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人物名字浅探

合集下载

《论语》人物名字研究

《论语》人物名字研究

伯与孟的区别,都是指老大,有何不同古人的字中,常有伯、孟、仲、叔、季这几个字,这些字是表示排行的,伯与孟都是老大,正妻生的称伯,偏室生的称孟。

表示排行的还有长、元、次、少、幼。

《论语》人物名字研究(四)原名变化,名加词合成字。

共2例1、公冶长,姓公冶,字子长。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公冶长,齐人,字子长。

孔子曰:“长可妻也,虽在累绁之中,非其罪也。

”以其子妻之。

“子长”之“子”,表示的是对男子的尊称。

名加子合成字。

2、漆雕开,姓漆雕名开,字子开。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漆雕开字子开。

孔子使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

”孔子说。

“子开”之“子”,表示的是对男子的尊称。

名加子合成字。

从以上2例可以看出,古人的名是可以加词合成字的。

这种名加词合成字的手法,在语言学上体现为单音节变双音节。

但第一“子”字并无实义,只是表示对男子的尊称、美称。

(五)利用汉字形义特点,析名为字。

共2例1、孔鲤,字伯鱼。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生鲤,字伯鱼。

伯鱼年五十,先孔子死。

“鱼” 取“鲤”一偏旁,析名为字。

鲤为鱼类之一种,词意上是类属关系。

“伯”是排行,说明孔鲤在家里排行老大。

2、梁鳣字叔鱼。

少孔子二十九岁。

“鱼” 取“鳣”一偏旁,析名为字。

鳣为鱼类之一种,词意上是类属关系。

“叔”是排行,说明梁鳣在家里排行比较小。

从以上2例可以看出,古人的名与字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这种联系既可以是文辞意义上的,也可以是文字结构上的。

