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基本营养物质公开课说课稿
高中化学营养物质教案

高中化学营养物质教案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常见的营养物质的化学成分及其在人体内的作用。
一、背景知识:1.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是人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新陈代谢过程。
2. 碳水化合物:主要由碳、氢、氧组成,是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
3. 脂肪:主要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是人体的次要能量来源,也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4. 维生素:有机化合物,是人体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
5. 矿物质:无机化合物,参与骨骼形成、神经传导等生理过程。
二、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引导学生思考不同食物中所包含的营养物质,并探讨这些营养物质对人体的重要性。
2. 学习内容:a. 蛋白质:讲解蛋白质的结构及在人体内的作用,引导学生了解蛋白质的来源和摄入方式。
b. 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介绍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结构及功能,在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中分别找到这两种营养物质的例子。
c. 维生素和矿物质:讲解不同类别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的重要性,帮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合理的膳食摄入这些营养物质。
3. 练习与讨论:通过案例分析或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合理的饮食来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同时引导他们了解不同营养物质的搭配原则。
4. 总结与拓展: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同时引导学生继续深入学习与了解营养学知识。
三、课堂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份合理的膳食计划,并分析其中所包含的营养物质种类和比例是否符合身体需求。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不同营养物质的化学成分及其在人体内的作用,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选择食物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七章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19必修第二册

《基本营养物质》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等基本营养物质的概念和分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培养健康饮食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分类和性质。
2. 教学难点: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以及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实验器材和试剂,进行实验前预处理。
2. 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图片,辅助教学。
3. 提前布置学生预习相关内容,以便更好地理解新知识。
4. 设计一些与营养物质相关的问题,用于课堂讨论和思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食物营养成分表,引导学生思考哪些营养物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主题——基本营养物质。
2. 讲授新课(1)蛋白质教师介绍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举例说明蛋白质对人体的重要性。
学生阅读教材或资料,了解蛋白质的分类、来源和营养价值。
(2)糖类与油脂教师讲解糖类的分类、结构和功能,举例说明糖类对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学生了解油脂的组成、结构和功能,讨论油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维生素与微量元素教师介绍维生素的种类、功能和来源,强调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
学生了解微量元素的种类和作用,讨论微量元素对人体的影响。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食物营养成分检测实验,了解常见食物的营养成分。
教师提供实验器材和试剂,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记录实验结果。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基本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加深印象。
5. 作业布置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一份关于营养物质摄取和健康饮食的建议报告。
同时,预习下一节关于食品安全的课程内容。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功能,了解它们在人体代谢中的作用,掌握其组成和性质。
营养学习说课稿

营养学习说课稿一、说教学背景本次授课是针对营养学的研究内容,适用于高中生。
营养学是一门与健康息息相关的学科,它关注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及其作用,对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科学饮食惯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标-了解主要营养素的种类和作用;-掌握科学合理的膳食搭配方法;-培养学生的饮食健康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介绍主要营养素的种类和作用;-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饮食健康意识。
四、教学内容和方法1. 为什么我们要关注营养?食物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饮食中的营养素对我们的身体和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营养学的重要性以及为什么我们要关注营养。
教学方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和实例,引发学生对营养学的兴趣,并让他们意识到营养对健康的影响。
2. 主要营养素的种类和作用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主要营养素的种类和作用,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通过对每种营养素的简要介绍,让学生了解到每种营养素在身体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方法:通过幻灯片展示和讲解,向学生介绍每种营养素的种类和作用,并鼓励学生互动和提问。
3. 科学合理的膳食搭配方法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科学合理的膳食搭配方法,包括营养均衡、多样化、适量等原则。
