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提高灌肠法护理流程培训课件ppt
合集下载
灌肠护理ppt课件

总结词
长期便秘患者的灌肠护理需要关注患者的病史和症状,采取温和的灌肠液和适当的护理 措施,以缓解患者的不适。
详细描述
长期便秘的患者通常需要灌肠来清除肠道内的粪便和气体,减轻腹部胀满和不适感。在 灌肠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患者的病史和症状,选择温和的灌肠液,避免过度刺激肠道 。同时,灌肠时应采取适当的体位和插入深度,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感。灌肠后,
灌肠前的饮食调整
灌肠前2-3天,患者应避免进食难 以消化的食物,以减少肠道内的 食物残渣。
灌肠前的排便
灌肠前应排空大便,以减少肠道内 的粪便残留。
灌肠前的心理准备
向患者解释灌肠的目的、操作过程 和注意事项,以减轻患者的紧张情 绪。
灌肠的过程
01
02
03
灌肠液的准备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 择适当的灌肠液,如生理 盐水或肥皂水。
灌肠可以刺激肠道蠕动,促进肠道排 便,缓解便秘症状。
灌肠护理的适用人群
需要清洁肠道的人群
如进行肠道检查、肠道手术等需要清洁肠道的人群。
便秘患者
灌肠可以作为便秘患者的治疗方法之一。
肠道疾病患者
对于某些肠道疾病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灌肠护理以缓解症状 或辅助药物治疗。
02
灌肠护理的步骤
灌肠前的准备
灌肠后的观察与护理
观察
灌肠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不适或异常症状,应及时处理。
护理
灌肠后,应注意保持肛门区域的清洁卫生,避免感染。同时,应指导患者保持 良好的饮食习惯和排便习惯。
04
灌肠护理的常见问题与 解决方案
灌肠液外溢
总结词
灌肠液外溢是灌肠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灌肠液注入过快或肛管插入过 浅所致。
长期便秘患者的灌肠护理需要关注患者的病史和症状,采取温和的灌肠液和适当的护理 措施,以缓解患者的不适。
详细描述
长期便秘的患者通常需要灌肠来清除肠道内的粪便和气体,减轻腹部胀满和不适感。在 灌肠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患者的病史和症状,选择温和的灌肠液,避免过度刺激肠道 。同时,灌肠时应采取适当的体位和插入深度,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感。灌肠后,
灌肠前的饮食调整
灌肠前2-3天,患者应避免进食难 以消化的食物,以减少肠道内的 食物残渣。
灌肠前的排便
灌肠前应排空大便,以减少肠道内 的粪便残留。
灌肠前的心理准备
向患者解释灌肠的目的、操作过程 和注意事项,以减轻患者的紧张情 绪。
灌肠的过程
01
02
03
灌肠液的准备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 择适当的灌肠液,如生理 盐水或肥皂水。
灌肠可以刺激肠道蠕动,促进肠道排 便,缓解便秘症状。
灌肠护理的适用人群
需要清洁肠道的人群
如进行肠道检查、肠道手术等需要清洁肠道的人群。
便秘患者
灌肠可以作为便秘患者的治疗方法之一。
肠道疾病患者
对于某些肠道疾病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灌肠护理以缓解症状 或辅助药物治疗。
02
灌肠护理的步骤
灌肠前的准备
灌肠后的观察与护理
观察
灌肠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不适或异常症状,应及时处理。
护理
灌肠后,应注意保持肛门区域的清洁卫生,避免感染。同时,应指导患者保持 良好的饮食习惯和排便习惯。
04
灌肠护理的常见问题与 解决方案
灌肠液外溢
总结词
灌肠液外溢是灌肠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灌肠液注入过快或肛管插入过 浅所致。
灌肠技术ppt课件

3
在灌肠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不 适或异常,应立即停止灌肠操作并采取相应措施 。
灌肠技术的护理方法
灌肠后的护理 保持患者肛门周围的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观察患者是否有不适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嘱咐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卫生,预防肠道疾 病的复发。
灌肠技术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肠道痉挛
灌肠技术可以用于清除肠道内的毒素和细 菌,辅助治疗肠道感染。
