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珍珠海岸椰林滨海新区控制性规划调整必要性论证报告

合集下载

海南省陵水清水湾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海南省陵水清水湾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清水湾旅游度假区C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总则为规范陵水清水湾旅游度假区C区建设管理,保证其发展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作规律,同时保证开发建设中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平衡和谐,特编制《陵水清水湾旅游度假区C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本规划是陵水清水湾旅游度假区C区开发建设的法定指导性文件,凡在规划区范围内的一切建设活动,必须按规划要求执行。

本规划所涉及的控制指标和技术规定是根据现行的相关标准、规范结合本规划区的规划定位所制定,未涉及的指标应按国家、海南省以及陵水县的有关政策、法律、规范相关条款的规定执行。

本规划的实施必须是文本和有关图纸同时使用。

规划范围:陵水清水湾旅游度假区C区属于陵水清水湾旅游度假区东组团,西临新村镇,南临南海清水湾,规划用地面积327.19公顷。

规划定位与发展规模功能定位:欧洲风情与地域文化相融合的滨海高尔夫度假社区。

实现规划功能的措施:积极挖掘地域文化特色,为旅游开发带来文化底蕴。

借鉴北美新城市主义的造城理念,塑造带有热带滨海休闲度假氛围和特色的自由街区式城市景观社区。

开发营造开敞空间、环境景观的绿色网络,延伸“高尔夫球场、碧海蓝天、银色沙滩、背景山体”对度假社区的影响;划分若干居住片区,提升滨海腹地的居住价值;合理确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配套完善公共设施与市政,使之成为一个具有时代特色与个性魅力的高品质旅游度假区。

目标定位:清水湾理想的度假社区——在自然中生长的生态、人文、魅力的滨海度假社区,是人们可以安全、自由、友善、幸福居住与度假的理想社区。

陵水清水湾旅游度假区C区总用地327.19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63.60平方米。

规划区总人口规模控制在20000人以内。

用地布局规划在研究C区现状建设条件及山水生态肌理的基础上,结合C区的功能定位,提出“山海相望,休闲居中,居住环抱”的土地利用总体结构模式。

居住用地总面积178.68公顷,占总用地面积54.61%。

其中一类居住用地71.43公顷,二类居住用地105.35公顷。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陵水黎族自治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陵水黎族自治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陵水黎族自治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海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1.03•【字号】琼府函〔2023〕148号•【施行日期】2023.11.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陵水黎族自治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琼府函〔2023〕148号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你县《关于审批陵水黎族自治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陵府〔2023〕203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陵水黎族自治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陵水黎族自治县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按照“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统筹发展与安全,着力建设滨海旅游与科教融合新高地、黎疍文化风情生态宜居地、热带现代农业和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陵水黎族自治县耕地保有量不少于195.34平方千米,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180.48平方千米;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819.66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526.69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23倍以内。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统筹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耕地集中连片布局,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高效发展,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

大力发展南繁科研育种。

协同做好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和陵水河流域生态系统保护,持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海岛一体化保护与修复,全面提高县域生态品质。

陵水黎族自治县光坡镇港坡村控制性详细规划

陵水黎族自治县光坡镇港坡村控制性详细规划

陵水黎族自治县光坡镇港坡村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背景“把海南打造成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是海南发展的战略定位。

突出海南民族风情特色资源,挖掘海岛历史文化传统,开发、丰富具有海岛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以符合国际化旅游要求的文化要素。

港坡村地处香水湾旅游区,与富力湾等旅游开发项目仅一河之隔,而且该村庄本身又承载着该区域中心村的功能,是光坡镇经济、社会进步的关键结点,本次规划以《光坡镇港坡村村庄总体规划(2009-2020)》为依据,并从地域中心村和旅游服务基地的角度对本次规划范围内村庄功能进行定位。

《光坡镇港坡村村庄总体规划(2009-2020)》是由陵水黎族自治县住建局于2009年委托海南省建设项目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编制。

