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碑 23
欧阳询楷书碑帖

欧阳询楷书碑帖
欧阳询楷书碑帖,又称《欧阳修碑》或《欧阳询碑》,是中国文字史上最重要的宝贵文物。
欧阳询于元朝初年(1314-1319年)所刻,清末收藏于洛阳国立博物馆,大师神妙的楷书古朴、结构般完美,刻画出历史文化中蕴含的丰富内涵。
欧阳询楷书碑帖全篇由大、小字母表示,即以繁体汉字的英文字母代表,写成24行,共648个字母,文字直接表达的意思是“学术之风,海晏河清”,可见欧阳先生强调教习、高境界的学术思想。
欧阳询的楷书字体朴实而不失传统,每一个字的本身形体及结构表达深度,完美的诠释了中国文化的精髓,体现出提升学文素质的目的。
欧阳询楷书碑帖被誉为绝唱、独特,被称为“绝艺”,是中国楷书史上极精湛的典范,在世界书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不仅把握住了书法艺术的精髓,而且对书法技巧的创新和发展都显示出了很高的水平。
郑板桥曰

郑板桥曰:酒能乱性,所以佛戒之。
酒能养性,所以仙家饮之。
有酒时学佛,没酒时学仙。
花钱三不扎眨眼:第一花在父母身上.第二花在铁哥们身上.第三在学习成长上投资.钱是人民币. 钱少了,是自己的钱多了,是大家的太多了,就是人民的了最笨的人就是出色的完成了一件根本不许要干的事情.最好的投资地方,是脖子以上。
我们有多少人一生都把钱花在了脖子以下。
不要活反了,生活本身就是财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不是学习没有用,而是我没有用.因为我没用,所以我没用.永远不要做气氛和情绪的污染者。
回复:技巧一定要跟上人格。
赞美心,赞美是人际沟通的润滑剂,你看待别人的想法会影响他后面的行为。
赞美会让别人把正确的事继续作下去。
文字语言传达信息。
53 回复:翟鸿燊讲座部分语录有声语言传达感觉肢体语言传达态度人才不一定有口才,有口才的一定是人才。
小孝治家。
中孝治企。
大孝治国树欲静而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
角色就是人格。
精通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孔子:学习最好的方法叫玩儿玄就是转变。
所有营销在中国就一个字代替“儒” 儒{人 + 需} 佛{人+ $}10.多花时间成长自己,少花时间去苛责别人嫉妒别人;多花时间去爱,少花时间去恨。
人生有多大出息,取决于你的时间管理。
11.一个人心智模式不好的话,就易知识越多越反动.一个人心态要是不好的话,就易聪明反被聪明误。
12.为民生立命,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只有这样才会有一个圆融圆满快乐的人生。
13.你把经文放进脑子里,那是你给自己开光。
你把<<道德经>>背下来,老子跟你一辈子。
你把<<孙子兵法>>背下来,武圣人跟你一辈子。
你把<<论语>>背下来,孔子曾子跟你一辈子。
你把<<心经>> <<金刚经>>背下来,佛菩萨跟你一辈子。
附:种下一个善念,收获一种良知;种下一种良知,收获一种道德种下一种道德,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回复:沟通的三个特征:行为的主动性过程的互动性对象的多样性能成大事的都是演说高手。
洛浦公园的碑文

洛浦公园的碑文一、导言洛浦公园位于中国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是该城市最大的公园之一。
公园内有许多古老的碑文,这些碑文记录了该地区的历史、文化和人民的智慧。
本文将详细介绍洛浦公园的碑文,包括其背后的故事、碑文内容和意义。
二、洛浦公园的历史洛浦公园建于明代,起初是一片皇家园林,供皇帝和贵族游玩。
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需求,公园逐渐开放给公众,并逐渐扩大规模。
如今,洛浦公园已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文化交流和历史传承的重要场所。
三、洛浦公园的碑文1. 祈福碑祈福碑是洛浦公园最著名的碑文之一,它位于公园的中心广场。
这块碑文是明代皇帝为祈求国泰民安而立的。
碑文上刻有精美的文字和图案,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祈福碑代表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祈愿。
2. 古文碑古文碑是洛浦公园中一组古老的碑文,它们记录了该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这些碑文的内容包括古代文人的诗歌、文章和书法作品。
古文碑展示了古代文化的瑰宝,对于研究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3. 纪念碑洛浦公园中还有一些纪念碑,它们是为了纪念重要的人物或事件而立。
