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病的辩证施护

合集下载

消渴的辩证施护

消渴的辩证施护

消渴的辩证施护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尿浊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疾病,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素体阴虚,复因饮食失节、情志不遂、劳欲过度所致,是当今多发于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常见的辩证分型有:津伤燥热、阴精亏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淤血阻滞。

并根据不同的辩证分型予以不同的护理。

标签:消渴;辩证施护;辩证分型1津伤燥热烦渴引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消谷善饥,身体渐瘦。

大便秘结,四肢乏力,皮肤干燥。

舌红而干,苔薄黄或苔少,脉滑数或弦细或细数。

治以清热生津。

辩证施护:易食苦瓜、菠菜、番茄、萝卜、西瓜翠衣等清热养阴生津之品。

蚌肉熟食能滋阴养血,清热解毒。

食疗方:地黄粥(干地黄、小米)。

让患者注意休息,可以适当活动,不能过度疲劳。

饮食按医嘱严加控制,当饥饿难忍时,可添加如白菜、油菜,也可食用南瓜、冬瓜、豆芽菜等。

口渴甚者可给山药、麦冬煎水代茶饮,控制睡前饮水量,也可配合耳穴埋籽,主穴:胰、胆、内分泌、缘中,配穴:肺、肝、脾、胃、神门、肾上腺。

并保持口腔清洁,应选用软毛牙刷,刷牙时动作要轻柔,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或银花甘草液漱口。

2阴精亏虚尿频量多,浊如脂膏,口干欲饮,形体消瘦。

五心烦热,骨蒸潮热,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乏力,遗精,失眠,盗汗,皮肤干燥瘙痒,舌红,舌体瘦而干,苔少或薄白,脉细或细数[1]。

治以滋补肝肾,益精养血。

辩证施护:易食黑豆、海参等补肾益精之品,可用枸杞子、鲜生地黄煎水代茶饮。

食疗方:山药粥。

患者宜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活动,饮食方面要严格遵照规定进食,不可另行加食,有饥饿者可适当进一些具有降糖止渴作用的食物,如猪胰、苦瓜、豇豆、豌豆等。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个人皮肤、足的卫生,保持臀部及会阴部皮肤清洁,勤换内裤。

如有皮肤瘙痒、疖肿、痈疽或破溃者,嘱患者切勿搔抓,不可自行处理各种伤口,以免引起皮肤的感染。

合并末梢神经病变者,应避免使用热水袋、电热毯、暖宝等保温用品,以免引起烫伤皮肤。

3气阴两虚口渴欲饮,能食善饥,尿频量多,神疲乏力。

消渴病的辨证施护

消渴病的辨证施护

消渴病的辨证施护消渴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是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为典型症状。

中医学认为;消渴病是由于五脏禀赋不足,加上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诱因而导致的脏腑阴虚燥热、津液输布失常的一种疾病。

本病的基本病机为阴虚燥热、阴阳失调。

故在治疗和护理上,应遵循清热滋阴,调整阴阳的基本法则。

临床上根据辩证,早期多采用清热生津、益气养阴、清热泻火。

中、后期则采用健脾益气、滋补肝肾、补肾固精、活血通脉等治法。

1.一般护理1.1节饮食、慎起居:饮食有节可以运脾健胃,滋养阴津;饮食不节,可导致脾失健运,内热蕴结,化燥耗津而发本病,故调节饮食是本病的基础治则,也是本病护理的重点。

消渴病人的饮食问题在治疗上和预防疾病过长中是关键,饮食不节是诱发本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重视饮食护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消渴病人的饮食治疗,不论病情的轻重都要严格控制饮食,坚持饮食疗法。

