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的恶梦「儿童急性坏死性脑病」!流感、肠病毒都能引起

合集下载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儿童篇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儿童篇
1-2天 轻或无 5-7天
少见
精选ppt
17
流感的治疗原则
项目介绍
•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确定住院治疗或门诊治疗。
• 尽早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尤其是重症流感高危人群。
– 可以缓解流感症状、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病死率。
• 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仅在继发细菌性感染时才
考虑使用。
– 有上述流感临床表现,具有以下一种或以上病原学检测结 果阳性。
• 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采用real-time RT-PCR和RT-PCR 方法)。
• 流感病毒分离培养阳性。 • 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的流感病毒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呈4
倍或4倍以上升高。
精选ppt
13
重症病例
1. 持续高热>3天,伴有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 2. 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 3. 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 4. 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 5. 合并肺炎。 6. 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
• 如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氧 疗或机械通气等。
• 合并休克时给予相应抗休克治疗。 • 出现其他脏器功能损害时,给予相应支持治疗。 • 出现继发感染时,给予相应抗感染治疗。
精选ppt
27
预防
• 疫苗接种
–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推荐老年人、儿童、孕妇、 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流感高危人群,应该每年优先接种流感疫 苗。
22
扎那米韦
1999年美国批准用于7岁以上人群。 吸入喷雾剂,可诱导支气管痉挛,重症或有并发症患者。
用法:成人及7岁以上儿童,10mg,bid。
精选ppt

急性坏死性脑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急性坏死性脑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急性坏死性脑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甘颖妍;麦坚凝;曾意茹;吴汶霖【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坏死性脑病(ANE)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以便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早期进行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ANE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例ANE患儿,3~5岁年龄段患儿较多,9例患儿均无急性脑病的家族史及类似病史,发病月份多集中发生在3~5月.9例(100.0%)患儿均有发热现象,持续时间1~10 d,中位持续时间3 d,热峰(39±1)℃.8例(88.9%)伴有反复惊厥,且惊厥为脑病的首发表现.9例(100.0%)均在病程早期出现昏迷,多数在发病第3天,最快在发病24 h出现昏迷.脑脊液检查发现8例(88.9%)出现蛋白升高(微量蛋白>0.45g/L),2例(22.2%)出现脑脊液压力>200 mm H2O(1 mm H2O=0.0098 kPa).9例(100.0%)脑电图均呈现慢波背景.6例死亡患儿中4例出现基底节豆状核受累,而3例存活患儿中1例出现豆状核受累.另外死亡患儿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受累区域数目较存活患儿多.病变性质9例(100.0%)均可见水肿病变,包括血管性、间质及细胞内水肿,还可见2例(22.2%)出血性病灶.在病原学检查中,所有患儿均进行了病原咽拭子脱氧核糖核酸(DNA)检测(包括流感A+B型、肠道病毒、单纯疱疹、肺炎支原体、衣原体、腺病毒、合胞病毒).入院行血生化检查,6例(66.7%)出现肝酶升高,有4例(44.4%)低白蛋白(<40 g/L),有1例(11.1%)乳酸升高.9例(100.0%)血浆氨基酸、血酰基肉碱、尿气相色谱-质谱分析(GC/MS)检查未见异常.血炎症指标检查,8例(88.9%)血降钙素原明显升高.5例(55.6%)完善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检查,其中4例(80.0%)出现自然杀伤性T细胞(NKT细胞)计数下降,而其他类别淋巴细胞计数正常.治疗上,所有患儿均予以甘露醇及3%氯化钠交替降颅压,流感病毒B感染患儿予磷酸奥司他韦抗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患儿予阿昔洛韦,支原体感染患儿予阿奇霉素,但人免疫球蛋白和糖皮质激素治疗上差别很大,8例(88.9%)患儿予人免疫球蛋白或甲强龙治疗,而1例(11.1%)患儿未予免疫球蛋白或甲强龙治疗.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量分别为0.5~2.0 g/(k g·d),使用1~2 d;5例患儿予甲强龙10 mg/(kg·d)冲击治疗,启动时间在入院第2~20天,另有3例患儿分别在入院的第2、5、20天分别予2 mg/(kg·d)、5 mg/(kg·d)、20 mg/(kg·d)甲强龙治疗.本研究中有6例(66.7%)死亡,死亡时间在入院的5~15 d(在病程的1~3周).3例(33.3%)存活患儿均有严重的后遗症,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4~5分.结论 ANE虽为罕见疾病,但病情进展快,且致死致残率高,故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改善患儿预后尤为关键.【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18(013)020【总页数】4页(P19-22)【关键词】急性坏死性脑病;儿童;头颅磁共振成像【作者】甘颖妍;麦坚凝;曾意茹;吴汶霖【作者单位】510000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神经康复科;510000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神经康复科;510000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神经康复科;510000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神经康复科【正文语种】中文急性坏死性脑病是一种罕见的且病情快速进展的急性重症脑病。

