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呼吸困难与肺源性呼吸困难鉴别
合集下载
儿童呼吸困难鉴别诊断

儿童呼吸困难鉴别诊断
一、概述
呼吸困难(dyspnea)是指患儿主观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 观表现为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伴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改变, 严重时出现端坐呼吸、鼻翼扇动、发绀、喘鸣等。
二、病因
1. 呼吸系统疾病
(1)气道阻塞:如喉、气管、支气管的炎症水肿或异物所致的狭窄或阻塞及支气管哮喘等。 (2)肺部疾病:如肺炎、肺不张、肺脓肿、肺淤血、弥漫性肺间质疾病等。 (3)胸腔及胸廓疾病:如气胸、胸腔积液、纵隔气肿、纵隔肿瘤、广泛性胸膜增厚、胸廓畸形等。
气胸、液气胸、胸腔积液、纵隔气肿、纵隔肿瘤、广泛性胸膜增厚、胸廓畸形、腹压增高 (腹部肿物、腹胀或腹水)所致膈肌运动受限等。
(二)心源性疾病
五、鉴别诊断
1. 各种心血管病
病毒性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肺源 性心脏病等。 2. 心包疾病 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等。 3. 心律失常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4. 其他 剧烈运动后、急性肾炎严重循环充血、严重贫血致心肌缺氧所致心力衰竭等。
2. 心源性疾病
常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左心和/或右心衰竭、先天性心脏病、心脏压塞等。
二、病因
3. 中毒
如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吗啡类药物中毒、有机磷杀虫药中毒、一氧化碳中毒、亚硝 酸盐中毒等。
4. 神经、精神性及肌肉疾病相关呼吸困难
如颅内出血、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外伤、焦虑症、癔症、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 营养不良、家族性周期性麻痹等。
5. 血液病
常见于高铁血红蛋白血症、重度贫血、硫化血红蛋白血症等。
三、发病机制
肺源性呼吸困难
(1)吸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气管、喉部、大支气管的狭窄与阻塞导致的吸气显著费力所致,严 重者吸气时可出现三凹征。 (2)呼气性呼吸困难:主要是肺组织弹性减弱或小支气管狭窄阻塞所致。 (3)混合性呼吸困难:主要是肺或胸膜腔病变导致呼吸面积减少,从而影响肺换气功能。
一、概述
呼吸困难(dyspnea)是指患儿主观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 观表现为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伴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改变, 严重时出现端坐呼吸、鼻翼扇动、发绀、喘鸣等。
二、病因
1. 呼吸系统疾病
(1)气道阻塞:如喉、气管、支气管的炎症水肿或异物所致的狭窄或阻塞及支气管哮喘等。 (2)肺部疾病:如肺炎、肺不张、肺脓肿、肺淤血、弥漫性肺间质疾病等。 (3)胸腔及胸廓疾病:如气胸、胸腔积液、纵隔气肿、纵隔肿瘤、广泛性胸膜增厚、胸廓畸形等。
气胸、液气胸、胸腔积液、纵隔气肿、纵隔肿瘤、广泛性胸膜增厚、胸廓畸形、腹压增高 (腹部肿物、腹胀或腹水)所致膈肌运动受限等。
(二)心源性疾病
五、鉴别诊断
1. 各种心血管病
病毒性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肺源 性心脏病等。 2. 心包疾病 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等。 3. 心律失常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4. 其他 剧烈运动后、急性肾炎严重循环充血、严重贫血致心肌缺氧所致心力衰竭等。
2. 心源性疾病
常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左心和/或右心衰竭、先天性心脏病、心脏压塞等。
二、病因
