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第二课时教案优秀4篇
《猫》第二课时教案

《猫》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猫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的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猫的基本知识和保护动物的意识培养。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学习猫,培养动物保护意识。
四、教学内容及步骤1. 课前准备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认识猫,引入今天的课题。
2. 学习猫的基本知识1.猫的起源和历史1.猫是哺乳动物中家养宠物的一种。
2.猫在人类文明史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2.猫的生活习性1.猫是夜行动物,白天大部分时间休息。
2.猫喜欢干净,懒得洗澡时用自己的唾液来清洁身体。
3.猫敏锐的嗅觉和听觉,使得它们能感知到周围的环境变化。
3.猫的品种1.英国短毛猫:毛短而密,毛色艳丽。
2.波斯猫:毛长软,颜色多样。
3.各种短毛和长毛的混合种猫。
3. 培养学生的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1.学生对猫的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应该引导他们认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2.告诉学生如何保护猫1.不伤害、虐待猫。
2.不随意丢弃猫,尽量将其交给宠物店、救助站或警察局。
3.爱护自家的宠物猫,为其提供良好的饮食、环境和医疗。
4. 总结回顾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和要点,总结学到的基本知识,并呼吁学生参与到保护动物的行动中来。
五、教学方法1.情境引导:通过图像、视频等引导学生认识猫。
2.教学讲解:讲解猫的基本知识。
3.问题引导: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
4.组织讨论:以小组形式讨论如何保护动物。
5.归纳总结:通过文字、图像等方式归纳总结学习内容。
六、教学资料1.猫的图片和视频材料2.保护动物的宣传资料七、教学评价学生能否准确地回答问题和表达观点,学生是否能够认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学生对于猫的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等。
《猫》第二课时优秀教案(精选13篇)

《猫》第二课时优秀教案(精选13篇)《猫》第二课时优秀教案(精选13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猫》第二课时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猫》第二课时优秀教案篇1一、学习第一段,体会猫的古怪。
1、自由轻声朗读第一段,想想你读懂什么?2、指名学生说说读懂什么。
板书(卡片):老实贪玩尽职勇猛高兴时温柔可亲胆小古怪不高兴一声也不吭3、读板书。
4、出示:()()()要求选自己喜欢的一种形式,填进黑板上写猫性格的词。
5、指名学生在黑板上按一种形式,摆猫性格古怪的词。
6、指名学生具体地讲讲猫的性格为什么古怪?7、教师领说黑板上的句子。
8、看来,这段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我们可以把这句话作为第一段的段落大意,这种方法叫做摘录法。
9、教师领读第一小节。
课文是用什么句式把猫的老实、领玩、尽职的矛盾性格连起来的?(说它……的确……可是……)10、用上面的句式说说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出示:说它温柔可亲吧,的确是呀,(),可是()。
11、用上面的句式说说第三自然段的句式。
二、再读第一段,体会情感。
1、猫的性格这样古怪,作者喜欢吗?再读第一段,哪些句子最能反映作者喜欢猫?比较: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个脏脚印。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师:第一句体现出什么感情?女同学读出第一句中的讨厌感情,男同学读出第二句中喜欢的语气。
2、还找出了哪些句子?(它还会丰富多腔地……)(1)师:猫的声音有长有短,有高有低,好像……生:(接答)像唱歌、说话……(2)指名读这句句子。
3、还找出了什么句子?4、老师觉得猫捉老鼠时,老舍爷爷也特别喜欢。
(1)“尽职”、“闭息凝视”是什么意思?(2)出示填空:闭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专心、耐心、决心)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3)指名读猫捉老鼠的句子,读出专心、耐心、决心。
《猫》第二课时优秀教案(精选

《猫》第二课时优秀教案(精选教案:《猫》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对《猫》这篇课文进行深入学习。
2.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其含义。
3. 分析课文结构,学习作者观察和研究动物的方法。
4. 学习课文中描述猫性格特点的相关段落,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技巧。
教学目标:1. 能够熟练地朗读课文,正确地书写生字词。
2.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作者观察和研究动物的方法。
