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语文测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单元测试卷(共6套附答案)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单元测试卷(共6套附答案)第一单元测试卷 (全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折腰(shé)岔开慰藉(jiè)一代天娇B.分外(fèn) 骤然红硕(shuò) 原驰腊象 C.稍逊(xùn) 雾霭虹霓(ní) 顿失滔滔 D.声咽(yān) 攀缘窗棂(líng) 山舞银蛇 (解析:A.“折”应读作“zhé”,“娇”应改为“骄”;B.“腊”应改为“蜡”;D.“咽”应读作“yè”。
) 2.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C)(3分) A.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B.许多科幻书对地球的前景都抱着一种悲观的态度,这并非杞人忧天,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环境,科幻书中所描绘的情景就会成为可怕的现实。
C.要在学术上推波助澜,并不是抛弃国学,国学的精粹不但不能丢,有些还应深入研究。
D.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长江流域地杰人灵,陶冶历代思想精英,涌现无数风流人物。
(解析:C.“推波助澜”多指促使或助长坏的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
用在此处与语境不符。
) 3.文化积累――下列对名著《朝花夕拾》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B)(3分) A.《阿长与〈山海经〉》写了一个“黄胖而矮”“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保姆阿长,她记得“我”的心愿,给“我”买了《山海经》。
B.《范爱农》一文写的是范爱农和“我”在日本留学时及回国后的一些事。
2024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卷及答案(各版本)(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计2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蹑(niè)手蹑(niè)脚B. 纤(xiān)维C. 沮(jǔ)丧D. 轻蔑(miè)2.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 融汇贯通B. 颠扑不破C. 咄咄逼人D. 振聋发聩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由于他平时勤奋好学,因此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C.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友谊更加深厚。
D.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4.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萎靡不振(wěi)B. 草长莺飞(zhǎng)C. 汗流浃背(jiā)D. 风驰电掣(chè)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他喜欢看小说。
(小说:名词)B. 这本书很有趣。
(有趣:形容词)C. 他把书放在桌子上。
(放在:动词)D. 这里的风景真美。
(这里:副词)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他喜欢看小说。
(小说:名词)B. 这本书很有趣。
(有趣:形容词)C. 他把书放在桌子上。
(放在:动词)D. 这里的风景真美。
(这里:副词)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他喜欢看小说。
(小说:名词)B. 这本书很有趣。
(有趣:形容词)C. 他把书放在桌子上。
(放在:动词)D. 这里的风景真美。
(这里:副词)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他喜欢看小说。
(小说:名词)B. 这本书很有趣。
(有趣:形容词)C. 他把书放在桌子上。
(放在:动词)D. 这里的风景真美。
(这里:副词)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他喜欢看小说。
(小说:名词)B. 这本书很有趣。
初中九上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九上语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é)迸溅(bèng)应和(hè)B. 踌躇(chóu)锲而不舍(qiè)蹒跚(pán)C. 踌躇(chóu)锲而不舍(qì)蹒跚(pán)D. 倔强(jué)迸溅(bèng)应和(hé)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深受启发。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C.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不明确,需要进一步修改。
D.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参加这次考试。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猎豹一样迅速。
B.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C. 他像一只猛虎下山。
D. 他如同一只展翅高飞的鹰。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回春。
B.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D.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落叶黄了。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为什么没有来?难道他生病了吗?B. 他为什么没有来?因为他生病了。
C. 他为什么没有来?这真是个谜。
D. 他为什么没有来?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B. 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C. 我们难道不应该努力学习吗?D. 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B. 他跑得像闪电一样快。
C. 他跑得像火车一样快。
D. 他跑得像飞机一样快。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复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终于成功了。
B. 他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但从未放弃。
C. 他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一次又一次地尝试。
初三上册语文试题及答案