该总体规划已对村庄发展进行了功能定位。

港坡村是陵水县村庄改造的重点之一,本规划对于调整港坡村的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光坡镇的社会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尽快实现港坡村的发展与转型,光坡镇人民政府决定编制港坡村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二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3、《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4、《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 50445-2008)5、陵水黎族自治县、光坡镇所执行的相关规划文件6、《陵水黎族自治县光坡镇港坡村村庄总体规划(2009-2020)》第三条规划原则本次规划为有力保障规划区域规划目标的实现,结合港坡村的客观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确定以下原则:1、保留村民原有居住形态原则规划中心大道以西的区域为一类居住组团,主要规划为村民居住区。

村民已经习惯了现有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故保留中心大道以西片区原有建筑能保留则保留,不宜大拆。

2、强化并完善区域中心村功能原则港坡村人口已近一个小镇的规模,商贸、集市已辐射周边村庄,香水湾地区有关规划已确定该村为区域中心村,故本次规划以实现其功能为基本原则。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滨海新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滨海新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滨海新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正文:----------------------------------------------------------------------------------------------------------------------------------------------------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滨海新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各管委会,各委、局,各街镇,各单位:现将《滨海新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日滨海新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滨海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后,进入新阶段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时期,是努力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率先推进生态宜居建设的时期,是在带动天津发展、推进京津冀和环渤海区域经济振兴、促进东中西互动和全国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的重要时期,也是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关键时期,谋划好这个阶段新区环境建设的发展战略、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对于实现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推动区域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建设宜居生态城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十一五”规划完成情况(一)“十一五”期间取得的主要进展1.水环境整治工作有序开展“十一五”期间,作为全市水环境专项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滨海新区开展了大沽排污河、北塘排污河等河道以及流经该区域的农用河道的清淤、修坡和沿河绿化治理工作。

目前,作为重点的大沽排污河清淤工程已基本完成。

随着改造工程的深入进行,泵站、污水处理厂等设施不断完善,排入的污水大部分已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类排放标准。

水环境质量状况基本稳定,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良好,水质达标率为100%;10条主要河流中,潮白新河和沧浪渠水质好转,分别达到了Ⅴ类和Ⅳ类水质,蓟运河水质恶化,其它河流水质基本稳定。

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项目(二期)征地拆迁工作方案》的通知

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项目(二期)征地拆迁工作方案》的通知

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项目(二期)征地拆迁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4.03•【字号】陵府〔2024〕147号•【施行日期】2024.04.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项目(二期)征地拆迁工作方案》的通知陵府〔2024〕147号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直属各单位、试验区管理局:《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项目(二期)征地拆迁工作方案》已经十五届县委常委会第71次(扩大)会议和十六届县政府第5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年4月3日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项目(二期)征地拆迁工作方案为做好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项目(二期)征地拆迁补偿工作,保障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海南自由贸易港土地管理条例》《海南省土地征收补偿安置管理办法》(海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07号)、《海南自由贸易港征收征用条例》以及《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执行我县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通知》(陵府办函〔2020〕87号)、《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陵水黎族自治县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办法〉的通知》(陵府办规〔2023〕5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原则(一)征地拆迁补偿工作应本着“依法实施、合理补偿、妥善安置”的原则,顾全大局,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

(二)根据《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陵水县空间总体规划,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项目(二期)征地拆迁补偿工作由县政府统一组织协调,黎安镇人民政府负责实施征收,县有关职能部门按各自职能配合开展工作。