在护理中,首先要取得病人的合作,并说明饮食的调节对疾病的重要性,严格遵医嘱进食,保持正常体重。

饮食宜以清淡素食,可食少量瘦肉及豆制品,忌肥甘厚味及含糖量高的食物、水果等。

如病人按规定饮食后,仍感饥饿,可食炒大豆、花生等食品充饥。

同时要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使其休息好、睡眠好。

1.2加强精神、情志护理:精神情志护理是促使病情好转的重要环节。

情志失调,五志过极,郁怒不舒,日久化火,火热炽盛,消火乐肺、胃、肾之阴发为消渴。

祖国医学认为:七情太过,易发百病。

在护理病人过程中发现,有的病人烦躁易怒,对疾病没有信心,甚至有的不愿意接受治疗,针对这一情况,护理人员配合与患者谈心,体贴安慰病人,耐心劝导,解其郁结,消除顾虑,使病人心情舒畅,情绪乐观,帮助病人树立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积极配合临床治疗。

1.3加强皮肤护理:《圣经总录·消渴门》指出:“消渴者……久不治,则经络壅塞,留于肌肉变为痈疽”,故做好皮肤护理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注意皮肤清洁卫生,经常洗澡,避免抓破皮肤产生感染。

消渴辨证施护及健康指导-路红

消渴辨证施护及健康指导-路红
辨证:小便频数,浑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面 容憔悴,耳轮干枯,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肢冷, 阳痿或月经不调,舌苔淡白而干,脉沉细无力。治疗: 温阳滋阴,补肾固摄。
施护:(1)密切观察病情,注意水肿、酮症酸中 毒及中风等并发症的发生,如患者出现头晕头痛,食 欲不振,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呼气有烂苹果味,可确 定为酮症酸中毒,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抢救,纠正酸 中毒。(2)下消病人饮食应忌盐,给无盐或淡食,以 防加重病情,不吃或少吃含糖之品。 (3)多尿的护理: 用单方沙苑子为末冲服,每次 10 g,每日 2 次;还可 食山药粥、薏米粥;亦可用生地黄 20 g,西洋参 2 g, 麦冬 15 g,将上药研碎之后放入棉纸袋内,沸水浸泡 30 min 后可代茶饮用,能够起到滋阳温肾的作用,缩 小便的功效。[5] 并且要记录 24 h 出入水量,注意观 察尿量变化。 3 健康指导 3.1 生活起居护理
第 1 7 卷 第 6 期 2015 年 6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7 No. 6 Jun .,2015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15.06.089
消渴辨证施护及健康指导
路红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2)
Medicine,Shenyang 110032,Liaoning,China)
Abstract:Diabetes is a kind of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the clinical syndrome manifestations which are polyphagia,polyuria,fatigue,weight loss,or the sweet taste of urine. Nursing staff should take corresponding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nursing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ype of patients' syndrome, paying attention to emotion,diet,drugs,skin nursing,hypoglycemia,symptoms of ketoacidosis and the corresponding treatment,avoiding overgeneralization.Nursing staff should make the patients master basic knowledge of the disease which can help the patients able to deal with emergencies,delay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 nursing effect.

消渴的辨证施护

消渴的辨证施护
关节镜下行半月板损伤手术治疗,手术过程均在镜下 直视操作,有利于判断半月板损伤的切除范围,形成稳定 的半月板边缘; 如无软骨损伤的术后可早期下床活动,不 需佩戴支具,并可早日出院,降低患者医疗费用,节约医疗 资源,减轻患者及社会负担; 关节镜下手术属于微创手术, 手术镜像系统及手术器械在相对狭窄的空间内操作,对术 者镜下“三角技 术 ”不 熟 练 者 不 可 勉 强 施 行,手 法 粗 暴 器 械容易折断而终止手术,同时易造成关节软骨的损伤,加 速膝关节的退变。术后康复及功能锻炼包括踝泵练习,可 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活动,可防 止肌肉萎缩及膝关节不稳; 膝关节伸屈功能锻炼,可预防 膝关节粘连,改善膝关节伸屈活动度,防治关节僵硬,这些 措施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罗大辉,李艳霞,李海波,等. 玻璃酸钠用于膝关节半月板损 伤关节镜治疗术后近期疗效评价[J]. 华西医学,2012,27 ( 12) : 1862 - 1863.
[2] 陈启明. 实用关节镜手术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100.
[3] Mark D Miller,Brian J Cole. 关 节 镜 教 程: 临 床 技 术 指 南 [M]. 朱振安,王友,译.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 435.
关节镜是近代微术,关节镜已成为半月板损伤 诊断治疗的有 效 选 择,可 最 大 范 围 保 留 半 月 板 稳 定 的 组
织,避免或延缓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的发生; 此方法创伤 小、恢复快、疗效佳、避免或最小化全身反应,降低并发症, 缩短治疗时间,使患者早日康复[8],值得临床推广。
[6] 吕厚山. 现代人工关节外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12( 1) : 212.

