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内容和意义。
2022春电大:试述中国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伟大意义是什么?谈一谈如何认识邓小平

概论》大作业终结性考试试题及答案题目:试述中国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伟大意义是什么?论述题: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创立的一条独特的革命道路,也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必由之路。
试述中国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伟大意义是什么?(30分)谷••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 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毛泽东指出:不论做什么事情,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
中国革命有其自身特殊的发展规律,这种特殊的发展规律根源于中国独特的国情,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正是建立在对中国国情准确的把握和认识的基础上。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革命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
但是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离开自己国家的实际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各国用什么方式达到目的,应当由各个国家的工人阶级自己选择决定。
马克思曾经指出:“工人总有一天必须夺取政权,以便建立一个新的劳动组织;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断言,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到处都应该采取同样的手段。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但如果把理论用到实际上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这样就用得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就是中国革命不断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过程。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的开辟,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向乡村的历史性转变,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
中国农村就是根据这样的原则,取得成功的。
最近通过的以城市为重点的改革的决定, 也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内容与历史意义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内容与历史意义学号:B16040925姓名:周一凡一、走上革命新道路的历史背景在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开始实行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运动遭到严厉镇压。
许多共产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被拘捕甚至被杀害。
革命的工会、农民协会等也到处被查禁或解散。
反革命力量大大超过了有组织的革命力量。
在严峻的考验面前,中国共产党人吸取惨痛的教训,在八七会议上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此后进行了以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为代表的上百次武装起义。
然而由于其指导思想基本上依旧是城市中心论,照搬俄国十月革命城市起义的方式,故而这些起义和暴动,都以失败告终了。
革命到底该走什么道路?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长时间的艰苦的探索。
二、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曲折探索1,理论基础的建立:1928——1930年,毛泽东先后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及《反对本本主义》等一系列著作,系统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理论。
这代表着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渐渐明白:不同的国家,由于国情和条件不同,所走的革命道路是不同的。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武装夺取政权,应该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2,领导路线的正确:1934年,由于王明等人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对中国革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
其最大的恶果,就是导致了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推出南方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长征。
在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长征的胜利,象征着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开始了。
三、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精品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五章习题参考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五章习题参考答案第五章习题参考答案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一、单项选择题1.A2. C3.A4.A5.C6.D7.C8.C9.A 10.A11.C 12.D 13.A 14.B 15.B16. A 17.D 18.B 19.D 20.A21.D 22.D 23.C 24.B 25.B26.A 27.A 28.D 29.A 30.C31.D 32 .B 33.B 34.C二、多项选择题1.ABD 2.AD 3.ABC 4.ACD 5.ABC6.ABCD7.BCD8.ABD9.ABCD 10.AD11.BCD 12.ABCD 13.ABCD 14.ABCD 15.AB16. ABC 17.ACD 18.BC 19.ABCD三、简答题1.简析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初期的经济政策南京政府建立初期,推出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和措施。
第一,大力整顿金融、税收、财政:建立了“四行二局”的国家金融体系,统一货币,改革币制,实行了法币政策。
统一税制,裁撒厘金,实行统税,整理田赋、盐税。
第二,推行新的产业政策,重点发展国家资本工业,对采矿、冶金、机械、化工、电器等行业大力投资,初步奠定了国营重工业基础。
同时,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现代产业的发展。
第三,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进行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推行农村信用合作,实行租佃改良等,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国民政府尽管在整顿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重大措施,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洋政府后期经济发展停滞的状况,但是,也存在严重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其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膨胀,影响和遏制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其二,没有改变外国资本控制中国经济的局面;其三,国民政府出台的经济政策和措施虽然很多,但很多措施并没有落到实处。
2.为什么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第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毛中特高频考点系列之三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频考点之三——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海文钻石卡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具有中国自己特点的道路,即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
这是本章的重点节,内容是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过程;中国革命走一条新道路的必然性、可能性及其重要意义。
自本课程确定以来,这个重点内容还没有考过,请考生多加注意。
1.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第一个阶段,党成立初期,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领导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这样有利于扩大党的阶级基础。
但还没有认识到发动农民参加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极端重要性。
2014《考研思想政治理论红宝书考点巧解》第二个阶段,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
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海文钻石卡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中,分析了处于白色政权包围的环境中,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30年1月,毛泽东针对党内存在的悲观思想,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
