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法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保密法 试题及答案

保密法 试题及答案

保密法一、判断题1、计算机硬盘、优盘等存储部件的信息,即使经一般数据删除或格式化处理后,仍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将其中的涉密信息予以恢复。

(对)2、为安全起见,出差时可以将涉密计算机及其移动存储介质放在行李中托运。

(错)3、保密工作标准化管理旨在将标准化管理理念引入全市党政机关、涉密单位保密工作,建立明确的保密工作目标评价标准和可控管理程序,实现保密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对)二、多选题1、确因工作需要,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上将所需数据复制到涉密计算机及网络,下列哪些方式符合保密要求:(BC)A直接使用优盘B经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使用的信息单向导入设备C使用一次性刻录光盘2、涉密计算机使用过程中,下列哪些行为存在泄密隐患:(ABC)A连接手机B连接有线电视C连接MP3、数码相机等私人存储介质3、推行保密工作标准化管理的指导思想是:(ABC)A遵循“积极防范、主动作为、夯实基础、创新突破”的要求,坚持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商业秘密齐抓共管B着力加大宣传教育培训力度,着力增强技术防范能力,着力提升检查督查水平C加快保密工作转型升级,努力实现“全领域覆盖、全过程监管、全方位服务”三、单选题1、新《保密法》第三条规定任何()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

(C)A泄露国家秘密 B窃取国家秘密 C危害国家秘密安全2、涉密计算机安装从互联网下载或来历不明软件存在的泄密隐患主要是:(A)A被植入“木马”窃密程序 B死机 C盗版危害3、新《保密法》规定,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____年,机密级不超过____年,秘密级不超过____年。

(C)A五十,三十,二十 B二十,十,五 C三十,二十,十4、2010年_____,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自今年_____起实施。

(B)A 4月29日,8月1日B 4月29日,10月1日C 5月9日,10月1日。

保密法测试题及答案

保密法测试题及答案

保密法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保密法规定,国家秘密分为哪几个等级?A. 一级、二级、三级B. 秘密、机密、绝密C. 一般、重要、特别重要D. 普通、特殊、非常特殊答案:B2. 根据保密法,泄露国家秘密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A. 违法行为B. 犯罪行为C. 违规行为D. 违纪行为答案:A3. 保密法规定,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一般不得超过多少年?A. 5年B. 10年C. 20年D. 30年答案:C4. 保密法规定,以下哪些行为不属于泄露国家秘密?A. 将涉密文件带回家B. 通过互联网传输涉密信息C. 向无权知悉的人透露国家秘密D. 将涉密信息妥善保管答案:D5. 保密法规定,国家秘密的解密由谁决定?A. 国家保密局B. 国务院C. 原确定密级的机关、单位D. 国家安全机关答案:C二、多选题6. 根据保密法,以下哪些行为属于违反保密法的行为?A. 泄露国家秘密B. 非法获取国家秘密C. 非法持有国家秘密D. 非法使用国家秘密答案:ABCD7. 保密法规定,哪些人员需要接受保密教育?A. 国家工作人员B. 涉密单位的员工C. 所有公民D. 涉密项目的研究人员答案:ABD8. 保密法规定,以下哪些情况可以解密国家秘密?A. 秘密事项已经公开B. 秘密事项不再具有保密价值C. 秘密事项的保密期限已满D. 国家机关决定解密答案:ABCD三、判断题9. 保密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答案:正确10. 保密法规定,涉密人员离职后,其保密义务随之消失。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1. 简述保密法的基本原则。

答案:保密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国家秘密的确定和保密期限的确定原则;国家秘密的保护原则;国家秘密的解密原则;以及对违反保密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原则。

12. 保密法对涉密人员有哪些具体要求?答案:涉密人员应当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得泄露、非法获取、非法持有或非法使用国家秘密。

同时,涉密人员在离职、退休或调动工作时,仍需继续履行保密义务。

保密法测试题和答案

保密法测试题和答案

一、判断题:1、法律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依法公开!(√)2、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和工作秘密。

( × )3、新修订的保密法从行政层级和密级两方面对定密权做了限定,不再授予县级机关定密权,取消了设区的市、自治州一级机关绝密级定密权。

( √ )4、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大范围。

(× )5、绝密级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设施、设备中保存,并指定专人管理;(√)6、禁止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或者未采取保密措施的有线和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

(√)7、办案过程中的密级鉴定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鉴定。

(√ )8、机关、单位负责人及其指定的人员为定密责任人,负责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工作。