消渴病人的辨证施护

消渴病人的辨证施护

糜烂 ,故要 坚持 饭前 、饭 后 、睡前 漱 口,可用 金 银 花 、 甘草水漱 口;如 口腔糜烂可用锡类散吹入局部。 3.3 皮肤 护理 消渴 日久 ,燥热 内结 ,营阴被灼 ,脉络 瘀阻 ,蕴毒成脓 ,易发疮 疖、痈疽 。因此要加强 皮肤及 外 阴护理 ,勤洗澡 ,勤换 内衣保 持局部清 洁干燥 。外 阴 瘙痒者 ,可用苦参煎水或 洁尔阴溶液 熏洗 坐浴 ;皮肤溃 烂者 ,可用双料喉 风散喷敷 。鞋袜不要过 紧 ,避 免肢端 血 液 循 环受 阻 。 3.4 生活护理 室 内应保 持 空气流 通 ,阳光 充 足 ,温 湿度适 宜 。医护 人 员要 态度 热 情 ,礼 貌待 人 ,使 患 者 处处感 到温 暖 、舒适 。适 当有 规 律 的 活动 是 治 疗消 渴 的一 种 重 要 方 法 ,可采 取 多 种 活 动 方 式 ,如健 美 操 、 太极 拳 、瑜伽 、游 泳 、快 走 、慢跑 等 。轻 、中 型 的病 人可根据 自己的爱好及 身体情 况选择 合适 的运动 方式 , 以不感 到疲 劳为 宜 ,并 持 之 以恒 。肥胖 的病 人应 加 强 锻炼 ,以减轻 体 重 ,利 于 治疗 。天气 寒冷 时 要 注意 保 暖 ,防止着 凉 。 3.5 情志护理 情 志失 调是 消渴 的病 因之 一。患病 之 后 ,患者产生恐惧 、焦虑 、悲观 的情绪 ,影 响治疗 效果 , 甚至加重病情 。护理人员要 理解 、关心 、鼓励病 人 ,给 予精神上的支持 ,讲述该病的相关知识 ,解释治疗 目的, 告知 同种病 治愈的信息 。解除患者 精神上 的焦虑 ,正确 面对疾病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 。 4 辨证 施 护 4.1 上消 多为肺热 津伤 。症状 :烦 渴 多饮 , 口干舌 燥 ,尿频量 多 ,舌 边尖 红 ,苔 薄 黄 ,脉洪 数 。护 理 宜 清热润肺 ,生 津 止渴 。应控 制 食 量 ,清淡 饮 食 ,多食 具有生津 清热养 阴作用 的蔬菜 ,如苦 瓜 、菠 菜 、番 茄 、 萝 卜等 。忌 烟酒及 辛辣 之 品。上 消烦 渴 多饮 可用 山茱 萸 、麦 冬 、鲜芦 根 、乌梅 、五 味 子 、玄参 等 泡 水 代 茶 饮 以生津 止 渴 。大便 秘 结 者 ,多饮 水 ,多食 纤 维 素 丰 富的蔬 菜 ,如 芹 菜 、丝瓜 、韭 菜 、萝 卜等 ,可 以促 进 肠 蠕动 ,保 持大 便 通 畅 ,使燥 热 下行 。也可 用 番 泻 叶 泡水服 。如见 疲 惫乏 力 、心慌 气 短 ,为气 虚 之 象 ,可 用大枣 、枸杞子 、山药 、粳米 ,加水 小 火熬成 粥食 用 , 具有益气 养阴之功 。 4.2 中消 多 为 胃热 炽 盛 。症 状 :多 食 易饥 , 口渴 , 尿多 ,形体 消瘦 ,大便 秘 结 ,苔 黄 ,脉 滑 实有 力 。护 理宜清 胃泻 火 ,养 阴保 津 。保 持 病 人情 绪 稳定 ,避 免