毛泽东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认为红色政权虽然很小,但是中国革命肯定会很快发展起来。
由此初步形成了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
海文考研第三个阶段,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深入分析了近代中国的国情,论述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不平衡性等特点,进一步丰富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
1938年11月,他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明确指出:“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史意义在中国内忧外患之际,中国共产党积极地探索革命救国的道路,一开始,由于当时全世界没有可供借鉴的成功模式,所以初期中共只能学习了苏联的革命道路——城市中心论,城市领导乡村的革命道路,显然,在中国效果不是很明显。
造成此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两国的国情不同:苏联在革命前是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组织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已经是帝国主义国家,资本主义较中国发达,工人阶级的队伍比中国强大,尤其二月革命后,俄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受到削弱。
而中国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低,无产阶级虽发展壮大,但相对于城市中的反动势力来说,力量较小,中国的反动势力集中在城市,而农村反革命势力薄弱,特别是像井冈山那样处于三省交界的地区,各省的反动势力都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去对付,因此,中国共产党才依据国情开辟了新的革命道路。
中国共产党伟大之处正是在此,开辟了革命新道路。
中共的创新在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在革命根据地,中共还开展了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与债务,满足农民要求的革命。
农村包围城市的意义在我看来有四点意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无论在中国革命史上,还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转向农村的历史性转变,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
第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最后胜利。
第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为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人民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
第四,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光辉典范,是反对教条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邓小平曾经指出:“马克思,列宁从来没有说过农村包围城市,这个原理在当时是没有的,但是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的具体条件指明了中国的具体道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册答案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一、单选1、A2、D3、D4、C5、D6、C7、B8、B9、C 10、A 11、C12、D 13、C 14、B 15、C 16、A 17、A 18、D 19、B 20、C二、多选1、B C D2、A B C D3、A B C4、A B E5、A C6、A B7、A B C8、ABCD9、ABCDE 10、A C D 11、A C 12、B C D 13、B C D 14、A C E15、A B C D三、简答1、简述中共六大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为总结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制定新的路线和政策,1928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
大会指出,中国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现阶段中国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当前形势一个革命浪潮已经过去,而新的革命浪潮还没有到来。
党的首要任务是争取群众、准备武装起义。
大会批判了“左”、右倾两种错误倾向,特别是批判了“左”倾盲动主义,指出当前最主要的危险倾向是盲动主义和命令主义。
尽管党的六大仍然把城市工作放在中心地位,对大革命失败后党所需要的策略退却以及农村根据地的重要性和民主革命的长期性缺乏必要的认识,对中间阶级的两面性和反动势力的内部矛盾业缺乏正确的分析和相关的政策,但它的基本路线是正确的,对中国革命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简述建立中国红色政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第一,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第二,革命的广泛影响和良好的群众基础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的不断向前发展第四,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存在第五,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正确的政策3、简述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工农武装割据,就是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下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的有机统一。
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农村革命斗争的基本方式和基本任务。
(1)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必须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没有土地革命,就不能充分发动农民,根据地就不能巩固。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及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及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一条重要道路。
它的内容包括了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实现人民民主和社会进步以及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等方面的内容。
首先,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首要任务。
在20世纪初期,中国面临着列强的侵略和殖民压迫,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成为了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
新民主主义革命通过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最终取得了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
其次,实现人民民主和社会进步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内容。
在旧中国,人民没有自由和平等的权利,社会存在着严重的阶级压迫和社会不平等。
新民主主义革命致力于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权,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最后,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之一。
新中国的建立为国家的独立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中国探索了一条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
通过实施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中国逐渐实现了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意义在于为中国革命提供了一种符合国情和人民利益的发展道路。
它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为中国人民争取了国家独立、人民权益和国家发展的权利。
同时,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经验和借鉴,为世界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一条重要道路,其内容涵盖了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实现人民民主和社会进步以及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等方面的内容。
这一道路的意义在于为中国革命提供了一种符合国情和人民利益的发展道路,并为其他国家革命事业提供了借鉴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及意义

1 A
2 B
党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不是照抄照搬俄国十 月革命的经验,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开辟了引导中 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 宁主义。
中国革命道路理论,是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 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 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