这些碑文通常包括人物的事迹、贡献和思想,以及相关事件的背景和意义。
纪念碑是对过去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鞭策,激励人们为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四、洛浦公园碑文的意义洛浦公园的碑文不仅仅是一些文字和图案,它们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
这些碑文记录了过去的荣耀和智慧,也给人们带来了启示和思考。
首先,洛浦公园的碑文是历史的见证。
它们记录了该地区的历史发展和变迁,展示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
通过研究这些碑文,人们可以了解过去的故事和经验,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
其次,洛浦公园的碑文是文化的瑰宝。
这些碑文包含了古代文人的诗歌、文章和书法作品,展示了古代文化的丰富和多样。
它们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和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最后,洛浦公园的碑文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吕纯阳《百字碑》新解

吕纯阳《百字碑》新解
从古至今,许多人都试图从《百字碑》中汲取启发,今天让我们
着重来看看这首诗的作者吕纯阳的新解释。
在传统的解释中,这首诗的主旨就是关于人的悲哀,祸患和苦难。
《百字碑》叙述着一个孤都的景象,而面对如此萧条而空虚,不堪一
击的人生,无处安慰,只能喟叹苍苍天地间无尽的种种悲剧。
作者用
自身的锐利眼光凝视着世界运行的畸形,以一种钝痛而沉痛的语词叙
述着人生艰辛,而这些对人们注定要付出巨大损失的悲剧,更令我们
感叹一个凄凉的真理:它们都会随着流逝的时间而不断深刻。
然而,新的解释让《百字碑》变得更加现实和具体,作者期望的
是引发读者更多的启示与思考。
他告诉我们人生是一场不停顽强拼搏
的挑战,无论在何时何地,我们都要不断努力奋斗,只有此苦难的奋斗,才能让生命中樱花烂漫,绽放出芬芳。
他向我们介绍了一个极具柔软且灵魂感动的场景,几乎就如同梦
幻般的竹林深处,在这里,人们可以在宁静中尽情地体会到自然的美
丽;而这里的稼穑则表达出来的无尽的辛勤劳动,代表着人们要不停地、不断地去拼搏,终将迎来青春与报恩。
在吕纯阳看来,《百字碑》更具有加强追求真理之志、敢于挑战
失败、勇于改变自身的主题。
尽管路漫漫其修远兮,无风日落江潮水,但是要经过漫长而宁静的心理准备和实践,早晚又会有属于自己高峰
辉煌时刻的到来,让心灵在自然的四季中撒金植绿,解除沧桑的枷锁。
最后,百字碑的新解释展示出作者对于人生的珍视和期盼,也希
望读者能够从中获得启发,勤劳拼搏。
也许有一天,我们也会勇敢地
挑战外界的压力,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百字碑注

养气忘言守一句,统言修道之全体大用也。降心为不为一句,言炼己筑基也。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二句,言炼己筑基,须要识得心也。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二句,言炼己之实功也。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气回丹自结三句,言炼己功勤,还丹自结也。壶中配坎离一句,言丹还后,内炉之功也。阴阳生返覆一句,言阴阳变化,由嫩而坚也。普化一声雷一句,言脱丹法象也。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二句,言服丹后之法象也。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二句,言服丹结胎之法象也。坐听无弦曲一句,言十月温养之功也。明通造化机一句,是总结了性了命大义也。以前十八句,还丹大丹,始终次序,火候工程,悉皆吐露,至简至易,约而不繁,依法行持,自卑登高,由近达远,端的为修道者上天梯也。曰二十句者,并结尾二句言之耳。
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
先天真一之气,为生天生地生人之祖气,无理不具,无时不在,所谓性命之宗祖,存此者圣,昧此者凡,但此气落於后天,隐而不现,即或一现,人为名利所牵,私欲所扰,当面错过,旋有而旋失。欲寻此气,先要认得道心。盖先天之气,藏於道心也。道心为体,先天之气为用,同出异名,道心即修道之宗祖。夫道心者,主人也;人心者,奴仆也。认得道心为宗祖,以主人而使奴仆,奴仆听命於主人,不降而自降,一动一静,皆是道心运用,即人心亦化为道心,内无妄念,外无妄事,内外安静,客气难入,处於无事之境矣。能至无事,空空洞洞,只有道心,别无他物,此外更寻谁耶?