消渴的辨证施护和健康指导

消渴的辨证施护和健康指导

消渴中医康复指导及健康教育一、辨证施护1.下焦湿热(1)主要症状:小便热赤带血,血色鲜红,面赤,心烦,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2)施护措施①病室环境:保持安静,干燥,通风良好。

②饮食调护: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如梨、橘子、马兰头等。

③情志调护:避免情志刺激,郁怒动火,以免影响病情。

④药物内治:治以清利湿热、凉血止血,方选小蓟饮子加减。

常用药有栀子、竹叶、木通等。

口舌糜烂者,外用绿袍散或锡类散涂敷。

⑤其他疗法:可用鸡蛋一个,钻一小孔,放入大黄粉1g,湿纸盖孔上,放饭锅上蒸熟之,对尿血有治疗作用。

⑥药后观察:观察患者血尿的量、颜色及其性质等变化。

⑦康复指导: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鼓励患者多喝水,必要时静脉补液,以增加尿量。

冲淡血尿,避免血块堵塞尿路,引起疼痛或排尿困难。

2.肾虚火旺(1)主要症状:小便短赤带血,头晕目眩,耳鸣,神疲,颧红,腰膝酸软,舌质红,脉细数。

(2)施护措施①病室环境:保持安静,空气清新,温度适宜。

②饮食调护:饮食宜清淡而有营养,忌辛热动火之品。

多食河鱼、瘦肉、甲鱼等。

③情志调护:血尿原因较复杂,一时难以明确者,易出现紧张、焦虑情绪,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解释病情并给予安慰。

④药物内治:治以滋阴降火、凉血止血,方选知柏地黄汤加减。

常用药有生地黄、阿胶、墨旱莲等。

⑤其他疗法:血尿量多者当及时补充血容量,或给予抗休克治疗。

⑥药后观察:观察患者全身营养状况,有无消瘦、贫血。

⑦康复指导:节制房事,避免过度疲劳。

3.脾肾两虚(1)主要症状:小便频数带血,血色淡红,食少,精神疲惫,面色萎黄,腰背酸痛,头晕耳鸣,舌质淡,脉细弱。

(2)施护措施①病室环境:安排单人房间,室内保持安静,空气流通,温度适宜。

②饮食调护:长期尿血者可致贫血,应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牛肉、肝、蛋黄等。

③情志调护:严重尿血的患者多恐惧不安,甚至烦躁,当给予安慰,并充分解释。

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④药物内治:治以补脾益气,补肾固涩,方选补中益气汤、无比山药丸加减。