因此古人就利用汉字形义特点,析名为字,分辨事物统一类别。

这种利用汉字形义特点,析名为字,分辨事物统一类别的手法,在语言学上体现为辨物统类。

(六)利用汉字字音特点,同音为字。

共2例1、冉孺字子鲁,少孔子五十岁。

古代“孺”与“鲁”同音,同音为字。

“子鲁”之“子”,表示的是对男子的尊称。

称呼时,这个“子”有时可以省去。

另外,“孺”与“鲁”在意义上也有一定的联系。

例《尚书·金滕》:“公将不利于孺子。

女孩名字:《论语》宛如天仙的女宝名字,将来必成大器

女孩名字:《论语》宛如天仙的女宝名字,将来必成大器

⼥孩名字:《论语》宛如天仙的⼥宝名字,将来必成⼤器关注《吉⽣起名》⼩程序,免费起名(中⽂名、英⽂名、⼩名乳名、查重名、汉字五⾏)。

名字不仅代表⼀个⼈的符号,带有起名的时代特征,记述着不同的⽂化观念,凝聚着⽗母深情厚意和期望,表达着不同的理想抱负,爱好与⽬标追求。

好的名字,给⾃⼰带来好处的同时,也让别⼈⽅便。

⼀个好名字往往蕴涵着起名者的期望和⿎励,也给名字的主⼈以⿎励,使他能朝着⾃⼰的⽬标和理想前进,努⼒使⾃⼰能“名副其实”。

利⽤《论语》取名,⼀直是中国⼈⾮常擅长和喜欢的⼀件事。

《论语》中含有哲理,含有思想,含有⽂化,利⽤《论语》取名,既能够让这个名字⼀出现就能够产⽣《论语》的联想,更容易记忆,更彰显⽂化内涵。

此外,还能够让拥有这个名字的⼈,按照《论语》给出的精神路标去前⾏发展。

⼀、《论语》中宛如天仙的⼥宝名字1. 可⾔出⾃《论语·公冶长·第05章》:⾚也,束带⽴於朝,可使与宾客⾔也,不知其仁也。

「⾔」在⽂中是说的意思,⽽「可」是可以,适当,合意之义。

取名「可⾔」寓意孩⼦重情重意,温和聪颖。

2. 如星出⾃《论语·为政篇》:为政以德,譬如北⾠,居其所⽽众星共之。

解释: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样处在⼀定的位置,所有的星⾠都会围绕着它。

3. 美素出⾃《论语·⼋佾篇》:巧笑倩兮,美⽬盼兮,素以为绚兮解释:笑得真好看啊,⿊⽩分明的眼睛多妩媚呀,好像在洁⽩的质地上画着美丽的图案。

4. 礼君出⾃《论语·尧⽈篇》:不知命,⽆以为君⼦也;不知礼,⽆以⽴也;不知⾔,⽆以知⼈也。

解释:不懂天命,不可以成为君⼦;不懂礼义,不能⽴⾜于社会;不懂得分辩⾔语是⾮,不能了解别⼈。

5. 素盼出⾃《论语·⼋佾篇》:巧笑倩兮,美⽬盼兮,素以为绚兮解释:笑得真好看啊,⿊⽩分明的眼睛多妩媚呀,好像在洁⽩的质地上画着美丽的图案。

6. 敏事出⾃《论语·学⽽篇》:君⼦⾷⽆求饱,居⽆求安,敏于事⽽慎于⾔,就有道⽽正焉。

《论语》中“名”与“字”关系探讨

《论语》中“名”与“字”关系探讨

《论语》中“名”与“字”关系探讨作者:刘晓欣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32期摘要:古人有名有字,并且名和字之间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

本文通过《说文解字》对《论语》中相关人物的名字本义探讨,发现《论语》中人物的“名”与“字”之间有同义、相对、相关等关系,同时从名与字的关系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到一些古代的社会生产、生活状况。

关键词:名字《论语》孔子(前551-前479),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古人有名有字。

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

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

字是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时举行笄礼取字。

冠字者,人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

”就是说,当一个人年满二十,结发加冠之后,他就告别了无拘无束的童年时代而跨入了成人的行列,他在社会上就开始享有成人的权利,也需要负起成人的责任,尽成人的义务了。

比如说具有了娶妻生子、出仕做官的权利,同时也要尽保家卫国、光宗耀祖的义务。

这是他人生的一个里程碑。

这时,由长辈原来所命和多年来被长辈所称的“名”,就不便再在社交场合呼来唤去,为了对他表示应有的尊重,同时也为了唤起他的责任意识,就得另取一个供平辈或晚辈可以称呼的新名,即“字”。

本篇文章提取《论语》中所有人名及其字号,其中名和字都可查到的有近70人。

本文就将对这将近70人的名与字的关系作番分析。

古人起名取字方式虽多种多样,但名和字一般在意义上都存在一定的联系,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其一:取字最常见的方法是名与字含义相同或相近,彼此能起解释的作用。

名字出自论语的现代历史名人

名字出自论语的现代历史名人

名字出自论语的现代历史名人《名字出自论语的现代历史名人》1. 引言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名人的名字出自于经典文学,其中《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之一,更是影响深远。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些现代历史名人,他们的名字出自《论语》,并深入了解他们的故事和影响。

2. 朱熹朱熹,名出自《论语》中的一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句话出自《论语·雍也》,是孔子在谈及交友之道时所说。

朱熹是宋朝儒学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儒家学说的传承和发展上有着重要的贡献。

他深刻理解了孔子的思想,注重实践与道德修养,并提出了“格物致知”的思想。

3. 王阳明王阳明,名出自《论语》中的一句话:“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是孔子在谈及为政之道时所说。

王阳明是明朝儒学代表人物,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论,强调心性的重要性。

他主张,人的良知是可以直接感知道德的,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4. 茅盾茅盾,名出自《论语》中的一句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这句话出自《论语·颜渊》,是孔子在谈及品德之道时所说。

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对现代文学的发展和启蒙有着重要的影响。

他倡导文学要反映现实、关注人民生活,其文学作品直面生活,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5. 总结通过对这些名字出自《论语》的现代历史名人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思想和行为都深受《论语》的影响。

他们不仅在学术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更是对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其思想贯穿了中国古今,对于塑造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信在今后的发展中,这些传统的价值观念将继续对我们产生重要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6. 个人观点在当今社会,我们仍然可以从这些名字出自《论语》的现代历史名人身上汲取深刻的启示。

他们的精神品质和思想理念,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我们能够不忘传统、继承创新,发扬《论语》中的儒家思想,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论语男孩名字大全集

论语男孩名字大全集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

从《论语》中汲取灵感为男孩取名,可以体现出家长对孩子品德、智慧和人生态度的期望。

以下是一些以《论语》中的词句为灵感的男孩名字,以及每个名字的解释:1. 子贡 - 来自“子曰:贡乎!我与尔友。

”子贡是孔子的弟子,以聪明才智著称,用作名字寓意孩子能成为有智慧、有才学的人。

2. 仲由 - 来自“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仲由即子路,孔子的弟子,以勇敢直率著称,名字寓意孩子能够勇往直前,不畏艰难。

