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肖智军

合集下载

从逆向的思路来看课程设计——读《理解力培养与课程设计:一种教学和评价的新实践》

从逆向的思路来看课程设计——读《理解力培养与课程设计:一种教学和评价的新实践》

从逆向的思路来看课程设计——读《理解力培养与课程设计:
一种教学和评价的新实践》
刘徽
【期刊名称】《现代教学》
【年(卷),期】2016(000)007
【摘要】威金斯和麦克泰在书的一开始就讲了四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一位高中
英语教师对自己高中学习经历的回忆,"我的大脑成了两只耳朵的中转站,一只耳朵
进一只耳朵出,尽管我很容易记住学习内容,但让我不安的是,比起那些不看重分数的
学生,我所理解的要少得多"。

第二个故事是一道八年级的考试题:"每辆车可以
装载36名士兵,问运送1128名士兵需要多少辆车?"几乎三分之一的学生的答案
都是"31余12"。

【总页数】3页(P77-79)
【作者】刘徽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3
【相关文献】
1.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r——以排水管网课程设计为例[J], 李霞;牛显春
2.基于课程设计的自主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研究——以"投资分析课程设计"
为例 [J], 齐园;张铁山;程正中
3.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课程设计与实践\r——以大学物理课程设计为例 [J], 董梅峰;宋新祥
4.以职业行动能力为导向的《机械产品逆向设计与制造》课程设计思路 [J], 崔艳
5.线上课程设计教学实践与思考
——以"木材干燥学"课程设计为例 [J], 徐康;李贤军;郝晓峰;李霞镇;熊福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教案《体育概论》

教案《体育概论》

教案《体育概论》一、教材分析《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材由潘晓山、王爱民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

该教材内容逻辑清晰,结构合理,涵盖了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理论、运动技能、体育锻炼方法以及体育竞赛规则等多个方面。

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和丰富的案例,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适合教师课堂讲授,也便于学生自学和复习。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面向中职一年级学生,班级人数为45人,男女比例均衡。

学生体育基础参差不齐,约有30%的学生具有较好的体育基础和运动能力,而剩余的70%学生则相对较弱,对体育知识了解较少。

学生普遍存在缺乏运动习惯的问题,每周平均运动时间不足3小时。

在能力方面,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好奇心,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三、教学三维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体育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功能,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技能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学生能够识别并分析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和锻炼价值,学会制定个人体育锻炼计划。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育的基本概念、体育锻炼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个体差异制定科学的体育锻炼计划。

教学策略: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五、教法与学法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六、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教学课件,准备相关案例和视频资料,安排小组讨论任务。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体育基本概念,准备小组讨论话题。

七、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5分钟)教学内容:通过播放一段精彩的体育赛事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体育概论。

教师行为:播放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体育的魅力和价值。

高中通用技术_发现与明确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通用技术_发现与明确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三章怎样进行设计第一节发现与明确问题【教材分析】《发现与明确问题》是广东版教材《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的内容。

技术与设计1模块是高中通用技术的核心,是提高学生技术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

而《怎样进行设计》一章是整本书的核心所在,对学生认识技术的本质、形成创新意识和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提高自身的技术素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发现与明确问题”是设计的首要阶段,而发现问题又是明确问题的前提。

弄清楚设计的技术问题,进而判断问题是否能够解决,是否当前可以解决,是否值得解决。

本节内容是本册教材分阶段探讨设计过程的第一章的部分内容,是学生确立设计项目,进入独立设计活动的第一步。

本节内容让学生经历将人们的需求和愿望确认为值得解决的技术问题,初步接触从技术的角度来提出问题,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发现与明确问题的重要性及其作用;(2)初步掌握发现问题的一般方法;(3)能判断是否具备解决这个问题的技术能力与条件。

2、过程与方法(1)通过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能分析讨论发现的问题,认识到发现问题的重要性。

(2)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能不断的深入了解人类的进步与发展,通过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人类技术的进步。

(3)培养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勤于思考的习惯,初步掌握发现问题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激发学生对技术问题的敏锐性和发现欲望,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主动发现问题,善于思考、分析问题的技术习惯。

【学情分析】学习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前面已经学习的技术的性质,知道设计是技术的关键,并学习了设计的基础,这些知识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做了必要的准备。

加上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对认识问题有了自己初步的观点,可能有的是不全面、不准确,但是通过本节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对问题作深一步的探究和了解,同时学生的智慧之光得到体现。

