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篮球的起源与发展
篮球起源与发展

1.三步上篮怎么才能跳高 ???
• 一大、二小、三高跳
• 如果受过正规训练,应该都知道这么一个口诀“一 大,二小,三高跳”。就是说三步上篮的第一步要 跨的大,第一步跨的大主要是为了拉开和防守球员 之间的距离,当大家同时起跳的时候,第一步如果 跨的大,防守者想要从后面盖到你,必须跳的比你 更高、更远。二小,就是说第二步要跨的小。为什 么要跨的小呢?这主要是为“三高跳”做准备的。 练过三级跳的人都知道,第二步跨的小,第三步才 能飞的远。其实这是一个力量蓄积的过程,想要自 己出拳有力,当然必须先收回拳头来。三高跳,是 说第三步要跳的高?其实不然,第三步跳的高只是 一个方面,还要跳的远。跳的高还关系到你的出手 点,出手点高,对手才不容易封盖(关系到手部动 作,下面再做解释)。跳的远就是进一步拉开和防
者防不胜防。
• 单手扣篮
• 双手背扣
• 高手投篮
•勾 手 投 篮
•抛 投
•双 手 投 篮
2.关于三步上篮的规则
•
移动传球或投篮时,球员可以中枢脚跳起,接着单脚着地或
双脚同时着地。而后,单脚或双脚可以抬离地面,但球出手前任
一脚不能落回地面。
•
我的理解是,移动暗指单脚在地面上,以区别于双脚在地面
霸气。但是当防守球员的情况正好相反或者动作变形,那就要学
会低出手,早出手。出手点低,一般是发生在动作变形的时候,
很容易被封盖,进不进球一切就看运气了。一般人都是在三步上
篮起跳到最高点以后才出手的,运用逆向思维在三步上篮的过程
中就把球抛出去,往往会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这就是出手早。
篮球运动发展史

篮球运动发展史篮球运动作为一项全球性的体育运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影响力。
本文将从篮球运动的起源、发展和演变等方面,介绍篮球运动的发展史。
一、篮球运动的起源篮球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
1891年,美国体育教师詹姆斯·内斯密斯在斯普林菲尔德大学创造了篮球运动。
当时,篮球运动最初是为了在冬季能够室内进行的一项体育活动。
内斯密斯将一个桃篮挂在场地的一侧,让两队球员进行投篮比赛,这就是篮球运动的雏形。
二、篮球运动的发展篮球运动在诞生之后很快就传播到了其他大学和城市,并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起来。
1905年,美国篮球协会成立,开始统一规则和管理篮球比赛。
此后,篮球运动在美国各地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推广,成为一项备受热爱体育的美国人喜爱的运动项目。
20世纪初,篮球运动开始走向国际化。
1909年,首次国际篮球比赛在法国巴黎举行。
此后,国际篮球联合会(FIBA)成立,为国际篮球比赛的统一组织和管理提供了基础。
随着篮球运动的全球推广,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了FIBA,并且篮球运动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三、篮球运动的演变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规则和比赛方式也在不断演变。
最初的篮球比赛规则非常简单,只要将球投进对方的篮筐就算得分。
后来,篮球比赛规则逐渐完善,增加了传球、运球和防守等要素。
篮球场地也从最初的室内运动发展到室外运动,并且出现了不同尺寸和材质的篮球场。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战术的演变,篮球运动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快攻、三分球和灵活的防守等战术逐渐成为篮球比赛的重要组成部分。
篮球运动也不再局限于男子比赛,女子篮球运动也得到了广泛发展和重视。
四、篮球运动的影响篮球运动的发展不仅影响了体育界,也深刻地影响了社会和文化。
篮球运动以其激烈的比赛、高水平的技术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吸引了无数的球迷和参与者。
篮球明星如乔丹、科比等成为世界体育界的偶像和代表。
篮球运动还推动了体育产业的发展,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市场。
简述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简述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篮球是一项源远流长的运动,其起源与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以下是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的主要阶段:1.起源阶段(19世纪末):篮球的创始人是美国体育教育家詹姆斯·奈史密斯(James Naismith)。
1891年,奈史密斯在春季季节中为了找到一项能够在室内进行的锻炼运动,设计了篮球,并在斯普林菲尔德国际学院首次进行了比赛。
最初的篮球比赛使用了两个框,球场上共有18名运动员。
2.传播与规则的逐渐确立(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篮球很快传播到其他学校和地区。
1893年,女子篮球也开始在美国的女子学校兴起。
随着篮球的普及,人们逐渐制定了一套规则,确立了比赛的标准。
3.国际传播与奥运会(20世纪初):篮球很快传播到其他国家。
1932年,篮球首次成为洛杉矶夏季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国际篮球联合会(FIBA)成立于1932年,标志着篮球成为一项国际性的体育运动。
4.职业篮球的崛起(20世纪中期):随着篮球的流行,职业篮球联赛也相继成立。
1946年,美国成立了国家篮球协会(NBA),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职业篮球联赛之一。
NBA的崛起推动了篮球运动的全球化。
5.全球化与超级巨星(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随着国际比赛的增多,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球员在NBA中崭露头角,篮球逐渐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运动之一。
超级巨星如迈克尔·乔丹、科比·布莱恩特、勒布朗·詹姆斯等的崛起,进一步推动了篮球在全球的影响力。
总体而言,篮球从19世纪末的小范围创立,到20世纪初在美国各地流行,再到后来的国际化与职业化,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如今已成为一项全球性的大众体育运动。
篮球的起源和发展

