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铭
吴铁姗百字铭原文及注释

吴铁姗百字铭原文及注释吴铁珊百字铭原文及注释如下:百字铭铁珊吴氏,乐善好施。
溯其渊源,家风自远。
先祖开基,地瘠且贫。
惟耕桑之勤,积善德之深。
传家之道,百字为训。
刻石立碑,遗子孙以箴言。
铭曰:忍让为善,处世之道。
勤俭为本,立身之宝。
诗书传家,礼义为基。
恭敬谦和,为人之要。
忠孝节义,品行之端。
家国情怀,志士之志。
铁珊子孙,铭记在心。
承先祖之遗风,扬家国之精神。
光大门楣,显耀于世。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吴氏子孙,永世昌盛。
注释:1. 乐善好施:喜欢做善事,乐于施舍财物。
2. 溯其渊源:追寻其根源。
溯,逆流而上;回溯。
3. 家风自远:家族的传统、风范有着深远的历史和影响。
自远,从远处、从长远。
4. 先祖开基:祖先开创基业,奠定家族基础。
开基,开创基业。
5. 地瘠且贫:土地贫瘠而贫穷。
瘠,贫瘠;贫,贫穷。
6. 惟耕桑之勤:只有辛勤耕耘和养蚕才能积累财富。
耕桑,耕田植桑;勤,勤劳、勤奋。
7. 积善德之深:积累善行和美德来提升家族的声望和地位。
善德,善良和道德;深,深厚、深入。
8. 传家之道:传承家族的理念和价值观。
道,道理、原则;传家,传承家族。
9. 百字为训:用百字来作为家训。
百字,一百个字;训,教训、教诲。
10. 刻石立碑:将家训刻在石碑上,树立在家族祠堂或重要位置。
刻石,刻字于石;立碑,树立碑文。
11. 遗子孙以箴言:留给子孙后代作为箴言、警句。
遗,留给;箴言,劝诫的话语、忠告。
12. 忍让为善:忍耐和谦让是美德的表现。
忍让,忍耐和退让;善,善良、美好。
13. 处世之道:为人处世的道理和方法。
处世,处理世间事务;道,道理、原则。
14. 勤俭为本:勤劳节俭是立身之本、持家之道。
勤俭,勤劳节俭;本,根本、基础。
15. 立身之宝:树立自己的人格和价值观所依靠的宝贵品质。
立身,树立自己的品格;宝,宝贵、珍贵。
16. 诗书传家:通过诗歌和书籍来传承家族的文化和精神。
诗书,诗歌和书籍;传家,传承家族。
17. 礼义为基:以礼仪和道义为基础、为根本。
范仲淹家训百字铭

范仲淹家训百字铭
一、原文
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
范仲淹〔宋代〕
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
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过境。
勤读圣贤书,尊师如重亲;
礼义勿疏狂,逊让敦睦邻。
敬长与怀幼,怜恤孤寡贫;
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
字纸莫乱废,须报五谷恩;
作事循天理,博爱惜生灵。
处世行八德,修身率祖神;
儿孙坚心守,成家种善根。
二、译文及注释
【译文】
尽孝道当竭尽全力,忠诚勇敢怀有赤诚之心;
兄弟姐妹互相帮助,要知慈悲是没有度量,没有尽头。
勤奋学习研读圣贤书,像敬重父母一样尊敬师长;
懂礼仪知谦让,切勿疏忽轻狂,谦逊忍让、态度宽厚和善,邻里方和睦。
尊敬长辈关怀幼小,体恤鳏寡孤独与弱势群体;
谦恭廉明,戒骄戒躁,才能树立威信,为人信服。
要知勤俭节约过生活,常怀感恩心;
能够顺应天理、慈悲为怀,才能广种资粮,普利群荫。
处世“八德”是准则,后世应当谨遵前人教诲;
以家训为戒,才能发扬祖业,有所作为。
【注释】
丹诚:赤诚之心。
敦睦:亲善和睦。
怜恤:怜爱体恤
五谷:指稻、黍、稷、麦、豆,泛指粮食作物,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是最朴素、最自然,也是营养价值极高的传统食品。
八德: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古人处世的基本操守。
吕祖百字铭注解