需要进行肠道准备的患者
其他需要缓解肠道症状的患者
在某些手术或检查前,可能需要使用灌肠 技术来清洁肠道。
如腹痛、腹胀等症状,灌肠技术也可以起 到缓解作用。
03
灌肠技术的操作流程
灌肠前的准备
灌肠前应评估患者的病情、年龄、体 质状况等,确定是否适合进行灌肠。
灌肠技术的原理基于肠道的生理结构和功能,通过刺激肠道蠕动、软化粪便、润滑 肠道等方式,促进肠道内物质的排出。
灌肠技术通常使用温热的液体,如生理盐水、温水或药物溶液等,以减轻对肠道的 刺激和不适感。
灌肠技术的作用
清除肠道内粪便和毒素
灌肠技术可以有效地清除肠道内的粪 便和毒素,改善肠道内环境,预防和 治疗便秘、肠道感染等疾病。
灌肠技术的应用案例
01
02
03
急性便秘治疗
通过灌肠技术快速清除肠 道内的粪便,缓解急性便 秘症状。
肠道清洁准备
在肠道手术、结肠镜检查 等操作前,灌肠技术用于 清洁肠道,减少感染风险 。
辅助排便
对于长期卧床、行动不便 的患者,灌肠技术可以帮 助其规律排便。
灌肠技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改善便秘症状
灌肠技术能够有效地缓解 急性便秘症状,提高患者 的生活质量。
《灌肠法》PPT课件

新型灌肠技术发展趋势探讨
1 2
智能化灌肠设备研发 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可能出现更加智能化的灌 肠设备,提高操作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个性化灌肠方案制定 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灌肠 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舒适度。
3
新型灌肠药物研究
随着医药学的发展,未来可能出现更加高效、低 副作用的灌肠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 量。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根据并发症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疗 措施,如抗感染治疗、纠正电解
质紊乱等。
做好记录和交接班工作,确保患 者得到连续、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05
临床效果评价与改 进方向
灌肠法治疗效果评价标准介绍
01
02
03
症状缓解程度
观察患者灌肠后症状如腹 痛、腹泻等缓解程度,评 估灌肠法对患者症状的改 善效果。
《灌肠法》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灌肠法基本概念与原理 • 灌肠液选择与配制 • 灌肠操作技巧与规范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临床效果评价与改进方向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01
灌肠法基本概念与 原理
灌肠法定义及作用
• 定义:灌肠法是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 助患者清洁肠道、排便、排气或者由肠道供给药物或营养,达 到确定诊断和治疗目的的方法。
提高临床应用效果途径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
01
提高医护人员对灌肠法的认识和操作技能水平,确保操作规范
和安全。
完善患者健康教育
02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灌肠法的认知度和配合度,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加强临床实践与科研结合
灌肠技术ppt课件

新型灌肠材料
目前,科学家们正致力于研究新型的 灌肠材料,以改善灌肠的效果和舒适 度,例如可生物降解的灌肠球囊和导 管等。
灌肠技术在医学领域的拓展应用
肠道清洁
营养物质的输送
灌肠技术在肠道清洁领域的应用将得到进 一步推广,特别是在便秘、肠道疾病和手 术前的肠道准备中。
通过灌肠技术,可以将营养物质直接输送 至肠道,为不能口服的患者提供营养支持 。
灌肠技术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2
目录
Contents
• 灌肠技术概述 • 灌肠技术的操作流程 • 灌肠技术的临床应用与效果 • 灌肠技术的并发症与防治 • 灌肠技术的护理与康复指导 • 灌肠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灌肠技术概述
灌肠技术的定义
灌肠技术
是将一定量的液体通过肛门注入 肠道内,以达到检查、治疗或缓 解症状的目的。
灌肠液
通常为生理盐水、温开水、药物 溶液等,根据不同治疗目的选择 合适的灌肠液。
灌肠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