通过讲解营养搭配的重要性,帮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膳食搭配来保持身体健康。
教学方法:通过示意图和实例演示,向学生展示科学合理的膳食搭配方法,并让学生参与讨论和分享自己的经验。
4. 培养学生的饮食健康意识在这一部分,我们将重点培养学生的饮食健康意识,通过讨论和思考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饮食对健康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对健康饮食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方法: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思考和交流,从而培养他们的饮食健康意识。
五、教学评价方法-课堂互动:观察学生的活跃程度和参与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高中化学说课稿(精选12篇)

高中化学说课稿高中化学说课稿(精选12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
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化学说课稿篇1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xxxxx中的XXX,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化学《钠的化合物》。
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包括钠的氧化物、过氧化物及几种钠的其它重要化合物。
属元素化合物的知识。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过了钠的性质,了解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元素及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态。
通过初中化学的教学,学生虽已具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初步知识,但还有不少内容是他们不熟悉的,通过本节的学习,帮助学生切实掌握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学生的特点及素质教育的要求,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钠的氧化物的性质。
(2)使学生掌握钠的其它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用途。
(3)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实验,使学生掌握鉴别它们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辩证法及爱国主义教育。
本节的重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
难点:过氧化钠的性质。
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解性、与酸反应速率、热稳定性的比较,使学生掌握这类可溶性碳酸盐与碳酸氢盐的性质区别。
通过过氧化钠的性质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氧化还原的概念,巩固了元素化合物的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
二.说教学方法:1.说教法关于本节过氧化钠的教学,我采用实验探研法,首先做好一个演示实验和两个补充实验,给学生以正确、鲜明和深刻的印象,从实验现象中得出结论。
然后以化合价入手,分析过氧化钠应具有的性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用理性认识指导实践,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及方法。
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教学,我采用对比讨论法。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基本营养物质》示范教案(第2课时)

第二课时基本营养物质的应用钱志东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高级教师整体设计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培养归纳思维能力及分析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进行采集信息资料和社会调查,分组展示作品,相互交流、评价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增强“合理搭配,平衡膳食”的意识,体会化学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教学重点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用途教学难点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用途教学设计知识回顾1.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是什么?2.糖类、油脂、蛋白质的主要化学性质。
导入新课糖类、油脂、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的三大营养物质,它们供给人体所需的全部热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基本营养物质的应用。
基本营养物质的应用1.糖类物质的主要应用[分析]糖类物质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动、植物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
我国居民传统膳食以糖类为主,约占食物的80%;每天的能量约75%来自糖类。
葡萄糖、果糖是单糖,主要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动物的血液中也含有葡萄糖,人体正常的血糖含量为100 mL血液中约含有葡萄糖80~100 mg。
葡萄糖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主要用于食品加工、医疗输液、合成补钙药物及维生素C等。
[投影]临床将浓度为50%的葡萄糖注射液称为高渗糖,过去常用于肺、脑等重要脏器水肿时的脱水、利尿,随着新一代脱水药物的出现,目前已渐少用。
近年国内外陆续发现了它的另外一些新用途,主要为:1.用于急性肠道感染:观察80例急性肠道感染者,40例用本剂40毫克加地塞米松10毫克静脉注射,配合氟哌酸口服,有效率达90%,与静脉滴注丁胺卡那霉素相当。
2.治疗内痔:肛门镜下以本品于内痔黏膜下注射,每次不超过12毫升,多发者分批多次注射即可。
3.促进切口愈合:对会阴切口裂开的病人用本剂20毫升加胰岛素2单位,冲洗残腔,余5毫升向切口周围组织浸注,可加速切口愈合。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基本营养物质【学习目标】1.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特点。
2.掌握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和水解反应。
3.认识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对于日常生活、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学习重难点】重点: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特点。
难点: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和水解反应。
【学习过程】【知识记忆与理解】知识体系梳理一、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及结构1.糖类、油脂和蛋白质中均含有的元素是C、H、O,蛋白质中还含有N、S、P等元素。
2.填写下列表格通过以上分子式分析;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是⑦葡萄糖和⑧果糖;⑨蔗糖和⑩麦芽糖。