《百字铭》注解全文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
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
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
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
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
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
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
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
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注解养气忘言守:养气需要从有为的刻意做减法 刻意忘却一切,指修空),转变到真圣所言讲守住道守住真常的修法上来。
降心为不为:降伏这颗有为的心,使其转变为不刻意而为,使其处于自然无为之中。
动静知宗祖:无论动与静,在日常行住坐卧、应人接物之中,都要知道宗祖,即真如自性 真常自性)。
无事更寻谁:只要内心于动静之中能够通达真常自性,就更不必去向心外寻求和追逐。
真常须应物:修道者必须要以真常自性来应物接人,用真常自性来指导思维和行为。
应物要不迷:用真常自性应物接人的时候,不要被人、事、物所迷惑。
不迷性自住:只要不被所面对的人事物所迷惑,真常自性就会在心中居住下来。
性住气自回:真常自性在心中居住下来了,真常自性之气自然就会回归于身心。
气回丹自结:真常自性之气既然回归了身心,长生不老的内丹自然会结出来。
壶中配坎离:通达于真常自性的身心如同一把可以制造和盛放甘露和长生酒的酒壶,在这把壶内配上阴阳 坎离代表阴阳),阴阳相生相利,不停循环反复。
阴阳生反复:阴阳为了普遍度化万物利益万物,化现成为了一声雷,唤醒沉睡的万物 身心)。
普化一声雷:同上,“雷”为阴阳变化之声,象征身心被唤醒。
白云朝顶上:洁白的云从头顶朝下降下甘露。
此处“须弥”指众生头顶。
甘露洒须弥:从头顶降下甘露,滋润身心。
自饮长生酒:这其中的逍遥快乐只有自己证到了才能够品尝到。
这里的“长生酒”象征修行的成果和内心的愉悦。
逍遥谁得知:这种逍遥快乐的滋味,只有修行者自己知道。
坐听无弦曲:真常自性和阴阳变化在身心之内,就如同没有乐器演奏的曲子,只能用心去聆听和欣赏。
这里的“无弦曲”指真常自性和阴阳变化交汇而成的曲子。
吕纯阳-百字铭

百字铭百字铭原文吕洞宾 (798--?)唐代道士,后道教奉为神仙,是“八仙”中传闻最广的一位仙人。
姓吕,名岩,字洞宾。
传说百字铭为吕洞宾的作品,原文如下: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百字铭评析评析一作为道教修真的真言叙述,这里有两句最为关键,个人觉得,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
个人认为也应该从哲学角度去解这句话,首先跟佛教的一句联系下吧,心无起灭,湛然清净。
即:动静知宗祖与下一句的真常须应物对应看,显然,动静所指是在应物中发生的,知宗祖的宗祖既是下一句所提到的真常!无事更寻谁与应物要不迷联系看正好可以很容易的理解,这是我一段时间断断续续的理解吧,希望大家各抒己见,所谓静极生动,极静处可参造化。
一念不生,万法皆通。
评析二南怀瑾评析:那个时候,道家出了吕纯阳,等于禅宗出了一个六祖。
如何炼得健康长寿,可参考吕纯阳的百字铭,这时释、道、儒三家最好的东西,也是学佛最好的东西。
养气也是十念法中,修出入息的真正功夫。
降心出自金刚经:降伏其心,为而不为,有意降心就著相了,自性本空,所以为而不为,见地、功夫都告诉我们了。
动静二句,把观世音菩萨圆通法门放进去了,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可是不昏沉,也不散乱,自己能够做得了主,空得了,不要另外找个方法。
对人处事,自己要能不违背本性,这里都是讲功夫。
不要做什么功夫,心气合一,心物是一元的,真正念头空了,“气自回”,自然会气住脉停,达到二、三禅。
这里讲丹,并非肚子里真有个东西,古代道家形容,丹就是像月亮一样,圆圈中间一点,代表圆满自觉灵明的一点觉性。
壶代表身体,自己的气脉起变化作用。
只要做到气住脉停,它自然会起变化,自然的定久了以后,“普化一声雷”,轰的一下,身体所有气脉都打开了。
百字箴言

百字箴言
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
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
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
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
寸丝千命,匙饭百鞭,
无功受禄,寝食不安。
交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
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
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
若能依朕所言,富贵功名可久。
【唐太宗百字铭】
贞观丁亥公元六二七年
欲寡精神爽思多血气衰少饮不乱性忍气免伤财
贵自勤中得富从俭里来温柔终益己强暴必招灾善处真君子刁唆是祸胎暗中休使箭乖里藏些呆养性髯修善欺心莫吃斋衙门休出入乡党要和谐安分身无辱是非口不开世人依此语灾退福星来。
唐太宗百字铭原文