CBA(中国篮协)
• 中国篮球协会于1956年6月在北京成立,简称 “中国篮协”;英文名称为“CHINESE BASKETBALL ASSOCIATION” ,缩写为“CBA”。 中国篮球协会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国性 群众体育组织,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篮球协会、各行业 篮球协会及解放军相应的 运动组织为团体会员组成的、全国性、非营 利性的联合组织,是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团 体会员,是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承认的奥运 项目组织,是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篮球联合会 和亚洲篮球联合会的唯一合法组织。
篮球的发展
• 20世纪60年代各国在重视发展高度的同时,加强了高 大队员技术和灵活性的训练。有些强队,如巴西队, 尽管身高相对矮些,但他们以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和娴 熟的技术,充分发挥快速、灵活的特长,在1963年第 四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上夺取冠军,震动了世界篮坛。 60年代中期,美国迪安· 史密斯提出攻守平衡的理论, 使世界各国开始重视进攻和防守的均衡发展,特别是 防守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防守不再是消极的,在防 守的选位上改变了过去“以人为主”、“以区域为主” 的观念,而是“以球为主”,使防守具有集体性、积 极性、攻击性和破坏性。
篮球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世界强队的身高增长到惊人的程度,参加第八 届世界男篮锦标赛的队员,身高2米以上的多达48人。前 苏联队平均身高2.02米,前南斯拉夫队平均身高1.99米, 美国队平均身高1.98米。这些高大队员既有高度,又有速 度,能里能外,技术全面,充分体现了“大个队员小个化” 的特点。快攻成为各队进攻中首先采用的锐利武器。高空 优势体现在篮下的争夺,篮板球的争抢在篮圈水平面之上, 投篮技术中出现了空中换手投篮,各种单、双手扣篮。高 超的技巧表现在传球、运球动作熟练,运用自如。投篮命 中率高达50%以上,比分迅速提高,在第八届世界男篮锦 标赛全部59场比赛中,有30场比赛获胜的一方得分超过 100分。 在历届奥运会上,美国队和(前)苏联队一直保持着较高的 水平。
篮球的起源和发展