初三上册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恣意(zì)濡染(rú)迸溅(bèng)蹒跚(pán)B. 哽咽(yàn)踌躇(chú)踉跄(liàng)蹊跷(qī)C. 叱咤(chì)踟蹰(chí)蹉跎(cuō)喟然(kuì)D. 踽踽(jǔ)蹑手蹑脚(niè)喋喋不休(dié)咄咄逼人(duō)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C. 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至今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D. 我们一定要防止类似这样的事故不再发生。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神矍铄,精力充沛。
B.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神矍铄,精力充沛。
C.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神矍铄,精力充沛。
D.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神矍铄,精力充沛。
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岳阳楼记》是唐代文学家范仲淹的代表作,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B. 《出师表》是宋代文学家诸葛亮的代表作,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C.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的代表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D. 《醉翁亭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代表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5.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古代的“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
B. 古代的“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C. 古代的“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D. 古代的“六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乐经》。
九年级上语文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0分)(一)积累(10分)1、阅读下面语段,把文中拼音表示的汉字及加点字的拼音依次写在文后的方框内。
(2分)“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中华儿女矢志不yú的奋斗目标,是中国人民的跨世纪梦想。
它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牵引着中国砥lì前行的脚步。
它包含着.释。
2、默写(6(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2),似曾相识燕归来。
(3),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
(4),愁云惨淡万里凝。
(5)仔细观察右图,请根据画面意境,写出两句古诗文:,。
3、下列选项错误的一项是()(2分)A利立浦特王国给我准备的食品比百灵鸟的翅膀还要小,我一口吃两三块,他们的葡萄酒我喝了两桶,本来还想喝,但是他们没有再拿出来。
B在大人国,皇后的矮子常常和我作对,有一次他将我扔进一个盛乳酪的大银碗里,幸亏我的小保姆及时抢救,后来皇后下令处死矮子。
C在慧骃国,我希望可以愉快地思考那些无与伦比的“耶胡”的各种美德,不再堕入我同类的罪恶和腐化中去。
慧骃国的国地里生产一种颜色不同、闪亮的石头,耶胡非常喜欢这种石头,常把它挖出来又埋进别的土地。
D在飞岛国,磁石控制着飞岛,而磁石则是国王控制人民的工具,且国王有两种方法便于人民服从他。
国王和他的两个年龄大一点的儿子都不许离开飞岛,王后也不准离开,除非她已经过了生育的年龄。
(二)运用(共10分)4、下列语段有好几处毛病,请根据要求,用规定的符号在原文上加以修改。
(3分)换用号:增补号:调位号:这个古老的国家,几个世纪以来,一直缄默不言,无精打彩,从不在乎其他的国家对它的看法,但正是在这儿,我发现了世上罕见的美。
这就是中国!她的美是那些体现了最崇高的思想。
中国并没有在那些名胜古迹中表现自己,即使在旅行者远东之行的目标,北京,我们看到的不是名胜古迹:紫禁城、天坛、大清真寺……都是这个民族逐步根据生活的需要建立起来的。
那是为他们自己建造的,根本不是为了吸引游客或是赚钱。
九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有其父必有其子”出自____
A.《易经》
B.《论语》
C.《诗经》
D.《周易》
答案:B
2. 《荊棘鸟》的作者是____
A.苏洵
B.苏轼
C.苏舜钦
D.苏杭生
答案:A
3. 下列哪一句不属于伯牙绝句____
A.咫尺吊水月
B.愁眉千重朝
C.把酒问青天
D.使人四海称赞
答案:B
4. 下列哪句不属于“序”____
A.虚空恒定之法
B.立规持久之际
C.湖水静洌之态
D.山村淳朴之生
答案:A
5. “我亦飘零久,犹及江南”中“飘零”的意思是_____
A.改变
B.逝去
C.凋萎
D.离去
答案:D
二、完形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汉代诗人刘禹锡在《草林礼赞》中写到:“慎其___1___,孝其贤,俭其
_____2_____,哀其不幸,忧其______3_____,欢其相见,富三代之______4_____,繁乱其家之______5_____,此____6____以善治其家也”。
1. A.礼仪 B.义利 C.礼教 D.习惯
2. A.物资 B.善行 C.仪礼 D.本分
3. A.痛苦 B.恩惠 C.祝福 D.困苦
4. A.传家 B.遗志 C.别藏 D.馈赠
5. A.文学 B.政事 C.娱乐 D.家室
6. A.言 B.方 C.谋 D.语
答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测试卷及答案

中学 2015-2016 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试题(全卷四个大题,共25个小题,共8 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姓名班级考号得分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6分,共18分)1.下列各项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挫.折cuò狼籍.jí细胞.pāo 玲珑剔.透tīB.脉搏.bó辐.射fú解剖.pāo 忍俊.不禁jīnC.玷污.diàn 挨.饿ái 跋涉.shè鲜.为人知xiǎnD.污秽.huì脂.肪zhī崭.新zǎn 相辅相承.chè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装钉针砭厉行节约歪风斜气B.缭草急躁一愁莫展出类拔萃C.禁锢狼藉人才倍出冥思遇想D.苍茫斑斓陈词滥调漫不经心3.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经过外墙粉刷、护栏改装、地面平整等系列改造,老旧小区的面貌终于焕然—新。
