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古诗词阅读练习

合集下载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期末专项复习试卷03—古诗词、文言文阅读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期末专项复习试卷03—古诗词、文言文阅读

期末专项复习—古诗词、文言文阅读一、古诗阅读(30分)(一)(6分)拟行路难(其六)[南朝]鲍照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本诗在思想感情上与李白的《行路难》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6分)得乐天书[唐]元稹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注释】元稹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三月贬谪通州(今四川达州),当年八月,挚友乐天也从长安贬谪江州(今江西九江);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洛阳,同时乐天罢苏州刺史归洛,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

元稹得乐天来信和刘禹锡获乐天赠诗各有什么情感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6分)画堂春•寄子由①[宋]苏轼柳花飞处麦摇波,晚湖②净鉴新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对比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对比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对比阅读专项训练一、[2024·长春阶段测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看雪》)【乙】今年子月月望,长安重雪终日,玉花①搅空,舞下散地,予与友生喜之。

因自所居南行百许步,登崇冈,上青龙寺门。

门高出绝寰埃②,宜写目放抱③。

今之日尽得雪境,惟长安多高,我不与并。

日既夕,为寺僧道深所留,遂引入堂中。

初夜有皓影入室,室中人咸谓雪光射来,复开门偶立,见沍云④驳尽,太虚真气如帐碧玉。

有月一轮,其大如盘,色如银,凝照东方,辗碧玉上征,不见辙迹。

予喜方雪而望舒复至,乃与友生出大门恣视。

(节选自舒元舆《长安雪下望月记》,有删改)【注释】①玉花:指白玉一样的雪花。

②出绝寰埃:超越凡尘。

③写目放抱:放眼远眺使心胸开阔。

④沍云:寒云。

1.【甲】文选自《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

2. 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日更定矣”中的“更”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

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中的“白”是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C.“莫说相公痴”中的“相公”是丈夫的意思。

D.“月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日。

13.【乙】文中有关长安雪景和月色的描写很有特点,试找出一例并简要分析。

4.【甲】【乙】两文都展现了文人的高雅情趣,请概括两位作者的雅趣。

二、[2024·长春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练习新人教版(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练习新人教版(含答案)

九上课外古诗词练习(一)月夜忆舍弟杜甫1.默写:——————————,——————————--——————————,——————————2.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句。

(3分)3.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作者在本诗中抒发了哪些情感。

(3分)(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4-16题。

(8分)长沙过贾谊宅①唐刘长卿默写:——————————,——————————--——————————,——————————[注]①诗人因公务南至湘中,瞻仰贾谊故宅写下此诗;此前,才华横溢的诗人曾因“刚而犯上”被贬。

②栖迟:淹留。

③楚客:指贾谊。

贾谊曾被汉文帝重用,后被疏远,任长沙王太傅。

14.依现代汉语来看,这首律诗不押韵;但按唐代的读音,此诗是合乎律诗规范的。

推测一下,本诗的“悲”“崖”和在古代是押韵的。

(1分)15.下列对作品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贾谊被贬长沙三年,有志不伸,心境悲凉,奠定了全诗抑郁沉重的感情基调。

B.颔联写诗人步入贾谊故宅所见之景,渲染了寂寥的氛围,为下文抒发感慨做了铺垫。

C.颈联写贾谊当年在湘水凭吊屈原,如今,诗人又来到长沙凭吊贾谊;此乃万古同悲。

D.尾联感叹唐王朝风雨飘摇时却贬谪无罪的“我”,以直抒胸臆手法发出了愤怒的质问。

16.将本诗与课本上左思《咏史》比较,任选一角度,简要赏析两诗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4分)18.颔联渲染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2分)19.结合全诗,分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

(4分)(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0-11题。

(4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①韩愈默写:‘——————————,——————————--——————————,——————————【注释】①左迁:贬官。

唐宪宗元和14年(819)正月,宪宗命人从凤翔法门寺迎佛骨入宫供奉,诗人视为刑部侍郎,上书极言其弊,触怒宪宗,被贬潮州刺史。

此诗是在被贬途中所作。

蓝关:现在陕西蓝田东南。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诗词三首》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诗词三首》试题(含答案)

试题一、基础达标1.词语中加点字解释不全正确的一组是( )A.见异思迁.(变动) 不能自已.(停止)B.秉.烛夜谈(拿着) 大张.旗鼓(张开)C.敝.帚自珍(破旧) 错落有致.(情趣)D.潜滋.暗长(生出) 莫名.其妙(说出)2.选出在下面横线上依次应填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________,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但她有时候也很有________,不受一点人格上的________。

A.温和骨气凌辱 B.温顺刚气凌辱C.温顺骨气侮辱 D.温和刚气侮辱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严禁粗制滥造的伪劣商品流入市场。

