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茶叶的起源与发展历史

合集下载

茶的起源传播与发展

茶的起源传播与发展
茶的起源传播与发展

2020/12/17
茶的起源传播与发展
中国茶文化
•第一章 茶的起源、传播与发展
茶的起源传播与发展
•第一章 茶的起源、传播与发展
❖ 一、茶的发现与利用 ❖ 二、茶的起源-源于中国 ❖ 三、饮茶业的开始 ❖ 四、兴盛的唐代茶文化 ❖ 五、宋代鼎盛时期的茶文化 ❖ 六、中国茶的传播
茶的起源传播与发展
茶的起源传播与发展
三、饮茶业的开始
1.巴蜀茶文化的形成
(2)汉魏立业 西汉末年,王褒的《僮约》:“脍鱼包鳖,烹荼 尽具”和“武都买荼,杨氏担荷” 。 前一句,反映了西汉时不但饮茶已成风尚,而且在 地主富豪家里,还出现了专门的饮茶器具;后一句,反 映了成都附近,由于茶的消费和贸易的需要,茶叶已经 商品化,还出现了一定的商品市场。
➢ 同时,云南、四川南部和贵州一带受冰河期灾害较轻,因而一些野生大茶树 得以保存。并且有大、中、小叶种茶树和乔木、半乔木和灌木型茶树。
➢ 某种植物变异最多的地方,就是这种植物的起源中心。
➢ 西南三省是茶树变异和资源最多的地方,当属茶树起源中心。 茶的起源传播与发展
二、茶树的起源-原产中国
2.茶树原产地的考证 (3)从茶树的进化类型来 看
一、茶的发现与利用
•1.神农尝百草的传说 • 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
➢ 神农—三皇之一的炎帝 ➢ 神农—水晶肚的神仙 ➢ 神农—古代先民的典型化身
•3
•1
•2
茶的起源传播与发展
茶的起源传播与发展
一、茶的发现与利用
•2.茶的利用 • 茶的发现,与其它药用植物一样,经过了不断尝试后,人 们终于了解了它有解毒、利尿、提神等功能。然后慢慢加以 利用。 • 以神农时代算起,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始于原始母系氏族 社会,距今大约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

茶的起源与发展

茶的起源与发展

茶的起源与发展一、茶的起源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37年的中国。

相传,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神农尝百草,发现了茶树的存在。

茶树原产于中国云南、四川、贵州等地的山区。

茶叶的制作最早是将茶叶晒干,然后将其煮沸,制成茶汤饮用。

二、茶的发展1. 中国茶文化的形成茶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逐渐形成为了独特的茶文化。

在唐朝时期,茶叶的制作工艺逐渐改进,开始有了炒制和揉捻的步骤。

宋朝时期,茶的品种和制作工艺进一步发展,茶叶的品质得到了提升。

明清时期,茶叶的制作工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浮现了龙井茶、碧螺春等名优茶。

2. 茶的传播与发展茶的传播与发展离不开丝绸之路的贸易活动。

茶叶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亚和欧洲,成为当地人民爱慕的饮品。

在日本,茶叶的传播和发展得到了极大的推动,茶道文化成为日本的传统文化之一。

3. 茶的种植与制作技术的进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茶叶的种植和制作技术也得到了提升。

茶叶的种植采用了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如有机肥料的使用、防虫害的控制等,使茶叶的品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制茶技术的进步也使茶叶的加工更加精细化,茶叶的口感和香气更加出色。

4. 茶的品种多样化随着茶叶种植和制作技术的进步,茶的品种也得到了多样化的发展。

除了传统的绿茶、红茶、乌龙茶等,还浮现了白茶、黄茶、黑茶等新品种。

每一种茶叶都有独特的风味和特点,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口味需求。

5. 茶的国际化发展茶叶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产品,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份。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和消费国,茶叶的出口量也在不断增加。

同时,茶文化也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爱慕并品尝茶叶。

6. 茶的保健功效的研究近年来,茶叶的保健功效引起了广泛关注。

研究发现,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咖啡碱等成份,具有抗氧化、防癌、降血脂、抗衰老等多种保健功效。

茶叶的保健功能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接受。

总结:茶的起源与发展是一个历经千年的故事。

从中国古代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开始,茶叶的制作工艺逐渐改进,种植和制作技术不断提升,茶的品种也越来越多样化。

