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初中物理教学培养目标之我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初中物理教学培养目标之我见初中教育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使命应该是培养人,为人的未来进一步的发展打基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和形式的简单修改,我们教师本身也不应只是被动的执行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应对改革中的人、课程及文化进行深刻的思考,开拓一个崭新的课程文化思维空间。在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学的目标不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应重视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科学的方法,亲历必要的体验过程,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念。新理念要解决“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教师与学生谁是主体”这些教育的核心问题,把教学目标重点放在对人的培养上,这就对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1 学习品质形成培养

1.1 道德品质。教学的目标绝不仅仅是学生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核心是人格的教育,是对人的塑造。”新课标要求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在这一教育性目标下,初中物理学科的教学要达到把学生培养成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团结协作、诚实守信、勇于创作、愿意奉献、能对个人行为负责、表现出公民所应具有的社会责任感的一代新人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德育素材,正确加以引导。

1.2 科学态度。“新课标目标”规定学生要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

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有动手探究简单的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科学原理的兴趣和勇气,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尊重自然规律,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少国家和地区的理科教学都把发展学生与学科有关的科学态度和能力或以科学态度的养成作用于个体人格的形成,作为教育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把培养学生能够保持对大自然的热爱、能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知识世界的好奇心作为一种目标去实现。

1.3 对兴趣的培养。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是学习的动力源泉。因此,教师不能孤立地看待兴趣的培养,而应从观念上和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把它作为教学目标的一部分来实现。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大胆创新,设计学生熟悉、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更贴近生活,感受到物理就在自己身边,生活处处有物理,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2 综合能力的培养

中学物理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设计实验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任务,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学的实验基础、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是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基础,它在学生智能结构的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资源,让实验渗透到学生学习

的方方面面,这不仅是实现物理教学目标的需要,还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培养、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发挥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甚至实验记录的表格都是预先设定好的,学生只需要按部就班地去做,这极不利于其能力的发展及自主学习的开展。实验探究环节的实验目的、原理完全可以让学生到教材中找,实验步骤完全可以让学生按实验目的去摸索,实验表格完全可以让学生根据物理量的需要去设计,实验结果让学生去归纳总结、验证。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一定要改变在传统教学中只重视结果而不重过

程的习惯,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做探究实验。

3 探究精神的养成

新课标中提倡探究式教学,即学生或通过自己的活动,或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各种方式的主动学习,从不知到已知的过程,均可谓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解放思想,不要因为学生的探究过程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或者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能偏离自己的思路设计程序,而牵着学生的鼻子搞“探究”,因为它不但不能使学生真正地学到科学的学习方法,反而会使学生曲解科学探究的方法,百害而无一利。当然教师也不能只放不收。

在探究模式上,《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一种让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最为基本的科学思维程序: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

价——交流与合作。同时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探究和发现的真实情境,这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促使他们像科学家一样进行工作的必须条件。为了使探究式活动顺利展开,教师不必负责提供有结构的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是文学的,如某种电器产品的说明书或某种猜想,也可以是实物的,它们是引起和形成学生探究发现经历的工具,是学生实践活动的对象,学生需要在改造材料的过程中完成发现并改造自己原有的认识。所以提供给学生的材料应该与所要发现的知识具有相同结构,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并且是适宜学生完成发现的。

以上是我对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物理教学培养目标的看法,不足之处请同仁指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