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八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册实验六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生物实验报告册

人教版生物实验报告册

一、实验名称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二、实验目的1. 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通过实验验证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3. 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三、实验原理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如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其基本反应式为: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

四、实验材料与工具1. 实验材料:绿色植物叶片、黑色塑料袋、剪刀、烧杯、碘液、蒸馏水、滴管等。

2. 实验工具:显微镜、酒精灯、石棉网、三脚架、白炽灯等。

五、实验步骤1. 将绿色植物叶片洗净,用剪刀剪成约1cm×1cm的小块。

2. 将剪好的叶片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

3. 将烧杯放入三脚架上的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煮沸,使叶片中的淀粉溶解。

4. 将煮沸后的叶片取出,用滴管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5. 将叶片放入黑色塑料袋中,用剪刀在塑料袋上剪几个小孔,使光线可以透过。

6. 将黑色塑料袋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煮沸,使叶片中的淀粉溶解。

7. 将煮沸后的叶片取出,用滴管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8. 将黑色塑料袋放入烧杯中,用白炽灯照射叶片,使叶片进行光合作用。

9. 将照射后的叶片取出,用滴管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加热煮沸过程中,叶片中的淀粉被溶解,导致碘液与淀粉反应生成的蓝色消失。

2. 在黑色塑料袋中加热煮沸的叶片,由于没有光照,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后仍为无色。

3. 在白炽灯照射下,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淀粉含量增加,滴加碘液后叶片呈现蓝色。

七、实验结论1. 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2. 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

3. 淀粉是光合作用的重要产物。

八、实验反思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烫伤和火灾。

2. 实验操作要规范,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通过实验探究,加深对光合作用原理的理解。

八上生物实验报告

八上生物实验报告
(2)用细纱布绑住鱼的胸鳍。
(3)用细纱布绑住鱼的腹鳍。
(4)用细纱布绑住鱼的臀鳍。
(5)用细纱布绑住鱼的尾鳍。
1.现象:鱼的身体向两侧倾斜,并且靠在玻璃缸一侧不再游动。
2.现象:鱼的运动不协调,身体不稳定,数秒后侧翻在鱼缸中。
3.现象:鱼的运动也不协调,身体不稳定,向一侧倾斜。
4.现象:鱼的运动同样不协调,但是仍然能缓慢游动。
3.把它举在手上进行放飞。
结果:经反复实验,发现鸟在空中时用力地扇着一对翅膀,可最终还是掉了下来。
结论:鸟的胸肌发达,这与飞行生活是相适应的。如果没有了胸肌的帮助,鸟是飞不起来的。
实验结论
流线型适于飞行、胸肌与鸟的飞行生活相适应、鸟身体的重量
讨论交流
1.鸟所吃的食物经消化后形成的残渣,1.5小时就随粪便排出,这与飞行有什么关系?
2.确定的研究对象是公鸡和狗,在这两种动物和食物之间设置障碍物,实验前让动物饿12小时候,再进行观察和记录。
1.在实验前,让鸡饿12小时,然后在一只上面有红色插片的食物杯里放上几粒谷子,再把杯子靠近鸡,鸡欲啄食时,迅速将红色插片盖上。当鸡啄倒黑色插片时,拉开插片,杯里无谷粒。当鸡啄到红色插片时,拉开插片,便可吃到谷子。通过多次训练后,鸡就会只啄红色插片,而再也不去啄黑色插片了。与错误才能径直走到食物跟前,做好记录。
将培养皿洗净晾干后,用牛皮纸包好,和培养基一起放到高压灭菌锅中,121℃灭菌30min,取出,冷却。
预期结果
实验较成功
完成实验
实验步骤
观察现象并记录
1.配制好培养基
2.采集细菌和真菌:
组别
采样地点
接种方法
一组
土壤
4.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感觉体表有黏液