《茶艺概论》电子教案

《茶艺概论》电子教案

《茶艺概论》电子教案第一章:茶的起源与发展教学目标:1. 了解茶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掌握中国茶叶的分类及特点。

3. 了解世界茶叶的分布和主要产茶国家。

教学内容:1. 茶的起源:传说与历史文献。

2. 茶的发展历程:唐代、宋代、明代、清代等。

3. 中国茶叶的分类: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等。

4. 世界茶叶的分布: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等。

教学活动:1. 观看茶的历史纪录片。

2. 讨论茶叶的起源和发展。

3. 品尝不同种类的茶叶,感受其特点。

第二章:茶叶的种植与制作教学目标:1. 了解茶叶的种植条件和技术。

2. 掌握茶叶的制作工艺。

3. 了解茶叶的品质评价标准。

教学内容:1. 茶叶的种植条件:气候、土壤、种植方式等。

2. 茶叶的制作工艺:采摘、杀青、揉捻、发酵等。

3. 茶叶的品质评价标准:外形、色泽、香气、滋味等。

教学活动:1. 观看茶叶的制作过程视频。

2. 讨论茶叶的种植与制作技术。

3. 品鉴不同品质的茶叶,提升品鉴能力。

第三章:茶文化的内涵与表现教学目标:1. 了解茶文化的内涵。

2. 掌握茶文化的表现形式。

3. 了解茶文化的现代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1. 茶文化的内涵:茶道、茶德、茶礼等。

2. 茶文化的表现形式:茶艺表演、茶画、茶诗等。

3. 茶文化的现代发展趋势:茶馆、茶艺比赛、茶文化旅游等。

教学活动:1. 欣赏茶艺表演视频。

2. 讨论茶文化的内涵与表现形式。

3. 参观茶馆或茶文化旅游景点,感受茶文化的魅力。

第四章:茶叶的饮用与保健教学目标:1. 了解茶叶的饮用方法。

2. 掌握茶叶的保健作用。

3. 了解茶叶的适宜人群和禁忌。

教学内容:1. 茶叶的饮用方法:泡茶工具、泡茶技巧等。

2. 茶叶的保健作用:抗氧化、提神、降脂等。

3. 茶叶的适宜人群和禁忌:不同体质、疾病等。

教学活动:1. 学习茶叶的泡饮技巧。

2. 讨论茶叶的保健作用。

3. 调查茶叶的适宜人群和禁忌,分享调查结果。

第五章:茶叶的品鉴与选购教学目标:1. 掌握茶叶的品鉴方法。

茶的起源与发展

茶的起源与发展

茶的起源与发展一、茶的起源茶是一种传统的饮品,起源于中国。

据史书记载,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37年,中国的神农氏发现了茶叶的饮用价值。

神农氏是中国古代的传说中的农业神,他发现了一种植物的叶子可以煮水喝,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这就是茶叶的起源。

二、茶的发展历程1. 中国茶文化的形成茶叶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努力。

在古代,茶叶的饮用逐渐成为一种社交活动,茶文化也逐渐形成。

在唐朝时期,茶叶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的商品,茶马古道的开通使得茶叶的交流更加便捷。

宋朝时期,茶的制作工艺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茶叶的品质也得到了提高。

明清时期,茶叶的种植和制作技术达到了巅峰,成为中国的重要农产品。

2. 茶的传播和发展茶叶的传播离不开中国的丝绸之路。

茶叶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了中亚、西亚和东欧等地区,成为当地人民爱慕的饮品。

茶叶的传播不仅带去了中国的茶文化,也促进了中亚和西亚地区的茶叶种植和制作技术的发展。

同时,茶叶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了日本,成为日本人民爱慕的饮品,日本的茶道文化也因此得以形成。

3. 茶的种类和制作工艺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茶的种类和制作工艺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

中国的茶叶种类繁多,主要有绿茶、红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等。

每一种茶叶都有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特点。

例如,绿茶是经过杀青、揉捻、烘干等工艺制作而成,具有清香爽口的特点;红茶是经过发酵、揉捻、烘干等工艺制作而成,具有浓郁的香气和醇厚的口感。

4. 茶的现代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茶的种植和制作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

现代茶叶的种植采用了科学的管理方法,茶叶的品质得到了更好的保证。

同时,茶叶的加工也更加自动化和精细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的质量。

茶叶的销售渠道也更加多样化,通过电商平台和线下店铺等方式,茶叶可以更便捷地进入消费者的生活。

三、茶的文化意义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被誉为“国饮”。

茶文化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智慧和审美追求。

茶叶的历史与文化传承

茶叶的历史与文化传承

茶叶的历史与文化传承茶叶是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植物,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传承。