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
当阳丹出鼎,吞而服之,点一己之阴汞,如猫捕鼠。白云朝顶上者,冲和清气上升,五气朝元也;甘露洒须弥者,华池神水下降,万病回春也。须弥山在天地之正中,即人中有一宝之象。中之一宝,即是圣胎,又名黄芽,祖师示张珍奴词云:地雷震动山头雨,要洗濯,黄芽出土,正是此义。
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剑三称号获取大全

雀翎
前缀
明子
前缀
长醉
前缀
无痕
后缀
月仙 桂神 嫦娥
后缀 后缀 后缀
后羿 飞燕 冲云 灵心 慧心 慈心 妙心 神匠 食神 天吃星 药王 尝百草 神工 开天工 屠夫
短刀行
后缀 后缀 前缀 前缀 前缀 前缀 前缀 后缀 后缀 后缀 后缀 后缀 后缀 后缀 后缀 后缀 后缀 后缀 后缀 后缀 后缀 后缀 后缀 后缀 后缀 后缀 后缀 后缀 后缀 后缀 后缀
剑三称号大全
称号
百战 墨意 霓裳 青灯 莲冠 千锋 仙笛
前缀 后缀
前缀 前缀 前缀 前缀 前缀 前缀 前缀
获取途径来源
天策技能到指定重数(龙吟第29重、战八方第29重、灭第19重、破风 第25重、裂苍穹第5重、突第6重) 万花技能到指定重数(钟林毓秀第24重、玉石俱焚第29重、春泥护花 第7重、商阳指第29重、握针第29重、锋针第五重) 七秀技能到指定重数(鹊踏枝第5重、剑气长江第28重、繁音急节第4 重、蝶弄足第4重、风袖低昂第32重、回雪飘摇第28重) 少林技能到指定重数(无相诀第4重、拿云式第19重、万佛朝宗第5重 、摩柯无量第6重、捕风式第23重、般若诀第8重) 纯阳技能到指定重数(太极无极第32重、无我无剑第33重、人剑合一 第22重、八荒归元第31重、两仪化形第35重、四象轮回第33重) 藏剑技能到指定重数(平湖断月第26重、梦泉虎跑第13重、风来吴山 第10重、听雷第33重、夕照雷锋第28重、泉凝月第8重) 五毒技能到指定重数(蝎心到第31重,千丝到第23重,百足到第34 重,蛊惑众生到第5重,冰蚕牵丝到第31重,醉舞九天到第32重) 唐门技能到指定重数(暴雨梨花针到第五重,钻心刺骨到第七重,夺 魄箭到第十二重,裂石弩到第五重,蚀肌弹到第十二重,天女散花到 第五重) 明教技能到指定重数(幽月轮到第24重,赤日轮到第33重,净世破魔 击到第32重,驱夜断愁到第29重,贪魔体到第6重,归寂道到第4重) 丐帮技能到指定重数(蜀犬吠日到第16重,天下无狗到第22重,亢龙 有悔到第20重,龙啸九天到第8重,时乘六龙到第13重,龙战于野到 第17重) 跳上指定的全部建筑 (稻香村刘大海对面断桥上的亭顶、天策凌烟阁顶、万花摘星楼顶、 七秀忆盈楼顶、纯阳两仪门顶、少林藏经阁顶、洛道李渡城门顶、巴 陵县大象头顶、洛阳七凤楼顶、扬州东篱寨最高塔顶、长安长蛇谷阳 宝哥处、龙门荒漠客栈塔楼顶、南屏山阿里曼圣坛顶、昆仑山玉虚峰 望仙桥飞阁顶、恶人谷谷门顶、浩气盟正气厅顶) 中秋节使用道具购买 中秋节使用道具购买 中秋节使用道具购买
西安碑林石碑介绍

西安碑林石碑介绍
西安碑林的石碑数量众多,且各有特色。
其中,最有名的石碑之一是《石台孝经》。
《石台孝经》碑刻于唐玄宗天宝四年(公元745年),由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作序、注解并书写,太子李亨篆额。
此碑由四块黑色细石合成,碑下有三层石台阶,因此得名《石台孝经》。
碑高620厘米,共4面,每面宽120厘米。
碑文用隶书撰写,书法工整,字迹清新,丰腴华丽,体现了大唐的恢宏气度。
人们通常称《石台孝经》碑为西安碑林迎客第一碑。
此外,西安碑林还有《开成石经》等石碑。
《开成石经》内容包括《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左氏传》《论语》《孝经》《尔雅》等12部经书,共计60多万字,用石114方。