3. 中毒
如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吗啡类药物中毒、有机磷杀虫药中毒、一氧化碳中毒、亚硝 酸盐中毒等。
4. 神经、精神性及肌肉疾病相关呼吸困难
如颅内出血、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外伤、焦虑症、癔症、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 营养不良、家族性周期性麻痹等。
5. 血液病
常见于高铁血红蛋白血症、重度贫血、硫化血红蛋白血症等。
三、发病机制
肺源性呼吸困难
(1)吸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气管、喉部、大支气管的狭窄与阻塞导致的吸气显著费力所致,严 重者吸气时可出现三凹征。 (2)呼气性呼吸困难:主要是肺组织弹性减弱或小支气管狭窄阻塞所致。 (3)混合性呼吸困难:主要是肺或胸膜腔病变导致呼吸面积减少,从而影响肺换气功能。
N-末端脑钠肽前体在心源性和肺源性呼吸困难中的鉴别应用

120例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中82例阳性肺源性呼吸困难组阳性率明显低于心源性呼吸困难组肺源性呼吸困难组与心源性呼吸困难组和正常组对照组ntprobnp水平的比较心源性呼吸困难组血浆ntprobnp浓度是624415485790pg陕西医学杂志2013年11月第42卷第11ml明显高于肺源性呼吸困难组138438196pgml和正常对照组43943031pgml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肺源性呼吸困难组血浆ntprobnp浓度138438196pgml与正常对照组43943031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棔血浆ntprobnp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用美国心脏病协会nyha将心源性呼吸困难组患者心功能进行分级将心源性呼吸困难分为ii级iii级iv三个亚组其中ii级组104女性52其中iii级组74女性44中iv级组62血浆ntprobnp水平随心脏功能的分级而增加与患者心衰严重程度而升高可以客观反映患者的心脏功能见表1不同nyha分级亚组间ntprobnp的比较nyha分级年龄岁性别男女ntprobnppgml7695129657356780
性 呼 吸 困难组 患者 2 4 0例 、 正常 对照 组 1 8 0例 的 外周 血 中 N T— P r o B NP的浓度 , 比较 肺 源性 呼吸 困
难 和 心 源 性 呼 吸 困难 血 浆 NT— P r o B NP 的 阳性 率 及 三 组 血 浆 NT — P r o B N P水 平。结 果 : 心 源 性 呼 吸
科 医生完 成检 查 。 2 . 3 统计学方 法: 用 S P S S 1 3 . 0统 计 软 件 包 分 析, 计量资 料用 均数 ±标 准差 ( z±s ) 表示 , 两组 间 比较
洲 心脏 病 协 会 ( E S C) 纳入 诊断标 准 和指 南 中, 血 浆 NT — p r o B NP水平 的实验 室测 定 被 作 为 急 性 心力 衰 竭
性 呼 吸 困难组 患者 2 4 0例 、 正常 对照 组 1 8 0例 的 外周 血 中 N T— P r o B NP的浓度 , 比较 肺 源性 呼吸 困
难 和 心 源 性 呼 吸 困难 血 浆 NT— P r o B NP 的 阳性 率 及 三 组 血 浆 NT — P r o B N P水 平。结 果 : 心 源 性 呼 吸
科 医生完 成检 查 。 2 . 3 统计学方 法: 用 S P S S 1 3 . 0统 计 软 件 包 分 析, 计量资 料用 均数 ±标 准差 ( z±s ) 表示 , 两组 间 比较
洲 心脏 病 协 会 ( E S C) 纳入 诊断标 准 和指 南 中, 血 浆 NT — p r o B NP水平 的实验 室测 定 被 作 为 急 性 心力 衰 竭
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PPT

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
• 呼吸困难的概述 • 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 • 呼吸困难的辅助检查 • 呼吸困难的治疗 • 呼吸困难的预防与护理
01
呼吸困难的概述
定义与症状
定义
呼吸困难是一种主观感受,描述 个体在呼吸时感到不适或难以呼 吸。