自古以来,茶叶就被视为一种珍贵的饮品,它不仅滋养人体,还具有独特的韵味和文化内涵。

第一部分:茶叶的起源与发展茶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几千年前的古代。

相传,公元前2737年,中国的一位神农氏发现了茶叶。

当时,神农氏正在煮水喝时,一阵微风吹来,树叶掉进了锅中。

神农氏闻到一股芬芳的气味,尝之后觉得非常美味。

这就是茶叶的最早发现与应用。

随后,茶叶的种植与饮用逐渐流传开来。

中国古代的贵族和文人士大夫们,常常在清晨或下午与亲朋好友一起饮茶,名称就称为“品茗”。

这种饮茶的习俗渗透到各个社会阶层,茶叶因此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第二部分:世界各地的茶叶文化随着茶叶的传播与交流,茶叶文化也不断与其他国家结合,形成了各地不同的茶文化。

在日本,茶道(茶道,チャドウ,chado)是一种特殊的礼仪,强调泡茶过程中的专注与静谧。

日本人还常常举办茶会,通过欣赏花鸟画、赏诗等方式,进一步体验茶的文化内涵。

英国是西方国家茶文化的代表,茶与下午茶成为英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们会在下午三四点钟享受一杯红茶和小点心。

英国人对待茶的态度非常严肃,茶具严格讲究,茶壶也是他们常常炫耀的物件。

第三部分: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茶叶的历史与文化传承离不开茶人的努力与智慧。

茶人常常会将茶文化与当地风俗、文学、艺术等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茶文化形式。

在中国,有许多茶人通过研究茶叶的种植、制作与品鉴等方面努力,推动了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一些茶人致力于发现并推广传统茶叶的制作技艺,保护与传承茶叶的独特风味;而另一些茶人以创新与独特的方式创作出新型茶叶品种,将茶文化引入现代化的层面。

第四部分:茶叶的健康功效除了茶叶的历史与文化传承,茶叶还被广泛研究并被发现具有一系列的健康功效。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如茶多酚、儿茶素等,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

饮茶还可以帮助降低胆固醇、保护心脏健康、提高思维能力等。

茶的起源与发展

茶的起源与发展

茶的起源与发展引言概述:茶,作为一种古老而受人爱慕的饮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从茶的起源、茶的发展、茶的种类、茶的制作工艺以及茶的文化影响等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以探索茶的起源与发展。

正文内容:1. 茶的起源1.1 茶的发现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

相传,公元前2737年,中国的一位帝王神农尝百草,发现了茶树,并将茶叶用于饮食和药物。

1.2 茶的传播茶的发现后,茶叶的种植和制作技术逐渐传播到其他地区,如印度、日本和韩国等。

茶文化也随之传播,成为这些地区的重要文化元素。

2. 茶的发展2.1 茶的种植茶的种植主要依赖于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不同地区的茶叶种植方式和品种也各有特点,如中国的绿茶、红茶、乌龙茶等。

2.2 茶的制作工艺茶的制作工艺包括采摘、烘焙、揉捻等环节,不同种类的茶叶有不同的制作方法,如绿茶的制作过程中需要经过杀青和炒制等步骤。

2.3 茶的加工茶叶的加工方式也有多种,如发酵、烘焙、蒸制等。

这些加工过程会影响茶叶的口感和香气。

3. 茶的种类3.1 绿茶绿茶是未经发酵的茶叶,具有清香和鲜爽的口感。

中国的龙井茶、碧螺春等都是著名的绿茶品种。

3.2 红茶红茶是经过充分发酵的茶叶,具有浓郁的香气和醇厚的口感。

印度的阿萨姆红茶、斯里兰卡的锡兰红茶是世界上著名的红茶品种。

3.3 乌龙茶乌龙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具有独特的花香和果香。

台湾的东方美人茶、武夷山的大红袍都是著名的乌龙茶品种。

4. 茶的制作工艺4.1 采摘茶叶的采摘时间和方法对茶叶的品质有着重要影响。

普通来说,嫩叶嫩芽的采摘更能保证茶叶的口感和香气。

4.2 烘焙烘焙是茶叶制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烘焙可以使茶叶的水分蒸发,增加茶叶的香气。