实验六 SDS实验报告

实验六  SDS实验报告

实验六 SDS-PAGE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生物111 杨明轩 1102040128一、研究背景及目的对于那些生物体内含量高、易于分离结晶获得纯品的蛋白,可以通过测定氨基酸序列,借助各种氨基酸的分子量求出蛋白的分子量,并与质谱等手段相互结合,得到精确可信的分子量。

但对于那些含量少,不易分离的蛋白,无法实现结晶,就必须借助其他手段测定其分子量。

要找到能够测定分子量的实验手段,首先要考虑那些能够将不同分子按照其各自的分子量分离的技术。

在众多的技术当中,密度梯度离心、层析、电泳都与物质的分子量有关。

其中,超速离心机造价高,使用过滤层析色谱测分子量要做标准曲线,柱长要求高,且这些方法不够准确。

因此,电泳技术成为了实现分子量测定这一目的的最佳选择。

但是,在活性电泳中,影响蛋白前迁移率的因素有蛋白质的电荷性质、分子大小和形状。

要测定分子量,就要消除电荷、分子形状对蛋白迁移率的影响,即使得各种蛋白的电荷、形状不存在显著差异。

对于电荷,使各分子不带电违背电泳的基本原理,而使各分子带点完全相同是无法实现的,因此考虑使其带上大量电荷,从而让分子之间的电荷差异可以忽略。

在活性电泳中,改变样品的带电情况依靠的是缓冲液pH的变化,显然不能够使分子大量带电,这就表明必须向电泳体系中引入其他物质,与蛋白分子定量等量结合,且不改变分子量差异造成泳动差异。

对于分子形状,考虑到功能性蛋白大多是球形粒子,要保持形状不变,就要实现对蛋白的包裹性结合。

而蛋白表面的电荷分布情况千差万别,依靠电荷性质无法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

考虑到蛋白质中含有大量的疏水氨基酸,可以通过疏水作用结合,这就要造成蛋白变性,是疏水基团充分暴露出来,分子不能在维持球型而变成棒状,因此,所选择的物质还需要能够维持复合物形状的统一。

基于以上考虑,科学家选择了双亲性物质,既能通过疏水作用与蛋白定量结合成牢固的复合物,又能借助亲水性在溶液中良好分散。

新技术的发明常以原有技术作为基础。

新版实验报告册答案(八上)

新版实验报告册答案(八上)

生物(八上)实验报告册答案P___1 观察与思考:水螅的形态与捕食思考与联想:不能可以感知和捕捉来自各个方向的猎物。

思考与联想:水螅用刺细胞捕食水蚤,在内胚层消化。

P___3 实验:观察蚯蚓材料用具:糙纸放大镜方法步骤:1(1)前端有环带。

背面颜色比腹面深。

13(2)粗糙刚毛后方2.肌肉的收缩。

3. 粘滑讨论:1.蚯蚓的身体呈两侧对称,可分出前后、左右、背腹。

2. 使运动灵活、自如。

3. 支撑身体、辅助运动。

4. 因为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呼吸,如果蚯蚓体表干燥,蚯蚓将窒息死亡。

P___6 观察与思考:双壳类动物的特点思考与联想:保护思考与联想:足鳃入水管获取水中的食物颗粒,出水管排出食物残渣。

P___7 观察与思考:节肢动物的特点思考与联想:2. 蝗虫和七星瓢虫的形态结构比较相似,体表较硬;身体分节,不同体节有差异;触角和足都分节;有翅。

3. 体表较硬身体分节,不同体节有差异有分节的足P___9观察与思考:鲫鱼的外形与运动思考与联想:是流线形有利于减少鱼在水中运动时的阻力有体验与联想:抓过粘滑粘液再观察:交替张合水从鱼口流入,从鳃盖后缘流出。