2024山东省继续医学教育《H7N9流感等6种突发传染病防治知识》

2024山东省继续医学教育《H7N9流感等6种突发传染病防治知识》
黄热病的一般检查中呈上升的是( )
A、外周血白细胞
黄热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
B、蚊叮咬传播
黄热病的治疗中禁用( )
C、阿司匹林
黄热病毒为( )
A、单股正链的RNA病毒
黄热病的临床诊断病例为疑似病例且( )
A、黄热病毒IgM抗体检阳性
黄热病毒的主要侵入部位不包括( )
B、肠道
黄热病的流行病学史为发病前( )内有在黄热病流行地区居住或旅行史
D、2周
埃博拉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 )
A、埃博拉出血热的患者
埃博拉出血热病人最显著的表现为( )
D、低血压、休克和面部水肿
埃博拉出血热的典型病理特点是( )
C、肝细胞点、灶样坏死
埃博拉出血热的治疗措施中有误的是( )
C、禁止血液净化治疗
埃博拉出血热的保肝抗炎治疗宜应用( )
C、甘草酸制剂
埃博拉出血热的主要治疗措施为( )
B、38℃
发热伴血小板削减综合征的病原学检查内容为血清中分别( )
B、新型布尼亚病毒
发热伴血小板削减综合征的疑似病例为具有流行病学史、发热等临床表现且( )
D、外周血血小板和白细胞降低者
发热门诊工作人员实行的标准防护措施有哪些( )
D、以上皆是
发觉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疑似病例后,以下哪项做法错误( )
H7N9禽流感病毒可以同时结合( ),3型受体和唾液酸α-2,(6 )型受体
睡液酸α-2
H7N9禽流感病毒在人类呼吸道结合的受体为( )
A、唾液酸α-2,3型受体和唾液酸α-2,6型受体
H7N9禽流感病毒对低温反抗力较强,在4℃水中或有甘油存在的状况下可保持活力( )
D、1年以上
H7N9禽流感病毒的传插途径是( )

儿童常见呼吸系统疾病

儿童常见呼吸系统疾病

,咽后壁脓肿,泪囊炎。
向下蔓延引起: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
血行蔓延引起:败血症(),脑膜炎()。
链球菌感染引起:急性肾炎()

风湿热( )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1.实验室检查 2.诊断 局部症状不明显,统称上感。 症状局限可诊为 鼻炎,咽炎,扁桃体炎等。 3. 鉴别诊断 流行性感冒 急性传染病早期 过敏性鼻炎 急性阑尾炎
柯萨奇病毒等 肺炎支原体及衣原体
诱因
气候突变、护理不当、通风不良 某些疾病因素 (先天性心脏病、佝偻病、营养不良)
病理
以肺组织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为主。 肺泡内充满渗出物,若病变融合成片,可累 及多个肺小叶或更为广泛。 管腔部分或完全阻塞引起肺气肿或肺不张 不同病原肺炎的病理改变亦不同
细菌性肺炎以肺实质受累为主 病毒性肺炎则以间质受累为主
鼻窦炎(), 颌下、颈部淋巴结炎,周围蜂窝组织炎 ,咽后壁脓肿,泪囊炎。
(三)并发症
急性喉炎:症状为声音嘶哑、犬吠样咳,表现为声 音粗糙、发空,似老牛叫,有吸气性呼吸困难,甚 至窒息,重者需气管切开。急需应用静脉激素控制 炎症。
喉气管支气管炎(感染性哮吼、格鲁布):与喉炎 表现类似,更重。
C反应蛋白()
病原学检查
细菌学检查:细菌培养、涂片 病毒学检查:病毒分离与血清学试验
快速诊断 检测抗原 检测抗体
分子生物学技术
病原学检查
其他病原学检测:

肺炎支原体()

冷凝集试验

特异性诊断

衣原体


血气分析 ( )
2 2 2 3¯ I型呼衰 2<6.67 型呼衰 2<6.67 2>6.67
全身症状 除一般症状外,可有热惊厥和脐周疼 痛。

儿童流感相关坏死性脑病3例诊治

儿童流感相关坏死性脑病3例诊治

儿童流感相关坏死性脑病 3例诊治【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流感相关坏死性脑病的临床特征及提高救治成功率的治疗措施。

方法:通过对我院2018~2019年冬春季确诊流感相关坏死性脑病的病例的临床特征、诊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索提高流感相关坏死性脑病救治成功率的措施。

结果:3例流感相关坏死性脑病均以高热急性起病,48小时内出现惊厥及昏迷,伴有多脏器功能障碍,影像学显示双侧对称性基底节、丘脑、脑干多发异常信号;入院24小时内给予磷酸奥司他韦抗病毒,甲强龙冲击、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积极控制脑水肿,多脏器功能支持治疗,2例病人抢救成功,1例病人放弃死亡。