症状
呼吸困难的症状包括呼吸急促、 气喘、胸闷、窒息感等。
呼吸困难的分类
常见于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慢性 阻塞性肺疾病等,表现为发作性伴有 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常有季节 性变化或过敏原接触史。
左心性与右心性疾病所致呼吸困难的鉴别
左心性疾病所致呼吸困难
通常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由于左心排血量减少,肺循环淤血,肺静脉压增 高所致。同时伴有其他左心衰症状,如心尖搏动增强、心尖部收缩期杂音等。
实验室检查
总结词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常规检查、生化检查、免疫学检查等,对于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具有辅助作用, 能够提供更多关于患者健康状况的信息。
详细描述
实验室检查通过对血液、尿液等标本进行检测,能够了解患者的全身状况和病情变化。例如,血常规 检查可以了解贫血、感染等情况,生化检查可以了解肝肾功能、电解质平衡等状况,免疫学检查可以 了解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情况。这些检查结果可以为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04
呼吸困难的治疗
一般治疗
休息
心理支持
保持安静,减少活动,以减轻呼吸困 难。
给予患者心理安慰和支持,减轻焦虑 和恐惧。
吸氧
通过吸氧来改善缺氧状况,缓解呼吸 困难。
对症治疗
支气管扩张剂
用于缓解支气管痉挛,
抗炎药物
用于减轻炎症反应,缓解呼吸困难。
病因治疗
• 针对不同病因进行治疗,如治疗肺部感染、心脏疾病等, 从根本上解决呼吸困难问题。
• 呼吸困难的概述 • 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 • 呼吸困难的辅助检查 • 呼吸困难的治疗 • 呼吸困难的预防与护理
01
呼吸困难的概述
定义与症状
定义
呼吸困难是一种主观感受,描述 个体在呼吸时感到不适或难以呼 吸。
症状
呼吸困难的症状包括呼吸急促、 气喘、胸闷、窒息感等。
呼吸困难的分类
常见于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慢性 阻塞性肺疾病等,表现为发作性伴有 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常有季节 性变化或过敏原接触史。
左心性与右心性疾病所致呼吸困难的鉴别
左心性疾病所致呼吸困难
通常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由于左心排血量减少,肺循环淤血,肺静脉压增 高所致。同时伴有其他左心衰症状,如心尖搏动增强、心尖部收缩期杂音等。
实验室检查
总结词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常规检查、生化检查、免疫学检查等,对于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具有辅助作用, 能够提供更多关于患者健康状况的信息。
详细描述
实验室检查通过对血液、尿液等标本进行检测,能够了解患者的全身状况和病情变化。例如,血常规 检查可以了解贫血、感染等情况,生化检查可以了解肝肾功能、电解质平衡等状况,免疫学检查可以 了解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情况。这些检查结果可以为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04
呼吸困难的治疗
一般治疗
休息
心理支持
保持安静,减少活动,以减轻呼吸困 难。
给予患者心理安慰和支持,减轻焦虑 和恐惧。
吸氧
通过吸氧来改善缺氧状况,缓解呼吸 困难。
对症治疗
支气管扩张剂
用于缓解支气管痉挛,
抗炎药物
用于减轻炎症反应,缓解呼吸困难。
病因治疗
• 针对不同病因进行治疗,如治疗肺部感染、心脏疾病等, 从根本上解决呼吸困难问题。
呼吸困难的诊断、鉴别诊断

对疑诊病例进一步检查以确诊PTE
CTPA 、 MRPA 、 PAA
PTE-DVT的寻因
B超、CTV、MRV、肢体阻抗容积图(IPG)、核 素静脉造影、X线静脉造影
血气、 D-D二聚体
动脉血气分析 出现氧分压下降,低碳酸
Hallmark symptom - Dyspnea Chronic productive cough Minor hemoptysis pink puffer blue bloater