唐太宗百字铭原文引言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王朝,而唐太宗李世民则是这个王朝中最为杰出的皇帝之一。
唐太宗百字铭是他的一则名言,内容简洁明晰,道出了他在治国方面的理念和追求。
本文将对唐太宗百字铭的原文进行解读,并探讨其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
一、唐太宗百字铭原文为明君者不恃有人而恃法,有善政而无私行。
法者,所以兴国家也;善政者,所以安百姓也。
君法不行,虽有奇材异能之臣,有功于民,而国无以治也。
这唐太宗百字铭言简意赅,深刻阐述了唐太宗对于治国之道的独到见解。
二、法治国家的重要性在这百字铭中,唐太宗首先强调了法治国家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基石。
法律能够建立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的利益和权益。
唐太宗认为,一位明君不应该依赖于个人的能力和才干,而是应该依赖于法律的力量来治理国家。
三、善政兴国的原则除了法治,唐太宗还强调了善政兴国的原则。
善政是指善于治理国家和安抚百姓的政策措施。
唐太宗认为,只有通过善政来安抚百姓,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安定繁荣。
他强调,一个君主必须以百姓的利益为出发点,制定出符合民众利益的善政,使国家得以安定和发展。
3.1 以德治国唐太宗主张以德治国,他相信通过道德的榜样力量来影响人民,能够有效地维持社会秩序和国家稳定。
唐太宗自己本身就是一个道德高尚的君主,他崇尚仁爱、公正和忠诚,这些道德品质使他赢得了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3.2 以利治国唐太宗还主张以利治国,他认为一个好的政策必须能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实际的利益。
唐太宗注重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财富积累,通过推行各种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措施,如改善土地制度、发展贸易和农业,他成功地促进了国家的经济繁荣。
3.3 以治国家乐民心唐太宗注重治国和民心相融,他认为只有通过取悦人心,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治理目标。
他积极倾听人民的声音,采纳民众的建议和意见,努力为民众办实事,使他们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通过这些措施,他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张三丰注吕祖《百字铭》,经典!

热⽓,上冲⼼府,情来归性,如夫妇配合,如痴如醉,⼆⽓氤氲,结成丹质;⽽⽓⽳中⽔⽕相交,循环不已,则神驭⽓,⽓留形,不必杂术⾃长⽣。
诀⽈:⽿⽬⼝三宝,闭塞勿发通,真⼈潜深渊,浮游守规中,直到丹⽥⽓满,结成⼑圭也。
阴阳⽣反复,普化⼀声雷注⽈:功夫到此,神不外驰,⽓不外泄;神归⽓⽳,坎离已交;愈加猛烈精进,致虚之极,守静之笃。
⾝静于杳冥之中,⼼澄于⽆何有之乡,则真息⾃住,百脉⾃停,⽇⽉停景,璇玑不⾏;太极静⽽⽣动,阳产于西南之坤,坤即腹也,⼜名曲江;忽然⼀点灵光,如⿉⽶之⼤,即药⽣消息也。
赫然光透,两肾如汤煎,膀胱如⽕炙,腹中如烈风之吼,腹内如震雷之声,即复卦天根现也。
天根现即固⼼王,以神助之,则其⽓如⽕,逼⾦上⾏,穿过尾闾,轻轻运、默默举,⼀团和⽓,如雷之震,上升泥丸,周⾝踊跃,即天风妬卦也。
由⽉窟⾄印堂眉中,漏出元光,即太极动⽽⽣阴,化成神⽔⽢露,内有⿉⽶之珠,落在黄庭之中,点我离中之汞,结成圣相之体,⾏周天⽕候,⼀度烹之、炼之,丹⾃结矣。
⽩云朝顶上,⽢露洒须弥注⽈:到此地位,药即得矣。
⼆⽓结⼑圭,关窍开通,⽕降⽔升,⼀⽓周流,从太极中,动天根,过⽞⾕关,升⼆⼗四椎⾻节,⾄天⾕关,⽉窟阴⽣,⾹甜美味,降下重楼,⽆休⽆息,名⽈“⽢露洒须弥”。
诀⽈:⽢露满⼝,以⽬送之,以意迎之,送下丹釜,凝结元⽓以养之。
⾃饮长⽣酒,逍遥谁得知注⽈:养⽓到此,⾻节已开,神⽔不住,上下周流,往来不息,时时吞咽,谓之长⽣酒。
诀⽈:流珠灌养灵根性,修⾏之⼈知不知。
坐听⽆弦曲,明通造化机注⽈:功夫到此,⽿听仙乐之⾳,⼜有钟⿎之韵,五⽓朝元、三花聚顶,如晚鸦来栖之状。
⼼⽥开朗,智慧⾃⽣,明通三教经书,默悟前⽣根本,预知未来休咎,⼤地⼭河如在掌中,⽬视万⾥,已得六通之妙,此乃实有也,吾⾏实到此际,若有虚⾔以误后学,天必诛之,遇之不⾏,罪遭天遣,⾮与师遇,此事难知。
都来⼆⼗句,端的上天梯注⽈:⾃养⽓忘⾔⾄此⼆⼗句,皆是吕祖真正⼝诀⼯夫,⽆半点虚伪,乃修⾏上天之阶梯。
范仲淹《家训百字铭》