3. 学习课文中描述猫性格特点的相关段落,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书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作者观察和研究动物的方法。
难点:学习课文中描述猫性格特点的相关段落,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忆《猫》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猫的哪些特点?同学们对猫有什么看法?二、学习生字词(10分钟)1. 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2.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讲解生字词的含义。
三、分析课文结构(10分钟)1. 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分为几个部分。
四、学习描述猫性格特点的段落(10分钟)1. 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述猫性格特点的相关段落。
2.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这些段落,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技巧。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提醒学生课后继续观察身边的动物,学习作者观察和研究动物的方法。
板书设计:《猫》生字词:懒惰、磨爪子、性格、温柔、老实、贪玩、尽职、古怪课文结构:1. 猫的来历2. 猫的特点3. 猫的性格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猫的性格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书写生字词。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对猫的性格特点表达不够清晰,需要在课后加强训练。
拓展延伸:课后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动物,学习作者观察和研究动物的方法,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动物的特点。
《猫》第二课时教案2

《猫》第二课时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猫》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文章,选自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本节课为第二课时,主要内容包括: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和分析,对猫的性格、习性及与人类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重点学习作者如何通过对猫的细致观察,描绘出猫的独特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猫的性格、习性及与人类的关系。
2. 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技巧,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文章中作者对猫的细致观察和独特表达。
重点:学习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技巧,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文阅读笔记、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猫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猫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课文回顾: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回顾文章主要内容,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
3. 精讲: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技巧,讲解文章中的难点和重点。
a. 分析文章结构,了解猫的性格、习性及与人类的关系。
b. 学习作者如何通过对猫的细致观察,描绘出猫的独特魅力。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动物或植物,尝试用细腻的笔触进行描绘,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5. 例题讲解:分析文章中的典型句子,讲解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技巧,引导学生学会运用。
6.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课堂小练笔,教师巡回指导并给予反馈。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猫》第二课时2. 板书内容:a. 文章结构:总分总b. 观察方法:视觉、听觉、触觉、嗅觉c. 表达技巧:细腻描绘、形象比喻、生动拟人七、作业设计2. 答案: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批改并给出指导意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查找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猫第二课时教案