4.3 揉捻茶叶的揉捻可以使茶叶的细胞破裂,释放出茶叶的香气和滋味。

不同种类的茶叶揉捻的时间和力度也有所不同。

5. 茶的文化影响5.1 茶道茶道是日本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通过茶道可以体验茶的独特韵味和文化内涵。

茶的起源与发展

茶的起源与发展

茶的起源与发展茶叶是一种世界上广泛消费的饮料,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详细介绍茶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一、茶的起源根据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37年的中国。

传说中,中国的一位帝王神农氏发现了茶叶的饮用价值。

据说他在煮水时,一片野生茶叶掉进了锅里,他尝试后发现茶叶的香气和味道令人愉悦,于是茶叶的饮用就此诞生。

二、茶的发展1.中国茶文化的形成茶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在古代,茶主要被用作药物,被认为具有清热解毒、提神醒脑的功效。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将茶叶作为一种饮品来享受。

茶的饮用在中国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包括茶道、茶艺、茶具等方面的发展。

2.茶的传播与发展茶叶的种植和制作技术逐渐传播到了其他国家和地区。

最早传入的是日本,随后传入韩国、越南、印度等地。

每个地区都根据自己的文化和习俗对茶进行了不同的发展和创新。

例如,日本发展出了独特的茶道文化,韩国发展出了茶禅一味的茶文化。

3.茶的品种和分类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茶叶进行了不断的研究和改良,发展出了多种茶的品种和分类。

主要的茶叶品种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和黄茶等。

每种茶叶都有不同的制作工艺和口感特点,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口味需求。

4.茶的全球化茶叶的全球化是近代茶叶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随着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茶叶可以更加便捷地传播到世界各地。

茶叶的全球化不仅使得更多的人能够品尝到不同地区的茶叶,也促进了茶叶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5.茶的健康效益茶叶不仅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香气,还被科学研究证明具有多种健康效益。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可以帮助抵抗自由基的损害,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

此外,茶叶还具有提神醒脑、降低血脂、促进消化等作用。

总结:茶的起源与发展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历史过程。

茶作为一种饮品,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口味需求,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茶的全球化和健康效益也使得茶叶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茶叶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茶叶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茶叶的起源与发展历程茶叶,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更是一种享受、一种态度。

本文将为您介绍茶叶的起源与发展历程,让您更加了解这个充满魅力的饮品。

一、茶叶的起源茶叶的起源可追溯至中国古代,据史书记载,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

公元前2737年,中国的传说中第一位皇帝神农尝百草,发现茶叶的独特香味和功效。

这被视为茶叶的开端。

二、中国茶的发展1. 唐代茶的风靡在唐代,茶的种植和饮用特别流行。

茶馆和茶楼应运而生,成为人们交流思想、文化的重要场所。

唐代的陶瓷杯器多以茶为题材,显示出人们对茶文化的热爱。

2. 宋代茶的研究与精制宋代是茶叶的辉煌时期。

茶叶的研究与精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茶人陆羽所著的《茶经》成为中国茶文化的里程碑。

同时,宋代还出现了茶道的概念,这是一种注重礼仪和品味的独特方式,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的品茗习惯。

3. 明清时期的推广与变革明代以后,茶叶逐渐成为广大人民的饮品。

明代的饮茶方式逐渐多样化,人们开始享受茶的香气和口感,同时也出现了茶具的多样化。

三、茶叶的传播与国际化茶叶从中国传播到全世界,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茶叶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亚、西亚,再经海路传入东南亚、日本等地。