这些石碑的碑文虽然不是出自书法名家之手,但影响深远,均是国宝级文物。
除了《石台孝经》和《开成石经》外,西安碑林还有许多其他著名的石碑,如东汉《曹全碑》晋《司马芳碑》等。
这些石碑不仅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也是西安碑林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的来说,西安碑林的石碑数量众多,其中不乏国宝级文物和历史悠久的石碑。
这些石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的传承,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和欣赏。
关于尘世闲游的诗句

关于尘世闲游的诗句有些诗词超脱、隐逸、空灵、飘逸,如同山间的清泉,洗净了世间的尘埃。
它们以超脱的视角,淡看风云变幻,以隐逸的情怀,笑对人间冷暖。
空灵的意境中,飘逸的文字翩翩起舞,犹如天外来音,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今日便分享一些诗人得闲时所作的关于尘世闲游悠闲惬意诗词,极具松弛感,能够治愈现代人的焦虑与忧烦,让我们一起细细品读吧。
1、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吕岩《百字碑》饮下长生不老酒,逍遥自在又有谁知道。
2、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与仙人携手在天际遨游,拥抱着明月在世间永存。
3、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李白《古风·其十九》洁白的手握着芙蓉花,在空中步履轻盈地踏过太空。
4、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暂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间,等到要远行时就骑上它访遍名山。
5、羽衣常带烟霞色,不惹人间桃李花。
——白玉蟾《卧云》身上的衣服常常被武夷山中靓丽的烟霞之色所映照,如此的惬意,哪里还会去招惹那俗世的桃红柳绿啊。
6、飘然乘云气,俯首视世寰。
——白玉蟾《少年行》飘飘然乘着云气,低首俯瞰世间万象。
7、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
——王国维《浣溪沙》登上高峰窥视皎洁的明月,就像开了天眼一般能够审视俗世红尘。
8、好将一点红炉雪,散作人间照夜灯。
——释宗杲《送超僧鉴》我愿将这点红炉中的白雪,洒向人间,成为照亮黑夜的明灯。
9、半篙春水一蓑烟,抱月怀中枕斗眠。
——黄春伯《绝句》竹竿轻轻划过初生的春水,我身披蓑衣仿佛一缕轻烟。
我怀抱着明月,枕着北斗星入睡。
10、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李白《清平乐·画堂晨起》应该是天上地神仙喝得大醉,胡乱地把白云揉碎。
11、浮云今可驾,沧海自成尘。
——王勃《出境游山二首》现在的云彩已经可以驾驭,而茫茫大海终究会化为尘土。
12、皓月人千里,清风酒一樽。
——张培《怀秦楞香》皎洁的月光下,人们相隔千里之遥,而清风吹拂中,我独自饮酒一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字碑百字碑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阴阳生返覆普化一声雷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都来二十句端得上天梯百字碑序言纯阳吕祖,乃道门中,第一慈悲圣贤。