消渴病的中医护理常规及辩证施护

消渴病的中医护理常规及辩证施护

消渴病消渴病是以多尿、多饮、多食、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

病机为禀赋不足,阴虚燥热,多与血瘀密切相关。

病位主要在肺、胃、肾。

主要指西医糖尿病。

一、护理常规【临床表现】典型症状为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简称三多一少。

病久常并发眩晕,肺痨、胸痹、中风、雀目、疮痈等。

严重者可见烦渴,头痛,呕吐,呼吸短促,甚或昏迷厥脱危象。

【临证护理】1、做好病情观察,观察神志、血压、视力、舌脉、皮肤、口渴程度,进食量,血糖变化。

必要时记录24小时出入量;每周测体重。

2、口渴时可用鲜芦根或天花粉煎水代茶饮,大便干结时可用大黄,玄参泡水服或指压长强,大横等穴。

3、多食者可食新鲜蔬菜以增加饱腹感,宜食山药、木耳等益气养阴食品,适当增加运动量。

4、多尿,腰膝酸软者可用艾灸肾俞,关元,三阴交等穴。

5、注意用眼卫生,指导足部保健按摩穴位及方法,保持口腔、皮肤、会阴及足部卫生,防止感染。

【饮食护理】1、根据患者身高,体重,年龄,体力活动程度,计算出每日的总热量,三大营养物质的供应量。

2、注意饮食调护,平衡膳食,忌肥甘厚味之品,定时定量进餐。

【用药护理】1、严格按医嘱用药,观察用药后反应。

2、胰岛素治疗者指导其胰岛素注射方法、存储方法、注射部位及不良反应等。

3、中药汤剂宜偏温凉服用。

阴阳两虚患者宜温服。

【并发症护理】1、酮症:如出现神昏、烦躁不安、呼吸有烂苹果味、呼吸深快、血压下降、肢冷、脉微欲绝时,及时报告医师,紧急配合处理。

2、低血糖:如出现大汗淋漓、饥饿、心悸、头晕等,及时给予糖果、饼干、果汁等口服或静脉推注50%GS,监测血糖。

【健康指导】1、调畅情志,增强与慢性疾病作斗争的信心,保持乐观2、坚持饮食、运动疗法,根据病情,选择适当运动方式3、遵医嘱用药,定期病情监测。

外出时携带诊疗卡及糖果、饼干。

4、慎起居,避免疲劳,顺应四时变化增减衣物,保持口腔、会阴等清洁卫生,注意足部自我按摩保健。

二、辩证施护【热盛伤津】1、主证口干咽燥,渴喜冷饮,易饥多食,尿频量多,心烦易怒,口苦,溲赤便秘,舌干红,苔黄燥,脉细数。

消渴病的辩证施护-V1

消渴病的辩证施护-V1

消渴病的辩证施护-V1消渴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主要表现为口干、咽干、多饮、多尿等症状。

虽然症状不太明显,但如果不注意日常护理,容易引起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在对消渴病进行治疗的同时,要注意辩证施护,促进健康恢复。

一、辩证施护的原则辩证施护是中医药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主要是指针对患者不同的病情和症状,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在对消渴病进行辩证施护时,有以下原则:1. 以调节气血为主要目标。

2. 以平衡阴阳为基本要素。

3. 根据病情适当使用中药,如山药、枸杞、桑叶等。

4. 留意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过度饮酒和咖啡。

5. 需要适度的运动和睡眠。

二、针对症状的辩证施护1. 口渴、多饮对于口渴多饮的症状,可以适当调整饮食,少吃辛辣、烟酒等刺激性食物,多食用生活中常见的梨子、火龙果等水果。

此外,每天适当多喝水也是必要的,但是需要注意不要过度。

2. 咽干、口干这种症状在消渴病中比较常见,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多喝水并多涂抹喉咙口腔润滑剂。

平时也可以适当多嚼口香糖,消除口干的感觉。

3. 多尿、尿量增加在遇到这种症状时,需要搭配适当的中药治疗,如党参、黄芪、五味子等。

同时,每天需要适当多喝水,增加补充水分的次数,避免身体失水。

4. 皮肤瘙痒、干燥消渴病引起的皮肤干燥、瘙痒症状,可以使用滋润性的皮肤乳液,如润肤霜、橄榄油等,适当搭配食疗,多吃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如海藻、鲍鱼、石斑等。

三、注意日常护理除了需要针对不同症状采取相应的措施外,消渴病的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护理和预防。