在东亚地区,茶文化成为了浓厚的民族特色,每个国家都发展出自己的茶道和茶艺。

茶叶的传播还与欧洲的大航海时代密切相关。

16世纪,荷兰人将茶叶引进欧洲,不久之后,茶叶成为当时欧洲贵族社交的流行饮品。

茶叶的引入不仅丰富了欧洲人的饮食文化,也为中西方文化交流搭建了桥梁。

四、茶叶的现代发展在现代社会,茶叶不再是一种追求独特和高雅生活的象征,更是一种健康和生活方式的体现。

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表明,茶叶具有抗氧化、抗衰老、降低血脂等多种益处。

各地茶叶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使得人们可以品尝到世界各地的不同风味茶叶。

茶叶行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现今,茶叶产品种类丰富,不同的茶叶品牌和产地各具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茶树的起源
• 1935年,印度茶业委员会组织了一个科学 调查团,对印度沙地耶发现的野生茶树进 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植物学家瓦里茨 (Wallich)博士和格里费(Griffich)博士 都断定,勃鲁士发现的野生茶树,与从中 国传入印度的茶树同属中国变种,至于茶 树的某些差异,那是野生已久的缘故。
第一节 茶树的起源
• 3)云贵高原野生茶树的生化特性属于原始 类型。 • 4)云贵高原发现茶籽化石。 • 1981年,贵州省茶科所的刘其志等在贵州普 安、晴龙两县交界处发现茶籽化石,为第 三季和第四季之间。
第一节 茶树的起源
• 5)茶树学名及一些国家对茶的称呼都与中 国有关。 • Sinensis 拉丁文中国的意思。 • Tea 为茶的粤语发音。 • 6)迄今考古出现的最早茶具在中国。 • 在浙江上虞出土的汉代陶土茶碗是迄今世界 上发现的最早的茶具。
第一节 茶树的起源
• 目前,大量栽培应用的茶树的种名一般称 为Camellia sinensis,也有人称为Thea sinensis,还有的称 Camellia theifera,1950年 我国植物学家钱崇澍根据国际命名和茶树 特性研究,确定茶树学名为[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迄今未再更改。 • 注:.,"sinensis"是拉丁文中国的意思。
第三节 茶的传播
• 2、茶向国外传播 • 当今,饮茶之风已遍及世界各国,种茶的 国家也达到60余个,这些国家的饮茶风俗 和茶种,都是通过陆、海的“茶叶之路”, 从中国直接或间接地传入的。
第三节 茶的传播
• 日本:唐代公元805年日本高僧最澄禅师到 浙江天台国清寺学佛,带茶籽种回日本, 为日本种茶之始。 南宋 (约1191年)年间,日本高僧荣西禅师 两度来华,搜集茶籽,并著《吃茶养生 记》,为日本的第一部茶书。
第一节 茶树的起源
• 1960年苏联学者K〃M〃杰姆哈捷的《论野 生茶树的进化因素入以及近年来日本学者 志村桥、桥本实等的有关研究报告中,都 认为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
第一节 茶树的起源
• 3. 其他 • 少数学者认为茶树原产地在无名高地。 《茶叶全书》的作者、美国学者威廉〃乌克 斯(W〃H〃Ukers),他主张"凡自然条件 有利于茶树生长的地区都是原产地"的"多源 论"说,认为茶树原产地应包括缅甸东部、 泰国北部、越南、中国云南和印度阿萨姆 的森林中。因为这个地区的生态条件极适 宜于茶树生长繁殖,所以这个地区的野生 茶树也比较多。
第二节 茶学的形成与发展历史
• 《All About Tea》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学 者威廉. 乌克斯(William. H. Ukers)所著, 主要介绍了茶的历史、生产技术、科学研 究、经济贸易和品饮艺术 等。对茶在欧美 国家的流行与推广起了较大的作用。 •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的一些农业高等 院校开设开设茶学专业,相关研究、专著 大量涌现。
谢谢!
第一节 茶树的起源
• 二、起源 • 1. 中国 • 大量的历史资料和近代调查研究材料,不 仅能确认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而且已经 明确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 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主要依据茶科植物的分布中心。 • 2)云贵高原发现大量野生大茶树。 • 思茅地区镇沅县九甲乡 千家寨2700余年野生古 茶树,是目前世界上发 现的最古老的野生古茶 树王。
第三节 茶的传播
• 1271年,马可波罗将茶叶带回意大利。 • 1567年,哈萨克人把中国茶叶传入俄国, 1833年俄国从湖北洋楼洞调运茶种,栽种 于格鲁吉亚,称为欧洲的第一茶园。 • 1600年 中国茶叶传入斯里兰卡,如今该国 已经称为世界主要产茶国和茶叶输出国之 一。 • 1731年传入印度尼西亚。 • 建国以后传入非洲、美洲等国家。
第二节 茶学的形成与发展历史
• 《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 二毒,得(荼)茶而解之。 是迄今发现的关于茶的最早文字记载。 注:此书成于西汉,东汉时曾做修订。 《诗经》、《方言》、 《桐君录》等均有提到“荼”。
第二节 茶学的形成与发展历史
