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安全的影响因素与评估指标
土地资源管理领域安全生产风险分析与评估

土地资源管理领域安全生产风险分析与评估摘要:土地资源管理过程存在许多容易忽略的安全生产风险,为了提高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对生产、生态、生活用地实行更精准化的管控。
本文通过对若干起事故进行分析,辨识出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的主要风险因素,建立风险评价指标,利用风险矩阵结合专家经验对土地资源管理风险进行评估。
结果表明,土地资源管理过程“危化品园区的选址规划合理性C1”、“违法违规使用土地的情况C10”为重大风险,这些风险反映出相关部门在设计与审批土地资源过程中把关不严,制度落实不到位,安全意识较差。
因此,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做好隐患排查工作,提高整体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风险矩阵;风险评估;事故案例分析前言:近些年因土地资源管理规划不合理、规划编制实施监管不到位、城乡基础设施规划和工程用地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发生的多起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如“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江苏响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特别重大爆炸”等,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极大地破坏了生态环境系统。
为明确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有必要对土地资源管理风险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估,进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措施。
目前国内关于土地土地资源管理风险的研究主要是土地土地资源管理风险识别、评价与控制等方面。
在风险识别研究方面,徐莉莉[1]结合乡镇土地资源所执法监察工作经验深入分析了基层土地执法检察环节面临的失职渎职风险。
王枫云[2]、卢汉桥[3]指出公职人员岗位风险的识别是指对公职人员岗位潜在的风险加以分析、判断,并对各种风险因素对岗位安全的影响程度加以判别。
张颖[4]从土地资源交易、项目管理、土地资源保护、执法监督四个方面建立了土地资源管理廉政风险指标。
在土地资源管理风险评价研究方面,吕乐婷等[5]、徐建昭[6]等通过参考相关文献结合专家打分法确定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风险损失度和景观类型的脆弱度指数。
水资源安全风险评估

水资源安全风险评估
水资源安全风险评估是根据水资源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评估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和潜在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
在进行水资源安全风险评估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水资源供需关系:评估当地或地区水资源供需关系是否平衡,是否存在供水短缺和需求增长的风险。
2. 水质安全:评估水源的水质情况,包括水源是否受到污染、是否存在饮用水安全风险等。
3. 水资源管理能力:评估当地或地区的水资源管理机构和管理能力,包括水资源规划、监测和治理能力等。
4.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当地或地区可能受到的自然灾害风险,例如干旱、洪涝等对水资源的影响。
5. 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估当地或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是否存在浪费和不合理利用的问题。
6. 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包括降雨量和水文循环变化等。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可以对水资源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存
在的主要风险和潜在影响,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以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
水资源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水资源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一、水资源安全评价的内涵水资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区域在某一具体历史发展阶段下,以可以预见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为依据,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维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条件,水资源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水资源的供需达到平衡。
二'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一)水资源安全的影响因素对于我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影响水资源安全的主要因素包括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通过对水资源安全定义及内涵的分析,可得出影响水资源安全大小的主要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1.水资源系统本身特性及开发利用程度水资源系统是水资源安全的主体。
水资源既有量的含义,也有质的含义。
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开发利用程度是水资源安全最直接的影响因素。
自然条件的不同导致水资源在数量上和时空分布规律上不同,在质量上也有所差异。
喀斯特发育的强弱程度、岩层的构造和性质直接影响了地下含水层赋存状态、水位埋藏、地下河发育程度,另外由于人为因素对喀斯特水资源有不同程度的污染,人们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有限,使喀斯特流域可开采的水资源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
2.人类活动能力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水资源安全的主体是人,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率以及人均耗水量、排污量对水资源安全影响较大,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影响需水量的增长速度;经济结构的变化影响不同部门之间的用水比例;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排放的各类污染物,有可能污染水体并造成有效水资源量的减少;经济积累中用于扩大供水能力和加大污水处理回用比例的投资额的大小,既影响其他经济部门的投资比例,也直接关系到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的格局。
3.科技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被人类历史发展所证明了的。
不同的科技水平下,单位水资源创造的经济效益是不同的,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污染物排放量也不同。
科技通过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重复利用率、污水处理率等提高水资源安全。
科学技术能促进经济的增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处理成本,改善人类生存环境。
资源安全的内容