结论:当冬春季节出现流感样症状,迅速出现惊厥、意识障碍,影像学提示双侧对称性基底节、丘脑、脑干多发异常信号,要警惕流感相关坏死性脑病,早期识别、应用激素及丙球、恰当对症支持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坏死性脑病;急性脑病;流感病毒;儿童;儿童流感相关坏死性脑病是小儿神经系统危重症中的少见疾病,病情进展凶险,病死率极高。

现将我院2018~2019年冬春季救治的流感相关性坏死性脑病3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病例1】患儿男,1岁6月,因“发热2天,频繁抽搐1天”入PICU。

查体:T40.1℃,HR175次/分,RR38次/分,BP 90/55mmHg,一般情况差,浅昏迷,双瞳孔3mm,对光反射存在。

颈抗(+),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音。

四肢肌张力增高,双侧巴氏征(+)。

辅助检查:血常规:正常;PCT:9.59ng/ml;血生化:ALT 335U/L,AST 773U/L,脑脊液常规生化:白细胞1×10^6/L,葡萄糖4.75mmol/L,蛋白0.66g/L;呼吸道病毒抗原测定、咽拭子呼吸道病毒PCR测定:流感病毒A型阳性;头颅MRI平扫:双侧大脑半球各叶白质区、基底节区、丘脑、中脑见对称分布片状T1低信号、T2高信号,DWI示病灶弥散受限。

诊治经过:入院后给予磷酸奥司他韦抗病毒,甲强龙冲击、脱水降低颅内压,咪达唑仑、左乙拉西坦抗惊厥、盐酸苯海索控制锥体外系症状,线粒体修复:辅酶Q10、B族维生素、左卡尼丁等治疗,住院16天出院康复治疗。

儿童急性坏死性脑病的研究进展

儿童急性坏死性脑病的研究进展

儿童急性坏死性脑病的研究进展1.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急诊医学科2.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成都 610041通信作者:舒玲莉【摘要】儿童急性坏死性脑病(ANE)是一种罕见的暴发性脑病综合征,具有起病急、进展迅速、死亡率高、致残率高、预后差的特点,会影响患儿的心理健康,同时也将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

目前,ANE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无统一的治疗方案。

本文就儿童ANE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儿科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和管理。

【关键词】急性坏死性脑病;儿童;Research progress on acute necrotizing encephalopathy of childhoodCao Yang,Shu Lingli1.Department of Pediatric emergency , West China Second University Hospital, Sichuan University2.Department of Pediatric , West China Second University Hospital,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41.Corresponding author:Shu Lingli, Email:*****************【Abstract】Acute necrotizing encephalopathy (ANE) in children isa rare fulminant encephalopathic syndrome characterized by acute onset, rapid progression, high mortality, high disability and poor prognosis, which will affect the mental health of children, and will alsoincrease the economic burden of families. At present,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ANE are not clear, and there is no unified treatment plan.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etiology, pathogenesis, diagnosis,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ANE in children, aiming to improve pediatricians' understanding and management of this disease.【Key words】Acute necrotizing encephalopathy;children;急性坏死性脑病(Acute necrotizing encephalopathy,ANE)是一种罕见的临床-放射学综合征。

小儿脑炎的症状治疗及预防

小儿脑炎的症状治疗及预防

脑炎(森林脑炎),森林脑炎又称苏联春夏脑炎或称远东脑炎,是由森林脑炎病毒经硬蜱媒介所致自然疫源性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

临床特征是突然高热、意识障碍,头痛、颈强、上肢与颈部及肩胛肌瘫痪,后遗症多见。

森林脑炎病毒属于虫媒病毒乙群,为RNA病毒,可在多种细胞中增殖,耐低温,而对高温及消毒剂敏感,野生啮齿动物及鸟类是主要传染源,林区的幼畜及幼兽也可成为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由于硬蜱叮咬。

人群普遍易感,但多数为隐性感染,仅约1%出现症状,病后免疫力持久。

疾病简介脑炎(森林脑炎)是由黄病毒属中蜱传脑炎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蜱为其传播媒介。

临床上以突起高热、头痛、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瘫痪为主要特征,常有后遗症,病死率较高火罐网。

本病是森林地区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于我国东北,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及朝鲜北部林区,多发生于春夏季。

又称蜱传脑炎(tick-borne encephalitis,TBE),俄国春夏季脑炎(Russian spring-summer encephalitis),东方蜱传脑炎(encephalitis acarina orientalis)等。