B.星期天,亮亮一边戴着耳机听音乐,一边欣赏湖边的美景,耳濡目染十分惬意!C.只有品行优良的人才能在与他人的长期交往小最终赢得别人的信赖和尊敬,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D.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几大互联网综合服务商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推出了诸如博客、飞信、微信等社交软件:4. 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人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汉字是先民生活与智慧的结晶,有着深厚的文化内蕴有的汉字最初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记录了某些生活场景。
_________①现代汉语中“客”字的本义正是“外来者”,它与“主”相对,表示宾从的一方。
客人、客座、客卿中的“客”都包含此意。
②在水利行业,人们就把来自本地以外的水称为"客水”③例如,“客”字的甲骨文,俨然一幅简笔画:穹窿似的屋宇下,左方是背着行囊的旅人,右方是拱手相迎的主人。
④延伸开来,凡属外来的或宾从的事物均可称“客”。
九年级(上)语文试卷(含解析答案)

九年级(上)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1.根据提示填空。
①《智取生辰纲》选自《______》,作者______,元末明初人。
②《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作者______,元末明初小说家。
③《儒林外史》是清代小说家______创作的一部反映封建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的长篇讽刺小说。
④《沁园春雪》中表达作者想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虫声新透绿窗纱。
(刘方平《月夜》)⑥)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诗句“______,______”,情调高亢,气势磅礴,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价值追求。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2.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稍逊.(xùn)分.外(fèn)留滞.(zhì)静谧.(mì)B. 喑哑(yīn)襁褓(bǎo)遐想(xiá)栖息(qī)C. 谮害(zén)麾军(huī)鸡肋(lèi)趱行(zǎn)D. 叱咤(zhà)恃才放旷(shì)桑梓(zǐ)面面厮觑(qù)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枯涸玲珑剔透来势凶凶沥尽心血B. 憧憬杳无音信惟妙惟肖跚跚来迟C. 禁锢暗然失色无动于衷相形见绌D. 鸟瞰根深蒂固面面相觑奄奄一息4.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A. 等得不耐烦的父亲对儿子说:“看你妈出个门还得打扮半天,真是麻烦--让她深居简出还挺不容易!”B. 竹筏在湍急的河流中,就像一只漂浮于水面的甲虫,船工小心翼翼地撑着筏子,惟恐它被巨浪打翻。
C. 五岁的小侄子戴着大檐帽,别着玩具枪,煞有介事地在房间里巡视,那模样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D. 为了筹建南极长驻站,他呕心沥血;长城站落成时,这位钢铁般的汉子也流泪了。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金融风暴期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推动社会经济的平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上语文测试题及答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记分一、积累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泉香酒洌.(liè)伛偻.提携(lǚ)觥.筹交错(gōng)B、朝晖.夕阴(huī)宠辱偕.忘(jiē)淫雨霏霏.(fēi)C、樯倾楫.摧(jí)浩浩汤汤.(tāng)水声潺.潺(chán)D、岸芷汀.兰(dīng)薄暮冥冥.(míng)金樽.清酒(zūn)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直挂云帆济.沧海(渡)B、暂凭杯酒长.精神(增长,振作)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更加)D、杂然而前陈.者(陈列,摆开)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玉盘珍羞直万钱B、山肴野蔌C、百废具兴D、属予作文以记之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B、去.国怀乡C、上下一白.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上下一白.余强饮三大白.而别B、然则北通巫峡满目萧然.C、前人之.述备矣四时之.景不同D、云归.而岩穴暝太守归.而宾客从也6、名篇名句默写。
(8分)(1)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2)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3)诗人总是把自己真诚的愿望寄寓在诗词中,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用“,”抒发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良好愿望。
(4)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像李白《行路难》(其一)里说的“,”那样,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深刻哲理的句子是:,。
7、走进一个宁静的乡村,村庄道路宽阔平坦,古朴而又充满新农村建设的现代化气息。
遗憾的是,门上的对联已经被雨水冲刷得模糊不清,只留下上下联的上半部分,请你根据下面给出的词语,运用所学的对联知识补全对联。
(2分)扮靓铺就乡村道路康庄美丽上联:勤劳和汗水铺就康庄道路下联:。
8、语文老师拟召开以“面对困境·豁达乐观”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请你积极参与。
(5分)(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段开场白。
(3分)【示例】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挫折与磨难。
在有的人眼里,困难好像无底的深渊,掉下去就再也没有了希望;在有的人眼里,困难则好像生活的磨刀石,能将勇气的刀刃麿得更锋利。
俗话说得好: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亲爱的同学们,面对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吧!(2)请从下列备选人物中选择一个,参照示例,用简洁的语言从人物所处的时代、人物的精神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2分)备选人物:诸葛亮文天祥袁隆平示例:苏轼——宋代词人,虽屡遭挫折但依然豁达乐观。
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5分)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9、“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10、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