资源安全的内容
资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能够按照需要保证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可利用性,以及在生产、分配和使用过程中的环境影响最小化。
资源安全涵盖了资源数量、质量、保障和利用等多个方面,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资源数量
资源数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的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量。
资源数量的安全意味着能够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求,同时也保持一定的储备量以应对突发状况。
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资源数量差异很大,因此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是非常重要的。
二、资源质量
资源质量是指资源的品质、纯度、安全性等方面的特性。
对于一些高污染行业,如钢铁、化工等,资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环境质量。
因此,保障资源质量安全也是资源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资源保障
资源保障是指政府和企业在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这包括合理规划资源的开发、加强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等方面。
通过资源保障措施,可以避免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保障资源的安全供应。
四、资源利用
资源利用是指如何高效地利用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资源的合理利用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还可
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因此,推广节能减排技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措施也是保障资源安全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资源安全是一个涉及多个方面的复杂问题。
只有全面考虑资源数量、质量、保障和利用等方面的因素,才能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评估中的指标与方法

自然资源评估中的指标与方法自然资源是指地球上自然产生和存在的物质和能量,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评估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自然资源评估中常用的指标与方法。
一、指标的选择在自然资源评估中,选择合适的指标是关键。
下面介绍几个常用的指标:1. 资源量指标:资源量指标是衡量自然资源的数量和储量的重要指标。
比如对于矿产资源,可以使用储量、产量、剩余资源量等指标;对于水资源,可以使用蓄水量、年径流量等指标。
2. 资源质量指标:资源质量指标是衡量自然资源质量的重要指标。
比如对于土地资源,可以使用土地肥力、土地含水量等指标;对于水资源,可以使用水质指标如化学需氧量(COD)、总悬浮固体(TSS)等。
3. 可持续利用指标:可持续利用指标是评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的指标。
比如对于森林资源,可以使用森林覆盖率、森林碳储量等指标;对于土地资源,可以使用土地利用强度、土地退化率等指标。
4. 经济效益指标:经济效益指标是评估自然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的指标。
比如对于矿产资源,可以使用产值、销售收入等指标;对于水资源,可以使用用水效益、水电产能等指标。
二、评估方法在自然资源评估中,需要运用合适的方法来进行评估。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1. 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依靠对历史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获取资源状况和变化趋势。
可以通过构建数据模型和回归模型,来预测未来的资源变化。
统计分析法适用于对资源量、质量等指标的评估。
2. GIS技术:GIS技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对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来获取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和变化。
可以绘制资源分布图、资源叠加分析,辅助资源评估和决策。
GIS技术适用于对资源空间格局和变化的评估。
3. 生态系统评估法:生态系统评估法侧重于对生态系统的评估和功能分析。
通过对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生态服务等指标的评估,来判断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和可持续性。
生态系统评估法适用于对生态系统资源的评估。
国土资源风险评估报告

国土资源风险评估报告1. 简介国土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土地、矿产、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总称。
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
本报告旨在评估国土资源的风险情况,提供决策者关于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参考。
2. 风险评估指标2.1 自然灾害风险自然灾害是指地震、洪水、干旱、台风等自然现象在一定范围和时间内给人类生命、财产及生态环境造成的威胁和破坏。
通过收集历史灾害数据、区域气候特征和地质条件等信息,可以评估不同地区的自然灾害风险,为相关部门制定应对措施提供依据。
2.2 矿产资源风险矿产资源是国土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工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也带来一定的环境和社会风险,如土地破坏、水源污染、社会安全等。
通过评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影响,可以制定合理的开采政策和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2.3 水资源风险水资源是人类生命和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但全球水资源的分布不均衡,部分地区存在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
评估水资源的风险需要考虑水资源量、水质、管理能力等因素,并结合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为水资源的保护、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 风险评估结果根据各项风险评估指标的数据分析和比较,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自然灾害风险:A地区位于地震带和台风路径交汇处,其地震和台风风险较高;B地区常年干旱,其干旱风险严重。
2. 矿产资源风险:C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但同时存在大规模开采导致的土地破坏和水源污染风险。
3. 水资源风险:D地区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其水资源风险最高。
4. 风险应对建议4.1 自然灾害风险应对建议对于自然灾害风险较高的地区,我们建议相关部门采取以下措施:1. 增强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包括地震防护、防洪和抗旱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2. 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和指导方针,并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公众灾害应对能力。
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与风险评估