3. 颜回 - 来自“颜回问仁。

”颜回是孔子最爱的弟子之一,以品德高尚著称,用作名字希望孩子能够具备高尚的品德和人格。

4. 曾参 - 来自“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曾参是孔子的弟子,以孝顺和谨慎著称,名字寓意孩子能够孝顺父母,行事谨慎。

5. 闵子骞 - 来自“闵子侍侧,訚訚如也。

”闵子骞是孔子的弟子,以谦恭有礼著称,用作名字希望孩子能够谦逊有礼,待人接物得体。

6. 冉求 - 来自“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

”冉求是孔子的弟子,以勤学好问著称,名字寓意孩子能够勤于学习,不断追求知识。

7. 宰予 - 来自“宰予昼寝。

”宰予即子游,孔子的弟子,以机智灵活著称,用作名字希望孩子能够机智应变,处事灵活。

8. 有若 - 来自“有若无,实若虚。

”这句话体现了一种谦虚的态度,用作名字希望孩子能够谦虚低调,不骄不躁。

9. 志道 - 来自“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这里的“道”指的是人生的道路或目标,用作名字寓意孩子能够有自己的志向和追求。

10. 修己 - 来自“修己以敬。

”这句话强调了自我修养的重要性,用作名字希望孩子能够注重自身的修养,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11. 恂恂 - 来自“恂恂如也,慎慎如也。

”恂恂形容人的态度温和恭顺,用作名字希望孩子能够性格温和,待人友好。

12. 思义 - 来自“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里的“义”指的是正义和道德,用作名字寓意孩子能够明辨是非,坚守正义。

论语中的男孩名

论语中的男孩名

论语中的男孩名
《论语》中出现了许多男孩名,这些名字一般都与孔子的弟子们有关。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孔子的儿子孟轲,他在《论语》中被称为“子路”。

子路是孔子的第一个弟子,他虽然性格刚烈,但非常热心,对于学问也非常认真,因此备受孔子的赞赏。

除了子路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男孩名出现在《论语》中,如颜回、子夏、子贡、子游等。

他们都是孔子的弟子,而且在孔子的教育下都成为了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人物。

这些男孩名不仅代表了孔子的弟子们,也代表了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他们在孔子的教诲下,将儒家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总的来说,论语中的男孩名,不仅仅是一些名字,更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这些名字所代表的人物,不仅在当时,而且在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的精神和思想也一直激励着人们不断追求真理、追求美好。

- 1 -。

出自论语的名字

出自论语的名字

出自论语的名字论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而成。

论语中不仅包含了儒家的思想精髓,也记录了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

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名字,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珍贵遗产,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一些出自论语的名字,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

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化名人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是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

孔子的思想体系以“仁”为核心,认为“仁者爱人”,要求人们尊重礼仪、敬重长辈、重视人际关系,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公德。

孔子的思想影响了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和社会发展,被尊为“至圣先师”。

孔子的名字“丘”,意为山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象征。

孔子的名字“仲尼”,意为次子,表明他是家中的次子。

孔子的名字寓意深远,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山丘的崇拜和对家庭的尊重。

孟子孟子,名轲,字子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是春秋时期齐国人,生于公元前372年,卒于公元前289年。

孟子的思想体系以“性善论”为核心,认为人性本善,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和道德自觉,倡导“仁政”,要求君王贤能、爱民、以德治国。

孟子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的名字“轲”,意为悬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象征。

孟子的名字“子孟”,表明他是家中的长子。

孟子的名字寓意深远,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家族和家庭的重视。

曾子曾子,名参,字子舆,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他是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05年,卒于公元前435年。

曾子的思想体系强调人的自我完善和道德自觉,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求人们注重个人修养、家庭和睦、国家安定、天下太平。

曾子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曾子的名字“参”,意为参考、借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象征。

