、世界茶区分布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茶,分布在世界五大洲,其中亚洲的面积最大,并以中国为最。
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国以生产红茶为主,出口占据欧洲市场的主要部分;日本主要生产蒸青绿茶,有小部分乌龙茶;中国的茶叶种类最齐全,有六大茶类。
2、中国茶区分布四大茶区:江南茶区、江北茶区、华南茶区、西南茶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的起源和发展史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和利用茶的国家,任何国家都不能否认中国是茶道宗主国的地位,否则违背了茶道的基本文明。
茶树的起源至少已有六七万年的历史。
茶被人类发现和利用,大约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所以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之时。
茶叶的起源有一个传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相传神农氏吃了一种草后不幸中毒,幸得茶叶汁流入口中才保住性命。
从此茶就成了解毒的特效药。
《神农百草经》的成书不会晚于西汉初年,至少在当时,我们祖先已经认识到茶的药用功效了。
茶的起源:
(1)神农时期: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
也正因为如此,神农才成为农之神。
(2)西周时期:晋•常瑕的《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
"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
《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已经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
(3)泰汉时期:西汉。
王褒《僮约》:〃烹荼尽具","武阳买荼〃, 经考该荼即今茶。
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陪葬清册中有”?一笥” 和〃?一笥”竹简文和木刻文,经查证?即”横”的异体字,说明当时湖南饮茶颇广。
我们仍饮用着与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相同的饮料,确实是很使人
心潮澎湃的事情。
能够给我们很多的遐想。
(4)宋元时期:茶区继续扩大,种茶、制茶、点茶技艺精进。
宋代茶文化发达,出现一批茶学著作,如蔡襄《茶录》、宋子安《东溪试茶录》、黄儒《品茶要录》,特别是宋徽宗赵佶亲著《大观茶论》等。
宋元之际,刘松年《卢仝烹茶图》、赵孟祺的《斗茶图》等更是中国茶文化的艺术珍品_、茶文化的形成时期--唐代
隋唐时,茶叶多加工成饼茶。
饮用时,加调味品烹煮汤饮。
随着茶事的兴旺和贡茶的出现,加速了茶叶栽培和加工技术的发展,涌现出了许多名茶,品饮之法也有较大改进。
为改善茶叶苦涩味,开始加入薄荷、盐、红枣调味。
此外,开始使用专门的烹茶器具,饮茶的方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由之前的粗放式转为细煎慢品式。
唐代的饮茶习俗蔚然成风,对茶和水的选择、烹煮方式以及饮茶环境越来越讲究。
皇宫、寺院以及文人雅士之间盛行茶宴,茶宴的气氛庄重,环境雅致,礼节严格,且必用贡茶或高级茶叶,取水于名泉、清泉,选用名贵茶具。
盛唐茶文化的形成,与当时佛教的发展、科举制度、诗风大盛、贡茶的兴起、禁酒等等均有关联。
公元780年左右,陆羽著成《茶经》,阐述了茶学、茶艺、茶道思想。
这一时期由于茶人辈出,使饮茶之道对水、茶、茶具、煎茶的追求达到一个极尽高雅、奢华的地步,以至于到了唐朝后期和宋代, 茶文化中出现了一股奢靡之风。
二、茶文化的兴盛时期一宋代
到了宋代,茶文化继续发展深化,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品位。
宋太祖赵匡胤本身就喜爱饮茶,在宫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
至于下层社会,平民百姓搬家时邻居要〃献茶";有客人来,要敬〃元宝茶〃,订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
在学术领域,由于茶业的南移,贡茶以建安北苑为最,茶学研究者倾向于研究建茶。
在宋代茶叶著作中,著名的有叶清臣的《述煮茶小品》、蔡襄的《茶录》、朱子安的《东溪试茶录》、沈括的《本朝茶法》、赵佶的《大观茶论》等。
宋代是历史上茶饮活动最活跃的时代,由于南北饮茶文化的融合, 开始出现茶馆文化,茶馆在南宋时称为茶肆,当时临安城的茶饮买卖昼夜不绝。
此外,宋代的茶饮活动从贡茶开始,又衍生出〃绣茶"〃斗茶"〃分茶”等娱乐方式。
三、’茶’文化的持续发展时期--元明清时代
宋人让茶事成为一项兴旺的事业,但也让茶艺走向了繁复、琐碎、奢侈,失却了茶文化原本的朴实与清谈,过于精细的茶艺淹没了唐代茶文化的精神。
自元代以后,茶文化进入了曲折发展期。
直到明代中叶,汉人有感于前代民族兴亡,加之开国之艰难,在茶文化呈现出简约化和人与自然的契合,以茶显露自己的苦节。
此时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品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摄泡祛〃,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等。
茶叶种类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
晚明到清初,精细的茶文化再次出现,制茶、烹饮虽未回到宋人的紧琐,但
茶风趋向纤弱。
明清之际,茶馆发展极为迅速,有的全镇居民只有数干家,而茶馆可以达到百余家之多。
店堂布留古朴雅致,喝茶的除了文人雅士之外,还有商人、手工业者等,茶馆中营点心和饮食,还增设说书、演唱节目,等于是民间的娱乐场所。
四、〃茶〃文化的再现辉煌时期一当代
虽然中华茶文化古已有之,但是它们在当代的复兴,被研究却是始于二十世纪80年代。
台湾是现代茶艺、茶道的最早复兴之地。
内地方面,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茶叶产量发展很快。
物质基础的丰富为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茶在中国被人们利用的方式经历了药用、食用和饮用三个阶段。
利用方式从直接食用鲜叶到把鲜叶加工成干茶储藏备用。
茶之药用阶段
早在距今4700余年的神农时代,古人发现茶树的鲜叶具有解毒作用,直接含嚼茶鲜叶汲取茶汁用作疗疾,久而久之含嚼茶叶成为人们的一种嗜好。
茶之食用阶段
虽然秦汉时期,茶的价值仍主要表现在药用上,但是在西汉时, 四川一带率先开始了饮茶的风尚,到了魏晋之时,茶作为一种日常饮品已经在寻常百姓乃至达官贵族中形成共识。
这一时期的饮茶方式表现出一种多样性,人们将采摘的新鲜茶叶进行简单的杀青之后,便将其碾成糊状加上油膏等原料制成茶饼或者团茶,饮
用时放上葱、姜、桂等进行煎煮后饮用。
茶之饮用阶段
随着人类的生活不断发展,茶的利用方式从直接食用鲜叶,发展到将鲜叶加工成干茶储藏备用,生嚼茶叶的习惯转变为煎服,即将鲜叶洗净后置于陶罐中加水煮熟,连汤带叶服用,煎煮的茶虽苦涩,但滋味浓郁,风味与功效均胜几筹,时间久了人们便养成了煎煮品饮的习惯,这是茶发展为饮料的开端。
饮茶在经历了唐、宋、明三代的发展过程中,演变出了唐煮、宋点、明泡三种饮茶方式。
明朝的泡茶方法便是将茶叶放在茶壶或者茶盏之中,以沸水冲泡后直接饮用。
我们现在冲泡方法便是在明朝的泡茶方式上演变而来。
不得不说,泡茶是一个伟大的尝试与发明,它真正的把人们从唐煮与宋点那繁复的程序中解放出来,茶不掺杂其他任何外物元素的本真滋味也才开始得以释放。
作为世界三大天然饮料(茶、可可、咖啡)之一的茶,以其色、香、味给人带来美好的享受。
茶也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交融着中国人几千年的情感寄托与精神文明。
微信号:〃以茶为道〃,免费学习茶道、茶艺、茶礼、茶德、茶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