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3年—2020年)说明书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旅游发展委员会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2013.4目录第一章规划总论 (1)一、规划范围 (1)二、规划期限 (1)三、规划性质 (1)四、规划任务 (1)五、规划原则 (2)六、规划依据 (2)第二章规划背景 (5)一、宏观背景 (5)二、中观背景 (6)三、微观背景 (9)四、规划衔接 (11)第三章基础分析 (14)一、资源分析 (14)二、文化分析 (25)三、现状分析 (33)四、SWOT分析 (36)第四章市场分析 (40)一、市场特征 (40)二、市场定位 (43)三、专项市场 (45)四、市场预测 (49)第五章发展定位 (52)一、指导思想 (52)三、形象定位 (53)四、发展目标 (53)五、发展模式 (54)六、发展战略 (56)七、发展突破 (56)第六章空间布局与分区规划 (58)一、空间布局 (58)二、分区规划 (58)第七章产品规划 (114)一、指导思想 (114)二、产品现状分析 (115)三、产品体系 (117)四、特色产品 (122)第八章产业规划 (128)一、总体思路 (128)二、特色产业 (128)三、传统产业 (146)第九章交通规划 (155)一、总体思路 (155)二、交通现状 (156)三、旅游公路规划 (156)四、特色游线设计 (159)五、水路交通规划 (162)六、服务中心体系 (163)第十章环境保护 (165)一、指导思想 (165)三、重点举措 (166)第十一章营销推广 (175)一、营销目标 (175)二、营销推广口号 (176)三、营销策略 (177)四、节事活动策划 (178)第十二章保障措施 (181)一、组织保障 (181)二、规划保障 (181)三、政策保障 (182)四、土地保障 (182)五、资金保障 (182)六、民生保障 (183)七、人才保障 (183)第十三章投资运营与分期行动规划 (185)一、开发运营规划 (185)二、投资融资规划 (188)三、分期行动规划 (193)四、综合效益分析 (197)第一章规划总论一、规划范围陵水县行政辖区。

项目服务书-陵水黎族自治县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与利用开发规划

项目服务书-陵水黎族自治县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与利用开发规划

陵水黎族自治县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与利用开发规划(暂命名)——项目服务书目录一、项目背景与编制目的 (3)(一)项目背景 (3)(二)必要性分析 (4)二、规划思路及研究重点 (6)(一)规划思路 (6)(二)研究重点 (6)三、规划内容及成果组成 (8)(一)规划内容(暂定) (8)(二)成果组成 (9)四、工作程序及工作计划 (10)(一)工作程序 (10)(二)工作计划 (10)五、设计团队名单 (11)六、服务承诺 (11)一、项目背景与编制目的(一)政策背景1、《海南经济特区海岸带保护与开发管理规定》划定海岸带红线《海南经济特区海岸带保护与开发管理规定》已由海南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2013年3月30日通过。

明确海岸带,是指海洋与陆地交汇地带,包括海岸线向陆地侧延伸的滨海陆地与向海洋侧延伸的近岸海域。

海岸带的具体界线范围由省人民政府依据海岸带保护治理与开发利用的实际,结合地形地貌具体划定,并向社会公布。

同时,明确提出沿海区域自平均大潮高潮线起向陆地延伸最少200米范围内、特殊岸段100米范围内,不得新建、扩建、改建建筑物,具体界线由省人民政府确定;因重大建设项目需要新建、扩建、改建建筑物的,应当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这是海南针对海岸带关于保护与开发的首个法规政策性文件,也是指导海南省各市县海岸带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在海岸带保护层面,划定了管理红线、底线,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对于开发层面缺未提出具体指导内容。

2、2016年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海南经济特区海岸带保护与开发管理实施细则》该细则进一步明确海岸带具体范围根据《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经济特区海岸带范围和海南经济特区海岸带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确定。

沿海区域自平均大潮最高潮线向陆地延伸最少200米(以下简称海岸带陆域200米)范围内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以及沿海区域自平均大潮高潮线起向海洋延伸海岸带范围内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依法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区。

珍珠海岸椰林滨海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珍珠海岸椰林滨海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陵水珍珠海岸椰林滨海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规划范围:椰林滨海新区位于陵水县东部的珍珠海岸中部,东临南海,南抵黎安镇区,西至县级公路,北至陵水河入海口以南500米。

总面积6.70平方公里。

2、规划依据1、《城乡规划法》2、《环境保护法》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5、《基本农田保护条例》6、《城市绿地分类标准》7、《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2001—2020)8、《海南城乡总体规划》(2005—2020)9、《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3—2020)10、《陵水县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11、《陵水海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5—2020)3、规划指导思想:依据《陵水海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5—2020)》以及海南省、陵水县的发展战略要求,充分发挥独特的资源优势,在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础上,高标准开发建设,发展以“自然生态、养生休闲”为主题的旅游度假休闲胜地,为国内外游客提供高品质的养生休闲体验。

