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常惠传阅读答案翻译译文

合集下载

汉书文言文阅读

汉书文言文阅读

汉书文言文阅读第1篇:汉书文言文阅读项籍字羽,下相人也。

家世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去。

梁怒之。

籍曰:“书足记姓名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耳。

”于是梁奇其意,乃教以兵法。

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

梁尝有栎阳逮,请蕲狱椽曹咎书抵栎阳狱史司马欣,以故事皆已。

梁尝杀人,与籍避仇吴中。

吴中贤士大夫皆出梁下。

每有大徭役及丧,梁常主办,*以兵法部勒宾客子弟,以知其能。

秦始皇帝东游会稽,渡浙*,梁与籍观。

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梁掩其口,曰:“无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籍长八尺二寸,力扛鼎(11),才气过人。

吴中子弟皆惮籍。

----节选自《汉书》1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2分)①封于项②乃教以兵法17.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书足记姓名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耳。

18.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项羽是哪些与众不同之处。

(2分)19.李清照《夏日绝句》和杜牧《题乌*亭》对项羽“乌*自刎”的看法大相径庭,你认同哪种?说明理由。

(2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东《夏日绝句》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亭》*16、*示例:①在②于是17、*示例:读书能够写自己名字就可以了,学剑只能对抗一人,不值得学,要学就学能与万人抗衡的本领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汉书朱云传文言文阅读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10分)故槐里令朱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

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①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②。

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③其馀。

”上④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⑤。

”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

”御史将⑥云下。

云攀殿槛,槛折。

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比干⑦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

于是左将**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

【部编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一、人物传记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16分)孝惠时,(季布)为中郎将。

单于尝为书嫚①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

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

”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

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于胡,陈胜等起。

于今创痍未瘳②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

”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

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③。

至,留邸一月,见罢④。

季布因进曰:“巨无功窃宠,待罪河东。

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

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

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股肱⑤郡,故特召君耳。

”(节选自《史记·季布乐布列传》)【注】①嫚(màn):侮辱。

②瘳(chōu):(伤、病)痊愈。

③使酒难近:意思是,爱喝酒使性子,令人难以亲近。

④见罢:意思是,文帝见过就不理他了。

⑤股肱:这里是“重要”的意思。

1.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2分)于今创痍未瘳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2. 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 吕后大怒.怒.而飞(《北冥有鱼》)B. 人有言其贤.者贤.者能勿丧耳(《鱼我所欲也》)C. 复.有言其勇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D. 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恐.托付不效(《出师表》)3. 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季布)为中郎将”中的“中郎将”是中国古代官职名称,《出师表》中的“侍中、侍郎”也是古代的官名。

B.“单于尝为书嫚吕后”中“单于”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

C.“太后罢朝”中的“罢朝”指帝王退朝或臣子朝罢退归,本文中的意思是退朝。

《周书·若干惠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周书·若干惠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周书·若干惠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周书·若干惠传》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周书·若干惠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周书·若干惠传》原文及翻译周书原文:若干惠字惠保,代郡武川人也。

