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合集下载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学案4
结束
参考答案: “母亲欺骗孩子,孩子就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 这不是用来教导孩子的方法。”于是就把猪杀掉煮了。
语文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NO.3
备考怎么学
学案4
结束
6 防范之(四)
该删不删,画蛇添足
将下面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晏子至, 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 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 “缚 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 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 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 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语文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NO.3
备考怎么学
学案4
结束
解析:① 重点是把“是”“ 岁”“雨”“阳”“有” 等词 解释为 “ 这 ”“ 年 ”“ 下雨 ”“ 南面 ”“ 丰 ” 。 ② 重点是把 “以”“适”“名”解释为“因而”“刚好”“命名”。
答案:①这年的春天,在岐山的南面随雨落下了麦子,经 过占卜,那卦辞说是丰年。 ②愁闷的人因而喜悦,患病的人因而痊愈,我的亭子也刚 好在这个时候落成,我就用它(喜雨)命名我的亭子。
②关键词语: 以、适、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2023届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2023届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译文:(他被逮捕时)哭着送行的士人百姓堵满 道路,船无法开动。蜀王替(他)上书求救,(朝 廷)没有听取。

1.邵捷春,字肇复,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崇祯二年,出为四 川右参政,分守川南,抚定高、杨二氏。迁浙江按察使。十二
年五月,宗龙入掌中枢,即擢捷春右佥都御史代之。时张献忠
、罗汝才已叛,捷春遣副将王之纶、方国安分道扼之。国安连 破贼,贼遂还入秦、楚。十月朔,杨嗣昌誓师襄阳,檄蜀军受 节度。嗣昌以八月终率师入蜀,于是群贼尽萃蜀中。当是时, 捷春提弱卒二万守重庆,所倚惟秦良玉、张令军。于是捷春乃 扼水寨观音岩为第一隘,以部将邵仲光守之。九月,献忠突败 仲光军,破上马渡。十月,献忠突净壁,遂陷大昌。良玉、令
• ②〈动词〉喜欢;羡慕。《归去来兮辞》:“善万物之得时, 感吾生之行休。”
• ③〈形容词〉表示赞许、同意的应答之词。《邹忌讽齐王纳 谏》:“王曰:‘善。’乃下令。”
• ④〈名词〉好的行为;长处。《原毁》:“一善易修也。
善:
• ⑤〈动词〉亲善;友好。《鸿门宴》:“楚左尹项伯者,项羽 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调 倒装句
变 修辞、委婉说法
主谓、宾前,定后,状后

1.邵捷春,字肇复,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崇祯二年,出为四 川右参政,分守川南,抚定高、杨二氏。迁浙江按察使。十二
年五月,宗龙入掌中枢,即擢捷春右佥都御史代之。时张献忠
、罗汝才已叛,捷春遣副将王之纶、方国安分道扼之。国安连 破贼,贼遂还入秦、楚。十月朔,杨嗣昌誓师襄阳,檄蜀军受 节度。嗣昌以八月终率师入蜀,于是群贼尽萃蜀中。当是时, 捷春提弱卒二万守重庆,所倚惟秦良玉、张令军。于是捷春乃 扼水寨观音岩为第一隘,以部将邵仲光守之。九月,献忠突败 仲光军,破上马渡。十月,献忠突净壁,遂陷大昌。良玉、令

