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诗经氓知识点

合集下载

《诗经·卫风·氓》原文翻译及知识点总结

《诗经·卫风·氓》原文翻译及知识点总结

《诗经·卫风·氓》原文翻译及知识点总结《诗经·卫风·氓》原文翻译及知识点总结篇一:诗经两首知识点归纳《诗经》两首知识点梳理(一)通假字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蚩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2.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无”通“毋”,不要)3.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解脱)4.匪来贸丝。

(匪,通“非”,不是。

)5.于嗟鸠兮。

(于,通“吁”,叹词。

)6 .犹可说也。

(说,通“脱”,解脱。

)7.隰则有泮。

(泮,通“畔”,边、岸。

)8岁亦莫止。

(莫,通“暮”。

)9.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尔,通“”,花盛开的样子。

华,通“花”。

)10.岂不日戒,N狁孔棘。

(棘,通“急”)(二)古今异义1.至于顿丘(①古义:直送到。

②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1.泣涕涟涟(泣涕,古义:为眼泪|今义:鼻涕)2.总角之宴,言笑宴宴(宴,古义:为欢聚|今义:为酒席)(三)一词多义1.言:①句首助词。

如:言既遂矣。

②相当于“而”。

如:静言思之。

2.以:①把,介词。

如:秋以为期。

②而,连词。

如:以望复关。

3.作:①本义是起来起身,引申为兴起,产生。

如:薇亦作止。

②开始。

如:天下之难比作于易。

③创作,撰写: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又引申为著述,制造。

如: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④劳动,劳作。

如: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⑤为,成为,引申为充当,充作。

如: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4.曰:①动词词头,无实意。

如曰归曰归。

②叫做,称作。

如: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③说。

如: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止:①语尾助词。

如:岁亦莫止。

②脚,足。

如:当斩左止者,笞五百。

③停止,停留,又引申为使动用法。

如:止子路宿。

④制止,阻止。

如:残贼公行,莫或止之。

⑤容止,礼貌。

如:人而无止,不死何候。

6.载:①记录,记载。

如:史载田横事。

②年。

如:自去舟职,五载复还。

③装载。

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氓知识点梳理

氓知识点梳理

氓知识点梳理《氓》是《诗经》中的一首著名的弃妇诗,以女子的口吻叙述了她从恋爱、结婚到被抛弃的全过程,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妇女在婚姻中的不幸遭遇。

以下是对《氓》这篇作品的知识点梳理。

一、文学常识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 305 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是各地的民歌,雅是宫廷乐歌,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2、《诗经》的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比是比喻;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3、《氓》出自《诗经·卫风》。

二、字词解释1、氓:民,指诗中的男主人公。

2、蚩蚩:忠厚的样子。

3、贸:交易,交换。

4、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匪,通“非”,不是。

即,就。

谋,商量婚事。

5、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淇,淇水。

顿丘,地名。

6、匪我愆期,子无良媒:愆,拖延。

7、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将,请。

8、乘彼垝垣,以望复关:垝垣,倒塌的墙壁。

复关,地名,代指氓。

9、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涕,眼泪。

涟涟,泪流不断的样子。

10、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载,动词词头,无义。

11、尔卜尔筮,体无咎言:卜,用龟甲占卜。

筮,用蓍草占卦。

体,卦象。

咎,灾祸。

12、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贿,财物,指嫁妆。

13、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沃若,润泽的样子。

14、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感叹词。

鸠,斑鸠。

桑葚,桑树的果实。

15、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耽,沉溺。

16、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脱身。

17、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18、桑之落矣,其黄而陨:陨,坠落。

19、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徂,往。

三岁,多年。

食贫,过贫穷的生活。

20、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汤汤,水势很大的样子。

渐,浸湿。

帷裳,车旁的布幔。

21、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过错。

贰,不专一。

行,行为。

22、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罔极,没有准则。

二三,三心二意。

德,品德,德行。

23、三岁为妇,靡室劳矣:靡,无。

室劳,家里的劳苦活儿。

24、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夙兴,早起。

夜寐,晚睡。

氓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阅读

氓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阅读

氓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阅读
氓,出自《诗经·国风·卫风》,是一首描绘男女爱情悲剧的诗歌。