谢谢观看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的内容及意义
2015-11-25
1 内容
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中国革 命的战略阵地,进行武装斗争
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土地革命(民主革 命的基本内容)
三者密切结合 和有机统一
党的领导下
武装斗争(中国革命的形式 ,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 命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民主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包含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性质和国体政体等问题。
(1)关于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问题,毛泽东指出中国社会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革命的进程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
(2)在革命的性质问题上,毛泽东认为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社会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3)在革命的领导权问题上,毛泽东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只能是中国的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
(4)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国家构成和政权组织,毛泽东认为它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2、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走出的这条正确的道路,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胜利;增强了中国人民的信心,为新中国的建设奠定基础。
(一)历史过程
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开始了对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1、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纠正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由此,提出了开创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史要求。
2、在武装斗争总方针的指导下,从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开始,到1928年底,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了上百次武装起义。
为革命道路的探索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但是由于这一时期,党的指导思想是首先夺取中心城市来发展革命,这是俄国革命成功的道路。
但实践证明,这条道路不适合中国国情。
各地武装起义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挫折。
3、在挫折和教训面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共产党人,率先开始了从国情出发寻找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在原定占领长沙计划受挫后,毛泽东及时正确地分析了敌强我弱、革命处于低潮的形势,毅然决定放弃攻打城市计划,把革命力量转向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
于是,他率部向井冈山进军,开始了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实现“工农武装割据”的伟大探索。
经过近半年的艰苦斗争,中国革命史上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宣告诞生。
从此,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正确道路。
(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提出
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从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适合国情的正确道路。
总结井冈山斗争的经验,1928-1930年,毛泽东先后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及《反对本本主义》等一系列著作,系统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理论。
(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内容
1、“工农武装割据”的总概念
这条道路的总概念,可以表述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依托,三者紧密结合,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先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
2、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可行性
通过对当时中国的现实国情的透彻分析,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走这条道路的可能性在于:第一,中国是一个被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很不平衡,内部长期不统一。
地方的农业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造成了反革命统治间的长期分裂和战争,这是红色割据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客观条件。
第二,在经过第一次大革命影响的地区,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具备了很好的群众基础。
第三,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不断激化,使中国革命的形势不断发展。
这是红色政权必然要存在和发展的理由。
第四,有一支相当实力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实现红色割据的武装保证。
第五,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正确性,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最主要的主观条件。
3、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
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实现“工农武装割据”的三大要素,坚持三者的必要性则在于:
第一,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社会政治异常黑暗,中国革命的敌人以绝对暴力维持着其反动统治,要推翻其统治,革命的形式不可能是和平的,也根本没有合法斗争的道路可走。
因此,只能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第二,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发动和武装农民,与其结成巩固的革命同盟。
而要发动农民革命,就必须解决农民最迫切要求解决的土地问题。
因此,必须实行土地革命,推翻剥削农民的封建地主阶级,彻底消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第三,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它们统治的主要力量集中在中心城市,农村是其薄弱环节。
因此,无产阶级必须把革命的重心放在农村,建立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在那里积蓄力量,壮大自己。
“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
(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伟大意义
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中国革命唯一正确道路。
唯一正确性已无须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来求证,因为后来沿着这条道路走向了胜利的中国革命的历史本身已经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一点。
2、这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理论,即实行暴力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原则,从中国国情出发,开辟出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正确的革命道路。
它的正确之处,就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这一结合的实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这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形成。
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发展。
3、这一理论所依据的立场、观点、方法永远不会过时。
井冈山道路所依据的基本原则,对于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开拓和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依然发挥着重要的历史启迪作用。
邓小平同志曾深刻地指出:“中国革命的成功,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
现在我们搞建设,也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
这正是当年井冈山道路所揭示的伟大原则,也正是井冈山道路至今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