文言文翻译之六字诀演示文稿

文言文翻译之六字诀演示文稿

3/4/2022
24 第24页,共52页。
例1: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 乐?”曰:“不若与人。” 添加主语
译文:(孟子)问:“一个人欣赏音乐 快乐,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
一种更快乐呢?”(齐宣王)回答说: “(一个人欣赏音乐)不如和别人 (一起欣赏音乐快乐)。”
3/4/2022
添加宾语
25 第25页,共52页。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
色彩变化
译文:先帝不因为我地位低、见识浅, 委屈自己,降低了身份。
3/4/2022
32 第32页,共52页。
为动用法
②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译文:君子为知己而死,提着剑离
开燕京。
使动用法
③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译文:先生的大恩,是使死了的人复 生,使白骨长肉啊!
3/4/2022
“留”要 注意
地名和人名
1地名很复杂,一般不像地名 2人名第一次出现时用全称,以后都将姓
省略
3/4/2022
11
第11页,共52页。
郭文,字文举,河内轵人也。少爱 山水,遁入山林。种菽麦,采竹叶 木实,贸盐以自供。人或酬下价者, 亦即与之,后人识文,不复贱酬。
3/4/2022
12
第12页,共52页。
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行李:使者
3/4/2022
17 第17页,共52页。
注意词类活用现象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名作状
译文: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其中的另 一只像狗一样坐在屠者的面前。
3/4/2022
18
第18页,共52页。
单、双音节词的变化
璧有瑕,请指示王。
译文:宝玉上有斑点,请让我指点给大 王看。 词义变化

文言文翻译之六字诀ppt课件

文言文翻译之六字诀ppt课件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
色彩变化
译文:先帝不因为我地位低、见识浅, 委屈自己,降低了身份。
2020/1/1
31
为动用法
②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译文:君子为知己而死,提着剑
2020/1/1
17
单、双音节词的变化
璧有瑕,请指示王。
译文:宝玉上有斑点,请让我指点给
大王看。
词义变化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译文:秦王非常高兴,把和氏璧传 给妃嫔及侍从看。
2020/1/1
18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 折也。
单音换双音:每年、每月
2020/1/1
19
4、调
主要是针对倒装句 包括: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
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
1、积累性的:关键词语(重要实词、 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
2、规律性的:语法现象(词类活用、 固定结构、特殊句式等)
2020/1/1
5
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
六字诀
2020/1/1
6
1、留
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专有 名词, 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 地名、人名、朝代名、器物 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
不罄于前,不故罄易于之前也,。故易之也。
第七招:
不可以(仅 仅画得)相 似于它们。
遇到疑难时,不妨根据语境来 进行合理推断!
2020/1/1
29
翻译方法总结
字字落实留删换 文从句顺调补贯 遇到疑难不要慌 最后一招猜猜看
2020/1/1
30
六、如何达到“信”“达”“雅” 的要求
1、注意古今词义、色彩的变化
2020/1/1
28
试翻译下面试加翻线译句下子面:加线句子: 客客有有为为齐齐王王画画者者,,齐齐王王问问曰曰::““画画孰孰最最难难

文言文翻译之六字诀资料

文言文翻译之六字诀资料

② 然而装饰也不能没有,不入在首要位置,
就可以了。
2019/7/26
43
(二)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 为政。①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 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②水懦弱, 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 终。
① 只有 有道德的人才能用宽和的政策使人民
服从,其次再也没有什么比严厉的法令更好了。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以是:因为这个,因此
2019/7/26
22
5、补(增补法)
注意: 一般句子中容易省略的是
主语和宾语
2019/7/26
23
例1: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 乐?”曰:“不若与人。” 添加主语
译文:(孟子)问:“一个人欣赏音 乐快乐,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 哪一种更快乐呢?”(齐宣王)回答 说:“(一个人欣赏音乐)不如和别 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
2019/7/26
添加宾语 24
例2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 更刀,折也。
加上宾语:肉
2019/7/26
加上宾语:骨头
25
缺少一句话
例3: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
而在己为有悔。
(而不至)
译文:然而体力足够用来到达那里 (却没有到达),在别人看来是可以 讥笑的,但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悔恨的。
2019/7/26
2019/7/26
11Biblioteka 2、删这些词包括: 发语词 凑足音节的助词 结构倒装的标志
2019/7/26
12
“之”:插入主谓间,取消独立 性
例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也”:表句中停顿的语气,无实义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大全详解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大全详解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大全详解我们学习并学好的文言文(),学会如何翻译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我国清末新兴启蒙思想家严复在其《天演论》中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的观点,被奉为后世翻译的准则。

简单概括来说,“信”是准确性,需要忠实于文言文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句句落实;“达”是直观性,即通顺明白,表意明确,语句流畅;“雅”则是文学性,是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文言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表达出来。

初中语文文言文的学习当中,要力求将“信”和“达”做好,对“雅”的要求相对低一些。

那么,翻译初中语文词句甚至段落,该从何下手呢?1.留:保留专有名词、人名、地名等,原样呈现即保留原文言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

