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测绘方法在地形测量误差及消除对策分析
不同测绘方法在地形测量的误差及消除对策分析

CA S S 7 . 1绘 制 时 选 择 性 不 好 。
二、 交 会 测 定 的 方 法
交会 测定 的方 法 主要分 为 上 图所 示 的三 种不 同的方 式 : 测 角前方 交会法 、 侧边 交会法 、 支距 法 。下 面主 要介绍 一下 这 三种 方 法在 实 际操 作 中 存在 的 一 些 问 题 以及 相 应 的解 决 措施 : 1 . 测 角前方 交会法 存在 的问题 以及解决 方法 如图 所 示 , 测 角 前方 交会 测量 方 法 , 在 实 际操作 中 , 一 些 重要 的地 物不能 进行 两点交会 , 必须 是要 三点交 会才 可 以 , 将 限差与 AS 进 行 比较 , 看 一下是 否超过 了限差 。 在 正常的范 围 内, AS应该 不能 大于限 差 5厘米 。 2 捌 边 交会 法存在 的 问题 以及解 决方 法 如 图所 示 ,侧边交 会测 量方法 ,主要 包括 三个 方面 的 问 题, 第一 , 不 用直接 量取 同一点 , 用交会 角把 测量 出来 。第 二, s l 和s 2是进 行测 量 时所必 须具备 的条 件 ,为 了检 核 , 在 测 量的时候 还要 测量 出另外 一个 s 3作为检 测 的条件 。第三 , 对 测量 出来 的结 果进行 检查 。 3 . 支距法 存在 的问题 以及解决方 法 如图所 示 , 用交距法 进行 实际测 量 的时候 , 一般 都是 测量 l — L和 a 的距离 ,要避 免运 用短 边定长 边 的测 量方 法进 行测 量。在实 际 的测量过 程 中 , 为 了减少 误差 , 一 定要 测量长 边 L
【 中图分 类号】 T B 2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 编号】 1 0 0 3 —1 6 5 0( 2 0 1 3 ) 0 5 — 0 2 2 7 — 0 1
土地测量中常见的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土地测量中常见的误差及其减小方法土地测量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不仅在农业和建筑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还在资源管理、城市规划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土地测量中常常会产生误差。
本文将探讨土地测量中常见的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一、人为误差在土地测量中,人为误差是最常见也是最容易发生的一种误差。
这种误差主要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观察力和经验不足造成的。
为了减小这种误差,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加强培训和学习,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
2.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执行测量规范和操作规程,减少主观判断和个人偏差。
3.多人测量互查,相互核对测量结果,减少因个人原因造成的误差。
二、仪器误差在土地测量中,仪器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仪器的精度和稳定性有了很大提高,但仍然存在误差。
要减小仪器误差,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选择合适的仪器,根据具体任务选择仪器型号和精度要求,保证测量所需的准确度。
2.定期校正仪器,按照仪器的使用说明进行校准和调整,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仔细处理仪器数据,消除仪器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三、环境误差环境因素是影响土地测量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环境条件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如气候变化、地形地貌等。
为了减小环境误差,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选择合适的测量时间和天气条件,尽量避免气候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仔细观察并记录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地表情况等,以便后续数据处理和分析。
3.进行数据校核和比对,使用多组数据进行分析,排除环境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四、数据误差在土地测量中,数据误差是一种常见的误差来源。
这种误差主要由于数据的采样不准确、传输过程中丢失或变形等原因造成的。
为了减小数据误差,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确保数据的准确性,采用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数据采集设备,同时注意数据的保护和存储。
2.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质量控制,排除错误和异常数据,采用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法和算法。
土地测量中的常见误差及处理方法

土地测量中的常见误差及处理方法引言:土地测量是一门繁复的技术,关乎土地的面积、位置和边界等重要信息。
然而,在土地测量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误差,这些误差如果不加以处理,将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本文将就土地测量中的常见误差及其处理方法进行探讨。