诗中以女子的口吻,叙述了她与男子相识、相爱,最终被抛弃的全过程。

下面是这首诗的全文以及对其中文言文的简要解读: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这里的“氓”指的是男子,而“蚩蚩”形容其
憨厚的样子。

男子抱着布匹来交换丝线,但实则是来向女子求婚。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说明男子的真正目的是来求婚,并非真的来
交换丝线。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女子请求男子不要生气,约定秋天为婚期,显示出女子对这段关系的期待和认真。

“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女子再次呼唤男子,表达了对这次意外
的相遇感到惊讶和不解。

“邂逅”在这里指的是不期而遇。

这首诗通过女子的口吻,展现了一段由爱生恨的悲剧。

在古代,婚姻
往往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而这首诗中的女子却因爱情而与男
子私定终身,最终却遭到背叛,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命运的不公和
束缚。

在学习这首诗时,除了要理解其字面意思,更要深入体会诗中所蕴含
的情感和思想,以及它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和文化价值。

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阅读和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古代文学的特点和魅力。

氓 文言知识点总结

氓 文言知识点总结

氓文言知识点总结氓最早出现在《尚书》中,是指没有定居地的人,属于一种社会阶层。

在《尚书·禹贡》中就有所提及:“予曰:‘岂无草木之美者乎?是惟无父母之子,无兄弟之弟,无子孙之人,亡甚化。

’”这里的“亡”指的就是没有父母兄弟的人,也就是氓。

在《论语》中,孔子曾多次提及氓。

例如在《论语·雍也》中就写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居之,敬为立。

五,丧乎!己。

当气,使为氓。

不许。

‘呜呼!’曰:‘非吾御之也。

’”这里的“氓”指的是没有固定职业或者没有明确身份的人。

孔子在这里提到氓,是为了强调君子应当尊重和礼遇所有的人,不应该因为他们的身份或地位低而轻视他们。

在《孟子》中也有关于氓的论述。

孟子在书中提到:“民其唯舍於贫而恶富乎!自古贫者足以得民而不足以得氓。

”这里的“氓”指的是没有固定职业或者没有明确身份的人。

孟子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于氓的关注和同情,认为贫苦的人虽然可能得到百姓的支持,但是却难以得到氓的支持。

在《庄子》中,庄子也有关于氓的描述。

庄子说:“民、我也,社稷也,上下也。

吾非其死者也;抑其生也。

夫荒乱,咎莫大焉。

而今也,吾恐乘乱以逃,伏死而已矣。

故为政者,不服乱,当死矣。

”这里的“民”指的是平民百姓,“氓”指的是没有固定职业或者没有明确身份的人。

庄子在这里通过对氓的描述,表达了对社会混乱和失序的担忧,同时也提出了对于政治责任和处世态度的思考。

在《史记》中,有不少有关氓的记载。

例如在记载郦食其的时候,就有提到氓。

史记中写到:“有民者久在山而豺狼为之隐。

民欲下而无所容,欲出而无路。

盖乌在人之茅旁,江鱼即此。

民谚曰:‘信史不如求以流民。

’众皆曰:‘然。

’食其言曰:‘此何人乎?’曰:‘氾滥之人也。

’”这里的“氓”指的是没有固定职业或者没有明确身份的人。

史记中对于氓的描述,反映了当时社会中氓的特点和处境。

在《左传》和《国语》中,也有不少关于氓的记载。

例如《左传》中写到:“凡人有私心,则民氓矣。

《诗经两首》的高中知识点总结

《诗经两首》的高中知识点总结

《诗经两首》的高中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蚩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2.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匪通非,不是)3.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无通毋,不要)4.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通吁,表感叹)5.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解脱)6.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二)古今异义词1.泣涕涟涟(泣涕,古义:为眼泪|今义:鼻涕)2.总角之宴,言笑宴宴(宴,古义:为欢聚|今义:为酒席)3.不遑启居(启,古义:是跪|今义:指开启。