曾子的名字“子舆”,表明他是家中的长子。

孔门十贤简介

孔门十贤简介

孔门十贤简介孔门十贤NO.1颜回(前521-前481年)字子渊,是孔子无可争议最喜欢的得意门生,在诸多弟子中,孔子对颜渊的称赞最多,被后人尊为七十二贤之首。

他的优点实在太多了:贤德、谦逊好学、安贫乐道、脾气好而且是孔子学说最坚定的铁杆粉丝。

他随同孔子周游列国,在陈、蔡遇险的艰难岁月,孔子其他弟子对其学说产生了动摇和怀疑,而颜回始终不渝,并劝服其他同门师兄弟继续支持老师的理想政事,始终不懈怠。

但不幸的是,颜回早早过世,孔子哀痛至极,悲恸直呼噫!天丧予!天丧予!孔子对待感情,一向主张温柔敦厚的节制,但到了颜渊这里,完全抛弃了他自己一生坚守的原则底线,可见对待颜渊的与众不同之处。

名损,字子骞,孔门高徒之一,德行与颜回并称。

他为后世所称道的,主要是他的孝,孔子曾发出这样的感叹:孝哉闵子骞,人不闻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意思是说,闵子骞真是孝顺呀,人们对于他父母兄弟夸赞他的话,都是中肯的评价。

而元朝郭居敬编辑的《二十四孝》故事中,第五个故事芦衣顺母的主人公就是闵子骞。

话说闵子骞幼年丧母,父亲给他娶了个后妈,又生了两个弟弟,但继母想尽办法虐待他,冬天给弟弟们穿棉花做的棉衣,而给他穿芦花做的棉衣。

一天,父亲出门,闵子骞牵车时因为寒冷发抖,牵车的绳子掉在了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才知道他遭到了继母的虐待,回家十分生气,准备休妻。

而闵子骞不计前嫌,为继母求情,跪在地上对父亲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意思是,留下母亲只有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

从此,闵子骞家喻户晓,传唱至今。

字伯牛。

关于冉伯牛的历史资料记载很少,但根据《孔子家语》记载,在孔子在鲁国担任司寇的时候,他举荐冉伯牛担任中都宰,能力应该不一般。

至于他能列席德行科,德行肯定无可挑剔,但德行科四人的德行,分别有所侧重,颜回好学,闵子骞重孝,那么,冉耕应该是在协助孔子推行仁政方面有过人之处,得到孔子的格外重视,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论语.壅也》),这是孔子去看望得重病的冉伯牛时,所发出的沉重的叹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古人有名有字,旧说上古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结发加冠)时取字。

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结发加笄时取字,名和字之间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

本文就《论语》中相关人物的名字对此作番探讨。

关键词:人物;名;字;《论语》一、引言现代的人可能经常问别人‚您叫什么名字?‛那位便答,我叫某某某。

实际上他回答的只是他的名,并没有回答出字来。

因为现在人一般只有名,没有字。

现在讲的‚名字‛这个词,由‚名‛和‚字‛两部分组成,但其中的‚字‛已经没有实在意义了。

然而,在古代这是有着严格区别的。

《说文》:‚字,乳也。

从子在‘宝盖’下,子亦声。

疾臵切‛。

分析‚字‛这个字的结构是‚子‛上面加个‚宝盖儿‛,这‚宝盖儿‛就是房屋。

‚字‛的本义是在屋子里生小孩儿。

引申为孳生、繁衍。

名字的‚字‛其实就是从名衍生而来的,所以叫做字。

《颜氏家训》说:‚名以正体,字以表德。

‛‚表‛就是表达,所以字又叫表字。

上面说的归纳起来就是,字是从名派生出来的,它的作用是表达名的意思。

因为‚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字是解释、阐发名的,所以名与字之间必然有意义上的联系。

正如《白虎通》中所说:‚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

‛名字之间一般有同义、相关、相对等关系,还有析名为字、同音为字、名加修饰词语产生的字等。

《论语》中相关人物的名与字的关系大致有下面这些:二、《论语》人物名字用例分析(一)名与字相联表达意义。

孔子,名丘,字仲尼。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父叔梁纥和母颜氏‚祷于尼丘(山名)‛,遂生孔子,因此名丘,字仲尼,姓孔氏。

《说文》:‚丘,土之高也,非人之所为也。

从北,从地也。

人居在丘南故从北。

中帮之居在昆仑东南。

‛丘是小山,尼是这座山的名。

‚仲尼‛之‚仲‛,表示的是排行,因为孔子上有兄长‚孟皮‛(《孔子世家》索隐引《孔子家语》),系叔梁纥之妾所生(《孔子家语〃本姓解》)。

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是可以相互联系表达一定的意义的。

冉耕,姓冉名耕,字伯牛。

孔子以为有德行。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伯牛有恶疾,孔子往问之,自牖执其手,曰:‚命也夫!斯人也而有斯疾,命也夫!《说文》:‚耕,犁也。