B.他千里迢迢慕名而来,就是期盼得到教授的指导。

C.他无意间谱了一首曲,没想到歪打正着,居然得奖了。

D.他昨天不在场,对这件事的经过一窍不通,你们就不要再问啦。

4.下列对诗中相关词语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酬”是酬答的意思;“二十三年”指白居易于唐顺宗永贞元年九月被贬,到唐敬宗宝历二年被召回,前后近二十三年;“弃置”指被贬谪。

B.“闻笛赋”指晋朝的向秀所作的《思旧赋》,诗人用这个典故,是为了怀念被贬害的朋友。

C.“烂柯人”指晋朝人王质。

诗人用这个典故是表达人世沧桑之感。

D.“听君”中的“君”是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歌一曲”指白居易所作的《醉后赠刘二十八使君》。

5.排列下面句子的顺序,使语言连贯。

正确的选项是()①书籍正是由无数智者用心血浇铸成的一个大千世界。

②“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这句名言如果借用到书籍上,就会显得趣味独特。

③这就是说,要用“心”读书。

④在这样的世界里,只有虔诚的心灵才能自如地驰骋。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④①②③ D.③①②④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复习 诗歌鉴赏(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试题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复习 诗歌鉴赏(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试题

诗歌鉴赏一、诗词理解酬乐天某某初逢席上见赠X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秋词X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下列各项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意思是他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个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被弃置一样。

B.“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是说作者回到家乡,发现老友已逝,只能徒然地吟诵嵇康闻笛时写的《思旧赋》抒发无尽的怀念。

C.“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诗人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

D.“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展现出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的开阔景象,“一鹤凌云”,载着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

2.下列各项中,对两首诗歌的内容与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意思是我如同一艘沉船,新贵们好比千帆竞渡,飞驰而过,作者为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而悲哀。

B.《酬乐天某某初逢席上见赠》是酬谢友人的一首诗,既表达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C.《秋词》用“一鹤”冲破秋天的肃杀、奋发向上的情态,表明自己冲破被贬谪阴霾的自信,奋发进取的豪情。

D.《酬乐天某某初逢席上见赠》虽然感慨很深,但并不是消沉;《秋词》隐含着诗人愈挫愈奋的豪壮情怀,两首诗都表现了X禹锡虽遭贬谪但豁达乐观的胸襟。

二、古诗词鉴赏。

酬乐天某某初逢席上见赠X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3.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颔联中的“空”字。

4.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

请结合颈联,作简要分析。

三、读下边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诗词三首练习新人教版(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诗词三首练习新人教版(含答案)

13 诗词三首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樽.(zūn)投箸.(zhù)闻笛赋.(fù)B.凄.凉(qī) 歧.路(qǐ) 冰塞.川(sè)C.宫阙.(què) 怀.旧(huái) 长.精神(zhǎng)D.婵.娟(chán) 绮.户(qǐ) 烂柯.人(kē)2.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玉盘珍羞..直万钱(美味佳肴)B.今日听君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C.长风破浪....会有时(比喻实现政治理想)D.千里共婵娟..(指嫦娥)3.请用“/”给下面的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4.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将登太行雪满山。

(2)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运用典故表现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的《水调歌头》中,表达对天下离别之人的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轼的《水调歌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人事与自然进行了哲理性思考,表现出乐观旷达的情怀。

(6)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了达观的人生态度,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深刻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文学史上有一块瑰宝,它璀璨夺目,耀眼生辉,那就是古诗词。

学完本课后,班级拟开展主题为“诗海泛舟”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题目。

(1)分门别类,辑录名句。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古诗文诵读专项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古诗文诵读专项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古诗文诵读专项训练及答案说明:本材料已整理,可以下载后直接打印,也可以重新编辑。

答案单独附后;本资料仅供师生教育教学使用。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6分)①蒹葭苍苍,。

(《诗经·蒹葭》)②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③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④,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⑤,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断章》)⑥,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4分)①《赤壁》中,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的句子是“”。

②《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清晨之景的句子是“”。

2.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6分)①,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②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③,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④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范仲淹《岳阳楼记》)⑥,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4分)①《次北固山下》中,作者“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写出了风的“顺”与“和”的句子是“”。

②《泊秦淮》中,交代了作者所处的时间和地点的句子是“”。

3.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6分)①怀旧空吟闻笛赋,。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②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③,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④,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⑤二十余年如一梦,。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⑥,八年风味徒思浙。

(秋瑾《满江红》)(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4分)①《鱼我所欲也》中,孟子以鱼和熊掌为喻引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正确的选择是“”。

②《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听觉角度描述军营生活的句子是“”。

2024_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核心考点专题04古诗词阅读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4_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核心考点专题04古诗词阅读含解析新人教版

专题04 古诗词阅读★学问划重点★初中诗词鉴赏题是初中阶段各类考试的必考内容,其实这类题目一共只有三种模式,现在已经替大家总结出来了,并给大家总结了各种模式的答题技巧。

一、内容情感型提问方式:(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选出下列对这首诗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呈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建,语言力求美丽。