( √ )9、根据新保密法规定,县级机关、单位拥有定密权。

( × )10、机关、单位对在决定和处理有关事项工作过程中确定需要保密的事项,根据工作需要决定公开的,正式公布时即视为解密。

( √ )11、中央国家机关、省级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绝密级、机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秘密;设区的市、自治州一级的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只能确定秘密级国家秘密。

( × )12、新保密法规定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内部四级。

( × )13、军事方面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中央军事委员会规定。

( √ )14、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已满的,经定密机构审定后方可解密。

( × )15、机关、单位对外交往与合作中需要提供国家秘密事项,或者任用、聘用的境外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报市级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并与对方签订保密协议。

( × )16、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实行脱密期管理。

( √ )17、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对存在泄密隐患的设施、设备、场所,应当要求其采取措施,限期整改。

保密法测试题及答案

保密法测试题及答案

保密法测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以下哪个属于保密法的基本原则?A. 公开透明B. 最小限度保密C. 无条件保密D. 不可撤销保密答案:B. 最小限度保密2. 泄露国家秘密的违法行为,最高可判处多少年有期徒刑?A. 3年B. 5年C. 10年D. 终身答案:D. 终身3.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国家秘密的范围?A. 国防秘密B. 经济秘密C. 法律秘密D. 私人秘密答案:D. 私人秘密4. 保密法规定,泄露国家秘密的人员有著什么种类的责任?A. 民事责任B. 行政责任C. 刑事责任D. 以上皆是答案:D. 以上皆是第二部分:判断题判断以下论述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错误的请在括号内打“×”。

1. (×) 泄露国家秘密的行为只会受到行政处罚,不会构成犯罪。

2. (√) 保密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法定义务和责任。

3. (√) 泄露国家秘密的行为不仅会受到刑事追究,还可能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4. (×) 保密法只适用于国家机关和军事单位,普通公民不受其约束。

第三部分: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

1. 请简述国家秘密的定义和特征。

国家秘密是指国家安全和利益需要保守的事项,具有重要军事、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和社会其他方面的价值和重大意义。

国家秘密主要特征包括:由国家严格保密管理,泄露可能给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害,以及因公共利益需要对外保密等。

2. 请列举三种泄露国家秘密的违法行为并简要解释其危害。

-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可能导致国家机密被他人获取,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

- 运用职务上的便利泄露国家秘密:可能破坏国家秘密的保密体系,导致重要信息外泄。

- 盗窃、抢夺、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可能使国家重要机密落入敌对势力的手中,危及国家安全。

第四部分:案例分析请阅读以下案例,回答问题。

某公司一名员工在接触到公司的商业机密后,将相关信息泄露给竞争对手,导致该公司商业利益受到严重损失。

保密法试题及解答

保密法试题及解答

保密管理知识考试参考题一、填空题1.2010 年 4月 29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经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签发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

2.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3.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实行积极预防、突出重点、依法管理的方针,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于信息资源合理利用。

4.机关、单位应当实行保密工作责任制,健全保密管理制度,完善保密防护措施,开展保密宣传教育,加强保密检查。

5.各级国家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按照有关的国家秘密的具体范围确定密级。

6.机关、单位负责人及其指定的人员为定密责任人,负责本机关、单位的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工作。

机关、单位确定、变更和解除本机关、单位的国家秘密,应当由承办人提出具体意见,经定密责任人审核批准。

7.中央国家机关、省级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绝密级、机密级、秘密级国家秘密;设区的市、自治州一级的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机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秘密。

8.秘密文件、资料汇编本,应当按所汇编秘密文件、资料的最高密级和最长保密期限做出密级标志和进行保密管理。

9.摘录、引用国家秘密内容的笔记本和其他形式的涉密载体,要做出与原件一致的国家秘密标志和进行同样措施的保密管理。

10.保守国家秘密是我国公民的一项义务。

11.涉密人员是指因工作需要,接触、知悉、管理和掌握国家秘密的人员。

12.涉密人员上岗前要经过保密教育培训,掌握保密知识技能,签定保密承诺书,严格遵守保密规章制度,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

13.涉密人员脱密期届满的,对其知悉的国家秘密仍负有保密义务。

14.涉密人员出境应当经过有关部门批准,有关机关认为涉密人员出境将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对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不得批准出境。

保密法试题及答案

保密法试题及答案

保密管理知识考试参考题一、填空题1.2010 年 4月 29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经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签发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

2.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3.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实行积极预防、突出重点、依法管理的方针,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于信息资源合理利用。

4.机关、单位应当实行保密工作责任制,健全保密管理制度,完善保密防护措施,开展保密宣传教育,加强保密检查。

5.各级国家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按照有关的国家秘密的具体范围确定密级。

6.机关、单位负责人及其指定的人员为定密责任人,负责本机关、单位的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工作。