一、系统误差系统误差是指由于测量仪器的已知缺陷或不完善而引起的误差,其特点是偏差稳定且沿相同方向产生。
在土地测量中,常见的系统误差有:仪器校准偏差、气候条件误差、地心引力异常误差等。
1. 仪器校准偏差仪器的校正是土地测量中非常重要的一步,缺乏准确的校准将导致高度不一致、方向偏移以及测量精度不准确等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并在实际测量中不断监测仪器的精度。
如果发现校准偏差,可通过对测量数据进行补偿来修正误差。
2. 气候条件误差气候条件对土地测量产生的误差往往是不可避免的。
例如,在高温酷暑中进行测量,会导致测量仪器膨胀而引起线性误差;而在低温冰冻的环境中,测量仪器可能会收缩,从而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
为了减小气候条件的误差,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温度和湿度的修正,或者选择合适的测量时间。
3. 地心引力异常误差地球重力场在不同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下存在微小变化,这可能会对土地测量结果造成误差。
为了排除地心引力异常误差的影响,我们可以在实际测量中根据当地的地质信息进行适当修正,或者使用重力测量仪器进行校正。
二、随机误差随机误差是指由于测试对象自身的内部变化、观测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人为因素等造成的误差。
相比于系统误差,随机误差是不可预测和不可消除的。
土地测量中常见的随机误差有:不稳定的测量仪器误差、人为操作误差、地表测量点的不规则性误差等。
1. 测量仪器误差测量仪器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功能不稳定、灵敏度下降等问题,进而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为了减小该误差,我们可以在实际测量前进行仪器性能测试,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并在测量过程中不断监测仪器的准确性。
地形地貌测量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地形地貌测量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地形地貌测量是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和地貌发育规律的重要手段,对于地质、环境、农业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然而,在实际的测量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影响了测量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就地形地貌测量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展开探讨。
一、地形地貌测量中的高程测量问题及解决方案高程是地形地貌测量中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地表的高低变化。
然而,在实际测量中,由于地形多样性和测量设备的限制,高程测量常常会面临一些问题。
1.1 陡坡和崎岖地形的高程测量陡坡和崎岖地形的高程测量是一个挑战性任务,传统的水准测量方法往往难以应对。
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常用方法是利用全站仪和GPS测量技术相结合,通过多点定位获取数据,并结合数字高程模型进行分析。
此外,还可以利用无人机技术获取高分辨率的影像数据,通过影像测量方法获取高程信息。
1.2 河流和湖泊的高程测量河流和湖泊的高程测量具有一定的难度,其水面具有变化的特点,传统的水准测量方法难以应用。
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方法是利用水准测量仪进行实时测量,借助GPS技术对测点进行定位。
另外,还可以利用遥感技术获取水面的高程信息,通过影像解译和数字高程模型构建来实现高程测量。
二、地形地貌测量中的地貌特征提取问题及解决方案地貌特征是地形地貌研究的重要内容,提取地貌特征对于地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地形地貌测量中,地貌特征的提取常常会面临一些问题。
2.1 土地覆盖类型的划分土地覆盖类型的划分是地貌特征提取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直接影响到地貌过程的研究和地表变化的监测。
然而,由于土地覆盖类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传统的遥感解译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利用机器学习算法,通过对大量样本数据的训练,实现土地覆盖类型的自动分类和分割。
2.2 地表变化监测地表的变化是地貌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反映了地貌过程的动态演化。
然而,在地形地貌测量中,地表变化的监测常常会面临一些挑战。
不同测绘方法在地形测量的误差和消除方法

试论不同测绘方法在地形测量的误差和消除方法摘要:我国在地形测绘理论和在实际中的应用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现在已经形成了几种成熟的测绘方法,它们还在不断地完善发展过程中,因此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问题,本文就是通过对这几种测绘方法过程的介绍,进而分析其可能存在的缺陷和相应的解决措施,同时还对它们在实际业务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采用的措施方法进行了探索。