例如:原句: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译句: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巴陵郡做郡守。

原句中的“庆历”、“滕子京”、“巴陵郡”等年号、人名、地名均可保留不译。

2.直:古今词义相同,表述相同,直接翻译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

如:原句: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捕蛇者说》)译句: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呢?原句中的“更”、“役”、“赋”可分别译为“更换”、“差事”、“赋税”。

3.补:省略词语、句子成分,适当补充即将文言文(初中语文文言文精品解题视频,尽在问酷)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

如:原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桃花源记》)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一一作了回答。

(桃源中有的人)便把(渔人)请到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殷勤款待(渔人)。

4.删:语气词、判断词、辅助用助词,当删则删即删去文言中不译的词。

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文言文部分淡化了语法知识,而加强了翻译和理解。把握了实词
后,要准确地表达,尚须遵循翻译六字诀和解释三原则。
六字诀中最要紧的是“直”、“补”和“调”:
直即是直译,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落实,不可大而化之。2000年
上海卷要求译“何谓得之于心”,有的考生译作“什么叫有心得”,
结果却扣了分。应该译作“什么叫作在心里获得它(射箭之道)”。
这样翻译,虽然语言不太流畅,却不会扣分。
所谓补,即是要补出省略的部分。古文尚简,常常省主语、谓语、
介词、宾语等,翻译时必须补足。2002年卷翻译“盖将终焉,虽知
是贤,尚何以发之”,译文要补出主语“我”和介词宾语“什么方法”。
译为“我大概将要死于此地,虽然知道他的贤德,但是我还能用什么
方法来传扬他的事迹呢?”不补出省去的部分,便要扣分。
“调”在古文翻译中用得最多,几乎年年考到。2001年上海卷
译“金玉之贱,人民是宝”,全对的不多。就是因为不知原文已改变
了语序,正常的语序应该是“贱金玉,宝人民”,即“看轻金玉,爱
护百姓”,这里应根据活用的规律,可译成“把金玉看得低贱,把人
民当作宝贝。”除了直、补、调,还有留、换、删三字。留,就是要
保留原文的人名、地名、官名、书名、专用名词等,对这些词语不必
费脑筋翻译,照抄上去就可以了。“换”即是把古代用语,换成现代
用语。比如“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有两个典故在,又不能译出来,
只能换成“死后报恩”。删,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
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设有词
能替代,便可删去。
每次考古文,都有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精品】文言翻译六字法

【精品】文言翻译六字法
《左传·僖公三十年》
译文一:晋文公说:“不可以这样做。没有大家的大力相助 不行。依仗过人家的力量反而去伤害他,不符合‘仁’的标 准;抛弃友好邻邦,不符合‘智’的标准;用战乱来代替安 定局面,不符合‘武’的标准。我们还是回去吧。 ”也撤离 了。 译文二:晋文公说:“不可以这样做。没有那个人的大力相 助,我不可能达到今天的地位。依仗过人家的力量反而去伤 害他,不符合‘仁’的标准;抛弃友好邻邦,不符合‘智’ 的标准;用战乱来代替安定局面,不符合‘武’的标准。我 们还是回去吧。 ”也撤离了郑国国境。
3、删去偏义复词中作为陪衬的词,如: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孔雀东南飞》)
文中只有“母”“兄”的意思,“父”“弟”只 做陪衬,翻译时可以删去。 4、删去同义连用的实词或虚词中的一个词。如:
吾既已言之王矣。(《公输》) 其中“既”“已”都是“已经”的意思,翻译 时删去一个。
三、换。就是替换,可以替换的有以下几种情
况: 1、 把 文言文的某些词,换成与它相当的现代 汉语的某些词。如:
吾闻而愈悲。《捕蛇者说》) 其中“吾”换成“我”;“闻”换成“听 到”;“愈”换成“更加”;“悲” 换成 “悲痛”。 2、用本字换通假字。如: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鸿门宴》) 用本字“早” 换通假字“蚤”。
3、用适当词语换古文中的虚数。如: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十二”是个虚数,“十二卷”可译成
译文二:孙权割据江东地区,已经三代了。
分析:原句旨在强调孙权家族割据江东已历年久,根基稳
固,陈述的重点是“已历三世”。译文一把“三世”移到前 面同“孙权”一起做主语,这样改动原句语序和句法结构的 译文,其实已改动了原句的意味。译文二根据原句句型、语 序,采用一一对译的做法,比较忠实于原句的思想内容和语 言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翻译,总的来说从四个方面去强化把握。