其先与魏氏俱起,以国为姓,父树利周,从魏广阳王深征葛荣,战没,赠冀州刺史。

惠年弱冠,从尔朱荣征伐,定河北,破元颢,以功拜中坚将军。

复以别将从贺拔岳西征,解岐州围,擒万俟丑奴,平水洛,定陇右,每力战有功。

封北平县男,邑二百户。

累迁镇远将军、都督、直寝、征西将军、金紫光禄大夫。

及岳为侯莫陈悦所害,惠与寇洛、赵贵等同谋翊戴太祖。

仍从平悦,拜直合将军。

魏孝武西迁,除右卫将军、大都督,进爵魏昌县伯,邑五百户。

出为北华州刺史,加使持节、骠骑将军。

大统初,拜仪同三司,进爵为公,增邑五百户。

从擒窦泰,复弘农,破沙苑,惠每先登陷阵。

加侍中、开府,进爵长乐郡公,增邑通前二千二百户。

四年,魏文帝东巡洛阳,与齐神武战于河桥,惠力战破之,大收降卒。

七年,迁中领军。

及高仲密举北豫州来附,太祖帅师迎之。

军至洛阳,齐神武于邙山将以邀我,太祖乃徙辎重于瀍曲,夜勒兵袭之。

及战,惠为右军,与中军大破之,逐北数里,虏其步卒。

齐神武兵乃萃于左军,军将赵贵等与战不利,诸军因之并退。

时会日暮,齐神武兵屡来攻惠,惠击之,皆披靡。

至夜中,齐神武骑复来追惠,惠徐乃下马,顾命厨人营食。

食讫,谓左右曰:“长安死,此中死,异乎?”乃建旗鸣角,收诸败军而还。

齐神武追骑惮惠,疑有伏兵,不敢逼。

至弘农,见太祖,陈贼形势,恨其垂成之功,覆于一篑,于是歔欷不能自胜。

太祖壮之。

寻拜秦州刺史,未及之部,迁司空。

惠性刚质,有勇力,容貌魁岸。

善于抚御,将士莫不怀恩,人思效节。

十二年,东魏将侯景侵襄州,惠率兵击走之。

明年,景请内附,朝议欲收辑河南,令惠以本官镇鲁阳,以为声援。

遇疾,薨于军。

惠于诸将年最少。

《汉书》阅读题解析及原文译文

《汉书》阅读题解析及原文译文

《汉书》阅读题解析及原文译文终军,字子云,济南人也。

少好学,以辩博能属文闻于郡中。

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

至府受遗,太守闻其有异材,召见军。

甚奇之,与交结。

军揖太守而去,至长安上书言事。

武帝异其文,拜军为谒者给事中。

元鼎中,博士徐偃使行风俗。

偃矫制①,使胶东、鲁国鼓铸盐铁。

还,奏事,徙为太常丞。

御史大夫张汤劾偃矫制大害,法至死。

偃以为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存万民,专之可也。

汤以致其法,不能诎其义。

有诏下军问状,军诘偃日:“古者诸侯国异俗分,百里不通,时有聘会之事,安危之势,呼吸成变,故有不受辞造命专己之宜;今天下为一,万里同风。

偃巡封域之中,称以出疆,何也?且盐铁,郡有余臧,国家不足以为利害,而以安社稷存万民为辞,何也?”又诘偃:“胶东南近琅邪,北接北海,鲁国西枕泰山,东有东海,受其铁盐。

偃度四郡口数田地,率其用器食盐,不足以并给二郡也?而直矫作威福,以从民望,干名采誉,此明圣所必加诛也。

”偃穷诎,服罪当死。

上善其诘。

初,军从济南步入关,关吏予军繻②。

军问:“以此何为?”吏曰:“为复传③,还当以合符。

”军曰:“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

”弃繻而去。

军行郡国,所见便宜④以闻,还奏事。

上甚悦。

当发使匈奴,军自请曰:“军无横草⑤之功,得列宿卫,食禄五年。

边境时有风尘之警,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

驽下不习金革之事,今闻将遣匈奴使者,臣愿尽精厉气,奉佐明使,画吉凶于单于之前。

臣年少材下,孤于外官⑥,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窃不胜愤懑。

”上奇军对,擢为谏大夫。

南越与汉和亲,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

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

越相吕嘉不欲内属,发兵攻杀其王及汉使者,皆死。

军死时年二十余,故世谓之“终童”。

(选自《汉书》)注:①制,帝王的命令。

②编,用作通行证的帛。

③传,凭证。

④便宜,利益、好处。

⑤横草,使草倒下。

⑥孤于外官。

孤,远;外官,指使者之职。

初中语文试卷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分类汇编及解析

初中语文试卷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分类汇编及解析

初中语文试卷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分类汇编及解析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季布司马迁孝惠时,(季布)为中郎将。

单于尝为书嫚①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

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

”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

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於胡,陈胜等起。

于今创痍未瘳②”,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

”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

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③。

至,留邸一月,见罢④。

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

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

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

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股肱⑤郡,故特召君耳。

”(节选自《史记·季布乐布列传》)【注】①嫚:侮辱。

②瘳(chōu):(伤、病)痊愈。

③使酒将近:意思是,爱喝酒使性子,令人难以亲近。

④见罢:意思是,文帝见过就不理他了。

⑤股肽:这里是“重要”的意思。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 单于/尝为书熳吕后B. 欲/以为御史大夫C. 上默/然惭D. 故/特召君耳(2)解释文中划线的词。