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与风险评估矿产资源是人类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基础。
虽然一些国家的矿产资源已经基本得到开发利用,但是全球范围内仍有大量的矿产资源待开发利用。
然而,矿产资源开发不仅会带来经济效益,还会造成环境影响和风险。
因此,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对其环境影响和风险进行评估。
一、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1.矿产资源开采对土地使用的影响矿山开采需要大量的土地作业区、存储、运输和维修设施等,这些活动将导致土地变形和改变其原始用途,并使土地和土壤表面失去水分,无法清洗。
此外,矿山排放物可能对土壤造成永久性污染。
2.水环境的影响矿山开采活动会对地下水和地表水产生影响。
矿山废水、处理废水和排出废水的溶出物,可增加水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和数量,对局部和远程水系统可能造成严重污染,影响地下水质,危害周边居民和环境水生物等。
3.对生态环境开采和加工矿产资源时会产生大量废渣、废弃物和有毒和有害物质的气体、溶液和悬浮物。
这些物质对自然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些粉尘、气体、辐射和噪声都会对植物和动物产生影响。
二、矿产资源开发的风险评估1.天然环境的变化矿山开采本身会导致土地、水等天然环境的改变。
为了保护自然环境,需要对影响进行评估,以及采取避免或减缓影响的措施。
2.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变化矿山开采对当地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影响较大。
因此,在评估矿山开采风险时,需要考虑到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以确定开采的可行性。
3.风险评估的方法风险评估通常可以使用风险评估矩阵工具进行。
风险评估矩阵将不同影响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可视化,帮助评估者确定是否需要采取补救措施。
4.风险管理在进行矿山开采前,需要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和应急计划,以减轻风险,随时应对风险事件的发生。
结论在矿产资源开发中,环境影响和风险评估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评估矿床的潜在影响,制定适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帮助开采者引入可持续性的开采方法,以确保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不会对环境、社会和经济产生长期影响,而且有助于实现高质量的发展目标。
资源领域安全风险评估