居,古义:指安坐|今义:指居住。

)4.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君子,古义:文中指主帅|今义:指有品德的人。

小人,古义:文中指士卒|今义:指品行差的人。

)(三)一词多义1.言:①句首助词。

如:言既遂矣。

②相当于而。

如:静言思之。

2.以:①把,介词。

如:秋以为期。

②而,连词。

如:以望复关。

3.作:①本义是起来起身,引申为兴起,产生。

如:薇亦作止。

②开始。

如:天下之难比作于易。

③创作,撰写: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又引申为著述,制造。

如: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④劳动,劳作。

如: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⑤为,成为,引申为充当,充作。

如: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4.曰:①动词词头,无实意。

如曰归曰归。

②叫做,称作。

如: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③说。

如: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止:①语尾助词。

如:岁亦莫止。

②脚,足。

如:当斩左止者,笞五百。

③停止,停留,又引申为使动用法。

如:止子路宿。

④制止,阻止。

如:残贼公行,莫或止之。

⑤容止,礼貌。

如:人而无止,不死何候。

6.载:①记录,记载。

如:史载田横事。

②年。

如:自去舟职,五载复还。

③装载。

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引申为承担,承受。

如:载舟载舟,所宜深思。

④乘坐,乘车。

如:直上载公子车。

⑤祝词,起加强语气作用,多用于动词或形容词词头,可译为且又。

如:载欣载奔。

⑥副词,开始。

如:春日载阳,有名仓庚。

7.靡:①浪费。

氓知识点总结

氓知识点总结

氓知识点总结一、氓的定义及特点氓是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一类人群,他们是一种特定的社会阶层,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氓是古代社会中的一种阶层,是指无地无业的流民、游民,他们流离失所,四处流浪,无处安身立命。

氓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无地无业,没有稳定的生活来源;二是流离失所,无固定的居住地;三是四处流浪,无法定居;四是无处安身立命,生活贫困、无依无靠。

二、氓的生活和境遇氓的生活十分艰苦,他们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没有稳定的生活来源,无法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生活贫困。

由于流离失所,他们无法有一个固定的居住地,四处漂泊,生活十分艰辛。

由于无法定居,他们经常受到歧视和排斥,无法融入社会,受到边缘化。

三、氓的职业和活动氓的职业和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乞讨,向人行乞得生;二是流浪,四处流浪,无法定居;三是作奸犯科,偷盗抢劫以维持生计;四是四处打工,做零工、临时工维持生计。

四、氓的社会地位氓在古代社会中处于一个较低的社会地位,他们是被社会边缘化的一类人。

由于没有稳定的生活来源,他们无法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生活贫困,社会地位较低;由于流离失所,他们无法有一个固定的居住地,四处漂泊,无稳定的生活条件;由于无法定居,他们经常受到歧视和排斥,无法融入社会,社会地位较低。

五、氓的变迁和现状氓在中国古代社会曾经是一个较为重要的社会阶层,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氓这一社会阶层逐渐消失,不复存在。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社会保障政策的实施,贫困人群逐渐得到帮助和扶持,许多流离失所的氓也得以重新融入社会,获得了新的生活来源,摆脱了贫困的生活状态。

综上所述,氓是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一种特定的社会阶层,他们是无地无业的流民、游民,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处于较低的社会地位。

随着时代的变迁,氓这一社会阶层逐渐消失,不复存在。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许多流离失所的氓也得以重新融入社会,获得了新的生活来源,摆脱了贫困的生活状态。

希望通过对氓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加关注社会底层贫困人群的生存状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氓》必背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文化常识+文言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

《氓》必背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文化常识+文言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