①是________②贤________③恐________(3)翻译文中画线词句。

①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

②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

(4)概括选文所写的两件事,并说说季布的性格特点。

【答案】(1)C(2)这;才能;担心,害怕(3)①(而)樊哙又当面阿谀逢迎,想要使天下动荡不安。

②陛下因为一个人的赞誉就召见我,又因为一个人的毁谤而让我离开。

(4)①匈奴单于写信侮辱吕后,吕后大恼,面对着樊哙的“勇猛”想要横扫匈奴,吕后欣慰至极,可是季布却义正言辞摆事实讲道理,勇敢指出樊哙的弊病。

武与副中郎将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句式翻译

武与副中郎将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句式翻译

武与副中郎将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句式翻译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答案解析译文:苏武和副中郎将张胜以及临时充任使臣属吏的常惠等招募士兵、侦察兵共一百多人,一同(前往)。

句式:省咯句。

苏武同副中郎将张胜以及临时委派的使臣属官常惠等出处:《苏武传》【作者】班固【朝代】汉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稍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白话释义:苏武,字子卿,年轻时凭着父亲的职位,兄弟三人都做了皇帝的侍从。

并逐渐被提升为掌管皇帝鞍马鹰犬射猎工具的官。

当时汉朝廷不断讨伐匈奴,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扣留了汉使节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批人。

匈奴使节前来,汉朝庭也扣留他们以相抵。

公元前100年,且鞮刚刚立为单于,唯恐受到汉的袭击,于是说:“汉皇帝,是我的长辈。

”全部送还了汉廷使节路充国等人。

汉武帝赞许他这种通晓情理的做法,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顺便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以答谢他的好意。

苏武同副中郎将张胜以及临时委派的使臣属官常惠等,加上招募来的士卒、侦察人员百多人一同前往,到了匈奴那里,摆列财物赠给单于;单于越发傲慢,不是汉所期望的那样。

高考一轮复习资料:课内文言文翻译练习(17)

高考一轮复习资料:课内文言文翻译练习(17)

文言文翻译练习(十七)练习一1、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2、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

见()犯乃死,重负国..()!”3、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

练习二1、惠等哭,舆()归营。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2、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剑斩虞常已。

3、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

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练习三1、武骂律曰:“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2、武既至海上,廪食..()而食之。

杖()..()不至,掘野鼠去()草实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3、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

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文言文翻译练习(十七)答案练习一1、私下拜访张胜,说:“听说汉天子很怨恨卫律,我虞常能替汉廷埋伏弩弓射死他。

我的母亲与弟弟都在汉,希望能受到汉廷的赏赐。

”张胜许诺了他,把财物送给了虞常。

2、张胜听到这个消息,担心他和虞常私下所说的那些话被揭发,便把情形告诉了苏武。

苏武说:“事情到了如此地步,这样一定会牵连到我们。

被侮辱才去死,更对不起国家!”3、单于派卫律召唤苏武来受审讯。

苏武对常惠说:“丧失气节、辱没使命,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汉廷去呢!”说着拔出佩带的刀自刎。

