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当年的文物数量不会少于150万件

合集下载

圆明园的历史资料

圆明园的历史资料

圆明园的历史资料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皇帝将畅春园北一座园林赐给第四子胤禛(后来的雍正帝),并亲题“圆明园”。

雍正皇帝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

“圆”是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这是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标榜明君贤相的理想标准。

一百五十年缔造绝世名园包罗中外——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圆明园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

清朝皇帝每到盛夏就来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圆明园也称“夏宫”。

皇帝处理朝政和皇室居住的地方是圆明园的核心地带,工作区和居住区用一个人工湖隔开,湖的形状被设计成大清疆域的轮廓。

沿户分布的9个人工岛屿,是全国疆域“九州”之象征。

雍正登基后开始大规模扩建圆明园,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经营,融合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成就了一座旷世园林。

圆明园的园林造景多以水为主题,因水成趣,其中不少是直接吸取江南著名水景的意趣,如海宁的安澜园,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苏州的狮子林。

圆明园还有模拟《仙山楼阁图》的蓬莱瑶台,再现《桃花源记》境界的武陵春色等,并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

圆明园的主要建筑类型包括殿、堂、亭、台、楼、阁、榭、廊、轩、斋、房、舫、馆、厅、桥、闸、墙、塔,以及寺庙、道观、村居、街市等,应有尽有。

其盛时的建筑样式,也几乎囊括了中国古代建筑可能出现的一切平面布局和造型式样。

圆明三园共有一百余处园中园和风景建筑群,即通常所说的一百景,建筑平面布局共有38种之多。

法国传教士王致诚曾有一段形象的描述:圆明园的建筑,形式变化较多,而且参差不齐,不落窠臼。

它的每一座小的宫殿,都仿佛是按照奇特的模型制成的,像是随意安排的,没有一座与其他一座雷同。

一切都如此饶有兴趣,人们不能在一览之下,就领略这幅景色,必须一点一点地仔细研究它。

圆明园流失文物及追讨史剖析

圆明园流失文物及追讨史剖析

圆明园到底流失了多少文物呢?
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自 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超过 1000 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地 区,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达100余万件。另据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统计,流失到中国境外的文物大约有164万件, 分散在全世界47家博物馆,而民间藏中国文物是馆藏数量 的10倍之多。这两个统计都反映了一个接近的数据:在海 外的中国文物超过 1000 万件。至于确切的数字,恐怕只 能永远是个迷。
圆 明 园 复 原 图
德国 英国 美国 法国 奥匈帝国 意大利 俄国 日本
1900年8月28日,八国联军在皇宫阅兵,各国军队在天安门广场 金水桥前集结列队通过天安门、端门,穿过皇宫,出神武门。依 次有俄军、日军、英军、美军、法军、德军、意军、奥军等 3170 人,俄国军乐队吹奏各国国歌、乐曲。这是对中国的严重 的侮辱,对中国主权的践踏。阅兵之后,各国军官重新回到皇宫, 以参观为名公然疯狂抢劫,一个英国侵略者事后回忆说:“一大 群联军军官见到这些东西伸手就拿,把他们想要的东西装入口
中窃取,和珅被抄家后,玉马被重新放回圆明园,最终还是没躲过被劫掠的命运。 东晋时期顾 恺之的《女史箴图卷》,乃我国古代卷轴画中的稀世珍品。《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是当今存世 最早的中国绢画,被誉为中国美术史的“开卷之图”,本为清宫所藏,是乾隆皇帝的案头爱物,
藏在圆明园中。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英军大尉基勇从圆明园中盗出并携往国外。1903年
乾隆大玉山子
收藏于明尼阿波利斯奥克艺术中心内的
乾隆大玉山子,是一块含有绿色和白色的 玉石,能放射清冷的灰绿色光泽,在 1784年被雕刻成一座高峰深谷的玉山。
山崖下露出亭台殿阁,小路和下面的山脊
上有几座浮雕人物,房钱有一个百合花环 绕的池塘,极为壮观和精致。在峭壁之上, 还刻有乾隆皇帝御笔临摹的王羲之的《兰

写圆明园的作文800字

写圆明园的作文800字

写圆明园的作文800字导语:圆明园是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三园组成,原来非常漂亮壮观。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圆明园的作文,欢迎查阅,谢谢!作文一:圆明园今天,太阳没有前几天大了,比较温和,再伴着一丝丝凉风,使人感到很舒服,心情很舒畅。

而今天,我们也要去中国遗址公园圆明园看看了。

圆明园是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三园组成,原来非常漂亮,可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圆明园,让圆明园遭遇了这灭顶之灾。