如保持规律的生活方式、节制饮食、多参加体育锻炼等等。

总之,在对消渴病进行辩证施护时,需要针对患者不同的病情和症状,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同时,还需要坚持日常护理和预防,促进健康恢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对症治疗药物 ? 中药:辅助降糖、降压、调脂、降黏,
减轻症状,预防糖尿病的相关病变
【教育和心理疗法】
? 教育: 增加糖尿病知识,减少无知的代 价。例如每月进行一次院内大型糖尿病 患者教育,每周进行一次科内住院患者 健康教育。
【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 (教育与护理)
? 1.控制饮食 ? 2.适当运动 ? 3.药物治疗 ? 4. 糖尿病教育 ? 5.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监测
【饮食疗法】
? 控制总热量:主食、副食、零食 ? 合理营养成分:碳水化合物(55%)
、脂肪(25% )、蛋白质(20% ) ? 定时定量:一天三餐,一餐主食量基
一、中医诊断标准
? (1 )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等 具有特征性的临床症状,是诊断消渴的 主要依据。
? (2 )有的患者初起时“三多症状”不 典型,但若于中年之后发病,并发眩晕、 肺痨、胸痹心痛、中风、雀目、疮痈等 病证者,应考虑消渴的可能性。
? (3 )消渴的家族史可供诊断参考。
【诊断与鉴别诊断】
饮,多食易饥,溲赤便秘,舌红苔黄, 脉细滑数,或细弦数。 ? 【病机】肺胃热盛,耗伤津液。 ? 【治法】养阴清热,生津止渴。 ? 【方药】白虎汤、消渴方加减。
【辨证论治】
? 2.气阴两虚证 ? 【症状】咽干口燥,倦怠乏力;多食易
饮,口渴喜饮,气短懒言,五心烦热, 心悸失眠,溲赤便秘,舌红少津液,苔 薄或花剥,脉细数无力,或细而弦。 ? 【病机】元气亏虚,阴液内耗。 ? 【治法】益气养阴,润燥生津。 ? 【方药】六味地黄丸、生脉饮加减。
过食肥甘 醇酒厚味 辛辣香燥
脾失健运 积热内蕴
化燥伤津 消谷耗液

忧郁恼怒 肝气郁结

思虑过度 郁久化火 消灼肺胃阴津
房室不节 劳欲过度
肾精亏损 虚火内生 →上燔肺胃 固摄无权
【病因病机】
二、病机 1.病变机理为阴津亏损,燥热偏胜。 2.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
因果。 3.病变关系到肺、胃、肾,尤以肾
【辨证论治】
? 3.阴阳两虚证 ? 【症状】神疲乏力,咽干口燥,腰膝酸
冷,或手足畏寒、夜尿频多;头晕眼花, 心悸失眠,自汗易感,气短懒言,颜面 肢体浮肿,男子阳痿,女子性欲淡漠, 舌体胖大,有齿痕,脉沉细无力。 ? 【病机】阴损及阳,肾阳衰微。 ? 【治法】滋阴温阳,利水消肿。 ? 【方药】右归饮加减。
致。西医学的尿崩症,因具有多尿、 烦渴的临床特点,与消渴病有某些相 似之处。
糖尿病的概念
? 致病原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 ? 主要问题:胰岛素分泌不足+抵抗 ? 基本改变:血糖增高+其他代谢紊 乱
糖尿病血糖诊断标准
空腹
餐后 两小