我们可以从教室中的问题讲起,对于自己常常接触到的课桌、椅子、书包、灯、黑板等等发现它们的不足,从而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中的技术问题,提出改进方案,这样可以大大加深学生对技术问题的理解与把握。

应用型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综合实训”设计研究

应用型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综合实训”设计研究
昆 明 学 院 学 报
21 3 ( )7 02, 4 3 :3—7 8
CN 3 —1 1 / I S 1 7 5 2 1 G4 S N 6 4—5 3 69
J u n lo n n iest o r a fKu mi g Unv ri y
应 用 型 课 程 “ 算 机 网络 技 术 综 合 实 训 ’ 计 研 究 计 ’ 设
c mpu e e wo k t c n l g o t rn t r e h o o y.
Ke r s e in o p le — p d c u ss;o u e ew r e h o o y c mp e e s ep a t a ri i g y wo d :d sg fa p id t e o re c mp trn t o k t c n lg ; o r h n i r ci l o ue fr ai , rccl or yeCi ee pn rf s n l b ie.A crig ot hrce sc f p a s f mp t i om t n a at a eHs o T p dvl ig o si a ait s cod ec a t i i o — o c rn o p i ef n o p e o li nt h a rts a pi — pdm jr adtedmad fh l t d vlpn ol,cmb e i h ahn rcc ,ii ss ma cl tde l dt e ao n e nso et e s ee igga e y s h t an o s o i dwt tet cigpate ts yt t ays id n h e i e i l u
t e t a h n e i n,d sg i g i e s e c i g c ne t a d a p o c e ,a d c u s v l ain i o r h n ie p a t a r i i g o h e c i g d sg e in n d a ,ta h n o t n s n p r a h s n o r e e au t n c mp e e s r ci l t nn f o v c a

【汉南一中校本课程设计框架】

【汉南一中校本课程设计框架】

汉南一中校本课程设计框架构建的三个主要依据:1.以人为本、多元文化和自主选择是学校校本课程设计的三大核心教育价值和基本观念。

2.面向未来社会对人的发展需求( 道德、责任感、能力)3.学校高的办学定位与明确的育人目标。

一、学校基本情况介绍汉南一中坐落于汉南区纱帽街兴城大道,是一所历史悠久,质量一流,特点鲜明的省级示范学校,是全区文化、艺术、体育的重点基地。

学校名师荟萃,校质优良、管理严格。

在4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育人经验,赢得了一系列的荣誉。

在风起云涌的教育改革中,学校选准发展定位,创新办学思路,对内用力,对外借力,凝聚合力,走出一条超常规发展之路。

我校现有资源的评估二、汉南一中课程理念1.人本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兴趣和需求为基点,让每一位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

2.平衡教育:作为远城区学校,我们积极创造条件,保持学校自身与其周围环境的平衡,利用学校资源、结合地方特色,让学生接触新鲜事物、前沿技术,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现均衡且有特色的教育。

三、汉南一中课程目标汉南一中的育人目标是:培育善学奋进、人格健全、品德优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高中生。

我校践行“爱的教育”的育人理念,以人为本,着眼整体,注重个性,发展潜能,开放式教学,立体化育人,和谐性发展。

为每一个学生全面、健康、和谐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优质教育和周全服务。

坚持均衡发展与特色发展相结合、强化基础与发展个性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形成“高质量、多样化、有特色、可选择”的校本课程体系,关注“个性”,关注“差异”,为多元人才的培养提供课程准备,为每一个学生最大程度地发展自己搭建舞台。

四、汉南一中校本课程结构及课程设置针对我校学生学力基础薄弱,生源质量低下的现状,我校强化质量意识,以新高考改革为契机,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向学生们提供了多样的校本课程供其选择,满足学生发展的多元化需求,为学生获得进入学习化社会所必需的多种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1大作业