猫第二课时教案猫第二课时教案第一节:猫的习性与行为表现猫是一种独立而神秘的动物,它们有着独特的习性和行为表现。
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将探讨猫的习性和行为表现,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照顾它们。
1. 猫的独立性:猫是一种非常独立的动物,它们喜欢独自行动,有自己的领地观念。
这也是为什么猫可以适应各种居住环境的原因之一。
在家中,我们需要为猫提供一个属于它们的私人空间,如猫窝或猫树,让它们感到安全和舒适。
2. 猫的清洁习惯:猫是非常爱干净的动物,它们会花大部分时间自我清洁。
这是因为猫的舌头上有一种特殊的结构,可以帮助它们清除毛发和灰尘。
我们只需要定期为猫刷毛,帮助它们去除掉掉落的毛发,同时也可以加强与猫的互动。
3. 猫的狩猎本能:猫是天生的猎手,它们具有敏锐的听觉和视觉,可以追踪和捕捉小动物。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看到猫在家中玩耍和追逐的原因。
为了满足猫的狩猎本能,我们可以为它们提供一些适合玩耍的玩具,如小鼠模型或羽毛棒。
第二节:猫的饮食与营养需求猫的饮食和营养需求对于它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将学习猫的饮食习惯和如何满足它们的营养需求。
1. 猫的肉食性:猫是肉食性动物,它们需要从肉类中获取足够的蛋白质和氨基酸。
因此,我们应该选择高质量的猫粮,其中含有足够的动物蛋白。
2. 猫的水分需求:猫对水分的需求相对较高,因为它们的肾脏功能较弱,容易出现尿路问题。
我们应该为猫提供新鲜的水源,并定期更换水。
3. 猫的饮食习惯:猫是多餐制动物,它们喜欢多次进食,而不是一次吃完所有食物。
我们可以为猫提供定时的饮食,避免过量或饥饿。
第三节:猫的沟通方式与情绪表达猫通过各种方式来与我们沟通和表达情绪。
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将了解猫的沟通方式和如何解读它们的情绪。
1. 猫的身体语言:猫通过身体姿势和动作来表达情绪。
例如,当猫的耳朵向后倾斜,尾巴竖起,表示它们感到警惕或不安。
当猫蜷缩在一起,表示它们感到害怕或不安全。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猫的身体语言来了解它们的情绪状态。
13《猫》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教案:《猫》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课文主题;(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事物的特点;(3)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2.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3.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主题;4. 细节描写:学习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事物的特点;5. 表达能力培养: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4)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事物的特点。
2. 教学难点:(1)细节描写的方法和技巧;(2)将课文中的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2. 课文朗读: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3.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4.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主题;5. 细节描写:学习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事物的特点;6. 表达能力培养: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六、板书设计1. 板书猫2. 板书内容:(1)课文结构:导入朗读解析描写表达(2)学习重点:生字词细节描写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2. 根据课文内容,运用生字词写一段话;3. 观察身边的事物,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写一段话。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2、体验、探究小说主题的多义性。
3、品味细节描写。
教学的重点:体验、探究小说主题的多义性。
教学方法:朗读法,谈话法,讨论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预习要求:1、学生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2、学生朗读,勾画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的语句,理解作品内容。
一、导入1、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段生动感人的养猫的故事,来体验一种发人深省的养猫的经历,让我们走进郑振铎的小说《猫》。
(出示课件——猫)2、预习检测全文共写了几只猫?重点写的是哪一只?二、理解1、作品中所描述的猫,你最喜欢哪一只,为什么?请用这样的句式说话:我喜欢第___只猫,因为它_______,看________________(文中具体表现这一特点的细节描写)。
