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修辞手法练习及表现手法辨析96391
中考复习常见修辞手法的辨析与练习

(7)原料代成品。 例: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青铜”代青铜镜) (8)地名代本体。 例:延安还是西安?要划清这种界限。(“延安”“西安”分别代两大阵营) 3.借代的作用: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生动具体,特点鲜明,引发人的联想,也 使语言生动形象,富于变化。 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语句拥有形象突出、特点鲜明、文笔精练、 具体生动的效果。借代的修辞效果可以用十六字概括:以简代繁,以实代虚, 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课时四 十种常见 修辞手法的辨识
类型1 比喻
十种常见修辞手法的辨识
1.比喻的定义:是用本质不同但具有相似点的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
来说明或描绘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的修辞手法,即打比方。比喻一
般包括三部分:本体、喻体、喻词。构成比喻必须符合下列三个条件:
(1)本体和喻体是本质不同的两类事物,同类事物一般不能组成比喻句。
类型8 反问
1.反问的定义:无疑而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手法,句末一般用 问号,有的也可用感叹号(无疑而问,答在问中)。 反问的形式有两种: (1)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例:难道我们能浪费时间吗? (2)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 例:难道不是我们劳动群众创造了人类世界吗?
2.反问的作用:加强语气,使表达的意思得到增强,激发读者的感情,使读者 留下深刻印象。 例: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作用分析:反问句更有力地强调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 无理由的、毫无资格的。
2.排比的作用:增强语言气势,使文章气势贯通、流畅,句式整齐,音节响亮,便 于把复杂的内容表达得更加集中透彻,把感情表达得更加强烈,增强文章的 说服力和感染力。 例: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 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作用分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连用四个相同句式加强了语气,使文章 富有节奏感,继而用火、灯、路、黎明,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理想对人的积极的 引导作用,激发起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拼搏奋斗的激情。
初中语文修辞手法辨析及运用总结

初中语文修辞手法辨析及运用总结修辞手法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一部分,用于表达思想感情,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和说服力。
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
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进行辨析和运用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修辞手法。
一、比喻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在表达中常用某种具体的事物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事物。
比喻能够形象、生动地描绘事物,增加作品的感染力。
比如:“她的眼睛像黑洞一样深邃”,这个比喻的意思是形容她的眼睛非常深邃。
比喻的运用需要遵循几个原则:首先,比喻的两个事物应该有一定的相似性,这样才能使比喻更加贴切。
其次,比喻要能够与上下文融合,不突兀。
最后,比喻的表达要生动、具体,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事物的特点和形象。
二、拟人拟人是指将无生命的物体、抽象的概念赋予人的特性和行为。
通过拟人,可以使作品更具人情味、更加具有表现力。
比如:“春天醒过来了”这句话就是将春天拟人化,给读者一种春天焕发生机的感觉。
拟人的运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拟人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不要太过牵强。
其次,拟人的表达要恰到好处,不要过多也不要过少,以免影响作品的整体效果。
最后,拟人还要注意与上下文和作品主题的契合度,不要突兀。
三、夸张夸张是指对事物进行夸大处理,通过夸张来渲染情感或增强表现力。
夸张能够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
比如:“他高兴得像一只欢快的小鸟”,夸张地形容了他的高兴程度之大。
夸张的运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夸张要有一定的真实性,不能太离谱,以免破坏作品的真实感。
其次,夸张要与作品的整体风格和主题相互呼应,不要突兀。
最后,夸张要适度,不能过多使用,以免失去效果。
四、排比排比是指用相同的或相似的句式、结构来表示一系列事物或思想,通过排比可以使作品更具节奏感和力度感。
排比可以使文章的语言更加丰富多彩,增加作品的说服力和表现力。
比如:“天空中有星星,地面上有星星,人们的眼中也有星星”。
排比的运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排比的事物或思想应该有一定的联系,不能过于散乱。
初一语文修辞手法辨析及赏析

修辞手法一、常见的修辞手法1.比喻(1)概念: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比喻另一事物。
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①要求: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②作用:生动形象地体现本体的特点。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分类①明喻。
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③借喻。
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但它不同于借代。
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例如:他顶着一头蓬草走进了教室。
④博喻。
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
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里,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亮、感受等角度,抓住明亮,隐约闪烁、清新洁静等相似点来描绘荷花的美。
)2.比拟(1)概念: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特点: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作用: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2)比拟的种类①拟人:把物体当作人来写。
例如:杜甫川(地名)唱来柳林铺(地名)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②拟物: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3.借代(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
其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初中语文修辞手法练习及表现手法辨析