我们可以把它们归结为“一条原则,两点意识,三个要求,八字方法”。

在阅读全文之前,我们先用下面的思维导图,了解本文的主要观点:01一条原则文言文翻译要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

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词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

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02两点意识文言文翻译要有语境意识和分点意识。

(1)语境意识。

主要是根据语境灵活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整体翻译。

即从宏观上,善于联系前后文推敲判定,整体理解,切忌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应当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来翻译文言句子。

(2)分点意识。

文言文翻译的句子中往往有重要知识点,阅卷时,每个知识点翻译正确往往得1分,翻译时注意逐一落实。

即从微观上,把握句子的知识点。

这些赋分的知识点,一般包括“字—词—句”三个层面:“字”一般包括:120个实词、18个虚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字、通假字等;“词”一般包括:固定短语、古今异义词、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等;“句”一般包括:固定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

其中倒装句主要指谓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

03三个要求文言文翻译要做到做到“信、达、雅”三个要求。

“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

“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

“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04八字方针上面的原则、意识、要求,是文言文翻译必须从总体上把握的三个方面。

那么,如何把它们落实在具体句子的翻译上呢?我们可以总结出文言文翻译的“八字方针”。

即“留、删、分、换、调、合、套、补”八个字,其中“留、删、分、换”是针对字词的,“调、合、套、补”是针对句式的。

即:留、删、分、换——文言字词调、合、套、补——文言句式1、留(原词保留):保留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用法完全相同的词。

如人名、地名、国名、官名、朝代名等专有名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词语,译时均可保留原词,不必翻译。

如: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解析】句中划横线的词在翻译是均可保留。

2、删(删除省略):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其语法作用,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落实,只要不影响语气,就可以删去。

如:句首的发语词(夫)、感叹词(嗟乎)、同义复词、偏义复词中的虚设成分、在句中表顺接的一些连词,起补足音节或停顿,只起结构作用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等均可略去不译。

如:①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解析】这里的“夫”可以删省,“也”表判断语气,不译。

【译文】作战, 靠的是勇气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解析】这里的“之”作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也”作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二者均无实在意义,也应删去。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解析】这里的“出入”是偏义复词,只要保留“入”而要删去“出”。

【译文】(我)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它的盗贼进入和意外的变故。

④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

(《徐文长传》)【解析】这里的“既已”是同义复词,只要把其中的“既”或“已”翻译成“已经”就可以了。

【译文】文长(人名)已经在官道上不得志。

3、分(语意分承):有些句子中特殊的部分,翻译时需要扩充,才能使语意丰厚。

如:①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邹忌)早上穿好衣服,戴好帽子。

②彼豪民恃其赀,诬去贤使君,袁人失父母(《书博鸡者事》)【解析】“诬去贤使君”应该翻译成两句话。

“诬陷贤能的使君”,“使他罢官离开”。

【译文】那些土豪依仗他们的钱财,诬陷贤能的使君,使他罢官离开,袁州人失去了父母官。

4、换(古今词转换):换,就是把古文中的单音词换成双音词(古汉语一般由单个汉字构成语素,而现代汉语一般由两个汉字构成语素),把古代汉语换成现代汉语,把通假字换成本字,把词类活用换成活用后的词语。

“换”又分四种情况。

(1)单音词转换双音词这种翻译方法在文言文翻译中最常用。

我们可以通过在原字上加前缀或后缀的方式,组成一个现代汉语的词语。

而这个通过加前缀或后缀组成的词语往往就是可以直接用于句子的翻译中。

如: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解析】划横线的词除了“学者”是古今异义,译为“求学的人”。