《氓》必备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文化常识+词语释义+知识归纳+名句默写)一、文学文化常识《氓》选自《诗经•卫风》。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先秦称其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思无邪”。

《诗经》在内容上包括:①社会政治诗,对生活愤懑忧伤,抒发感慨,对政治或赞美或讥讽、抨击;②爱情诗,歌颂美好的爱情;③史诗,记载民族的历史,歌颂祖先的功勋;④反映兵役、劳役给劳动人民带来的不幸。

⑤记录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

总之,《诗经》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诗经》中的诗歌形式以四言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是《诗经》最有成就的部分,共有十五国风,160篇;《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多讽刺之声)和《大雅》(多歌功颂德之作);《颂》是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诗经》在艺术手法上主要采用赋、比、兴的方法。

赋:直接铺陈叙述,直截了当地表达所要陈述的思想感情,是《诗经》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朱熹提出:“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比:即比喻,包括明喻和暗喻。

朱熹指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即起兴,用其他事物引出要说的内容。

朱熹说过:“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其他知识:①总角:古时少年男未冠、女未笄时的发型。

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

从年龄上看,总角是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借指少年时代。

②古代占卜术语:(1)卜:古人迷信,用火烧龟板,根据龟板上的裂纹推断吉凶祸福。

(2)筮:本是用草木类预测。

③百姓的称谓:对普通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氓、布衣、黎民、生民、庶民、苍生、黎庶、黎元等。

二、重要文言词语释义氓之蚩蚩(老实忠厚),抱布贸.(买)丝。

《氓》文言知识点总结

《氓》文言知识点总结

《氓》文言知识点总结《氓》是一篇关于人性的故事,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它由战国时期的文学家柳宗元创作,描写了在一个贫困落后的村庄里,一个善良正直的农民被不义之人所欺压的故事。

通过对《氓》这篇文言文的学习,可以了解到以下几个重要的知识点:一、体裁与风格:《氓》是一篇议论文,采用了议论文的常见结构,即以题例开篇,论证中心。

柳宗元在文中运用了『静观默察』的表达技巧,通过对村民生活的描写和对众人对待农人的态度的分析,来表达自己关于仁义与道德的观点。

同时,柳宗元还使用了大量的对比和修辞手法,如对农人和上层社会的对比、对不公正的批判等,使文章更加生动有力。

二、人性的关注与批判:农人做事勤劳踏实,但却在上层人士的欺压下生活得十分艰辛;而上层社会的人则没有同情心、没有道德底线,只顾自己的利益。

因此,柳宗元在文章中对不公正和人性的批判,体现了对社会的关注和人性的拷问。

三、道德与仁义:在《氓》中,柳宗元对仁义的追求和道德的关注体现得淋漓尽致。

他通过对农人的生活条件和遭遇的描写,揭示了社会不公和道德沦丧的现象。

农人勤劳善良,但却被欺压和剥削;而上层社会的人则漠不关心,只顾自己的利益。

柳宗元通过这种对比,在文章中呼吁人们应该对农人给予同情和帮助,以实现社会的公正与和谐。

四、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氓》中,柳宗元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也是非常明显的。

他通过描写村庄中的人们对农人的态度,来揭示社会中的不公正和道德沦丧的现象。

他批评了上层社会的人对农人的不关心、不尊重和剥削,同时也批评了农人在这种环境下的自暴自弃和消极抵抗。

柳宗元通过对这些现象的批评,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道德沦丧的忧虑,呼吁人们应该反对不公正,追求公正与和谐。

总体来说,阅读《氓》不仅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艺术价值,同时也可以从中了解到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人性现象。

通过对《氓》这篇文言文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无论是在古代还是今天,人性和社会现象都存在着的不公和道德沦丧的问题,只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追问和警醒,才能实现社会的公正与和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诗经氓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中语文诗经氓知识点《氓》诗是诗人现实生活典型情绪的再现,诗人不自觉地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歌唱抒述自己悲惨的遭遇,起了反映、批判当时社会现实的作用。