修辞欣赏 中考链接 技能巩固 中考演练 修辞运用 课后训练
用比喻、 拟人,
(5)妈妈被病魔夺走了,离开了 我,离开了多病的爸爸,亲人离散,几
万元的债务,使我们本来就不富裕的家
可以使 庭,陷入了困境。
干瘪的句子 (6)妈妈被病魔夺走了,离开了我,
生动形象起 离开了多病的爸爸;亲人离散,几万元
来。
的债务,一下把一个温馨的家掷入黑沉 沉的冰窟。
广东台山更开中学 李粤秀 下午5时32分
修辞欣赏 中考链接 技能巩固 中考演练 修辞运用 课后训练
排比的修 漓江的水特别静、特别清、特别绿。 辞方法,
可以使句 子气势贯 通,增强 句子的表 达效果。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 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 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 块无瑕的翡翠。
--表示想象的
2、拟人:
意义: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 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 种类: • <1>拟人:把事物当作人,写出和人一样的感情和动作。 •
1、天上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
• 2 小鸟愉快地歌唱 • <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
修辞欣赏 中考链接 技能巩固 中考演练 修辞运用 课后训练
用比喻、 拟人,
可以使 干瘪的句子 生动形象起 来。
(3)街上柳树叶子挂着层
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 动也不动。
(4)街上柳树像病了似的, 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 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 地低垂着。
广东台山更开中学 李粤秀 下午5时32分
初中语文常用修辞手法详解(附练习)

初中语文常用修辞手法详解(附练习)初中语文常用修辞手法运用修辞手法,可以提高文章的表达效果,使文章的语言变得活泼生动。
在阅读和写作中,也都会涉及到对修辞的赏析或应用。
修辞手法是初中语文的重点基础知识之一。
今天,《七彩语文·初中》编辑部为大家整理了初中语文中常见的八类修辞手法,一起来学习吧!01比喻1.定义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将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
常是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为人所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令人生疏的事物。
2.三个要素(1)本体:被比方的事物;(2)喻体:用来作比方的事物;(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3.常见比喻词像、好像、若、似、似的、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是、变成等。
4.典型例句(1)云彩好似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地飘浮在空中。
(2)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颗颗宝石缀在湖面之上。
(3)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02拟人1.定义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
2.表达效果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对所描写的事物感到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3.典型例句(1)录音机接受了女主人的指令,“叭”地一声,不唱了。
(2)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儿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3)鸟儿将巢安放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03排比1.定义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2.表达效果(1)用排比来说理,可起到条理分明的效果。
(2)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
(3)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
总之,排比的行文有节奏感,琅琅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深化中心。
初中语文八种常用修辞手法详解(附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八种常用修辞手法详解(附练习题及答案)语文中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对比、反复、双关、引用、反语、联想、通感、顶真、互文、回环、移情、象征、寄寓等。
小学语文常用必学的八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
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比喻的三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
(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
(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的比喻词像、好像、若、似乎、似的、好似、如、犹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变成、是……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句,但未必就是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否为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典型例句(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桂林山水》(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美丽的小兴安岭》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语言、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拟人的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将事物赋予生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
典型例句(1)风儿轻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地舞蹈。
(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春》(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5)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夸张夸张是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合情合理地夸大或缩小。
一定要注意:对某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毫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中考专项训练记叙文:辨析修辞手法,体会表达效果(知识点+针对训练)

中考专项训练记叙文辨析修辞手法,体会表达效果(知识点+针对训练)一、知识指要: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排比、夸张、对比、设问、反问、借代、反复、对偶等。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构成比喻的关键是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比喻通常分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
明喻。
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暗喻。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借喻。
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比喻的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2.比拟比拟是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借代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
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
其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
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
夸张有三种形式,即扩大夸张,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缩小夸张,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超前夸张,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夸张的作用: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5.排比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
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
其作用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文章常用修辞手法解释及判断练习题(含答案)