大家喜欢的基本上都是前两只,不喜欢第三只,为什么呢?第三只猫是怎样一只猫呢?我们来看看。
2、阅读写第三只猫的段落,勾画相关语句,用“这是一只——的猫,你看——”的句式说话。
(可怜——来得可怜,活得可怜,去得可怜。
)3、这三只猫的结局是怎样的?在文中找出这句话,体会它在结构上的作用。
(亡失——总领全文)关于猫的悲剧。
三、体验1、第三只猫为什么不招人喜欢?如果是养第一或第二只猫时芙蓉鸟被咬死了,我可能会怎么样?(各抒己见)(个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
学生自拟格言:A努力完善自我!B弱小就要挨打!C努力拼搏,奋发向上。
D你想得到幸福吗?唯一的方法就是努力。
)关于性格的悲剧。
关于愧疚的文章。
(只是对第三只猫感到愧疚吗?我到底爱前两只猫吗?)四、探究郑振铎: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
福建省长乐县1920年底,与茅盾、叶圣陶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
曾创办我国最早的儿童刊物《儿童世界》,并主编《小说月报》五四前后,科学、民主、自由、平等、人道主义、个性解放等思想已经传入中国,郑振铎勇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并身体力行。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猫》(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猫》(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课文《猫》中的故事情节,掌握生字词语的意思。
2.学习感悟课文中蕴含的价值观念。
3.了解猫的基本生活习性和特点。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2.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2.引导学生珍惜身边的一切,体会分享和友爱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猫》的内容和主题。
2.学习生字词语的意思。
3.领会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隐含的意义和情感。
2.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语进行语境填空和造句。
四、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教师可以通过谈论学生家中养的宠物或者大自然中的小动物,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猫》这篇课文。
2. 学习新课1.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中心思想。
2.解释生字词语,并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3.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和意义。
4.完成课文理解题和生字词语填空题。
3. 拓展延伸1.学生自主阅读其他关于猫的文章或故事,分享自己的感受。
2.为学生展示猫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猫的生活习性。
3.鼓励学生写一篇关于宠物猫的文章,可以描述自己家中的猫或朋友家的猫。
4.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日记,描述一天中与猫相处的经历。
要求使用本节课学到的生字词语。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着《猫》这篇课文展开,通过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和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同时提高他们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讨,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兴趣和热爱,使之能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和收获。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做出一定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猫》第二课时教案优秀4篇《猫》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通过听赏童声合唱动画片《蓝猫淘气三千问》的主题歌,感受歌曲生动、明快朝气蓬勃的音乐情绪。
表现出蓝猫爱想、爱问、爱动脑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感受歌曲生动、明快、朝气蓬勃和积极向上的情绪。
教学难点:能听辨出歌曲的演唱形式。
教具准备:节奏卡片,球,星星贴纸,打击乐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小星星变奏曲》带领学生律动进教室。
2、游戏:(1)、《捉迷藏》(复习d r m)(2)、《传球游戏》(用已学d r m即兴创编)(3)、律动《跑跳步》说明:复习巩固上界课内容,同时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音乐活动中进行知识与技能的训练。
二、欣赏《蓝猫淘气三千问》1、欣赏歌曲,揭示课题。
2、播放歌曲MTV学生视听结合(激发兴趣)。
3、播放歌曲MTV,引出结尾合唱部分。
(1)、有感情地跟读歌词。
(2)、跟琴慢唱,找出不同地方。
(3)、体会歌词的含义,用歌声表达出积极向上的情绪。
(4)、引出演唱形式——合唱。