服糖 后两 小时
< 6.1 (110) 正常 和
< 7.8 (140) 正常
< 7.8 (140) 正常
6.1~7.0 空腹血糖受损
↑ 糖尿病前期
↓ 7.8~11.1 糖耐量受损
≥ia 7.0 (126) 糖尿病 或
≥ 11.1 (200) 糖尿病
≥ 11.1 (200) 糖尿病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禀赋不足 2.饮食失节 3.情志失调 4.劳欲过度
【病因病机】
禀赋不足(阴虚体质)— 内因
本固定 ? 高纤维饮食:粗粮、蔬菜、水果 ? 清淡饮食 :少油、少盐、低糖 ? 戒烟酒
【运动疗法】
? 持之以恒:每周5 次以上,每次半小时以 上
? 量力而行:避免强烈、竞争性运动,适 宜心率 = 170 - 年龄
? 有氧运动:强度适中、时间较长、有节 奏的全身运动
【药物疗法】
? 口服降糖药、 胰岛素、降压药、调脂药 、降黏药、减肥药
为关键。 4.消渴病日久,百证变出。
【病因病机】
消渴病日久病机转化: ? 阴损及阳,阴阳俱虚 ? 病久入络,血脉瘀滞 消渴病日久常见变证: 痈疽---燥热内结,血络不畅,蕴毒成痈 雀盲---精血不能上承 肺痨---肺燥阴伤,痨虫侵入 中风---阴虚阳亢,痰瘀阻络 水肿---脾肾阳衰,水湿内聚
【诊断与鉴别诊断】
二、鉴别诊断 1.口渴症:口渴症是指口渴饮水的 一个临床症状,可出现于多种疾病过 程中,尤以外感热病为多见。
【诊断与鉴别诊断】
二、鉴别诊断
2.瘿病:瘿病中气郁化火、阴虚火旺的类 型,以情绪激动,多食易饥,形体日渐消瘦, 心悸,眼突,颈部一侧或两侧肿大为特征。 其中的多食易饥、消瘦,类似消渴病的中消, 但眼球突出,颈前生长肿物则与消渴有别。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病位―上消 中消 下消 2.辨标本―阴虚为本 燥热为标 3. 辩兼夹证 4.辩本证与变证
【辨证论治】
二、治疗原则 ? 清热润燥---治其标 ? 养阴生津---治其本
治分三消,立足于肾 新久异治 防治变证
【辨证论治】
? 1.阴虚热盛证 ? 【症状】咽干口燥,心烦畏热,渴喜冷
【辨证论治】
? 4. 血瘀脉络证
? 【症状】胸痛,胁痛,腰痛,背痛,部 位固定,或为刺痛,肢体麻木,疼痛夜 甚,肌肤甲错,口唇紫暗,面部瘀斑, 舌质暗,有瘀斑,舌下脉络青紫纡曲, 脉弦,或沉而涩。
? 【病机】血脉涩滞,瘀血痹阻。 ? 【治法】活血化瘀,化痰通络。 ?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辨证论治】
消渴病的辩证施护
? 湖北省中医院内分泌科 徐文华
概说
一、概念 消渴是以多尿、多饮、多食、乏力、
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 种疾病。
古代亦称“消瘅.“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
体重下降 2.年龄体质
【概说】
与西医学的联系 消渴病与西医学的糖尿病基本一
肢体沉重,呕恶眩晕,恶心口粘,头重 嗜睡,舌质淡红,苔白厚腻,脉弦滑。 ? 治法:理气化痰 ? 方药:二陈汤加减
【辩证论治】
? 2.兼血瘀 ? 症状:肢体麻木或疼痛,下肢紫暗,胸
闷刺痛,中风偏瘫,眼底出血,唇舌紫 暗,舌有瘀斑或舌下青筋显露,苔薄白, 脉弦涩。 ? 治法:活血化瘀 ?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 5.湿热困脾证 ? 【症状】胸脘腹胀,或食后饱满,头
身困重,体形肥胖,心胸烦闷,四肢 倦怠,小便黄赤,大便不爽,舌红苔 黄腻,脉滑而数。 ? 【病机】湿热内蕴,脾胃不和。 ? 【治法】健脾和胃,清热祛湿。 ? 【方药】六君子汤加减。
【辩证论治】
? 兼夹证的治疗 ? 1.兼痰浊 ? 症状:形体肥胖,嗜食肥甘,脘腹满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