好了,现在让我们进去看看吧。

一进来,我们来到了涵秋馆,咦,怎么那么大一块地,就只有一块石头上写着“涵秋馆”三个字?我很奇怪,涵秋馆难道就是一片空地吗?妈妈告诉我说这里是遗址公园,代表这一片地就是涵秋馆。

哦,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圆明园跟故宫和颐和园一样,也是有很多富丽堂皇的宫殿,我这才知道“遗址公园”的意思呢!里面的众多地方,我比较喜欢仙人乘露台,那是一个被石头包围的仙人。

我和爸爸站在假山上,可以很清楚地看见仙人乘露台。

只见一个漂亮的仙女向上托着手中的盘子,向上天乞求甘露。

她的动作很优雅,做工也很精致,栩栩如生。

接着又来到了一个有趣的地方——迷宫。

我看到地图上写着“迷宫”两个字的时候,都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那个时候还有迷宫?到了那里我才傻了眼:那个真的是迷宫呀!是这样玩的:绕着走,走到中间的宝塔就算赢。

我看看像一条盘旋着的蛇一样的熍,感觉就是小菜一碟,顺着走不就可以到吗?可是一走才知道,迷宫并不是我想的那么好走,好几次我都走进了死胡同。

还是妈妈带我东绕西绕才绕到了宝塔中间,我真服了当时设计迷宫的人了。

这次圆明园之旅,还让我重新认识了一个人——法国着名作家雨果。

开始我因为不熟悉雨果写的小说,使我在语文期末考试中丢了分,所以有点“讨厌”他。

但我在这里才知道,他还是我们中外友好使者,他还写了一封信控诉八国联军来烧中国的圆明园。

这不但使我不讨厌他了,而且还使我万分的敬佩他。

这次游圆明园,使我非常痛恨当时的八国联军,但这也只能怪我们当时的政府太腐败无能了,才受到了外国人的欺侮。

圆明园的资料

圆明园的资料

圆明园的资料
圆明园于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文物被掠夺的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多万件,圆明园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

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有“万园之园”之称。

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经营,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无数能工巧匠,倾注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血汗,把它精心营造成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离宫。

1860年10月6日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接受议和条件,英国公使额尔金、英军统帅格兰特以清政府曾将英法被俘人员囚禁在圆明园为借口,命令米切尔中将于10月18日率领侵略军三千五百余人直趋圆明园,纵火焚烧。

这场大火持续了三天三夜。

圆明园盛时文物不少于150万件

圆明园盛时文物不少于150万件

圆明园盛时文物不少于150万件十二生肖铜像不过是圆明园流失文物中的沧海一粟。

今天在圆明园遗址公园,人们只能看到半废的山水和断壁残垣,很难想象这里曾享有“万园之园”的美誉。

盛时的圆明园,有著名景群上百处,清朝数代帝王在150余年时间里精心经营这座集中西建筑风格于一体的皇家园林,乾隆皇帝评价圆明园说:“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

”但如今,人们只能凭想象来揣测百余年前圆明园的风貌。

圆明园究竟有多少文物?这个问题至今众说纷纭。

据杨先生推断,圆明园当年的文物数量不会少于150万件。

从清代档案史料、故宫博物院的研究文章以及《颐和园陈设清档》中,他搜集了不少证据: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每年居住在圆明园的时间达半年以上。

以乾隆皇帝为例,据清内务府穿戴档记载,乾隆二十一年,全年共393天(因有闰月),乾隆去热河避暑山庄及木兰围场66天,去曲阜54天,居宫内(故宫)105天,居圆明园168天。

道光二十四年,全年共347天,道光帝在圆明园居住时间达274天,在宫中居住仅73天。

所以,圆明园内的陈设应不比故宫逊色多少。

圆明园园林建筑达20万平方米,比故宫的全部建筑面积还多4万余平方米。

除去不会有什么陈设的亭轩的面积,用于园居、祭祀、读书、游乐、存储库房等的建筑面积在19万平方米左右。

这些建筑内按一般陈设和库房存储计算文物数量的话,也应不少于故宫内陈设的文物数量。

而据推算,溥仪退位时故宫实存文物至少应在150万件左右。

道光年间内务府一份奏折,详尽载明道光十五年奉旨清查宫内及圆明园库贮物件情况:一两重银锞共存569390个,其中宫内存290505个,圆明园存280694个;各式如意1621款,其中宫内存1194款,圆明园存450款;玉砚、笔洗等501件,其中宫内存142件,圆明园存337件;头等瓷炉、瓶、罐等共773件,其中宫内存337件,圆明园存291件……圆明园的收藏情况,由此也略能窥见一斑。