《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1大作业

北京城市学院信息学部2011-2012-2学期《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课程大作业专业:(四号宋体居中,2倍行距,下同)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年月目录第一章综述 (3)1.1网络设计背景分析 (3)1.2网络设计采用的方法和原则 (3)第二章用户需求分析 (4)2.1用户业务需求分析 (4)2.2网络性能需求分析 (4)第三章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5)3.1网络拓扑结构 (5)3.2网络硬件结构 (5)3.3网络硬件结构 (5)第四章网络性能设计 (6)第五章网络可靠性设计 (7)第六章网络安全设计 (8)第七章网络物理设计 (9)7.1网络传输介质的选择 (9)7.2网络综合布线设计 (9)第八章课程设计总结与体会 (10)参考文献 (11)第一章综述1.1网络设计背景分析×××××××××(正文部分小4号宋体,20磅行距,每段开头左缩进两字)××××××××××××××××××…………[扼要介绍一下网络规划与设计的必要性,对进行网络设计的单位(例如某某学校或企业等)情况进行简单介绍,以使读者了解网络设计的背景信息]1.2网络设计采用的方法和原则×××××××××(正文部分小4号宋体,20磅行距,每段开头左缩进两字)××××××××××××××××××…………[扼要介绍一下本网络设计方案所采取的方法以及网络设计过程中所遵循的原则,所用知识点可参见教材第1章1.4节]第二章用户需求分析2.1用户业务需求分析×××××××××(正文部分小4号宋体,20磅行距,每段开头左缩进两字)××××××××××××××××××…………[对进行网络设计的用户的需求进行详细阐述,所用知识点可参见教材第2章]2.2网络性能需求分析×××××××××(正文部分小4号宋体,20磅行距,每段开头左缩进两字)××××××××××××××××××…………[将用户对网络性能的需求进行详细阐述,所用知识点可参见教材第2章]第三章网络拓扑结构设计3.1网络拓扑结构×××××××××(正文部分小4号宋体,20磅行距,每段开头左缩进两字)××××××××××××××××××…………[根据用户要求对网络拓扑结果进行描述,最好使用图表形式进行说明。

如何低成本提高交货准时率(肖智军)

如何低成本提高交货准时率(肖智军)

——如何成为制造行业卓越领导者系列课程之三2011年12月24日中国·佛山主讲:国内工厂卓越管控第一人肖智军教授《3A顾问实战系列课程》能帮您解决下面问题:√如何革新管理者和员工意识,让他们心甘情愿投入到改善革新活动中来?√如何引导下属减少空谈、推诿、不负责任的行为?√如何利用中国人普遍的小聪明弥补职业素养方面的不足?√如何避免作业标准成为摆设,做到“傻瓜也错不了”的高水平,实现零缺陷制造?√如何识破吞噬企业利润的大量假成本,并消灭之,确立对手无法超越的成本优势?√如何在不增加设备投入提升交货准时率,以便锁定客户订单,快速扩张企业规模?√如何轻松提升企业人和设备等资源效率,极大地提升企业利润率?一个实战案例强过百千个空洞理论!与实战专家面对面,定能让您少走弯路,直达成功!……“互动式培训”将引导参训企业构建出“感动客户、感动领导、感动自己”的卓越工厂。

在企业走向卓越现场的过程中,我们常会遇到三个层面的问题,首先是认识,错误的认识或理念将使我们误入歧途,无论怎么努力,总是难以达到想要的结果。

其次是方法,即便你拥有了好的理念,可是没有可行的办法,我们终究不能到达目标的彼岸。

第三是行动和坚持,如果管理者缺乏行动和坚持的技巧,你就无法获得成效或者所获得的成效无法保持,最后管理经验和管理技术得不到积累……我们坚信,制造强则中国强,管理改变中国!中国精益管理大讲堂组委会·无锡主办机构:合众资源集团、合众传播承办机构:3A顾问佛山分公司、合众精益智慧支持:《世界经理人》、清华大学CIMS制造中心、富士施乐、中国工厂管理网中国制造业信息化门户网(e-works)、日本TEPS株式会社讲义提纲内容【您必来的理由】:※此课程一直因为其管理游戏入木三分与丰富务实的实战案例而享有良好的口碑;※在此次课程上,与会者不仅可以获得思想,还可以学到经验和方法;※专家面对面互动,鼓励您带着自己企业的困惑,积极与老师沟通,探求解决之道。