淀粉和纤维素虽然表达式相同,但其N值不同,所以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营养物质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蔗糖 淀粉(或纤维素) 水解条件 (催化剂)酸酸 酸或碱 酶水解产物 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 甘油和高级脂肪酸(或高级脂肪酸盐) 氨基酸重难点探究探究: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淀粉与银氨溶液反应都能析出银B.植物油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糖类、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能在碱性条件下水解1.葡萄糖为什么能与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反应?2.植物油除了能发生水解反应之外,还能发生哪些反应?3.淀粉和葡萄糖都是白色固体,如何用化学方法鉴别淀粉和葡萄糖?4.淀粉在稀酸作用下水解后,加入银氨溶液加热,发现无银析出,为什么?有机物的特性——用于检验和鉴别1.水溶性(1)难溶于水的有机物:烷烃、烯烃、苯、溴苯、硝基苯、乙酸乙酯、油脂等。
(2)易溶于水的有机物:乙醇、乙酸等。
(3)用水可以鉴别的物质:乙酸与乙酸乙酯、乙醇与己烷、乙醇与油脂等。
2.密度(1)密度比水小的有机物:烃、酯(包括油脂)等。
(2)密度比水大的有机物: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3)用密度大小可以鉴别的有机物:苯和溴苯等。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化学教案

基本营养物质1.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
2.掌握糖类、油脂、蛋白质的主要性质。
3.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1.基本营养物质(1)种类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2)组成元素物质糖类油脂蛋白质组成元素C、H、O C、H、O C、H、O、N、S、P等2.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1)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①葡萄糖的特征反应:(填现象)葡萄糖红色沉淀(Cu2O),葡萄糖光亮的银镜,应用:检验葡萄糖。
②淀粉的特征反应:常温下,淀粉遇碘变蓝。
③蛋白质特征反应:a.颜色反应:浓HNO3变黄,蛋白质――→b .灼烧反应:灼烧蛋白质,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应用:鉴别蛋白质。
(2)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反应①双糖、多糖的水解反应a .蔗糖:C 12H 22O 11+H 2O ――→催化剂C 6H 12O 6+C 6H 12O 6,蔗糖 葡萄糖 果糖b .淀粉:(C 6H 10O 5)n +n H 2O ――→催化剂n C 6H 12O 6。
淀粉(或纤维素) 葡萄糖②油脂的水解a .酸性环境:油脂+水――→硫酸甘油+高级脂肪酸,b .碱性环境:油脂+水――→NaOH 甘油+高级脂肪酸盐,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工业生产中,常用此反应来制取肥皂。
③蛋白质的水解反应蛋白质+水――→酶氨基酸。
3.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糖类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油脂的应用①油脂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在人体内发生氧化反应释放能量。
②有保持体温和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③能增加食物的滋味,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④工业上常用油脂来制取肥皂。
(3)蛋白质的应用①蛋白质是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能保证身体健康。
②动物的毛和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可应用于工业上。
③酶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
[新知探究]填写下表:提示:都含有C、H、O三种元素;单糖、双糖具有相同的分子式,多糖由于组成分子的n值不同,故分子式不同。
高中化学必修2 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学业要求核心素养对接1.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2.了解糖类的分类及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
3.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
4.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5.了解淀粉水解产物的检验方法。
通过对基本营养物质的学习,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知识梳理]知识点一基本营养物质如图是人体需要的基本营养物质,它们分别属于哪类化学物质?各自有什么样的性质?请完成下列知识点:1.种类2.组成元素糖类、油脂、蛋白质组成的共同元素为C 、H 、O ,蛋白质除含有上述几种元素外还含有N 、S 、P 等元素。
知识点二 糖类 1.分类及代表物代表物 代表物分子式 代表物间的关系 单糖 葡萄糖、果糖 C 6H 12O 6 同分异构体 二糖 蔗糖、麦芽糖 (C 12H 22O 11) 同分异构体 多糖淀粉、纤维素(C 6H 10O 5)n不属于同分异构体2.糖类的化学性质 (1)特征反应 ①[实验7-7]②[实验7-8]淀粉――→I 2变蓝。
(2)水解反应①蔗糖水解:蔗糖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 12H 22O 11(蔗糖)+H 2O ――→催化剂C 6H 12O 6(葡萄糖)+C 6H 12O 6(果糖)。
②多糖水解:淀粉(或纤维素)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 6H 10O 5)n (淀粉)+n H 2O ――→催化剂 n C 6H 12O 6(葡萄糖)。
3.糖类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知识点三 蛋白质 1.存在和组成(1)存在: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2)组成:由C 、H 、O 、N 、S 等元素组成,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2.化学性质 (1)水解反应 ①蛋白质――→催化剂(如蛋白酶)水解最终产物氨基酸――→一定条件下蛋白质 ②重要的氨基酸名称结构简式甘氨酸丙氨酸(2)变性、显色、灼烧 ①[实验7-9] 实验操作向鸡蛋清中加入几滴醋酸铅溶液向鸡蛋清中滴入几滴浓硝酸在酒精灯上灼烧一小段头发和丝织品 实验现象加热后,鸡蛋清沉淀,加入蒸馏水,凝结的鸡蛋清不溶解溶液变为黄色 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②总结:蛋白质的变性:在紫外线照射、加热或加入乙醇、甲醛、酸、碱、重金属盐的情况下,蛋白质会发生性质上的改变而聚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营养物质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2)第三章第4节《基本营养物质》,是高中化学必修模块中最后一个有机章节。
新课标中将本节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和性质。
第二课时: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和性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下面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谈谈对这一节内容的设想:
一、说教材
1、地位和作用
以生产、生活和食物中的有机物作为切入点,采用“从生产、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生活”的编写思路,将学生对身边、生活中熟悉的物质的认识和生活经验与化学实验的科学探究相联系,拓宽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的认识,构建新的认知框架。
必修模块的有机化学具有双重功能,即要满足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要求,提供有机化学中最基本的核心知识,使学生从熟悉的有机化合物入手,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内容和方法,认识到有机化学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和说明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和物质用途;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的学生,打好最基本的知识基础、帮助他们了解有机化学的概况和主要研究方法,激发他们深入学习的欲望。
本节课涉及的有机物包括糖类、油脂、蛋白质这样一些人类的基本营养物质,是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营养物质,正式上述思想的体现。
它是继烷烃、烯烃、乙酸、乙醇之后的有机物,通过本节学习可以使学生建立了完整的有机物的框架体系。
该内容也是生物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因此可以说是每一位学生都用得上的生活化学。
基本营养物质也是高考的知识点之一,《选修模块5》将会再次深入学习。
2、教学目标
根据《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教材的意图、学生的实际及本节教材的特点,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掌握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
②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③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化学相关的知识提示
生活与健康的话题。
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
①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归纳思维能力及分析思维能力,信息搜索的能力。
②通过采集信息,整理信息的活动,锻炼学生整理信息,提炼观点的能力。
③通过问题式教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勇气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及糖类、油脂和蛋白质
的水解反应的教学,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②通过分组进行采集信息资料、展示作品,相互交流、评价,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增强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
3、重难点与确立依据
(1)教学重点
①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特点;
②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及检验方法。
(2)教学难点
①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银镜反应原理;
②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3)确立依据
基本营养物质在生产、生活乃至生命活动都非常重要,因此它们的性质是重点。
只有掌握了它们的主要性质,才能理解它们在重要应用,才能指导生产、生活。
但对于高一学生学习必修模块,特别注意不能随意拓展和拔高,因此只是掌握葡萄糖、淀粉、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和鉴定方法,但由于没有学习醛基、肽键等官能团的性质,因此在理解反应机理上存在很大难度。
二、说学情
糖类、油脂、蛋白质是与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三种物质,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并且前两节已经学习了烷烃、烯烃、乙酸、乙醇等有机物,已经储备了一定的有机化学知识,掌握了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加之高一新生对化合物性质方
面的学习有教高兴趣,参与度高。
但对糖类、油脂、蛋白质等的概念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糖类油脂及蛋白质的反应不系统。
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类比推理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说教法
古希腊生物家普罗塔弋说过这样一句话:“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
”我认为,在教学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一点,不能将学生当作容器来对待,必须遵守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训令。
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促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
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结合教材及学生的实际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阅读法
让学生提前阅读课本和课外读物等来获取相关的化学知识,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自学能力,这也会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理念。
通过读书指导法,对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善于思考、勇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
“学会合作,培养团队精神”一直是现代教育关注的重点,在伙伴的帮助和共同努力下学会协作,获取新知识。
教师提供学习提纲,如:我们已经知道蔗糖、冰糖、葡萄糖、果糖也是糖,但你知道淀粉、纤维素也是糖吗?糖类物质都有甜味吗?有甜味的物质都是糖吗?淀粉没有甜味,但为什么在吃米饭或馒头时多加咀嚼就能觉得有甜味呢?淀粉在人体内发生了哪些化学变化?为什么说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础?我们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在人体内发生了哪些变化,最终排出体外?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合作研究。
通过分组进行采集信息资料、展示作品,相互交流、评价,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
3.问题式探究学习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现代的教学,应以发现为重点,确实帮助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教会学生“如何思考,怎样学习”。
问题式学习方法就是科学探究方法的一种方式,题式学习的探讨过程是思维发展的动力,也是人们发现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