从耒。

井声。

一曰:古者井田。

古茎切‛。

又《说文》:‚牛,大牲也。

牛,件也;件,事理也。

象角头三,封尾之形。

凡牛之属皆从牛。

‛可以看出在古代耕必须有牛。

‚伯牛‛之‚伯‛,表示的是排行。

表明冉耕在家里排行第一,是老大。

司马耕,姓司马名耕,字子牛。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牛多言而躁。

问仁於孔子,孔子曰:‚仁者其言也讱。

‛曰:‚其言也讱,斯可谓之仁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可谓之君子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说文》:‚耕,犁也。

从耒。

井声。

一曰:古者井田。

古茎切‛。

又《说文》:‚牛,大牲也。

牛,件也;件,事理也。

象角头三,封尾之形。

凡牛之属皆从牛。

‛可以看出在古代耕必须有牛。

‚子牛‛之‚子‛表示的是对男子的尊称。

春秋时男子取字最普通的方式之一是加‚子‛字。

称呼时,这个‚子‛有时可以省去。

如司马耕,可以直接称为司马牛。

(二)名与字互相解说。

颜回,姓颜名回,字子渊,亦称颜渊。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颜回者,鲁人也,字子渊,少孔子三十岁。

颜渊问仁,孔子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孔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回也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

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

‛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说文》:‚回,转也。

从口,中象回转形。

户恢切‛。

又《说文》:‚渊,回水也,从水。

象形,左右,岸也;中象水儿。

‛在这里,回水指旋转的水。

‚子渊‛之‚子‛,表示的是对男子的尊称。

春秋时男子取字最普通的方式之一是加‚子‛字。

称呼时,这个‚子‛有时可以省去。

如颜回,可以直接称为颜渊。

樊须,姓樊名须,字子迟,亦称樊迟。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樊须字子迟。

少孔子三十六岁。

樊迟请学稼,孔子曰:‚吾不如老农。

‛请学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孔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问智,曰:‚知人。

‛《说文》:‚须,面毛也。

从页,从彡。

凡须之属皆从须。

‛又《说文》:‚迟,徐行也。

‛古代‚须‛和‚迟‛都有等待的意思。

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吴起须故人而食‛(须:等待)。

《后汉书〃章帝纪》:‚朕思迟直士‛(迟:等待)。

‚子迟‛之‚子‛,表示的是对男子的尊称。

春秋时男子取字最普通的方式之一是加‚子‛字。

称呼时,这个‚子‛有时可以省去。

如樊须,可以直接称为樊迟。

宰予,姓宰名予,字子我,亦称宰我。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宰予字子我。

利口辩辞。

既受业,问:‚三年之丧不已久乎?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旧穀既没,新穀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於汝安乎?‛曰:‚安。

‛‚汝安则为之。

君子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故弗为也。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於父母之怀。

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义也。

‛宰予昼寝。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宰我问五帝之德,子曰:‚予非其人也。

‛宰我为临菑大夫,与田常作乱,以夷其族,孔子耻之。

《说文》:‚予,推予也。

象相予之形。

凡予之属皆从予。

余臣切‛。

又《说文》:‚我,施身之谓也。

或说:我,顷顿也。

凡我之属皆从我。

‛古代‚予‛和‚我‛都是第一人称代词‚我,我的‛意思。

例《尚书〃盘庚上》:‚予告汝于难。

‛(予:我)。

‚子我‛之‚子‛,表示的是对男子的尊称。

春秋时男子取字最普通的方式之一是加‚子‛字。

称呼时,这个‚子‛有时可以省去。

如宰予,可以直接称为宰我。

另外:例如曾参,字子舆(古代‚参‛和‚舆‛都有在车右边陪乘的意思。

)步叔乘,字子车(古代‚乘‛和‚车‛都有指车、马车的意思。

)等等。

(三)名与字意义相对、相反。

端木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端木赐,卫人,字子贡。

少孔子三十一岁。

子贡利口巧辞,孔子常黜其辩。

问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贡既已受业,问曰:‚赐何人也?‛孔子曰:‚汝器也。

‛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陈子禽问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於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