PNEUMOTHORAX
PULMONARY EMBOLISM
病例
男性,55岁,腹部手术一周后 突发气促一天,咳、痰血,不烧 半卧位,双肺未及罗音,下肢轻度水肿 胸片:右肋膈角变钝、余未见异常;SpO2下降
重者吸气时 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明显凹 陷,称“三凹征” 。
常见疾病: ①喉部疾病:如喉水肿、喉痉挛、喉癌、会 厌炎 ②气管疾病:如气管肿瘤、气管异物或气管受压
呼气性呼吸困难
原因:肺泡弹性减退,小气道狭窄、阻塞。 特点:呼气费力,呼气时间延长,常有哮鸣音。 常见疾病:支气管哮喘、
常见于:严重的肺炎、肺结核、肺栓塞、大量胸水或 气胸等
表 1、肺原性呼吸困难分型表
吸气性
呼气性
混合性
常见 喉、气管
COPD, 哮喘 肺炎、IPF
病
疾患
机理 大气道狭窄梗阻 肺泡弹性 呼吸面积,
小气道狭窄
换气
特点 吸气困难, 三凹 呼气费力, 哮鸣音 两相均感困难
征
高调吸气性喉鸣
COPD
喘息型慢支、慢性阻塞 性肺气肿
混合性呼吸困难
原因:肺部广泛病变,呼吸面积减少,换气功能障碍。 特点:吸气与呼气均费力,呼吸浅快,常 伴呼吸音异常,
CTPA 、 MRPA 、 PAA
PTE-DVT的寻因
B超、CTV、MRV、肢体阻抗容积图(IPG)、核 素静脉造影、X线静脉造影
血气、 D-D二聚体
动脉血气分析 出现氧分压下降,低碳酸
Hallmark symptom - Dyspnea Chronic productive cough Minor hemoptysis pink puffer blue bloater
PNEUMOTHORAX
PULMONARY EMBOLISM
病例
男性,55岁,腹部手术一周后 突发气促一天,咳、痰血,不烧 半卧位,双肺未及罗音,下肢轻度水肿 胸片:右肋膈角变钝、余未见异常;SpO2下降
重者吸气时 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明显凹 陷,称“三凹征” 。
常见疾病: ①喉部疾病:如喉水肿、喉痉挛、喉癌、会 厌炎 ②气管疾病:如气管肿瘤、气管异物或气管受压
呼气性呼吸困难
原因:肺泡弹性减退,小气道狭窄、阻塞。 特点:呼气费力,呼气时间延长,常有哮鸣音。 常见疾病:支气管哮喘、
常见于:严重的肺炎、肺结核、肺栓塞、大量胸水或 气胸等
表 1、肺原性呼吸困难分型表
吸气性
呼气性
混合性
常见 喉、气管
COPD, 哮喘 肺炎、IPF
病
疾患
机理 大气道狭窄梗阻 肺泡弹性 呼吸面积,
小气道狭窄
换气
特点 吸气困难, 三凹 呼气费力, 哮鸣音 两相均感困难
征
高调吸气性喉鸣
COPD
喘息型慢支、慢性阻塞 性肺气肿
混合性呼吸困难
原因:肺部广泛病变,呼吸面积减少,换气功能障碍。 特点:吸气与呼气均费力,呼吸浅快,常 伴呼吸音异常,
呼吸困难

发生机制与临床表现
中毒性呼吸困难
酸Hale Waihona Puke 毒深大呼吸(Kussmaul呼吸)
产生原因:酸性代谢产物增多,刺激呼吸中枢 常见于: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特点:深大而规则的呼吸,可伴鼾声
发生机制与临床表现
中毒性呼吸困难
呼吸频率增快
产生原因:体温升高,酸性代谢产物刺激呼吸中枢 常见于:急性感染
(三)伴发热:见于肺炎、肺脓肿、胸膜炎、急性心包炎 等。
(四)伴咳嗽咳痰: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脓肿、 支气管扩张症等。
(五)伴大量泡沫样痰:见于急性左心衰和有机磷中毒。 (六)伴昏迷见于脑出血、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肺性脑病、急性中毒等。
心源性呼吸困难与肺源性呼吸困难的鉴别
心源性呼吸困难
折、大量胸腔积液 神经肌肉疾病:重症肌无力、呼吸肌麻痹 膈运动障碍:膈麻痹、大量腹水、腹腔巨大肿
瘤
病因
循环系统疾病
心力衰竭、心包积液
中毒
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吗啡中毒
血液系统疾病
重度贫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神经精神性因素
颅脑外伤、脑血管病变、脑膜炎、癔症
发生机制与临床表现
肺源性呼吸困难 心源性呼吸困难 中毒性呼吸困难 血源性呼吸困难 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
特点
呼吸急促、心率加快
发生机制与临床表现
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