发病原因脑炎由病毒直接侵犯或由病毒或其他异种蛋白引发的超敏反应所致的大脑急性炎症性疾病。

无菌性脑膜炎具有发热的脑膜炎症,其特征为脑脊液单核细胞增多症,糖定量正常,蛋白定量轻度增高,涂片及培养检查未发现细菌,脑脊髓炎脑和脊髓都被累及的炎症性疾病。

脑炎可以是病毒性感染原发的临床表现,或者是继发的临床表现,引起原发的脑炎的病毒有流行性的(虫媒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埃可病毒与柯萨奇病毒),或散发性的,通过蚊子传播的虫媒病毒性脑((圣路易型脑炎,东方与西方马脑炎,加利福尼亚脑炎)只在温暖季节感染人体。

继发的脑炎通常是病毒感染的一种并发症,是由免疫机制所造成。

,举例来说,在麻疹,水痘,风疹,牛痘接种,天花以及许多其他不太明确的病毒感染后发生的脑炎都是继发的脑炎。

幼教知识-幼儿常见传染性疾病及预防(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腮腺炎)

幼教知识-幼儿常见传染性疾病及预防(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腮腺炎)

幼儿常见传染性疾病及预防(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护理刀传染病,传播力强。

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可发生流感大流行。

1.病因由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甲型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传染性大,传播迅速,极易发生大范围流行。

甲型H1N1也就是甲型一种。

本病具有自限性,但在婴幼儿、老年人和存在心肺基础疾病的患者容易并发肺炎等重并发症而导致死亡。

2.流行特点患者为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

病2~3日内传染性很强,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染后获得对同型病毒的免疫力,但一般仅维持8~12个月,不超过两年。

幼儿及少年患此病者多。

3.症状潜伏期为数小时至数日,起病急,寒战、发热,体温可高达39℃以上,伴有头痛、咳嗽、流涕、鼻塞、咽痛、关节肌肉酸痛等,还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幼儿患流感容易并发肺炎、喉炎、气管炎等。

4.预防及护理首先,增强幼儿体质,适量进行体育锻炼,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

流感流行时,避免去公共场所,将减少聚会。

勤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注意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接种流感疫苗。

其次,患儿应卧床休息,打喷嚏是应使用纸巾或毛巾,避免飞沫传播。

高热时应及时降温,退热后不要急于活动,多饮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婴幼儿常见,预后良好,重症病死率高。

1.病因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

以春冬季节多见,为6个月~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2.流行特点患儿是唯一传染源。

患儿自接触麻疹后7天至出疹后5天内,眼结膜分泌物、鼻、口咽、气管的分泌物有传染性,前驱期传染性最强,疹消退时已无传染性恢复期不带病毒。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染,也可通过污染的日用品、衣物等间接传播。

3.症状潜伏期为6~18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长们的恶梦「儿童急性坏死性脑病」!流感、肠病毒都能引

有各种疾病影响着人类,其中有一种是连儿科医师面对时都得战战兢兢,就是儿童急性坏死性脑病(ANEC),林口长庚急诊儿科吴昌腾医师在脸书上分享,遇到一名小弟弟去年因为急性坏死性脑病送来儿科急诊,但这种疾病就是「病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在经过医师们的努力下,男童最后顺利康复,医师也进一步解释该疾病造成的影响。

恐怖脑病变和免疫、代谢相关
吴昌腾医师分析,儿科急诊医师和家长都怕遇到「小孩病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的疾病」,ANEC绝对是其中一种,此疾病是一种高死亡率的「脑病变」,主要好发于日本、台湾和韩国。

目前为止全世界已经有许多的病例报告。

虽然致病机转尚未完全明了,不过目前认为此病与人体的免疫系统和代谢有关。

但会引起ANEC这样疾病的病毒非常多,不同病毒皆能引发,包括A型及B型流感、副流感、带状泡疹病毒(水痘)、德国痲疹、HHV-6 及 HHV-8、肠病毒及克沙奇病毒 A9。

ANEC亦分偶发性或遗传性,死亡率达70%。

患者预后状况差常有神经后遗症
ANEC具有病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等特点,儿童患者常伴随呕吐、快速的意识丧失、不同程度肝功能障碍,预后差,存活者常伴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儿童患者常伴随呕吐、快速的意识丧失、不同程度肝功能障碍,预后差,存活者常伴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目前ANEC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方法通常为支持疗法,如抗生素、抗病毒药物、IVIG等治疗。

吴昌腾医师说,小弟弟由我接手后,即时给予治疗,在经过儿童急诊、重症、神经及复健团队努力下,弟弟算是从ANEC全身而退,真的不简单!也顺便在昨天弟弟回诊时,特别合照纪念。

文/王芊凌、图/何宜庭
延伸阅读
婴儿咳到缺氧全身抽搐急抢救医师:婴儿感染百日咳可致死!名模林又立猛爆性肝炎造成脑病变醒来茫然问朋友:你是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