4、规划原则:生态优先、资源保护原则;因地制宜、综合利用原则;体现地方文化内涵原则;提供多样化的高档次旅游产品原则。

5、功能定位:依托区域内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以碧海、青山、沙滩、田园、溪流等热带原生态自然风光为景观主体,依据旅游市场发展分析及国际旅游岛的旅游发展趋势,椰林滨海新区最终将建成:以旅游度假、时尚运动、休闲娱乐为主导功能的热带滨海国际旅游休闲目的地;陵水海滨风景名胜区最重要的功能板块。

6、核心功能:1、旅游接待功能:主题度假酒店、体育休闲会所,会议接待。

2、旅游社区功能:中长期度假居住。

3、休闲运动功能:高尔夫运动、自行车运动、海上运动、潜水、海上垂钓、沙滩休闲活动。

4、参与娱乐功能:商业服务、文化娱乐、休闲娱乐、特色餐饮。

7、本规划涉及的土地使用性质分类和代码均参照国标GBJ137—90《城市用地分类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确定本次的用地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2.12.22.32.43.13.2第四章必要性论证结论 (17)第五章控规调整建议 (19)第六章相关附件 (20)第一章概述1.1调整背景2023 年 7 月,受陵水黎族自治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托付,海南巨方规划设计编制了《陵水珍宝海岸椰林滨海区掌握性具体规划》,该控规于 2023 年3 月获批准实施。

〔以下简称“10版控规”〕椰林湾滨海区在“10 版控规”的指导下正逐步实现规划蓝图,各项建设工作也稳步进展中。

2023 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入驻陵水县黎安镇后,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总体规划》获批准实施、先行试验区黎安风情小镇的建设、陵水县近期引入的“东高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区”工程落户于规划区等的进展状况下,“10版控规”已不能适应的进展状况。

1.2“10版控规”简介1.2.1地理位置与规划范围椰林滨海区位于陵水县东部的珍宝海岸中部,东临南海,南抵黎安镇区,西至县级大路,北距陵水河入海口约 500 米。

规划范围总面积为 670.65 公顷,约合 10060 亩。

〔详见附件一:2023 版《陵水珍宝海岸椰林滨海区掌握性具体规划》区位关系图〕1.2.2功能定位依托区域内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以碧海、青山、沙滩、田园、溪流等热带原生态自然风光为景观主体,依据旅游市场进展分析及国际旅游岛的旅游进展趋势,椰林滨海区最终将建成:以旅游度假、时尚运动、休闲消遣为主导功能的热带滨海国际旅游休闲目的地;陵水海滨风景名胜区最重要的功能板块。

1.2.3进展规模规划范围总面积为 670.65 公顷,建设用地面积共计 449.34 公顷,总建筑面积为 212.3 万平方米,建设用地容积率掌握在 0.47 左右。

规划期内规划总人口为 3.3 万人,其中旅游度假人口为 22.75 万人,治理效劳人员 0.35 万人,当地居民 0.2 万人。

1.2.4规划构造规划区的用地空间构造可概况为“一带、两轴、三组团”。

“一带”指热带海岸风光带;“两轴”指陵水滨海旅游干线两侧绿化长廊组成的区域旅游交通轴、规划区内部串联各个用地的主路与两侧度假设施构成的休闲生活轴线;“三组团”指热带滨海度假组团、时尚运动休闲组团、田园农庄休闲组团。

1.2.5主要建设内容滨海一线主要建设星级酒店,产权式酒店及高端度假居住;滨海二线主要建设商业、小学等公共效劳设施,变电站、消防站等市政设施,以及中高端度假居住。

1.2.6公共设施规划(1)酒店设施——在沿海地带,兴建极富特色的度假酒店 5 座,配套会议厅和宴会厅,以及餐饮、保健、商业、SPA、游泳池、多功能厅等设施。

(2)商业效劳设施及后勤关心设施——按效劳半径规划区内布置商业消遣休闲设施中心 3 个,包括规划区北部和中部的 2 个组团级商业效劳设施,以及南部的综合性商业效劳设施。