关键字:地形测绘方法问题措施误差中图分类号:q1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前言在进行地形测绘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测站点的确定,这就需要利用好各级的控制点。
我们所看到的地面上的地形、地貌、地物很多时候都是非常零碎和复杂的,因此如果要准确的将它们显示在地图中,在选择测绘范围时,一个测站所控制的测绘范围就需要浓缩到一定的范围内,不过过大,否则就会影响到高程的准确度和点位的精确度。
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对在不同比例下的地图的最大测距有统一的规定,但这也需要考虑到实际的不同情况。
同时要想在控制点上将所有的零碎点都测绘出来往往是不容易办到的,因此为了能够确保零碎部点的准确度,不仅要对控制点进行充分地利用,而且还需要不断地增加测站点。
地形的测量包括两种方法:碎部测量和控制测量。
碎部测量是在控制点上对碎部点位置进行的确定。
碎部点主要指的是地形和地物的特征点。
它的位置往往是通过gps或者全站仪技术进行测定的。
控制测量通常是在进行一定数量和范围的高程和平面的控制点的时候采用的。
它往往是作为地形测图提供依据的。
控制测绘可分为首级控制和图根控制。
首级控制就是将大地作为控制点,利用导线或gps来对整个区域内的数据进行测量,主要针对对象是分布匀、精度高的控制点。
而图根控制则是在首级控制下,利用交汇定点、小三角测量等方法来增加控制点以满足测绘的需要。
在测量图根控制点的高程时,主要有两种方法:水准测量和三角测量法。
地形图的完成主要是通过将碎部点的信息输入计算机内,利用相应软件来进行地图绘制。
土地测绘中的常见测量误差及其处理方法

土地测绘中的常见测量误差及其处理方法导言:土地测绘是一项非常关键的任务,它对于土地规划、资源利用和土地管理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土地测绘过程中,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测量误差。
本文将探讨土地测绘中常见的测量误差及其处理方法,以提高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一、仪器误差1. 仪器校准不准确仪器校准是土地测绘中重要的环节,校准不准确会导致测量结果的偏差。
解决方法是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确保准确性。
2. 环境影响温度、湿度、气压等环境因素会对测量仪器的性能产生一定影响,进而引起误差。
为了降低环境因素的干扰,可以在测量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测和修正。
二、人为误差1. 操作不当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不同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误差。
提高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素质,严格按照测量规程进行操作,可以有效减小人为误差。
2. 观测不准观测者的视力、反应速度等因素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选择合适的观测者,进行视力检查和训练,以减小观测误差。
三、自然误差1. 大地形变大地形变是由地质作用引起的地壳畸变现象,会引发测量误差。
对于大地形变区域,需要进行不同的坐标系统转换和修正,以减小误差。
2. 大气影响大气中的温度、湿度等因素会引起光线的折射和折反,从而导致测量结果的偏差。
对于大气影响较大的情况,可以使用气象仪器进行实时测量,并进行补偿。
四、数据处理误差1. 数据传输错误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错误或丢失数据,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使用高质量的数据传输设备,并建立数据备份机制,以减少数据传输误差。
2. 数据处理算法不准确数据处理算法的准确性对于测量结果起着决定性作用。
选择合适的算法,并进行定期校验和更新,以确保处理结果的准确性。
结论:土地测绘中的测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通过合理的处理方法,可以减小误差的影响。
在仪器使用、操作过程、观测者选择和数据处理等方面,我们应该密切注意,严格按照科学规程进行测量,提高测量准确性和可靠性。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土地测绘的质量,推动土地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可持续利用。
测绘技术复杂地形测绘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测绘技术复杂地形测绘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测绘技术在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环境保护等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面对复杂地形的测绘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
本文将探讨测绘技术在复杂地形测绘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二、问题的挑战1. 地形变化多样导致数据不准确复杂地形往往包含山脉、丘陵、峡谷等各种形态,地形的变化多样性对测绘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传统的测量方法难以准确捕捉地形的细微变化,导致测绘数据的不准确。
2. 无人机测绘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无人机测绘成为一种常见的测绘技术。