下面本店铺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语文诗经氓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高中语文诗经氓知识(一) 通假字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蚩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2.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无”通“毋”,不要)3.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解脱)4.匪来贸丝。

(匪,通“非”,不是。

)5.于嗟鸠兮。

(于,通“吁”,叹词。

)6犹可说也。

(说,通“脱”,解脱。

)7.隰则有泮。

(泮,通“畔”,边、岸。

)8岁亦莫止。

(莫,通“暮”。

)9.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尔,通“”,花盛开的样子。

华,通“花”。

)10.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棘,通“急”)二古今异义1. 至于顿丘(①古义:直送到。

②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1.泣涕涟涟(泣涕,古义:为眼泪|今义:鼻涕)2.总角之宴,言笑宴宴(宴,古义:为欢聚|今义:为酒席)(三)一词多义1.言:①句首助词。

如:言既遂矣。

②相当于“而”。

如:静言思之。

2.以:①把,介词。

如:秋以为期。

②而,连词。

如:以望复关。

3.作:①本义是起来起身,引申为兴起,产生。

如:薇亦作止。

②开始。

如:天下之难比作于易。

③创作,撰写: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又引申为著述,制造。

如: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④劳动,劳作。

如: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⑤为,成为,引申为充当,充作。

如: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4.曰:①动词词头,无实意。

如曰归曰归。

②叫做,称作。

如: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③说。

如: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止:①语尾助词。

如:岁亦莫止。

②脚,足。

如:当斩左止者,笞五百。

③停止,停留,又引申为使动用法。

如:止子路宿。

④制止,阻止。

如:残贼公行,莫或止之。

⑤容止,礼貌。

如:人而无止,不死何候。

6.载:①记录,记载。

如:史载田横事。

②年。

如:自去舟职,五载复还。

③装载。

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引申为承担,承受。

如:载舟载舟,所宜深思。

④乘坐,乘车。

如:直上载公子车。

⑤祝词,起加强语气作用,多用于动词或形容词词头,可译为“且”“又”。

如:“载欣载奔”。

⑥副词,开始。

如:春日载阳,有名仓庚。

7.靡:①浪费。

如: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

③倒下,后退。

如:左右皆靡。

②无,没有。

如: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引申为不。

如:天高地迥,号呼靡穷。

8.烈:①火势猛。

如:夫火烈,民望而畏之。

引申为放火烧,如:益烈山泽而焚之。

又引申为猛烈。

如:穷冬烈风。

②光明,显赫。

如:君有烈名。

③事业,功业。

如:奋六世之余烈。

④厉害,严重。

如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9.阳:①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②阳光,太阳。

如: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③温暖。

如:春日载阳。

④表面上,假装。

如:则阳收其身,而实疏之。

10.孔:①小洞,窟窿,又引申为渠道。

如: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

②很,甚。

如:孔武有力。

③大。

如:孔道之夷,何不遵乎。

11.华:①同“花”。

如:桃之夭夭,烁烁其华。

②开花。

如:始雨水,桃李华。

③美丽有光彩。

如:华服丽人。

④繁华。

如:其街市之繁华。

⑤精华。

如:物华天宝。

⑥敬辞。

如:华诞,华居。

12.思:①思考。

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思念,挂念。

如:已行,弗不思也。

③心情,情思。

如: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④助词,无实义。

如: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3.戒:①防备,警戒。

如:既和既戒,既备万事。

②告诫,警告。

如:观往事以自戒。

14.雨:①众多。

如:齐子归止,其从如雨。

②离散。

如:一别如雨。

③动词。

下雨或雨一样的落下来。

如:是岁之春,雨麦岐山之阳。

④灌溉。

如:水能自雨田。

⑤润泽。

如: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

五、关键实词、虚词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氓:民,男子。

蚩蚩:忠厚老实的样子,一说戏笑的样子。

布:货币。

一说布匹。

贸,换,买。

,2.来即我谋。

即:就。

谋:商量3.送子涉淇涉,渡诃。

4.匪我愆期愆(音qiān):拖延。

5.将子无怒将qiāng :愿,请。

6.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乘,登上。

垝垣(音guǐyuán):破颓的墙。

7.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载…载…:一边…一边…8.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体:卜筮的卦象。