练习二1、常惠等人哭泣着,用车子把苏武拉回营帐。

单于钦佩苏武的节操,早晚派人探望、询问苏武,而把张胜逮捕监禁起来。

2、苏武的伤势逐渐好了。

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会同判决虞常,想借这个机会使苏武投降。

用剑斩了虞常后。

高三文言文翻译训练

高三文言文翻译训练
将以献于王。芮季曰:“不如捐之。王欲无厌, 而多信人之言。今以师归而献马焉,王之左右必 以子获为不止一马,而皆求于子。子无以应之, 则将晓②于王,王必信之,是贾祸也。”弗听, 卒献之。荣夷公果使求焉,弗得,遂谮诸王,曰 :“伯也隐。”王怒逐芮伯。君子谓芮伯亦有罪 焉: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芮伯之罪也。
(选自《韩非子》) [注释] ①布帛:泛指织物。②衣裘:裘,皮 衣。此指死人的衣着。③戮:侮辱。
①齐桓公为这事而担忧; ②用什么办法禁止? ③不是为了名誉就是为了有利可图。
8.董叔攀附权贵 范氏富,
盍已乎!”曰:“欲为系援③焉。”他日,董祁④ 诉于范献子⑤,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 ⑥之槐。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 曰:“求系得系矣,求援得援矣,欲而得之,又 何请乎?”
文言文翻译训练
新沂市第一中学 王剑
班昭续《汉书》
扶风①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②之女也,名 昭,字惠班。博学高才。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 。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 。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③踵而成之。帝数召入 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每有 贡献异物,辄诏大家作赋颂。时《汉书》始出, 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
(选自明•刘基《郁离子》) [注释] ①戎:北方少数民族部落名称。②晓 :争吵。
.①你没什么用来应付他们; ②这会招致灾难的; ③就在周厉王前诬陷他; ④你明知周厉王贪财却开了口,这是芮
6.及之而后知
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 而能知者乎?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
夫之一足①;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
(选自明•宋濂《宋学士文集》) [注释] ①商於(wù)子:作者虚构的人物。②豕(s h ǐ):同“猪”。③轭(è):牛拉东西时驾在颈上的曲 木。④宁毋:作者虚构的人物。⑤淖(nào):烂泥。 ⑥服田:驾牲口耕田。⑦牧:统治、管理。⑧有激者 :(心中)有不平之气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书·常惠传阅读答案翻译译文
汉书·常惠传阅读答案翻译译文
常惠,太原人也。