灌肠技术在古代已有应用,如古代印度和埃及的医学文献中 均有记载。
现代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灌肠技术不断改进和完善,广泛应用 于临床。
灌肠技术的分类与适应症
分类
根据灌肠液的成分和目的,可分为清洁灌肠、保留灌肠、高渗性灌肠等。
药物输送
诊断疾病
灌肠技术也可以用于将药物直接输送至肠 道,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减少副作用 。
灌肠技术还可以用于诊断肠道疾病,如炎 症性肠病、肠道肿瘤等。
THANKS
电解质紊乱
灌肠液成分不当或过量灌肠,可 能导致电解质紊乱。
灌肠技术并发症的预防措施与处理方法
规范操作
灌肠法护士版ppt课件

⑥不能下床的病人,给予便盆,将卫生纸放 在 病人易取处
一、大量不保留灌肠
⑦便毕,协助虚弱病人揩净肛门,取出便 盆、橡胶单和治疗巾。帮助病人洗手,整理 床铺,开窗通风。观察大便情况,必要时留 取标本送验 ⑧整理、洗净灌肠用物,并消毒备用;一 次性灌肠袋按医疗垃圾处理 ⑨记录结果,在当天体温单的大便栏内记
灌肠法
湘雅医院 范丽莉
灌肠----定义
灌肠是将一定量的溶液过肛管,由肛门 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病人排便、排气。 也可借输入的药物,达到确定诊断和进行 治疗的目的
灌肠法种类
⒈不保留灌肠
⑴大量不保留灌肠
⑵小量不保留灌肠
⑶清洁灌肠
⒉保留灌肠
⒊巨结肠灌肠
一、 大量不保留灌肠
【目的】 ①软化和清除粪便,排除肠内积气 ②清洁肠道,为手术、检查和分娩作准备 ③稀释和清除肠道内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④为高热病人降温
于 老年、体弱、小儿和孕妇
二、小量不保留灌肠
常用溶液 : ①“1、2、3”溶液即50%硫酸镁30m ml、 甘油60ml、温开水90ml,温度为38℃ ②油剂,即甘油50ml加等量温开水,多用
于 老年、体弱、小儿和孕妇
二、小量不保留灌肠
常用溶液 : ①“1、2、3”溶液即50%硫酸镁30m ml、 甘油60ml、温开水90ml,温度为38℃ ②油剂,即甘油50ml加等量温开水,多用
一、大量不保留灌肠
【用物准备】 治疗盘内备灌肠筒一套(橡胶管和玻璃接
管全长120cm)或一次性灌肠袋1个,肛管, 弯盘,止血钳,石蜡油,棉签,手纸,水 温计,调剂棒,橡胶布和治疗巾(或一次 性尿布),便盆、输液架,屏风。
一、大量不保留灌肠
⑦便毕,协助虚弱病人揩净肛门,取出便 盆、橡胶单和治疗巾。帮助病人洗手,整理 床铺,开窗通风。观察大便情况,必要时留 取标本送验 ⑧整理、洗净灌肠用物,并消毒备用;一 次性灌肠袋按医疗垃圾处理 ⑨记录结果,在当天体温单的大便栏内记
灌肠法
湘雅医院 范丽莉
灌肠----定义
灌肠是将一定量的溶液过肛管,由肛门 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病人排便、排气。 也可借输入的药物,达到确定诊断和进行 治疗的目的
灌肠法种类
⒈不保留灌肠
⑴大量不保留灌肠
⑵小量不保留灌肠
⑶清洁灌肠
⒉保留灌肠
⒊巨结肠灌肠
一、 大量不保留灌肠
【目的】 ①软化和清除粪便,排除肠内积气 ②清洁肠道,为手术、检查和分娩作准备 ③稀释和清除肠道内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④为高热病人降温
于 老年、体弱、小儿和孕妇
二、小量不保留灌肠
常用溶液 : ①“1、2、3”溶液即50%硫酸镁30m ml、 甘油60ml、温开水90ml,温度为38℃ ②油剂,即甘油50ml加等量温开水,多用
于 老年、体弱、小儿和孕妇
二、小量不保留灌肠
常用溶液 : ①“1、2、3”溶液即50%硫酸镁30m ml、 甘油60ml、温开水90ml,温度为38℃ ②油剂,即甘油50ml加等量温开水,多用
一、大量不保留灌肠
【用物准备】 治疗盘内备灌肠筒一套(橡胶管和玻璃接
管全长120cm)或一次性灌肠袋1个,肛管, 弯盘,止血钳,石蜡油,棉签,手纸,水 温计,调剂棒,橡胶布和治疗巾(或一次 性尿布),便盆、输液架,屏风。
灌肠技术ppt课件

的,一般1000ml需10—16分钟。 8.记录方法灌肠后排便一次记为1/E,灌肠前排便一次,灌肠后又排便一次记为
11/E。
9.降温灌肠时,嘱患者尽量保留30min再排便,排便30min后再测量体温。
大量不保留灌肠的并发症及应对措施
并发症:肛直肠粘膜损伤、及肠穿孔 措施: 1.操作前认真评估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体位
灌肠技术
2020/6/15
思考题
1.灌肠分为哪几类? 2.灌肠时液面距离肛门多少cm?肛管插入直肠的深度
是多少? 3.患者在灌肠过程中感觉腹胀有便意感时护理措施是
什么? 4.灌肠过程中患者出现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心
慌气促,说明发生了什么情况?正确的措施是什么? 5.灌肠过程中为什么采取左侧卧位? 6.灌肠完毕后,拔肛管时为什么反折肛管末端?