文章常用修辞手法解释及判断练习题(含答案)一、常用修辞1.夸张(1)定义: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方法叫夸张。
(2)举例:①“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楼很高,但是并没有高到能够直接摘到星辰的地步,夸大了楼的高。
与此相反的,还有夸小。
②“看见这样翠绿的麦田,就都嗅出白面包子的香气来了。
'--白面包子要在收割了麦子后才会有,现在提前说出来,属于超前夸张。
2.比拟(1)定义:①拟人:把物当做人来写②拟物:把人当做物来写(2)举例:①拟人:风雨能摧残樱花,但是顶风冒雪,樱花不是也能舒展笑脸么?--只有人才能展笑脸②拟物:他骄傲自满,取得一点成绩,尾巴就翘得天样高。
--只有动物才能翘尾巴3.比喻(1)定义:①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若、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似的,恰似”等连接。
②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变成、构成了”等连接。
③借喻: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直接叙述喻体。
④博喻: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2)举例:①明喻: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本体是叶子,喻体是舞女的裙,喻词是'像”。
②暗喻:这是花的海洋。
--本体是花,喻体是海洋,喻词是“是”③借喻: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本体是“资本家”,没有直接出现,喻体是“毒蛇猛兽”,没有喻词出现。
④博喻:一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本体是白丁香,喻体有多个,分别为“雪”、“玉”“浪花”。
4.排比(1)定义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2)举例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5. 对比(也是表现手法)(1)定义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并举出来,相对比较(2)举例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堂练习
练习:指出下面各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柳树姑娘在微风中点着头;杨树爷爷哈哈地笑着(
)
2、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
)
3、赶超,关键是时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
)
4、为什么人们称猫头鹰是捕鼠能手呢?因为一只猫头鹰在一个夏季竟能消
灭上千只田鼠。()来自5、梧桐树的枝丫像鹿角一般向外伸展着。 (
修辞欣 中考链 技能巩 中考演 修辞运 课后训
赏
接
固
练
用
练
用比喻、 拟人,
可以 使干瘪的句 子生动形象 起来。
(3)街上柳树叶子挂
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 条一动也不动。
(4)街上柳树像病了似 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 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 精打采地低垂着。
广东台山更开中学 李粤秀 上午2时33
而表现手法是为表现文章主旨内容或思想感情而采取的各种 表现手段或方式。如象征手法、讽喻手法、拟人化手法、衬 托手法等都是与作品的主旨或情感的表现直接相关的手法,故 称“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的区别
(二)修辞手法针对的是字词句等语言形式,有 特定的格式,所以脱离 语境的句子中的修辞手法仍可从形式上辨认。
1、天上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 2 小鸟愉快地歌唱 <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
2、他赶忙竖起耳朵听讲。
3、他骄傲自满,尾巴都翘上天了。
运用原则
比拟的表达 效果主要是赋予 感情,因此使用 时要注意感情真 切自然,用语和 谐,既要符合事 物本身的特点, 又要与人或事物 的情况相协调。
广东台山更开中学 李粤秀 上午2时33
修辞欣 中考链 技能巩 中考演 修辞运 课后训
赏
接
固
练
用
练
用比喻、 拟人,
可以 使干瘪的句 子生动形象 起来。
例如 (1)母亲的话深深地刺痛了他的 心,他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
(2)母亲的话象鞭子一样抽打着 他的心,他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
广东台山更开中学 李粤秀 上午2时33
固
练
用
练
难道我不
够资格当一个
即反诘或诘问。 皇帝吗?
用疑问的形式 来表达确定的 意思,只问不 答。
明知故问
1. 比喻: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具 体、形象,帮助读者深入理解。 2. 拟人:使事物人格化,语言生 动、形象。 3. 夸张: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 氛,加强渲染力。 4. 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 达效果,能激起读者共鸣,增强 文章的感染力
5. 对偶:整齐匀称,节奏感强, 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 美感。 6. 设问:提醒人们思考,引起 人们注意。 7. 反问:加强句子的语气。 8、反复:强调某个意思,突出 某种感情。
在阅读和写作中, 要求能较为熟练地运用 引用、对比、顶真、反 语、双关、借代、互文 等修辞手法。
修辞欣 中考链 技能巩 中考演 修辞运 课后训
[举例]: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 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 的纯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5
1.定义: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意 义相关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成对的排列起来。 [举例]: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
6、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向党汇报呢? (
)
7、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
)
8、小草悄悄地伴随着春天的脚步来到人间。 (
)
9、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简直可以拿来做小孩的摇篮。 (
)