湖北省第一届人教杯创新教学设计大赛

湖北省第一届人教杯创新教学设计大赛
武汉市江岸区七一中学
Unit8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2010RJ0197
刘俊
武汉市江岸区七一中学
摩擦力
2010RJ0198
吴昊
武汉市江岸区育才小学
《原地连续拍球》教学设计
2010RJ0199
李光
武汉市江岸区育才小学
在阅读中品味在体验中感悟
2010RJ0200
杨毅
武汉市江岸育才寄宿小学
邓高超
武汉市江岸区育才高中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2010RJ0258
谈莉萍
武汉市江岸育才寄宿小学
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成长
2010RJ0259
朱一
武汉市江岸育才寄宿小学
源自生活焕发真情有的放矢增进实效
2010RJ0260
王芬
武汉市江岸区旅游学校
职教发展之我见
2010RJ0261
吴建华
武汉市江岸区一元路小学
重点重捶重击,其他地方轻推
2010RJ0262
黄娟
武汉市江岸珞珈山幼儿园
幼儿园创新活动课设计:大班健康活动——放学路上
2010RJ0263
杨润芝
武汉市江岸区实验小学
钩法(5)
2010RJ0264
罗慧文
武汉市江岸区一元路小学
月相变化
2010RJ0265
马浩
武汉市江岸区育才高中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010RJ0184
周红霞
武汉市江岸区铭新街小学
为了明天我们低碳吧
2010RJ0185
吴继权
武汉市江岸区第二中学
浅谈新课程下的历史探究学习
2010RJ0186
张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08
0.3503
0.05
二氯乙烷
8.6505
863.214
5
0.052
8.125
0.05
9.0988
900.519
99.95
总计
271.1768
17264.28
100
259.9696
16250
100
9.10683
900.9696
100
总量
Σ进=17264.28kmol/h
Σ出=17150.9696kmol/h
6、绘制主要设备的装配图
用A1图纸绘制冷凝器装配图(图面应包括设备主视图、俯(左)视图、局部视图等,并配备明细表、管口表、技术性能表、技术要求等),要求采用CAD绘制图纸。
指导老师:胡建明周群贵
二O一三年十二月十五日
五、概述
课程设计是综合应用本门课程和有关先修课程所学知识,完成以单元操作为主的一次设计实践,是培养我们实际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从学生走向工程师必然程序。通过课程设计能使我们掌握工程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并在查阅技术资料,选用公式和数据,用简洁的文字、图表表达设计结果及制图等能力方面得到一次基本训练。在设计过程中我们更应该注重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为我们将来更快的融入社会,更好的适应新的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90.98
5686.9143
100
总量
Σ进=350.9321kmol/h
Σ出=350.9321kmol/h
二、热量衡算
2.1冷凝器的热量衡算
2.1.1确定塔顶、塔底控制温度
塔底
塔顶
温度T
333.3
压强kPa
350
温度T
274.1
压强kPa
350
组成xW
lgPi
Pi
pixi
yi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原料液的摩尔量:
塔底采出液的摩尔量:
塔顶馏出液的摩尔量:
1.2.5精馏塔物料衡算表
表1-1精馏塔物的料衡算表
进料F
出料
塔顶采出D
塔底采出W
组分
kmol/h
kg/h
wt%
kmol/h
kg/h
wt%
kmol/h
kg/h
wt%
氯乙烯
262.5263
16401.066
95
259.9676
16241.875
99.95
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名称氯乙烯-二氯乙烷冷凝器工艺设计
课程名称化工原理
学生姓名肖智军
学号**********
系、专业生化系2011级化学工程与工艺
指导教师胡建明周群贵
2013年12月28日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3
二、物料衡算……………………………………………………7
1、精馏塔物料衡算…………………………………………7
4、总传热系数……………………………………………………11
5、换热面积………………………………………………………12
6、初选管程及单管长度…………………………………………12
7、筒体直径…………………………………………………12
8、数据核算………………………………………………………13
五、设备选型…………………………………………………………18
0.6
0.7
0.8
0.9
1
yi
0.492495773
0.709361795
0.822279298
0.887113122
0.925659343
0.953348212
0.972810655
0.984696638
0.994650398
1.002684996
物系的气液平衡数据表(气—液平衡数据)
1.3.2作出平衡线(x—y图)如下:
5.塔的造价较低,浮阀塔的造价是同等生产能力的泡罩塔的50%~80%,但是比筛板塔高20%~30%。
一、物料衡算
1.1、设计依据(已知技术参数和条件)