操作前准备
1.评估患者并解释 (1)评估:患者的年龄、病情、临床诊断、意识状态、心理状态、排便情况、理解配合能力。 (2)解释: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灌肠的目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和配合要点。 2.患者准备 (1)了解灌肠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2)排尿 3.护士准备: 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4.用物准备 治疗车上层 灌肠器、弯盘、水温计、垫巾、孔巾、手套、纸巾数张、手速消。根据医嘱准备的灌
肠液。 治疗车下层:便盆,便盆巾,生活垃圾桶、医用垃圾桶。 灌肠溶液:常用0.1—0.2%的肥皂液,生理盐水。成人每次用量500---1000毫升,小儿200—500毫升,1岁以下 的50—100ml。温度一般39℃—41℃,降温时用28℃—32℃,中暑用4℃。 5.环境准备:酌情关闭门窗,屏风遮挡患者,光线充足。
操作步骤
1.核对、解释(正确核对患者身份)。 2.准备体位(一般为左侧卧位、阿米巴痢疾病变在回盲部,取右侧卧位) 3.盖好被子,暴露臀部,消毒双手(保护患者的隐私,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4.垫巾 (保护床单位) 5.准备灌肠筒(筒内液面高于肛门40—60cm) 6.戴手套 7.润滑肛管,排气 8.插肛管(注意插入深度7—10cm) 9.灌液 10.观察(患者的反应、灌肠液面的下降情况) 11.拔管(反折肛管末端,避免拔管时空气进入肠道及灌肠液和粪便随灌肠管流出) 12.保留灌肠液(尽量保留5—10分钟) 13.排便 14.操作后处理
11/E。
9.降温灌肠时,嘱患者尽量保留30min再排便,排便30min后再测量体温。
大量不保留灌肠的并发症及应对措施
并发症:肛直肠粘膜损伤、及肠穿孔 措施: 1.操作前认真评估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体位
灌肠技术
2020/6/15
思考题
1.灌肠分为哪几类? 2.灌肠时液面距离肛门多少cm?肛管插入直肠的深度
是多少? 3.患者在灌肠过程中感觉腹胀有便意感时护理措施是
什么? 4.灌肠过程中患者出现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心
慌气促,说明发生了什么情况?正确的措施是什么? 5.灌肠过程中为什么采取左侧卧位? 6.灌肠完毕后,拔肛管时为什么反折肛管末端?