思考:呼吸鳃丝中有血管扩大了与水的接触面积,鱼在水中呼吸。

思考与联想:入鳃的水含氧较多,出鳃的水二氧化碳较多当鱼离开水时,鱼不能从空气中得到足够的氧而窒息死亡。

讨论:1. 鱼体呈流线形,有利于克服在水中运动时的阻力。

2.不全面。

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躯干部和尾鳍的摆动进行运动,其他鳍起协调作用。

P___11观察与思考:青蛙的外形与运动思考与联想:绿色有利于青蛙的生存。

体验与联想:湿滑青蛙的前肢短小,可支撑身体;。

后肢发达,趾间有蹼,便于跳跃和划水。

P___12观察与思考:多种多样的鸟思考与联想:思考:鸟喙的特征与鸟的食性相适应。

如,啄木鸟的喙强直,尖锐,适于啄食树干中的昆虫。

鸟足的特征与鸟的生活环境相适应。

如,丹顶鹤的腿细长,适于在浅水中行走、觅食。

体表覆盖羽毛,有翼、喙等结构。

生物实验报告_6

生物实验报告_6

调查校园、社区或农田的生物种类一、班级: 姓名:二、实验目的1、了解校园、社区或农田的生物, 记录你所看到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2、对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 初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三、实验用具纸、笔三、实验步骤1.检查调查用具是否齐全、完好。

2、按4~5人为一个调查小组, 确定一个负责写调查表。

3.选择调查范围4.设计调查路线:5、调查记录:6、归类四、讨论1.根据调查表上的生物种类, 说说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一、班级: 姓名:二、提出问题三、鼠妇喜欢阴湿的环境吗?四、作出假设五、鼠妇喜欢阴暗, 怕光照。

六、设计实验(一)实验目的探究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二)实验用具解剖盘、玻璃板、湿润的厚纸板、每小组鼠妇10只、湿土。

(三)实验步骤1、检查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2、全班分组进行实验。

3、将鼠妇放入实验装置, 两侧的中央放同样数目的鼠妇, 静置2分钟。

4、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 统计10次。

七、得出结论八、你得出的结论:九、讨论为什么要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只用一只鼠妇做实验行吗?生物实验报告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一、班级: 姓名:二、实验目的1、学会用干湿计测量裸地、草坪和灌木丛的空气湿度的方法。

三、分析实测的数据, 说明不同植被对环境湿度的影响。

四、实验用具干湿计、手表五、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2、将实验组分成3个小组, 分别于早上7: 00、中午13: 00、晚上19: 00在实测地点实测。

七、讨论绿色植物对气候有什么作用?根据上述实验作出解释。

生物实验报告练习使用显微镜一、班级: 姓名:二、实验目的练习显微镜的使用。

三、实验器材显微镜、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

四、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2、练习使用显微镜;(1)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 左手托住镜座。

轻轻放置在实验台略偏左、镜座后缘离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的位置, 把显微镜镜头向前, 镜臂向后。

八年级生物上学期实验报告

八年级生物上学期实验报告

八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册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学校班级姓名实验名称实验三: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提出问题鸟的形态结构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作出假设流线型适于飞行、胸肌与鸟的飞行生活相适应、鸟身体的重量……设计实验实验目的1、通过探究得出鸟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2、学会用多种方法探究鸟为什么能飞?实验用具实验过程<一>、探究的问题一及实验方案<二>、探究的问题二及实验方案预期结果实验较成功完成实验实验步骤观察现象并记录<一>、探究的问题一及实验方案<二>、探究的问题二及实验方案<一>假设:鸟的体型为流线型适于飞行。

用纸飞机代替鸟做模拟实验:1.制作两个不同形状的纸飞机,一个是尖头的流线型身体,一个是平头的;2.放飞其中一个纸飞机,测量其落地地点与放飞点的距离,为避免偶然性,重复5次取平均值;3.放飞另一个纸飞机,测量其落地地点与放飞点的距离,同样重复5次取平均值。