范仲淹《家训百字铭》《训子弟语》天理莫违,为人不易。
居家莫逸,民生在勤。
祖德莫烬,创业艰难。
家庭莫偏,易起寡端。
闻电莫怕,不做恶事。
奴婢莫凌,一样是人。
兄弟莫欺,同气连枝。
钱财莫轻,勤苦得来。
妇言莫听,明理者少。
时风莫趋,易入下流。
交友莫滥,须要识人。
饮酒莫狂,伤身之物。
耕读莫懒,起家之本。
奢华莫学,自取贫穷。
妄想莫起,想亦无益。
美色莫迷,报应甚速。
待人莫刻,一个恕字。
作事莫霸,众怒难犯。
女色莫溺,汝心安乎。
淫书莫看,譬如吃砒。
立身莫歪,子孙看样。
果报莫疑,眼前悟出。
降惊莫损,及早回头。
淫念莫萌,怕有报应。
暗室莫愧,君子独慎。
国法莫玩,政令森严。
祖宗莫忘,子孙有用。
父母莫忤,身从何来。
子弟莫纵,害他一世。
故旧莫疏,祖父之交。
邻里莫绝,互相照应。
本业莫抛,所靠何事。
匪人莫近,容易伤生。
正人莫远,急难可靠。
非分莫做,受辱惹祸。
官司莫打,赢也是空。
盘算莫凶,食报子孙。
意气莫使,后悔何及。
贫穷莫怨,小富由勤。
童年莫荡,蒙以养正。
淫事莫藏,害尔子孙。
言语莫尖,可以折福。
讼事莫管,害人不浅。
杀生莫多,也足一命。
富贵莫羡,积德悠久。
贫苦莫轻,你想当初。
字纸莫弃,世间之宝。
五谷莫贱,养命之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字铭
百字铭一.唐太宗百字铭
欲寡精神爽,思多血气衰。
少饮不乱性,忍气免伤财。
贵自勤中得,富从俭里来。
温柔终益己,强暴必招灾。
善处真君子,刁唆是祸胎。
暗中休使箭,乖里放些呆。
养性须修善,欺心莫吃斋。
衙门休出入,乡党要和谐。
安分身无辱,闲非口不开。
二.朱熹百字铭
欲寡精神爽;思多血气衰。
少杯不乱怀;忍气免伤财。
贵是勤中得;富从俭中来。
养性须修得;欺心枉吃斋。
衙门休出入;乡里要和谐。
善处真君子;刁唆是祸胎。
安分心长乐;闲非口莫开。
暗中休使箭;乖里放些呆。
温柔终益已;施暴必招灾。
人能依此劝,祸去福重来。
三.唐·孙思邈
养生百字铭
怒甚偏伤气思多大损神。
精疲心易衰气弱病相侵。
悲欢勿作极饮食常令均。
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
夜宿鸣云鼓晨兴嗽玉津。
若要诸疾退常当节五辛。
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纯。
妖邪难侵犯精气全自身。
寿夭休论命养生本在人。
若能依此训平地可朝真。
四.吕祖百字碑
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
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
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璃,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
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