从圆明园看清王朝的盛衰兴亡 及对当今中国的警示意义

从圆明园看清王朝的盛衰兴亡 及对当今中国的警示意义
盛时圆明园,从雍正元年(1723)拉开序幕之后,得到迅速发展。 到乾隆九年(1744),圆明园四十景全面竣工。次年,开建长春园 (早期曾俗称东园)。乾隆三十二年(1767),归并熙春园,俗称东园, 也就是今天的清华园。两年后,又归并春和园(康雍年间为康熙第 十三子 胤祥的赐邸花园,园名交辉),改名绮春园,俗称南园。乾 隆四十五年(1780),再归并淑春园,不久改名春熙院,也就是今天 的燕园。除此之外,圆明园福园门南边,绮春园西墙外的澄怀园, 俗称翰林花园,在圆明园盛时,也一直是南书房和上书房翰林的 值庐,其看守和修理事 项,都归圆明园总管大臣直接派员经理。 在管理体制上,澄怀园当是圆明园的一座附属花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其间的两次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署
了《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 等条约,开放的各通商口岸 成为西方资本主
义对中国进行殖民掠夺和不等价交换的中心, 不仅瓦解了封建小农经济,还阻碍了民族资 本主义的发展;巨额赔款加重了清政府的财 政负担,同是转嫁到劳动人们身上,使他们 的生活更加艰苦。这两次鸦片战争,让夜郎 自大的统治者渐渐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醒过 来,也让各列强看到了这样一个大国的软弱 与无能,也注定了其后圆明园被毁的命运。
经济上的摧残更是如此。根据清代户部银库大进大出黄册及四柱 册的记载,1860年户部进项为银543万两、钱801万串,而支出则高达 银728万两、钱1111万串,亏空高达340万两。清代用于供奉中央支出 的户部银库,其收入除少部分来源于捐纳房所收银两以及京畿旗地的 旗租外,大部分来自各省每年的关税、盐税以及地丁、杂税解款。然 而自太平天国军兴起以来,各省筹办军务自顾不暇,交通阻塞也使得 京师铸钱的重要原料云南“滇铜”不能运抵,极大地提高了铸钱成本, 各种私钱、小钱泛滥。银价上涨、货币贬值,清政府迫于压力,允许 各省自筹响需,从而导致晚清重要的支柱性税收“厘金”诞生。

《圆明园文物流失及流失国宝的回归困境》的结题报告

《圆明园文物流失及流失国宝的回归困境》的结题报告

研究论文圆明园文物流失及流失国宝的回归困境目录✧摘要 (3)✧问题提出 (3)✧研究方法 (3)✧研究过程 (4)✧研究结果 (5)✧建议 (8)✧参考文献 (8)摘要圆明园已经建园300周年,而离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也已过去了150年。

新中国成立了60年,文物先如今又在何方?有多少文物不知去向?他们如何回来?圆明园300岁的时候,新中国派出了一只寻宝小组开赴美国,寻找那价值无穷的圆明园文物。

10月18日,圆明园罹难150周年纪念活动在圆明园举行。

让我们,一起为圆明园的文物回归出一份力,多多的关注圆明园文物回归吧!一.研究背景和目的一.研究背景前段时间,法国佳士得总部企图拍卖中国圆明园珍惜鼠兔铜兽首的事引起了中国民众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圆明园究竟有多少文物?海外流失了多少?邮路是到了哪里?如何回归?这些问题至今众说纷纭。

为纪念圆明园建园300周年“圆明园流散文物回归活动仪式”在圆明园隆重举行,标志着“圆明园流散文物保护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圆明园管理处也联合清华大学、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栏目组共同启动了“寻找流失海外圆明园文物系列活动”。

二.研究目的理解文物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是我们文化传承的载体,特别是那些流失在海外的文物,更是与跌宕起伏的国家历史与命运紧密相连,与我们的民族情感紧密相连。

1、圆明园兽首拍卖?是什么促成了如此高昂的拍卖价格?如何看待这场拍卖?2、如果我们想把更多流失海外的文物追索回来的话,我们普通人能做什么?3、呼吁整个社会关心圆明园,使圆明园遗址文物的保护与利用工作落实到实处。

二.研究方法一.研究方法网上资料、文献资料、图片资料二.时间安排阶段时间主要任务研究方法1 12.1~12.30 上网查资料文献法2 2.2~3.20 去圆明园调查游人对圆明园文物回归方式的看法调查3 4.23 圆明园采访调查4 5.1~5.3 与组员讨论并整理采访资料(去保利博物馆)5 9.23 圆明园采访调查6 10.3 圆明园展出文物拍照考察7 10.6 根据《文史参考——圆明园专刊》讨论并完善论文三.研究过程其中在上学期期末考试结束后,进行了首次圆明园考察,在圆明园举办庙会期间有一次来到圆明园采访路人对圆明园文物回归方法的看法。

