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人教版下册重点知识汇总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每课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每课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每课知识点总结发育:受精卵胚胎胎儿婴儿(1)青春期发育:形态特点:身高、体重迅速增长大脑功能特点心脏结构、功能完善化肺功能性器官的发育: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主要受到性激素的调节。

性发育男性受雄性激素的调节,女性受雌性激素的调节第二性征的发育:除性器官以外的男女性各自所特有的征象,主要受到性激素的调节。

(2)男孩第二性征:长喉结、变声、出胡须、出现腋毛阴毛、阴茎睾丸发育等。

女孩第二性征:乳房发育、臀部变圆、出现腋毛阴毛等。

3、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遗精是指男子进入青春期后,有时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排出的现象。

月经是指女子进去青春期后,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

4、进入青春期后,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

第二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六大营养物质。

(膳食纤维为第七营养)(1)三大能源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脂肪:供能物质,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但一般情况下,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

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维生素A:。

缺乏时,皮肤粗糙,夜盲症、干眼症维生素B1:缺乏时,神经炎,脚气病、食欲不振维生素C:缺乏时,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维生素D:缺乏时,佝偻病、骨质疏松症a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时,往往需要点滴葡萄糖液,这是因为葡萄糖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b病人几天吃不下东西,身体明显消瘦,这是因为储存在体内的脂肪等营养物质消耗多而补充少。

3、小肠的结构特点: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分章节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分章节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分章节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每课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XXX,提出了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2、在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可能是黑猩猩。

3、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属于观点。

4、在东非大裂谷地带,古人类学家发现了许多早期古人类化石,化石是石化了的遗体、遗物、遗迹。

人类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化石是XXX少女。

1929年,XXX发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他们大约生活在距今50万∽20万年前。

5、促进森林古猿下到地面生活的环境变化是森林大量消失。

6、促使森林古猿下到地面生活后,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身体形态结构的变化,一代一代的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前肢则解放出来,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能够使用和制造工具。

7、人类起源于发展示意表:森林古猿地面直立行走前肢解放制造工具、从事劳动大脑发达语言文字人类社会8、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根本区别是:运动方式不同;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脑发育的程度不同。

第二节人的生殖1、男性生殖体系的结构和功能(P9侧面和正面表示图):产生和分泌雄性激素阴囊:保护(1)内生殖器附睾:储存和输送(3)外生殖器输精管:输送:排精、排尿(2)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2、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P9侧面和正面示意图)卵巢:发生卵细胞和渗出雌性激素(1)内生殖器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2)外生殖器:即外阴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3、和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

1:小,需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

卵细胞:球形,成熟的卵细胞是人体内最大的细胞。

4、一个人的发育起始于受精卵的形成。

受精(1)概念: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2)场所:输卵管5、怀孕(1)概念:与卵子结合后形成的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移动高子宫,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就是怀孕。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总复习知识点总结梳理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总复习知识点总结梳理

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 人的由来一、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森林古猿生活在距今 1200多万年前,广泛分布于亚、非、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现代类人猿与森林古猿都适于树栖生活,古人类与人类在地面上生活。

2、四种现代类人猿:长臂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 。

其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

3、从猿到人进化的原因:自然环境的变化。

4、研究人类起源的直接证据是古人类化石。

二、人的生殖1、男性生殖系统:主要器官是 WL ,其功能是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2、女性生殖系统:主要器官是密里,其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3、生殖过程:输卵管一,细胞分裂 「 精子和卵细胞Q 十受精卵处上胚泡 in 口段隹一胎儿工“舞儿子宫;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 卵黄;为胎儿的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是胎儿在8周左右出现人形,40周发育成熟,共266天。

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阴道产出的 过程叫做分娩。

三、青春期1、一般来说,男孩进入青春期比女孩晚两年。

2、青春期的身体变化:(1)身高突增;(2)神经系统以及心、肺 功能明显增强;(3)性器官发育 并出现第二性征。

男孩出现 遗精,女孩会来 月经。

(4)青春期禁止吸烟、喝酒。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糖类、脂肪、蛋白质等六类营养物质。

1、糖类、蛋白质、脂肪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生命活动 提供能量。

其中,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 身体的 重要原料。

也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 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 %。