机关、单位确定、变更和解除本机关、单位的国家秘密,应当由承办人提出具体意见,经定密责任人审核批准。

7.中央国家机关、省级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绝密级、机密级、秘密级国家秘密;设区的市、自治州一级的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机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秘密。

8.秘密文件、资料汇编本,应当按所汇编秘密文件、资料的最高密级和最长保密期限做出密级标志和进行保密管理。

9.摘录、引用国家秘密内容的笔记本和其他形式的涉密载体,要做出与原件一致的国家秘密标志和进行同样措施的保密管理。

10.保守国家秘密是我国公民的一项义务。

11.涉密人员是指因工作需要,接触、知悉、管理和掌握国家秘密的人员。

12.涉密人员上岗前要经过保密教育培训,掌握保密知识技能,签定保密承诺书,严格遵守保密规章制度,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

13.涉密人员脱密期届满的,对其知悉的国家秘密仍负有保密义务。

14.涉密人员出境应当经过有关部门批准,有关机关认为涉密人员出境将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对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不得批准出境。

《保密法》及《保密法实施条例》知识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保密法》及《保密法实施条例》知识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保密法》及《保密法实施条例》知识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我国保密法的立法宗旨是()A. 保守国家秘密B. 保护知识产权C.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D. 促进经济发展答案:A2. 下列哪项不属于国家秘密:()A. 国家情报B. 外交事务C. 商业秘密D. 国防科技答案:C3.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一般为()A. 5年B. 10年C. 15年D. 20年答案:B4. 下列哪种行为不属于泄露国家秘密:()A. 非法获取国家秘密后出售B. 违反规定,将国家秘密文件带出国境C. 在互联网上发布国家秘密D. 未经批准,将国家秘密向境外传递答案:D5. 保密法实施条例规定,违反保密法的行为,应当给予()A. 行政处分B. 行政处罚C. 刑事责任D. 民事责任答案:A6. 下列哪种行为不属于侵犯商业秘密:()A. 以盗窃手段获取他人商业秘密B. 购买他人非法获取的商业秘密C. 公开披露他人商业秘密D. 违反约定,泄露他人商业秘密答案:B二、简答题1. 请简述保密法的立法宗旨。

答案:保密法的立法宗旨是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2. 请简述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

答案: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一般为10年,可以根据事项的性质、重要程度、保密需要等因素,由保密部门确定。

3. 请简述保密法实施条例对违反保密法的行为给予的责任。

答案:保密法实施条例规定,违反保密法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分。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案例分析题1. 案例一:某市某单位工作人员小王,因工作原因接触到一批国家秘密文件。

在一次朋友聚会中,小王酒后泄露了这批国家秘密。

请问,小王的行为是否构成泄露国家秘密罪?答案:小王的行为构成泄露国家秘密罪。

根据保密法实施条例,违反保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应当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 案例二:某科技公司研发了一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该技术被认定为商业秘密。

保密法测试题和答案

保密法测试题和答案

一、判断题:1、法律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依法公‎开!(√)2、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和工作‎秘密。

( × )3、新修订的保‎密法从行政‎层级和密级‎两方面对定‎密权做了限‎定,不再授予县‎级机关定密‎权,取消了设区‎的市、自治州一级‎机关绝密级‎定密权。

(‎√‎)4、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大范围‎。

(× )5、绝密级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设施、设备中保存‎,并指定专人‎管理;(√)6、禁止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或者未采取‎保密措施的‎有线和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

(√)7、办案过程中‎的密级鉴定‎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鉴定‎。

(√‎)8、机关、单位负责人‎及其指定的‎人员为定密‎责任人,负责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工作。

(‎√‎)9、根据新保密‎法规定,县级机关、单位拥有定‎密权。

( × )10、机关、单位对在决‎定和处理有‎关事项工作‎过程中确定‎需要保密的‎事项,根据工作需‎要决定公开‎的,正式公布时‎即视为解密‎。

(‎√‎)11、中央国家机‎关、省级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绝密级、机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秘‎密;设区的市、自治州一级‎的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只能确‎定秘密级国‎家秘密。

( × )12、新保密法规‎定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内部四级。

( × )13、军事方面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中央军事‎委员会规定‎。

(‎√‎)14、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已‎满的,经定密机构‎审定后方可‎解密。

( × )15、机关、单位对外交‎往与合作中‎需要提供国‎家秘密事项‎,或者任用、聘用的境外‎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报市级‎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并与对方签‎订保密协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专业技术人员保密知识测试题一、填空题1.2010 年 4月 29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经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签发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