神经性呼吸困难
产生原因
颅内压增高,局部血流减少,刺激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变 慢变深
常见于
重症颅脑疾病
特点
呼吸变慢变深、节律异常(呼吸遏止、双吸气氧呼吸), 伴鼾声
发生机制与临床表现
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
精神性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PPT教案

第19页/共84页第18页/共84页
治疗
3.一氧化氮及其它血管扩张剂吸 入:吸入NO治疗并不能降低死亡 率及减少机械通气疗程。 目前认 为该制剂可能在抢救难治性低氧 血症方面起急救治疗作用。其它 血管舒张剂包括硝普钠、肼屈嗪 (hydralazine)、前列腺素E1和前 列环素等亦被证实无效。
4.糖皮质激素及其它抗炎药物: 临床应用表明在发生ALI/ARDS前 或在病程早期应用这类药物无效。 经其它治疗未见效果的ARDS患者 中取得令人鼓第2舞0页/的共84结页第1果9页/。共84页
第7页/共84页第6页/共84页
胸膜、纵隔疾病
自发性气胸 大量胸腔积液(血) 纵隔肿瘤、纵隔气肿
第8页/共84页第7页/共84页
心源性呼吸困难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包积液(血)
第9页/共84页第8页/共84页
支气管哮喘与心源性哮喘的鉴别
哮喘
支气管哮喘
心源性
发病年龄 儿童或青少年
40岁以后
(2)压力控制通气(PCV):PCV一般除用于呼吸中枢 抑制、呼吸肌麻痹和心肺功能储备耗竭等情况外, 常用于完成某些特殊的通气,如反比通气等。应 用PCV时,常需应用镇定剂和/或肌松剂,以 防自主呼吸与呼吸机的不协调。(3)压力控制-反 比通气(PC-IRV):正常呼吸机常规通气的吸气时 间(Ti)/呼气时间(Te)大多为1∶1.5~2.5。 若Ti/Te≥1即为反比通气(IRV)。
呼吸困难
会计学
第1页/共84页
1
概述
呼吸困难 : 是指病人主观上有空气不足或呼吸费力
的感觉;客观上有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 的改变。可见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严重 者呈端坐呼吸及发绀。
第2页/共84页第1页/共84页
治疗
3.一氧化氮及其它血管扩张剂吸 入:吸入NO治疗并不能降低死亡 率及减少机械通气疗程。 目前认 为该制剂可能在抢救难治性低氧 血症方面起急救治疗作用。其它 血管舒张剂包括硝普钠、肼屈嗪 (hydralazine)、前列腺素E1和前 列环素等亦被证实无效。
4.糖皮质激素及其它抗炎药物: 临床应用表明在发生ALI/ARDS前 或在病程早期应用这类药物无效。 经其它治疗未见效果的ARDS患者 中取得令人鼓第2舞0页/的共84结页第1果9页/。共84页
第7页/共84页第6页/共84页
胸膜、纵隔疾病
自发性气胸 大量胸腔积液(血) 纵隔肿瘤、纵隔气肿
第8页/共84页第7页/共84页
心源性呼吸困难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包积液(血)
第9页/共84页第8页/共84页
支气管哮喘与心源性哮喘的鉴别
哮喘
支气管哮喘
心源性
发病年龄 儿童或青少年
40岁以后
(2)压力控制通气(PCV):PCV一般除用于呼吸中枢 抑制、呼吸肌麻痹和心肺功能储备耗竭等情况外, 常用于完成某些特殊的通气,如反比通气等。应 用PCV时,常需应用镇定剂和/或肌松剂,以 防自主呼吸与呼吸机的不协调。(3)压力控制-反 比通气(PC-IRV):正常呼吸机常规通气的吸气时 间(Ti)/呼气时间(Te)大多为1∶1.5~2.5。 若Ti/Te≥1即为反比通气(IRV)。
呼吸困难
会计学
第1页/共84页
1
概述
呼吸困难 : 是指病人主观上有空气不足或呼吸费力
的感觉;客观上有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 的改变。可见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严重 者呈端坐呼吸及发绀。
第2页/共84页第1页/共84页
应用肺功能检查中呼气峰流速值对心源性或肺源性呼吸困难的鉴别

大 呼气 流量 ( E 测 定 并 与 同年 龄组 健 康 人 P F相 P F) E
比较 , 探讨 呼 气 峰 流 速 值 ( E R) 心 源 性 和肺 源性 PF 在 所致 呼吸 困难 鉴别 中的临床 意义 。
1 对 象 与 方 法
11 对 象 .