自唐至今,千年有余,或隐或显,隐显不测,警愚化贤,诗词歌赋,传于世者,不可枚举。
专言:修真次序、药物火候,无一不备者,莫若:《敲爻歌》《百字碑》。
而其:言简理明,易足:开人茅塞者,莫若《百字碑》。
其字,仅一百;其句,仅二十。
将其:修真之丹法,有为无为、了命了性,始终全诀,尽皆吐露,真可谓之:上天之梯。
虽为:天梯,世之修真者,不以为是天梯,每多求奇好异,以其此文无奇无异而弃之。
金丹之道,乃是:真常之道。
不奇之中,而有:最奇者存;不异之中,而有:大异者在。
只因世人,未能:深思。
此文,始言者,不过,养气、降心、住性,并无:奇异?行持之效:能结丹,能服丹,能逍遥,能通造化,岂不:最奇大异!不奇而奇,不异而异。
学者,能于祖师法言中,极深研几,循序渐进,必有所得。
未有:不深造,而能自得者。
每读此文,多有受益,因叹世间:有此天梯,人皆不识!大负祖师:度世之苦心。
今于:每句之下,注解:数语之言,以阐:文中其微,愿结:学道知音,同登:上天之梯,以报:祖师之恩。
养炁忘言守性命之道,始终修养:先天一炁,别无他物。
采药,采者,是此,炼药,炼者,是此;还丹,还者,是此,脱丹,脱者,是此;服丹,服者,是此,结丹,结者,是此;脱胎,脱者,是此;以术延命,延者,是此;以道全形,全者,是此;始而有为,有为者,是此;终而无为,无为者,是此;长生,长者,是此;无生,无者,皆是此。
经云:知其一,而万事毕。
此炁:非色非空,无形无象,不可:以知,知,不可:以识,识;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恍恍惚惚,杳杳冥冥,不可形容。
强而图之:这个“○”而已。
强而名之:儒曰:太极,道曰:金丹,释曰:圆觉。
本无可言,有何可守?如其:可言可守,则非:先天之炁,乃是;后天之气。
先天之气,历万劫而不坏;后天之气,随幻身而有无。
未得:真传之流,不知:先天之炁,而为何物?误认:后天之气,有形之物。
或言在:气海、丹田;或言在:黄庭、任督。
或闭口,调呼吸,以匀气;或闭气,定胎息,以藏气;或守或运,等等不一,皆欲妄想:结成金丹。
试问:将此有形之气,终久:凝结于何处?凝结作何模样?其必:凝结成气块。
每见世上:守其上者,多得:脑漏;守其下者,多得:底漏;守其中者,多得:膨胀;守明堂者,多得:失明;守顽心者,多得:癫症;欲求长生,反而促死,哀哉!先天虚无,真一之炁,包罗天地,生育万物,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仅可知,不可言;仅可养,不可守;无言无守,言守两忘,不养而养,入于养炁之三昧。
大道,活活泼泼,不落于:有无边界。
落于有,则着相;落于无,则着空。
着相着空,皆非天地:真空妙有之道;落有落无,亦非圣贤:真空妙有之道。
曰:养其炁,则必有:所养者,在,不着于空;曰:忘言守,则必无方所、无定位,不着于相。
不着空,不着相,则必有;不空不相之养者在。
不空不相之养: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感而遂通,寂然不动,养气之道,即在于此。
降心为不为上言:养炁,似乎一无所为。
人自:有生以后,身中:先天充足,阳极必阴。
只有:上德之人,方能:保全身中先天之炁不失。
中下之人,一交后天,先天之炁,潜藏,后天之气,用事,阳炁渐消,阴气渐长,识神张狂,客气作乱,历劫根尘,俱发,一身气质,俱动,四大一身,皆属阴,不知:何物是阳精?虽欲:养炁,无处可养,亦不得其养。
上德者,以道全其形,是其:纯乾之未破;下德者,以术延其命,乃须:配坎离方成。
以道全形,即是:无为之事;以术延命,即是:有为之事。