操作前准备
1.评估患者并解释 (1)评估:患者的年龄、病情、临床诊断、意识状态、心理状态、排便情况、理解配合能力。 (2)解释: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灌肠的目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和配合要点。 2.患者准备 (1)了解灌肠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2)排尿 3.护士准备: 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4.用物准备 治疗车上层 灌肠器、弯盘、水温计、垫巾、孔巾、手套、纸巾数张、手速消。根据医嘱准备的灌
肠液。 治疗车下层:便盆,便盆巾,生活垃圾桶、医用垃圾桶。 灌肠溶液:常用0.1—0.2%的肥皂液,生理盐水。成人每次用量500---1000毫升,小儿200—500毫升,1岁以下 的50—100ml。温度一般39℃—41℃,降温时用28℃—32℃,中暑用4℃。 5.环境准备:酌情关闭门窗,屏风遮挡患者,光线充足。
操作步骤
1.核对、解释(正确核对患者身份)。 2.准备体位(一般为左侧卧位、阿米巴痢疾病变在回盲部,取右侧卧位) 3.盖好被子,暴露臀部,消毒双手(保护患者的隐私,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4.垫巾 (保护床单位) 5.准备灌肠筒(筒内液面高于肛门40—60cm) 6.戴手套 7.润滑肛管,排气 8.插肛管(注意插入深度7—10cm) 9.灌液 10.观察(患者的反应、灌肠液面的下降情况) 11.拔管(反折肛管末端,避免拔管时空气进入肠道及灌肠液和粪便随灌肠管流出) 12.保留灌肠液(尽量保留5—10分钟) 13.排便 14.操作后处理
灌肠操作ppt课件

腹泻
可能由于灌肠液温度过 低、灌肠速度过快或患 者对灌肠液成分过敏等
原因引起。
脱水
长时间、大量灌肠可能 导致患者体内水分丢失 过多,从而引发脱水。
感染
灌肠操作未遵循无菌原 则或患者自身免疫力较 低时,可能引发肠道感
染。
预防措施建议
熟练掌握灌肠技术
进行专业培训,熟练掌握灌肠技术的操作要 点和注意事项。
及时向医生反馈
将灌肠效果及患者主诉及时向医生 反馈,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后续护理计划制定
饮食调整建议
活动与休息指导
根据患者病情和灌肠效果,给予饮食调整建 议,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饮水等。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和休息,促进肠道 蠕动和恢复。
灌肠间隔时间安排
并发症预防措施
根据患者病情和灌肠效果,合理安排下次灌 肠的时间间隔。
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
THANKS
感谢观看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灌肠器械的智能化发展
预测未来灌肠器械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自动化、精准化操作,提
高灌肠操作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02
新型灌肠药物的研发与应用
预测未来将有更多新型灌肠药物问世,为灌肠操作提供更多选择,提高
治疗效果。
03
灌肠操作在临床治疗中的普及与推广
预测未来灌肠操作将在临床治疗中得到更广泛的普及与推广,成为更多
灌肠操作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灌肠操作基本概念与目的 • 灌肠操作方法与步骤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灌肠操作后护理要点 • 灌肠操作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灌肠操作基本概 念与目的
灌肠定义及作用
灌肠操作(含图解)护理课件

图解了灌肠前的准备工作,包括 患者的心理准备、环境准备、灌 肠液的配制等。
灌肠操作过程
以图解形式详细展示了灌肠操作 的每一步,包括灌肠管的插入、 灌肠液的灌入速度和量等。
灌肠操作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01
02
03
灌肠管插入困难
图解了如何解决灌肠管插 入困难的问题,如调整患 者体位、增加润滑等。
在进行灌肠操作前,需要了解 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选择 适当的灌肠液和操作方法。
在灌肠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 患者的反应和生命体征变化,