主要集合特色街区、商铺、风味餐厅、酒吧街、小型中心广场、时尚生活中心等功能。

(3)组团级公共效劳中心——各个功能区中配置组团级的效劳中心为居民及游客供给日常生活效劳。

内容具体包括中心绿地、会所、SPA 中心、餐厅、儿童乐园、医疗保健室、体育健身场、商店、物业治理等设施。

〔详见附件二:“10版控规”用地规划图,附件三“:10版控规”公共设施规划图,附件四:“10版控规”局部规划图纸〕1.3相关规划解读1.3.1《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总体规划》该规划于 2023年开头编制,同年获先行试验区管委会批准实施。

规划定位:国家旅游文化先行区:担当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先行先试任务、以旅游文化产业为龙头、现代效劳业为支撑的创型国际滨海城。

总体空间构造:可概括为“三心、六片区”,其中“三心”分别为商业艺术水镇中心、度假城市中心以及热带海滩商业中心;“六片区”包括度假城市区、活力山城、热带海滩、艺术复合水城、白鹭岛和景观廊道片区。

进展规模:规划区总面积 114.88 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 48.98平方公里;至规划期末,常住人口规模 18 万人,年接待游客容量超过 1000 万人次。

与“10版控规”的关系:将对椰林湾片区产生辐射影响,带来巨大的进展动力;该总规协调区用地与“10版控规”局部范围重合,在规划治理和执行方面产生冲突。

〔详见附件五:《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总体规划》相关图纸〕1.3.2《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黎安风情小镇修建性具体规划》该规划于 2023 年开头编制,同年获先行试验区管委会批准实施。

规划定位:以“五色小镇,七彩长街”为特色,打造成独具魅力的热带风情市镇,成为试验区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局部。

建设规模:用地面积 264.57 公顷,安置 14700 余人、4700 千余户,每户居民供给一套占地 175 平米,建筑面积 252 平米的独户住宅,并按每人 10 平米的标准配套建商业效劳业用房。

设施配置:1 所中学、1 所小学,3 所幼儿园,1 座二级医院、1 处市民综合效劳中心、15 万平米社区商业。

与“10版控规”的关系:该修规约 144 公顷用地位于“10 版控规”范围内,与“10版控规”的用地性质、路网、指标等方面不符;将对椰林湾片区的进展定位产生影响,在规划治理和执行方面产生冲突。

〔详见附件六:《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黎安风情小镇修建性具体规划》相关图纸〕1.3.3《陵水椰子岛景区北片掌握性具体规划》该规划于 2023 年开头编制,2023 年获批准实施。

规划性质——具有生态景观保护、旅游度假、休闲运动、生态居住四大功能的综合型旅游景区。

集合海景、河景、山景价值独特的区域,一个布满活力、放松伸展、贴近自然,融入当地的度假、居住、消遣、体验、休闲之地。

进展规模——规划范围总面积为 1267 公顷,建设用地面积共计 459.12公顷;规划总人口为 2.22 万人,其中包括当地村民 6000 人、居住人口 1.42万人,酒店接待人数 800 人、效劳人员 1200 人。

规划构造——规划空间构造依托“陵水河、椰子岛、入海口、沙坝、田园、椰林、丘陵”等自然空间环境资源,形成“一心、一带、五区”的总体空间构造。

其中一心为田园、椰子岛、入海口是规划区的景观核心;一带为陵水河风光带;五区为围绕景观核心的不同主题的功能分区,即南岸滨河区、大溪岭度假山庄区、体育休闲度假区、田园农庄区、椰子岛生态保护区。

与“10 版控规”的关系:该控规与椰林湾滨海区北部接壤,联系陵水县城与滨海片区的旅游道路将对椰林湾片区的道路建设产生影响。

此外,为了高效集约利用资源,椰子岛北片区的给水工程、污水处理工程等根底设施的辐射范围扩大至椰林湾片区。

〔详见附件七:《陵水椰子岛景区北片掌握性具体规划》相关图纸〕其次章现状建设状况2.1土地出让状况在“10 版控规”的指导下,县国土局已将规划区东南面滨海一线的用地使用权分别出让给合景泰富公司及鑫荣公司,土地面积共 96.73 公顷〔其中合景泰富公司取得 62.88 公顷用地,鑫荣公司取得 33.85 公顷用地〕,用地性质分别为酒店、一类居住及二类居住用地。