(5)、加进动作,表演合唱。
4、播放歌曲音乐,引出领唱。
5、教师有感情地范唱领唱部分,引出领唱歌词。
(2)、加进肢体语言朗读歌词。
(3)、加进小乐器,朗读歌词。
6、播放歌曲MTV开始部分,引出开始合唱部分。
(1)、跟读歌词。
(2)、根据歌词即兴创编动作。
7、播放MTV,总体表演。
说明:通过七遍不同的听赏活动,激发学生情感,在生动明快的音乐声中,在讨论交流的`评价中,让学生快乐地学习音乐知识,并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体验、探究、合作中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三、机动(复习与拓展)1、复习《摇篮》(指导学生运用已学领唱与合唱的演唱形式演唱)2、教师示范创编(画面提示)3、引发学生联想再创作。
四、师生告别,学生回教室。
猫教案篇二一、活动目标1.能够较连贯地讲述两猫相争的故事情节。
2.学会运用“难解难分”“满头大汗”等词汇。
3.尊重他人的发言,乐意在集体面前,体验漫画的诙谐趣味。
二、活动准备图片一套三、活动过程(一)、设疑导入今天森林里开起了运动会,所有的小动物们都来到了草地上集合,可是左等右等都不见猫兄弟俩。
猫兄弟俩去哪里了?(边出示图片一)(二)、观察感知理解图片并讲述1、图一:感知讲述对象,并自由讲述师:原来猫兄弟俩在这里啊!(1)提问:猫兄弟长得什么样子的?它们遇到了什么?(2)集体中讲述幼儿个别讲述谁能告诉大家这幅图里有什么它们遇到了什么?结合图片教师示范性讲述白猫和花猫看见一只小老鼠咬着一条鱼,同时飞奔过来2、图二:感知讲述对象,并自由讲述师:花猫和白猫最喜欢吃鱼的,难怪它们来不及参加森林运动会。
接下来花猫和白茅猫会发生什么事情?(边出示图片二)(1)提问:花猫和白猫它们在做什么?小老鼠在做什么?鱼它在哪里?(2)集体中讲述幼儿个别讲述谁愿意来讲讲这幅图呢?结合图片教师示范性讲述白猫咬住鱼头,花猫咬住鱼尾,互不相让,小老鼠在角落转头看。
3、图三:感知讲述对象,并自由讲述师:花猫白猫怎么样了?(边出示图片三)丰富词汇:“难解难分”“乱成一团”(1)提问:它们在做什么?图片上还有什么?(2)集体中讲述幼儿分组讲述请小朋友和旁边的小朋友讲讲花猫白猫它们怎么了,等下老师请个别的小朋友来为我们讲讲,看哪一组小朋友讲得最好!《猫》教学设计篇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大猫的古怪性格和小猫的淘气可爱,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举和热爱生活的情趣。
2、给课文分段,练习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段意并归纳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4、学会生字新词,进行分析判断句子正确性训练,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课时目标:第一课时:1.学会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折;理解19个新词语的意思,能用逐步无忧无虑造句,领悟可是在语句中表示的转折作用,能用说它可是的句式说一段话。
2.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第二课时:1、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花猫性格古怪和它小时候淘气可爱的特点;2、抓重点词句,进一步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文。
4、按一定顺序,有重点地观察一种小动物,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写作方法,练习写一个片段。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
教学难点: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教时、揭示课题,介绍作者:1、揭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课文是《猫》。
2、介绍作者:这篇课文是老舍爷爷写的,老舍爷爷一生写下了许多优美的文章,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大师,学习他的文章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二、初读课文,理解文意:1、请同学打开课本,带着两个要求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有读不通的多读几遍)、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和词语,特别是课后第4题的词语,我们更应该掌握好,多读几遍。
(学生初读)尽职抓痒稿纸咕噜闭息凝神遭殃彼此任凭逐渐无忧无虑性格古怪粗细各异温柔可亲变化多端枝折花落生气勃勃天真可爱2、检查课后习题4,学习词语:(幻灯投影)下面我们先来检查第部分的词语,我请一个同学能把它们读一遍,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遍,读不通的多读几遍齐读词语。
请你找出你觉得最难写或最容易写错的两个词语,在课堂练习纸上抄写两遍。
同桌交换检查、修改。
接下来请同学们齐读第一部分的词语。
折:读sheacute;是个多音字,还有个读音是:zheacute;,怎么组词?你能用上划横线的三个词语,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吗?3、理解课文内容(1)课文主要写了哪两种猫?(板书:大、小)(2)谁能在括号中加一个数量词,说说课文计了几只大猫、几只小猫?并找出理由。
(3)(一只)大猫,填一只的理由是什么?(是的,作者就是通过仔细观察家中的一只大猫生动地写出了猫的性格。
)(4)(一群)小猫:这么填的理由是什么?(它们)(5)想一想,我们在一只前可以填一个什么词来说明大猫的性格特征。