上德之人,先天未失,纯阳之体,守中抱一,即可全其:本来真形;中下之人,先天已伤,阳为阴陷,必须窃阴阳,夺造化,先固命基,从有为,入于无为,方能:成真。
经云:还丹最易,炼己最难。
又云:七返还丹在人,先须炼己待时。
炼己,须先:降心。
降心,须要:识心。
心有:人心、道心之分;又有:真心、假心之别。
道心,即是:本来不识不知,顺帝之则之心,为真心;人心,即是:后起有识有知,七情六欲之心,为假心。
真心,益人性命;假心,伤人性命。
降心,即是:降其人心之假。
降心:即是:降伏其心。
非是:守心空心,强制定心,须要:顺其自然。
经云:顺其所欲,渐次导之。
便是:降心妙诀。
故曰:降心为不为。
曰为,即是:心必降。
不为,即是:不强降。
有用,用中无用;无功,功里施功。
人之顽心,积习成性。
如火炼成,顽铁一块,至坚至固,牢不可破。
若束之太急,是以心而制心。
其心愈多,而块愈坚,反起心病。
阴符经云:火生于木,祸发必克。
降心之法,必用:渐修之功,方能济事。
渐修之功,可以:无伤于彼,有益于我。
故曰:为而不为。
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先天一炁,即是:生天生地、生人生物之祖炁,此炁,无理不具,无时不在,所谓性命之宗祖。
存此者圣,昧此者凡。
先天一炁,落于后天,隐而不现。
即或一现,人为名利所牵,利欲所扰,当面错过,旋有而旋失。
若欲求寻此炁,先要认得道心。
先天之气,藏于道心。
道心为体,先天之炁为用,同出而异名。
道心,即:修道之宗祖。
道心,是:主人。
人心,是:奴仆。
认得道心,为宗祖,以主人,而使奴仆,奴仆听命于主人,不降而自降。
一动一静,皆是:道心运用。
道心主事,人心,化为道心。
内无妄念,外无妄事,内外安静,客气难入,可以处于:无事之境。
能至无事,空空洞洞,只有道心,别无他物,除此之外,更寻其谁?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即知宗祖,处于无事,则其真者,可以能常。
真者能常,一切外假,不得而伤。
但是,真常之道,不是:避世离俗,亦非:静坐止念。
须要:脚踏实地,身体力行。
要从:大造炉中,煅炼出来,方是:真,方是:常。
如果知真,而不能行真,虽能无事,如同木雕泥塑之物,外虽无事,而其内里难免有事。
古经所谓:禅机本静静生妖。
此乃:闭门捉贼,假者不能去,而其:真者必受伤,何能真常?故曰: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
曰:真常应物者,以真应假。
曰:应物不迷者,借假修真。
真藏于假之中,假不在真之外。
无假不能成真,无真不能化假。
其法只在:常应常静,于杀机中,盗生机;于波浪中,稳舵槁。
果能不迷,即是真常。
果能真常,虽然终日应物,未曾应物,处于无事之境,而不为万物所移,何碍于应之?应物若能不迷,则其:道心之真常存。
道心之真常存,则其:气质之性不发。
气质之性不发,则其:天赋之性明朗。
如同水晶塔子,无染无著,不动不摇,而性自住。
性住之效,全在:应物不迷。
迷之,则人心用事,真性昧而假性发。
不迷,则道心用事,假性化而真性现。
住性之道,只是:不迷黄鹤赋云:依世法而修出世之法。
性住气自回性即是理,在天为礼,赋之与人,为:性,故名其性,曰:天性。
气即是命,在天为气,受之于人,为:命,故名其命,曰:天命。
人生之初,理不离气,气不离理。
命不离性,性不离命。
理气一家,性命一事。
因交后天,理气不连,性命各别。
若能性住,不为:客气所移,正气自回,无命,仍可有命。
性命,仍是一事;理气,原不相离,所谓:尽性至命。
气回之要,总在:性住。
果能性住,其气,自然而回,无容:强作。
气回丹自结丹,是:圆明之物,系:阴阳二气,交合而成。
当其:性住之时,万虑俱息,是谓:真静真虚。
静极,则生动,虚极,则生白,先天之炁,自虚无中来,片刻之间,凝而成丹,所谓:一时辰内,管丹成。