少时家贫,自奋应募,随移中监
苏武使匈奴,并见拘留十余年,昭帝时乃还。

汉嘉其勤劳,拜为光禄大夫。

是时,乌孙公主上书言:“匈奴发
骑田车师,车师与匈奴为一,共侵乌孙,唯天子救之!”汉养士马,议欲击匈奴。

会昭帝崩,宣帝初即位,本始
二年,遣惠使乌孙。

公主及昆弥皆遣使,因惠言:“匈
奴连发大兵击乌孙,取车延、恶师地,收其人民去,使
使胁求公主,欲隔绝汉。

昆弥愿发国半精兵,自给人马
五万骑,尽力击匈奴。

唯天子出兵以救公主、昆弥!”
于是汉大发十五万骑,五将军分道出,语在《匈奴传》。

以惠为校尉,持节护乌孙兵。

昆弥自将翕侯以下五万余骑,从西方入至右谷蠡庭,获单于父行及嫂居次,名王
骑将以下三万九千人,得马、牛、驴、骡、橐佗五万余匹,羊六十余万头,乌孙皆自取卤获。

惠从吏卒十余人
随昆弥还,未至乌孙,乌孙人盗惠印绶节。

惠还,自以
当诛。

时,汉五将皆无功,天子以惠奉使克获,遂封惠
为长罗侯。

复遣惠持金币还赐乌孙贵人有功者,惠因奏
请龟兹国尝杀校尉赖丹,未伏诛,请便道击之,宣帝不许。

大将军霍光风惠以便宜从事。

惠与吏士五百人俱至
乌孙,还过,发西国兵二万人,令副使发龟兹东国二万
人,乌孙兵七千人,从三面攻龟兹,兵未合,先遣人责
其王以前杀汉使状。

王谢曰:“乃我先王时为贵人姑翼
所误耳,我无罪。

”惠曰:“即如此,缚姑翼来,吾置王。

”王执姑翼诣惠,惠斩之而还。

后代苏武为典属国,明习外国事,勤劳数有功。

甘露中,后将军赵充国薨,
天子遂以惠为右将军,典属国如故。

宣帝崩,惠事元帝,三岁薨,谥曰壮武侯。

传国至曾孙,建武中乃绝。

(节选自《汉书·常惠传》)
〔注〕昆弥:乌孙国王的称号。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匈奴发骑田车师田:屯田
B.汉养士马,议欲击匈奴议:讨论
C.大将军霍光风惠以便宜从事风:暗示
D.缚姑翼来,吾置王置:处置
D(释放、放过)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常惠治外有功的一组是(3分)
①于是汉大发十五万骑,五将军分道出②获单于父
行及嫂居次③乌孙皆自取卤获④天子以惠奉使克获,遂
封惠为长罗侯⑤王执姑翼诣惠,惠斩之而还⑥明习外国事,勤劳数有功
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③⑥D.④⑤⑥
D(①是汉朝答应乌孙国的请求发兵,②是乌孙王的战绩,③是乌孙自取战利品)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常惠出身贫寒,自报奋勇,响应招募,随苏武一同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长达十多年。

回国后,因辛苦勤劳被昭帝嘉奖。

B.宣帝即位后,为了联合西邻诸国一道抗击匈奴,清除边患,遂命常惠为校尉,持节出使乌孙国,与其结盟合作共同御敌。

C.乌孙国受尽匈奴欺负,甚至连公主都强嫁匈奴,不得已向汉朝求救。

汉朝发兵,乌孙国协同作战,重创匈奴,缴获颇丰。

D.龟兹国曾杀汉使未受惩处,常惠向宣帝请求顺道攻打龟兹没有获准。

再到乌孙后,常惠见机行事集结军队,向龟兹问罪。

C(匈奴威胁乌孙要求娶公主,公主还没有嫁过去)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昆弥愿发国半精兵,自给人马五万骑,尽力击匈奴。

乌孙王愿意征发国内一半的精锐部队,自行配备好
五万士兵和马匹,竭尽全力攻打匈奴。

(“国半”“精兵”“自给”各1分,句意2分)
(2)兵未合,先遣人责其王以前杀汉使状。

军队还没有会合,就先派人指责龟兹王以前杀汉朝
使者的罪状。

(“合”“责”“状”各1分,句意2分)汉书·常惠传阅读答案翻译译文

常惠,太原人。

年少时家里贫穷,自告奋勇去当兵,跟随中监苏武出使匈奴并一起被拘留了十几年。

汉昭帝
时才回归汉朝,汉朝廷为了嘉奖他的勤劳,提拔他为光
禄大夫。

当时,乌孙公主(她叫解忧)上书汉朝说:“匈奴派骑兵以行围打猎为名前往车师国,于是车师国与匈
奴串通,共同侵犯乌孙国,现在只有汉天子可以救我们了!”汉朝养了很多士兵和战马,商议要攻击匈奴。


时昭帝驾崩,惠帝刚刚上位,本始三年,派遣常惠出使
乌孙。

乌孙公主和乌孙王(昆弥是他的名号)都派遣了使者,于是常惠说:“匈奴接连派重兵攻击乌孙国,功掉
了车延恶师等地,掠夺他的人民而去,派使节要挟乌孙
王想要乌孙公,想让乌孙与汉朝隔绝。

乌孙王愿意发一
半的国内精兵,自己补给五万的人马士兵,尽力反击匈奴。

现在只有天子出兵可以救公主和乌孙王了!”于是
汉朝派五个将军并发兵十五万分道出击。

这句话在《匈奴》
中也有写到。

任命常惠为校尉持使节护送前往乌孙的士兵。

昆弥自行将翁侯手下的五万多骑兵,从西方攻入右
谷蠡庭,斩获匈奴单于的父亲和嫂子,俘虏王以下兵将
三万九千人,获得牛马五万多匹,羊六十多万头,这些
都被乌孙王自己取走虏获。