病例 均为 急性 呼吸 困难首诊 入我 院患者 。
3~ 6 8 8岁 , 均 5 . 平 2 8岁 。 1 2 方 法 C D、 HF组 患者首 诊 时测 呼吸频 率 、 . L C 血 氧饱 和度 和 P F 呼气 峰流 速检 查仪 为 Mii ih E R, n— g t wr
C HF 组 P F 为 ( 1 ± 2 ) / n 健 康 对 照 组 为 ER 2 5 5 L mi ,
C I D与 C HF相近外 (一2 3 , 0 0 ) 其余 任意 两 q . 2 P> . 5 ,
组 均不 同 ( q为 6 6 、 1 5 , P<0 0 ) .8 1. 1均 .1。
表 1 3组 一般 资 料 比 较 ( 至士s )
பைடு நூலகம்
入选 条 件 : 病人 意识 清楚 , 情 相对稳 定能停 吸氧配 ① 病 合 检查 P F ② 首 诊人 院 , 做药物及 其他 治疗 。以 E R。 未
难 患 者 和 2 心 源 性 呼 吸 困 难 患 者进 行 峰 流速 值 测 定 并 与 3 例 健 康 对 照 组 进 行 比 较 。 结 果 8例 2
肺 源 性 呼 吸 困难 组 呼 气
峰 流 速值 同 心 源性 呼 吸 困难 组 呼气 峰 流 速 值 比较 差 异存 在 显 著性 。结 论 呼 气 峰 流 速 值 应 用 于 鉴 别 心 源 性 或 肺 源性 呼 吸 困 难有 重要 价 值 。 【 键 词 】 呼 气 峰 流 速值 ; 肺 源 性 呼 吸 困难 ; 心 源性 呼吸 困难 关
临床思维训练

• 肺栓塞(PE)是以多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 发病原因旳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症旳总称,涉及 肺血栓栓塞(PTE)、脂肪栓塞综合症、羊水栓塞、 空气栓塞等。
病例分析
• T 36.9℃ P 95次/分 R26次/分 BP149/87mmHg • 神志清,平静下无明显憋喘。全身皮肤黏膜无黄
染,口唇无紫绀,扁桃体不大。颈软,气管居中, 静脉无充盈。胸廓对称,呼吸运动对称,双侧触 觉语颤相等,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低, 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心率95次/分, 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平坦,无 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 性,肠鸣音4次/分。
• Case4: 老年男性,车祸致双下肢、骨盆骨折
病例分析
• 女性,50岁,下肢静脉血栓病史2年。 • 4月前受凉后出现胸闷、憋气,活动后加重,无咳
嗽、咳痰,无咯血,无发烧,无胸痛,无晕厥, 外院CT检验示:双肺下叶间质炎症,予以头孢类 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近7天来,上述症状加重, 活动耐力明显下降,上3层楼即出现胸闷、憋喘, 无头晕,无意识丧失,行心脏彩超示:1.右心增 大 2.肺动脉高压(中度),门诊以“胸闷原因待 诊”收入院。
病例分析
• 超声所见:
– 右心增大,左心房室内径正常,室间隔及左室 游离壁厚度正常,各瓣膜形态、构造及运动未 见明显异常。大动脉内径正常。主动脉弓降部 未见异常。心包腔未见异常。
– 超声提醒:右心增大\三尖瓣反流(轻度)\ 肺 动脉高压(中度)
肺动脉CTA成果
• 右肺动脉上、中及下叶肺动脉及其分支、 左肺下叶动脉、上叶舌段动脉分支近段管 腔均见柱状充盈缺损影。左肺下叶透亮度 不均,层磨玻璃样变化。
治疗护理措施
• 治疗原则
–针对呼吸困难旳不同病因 –纠正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 –保持气道通畅 –控制感染 –纠正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
病例分析
• T 36.9℃ P 95次/分 R26次/分 BP149/87mmHg • 神志清,平静下无明显憋喘。全身皮肤黏膜无黄
染,口唇无紫绀,扁桃体不大。颈软,气管居中, 静脉无充盈。胸廓对称,呼吸运动对称,双侧触 觉语颤相等,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低, 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心率95次/分, 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平坦,无 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 性,肠鸣音4次/分。
• Case4: 老年男性,车祸致双下肢、骨盆骨折
病例分析
• 女性,50岁,下肢静脉血栓病史2年。 • 4月前受凉后出现胸闷、憋气,活动后加重,无咳
嗽、咳痰,无咯血,无发烧,无胸痛,无晕厥, 外院CT检验示:双肺下叶间质炎症,予以头孢类 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近7天来,上述症状加重, 活动耐力明显下降,上3层楼即出现胸闷、憋喘, 无头晕,无意识丧失,行心脏彩超示:1.右心增 大 2.肺动脉高压(中度),门诊以“胸闷原因待 诊”收入院。
病例分析
• 超声所见:
– 右心增大,左心房室内径正常,室间隔及左室 游离壁厚度正常,各瓣膜形态、构造及运动未 见明显异常。大动脉内径正常。主动脉弓降部 未见异常。心包腔未见异常。
– 超声提醒:右心增大\三尖瓣反流(轻度)\ 肺 动脉高压(中度)
肺动脉CTA成果
• 右肺动脉上、中及下叶肺动脉及其分支、 左肺下叶动脉、上叶舌段动脉分支近段管 腔均见柱状充盈缺损影。左肺下叶透亮度 不均,层磨玻璃样变化。
治疗护理措施
• 治疗原则
–针对呼吸困难旳不同病因 –纠正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 –保持气道通畅 –控制感染 –纠正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