然而,在复杂地形中,无人机测绘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无人机对复杂地形的适应性差,容易受到地形起伏、峭壁等地理条件的限制。
3. 数据处理的挑战复杂地形的测绘过程中产生的数据量庞大,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往往无法满足测绘数据的需求。
数据处理的速度和精度成为复杂地形测绘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三、解决方案1. 引入新的测绘技术利用现代技术如激光雷达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等,可以提高测绘的精度和效率。
激光雷达技术可以准确捕捉地形的细微变化;GPS可以提供高精度的地理坐标;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可以通过遥感获取大范围的地形数据。
2. 优化无人机测绘技术针对无人机测绘在复杂地形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优化无人机的设计和控制系统来提高其适应性。
例如,增加无人机的稳定性,改善其对地形变化的响应能力,使其可以在复杂地形中进行精确测绘。
3. 数据处理方法的改进针对数据处理的挑战,可以引入新的数据处理方法和技术,例如,在数据处理时使用基于云计算的并行计算方法,可以加快数据处理的速度;采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提高数据处理的精度和准确性。
四、案例分析以青藏高原为例,该地区地形复杂多变,传统测绘方法难以准确捕捉地形的细微变化。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了激光雷达技术进行测绘。
通过激光雷达技术,可以在高海拔、复杂地形的条件下测绘土地表层和地下地貌的形态。
不同测绘方法在地形测量的误差和消除方法构建探讨

科学论坛幸福生活指南224幸福生活指南不同测绘方法在地形测量的误差和消除方法构建探讨钱正华南京江源测绘有限公司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测绘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当前在地形测量方面已经逐渐形成了几种非常成熟的测绘方法。
这些不同的测绘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很好的完成地形测量工作,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这些技术都会不同程度的出现一定的误差,所以在测量作业中,要针对这些误差采取一定的消除措施,以保证测绘的精确性。
本文将重点探讨和分析不同测绘方法在地形测量方面的误差,并总结相应的误差消除方法,希望本文的论述有助于相关从业者对测绘方法更好的使用。
关键词:测绘方法;地形测量;误差;消除方法引言 测绘工作在很多行业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诸如城市建设、道路修建、桥梁架设等等都需要实施测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测绘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升级,越来越多的测绘方法可供选择[1]。
针对不同的地形条件,不同的测绘目的,可以选择更适合的测绘方法。
但是,尽管测绘技术发展至今,其效率和准确性已经有了大幅提升,但是在测绘的实际工作中,依然不能完全避免误差的出现,职能尽可能的消除误差,使其被控制在规定范围。
1、测绘误差概述对于任何一种量测系统来说,其误差主要有三种,一种是系统误差,这种误差需要对系统实施调整以改正,这也是一种可以避免的误差;一种是随机误差,这种误差是无法完全消除的,只能够通过提升量测系统的精度来尽量减小;另外一种是粗差,此类误差数据通常能够明显判断出来,从而直接予以剔除。
测绘作为一种特殊的量测,根本上来说误差消除的方法也遵循上述的原则。
具体的误差消除方法,则需要针对不同的测绘方法来使用。
就地形测量来说,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碎部测量,一种是控制测量[2]。
前者就使在控制点,确定碎部点的位置,一般都是以实际地形上的特征点作为碎部点,探后以GPS 或全站仪实施测量。
后者则是基于一定数量的高程点和平面控制点来展开测量。
不管是采用哪一种方法实施测绘,都需要对应的测绘仪器或软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测绘方法在地形测量的误差及消除对策分析
[摘要] 在进行地形测量的时候会用到很多的测量方法,每一种测量的方法都有利弊。
本文就对几种不同的测量方法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及在内业处理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操作方法。
[关键词] 地形测量测绘方法误差消除对策
[中图分类号] tb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5-0227-01
地表上存在的一些地貌和地物是十分复杂的,要想让它们真实准确地显示出来,就需要在测绘的时候,测绘站的范围能太大,否则测绘出来的数据的高程精度以及点位就会大大降低,所以在规范上,不同的比例尺对于在最大测距上根据不同的情况会有不同的明确规定。
如果想要把所有的零碎的点都用测绘仪在各个测绘点上显示出来的话也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说,为了保证各个零碎的部点的测绘精度,不光要将各个控制点当做测绘的点,还要另外增设一些测站点。
一、利用全站仪来测定地形点和地物
用全站仪这种方式进行测绘的问题就是:全站仪棱镜的倾斜问题,其误差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圆水准器和镜高。