资源领域安全风险评估
资源领域安全风险评估是指对资源领域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系统评估和分析的过程。
资源领域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等。
在进行资源领域安全风险评估时,可以采用以下步骤:
1. 确定评估目标:明确评估的目的是什么,例如确定资源领域的安全风险程度、找出导致风险的因素等。
2. 识别风险因素:对资源领域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梳理。
例如,在自然资源领域可能存在的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因素;在人力资源领域可能存在的人为破坏、员工不端行为等因素。
3. 评估风险影响:对每个识别出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包括评估其可能的发生概率和对资源的影响程度。
可以采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进行评估。
例如,可以使用概率统计数据、历史数据、专家意见等进行评估。
4. 评估现有控制措施:评估现有的安全控制措施对于风险的控制效果。
检查是否存在潜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以及可能导致控制措施无效的因素。
5. 评估风险级别:综合考虑风险发生概率和对资源的影响程度,进行风险级别的评估和分类。
可以采用风险矩阵或其他评估方法。
6. 提出改进措施: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安全风险控制和管理措施,以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减小对资源的影响。
7. 实施监控和持续改进:建立风险监控机制,对评估结果和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持续监控和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改进。
通过资源领域安全风险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保障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89:; ! <=: =>?@A. B@:C>; 8DD@CE.=EF G@A .H; .@.8: @G IH=E8 GA@> !66! .@ &’’’
年份 比重
!660 &(-0
!661 !(0
!66!(-+
!66# &(&#
!66" &(6+
!66+ !("+
第 -. 卷
第/期
自然资源源自学报0110 年 . 月
!"#$%&’ "( %&)#$&’ $*+"#$,*+
!"#$%& ’"$( )*#+, -..-
资源安全的影响因素与评估指标
王礼茂
( 中国科学院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1-1- )
摘要:影响资源安全的因素主要有 2 个方面:资源因素是影响资源安全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因 素;政治因素主要通过资源供需双方的政治关系以及资源供应国国内政治局势对资源安全产生影 响;经济因素主要影响资源进口国资源进口能力;运输因素主要是运输距离的长短以及运输受干 扰、控制的程度;而军事因素则体现在对资源供应地和资源运输通道的控制能力上。论文在分析 影响资源安全 2 个主要因素的基础上,选择了 -/ 项指标,初步组成了资源安全的评估指标体系, 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对中国石油和粮食安全状况进行了初步评估,其结果是:从对外依 存 度 来 看 , 石油大于粮食;进口集中度粮食 ( 小麦)高于石油;无论是短期或是长期能力系数,粮食都要好 于石油;从资源储备率来看,粮食也远大于石油。 关 键 词:资源安全;影响因素;评估指标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1115414. ( 0110 ) 1/51/1-516 中图分类号: 34.
-
影响资源安全的主要因素分析
影响资源安全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资源本身的因素、政治因 素、经济因素、运输因素、军事因素等。 !"! 资源因素 资源因素是影响资源安全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般来说,一个国家自身的 资源越丰富,对经济发展的保障程度越高,资源供应的安全性就越高。如果我们不考虑其 他因素,利用本国资源受外界不安全因素影响的可能性就小,相对就比较安全。 资源因素对资源安全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也是最重要的。当然,资源因素对资源安全 影响巨大,但并不是说资源贫乏国家的资源安全问题就最严重。事实上,日本在经历了第 一次石油危机的沉重打击后,通过建立庞大的战略石油储备系统和其他一系列风险防范机 制,其资源供应的风险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 政治因素 近几十年的石油危机、石油供应中断、石油价格的大幅度波动等无不与政治因素有 关。政治因素对资源安全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资源进口国与资源出口国之间政治 关系恶化,而造成的对资源安全供应的影响,如第一次石油危机就是因为阿拉伯国家与西 方国家政治关系紧张所导致的结果;二是由于资源生产国国内的政治因素对资源安全供应 的影响,如第二次石油危机就是由于伊朗国内政治和宗教因素所造成的。 !"$ 运输因素 运输的安全程度与运输的距离、运输线的安全状况、运输方式以及运输国对资源运输
!666 &(+’
&’’’ #(#
注: 资料来源于参考文献 $#、 "%。
经济因素还涉及到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价格的变动。对进口国来说,主要是价格上 涨对进口能力和进出口平衡的影响。在和平时期,价格的剧烈波动是资源安全的最主要问 题之一。 !"$ 军事因素 军事因素对资源安全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对运输安全来说,拥有强大、反应快速的海 上军事力量,资源海上运输线就会受到很好的保护。对重要海峡的控制能力也是保障资源 运输安全的重要方面。军事因素对资源安全的影响还表现在对主要资源生产地的军事干预 能力上,一国对资源产地的军事干预能力越强,资源就越有保障。海湾战争就是美国和西 方国家以强大的军事干预能力,避免石油供应受制于伊拉克,有效地保障了美国及其盟国 石油的安全供应。 !"% 其他因素 影响资源安全的因素还应该考虑技术进步和资源替代方面的因素。对中国来说,如果 洁净煤技术能有重大突破,中国资源安全形势就会明显好转;此外,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技术的进步也会改变各国资源安全的态势。
收稿日期: 011051050- ;修订日期: 011051/502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77.1181 ) 和 中 国 科 学 院 地 理 科 学 与 资 源 研 究 所 领 域 前 沿 项 目 ( ,39":5
;""510 )资助。
作者简介:王礼茂 ( -7805 )男,安徽巢湖人,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区域经 济 与 产 业 发 展 、 资 源 经 济 与 资 源 安全方面的研究工作。 *<=>?@ @=A>BCD?CEBFFG>HGHB 致谢:郎一环研究员对论文进行了指导;谷树忠研究员为本文提供部分资料,特此致谢!
1’&
自
然
资
源
学
报
!" 卷
线的保卫能力的强弱有关。 一般来说,距离越远,影响资源安全的因素越多,资源的安全性越低;反之,距离越 近,资源的安全性就越高。也就是说,资源的安全性与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关系。 运输安全还与诸如有没有海盗的侵扰,通过的海峡多少和海峡受控制、封锁的可能性 大小,海峡运输事故的多少等等有关。美国能源部确定了世界上 # 个重要的制约石油运输 的咽喉要塞$!%, 而这些石油运输的咽喉,很容易遭到封锁。 !"# 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对资源安全的影响是一种间接的影响。对资源进口国来讲,最主要的影响就 是经济能否支持进口资源所需要的外汇。如果没有出口的强有力支持,就很难保障有充足 的外汇用于资源产品的进口。 作为我国未来资源进口主体的石油,进口额占进口总额的比重呈上升的趋势,但即使 表 !) 。 假 设 到 &’&’ 年 中 国 进 口 石 油 为 &*!’+,&(-*!’+ . , 是最高的 &’’’ 年 也 就 占 #(#) ( 按照 &- 美元 /桶计算,所需进口费用为 0"’*!’+,1#’*!’+ 美元,约占届时中国外贸进口额 的 !’)左右,加上天然气的进口额也不会超过 !-) ,尚低于印度目前石油进口占进口总额 &’)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