(古怪的)那在一群小猫前呢?(淘气的)齐读:(古怪的)(一只)(大)、(淘气的)(一群)(小)猫,下面,我们就要用这些词语帮助我们做3件事。
a、第一件事是要它帮助我们给课文分段,你认为可怎么分?生交流,作||记号。
b、第二件事是要它帮助我们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讲了什么?讲了一只大猫很古怪。
请你能在课文中找出相同意思的一句话来概括吗?划出总起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齐读。
这一句在第一段中是什么句?根据这句话,你怎么概括段意?第二段又讲了什么?(小猫淘气)你能在课文中找出相同意思的一句话来概括吗?也划出总起句,说一遍段意。
c、好,下面我们来完成第三件事:你能根据这些词语或者划出来的两句话,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吗?(生个别练说生自己站起来自由说)三、细读课文,理解大猫古怪和小猫淘气。
(一)同学们学得真不错,下面我们来进一步研究大猫到底古怪在哪里?小猫又淘气在哪里?1、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请你用找描写大猫古怪性格的三个重点句。
2、交流:老实、贪玩、尽职(什么叫尽职?)3、为什么这三个词语能表现出大猫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呢?4、你能用虽然但是这个转折关联词或不但而且这个递进的关联词把这三个或其中两个词语连起来说说大猫的古怪吗?大猫虽然很贪玩,但是有时也很老实,而且也很尽职。
大猫虽然老实,而且尽职,但是有时候也很贪玩。
大猫不但老实,而且尽职,但是又很贪玩。
5、你能把大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句话加在这些句子开头或结尾吗?同学们真聪明,你看,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丰富啊!同一种意思我们能用这么多不同的句子来说,大家刚才的句子都说出了大猫的变化无常,令人捉摸不定的古怪性格。
这下你理解古怪的意思了吧?解释古怪。
好,这个词语解决了,(擦去问号)6、课文第二、三两节也写出了大猫性格古怪,请你速读课文,找出表示古怪的重点词语:交流:温柔可亲、一声不出、什么都怕、那么勇猛。
练习:用虽然但是的句式练说,体会大猫的古怪。
(二)1、请同学们按找出重点词的方法学习第二段,找出写小猫淘气的重点词语默读、找。
2、交流:没完没了。
3、你能不能在其他写小猫淘气的句子中也加上没完没了来说说。
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再跑再跌(没完没了)地玩。
它们的头撞在门上;不哭,还是没完没了地玩。
它们没完没了地玩,所过之处枝折花落。
你看,这真是一群淘气调皮的小猫啊!对淘气这个问题你们也自己解决了,可以擦去问号了。
第二教时一、复习引入,明确目标1、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读懂了课文主要写大猫的古怪和小猫的淘气。
作者写大猫古怪、小猫淘气是讨厌它们吗?为什么?理解满月的小猫更可爱:大猫可爱,小猫更可爱。
(板书:)2、明目标所以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读懂课文是怎样写猫可爱的?、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二、体会大猫之可爱1、下面我们要自己来分析理解大猫可爱在哪里,而不是由老师来讲问。
请同学们带着这些要求自由朗读第一段。
幻灯出示:、挑:你最喜欢、感受最深、最能体现作者喜爱之情的一个句子,划下来;、找这句话中的重点词想:这些重点词的特别含义读: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2、范例教学:为了帮助大家讨论好,老师先和大家来学习一句话:(幻灯出示:说它老实吧,它有时候的确很乖。
)老师对这一句是这样理解的:a、我们已完成了第一步挑出句子。
b、下面我们完成第二步,找出句子中的重点词。
(的确,乖)。
c、第三步,想这些重点词的特别含义:乖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老实、听话。
)我们什么时候用乖?(老舍把猫写成了小孩子,对猫多亲昵啊!)那再加上的确呢?(更加深了对猫的喜爱之情。
)所以第三步乖和的确重点词的特别含义是什么?(生连起来说一遍。
)d、初步体会:这一句虽然不长,用词不多,但深刻地写出了大猫的可爱,强烈地表现出作者的喜爱之情?指导朗读这句话。
谁能把刚才我们四步学习过程具体地说一遍。
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按刚才的过程,完成笔头练习:幻灯出示练习:(见后面练习纸练习二)3、自主学习:如同学们按这种方法读课文,选自己最爱读的一句话,细细体会、学习课文。
(准备好)。
谁能最早主动的站起来,说说自己的学习情况)4、交流:例:、它闭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重点词:闭息凝视:写了大猫捉老鼠的专心负责、全神贯注,一定要把老鼠等出来的样子,作者对大猫尽职精神的赞扬。
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要求给你抓痒。
重点词:蹭:摩擦(你在什么时候谁那儿也蹭几下?)用蹭表现了猫对作者的亲近,作者对猫的喜爱,在作者眼里猫像一个撒娇的小孩。
跳下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重点词:小梅花。
把稿纸上脏乎乎的脚印比作美丽的小梅花,足见作者对猫的宠爱喜欢。
(生交流一处,朗读体会一处)课文写猫可爱的地方很多,可以说课文每一句都写出了猫的可爱,每一处都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请同学们一齐读课文,读出你的这种感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