(3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12分)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分)(1)名之者谁名:(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开:(3)杂然而前陈者陈: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翻译:(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翻译:13、《醉翁亭记》中极力渲染“乐”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14、欧阳修虽被贬滁州,却能够与民同乐,这给你怎样的启示(3分)(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10分)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分)(1)余拏.一小舟拏:(2)雾凇沆砀沆砀:(3)焉得更有此人焉得:1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翻译:17、作者开篇即写“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这里的“俱绝”应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2分)18、文言用语简洁精练,意蕴丰富。
请品味“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中量词使用的精妙之处。
(3分)(四)阅读下面的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
(13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①长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饘粥②不充③,日昃④始食。
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节选自《宋名臣言行录》)【注释】①再适:改嫁。
②饘(zhān)粥:稠粥。
③不充:不足,此指喝不上。
④昃(zè):太阳偏西。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分)(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2)或.异二者之为或:(3)去.之南都入学舍去:2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微斯人,吾谁与归?(2)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2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在【甲】【乙】两文中都起作用;但两文采用的表达方式不同,【甲】文主要运用了的表达方式,【乙】文主要运用了的表达方式。
(3分)22、从【乙】文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伟大抱负的思想基础是什么(3分)三、作文(30分)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1)诚信,自古就是一种美德。
欺诈、造假等不讲诚信的现象历来为人们所深恶痛绝。
请以“谈诚信”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2)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先天下之忧而忧”,而有的人却说,如果连自己的“忧”都没有处理好,怎么去“忧”天下?对以上说法你怎么看?请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C.百废具兴D.属予作文以记之(解析:A.“羞”同“馐”,美味的食物;“直”同“值”,价值;C.“具”同“倶”,全、皆;D.“属”同“嘱”,嘱咐。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义不相同的一项是(B)(3分)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B.去.国怀乡C.上下一白.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解析:B.“去”古义“离开”,今义“跟‘来’相反”。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3分)A.上下一白.余强饮三大白.而别B.然.则北通巫峡满目萧然.C.前人之.述备矣四时之.景不同D.云归.而岩穴暝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解析:A.白色/代指酒;B.“然则”连用,虽然如此,那么/……的样子;C.助词,的;D.聚拢/返回。
)6.名篇名句默写。
(8分)(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2)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3)诗人总是把自己真诚的愿望寄寓在诗词中,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抒发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良好愿望。
(4)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像李白《行路难》(其一)里说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那样,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深刻哲理的句子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7.走进一个宁静的乡村,村庄道路宽阔平坦,古朴而又充满新农村建设的现代化气息。
遗憾的是,门上的对联已经被雨水冲刷得模糊不清,只留下上下联的上半部分,请你根据下面给出的词语,运用所学的对联知识补全对联。
(2分)扮靓铺就乡村道路康庄美丽上联:勤劳和汗水铺就康庄道路下联:智慧与真情扮靓美丽乡村8.学完本单元后,语文老师拟召开以“面对困境·豁达乐观”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请你积极参与。
(5分)(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段开场白。
(3分)【示例】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挫折与磨难。
在有的人眼里,困难好像无底的深渊,掉下去就再也没有了希望;在有的人眼里,困难则好像生活的磨刀石,能将勇气的刀刃麿得更锋利。
俗话说得好: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亲爱的同学们,面对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吧!(2)请从下列备选人物中选择一个,参照示例,用简洁的语言从人物所处的时代、人物的精神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2分)备选人物:诸葛亮文天祥袁隆平示例:苏轼——宋代词人,虽屡遭挫折但依然豁达乐观。
【示例】①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虽行将就木但依然心系后主。
②文天祥——南宋爱国诗人,虽身陷敌营但依然正气凛然。
③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虽屡遭打击但依然坚持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