关于圆明园的毁灭资料_初中作文素材_

关于圆明园的毁灭资料_初中作文素材_

关于圆明园的毁灭资料圆明园于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文物被掠夺的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上至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1920xx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西郊皇家园林再遭劫难。

在抗战时期,又遭到不同程度破坏。

最后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圆明园也受到某些破坏。

下面是圆明园毁灭的资料,欢迎大家参阅!圆明园的毁灭资料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镇北面的一片平原上。

原为清代的皇家御苑。

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到清乾隆九年(1744)基本建成。

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历时150多年。

人们习惯上所称的圆明园,实际上是圆明、长春、绮春(后改名“万春”)三园的总称,占地甚广,外围周长约10公里。

圆明园系一座水景园,水面占全园面积一半以上。

在山环水绕之中,分布着145处景观,有些景观的命名,直接以水为主题。

如,“平湖秋月”“苏堤春晓”“三潭印月”“曲院风荷”,都来自于杭州的西湖十景。

还有仿桃花源的“武陵春色”,仿庐山的“西峰秀色”,仿狮子林的“叠石迷宫”,仿瞻园的“茹园”,仿孤山放鹤亭的“招鹤蹬”等等,汇集了无数天下胜景和名园的精华。

圆明园的毁灭在圆明园的鼎盛时期,这里既是具有空前规模的皇家园林,又是清代皇帝发号施令、行使权力的统治中心。

从康熙到咸丰,6个皇帝每年总有三四个月在此居住,并处理政务和进行各种政治活动。

当年的大宫门两旁,曾设置了内阁、六部、军机处等中央政府部门的办公处。

在西北面的一片废墟残迹中,仍能寻找到几组规模宏大的宫殿遗址。

有上朝听政的“正大光明殿”、举行盛大宴会的“九洲清宴”、供奉历代清帝影像和祭祀用的“安佑宫”和藏书楼“文源阁”等等。

在建筑艺术上,圆明园还形成了一种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格。

长春园的北端,原建有一组园林化的欧洲式宫苑,其中有座“西洋楼”,由意大利传教士、画家郎世宁等外国专家设计,创建于清乾隆20xx年至20xx年(1747—1759),建筑用料大量是精雕细刻的石材,主要景区装置了多种形式的水池和机关喷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明园当年的文物数量不会少于150万件。

圆明园是一座珍宝馆,里面藏有
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和稀世文物,如12生肖同头像道光年间内务府一份奏折,详尽载明道光十五年奉旨清查宫内及圆明园库贮物件情况:一两重银锞共存569390个,其中宫内存290505个,圆明园存280694个;各式如意1621款,其中宫内存1194款,圆明园存450款;玉砚、笔洗等501件,其中宫内存142件,圆明园存337件;头等瓷炉、瓶、罐等共773件,其中宫内存337件,圆明园存291件……圆明园的收藏情况,由此也略能窥见一斑。

包括从圆明园抢来的各种青铜器、玉器、瓷器、漆器、金银制品、景泰蓝……
金罐通体如意花纹闪闪发光,金曼扎镶有珍珠、绿松石和红宝石,说明当时圆明园内的摆设有多么奢华。

玻璃桌柜里摆放着一串大念珠,这串珠子共有154颗
精致的古代碎纹瓷器栩栩如生的匾额各种光怪陆离的装饰品,应有尽有。

法军司令孟托邦把抢到的两块黄金和碧玉做成的朝笏,一块交给格兰特转献给英国女王,另一块献给法王拿破仑三世。

回国后,孟托邦又献给拿破仑三世许多东西:两根将军的装饰杖,用金子做成,中间和两端都镶有很大的宝石,做工极为精细;一件乾隆皇帝御用甲胄(现在法国吉美军事博物馆展出),带一顶战盔;鎏金和釉的铜宝塔;好几个用金子和釉做的神像;许多戒指、项圈、酒杯、漆器、瓷器以及数以千计的珍奇玩物
大英博物馆的东方艺术馆中保存了两万多件中国历代的稀世珍品。

英军曾将所劫走的圆明园文物一部分献给了当时的维多利亚女王,这部分敬献文物连同被拍卖的圆明园文物都收进了东方艺术馆。

东晋时期大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卷》,乃我国古代卷轴画中的稀世珍品,1860年被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抢走;一匹3尺长、2尺高的白玉马,这匹玉马曾被和从圆明园中窃取,和被抄家后,玉马被重新放回圆明园,最终还是没躲过被劫掠的命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