2.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3456789.保守国家秘密是我国公民的一项义务。

11.涉密人员是指因工作需要,接触、知悉、管理和掌握国家秘密的人员。

12.涉密人员上岗前要经过保密教育培训,掌握保密知识技能,签定保密承诺书,严格遵守保密规章制度,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

13.涉密人员脱密期届满的,对其知悉的国家秘密仍负有保密义务。

14.涉密人员出境应当经过有关部门批准,有关机关认为涉密人员出境将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对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不得批准出境。

15.任用、聘用涉密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查。

16.涉密人员在脱密期内,应当按照规定履行保密义务,不得违反规定就业,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机密。

17.“绝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重要的损害。

18.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的变更,由原定密机关、单位决定,也可以由其上级机关决定。

19.不准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泄露国家秘密。

20.不准在普通手机通话和发送短信中涉及国家秘密。

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防止36.个人不能私自销毁或以其他方式处理涉密计算机和涉密移动存储介质。

37.处理涉密信息的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等设备不能连接互联网。

38.机密级涉密计算机的系统登录如采用用户名加口令字的方式,则系统口令字更换周期不得长于7天。

39.处理秘密级信息的涉密计算机系统口令字长度不得少于8个字符。

40.处理机密级信息的涉密计算机系统的口令字长度不得少于10个字符。

41.涉密信息系统应当按照国家保密标准配备保密设施、设备。

保密设施、设备应当与涉密信息系统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

42.处理涉密信息的办公自动化设备出现故障时,必须送到保密工作部门指定的单位维修,严禁送到社会上的维修点维修。

43.绝密级涉密载体应当专库专柜保存。

44.个人因公持有的涉密载体,使用完毕后应当及时清退。

45.工作人员调离原工作单位,或因离休、退休、辞职等原因离开工作岗位,应将个人使用和管理限定20年,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58.保密委员会的负责人一般由本级党委领导同志担任。

委员会内部实行委员分工负责制。

59.涉密会议和涉密活动期间,禁止使用无线话筒和其他不符合国家保密标准要求的音响设备。

60.不允许与会人员自带的涉密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如需发给与会者单位的,应通过机要交通或机要通信部门寄发。

61.涉密会议发给本地区以外与会人员的涉密文件、资料,应当通过机要渠道传递。

62.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共有6章53条。

63.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64.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泄露国家秘密,不够刑事处罚的,可以酌情给予行政处分。

65.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和秘密。

涉密信息系统应当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设立或者授权的保密测评机构进行检测评估,并经涉密人员是指?因工作需要,接触、知悉、管理和掌握??78.各级国家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按照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确定密级。

?79.存储国家秘密信息的U盘只能在??本单位同一密级或更高密级的涉密?计算机上使用。

?80.一份文件为机密级,保密期限是10年,应当标注为?机密★10年?二、判断题(对下列各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2.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3.保守国家秘密工作的方针是积极防范、重点突出、依法管理,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

√456√7891011√12131415任√16.涉密人员在岗期间,保密工作机构应当会同人事部门、涉密人员所在部门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保密教育和检查、考核,对严重违反保密规定不适合继续在涉密岗位工作的应当及时调离涉密岗位。

√17.涉密人员与境外人员通婚或者接受境外机构、组织资助的应当向单位报告。

√18.涉密人员本人或者直系亲属获得境外永久居留权以及取得外国国籍的应当向单位报告。

√19.涉密人员因私出境应经所在单位同意,还应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保密审批手续。

√20.涉密人员在脱密期内可以因私出境。

(x)21.涉密人员脱密期满后,可以不再履行保密责任和义务。

(x)22.涉密人员离开涉密岗位后,就不再对本人在原涉密岗位上知悉的国家秘密事项承担保密义务。

(x)232425262728.29.30.3132.国家秘密的标志为★,★前标密级,★后标保密期限。

√33.纸质载体的密件,其密级和保密期限应在首页(或者封页)标明。

√34.文件、资料汇编中有密件的,应当对各独立密件的密级和保密期限作出标志,并在封面或者首页以其中的最低密级和最短保密期限作出标志。

(x)35.摘录、引用密件中属于国家秘密的内容,应当以其中最高密级和最长保密期限作出标志。

√36.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和保密期限一经确定,就不能改变。

(x)37.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有特殊规定外,绝密级事项不超过20年,机密级事项不超过10年,秘密级事项不超过5年。

(x)38.国家秘密事项的保密期限届满即自行解密。

√39.保密期限需要缩短的,由原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的机关、单位或者上级机关决定。