2、无机盐和维生素4、“第七类营养素”是 膳食纤维(人体无法消化,但其能促进胃肠蠕动。

)二、消化和吸收1、水、无机盐、维生素 能够直接通过细胞膜被细胞吸收,淀粉、蛋白质、脂肪必须先分解成小分子 有机物,才能被细胞吸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各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一章:人体和卫生
1.细胞生命周期、组成及功能
2.生殖细胞的形成与生殖
3.生活中常见的传染病
4.保持身体健康的小窍门
5.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
第二章:生物和环境
1.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组成
2.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
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4.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5.生态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
第三章:植物生长发育和繁殖
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2.植物的组成部分与功能
3.植物生长的条件
4.植物的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5.植物种子的结构和传播
第四章:动物调节和支持系统
1.动物的体内环境
2.调节体内环境的方式
3.人体的调节和支持系统
4.骨骼和关节
5.运动及其对身体的影响
第五章:动物间的相互作用
1.食物链与食物网
2.生物群落的特点和分类
3.群落内的相互关系
4.生物在环境变化中的适应
5.自然界中物种数量和种类分布的规律
第六章:遗传和基因工程
1.遗传及其规律
2.数学遗传学
3.基因工程的发展和意义
4.转基因生物的利与弊
5.克隆技术和遗传咨询
第七章:人类活动与资源保护
1.稀缺性和资源
2.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3.资源合理利用的措施
4.经济活动和生态问题的关系
5.环保行动的意义和方法
以上是生物七年级下册所有知识点的归纳。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生物复习知识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生物复习知识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生物复习知识总结细胞与生命- 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是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的。

- 细胞的种类有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真核细胞比原核细胞复杂。

- 细胞的功能有营养摄取、物质运输和废物排出等。

- 细胞分裂是细胞繁殖和生长的基础,分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 细胞的特殊功能有神经细胞传递信号、肌肉细胞收缩等。

动物和植物的生活- 动物根据食物来源分为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和杂食动物。

- 动物根据栖息地分为陆生动物、水生动物和空中动物。

- 动物的呼吸方式有肺呼吸、鳃呼吸和皮肤呼吸。

-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己所需的有机物质。

- 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生物的分类- 生物根据营养方式分为光合生物和化学合成生物。

- 生物根据细胞结构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

- 生物根据进化关系分为五界:动物界、植物界、菌物界、原生界和古生界。

- 生物根据形态特征分为动物门、植物门和原生门等。

生物的遗传与进化- 遗传是指生物通过基因传递给后代的特征和性状。

- DNA是生物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具有双螺旋结构。

- 基因是DNA上的特定序列,决定了生物的遗传特征。

- 进化是生物种群逐渐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

- 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分布和生物胚胎发育等。

生物的健康与环境- 生物的健康与环境密切相关,环境污染会影响生物的生存和健康。

- 生物的健康受到遗传和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 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减少污染、节约资源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

- 生态平衡是指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状态。

-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生物的一些复知识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归纳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一、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1、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2、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二、人类的进化过程:1、进化的原因:环境的变化和自身形态结构的改变;2、直接依据:化石;3、进化过程: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直立行走→使用工具→使用火→产生语言→现代人类。

4、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

第二节:人的生殖一、生殖系统★、概念: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1、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内生殖器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输精管:输送精子#、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外生殖器阴囊:保护睾丸#、阴茎:排精、排尿2、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内生殖器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阴道:月经流出,胎儿产出的通道#、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场所。

二、生殖过程:1、受精: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结合形成受精卵。

2、胚胎发育:受精卵→胚胞---胚胎→胎儿→婴儿;3、胚胎营养:#、早期:来自卵细胞卵黄;#、后期: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分娩:从受精到胎儿成熟一般是38周时。