解决这两个误差的主要方法就是:仪器的高度一般是2~5米,在测量主要地物的时候,在图上不超过5厘米就可以。
但是由于境的偏度引起了点误差,主要包括测量和系统两个主要方面的误差。
如果这些误差小
于等于总物差的40%,其对测绘精度的影响就不会超过10%。
由于系统的误差如果无法消除的话是规定在2厘米之内的,但是测量的误差是可以减少的,所以在实际的操作中要尽量避免这些误差受到影响。
对于地形点来说,只要达到了0.1米就可以。
对于圆水准器来说,气泡产生误差的时间在10分钟之内,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圆水准器的气泡偏移现象,圆水准器的气泡格值可能会对地形点偏移产生影响,在进行实际测量的时候,应该随时对气泡进行检核。
二、交会测定的方法
交会测定的方法主要分为上图所示的三种不同的方式:测角前方交会法、侧边交会法、支距法。
下面主要介绍一下这三种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1.测角前方交会法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如图所示,测角前方交会测量方法,在实际操作中,一些重要的地物不能进行两点交会,必须是要三点交会才可以,将限差与△s 进行比较,看一下是否超过了限差。
在正常的范围内,△s应该不能大于限差5厘米。
2.测边交会法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如图所示,侧边交会测量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不用直接量取同一点,用交会角把γ测量出来。
第二,s1和s2是进行测量时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为了检核,在测量的时候还要测量出另外一个s3作为检测的条件。
第三,对测量出来的结果进行检
查。
3.支距法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如图所示,用交距法进行实际测量的时候,一般都是测量1-l和a的距离,要避免运用短边定长边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
在实际的测量过程中,为了减少误差,一定要测量长边l和a。
三、在内业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1.地物的符号库
这种方式存在的问题就是代码库的显示不完整;一些软件库的符号存在不稳定性,这两种问题的解决方法由于技术水平的问题,还没有找到一种好的解决方法。
2.等高线的生成
cass7.1是一种赋予实体属性的快捷方便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操作熟练的话,会大大缩短内业工作的时间。
等高线是在地形图中表示起伏地貌的一种重要的方式。
对于一些常规的平板测图来说,都是用手工来描绘等高线,这样描绘出的等高线虽然比较平滑但是精度是比较低的。
然而运用自动化成图系统所测绘出的等高线,所以其生成的精度是非常高的。
在运用cass7.1进行等高线绘制的时候,要充分地考虑到等高线在经过断裂线和地性线时的处理方法,比如说陡坡、陡崖等等。
这种数字自动化成图系统可以自动地切除一些通过陡坎、注记以及地物的等高线,而且这种系统在生成等高线的时候采用的是轻量线,所以生成的文件比其他软件小很多。
在等高线绘制之前,要先把在野外测出的高程点在地面上建立
数字模型,等高线要在数字地面模型上绘出。
这种方式存在的问题就是:在绘制等高线的时候,要注意等高线的断裂、相交以及失真的问题,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是点的密度不够,或者是地形比较复杂,遇到沟或渠等问题。
用cass7.1绘制时选择性不好。
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措施就是由于dtm数据是根据在外业采集离散地形点而生成的,所以说等高线生成的质量会直接受到采集点位置以及等高线疏密程度的影响。
所以在进行测量的时候要确保地性线上点的密度足够,尽量测到每一个特征点。
还有,在沟底或山脊上测出一排特征点后,还要在山脊两侧以及再测得一排特征点,这样才能生成更加真实的等高线。
由于在建立dtm的时候利用的是tin模型,这样形成的三角形是根据临近的三个点连接而成的,如果是陡坎的话就不会出现相互关联的点而形成三角形,导致生成的dtm不符合实际。
所以,在对陡坎进行测量的时候,最好是同时测量坎上坎下的测点,必须测量出陡坎的边并且连接成线,这样所形成的等高线才不存在质量问题。
3.对绘制出的地图进行检查
在检查地图时所存在的问题就是,只注重绘制出的地图的质量,并没有进行实地的检查;在绘制出的地图的质量上,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等高线不均匀,特征点标注的位置不对,所标注出的地形符号比较错乱等。
解决上述问题就要求在检查地图的时候要做到图形与实地的实
际情况相符合,要全面检查所作出的图幅的质量。
四、结语
地形测量的时候用到的这几种测量方法,每一种测量的方法都有其优势和缺点。
在进行实地测量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地形特点,运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尽量使测量出的图精度比较高,此外还要对测量出的图形进行实地检查,确保与实际相符。
参考文献
[1]田东明,张浩然.浅论不同测绘方法在地形测量的误差和消除方法[j].科技致富向导,2012(8).
[2]许志强.svcad电子平板测绘系统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2(9).
[3]杨明辉.二十一世纪的地形测绘[j].测绘科学,2009(4).
[4]崔有祯,郑佳荣.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地形测量课程分析[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5]王照雯.ptk技术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