11、有个蜘蛛慢慢爬起来,想把苍蝇当一顿美餐。 ( )
12、寒风吹到脸上,像刀割一样疼。 (
)
13、遵守交通法规,不是我们应该做的吗? (
《人教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辨 析、运用的修辞格有:比喻、 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 偶、设问、反问等八种,教材 中常出现的还有借代、引用、 反语等。
1、比喻
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 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 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 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 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 深入理解。
2.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 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举例]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夸张种类
夸张可分为三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
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 深……”的夸张形式。
2心眼小得象针鼻儿。
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 浅、……”的夸张形式。
28、太阳一出来,地上像下了火。(
)
29、旌旗十万斩阎罗。(
)
30、圆规一面愤愤地回转身,一面絮絮地说,慢慢地向外走。
1.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A.图书馆是书籍的宝库,那里贮藏着无数的人类智慧的结晶。
B.蚂蚁身躯虽小,但力量很大,一只蚂蚁可搬动一粒米,一群蚂蚁 不就可以翻江倒海了吗?
)
20、太阳还没有起床,天空一片昏暗。 (
)
21、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 (
)
22、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
)
23、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
)
24、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
25、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26、有人破坏草坪,我们怎能不管呢?(
)
27、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
判断下列比拟是否恰当
我的母亲早已迎出来 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 的侄子宏儿。
禾苗见了它让路,花 儿见了它点头,云儿见 了它弯腰,小树见了它 招手。
禾苗见了它弯腰,花儿 见了它点头,云儿见了它 让路,小树见了它招手。
3
1.定义:有意对客观事物言过其实, 用来强调或突出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 表达某种强烈的思想感情。
广东台山更开中学 李粤秀 上午2时33
修辞欣 中考链 技能巩 中考演 修辞运 课后训
赏
接
固
练
用
练
排比的修 漓江的水特别静、特别清、特别绿。 辞方法,
可以使句 子气势贯 通,增强 句子的表 达效果。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 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 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 块无瑕的翡翠。
)
14、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耸入蓝天。 ( )
15、月亮不好意思似的躲进云朵里。 (
)
16、小兴安岭像一座巨大的宝库。 (
)
17、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似的跳跃不定,水
面一片金光。 (
)
18、见到了久别的亲人,他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不住地往下落。
(
)
19、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4.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
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是我们劳动群众。
A
设问 对比 对偶
B
设问 对偶 明喻
C
设问 对比 明喻
D
对比 设问 明喻
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的区别
(一)修辞手法又称修辞格或辞格,是为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而对字词句进行修饰、润色、加工与选用而采用的格式与手 段。
3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 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
4、排比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 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 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 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 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对偶作用
作用:形式整齐、结构匀称、节 奏感强,高度概括,看起来醒目, 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便于 记忆和传诵。
修辞欣 中考链 技能巩 中考演 修辞运 课后训
赏
接
固
练
用
练
6、反复
例:
盼望着,盼望着,
为了强 东风来了,春天
调某事物或 的脚步近了。
突出某些感
情,有意重 山谷回音:
复使同某些 他刚离去,他刚 词语或句子。 离去,
修辞欣 中考链 技能巩 中考演 修辞运 课后训
赏
接
固
练
用
练
用比喻、
(5)妈妈被病魔夺走了,离
拟人, 开了我,离开了多病的爸爸,亲人离散,
几万元的债务,使我们本来就不富裕的
可以 家庭,陷入了困境。
使干瘪的句 (6)妈妈被病魔夺走了,离开了我,
子生动形象 离开了多病的爸爸;亲人离散,几万元
起来。
的债务,一下把一个温馨的家掷入黑沉 沉的冰窟。
修辞欣 中考链 技能巩 中考演 修辞运 课后训
赏
接
固
练
用
练
7、设问 例:
在并无疑 问的地方,故意 提出问题,然后 自己回答,以引
秋是什么颜色? 谷子说:秋
是黄色的,我就是 叫秋风吹黄的。
起读者的注意 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