及时处理任何不良反应。
灌肠操作后,需要观察患者的 排便情况和身体状况,如有异
常及时处理。
灌肠操作流程
灌肠前的准备
评估患者情况
告知患者及家属
了解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身体 状况等,评估是否适合进行灌肠操作。
观察患者反应
橡胶管插入深度
在灌肠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 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操作,通知医生处理。
根据患者的年龄和体型选择合适的橡胶管 插入深度,一般为肛门内4-6cm。
灌肠后的护理要点
01
02
03
04
观察排便情况
灌肠后观察患者的排便情况, 如排便次数、颜色、性状等, 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灌肠操作的适用范围
灌肠操作适用于需要清洁肠道 的患者,例如进行肠道手术、 肠道检查或肠道治疗的患者。
对于便秘患者,灌肠操作可以 软化粪便,缓解便秘症状。
在某些情况下,灌肠操作还可 以用于诊断肠道疾病,例如肠 道出血、炎症性肠病等。
灌肠操作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灌肠操作需要在专业的医护人 员指导下进行,不要自行操作。
灌肠操作过程
以图解形式详细展示了灌肠操作 的每一步,包括灌肠管的插入、 灌肠液的灌入速度和量等。
灌肠操作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01
02
03
灌肠管插入困难
图解了如何解决灌肠管插 入困难的问题,如调整患 者体位、增加润滑等。
在进行灌肠操作前,需要了解 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选择 适当的灌肠液和操作方法。
在灌肠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 患者的反应和生命体征变化,
及时处理任何不良反应。
灌肠操作后,需要观察患者的 排便情况和身体状况,如有异
常及时处理。
灌肠操作流程
灌肠前的准备
评估患者情况
告知患者及家属
了解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身体 状况等,评估是否适合进行灌肠操作。
观察患者反应
橡胶管插入深度
在灌肠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 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操作,通知医生处理。
根据患者的年龄和体型选择合适的橡胶管 插入深度,一般为肛门内4-6cm。
灌肠后的护理要点
01
02
03
04
观察排便情况
灌肠后观察患者的排便情况, 如排便次数、颜色、性状等, 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灌肠操作的适用范围
灌肠操作适用于需要清洁肠道 的患者,例如进行肠道手术、 肠道检查或肠道治疗的患者。
对于便秘患者,灌肠操作可以 软化粪便,缓解便秘症状。
在某些情况下,灌肠操作还可 以用于诊断肠道疾病,例如肠 道出血、炎症性肠病等。
灌肠操作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灌肠操作需要在专业的医护人 员指导下进行,不要自行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粪便的性状-内容物 】
u 正常粪便内容物主要为食物残渣、脱 落的大量肠上皮细胞、细菌以及机体代谢 后的废物 u 消化道感染或出血,粪便中可见混入 或粪便表面附有血液、脓液或肉眼可见的 粘液。
u 肠道寄生虫感染,粪便中可查见蛔虫、 蛲虫、绦虫节片等。
【粪便的性状-气味】
u 正常时粪便气味因膳食种类而异,肉食者 味重,素食者味轻。
❖ 备齐用物
❖ 解释查对
❖ 左侧卧,屈膝、移臀,垫巾, 置弯盘
❖ 挂筒,液面高于肛门40-60CM ❖ 连肛管润滑排气夹管
分开肛门插入(7-10CM) 固定,开夹
❖ 观察液面下降和患者情况 ❖ 夹管拔管擦净肛门
❖ 保留5-10MIN,降温30MIN ❖ 观察性状必要时送检清理
用物 ❖ 洗手记录
✓ 正确选用溶液、温度、浓度和量 ✓ 避免差错事故发生 ✓ 利于液体流入乙状结肠和降结肠 ✓ 保持一定的灌注压力和速度 ✓ 防止气体进入直肠 ✓ 避免空气进入和液体流出 ✓ 有足够的作用时间,利于软化粪
u 症状和体征:
• -患者表现为腹部膨隆,扣诊呈鼓音、 腹胀、痉挛性疼痛、呃逆、肛门排气 过多。当肠胀气压迫膈肌和胸腔时, 可出现气急和呼吸困难。
•
【影响排便因素的评估】
• -生理因素:年龄、个人排泄习惯 • -心理因素:精神抑郁、情绪紧张、焦虑