〔详见附件八:陵水椰林湾滨海区土地出让状况〕2.2用地建设状况目前规划区内已经开工的工程为合景泰富的汀蓝海岸一期,其中住宅局部已经开头销售。

一期工程总占地面积 800 亩,呈“长方形”沿海岸线分布,进深约 400 米,总建筑面积 317000 ㎡,整体容积率 0.6,绿地率58%,社区内部配有超五星级酒店和两个会所。

〔详见附件九:“汀蓝海岸”工程建设现状〕位于规划区内的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黎安风情小镇被纳入《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总体规划》的范围之内,风情小镇依据“风情小镇模式,旅游生活并举,宜居宜业公正”的创安置模式已经开头全面开工建设。

目前已经开头进展场地平坦,同时局部样板安置房已建设完成。

〔详见附件十:“黎安风情小镇”工程建设现状〕2.3市政设施建设状况目前规划区内部的道路系统尚未开头建设;市政管网尚未开头铺设;近期打算开头建设 110kv 变电站,但变电站的选址位于滨海一线的中部,而“10 版控规”中规划的 110kv 变电站位于规划区的西南角,即紧挨黎安港的东高岭山脚下,因此,110kv 变电站确定的位置已与“10版控规”有较大出入。

〔详见附件十一:市政设施建设现状〕2.4现状建设状况总结“10版控规”获批至今,椰林湾片区的建设正稳步推动,总结其进呈现状有以下几个特点:(1)建设用地的出让速度较为稳定,根本保证出让一块建设一块,随着旅游区的逐步完善,政府也能享受土地持续增值带来的收益。

(2)陵水作为“大三亚旅游圈”的重要组成局部,其美丽的海岸线及气候已受到国内外的高度认可,椰林湾片区现状正在建设的工程〔汀蓝海岸〕也是高起点、高标准的。

(3)椰林湾片区承受政府一级开发的模式,根底配套设施由政府负责建设,由于外部进入规划区的主要道路尚未建设完成等缘由,因此规划区内部的主要道路尚未开头建设,由此也导致相应的给水、污水、雨水、电信等管网无法铺设。

但是受到先行试验区进驻陵水黎安镇的影响,目前椰林湾片区的建设速度已不能满足现在快速的进展形势。

第三章论证分析3.1调整原由3.1.1《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总体规划》与“10版控规”消灭规划范围局部重合现象,使规划实施和规划治理等多方面产生冲突海南省委省政府于 2023 年 3 月打算设立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2023 年11月将陵水黎安片区确定为试验区起步区。

《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总体规划》于 2023年开头编制,同年获先行试验区管委会批准实施。

该总体规划与椰林湾滨海区“10版控规”消灭规划范围局部重合现象,导致“10 版控规”在用地布局以及功能定位等方面有所变动,“10 版控规”已不能全面指导该片区的建设治理。

为支持先行试验区总体规划的落地,管委会首先组织安排试验区内居民的迁并安居工作,2023 年编制完成先行试验区《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黎安风情小镇修建性具体规划》,且同年获先行试验区管委会批准实施,该规划提出了“风情小镇模式,旅游生活并举,宜居宜业公正”的创安置模式。

依据试验区管委会的总体部署,黎安风情小镇安置工程作为先期启开工程。

黎安风情小镇依据实际功能需求分为安置住宅、公益公建和配套及开发公建三个局部。

安置住宅局部:安置住宅分为五个区,总用地面积 117.37 公顷,总居住建筑面积约 119.42 万平方米,安置住宅约 4700 户。

公益公建局部:海南黎安风情小镇公益建筑包括三个 6 班幼儿园、一个36 班小学、一个 18 班中学、以及敬老院、卫生效劳中心、综合效劳中心。

配套公建和开发公建局部:配套公建包括综合市场、购物广场、临街商业、市场、超市、魅力山街、购物街区、村落文化区、购物中心、美食城、购物休闲城、游客接待中心、活力水街,总用地面积约 17.11 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48900 平方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