还丹之要,在于:气回;气回之要,在于:性住;性住之要,在于:不迷;不迷之要,在于:降心;降心之要,在于:知得宗祖;知得宗祖,降心应物,不为物迷。
性自住,气自回,丹自结。
三“自”字,在:应物不迷中来,应物不迷,即是:炼己之功。
所谓:炼己纯熟,还丹自结。
了道歌云:未炼还丹先炼性,未修大丹且修心,性定自然丹信至,心静然后药苗生。
还丹最易,炼己最难。
炼己,若不炼到无己之时,性不定,心不静,丹不结。
炼己,若不知:宗祖,其功:莫施。
三丰云:筑基时,须用橐龠,炼己时,还要真铅。
真铅,即是:宗祖,必须:得遇真师,诀破:真铅一味大药,方能下手。
真铅,就是:身中先天虚无一炁。
壶中配坎离气回丹结,真种到手,仅还得:娘生本来面目,谓之:还丹,又谓之:小还丹,不堪吞服济命。
必将:此丹,炼成:一个至阳之物,方能:延得年,益得寿。
坎:外阴而内阳,其中之阳,为真,为:中正之阳。
非是:幻身肾中之:浊精。
乃是:先天真一之:神水。
离:外阳而内阴,其中之阴,为真,为:中正之阴。
非是:幻身心中之:血液,乃是:先天虚灵之:真火。
此水此火,乃:虚空天然之水火,非是一切:有形有象之水火。
用此水火,烹煎灵药,十二时中,不使间断,勿忘勿助,绵绵若存。
入药镜云:水怕干,火怕寒。
天然水火,不用外求。
神明默运,药物老嫩,火候进退,随时加减,消息于:宥密之中,不使有:一毫渗漏。
阴阳生返覆普化一声雷水火煅炼之功,即是:朝屯暮蒙之功。
朝屯,即是:进阳火;暮蒙,即是:运阴符。
时阳,则:进阳;时阴,则:运阴。
阴而阳,阳而阴,阴阳搏聚,自生返覆。
恍惚里相逄,杳冥中有变,返之覆之,阴阳混化,先天灵苗,由嫩而坚,自生自熟,自渐而顿。
忽的:造化炉中,迸出:一粒至阳之丹,如同:空中乍雷一声,惊醒:梦里人。
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当其,阳丹出鼎,吞而服之,点:一己之阴汞,如猫捕鼠。
白云朝顶上,即是:冲和清气上升,五气朝元。
甘露洒须弥,即是:华池神水下降,万病回春。
须弥山,在:天地之正中,即是:人中,有一宝之象。
中之一宝,既是圣胎,又名黄芽。
古云:地雷震动山头雨,要洗濯黄芽出土。
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当其:圣胎凝结,神水流通,自然:无质生质,无形生形,一切:勉强之功,皆无所用。
故曰: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曰:自饮,曰:谁得知者,长生逍遥之事,乃窃阴阳,夺造化,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之事。
天地神明,不可测度,人岂能知之?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摄精神,而长生,忘精神,而无生。
长生,即是:有为了命之道。
无生,即是:无为了性之道。
了性之道,即是:九年面壁之功。
面壁之功,即是:十月湿养之功。
九年,非是实有:九年之期。
九为:纯阳之数,即是:金液九还,阴尽阳纯之义,所谓:一毫阴气不尽不仙。
十月,即是:圣胎成就,脱化之期。
如同,怀孕十月,婴儿出胞,也是:法象。
十月温养之功,防危虑险,万有皆空,不使一毫客气,入于胎元之中。
如:壁列万仞,一无所见。
十月温养,九年面壁,二者一义,非是二件,皆是古人:取其义象。
惟其:温养面壁,故曰:坐听无弦曲。
坐非身坐,乃是:心静意静,不动不摇之坐。
有弦曲,则:有声有音。
无弦曲,则:无声无音,无声无音,只是:一空。
即云:无声无音,听个什么?曰:听空而不空,不空又空,非是顽空,乃是真空。
曰:坐听离却:见之一边,绝不:着于其色。
曰:听无弦曲,听而不听,离于其听,不着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