等 • -社会文化因素 • -饮食与活动:食物与液体摄入、活动等 • -与疾病有关的因素:疾病、药物、治疗
定义
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 以帮助患者清洁肠道、排便、排气或由肠道供 给药物或营养,以达到确定诊断和治疗目的的 方法。
灌肠种类
保留灌肠
不保留灌肠 清洁灌肠
反复
大量不保留灌肠
【目的】
-解除便秘、肠胀气。
-清洁肠道。为肠道手术、检查或分娩 作准备。
-稀释并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 中毒。
• -肛管:上续直肠下止于肛门,长约 4cm。肛门内括约肌为平滑肌,有协助 排便作用;肛门外括约肌为骨骼肌, 是控制排便的重要肌束。
【大肠的生理功能】
• -吸收水分、电解质和维生素。 • -形成粪便并排出体外。 • -利用肠内细菌制造维生素。
【大肠的运动】
• -袋状往返运动 • -分节或多袋推进运动 • -蠕动 • -集团蠕动 • (1)胃-结肠反射 • (2)十二指肠-结肠反射
-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患者降温。
• 大量不保留灌肠
【操作前准备】 –评估患者并解释 –患者准备 –护士准备 –用物准备: –环境准备
【用 物】
灌肠液 0.1%-0.2%肥皂水 生理盐水
量
500-1000ml /成人
200--500ml/小儿
温度
一般 39-41℃ 降温 28-32℃ 中暑 4℃
【操 作 步 骤】
二、排便的评估
• 评估内容 • -排便次数:成人每天排便1~3次,婴幼
儿每天排便3~5次。每天排便超过3次(成 人)或每周少于3次,应视为排便异常如腹 泻、便秘 • -排便量:成人每天排便量约100g~300g
【粪便的性状-形状与软硬度】
• -粪便的性状 • 消化不良或急性肠炎可为稀便或水样便 • 正常粪便为成形软便 • 肠道部分梗阻或直肠狭窄,粪便常呈扁条
• -腹痛、肠痉挛、疲乏、恶心、呕吐、 肠鸣、有急于排便的需要和难以控制 的感觉。粪便松散或呈液体样。
【排便失禁】
u 指肛门括约肌不受意识的控制而不自主 地排便。
u 原因: 神经肌肉系统的病变或损伤如瘫痪; 胃肠道疾患; 精神障碍、情绪失调等。
u 症状和体征: 患者不自主地排出粪便。
【肠胀气】
u 指胃肠道内有过量气体积聚,不能排出。 • u 原因: • -食入产气性食物过多 • -吞入大量空气 • -肠蠕动减少 • -肠道梗阻及肠道手术后
u 常见原因: -未建立排便习惯; -饮食、饮水、运动不当; -情绪低落;疾病、怀孕、用药
【症状体征】
• -头痛、腹痛、腹胀、食欲不佳、消化不 良、舌苔变厚,粪便干硬。触诊腹部较硬, 紧张,可触及包块,肛诊可触及粪块
硬不能排 出。常发生于慢性便 秘者。
一、相关的解剖与生理
大肠的解剖:人体参与排便运动的主要器 官,全长1.5m,起自回肠末端止于肛门。 • -盲肠:大肠与小肠的衔接部分,其内有 回盲瓣,起括约肌的作用。 • -结肠:分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 状结肠,围绕在小肠周围。
• -直肠:全长约16cm。有两个弯曲: 骶曲和会阴曲。会阴曲是直肠绕过尾 骨尖形成凸向前方的弯曲,骶曲是直 肠在骶尾骨前面下降形成凸向后方的 弯曲。
检查等
三、排便异常的护理
便秘患者的护理 • -提供适当的排便环境 • -选取适宜的排便姿势 • -腹部环形按摩 • -遵医嘱给予口服缓泻药物 • -使用简易通便剂
• 以上方法均无效时,遵医嘱给予灌肠。 • 健康教育 • 帮助患者重建正常的排便习惯 • 合理安排膳食 • 鼓励患者适当运动
【灌肠法】
u 原因:
便秘未能及时解除
u 症状和体征:
-持续便意、腹胀、无 法排出粪便、少量液 化粪便流出、直肠肛 门疼痛
【腹泻】
u 正常排便形态改变,频繁排出松散稀薄 的粪便甚至水样便。 u 原因: • 饮食不当或使用泻剂不当 • 情绪紧张焦虑 • 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 • 胃肠道疾患 • 某些内分泌疾病
【症状和体征】
u 严重腹泻患者的粪便呈碱性反应气味极恶 臭。
u 下消化道溃疡、恶性肿瘤患者的粪便呈腐败 臭。
u 上消化道出血的柏油样粪便呈腥臭味。
u消化不良、乳糖类未充分消化或吸收脂肪酸 产生气体,粪便呈酸性反应,气味为酸败臭。
异常排便的评估
• 便秘 • 粪便嵌塞 • 腹泻 • 排便失禁 • 肠胀气
【便秘】
u 正常的排便形态改变,排便次数减少, 排出过干过硬的粪便,且排便不畅、困难。
形或带状 • 便秘时粪便坚硬、呈栗子样
【粪便的性状-颜色】
正常颜色为成人呈黄褐色或棕黄色。婴儿的粪便 呈黄色或金黄色 异常颜色:
• 柏油样便--为上消化道出血 • 白陶土色便--胆道梗阻 • 暗红色血便--下消化道出血 • 果酱样便--肠套叠、阿米巴痢疾 • 粪便表面粘有鲜红色血液--痔疮或肛裂
• 白色“米泔水”样便--霍乱、副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