√40√414243444546.√47x)48.49.50.51.渠道传递。

√52.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可以通过普通邮政“特快专递”传送。

(x)53.不准通过普通邮政传递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

√54.记录涉密内容应当使用保密本。

√55.单位收到绝密级秘密载体后应当按照规定的范围组织阅读和使用,并对接触和知悉绝密级国家秘密的人员做出文字记载。

√56.单位内部复制涉密载体应当履行审批手续,复制机密级以上涉密载体须经部门或单位领导批准,加盖复制戳记,视同原件管理,并进行登记。

√57.因公出差,且两人同行,可以携带密件到购物、餐饮、娱乐等公共场所。

(x)58.阅读、承办、使用密件,应当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办公场所进行,严禁擅自携带外出。

√59.60U(x)61.6263√646566676869.不得在涉密场所使用普通手机。

70.个人因公外出,携带涉密载体应当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

√71.因工作需要随身携带密件、密品外出时,不得进入购物、餐饮娱乐等公共场所。

√72.领导干部为了工作方便,可以将密件带回家中处理。

(x)73.工作人员离开办公场所,应当将涉密载体存放在保密设备里。

√74.绝密级涉密载体必须放置在安全可靠的密码保险柜中保存,并有专人管理。

√75.销毁磁介质、光盘等涉密载体,应当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彻底销毁,确保信息无法还原。

√76.在未解密的情况下,机密级、秘密级国家秘密技术成果可以申请公开专利或者由保密专利转为公开专利。

(x)77.公开报道、出版或个人接受境外媒体采访涉及国家政治、经济、外交、科技、军事方面内容的,78√79.80.81.U8283848586能的设备√87.普通手机关机后可以带入保密要害部门、部位。

(x)88.涉密电子文档应当标注密级标志,密级标志不能与正文分离。

√89.不得在涉密计算机和非涉密计算机上交叉使用移动存储介质。

√90.不得使用未采取密码保护的通信系统传输涉密信息。

√91.不得将自己使用和保管的涉密计算机和移动存储介质擅自交给他人使用。

√92.数字移动电话传输的是数字信号,因此是保密的。

(x)93.在保密通信技术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允许在单位内部无保密措施的电话中传递国家秘密。

(x)94.电磁信号泄露主要是辐射和传导两种方式√95.涉密存储介质经文件删除并格式化处理后,仍不得作为非密介质使用。

√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确因工作需要,可以使用私人计算机处理涉密文件,但要与国际互联网断开连接,待处理完涉密信息后可与互联网连接。

(x)107.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在国际互联网网络主页、电子公开栏、聊天室、网络新闻组上发布、谈论、张贴、传播国家秘密信息。

√108.为节约开支,可以将淘汰的涉密计算机交本单位非涉密部门使用。

(x)109.涉密信息系统不得直接或者间接连接国际互联网,必须实行物理隔离。

√110.国家秘密不得在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计算机和信息系统中处理、存储、传递,但可以在单位内部非涉密计算机上处理、存储、传递。

(x)111.在对外经济合作中,凡涉及国家秘密的资料未经保密审查和批准,一律不得对外提供。

√112.在对外交往与合作中急需提供国家秘密事项的,可以先提供,后补办手续。

(x)113.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时,不得涉及国家秘密,特殊情况需要涉及国家秘密的,应当办理审批手续。

√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未经相关保密工作部门批准,不得向境外邮寄密品、密件或随身携带密品、密件出境。

√124.对涉密人员的保密管理不只是对涉密人员上岗前的保密审查和培训,还应包括在岗、离岗保密管理。

√125.涉密人员脱离单位,都应与原单位签订保密承诺书。

√126.某涉密人员认为由其使用和管理的移动存储介质中存储大量秘密级信息和一份机密级信息,该介质应当定为秘密级载体。

(x)127.将手机连接到涉密计算机上充电,不会发生泄密。

(x)128.为保证自己使用的涉密计算机不受到计算机病毒和恶意代码的攻击,小王经常使用自己的U 盘升级计算机病毒和恶意代码样本库。

(x)129.涉密会议正在进行,麦克风出现问题,服务人员马上取来一只无线麦克风,使会议继续进行。

(x)130.131.132.(√)? 133.? 134.?)? 135.136.息。

(?137.外网。

(138.139.责。

(?140.141.142.、因工作需要携带涉密载体外出,要经本机关、本单位主管领导批准。

143.纸介质秘密载体只能在本机关、单位内部文印室印制。

(√)?144.移动存储载体在接入本单位涉密网络或者内部网络之前,都应当查杀病毒、木马等恶意代码。

(?√?)?146.机密级国家秘密是指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的国家秘密事项。

(?×?)?147.制作秘密载体,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注明发放范围及制作数量,编排好顺序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