1.1.1《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1.1.2年产氯乙烯130000吨,根据工业生产中连续生产的特点,取年平均生产时间为8000小时,即小时产量GD为:130000×103/8000=16250kg/h,本设计以小时产量为计算基准。
1.3.3计算最小回流比Rmin,确定实际回流比
利用平衡线(x—y图)求取最小回流比Rmin(泡点进料q=1)
由图得最小截距:XD/(Rmin+1)=0.9663得:Rmin=0.034668
1.3.4确定实际回流比:R=10Rmin=0.35
1.3.5进料量及组成确定
V = L+D =90.98+259.9521
1.2冷凝器物料衡算……………………………………………8
三、热量衡算……………………………………………………………10
四、设备设计………………………………………………10
1、流体流径选择…………………………………………………11
2、冷凝器热负荷…………………………………………………11
3、流体两端温度的确定…………………………………………11
21928.868
99.98
259.9001
16243.756
99.98
90.9618
5685.1125
99.98
二氯乙烷
0.0702
6.9498
0.02
0.0595
5.148
0.02
0.0182
1.8018
0.02
总计
350.9321
21935.817
100
259.9500
16248.904
100
六、总结…………………………………………………………………23
七、参考文献…………………………………………………………24
八、致谢………………………………………………………………25
九、附工程图纸…………………………………………………26
2011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课题:氯乙烯-二氯乙烷精馏装置塔顶冷凝器设计
健康危害:急性毒性表现为麻醉作用;长期接触可引起氯乙烯病。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病人出现眩晕、胸闷、嗜睡、步态蹒跚等;严重中毒可发生昏迷、抽搐,甚至造成死亡。皮肤接触氯乙烯液体可致红斑、水肿或坏死。慢性中毒: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肿大、肝功能异常、消化功能障碍、雷诺氏现象及肢端溶骨症。皮肤可出现干燥、皲裂、脱屑、湿疹等。本品为致癌物,可致肝血管肉瘤。
一、课程设计目的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化工原理》、《工程制图》、《物理化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和其他相关先修课程所学知识,完成以化工单元设计为主的一次工程设计,对学生进行一次设计技能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以后的专业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基础。因此,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原料液为含氯乙烯95%(质量分数,下同)、二氯乙烷5%的混合液,温度为20℃冷液体。分离要求为塔底氯乙烯含量不大于0.05%,年产量130000(吨)。
氯乙烯又名乙烯基氯(Vinyl chloride)是一种应用于高分子化工的重要的单体,可由乙烯或乙炔制得。为无色、易液化气体,沸点-13.9℃,临界温度142℃,临界压力5.22MPa。氯乙烯是有毒物质,肝癌与长期吸入和接触氯乙烯有关。它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爆炸极限4%~22%(体积),在压力下更易爆炸,贮运时必须注意容器的密闭及氮封,并应添加少量阻聚剂。
求得原料量: =17264.28 kg/h塔底采出液的摩尔量: =700.59 kg/h
1.2.3计算摩尔量、摩尔分率
由于氯乙烯的分子量为62.5,二氯乙烷的分子量为99
则塔顶馏出液的摩尔组成: D=
进料摩尔组成:
塔底采出液的摩尔组成:
塔顶馏出液的平均摩尔质量: 原料液的平均摩尔质量:
塔底采出液的平均摩尔质量:
=350.9321 kmol/h
L = RD =0.35×259.9521
=90.98kmol/h
VYD=LXD+DXD
YD=0.9998
冷凝器物料衡算表
表1-2冷凝器物料衡算表
进料V
出料
塔顶采出D
塔底采出L
组分
kmol/h
kg/h
wt%
kmol/h
kg/h
wt%
kmol/h
kg/h
wt%
氯乙烯
350.8619
3、冷凝器热负荷计算
4、冷凝器换热面积计算
5、冷凝器结构型式选择
6、冷凝器结构尺寸、工艺尺寸的设计计算等
7、冷凝器总传热系数的校核
8、冷凝器装配图的绘制
四、设计要求
1、设计方案简介
对产品的性能、用途、工业状况及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概括和总结。对给定或选定的工艺流程、主要设备的型式进行简要的论述。
2、工艺设计
本次课程设计仅对氯乙烯—二氯乙烷混合气体的精馏装置进行设计,设计氯乙烯年产量为130000吨。根据生产要求设计氯乙烯—二氯乙烷精馏装置,精馏是化工生产中分离均相气体混合物的典型单元操作,其历史悠久,应用广泛。精馏的基本原理是将气体混合物部分汽化、全部冷凝,利用其中各个组分挥发度不同而将其分离。其本质是液、气相间的质量传递和热量传递。为使分离彻底,以获得较纯的产品,工业生产中常采用多次部分汽化、多次全部冷凝的方法——精馏。精馏过程通常是在塔设备内完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