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又问曰:‚孔子適是国必闻其政。

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也。

‛子贡问曰:‚富而无骄,贫而无谄,何如?‛孔子曰:‚可也;不如贫而乐道,富而好礼。

‛《说文》:‚赐,予也。

从贝,易声。

斯义切‛。

又《说文》:‚贡,献功也。

从贝,工声。

古送切‛。

古代‚赐‛是君王赏赐,‚贡‛是把物品进献给君主。

在这里名和字是一对反义词,意义相对、相反。

‚子‛表示的是对男子的尊称。

同上。

曾點(蒧或点),姓曾名點,字子皙,亦称曾皙。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曾蒧字皙。

侍孔子,孔子曰:‚言尔志。

‛蒧曰:‚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孔子喟尔叹曰:‚吾与蒧也!‛《说文》:‚點,小黑也。

从黑,占声。

多添切‛。

又《说文》:‚皙,人色白也。

从白,析声。

‛在这里名和字是一对反义词,意义相对、相反。

‚子‛表示的是对男子的尊称。

同上。

另外:例如狄黑,字皙。

(古代‚黑‛是指火所熏的颜色,‚皙‛是指人长得白。

意义相对、相反)(四)名加词合成字。

公冶长,姓公冶,字子长。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公冶长,齐人,字子长。

孔子曰:‚长可妻也,虽在累绁之中,非其罪也。

‛以其子妻之。

漆彫开,姓漆彫名开,字子开。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漆彫开字子开。

孔子使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

‛孔子说。

公伯缭字子周。

周愬子路於季孙,子服景伯以告孔子,曰:‚夫子固有惑志,缭也吾力犹能肆诸市朝。

‛孔子曰:‚道之将行,命也;道之将废,命也。

公伯缭其如命何!‛(五)利用汉字字形字音特点,拆名为字,同音为字。

梁鳣字叔鱼。

少孔子二十九岁。

(‚鱼‛取‚鳣‛一偏旁。

拆名为字。

‚叔‛是排行,说明梁鳣在家里排行第三)冉孺字子鲁,少孔子五十岁。

(‚孺‛与‚鲁‛同音,同音为字)荣旂,字子祈(‚旂‛与‚祈‛同音,同音为字)三、小结《礼记》中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

‛这里说的是古人的一种礼俗,那时候,小孩子生下来3个月由父母命名,男子到了20岁,由父亲在宗庙主持冠礼,把头发束起来,在头顶盘成髻,这表示可以娶媳妇了,有资格参军与参加祭祀了。

然后由身份高的老人根据男孩的名取字。

有了字的男人,才算是成年男子汉。

女孩子到15岁举行笄礼,取字。

所谓笄就是在头发上插簪子,这表示女孩可以找婆家了。

过去说的‚待字‛就是待嫁,‚未字‛就是未嫁,‚字人‛就是出嫁的人。

周代贵族男子取字,有的在字的前面加‚伯、孟、仲、叔、季‛这几个字,这些字是表示排行的,伯与孟是老大,正妻生的称伯,偏室生的称孟。

仲是老二,孔丘字仲尼,过去称他‚孔老二‛,就是因为这个‚仲‛;有时在字后面加上‚父‛、‚甫‛等表示性别,如仲山甫、仲尼父;有的在字前加上‚子‛表示敬意,如冉季字子产,卜商字子夏,颜回字子渊,冉求字子有,有时候,这个‚子‛可以省去,直接称颜渊、冉有;有的以排行为字,如颜之仆字叔,冉雍字仲弓,不过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名字一起用时,先说字后说名,如孔子父叔梁纥,叔梁是字,纥是名。

这些名、字,很容易让人搞错(汉代以后往往先名后字)。

《说文》:‚名,自命也。

从口,从夕。

夕者,冥也。

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

武并切‛。

古人认为,名代表人的灵魂,不能随便被别人叫,这种对人名的禁忌后来演变为礼俗,人们认为直接称呼别人的名是不敬的行为。

《礼记〃檀弓》:‚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

‛尊长者对晚下者可以称名,但晚下者对尊长者、平辈之间不能称名。

只有表示轻蔑时,才可以真呼其名。

有名不能叫,那怎么办?这时字就有了用处,以字相称可以避免称名。

这样字就起到了避讳称名的作用。

由于中国的避讳制度起源于西周初年,因此一般认为取字的习惯也是从这时开始的,西周之前还没有取字的。

周灭商后,建立了严密的宗法制度和繁褥的礼法,字的产生是与之相适应的。

一般而论,名是留着自称的,对人称自己的名,是一种谦虚与礼貌。

比如,在《论语》中,孔子为显示自己‚圣人‛的谦让有礼,在学生面前常自称‚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