其它均可以通过加前缀或后缀的方式把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即可。

【译文】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

(2)古今异义的转换文言文中有一些习惯用语,如“下车”(官员初上任)等;运用比喻、借代等修辞用语,如“秋毫”(形容细小的事物)等;形象描绘的词语,如“乞骸骨”(告老还乡)等。

必须转换成现代汉语的表述方式。

如:①上书乞骸骨。

(《张衡传》)【翻译】上书请求退休,回家养老。

②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

(《张衡传》)。

【解析】“下车”这是古今异义,译为:官吏初到任。

【译文】张衡上任之后治理严厉,整饬法令制度。

(3)通假字的转换如:①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解析】“颁”通“斑”须发斑白。

(4)词类活用的转换如:①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解析】这里的“目”是名词活用为动词,译为“用眼示意;使眼色”。

【译文】范增多次给项王使眼色。

5、调(调整语序):文言文常见倒装句式(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以及一些固定句式,翻译时要调整过来。

如:①沛公安在?(《鸿门宴》)【解析】这是宾语前置句。

划横线部分应按“在安”的语序来翻译。

【译文】沛公在哪里呢?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解析】这是定语后置句,划横线部分应按“知其事之宾客”的语序来翻译。

【译文】太子以及知道这件事情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服,戴着白帽子给他送行。

③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工之侨献琴》)【解析】句中划线部分是谓语前置句,这句应译为“这样的世道真可悲啊!”【译文】这样的世道真可悲啊!难道仅仅是一张琴吗?整个世风无不如此啊。

④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解析】这是状语后置句。

划线部分应按“于晋无礼”的语序翻译。

【译文】因为郑国对晋侯无礼。

6、合(繁笔简合):有些句子为了某些需要,故意使用繁笔,增加文采,翻译时只要译出意思即可。

如:①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过秦论》)【译文】有统一天下的心意(志向)。

7、套(固定句式):文言文中的固定句式很常见,遇此情况可以套用翻译。

如: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勾践灭吴》)【解析】这里的“无乃……乎”就是固定句式“恐怕……吧”,可以套用为:恐怕太晚了吧?【译文】现在大王您已经退守到会稽山,这样然后才来寻求有谋略的大臣,恐怕太晚了吧?”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解析】“何……为”,译为“为什么……呢”【译文】现在别人正好是刀和砧板,(而)我是鱼肉,为什么要告辞呢?③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解析】“得无……乎”:可以为:“该不会……吧”或“恐怕……吧”。

【译文】饱览这里景色时的感想,恐怕会有所不同吧。

8、补(成分补充)文言文省略某一词语(如介词“于”等)或成分(主语、谓语、宾语)的现象很常见,翻译时根据语境要补出。

如:①项伯乃夜驰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鸿门宴》)【解析】补出省略为:具告(之)以事【译文】项伯连夜赶到刘邦的军营,秘密地见了张良,把事情详细地告诉他。

②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逍遥游》)【解析】划线句省略了古文中常用的介词“于”,应补充成“翱翔(于)蓬蒿之间。

”【译文】我跳跃着往上飞,不超过几丈高就掉落下来,在蓬蒿中飞来飞去,这也就是我飞行的最高限度了。

当然,我们所说的“留、删、分、换、调、合、套、补”八字法并非孤立的,在翻译具体句子时要灵活综合运用,力求使翻译规范,译句丰厚。

也没有涵盖了文言文翻译所必须注意的所有方面。

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此句出现互文现象,所以这里的“喜”“悲”,既指“物”,也指“己”,应翻译为“不因外物环境和自己遭遇的好坏而高兴或悲伤”。

05【热身练习】想一想,下面句子翻译时要注意哪些赋分点?用什么方法翻译?1.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2. 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3. 日食饮得无衰乎?【参考答案】1.译为:刚一开始作战,曹操的军队打败了。

(“初一、不利”是赋分点,古今异义词要调换)2.译为:赵王私下里听说秦王擅长演奏秦地音乐。

(“窃、为”是赋分点。

其中“为”字的翻译要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判断)3.译为:(您)每天吃饭喝水该不会减少吧?(“日、得无”是赋分点。

注意套用句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