• 陆羽(733~804),字鸿渐,汉族,复州 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市)人,唐代著名的 茶文化家和鉴赏家。号竞陵子、桑苎翁、 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一生嗜茶, 精于茶道。著有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 《茶经》,对中国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 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 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第一节 茶树的起源
• 他们的论据是:只有印度有野生茶树,而 没有人提出中国有野生茶树;印度阿萨姆 种茶树长得"野",树高叶大,而中国种茶树 材矮叶小。其结论是:印度种是茶树原种, 印度是茶树的原产地。他们不知道中国在 公元前200年左右的《尔雅》中就提到有野 生大茶树,他们亦不知中国不但有众多的 大叶茶,而且还有"茶树王"。
第一章 茶的起源与发展历史
• 第一节 茶树的起源
• • • • • • • 一、茶树分类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 山茶目(Theales), 山茶科(Theaceae), 山茶属(Camellia)。
茶与咖啡概论
——曹冠华 E-mail: cgh20031695@
主要内容
• • • • • • 第一篇 茶学概论 第一章茶的起源与发展历史 第二章茶叶的分类 第三章 制茶与贮藏 第四章 茶叶品质品鉴与茶艺 第五章 茶与中国文化
主要内容
• • • • • 第二篇 咖啡概论 第一章 咖啡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第二章 精品咖啡 第三章 咖啡加工工艺 第四章 咖啡与文化、健康
第一节 茶树的起源
• 1877年英人贝尔登(S· Baidond)步勃鲁士 后尘,在他写的《阿萨姆之茶叶》中提出 茶树原产于印度,持上述观点的还有英国 学者勒莱克(J· Blake,1903)、勃朗 H· (E· Blown,1912)、易培逊 A· (A · Ibbetson)、林德莱(Lindley)和日本 的加藤繁等。
第一节 茶树的起源
• 英国学者文登(T〃 Eden), 1958年在他 所著的《茶》中写道:"茶树原产依洛瓦底 江发源处的某个中心地带,或者更在这个 中心地带以北的无名高地。"前者指的是缅 甸的江心坡,后者指的是中国的云南和西 藏境内,即把依洛瓦底江发源处的缅甸江 心坡和中国云南、西藏等地区说成是无名 高地。
第二节 茶学的形成与发展历史
• 1986年,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现为浙大 茶学系)成为我国的第一个茶学博士授予 点,1989年又经国家教委批准成为我国茶 学界的第一个也是至今唯一的一个国家级 重点学科。
第三节 茶的传播
1、茶在国内的传播 茶马古道
第三节 茶的传播
• 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和西北边疆的 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 后期最为兴盛。茶马古道分川藏、滇藏两 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尼泊尔、 印度境内(此为滇越茶马古道),直到西 亚、西非红海海岸。 • 因此茶叶经由“茶马古道”到达国外。
推荐参考书目
• 1. 周巨根,朱永兴. 茶学概论(第2版). 北京:中 国中医药出版,2013 • 2. 韩怀宗. 咖啡学(第1版).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2013 • 3. 陈宗懋,杨亚军. 中国茶经(第1版). 上海:上 海文化出版社,2011 • 4. 阮浩耕 主编. 中国名茶品鉴(2005修订版). 济 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 5. 李鹏 主编. 咖啡的历史 (第1版). 哈尔滨:哈 尔滨出版社,2007
• 茶树是一种常绿木本植物,乔木型茶树高可 达15~30 米,基部干围达1.5米以上,寿命 可达数百年,以至上干年之久。目前,人 们通常见到的是栽培茶树,为了多产芽叶 和方便采收,往往用修剪的方法,抑制茶 树纵向生长,促使茶树枝向扩展,所以, 树高多在0.8~1.2米之间。茶树经济学年龄, 一般为50~60年。
第一节 茶树的起源
• 2. 印度起源说 • 1824年,驻印度的英国少校勃鲁土 (R· Bruce)在印度阿萨姆省沙地耶 (Sadiya)地方发现有野生茶树,于1838年 又印发了一本小册子,列举他在印度阿萨 姆发现的多处野生茶树。为此,勃鲁士断 定,印度是茶树原产地,理由是印度有野 生茶树。于是,国外有人以此为证,开始 对中国是茶树原产地提出了异议。
第二节 茶学的形成与发展历史
• 陆羽所著《茶经》三卷十章七千余字,分别 为:卷一,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卷二, 四之器;卷三,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 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是唐代和唐以前 有关茶叶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 是陆羽躬身实践,笃行不倦,取得茶叶生产 和制作的第一手资料后,又遍稽群书,广采 博收茶家采制经验的结晶。《茶经》一问世, 即风行天下,为时人学习和珍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