结果:结论:鸟的身体为流线型,有利于它们在空中飞行。

<二>假设:鸟的胸肌与鸟的飞行生活相适应。

实验设计:1.用麻醉剂局部麻醉鸟的胸肌;2.在地上铺上厚垫子,防止鸟摔伤;3.把它举在手上进行放飞。

结果:结论:实验结论讨论交流1、鸟所吃的食物经消化后形成的残渣,1.5小时就随粪便排出,这与飞行有什么关系?2、鸟的心脏占体积的百分比较大,心博次数多,这与飞行有什么关系?四中八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实验六:蚂蚁的通讯提出问题蚂蚁是怎么进行通讯的?作出假设蚂蚁可以通过气味进行通讯设计实验实验目的1、通过对蚂蚁通讯的探究,加深对动物群体信息交流的理解和认识。

2、进一步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实验用具实验过程在离蚁穴(饲养蚂蚁的器皿)稍远些的地方放置一些食物,事先在食物与蚁穴之间铺上较大的白纸用不同颜色笔画点标出侦察蚁前往蜜糖的路线以及返回的路线(线不要覆盖蚂蚁的路线),对比两条线是否一致。

八上生物实验报告册

八上生物实验报告册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册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年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一观察水螅的结构合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实验目的了解并掌握水螅的结构特点。

提出问题水螅是什么动物?实验结论水螅是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身体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讨论交流1.水螅的身体能分出背面和腹面、左侧和右侧吗?这样的体形与捕食有什么关系?2.水螅怎样捕食水蚤?推测它是如何将水蚤消化的?实验二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合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目的要求】1.认识鱼的外形;了解鱼各种鳍的作用。

2.设计探究鱼各种鳍在游泳中不同作用的实验方法。

3.体会珍爱生命的情感;继续培养实事求是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结论:胸鳍,腹鳍,背鳍能维持鱼体身体平衡;尾鳍有产生前进的动力和控制前进的方向【实验作业】1.通过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将鱼的胸鳍或腹鳍捆绑固定后,鱼体左右摇摆不定,不能掌握平衡,可见_____________起平衡的作用;__________还有转换方向的作用。

(2)当鱼的背鳍被捆绑后,鱼体会因失去平衡而侧翻,不能维持鱼体的直立状态,可见________对鱼体的平衡起着关键的作用。

(3)通过捆绑鱼的尾鳍或模拟实验,证明鱼的_____可以产生前进的动力,同时还可以控制运动的方向。

实验三饲养和观察蚯蚓合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目的要求】1、设置一个适于蚯蚓生存的环境并饲养蚯蚓。

八上生物实验报告册

八上生物实验报告册

八上生物实验报告册初中生物实验报告册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年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一观察水螅的结构合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实验目的了解并掌握水螅的结构特点。

提出问题水螅是什么动物?作出假设水螅是扁形动物。

完成实验实验结论水螅是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身体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讨论交流1.水螅的身体能分出背面和腹面、左侧和右侧吗?这样的体形与捕食有什么关系?2.水螅怎样捕食水蚤?推测它是如何将水蚤消化的?实验二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合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目的要求】1.认识鱼的外形;了解鱼各种鳍的作用。

2.设计探究鱼各种鳍在游泳中不同作用的实验方法。

3.体会珍爱生命的情感;继续培养实事求是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结论:胸鳍,腹鳍,背鳍能维持鱼体身体平衡;尾鳍有产生前进的动力和控制前进的方向【实验作业】1.通过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将鱼的胸鳍或腹鳍捆绑固定后,鱼体左右摇摆不定,不能掌握平衡,可见_____________起平衡的作用;__________还有转换方向的作用。

(2)当鱼的背鳍被捆绑后,鱼体会因失去平衡而侧翻,不能维持鱼体的直立状态,可见________对鱼体的平衡起着关键的作用。

(3)通过捆绑鱼的尾鳍或模拟实验,证明鱼的_____可以产生前进的动力,同时还可以控制运动的方向。

实验三饲养和观察蚯蚓合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目的要求】1、设置一个适于蚯蚓生存的环境并饲养蚯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