(2)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详细。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有:不畏艰难、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思念家乡、惦念亲人、感叹世事、壮志难酬、孤傲脱俗、凄清哀婉、酷爱山水、豁达豪迈、愁苦孤寂、憧憬美妙、恬淡自乐、离愁别绪、焦虑冲突、遭贬愤世、明珠暗投、惆怅悲凉、踌躇满志等。

二、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1)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诗歌中多处用到某种写法,请找出一例,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鉴赏技巧:1、驾驭修辞方法(比方、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2、驾驭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争论,重点驾驭描写和抒情)3、驾驭其他表现手法(对比、衬托、渲染、用典、抑扬、联想、想象、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答题步骤:步骤一:(用什么手法) 步骤二:(写什么内容) 步骤三:(有什么作用)步骤四:(抒什么情感)★练习划重点★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回答问题。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闲来垂钓碧溪上,复乘舟梦日边”这句话在写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2.简要分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阅读练习
对这十首古诗词的要求是:
1.理解词义和句意。

2.划分朗读节奏。

3.欣赏词语和句子。

4.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5.体会诗词的语言和写法。

十首古诗词典型试题:
(1)《望岳》
1.用“∕”划出下面的诗词的朗读节奏。

(每句只能划分两次)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解释下面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意思。

①决眦入归鸟眦: ②一览众山小小:
3.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

全诗紧扣题目中的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4.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作赏析
5.选出对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此句写近望所见,未了,有绵绵不尽之意。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秀美,是虚写,下句写泰山的高大,是实写。

C、"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富有哲理,表达作者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2)《钱塘湖春行》
1.这首诗以_________为线索,描写了西湖________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感情。

第______句和第______句是颔联,______联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用“∕”划出下面诗词的朗读节奏。

(每句只能划分三次)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解释下面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意思。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暖树:
②最爱湖东行不足不足:
4.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任选两个),并加以品析。

5.这首诗的第二联和第三联分别从怎样的角度描写钱塘湖初春景色?
6.概括这首诗的主旨。

7.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写出这首诗中押韵的字。

2.诗中写“杨花”的作用是什么?
3.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写景。

“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飘零,子规啼叫。

诗人撷取这两种景物加以描写,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

B.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同情和关切。

C.这首诗想像丰富而奇特。

D. 因为李白和王昌龄一样,都是不得志,所以说是“愁心”。

(四)《使至塞上》
1.用“∕”划出下面诗词的朗读节奏。

(每句只能划分两次)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五)江城子密州出猎
1.用“∕”划出下面诗词的朗读节奏。

(每句只能划分两次)
会挽雕弓如满月
2.解释下面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意思。

①老夫聊发少年狂聊:
②会挽雕弓如满月会:
3.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有人认为这首词的词眼为“狂”字,你是否同意?试作简要赏析。

5.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江城子”为词牌名。

B.上阕首句中的“老夫”为作者自称。

C.词的结句表达了作者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这首《江城子》和晏殊的《浣溪沙》都是豪放词。

6.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六)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用“∕”划出下面诗词句的朗读节奏。

(每句只能划分两次)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2.解释下面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意思。

①八百里分麾下炙炙:
②沙场秋点兵沙场:
3.“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4.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对这首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辛弃疾写这首词寄给陈亮,既是对好友不得志表示慰解,也是借此抒发自己失意的感慨。

B、“五十弦翻塞外声”中的“翻”意思是“弹奏”,这个词准确形象地表现出弹奏热烈、乐声响彻云霄的情景。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两诗句分别从听觉、视觉两个角度概括而生动地写出战斗紧张激烈。

D、这首词借剑寄意,表现抗金救国的主题,即是壮词又是悲歌,基调愤激。

(七)天净沙秋思
1.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2.把这首诗的主旨句抄在下面。

3.“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4.对这首小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一个长期在外漂泊的游子的悲哀。

B.这首诗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

C.“枯藤老树昏鸦”给人以“冷”的感觉,而“小桥流水人家”则给人以“暖”的感觉。

D.这首小令全是写景,始终没有出现抒情主人公。

(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用“∕”划出下面的诗词的朗读节奏。

(每句只能划分两次)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4.这首诗情感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后四句。

(九)《赤壁》
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发议论感慨。

B. “前朝”指的是“三国时期”。

C. 这里“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了东吴的命运。

D.这首诗热情歌颂了“周郎”在赤壁之战中的丰功伟绩。

(十)《己亥杂诗》
1.用“∕”划出下面诗词的朗读节奏。

(每句只能划分两次)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是这首诗的精华所在。

请自选一个角度(或语言,或诗意,或情感,或哲理)写一段鉴赏性文字。

(40字以内)
4.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诗人辞官归乡路上根据见闻感受写的组诗中的一首。

B.首句极力渲染了诗人辞别京师返乡时无边的离愁别绪。

C.“落红”即落花,诗人以“落红”自喻,咏物抒情。

D.诗人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对生活的厌倦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