常惠和十几名官吏跟随昆弥
回乌孙,还没有到乌孙,乌孙人便偷走了常惠的绶印使节。

常惠回国后,自认为应当被诛杀当时五位将军都没
有功劳,天子认为常惠奉天子之命出使并有所功劳,于
是封常惠为长罗侯。

又派遣常惠拿着金币给乌孙的达官
贵人和有功劳的人。

常惠曾经上奏龟兹国杀掉校尉赖丹,但是赖丹并未被杀掉,所以常惠想借到顺便攻击龟兹国,但宣帝没有批准。

大将军霍光告诉常惠可以根据情况自
行决定,于是常惠与五百将士一起去乌孙。

到达乌孙后,派西国兵二万人,并且派遣副使让龟兹东国发兵两万人,还有乌孙兵七千人,从三面攻击龟兹国。

兵将未到,先
派人谴责龟兹国王以前杀汉朝使节的罪状。

龟兹国王谢
罪说:“这是我先王被当时的贵人姑翼蒙蔽所犯下的错误,我没有罪。

”常惠说:“既然如此,抓住姑翼,我
放了你。

”龟兹国王抓住姑翼前来见常惠,常惠斩了姑
翼之后回国。

后来代替苏武为典属国,专门管理与其他
国家的外交事务,勤奋劳苦有很多功劳。

后来,后将军
赵充国死了,天子便任命常惠为右将军,典属国的职位
不变。

宣帝死后,常惠从事元帝,三年后死了。

谥号壮
武侯,典属国传到曾孙在建武年间断掉了。


常惠是太原人。

年轻时家中贫穷,自告奋勇报名参军,跟从栘中监苏武出使匈奴,一同被匈奴扣押了十多年,到昭帝时才得以返回。

汉朝为嘉奖他的辛勤劳苦,
就任他为光禄大夫。

这个时候,乌孙公主上书说:“匈奴发动骑兵在车
师屯垦,车师与匈奴军合二为一,共同侵犯乌孙,希望
天子来救我们厂汉朝征兵养马,商议准备攻打匈奴。


上昭帝崩,宣帝刚登基,本始二年,派常惠出使乌孙。

乌孙公主和乌孙王都派使者来朝,通过常惠上书说“匈
奴接连派大部队攻打乌孙,夺取了车延、恶师等地,把
当地的百姓都抢走了,还派使者来威胁要求娶乌孙公圭,想使畠茎同选塑隔绝。

乌逐王愿意征发国内一半的精锐
部队,自行配备好五万士兵和马匹,竭尽全力攻打匈奴。

希望天子派兵来拯救公主和乌孙王!”于是汉朝大规模调发十五万骑兵,五位将军分路出发,这件事记在《匈奴传》。

任常惠为校尉,让他带着符节统辖乌孙军队。

乌孙
王自己率领翎侯以下的五万多骑兵从西面进兵到右谷蠡庭,俘获了单于的父亲一行人马以及嫂嫂公主,有名的
王爷以及骑兵将领和部下三万九千人,夺得马、牛、驴、骡、骆驼五万多匹,羊六十多万头,乌孙都自行取走所
俘获的东西。

鲎塞带着十多个官兵同乌瑟王还军,还没
有到乌孙,乌孙人就偷走了常惠的官印和符节。

常惠回
到京城,自以为一定会被杀头。

当时汉的五位将军都没
有功绩,天子觉得常惠奉命出使取得成功,就封他为长
罗侯。

又派遣常惠带着黄金缯帛回去赏赐给乌孙的显贵
以及有功的人,常惠乘机上奏说龟兹国曾杀校尉赖丹,
没有治他们的罪,请顺便去攻打龟兹,宣帝没有同意。

大将军霍光暗示常惠根据情况自行决断行事。

常惠和官
兵五百人一同到了乌孙国,回来路过龟兹,就征发西面
国家的军队二万人,命令副使征发龟兹以束国家两万人,乌孙兵七千人,从三面攻打龟鏊。

军队还没有会合前,
就先派人指责龟兹王以前杀汉朝使者的罪状。

龟兹王道
歉道:“这是我先王的时候被贵人姑翼所害而成,我没
有罪。

”常惠说:“即使是这样,也要把姑翼捆来,我
可以放了大王。

”龟兹王就捆缚姑翼带到常惠处,常惠
杀了姑翼后就回去了。

后来常惠替代苏武为典属国,他熟悉外国的情况,
辛勤劳苦数次有功绩。

甘露年中,后将军赵充国薨,天
子就任鲎墓为右将军,典属国的官职照旧。

宣帝崩,常
惠事奉元帝,三年后薨,谧号为壮亘邀。

封国传到曾孙,
建武年中才断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