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阴道产出地过程叫分娩。

第三节:青春期一、青春期身体变化:1、形态特点:身高、体重迅速增长2、功能特点:肺、大脑、心脏结构、功能完善化3、性器官的发育: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性发育,主要受到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的调节)二、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卫生:1、正确对待自身的身心变化,保持心理平衡;2、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情操;3、开展正常交往,自尊自爱。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一、供能物质:1、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2、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3、脂肪:脂肪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二、非供能物质:1、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2、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如: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铁(构成血红蛋白)3、维生素: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生命的奥秘1. 生命的定义及特征2.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结构及功能3. 分子是生命的基本组成部分,分子的种类与特征4. 生物界的分类,分类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章生命的起源1. 太阳系和地球的形成2. 生命起源的可能途径3. 生命起源的条件和时期4. 生命起源的地点和时间第三章生物多样性1.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价值2. 动植物的分类及特征3. 动植物的生活适应性及其表现形式4. 区域自然资源的保护及其意义第四章环境与生物的关系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2.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3. 环境与生物的适应性和互惠关系4. 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五章暖血动物的内部环境1. 动物内部环境的形成和调节2. 暖血动物的体温调节及其特点3. 暖血动物的消化系统及其特点4. 暖血动物的呼吸系统及其特点第六章冷血动物的内部环境1. 冷血动物的生活特点及其分类2. 冷血动物的体温调节及其特点3. 冷血动物的消化系统及其特点4. 冷血动物的呼吸系统及其特点第七章植物的营养与生长1. 植物的器官和组织结构2. 植物的营养成分及其吸收方式3. 植物的生长方式和周期4. 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和调节原理第八章细菌的世界1. 细菌的形态和分类2. 细菌的结构和功能3. 细菌的繁殖和生存方式4. 细菌的应用和危害以上是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的知识点总结,对于学习该教材的同学可以根据这些知识点进行系统性学习和掌握。

同时,在学习中也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操作,从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人教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全)

人教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全)

人教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人类的进化过程:原因:森林大量消失,树栖生活为主的森林古猿为了适应环境下地生活,逐渐能直立行走、制造并使用工具、使用火、大脑发育、产生语言、最后进化成人类。

3.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类人猿是黑猩猩。

4.化石:也就是石化了的遗体、遗物、遗迹。

是研究人类起源与进化的最直接有力的证据。

第二节人的生殖1.生殖系统(1)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内生殖器:睾丸:男性最主要的性器官,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附睾:位于睾丸的背面,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输送精子。

外生殖器: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

阴囊:保护睾丸和附睾。

阴茎和尿道:排精、排尿。

(2)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内生殖器:卵巢:女性最主要的性器官,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阴道:月经流出,精子进入、胎儿产出的通道。

外生殖器:即外阴。

(3)精子、卵细胞和受精:精子:雄性生殖细胞,较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

卵细胞:雌性生殖细胞,球形,人体内最大的细胞。

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卵形成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

受精场所:输卵管。

2.胚胎的发育和营养:(1)发育:发育场所:初期在输卵管内。

随后,在母体子宫内继续发育38周左右。

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到子宫内,在子宫内膜种植下来,称为怀孕。

胚泡继续细胞分裂和分化,发育成胚胎。

怀孕后8周左右,胚胎发育成胎儿,呈现出人的形态。

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2)营养: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卵黄;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资和氧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

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

因此,胎盘是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器官)。

3.“试管婴儿之父”罗伯特·爱德华兹,2010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生物重点知识汇总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一、19世纪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

四种现代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猩猩。

二、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使得部分古猿进化成现代人。

第二节人的生殖一、生殖系统参看教材第9页的图。

一、生殖过程1、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胚泡。

胚泡移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

胚泡发育成胚胎。

胚胎经过8周左右形成胎儿。

胎儿经过40周左右从母体的阴道排出。

新生儿诞生。

2、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

废物从胎盘经母体排出。

第三节青春期一、青春期的身体变化1、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

2、一些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

3、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4、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

二、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第四节计划生育一、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二、计划生育1、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已经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2、计划生育有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三、计划生育的意义。

1、坚持晚婚、晚育,对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对个人来说,有利于青年的健康、工作和学习。

2、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

3、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一、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二、糖类、脂肪、蛋白质1、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

并且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葡萄糖、蔗糖、淀粉都属于糖类。

3、肥肉、大豆、花生等食物含有较多的脂肪。

4、奶、蛋、鱼、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三、水和无机盐1、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

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以及尿素等废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

2、人体需要含钙、磷、铁、碘、锌的无机盐。

四、维生素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量也都很少。

但其他营养物质不能代替它。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一、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1、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开始部分,对食物只具有初步消化作用。

2、消化主要是通过多种消化酶的作用而进行的,除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以外,胃、小肠等器官中还有许多种消化酶。

3、胆汁也是一种消化酶,对脂肪能起乳化作用,有利于对脂肪的消化。

4、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

消化道是一条很长的管道。

消化腺分两类:一是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一是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

二、营养物质的吸收1、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角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

2、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这是与小肠的长度和内壁结构特点相适应的。

第三节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一、合理营养1、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