咎:灾祸9.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贿:财物,这里指嫁妆10.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沃若:新鲜润泽的样子 11.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耽,沉迷。

12.桑之落矣,其黄而陨陨:坠落。

13.渐(jiān)车帷裳渐:浸湿14.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差错。

贰:有二心15.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罔,无。

极,准则。

德,心意。

16.三岁为妇,靡室劳矣靡:没有。

室劳,劳苦的家务活17.夙(sù)兴夜寐,靡有朝矣夙兴:早起18.言既遂矣,至于暴矣言,句首助词。

遂,满足心意19.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言:音节助词。

躬,自己。

20.总角之宴,言笑晏晏总角:古时儿童两边梳辫,如双角,指童年。

宴,欢聚。

晏晏,欢乐之状。

言,音节助词。

21.信誓旦旦,不思其反信,真实;旦旦,诚恳;反,违反。

22.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是,这。

已,了结。

焉哉,了吧23.薇亦作止作:起,生长出来; 止,句尾语气词。

24.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曰,语助词无实义;莫,“暮”。

25.薇亦柔止。

柔,刚长出的薇菜柔嫩的样子。

27.薇亦刚止刚,硬、老。

26.我戍未定,靡使归聘!戍shù,驻守;使,指使委托;聘,问。

28.岁亦阳止阳,十月。

29.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孔,很;疚,痛苦;来,回家。

30.四牡业业。

业业,高大雄壮样。

31.四牡騤騤。

骙骙Kuí,马强壮样。

32.四牡翼翼翼翼,行列整齐动作熟练的样子,指训练有素33.杨柳依依依依,随风而动。

34.雨雪霏霏雨yù,下,作动词;霏霏,纷纷35.行道迟迟迟迟,缓慢36.今我来思思,语助词《国风·卫风·氓》读后感读起来让民气酸心寒的故事.幼年时粗莽无知,却豪情洋溢,一见钟情就敢约婚,这样的果敢在其时的封建社会实属少见,在家长制度下,除非是心里真挚的情绪太剧烈,不然有几个体敢跟实际抗衡!然而汉子对女人的爱随着女人的老迈色衰也随着消磨殆尽.善良且认真任者不会再现出来,然则眼神里没了那抹炽烈,两个体都心知肚明,只是开不开诚布公的题目;亦有局部卑劣如"氓"者,不爱了便是不爱了,不会再多给你一丝恻隐."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行说也。

"与汉子的寡情相对的是,大局部女人骨子里都是向往稳定的,不管他方是不是眼角已有皱纹,可能开始发福,不如年青时灵活,都市选择不去粉碎这份宁静,到底把最优美的岁月共享给了这个体,把最真挚的答应允许给了这个体,把最发自心里的情感交付给了这个体.最让我激动的仍旧最后一段,假使是在饱受"氓"的摧残以后,"我"依然会记得他对"我"好的时辰."总角之宴,言笑晏晏",我们幼年的时辰,我们的欢乐,我们的快乐.既然你违背誓言还不知反思,我也就算了吧!不知道诗歌的作者最后做出了什么选择,假使在如今,离异是不行制止的,然则在其时,女休男是没有先例的.真是悲剧,只愿自后的我们肯定要以史为鉴!诗经氓中心思想叙述了一个女子从恋爱、结婚、受虐到被弃的过程,感情悲愤,态度决绝,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和损害。

虽属,但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全文大意:无知农家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

其实不是真换丝,找此借口谈婚事。

高中语文诗经氓知识点终于写完毕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