2、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餐。

3、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30%左右。

二、时刻注意食品安全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一、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

呼吸系统具有适合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和功能。

二、呼吸系统的组成1、呼吸系统中的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叫做呼吸道。

2、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系统。

三、呼吸道的作用1、具有保证气体顺畅通过的结构。

2、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3、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所以我们要保持环境中的空气新鲜、清洁。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1、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

一分种大约呼吸16次。

2、胸廓横向的扩张和收缩,是肋骨间的肌肉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3、胸廓扩张吸气,收缩呼气。

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1、气体在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肺泡。

2、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这毛细血管壁和肺部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

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一、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二、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1、控制污染物排放是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

2、植树造林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一、血液是幅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

二、血浆1、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是血浆。

2、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三、血细胞1、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2、血液分层后,红细胞在下层,呈红色;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白色。

3、红细胞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

4、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

5、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呈红色。

6、红细胞因有血红蛋白而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7、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但数量少。

8、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一、三种不同的血管: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二、动脉1、动脉是将血浆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2、动脉的管壁较厚、弹性大,管内血流的速度快。

3、动脉最后变成了毛细血管。

三、毛细血管1、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

2、毛细血管的内径小,管壁薄,速度最慢,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四、静脉1、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2、静脉的管壁较薄、弹性小,管内血流的速度慢。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心脏的结构和功能1、心脏解剖图。

2、心脏的结构是与它的功能相适应的。

二、血液循环的途径1、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

2、体循环把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3、肺循环: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

4、肺循环把静脉血变成动动脉血。

5、人在安静状态下,心室每次射出的血量大约为70毫升。

人体内的血液总量大约为4000毫升。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一、血型的发现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德斯坦纳把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O型。

二、同型输血1、输血的时候,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2、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

三、血量和输血1、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

2、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3、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一节尿的形成和排出一、泌尿系统的组成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

二、尿的形成1、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2、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人体每天形成原尿大约150升。

3、原尿经肾小管后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形成尿液,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约为1.5升。

三、尿的排出1、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2、排尿的作用:一是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

二是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人粪尿的处理一、一个成年人一年要排出约800千克的人粪尿。

二、人粪尿的价值1、人粪尿属于农家肥。

2、人粪尿具有来源广、养分全、肥效持久、能够改良土壤和成本低等优点。

三、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1、人粪尿中含有大量的病菌、虫卵和其他有害物质。

2、利用人粪尿产生沼气。

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3、高温堆肥。

4、兴建生态厕所。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一、眼和视觉1、眼睛的成像原理和照像机成像原理是一样的。

2、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3、人的瞳孔的大小根据外界环境光线的明暗可以自动调节。

二、近视及其预防三、耳和听觉1、耳是人的听觉器官。

2、人耳由外耳、中耳、内耳组成。

四、鼻、舌也是感觉器官。

五、皮肤具有感受外界冷、热、痛、触、压等刺激的功能。

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一、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1、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2、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

3、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周围神经系统。

二、神经元1、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神经末梢。

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二、反射的定义: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叫反射。

三、反射弧1、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反射弧完成的。

2、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复杂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

3、人体通过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反射,来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从而能够对体内外的刺激迅速作出适当的反应。

第四节激素调节一、内分泌腺分泌激素1、睾丸、卵巢等都是内分泌腺。

2、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激素。

3、人体的内分泌腺构成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

4、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少,作用大。

二、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也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

概括地说,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一、酸雨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被称为“空中死神”二、含汞、银、镉的固体废弃物和工业废水,也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三、控制废电池危害的根本措施是禁止生产和销售危害性大的电池。

第三节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单元小结1、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2、人作为一个个体,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

男性和女性的生殖有很大的差别,共同担负着生殖的功能。

3、人的生活离不开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还要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从人体与环境的关系来说,营养物质和氧气来自生物圈,体内的废物也要排放到周围环境中。

从人体自身的结构和生理来说,人体靠消化系统吸收营养;靠呼吸系统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靠排泄系统排出尿素等废物;靠循环系统在体内运送这些物质。

这些系统都有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的形态结构。

4、人处于复杂多变的环境中,需要对外界刺激及时做出适当的反应;人体内部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也需要统一协调。

这些都有赖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

5、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不仅仅是由于自身的生理活动,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更为显著。

甚至影响到整个生物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