篮球的发展
1936年至1948年间,由于规则的不断修改,促进了 篮球攻防战术的变化运用,提高了攻防的速度。 进入50年代,世界各强队普遍重视和发展高度, 成为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在1952年第15届奥运 会篮球比赛中,出现了身高2米以上的高大队员。 他们在高空争夺中占有明显的优势,掌握了比赛 的主动权。但那时的高大队员灵活性差,技术单 调,篮下死打硬攻,因而战术呆板,使比赛速度 受到影响。针对上述情况,国际篮联对规则进行 了修改,扩大限制区,增加了30秒(后改为24秒) 和干扰球规则。
篮球的发展
• 篮球运动诞生后,传播得很快。1892年传入加拿大和 墨西哥,1893年传入法国,1895年传入中国,1901年 传入日本和波斯(今天的伊朗),1905年传入俄国。 1904年美国青年会男子篮球队在第3届奥运会上进行 了表演,此后,篮球运动逐步在全世界开展起来。 1932年6月18日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国际业余篮球联 合会(简称国际篮联)。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男 子篮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50年和1953年分别举 行了第一届世界男篮和女篮锦标赛。1948年起,在许 多国家的少年儿童中开始出现小篮球活动,受到国际 篮联的重视,于1968年成立了“国际小篮球委员会”。 1976年第21届奥运会又增加了女子篮球比赛。
篮球的起源和发展
篮球的起源
• 篮球运动是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 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 奈史密斯博士 发明的。当时,由于在寒冷的冬季,人们缺乏室内进 行体育活动的球类竞赛项目,奈史密斯便从工人和儿 童用球向“桃子筐”投准的游戏中得到启发,设计将两 只桃篮分别钉在健身房内两端看台的栏杆上,桃篮口 水平向上,距地面10英尺,以足球为比赛工具向篮内 投掷,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因为这项 游戏最初使用的是桃篮和球,遂取名为篮球。1893年 铁质球篮取代了桃篮并挂上了线网。1895年篮筐开始 固定在4×6英尺的篮板上并逐渐深入场内,到1913年, 由于每次投篮命中后都需要将球从篮筐内捞出太麻烦, 于是人们将篮网底部剪开,形成了近似现代的篮板和 球篮。
篮球的起源和发展

篮球的发展
• 20世纪60年代各国在重视发展高度的同时,加强了高 大队员技术和灵活性的训练。有些强队,如巴西队, 尽管身高相对矮些,但他们以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和娴 熟的技术,充分发挥快速、灵活的特长,在1963年第 四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上夺取冠军,震动了世界篮坛。 60年代中期,美国迪安· 史密斯提出攻守平衡的理论, 使世界各国开始重视进攻和防守的均衡发展,特别是 防守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防守不再是消极的,在防 守的选位上改变了过去“以人为主”、“以区域为主” 的观念,而是“以球为主”,使防守具有集体性、积 极性、攻击性和破坏性。
欧洲篮球冠军联赛
• 原名“欧洲篮球冠军杯” (European Champions' Cup),是欧洲最大规模 的跨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 创立于1957年,现有来自 欧洲18个国家的24支球队 参加。
谢谢观赏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篮球的展
世界各地的篮球组织
1、NBA(全称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 美国第一大职业篮球赛事 2、CBA简称“中国篮协”;英文名称为 “CHINESE BASKETBALL ASSOCIATION” ,缩 写为“CBA” 3、欧洲篮球冠军联赛 原名“欧洲篮球冠军杯” (European Champions' Cup),是欧洲最大 规模的跨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
20世纪70年代世界强队的身高增长到惊人的程度,参加第八 届世界男篮锦标赛的队员,身高2米以上的多达48人。前 苏联队平均身高2.02米,前南斯拉夫队平均身高1.99米, 美国队平均身高1.98米。这些高大队员既有高度,又有速 度,能里能外,技术全面,充分体现了“大个队员小个化” 的特点。快攻成为各队进攻中首先采用的锐利武器。高空 优势体现在篮下的争夺,篮板球的争抢在篮圈水平面之上, 投篮技术中出现了空中换手投篮,各种单、双手扣篮。高 超的技巧表现在传球、运球动作熟练,运用自如。投篮命 中率高达50%以上,比分迅速提高,在第八届世界男篮锦 标赛全部59场比赛中,有30场比赛获胜的一方得分超过 100分。 在历届奥运会上,美国队和(前)苏联队一直保持着较高的 水平。
小学篮球教案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小学篮球教案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和热爱。
3. 加深学生对篮球运动的文化内涵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1. 篮球运动的起源:1891年,美国东部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春田市)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体育教师奈史密斯发明了篮球运动。
2. 篮球运动的发展:篮球运动很快在美国流行起来,并传遍世界。
1904年,美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篮球规则,后来国际篮球联合会(FIBA)也制定了国际篮球规则。
篮球运动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之一。
3. 篮球运动的文化内涵:篮球运动不仅是一种竞技运动,更是一种团队精神、拼搏精神和公平竞争精神的体现。
篮球运动强调个人技术与团队合作的结合,注重球员之间的默契与沟通。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篮球运动的文化内涵。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篮球运动的文化内涵,并将其运用到实际比赛中。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篮球运动的文化内涵。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篮球比赛中的经典案例,让学生理解篮球运动的精神内涵。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篮球运动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篮球运动起源和发展的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创新思维。
六、教学准备:1. 准备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相关资料,包括图片、视频等。
2. 准备篮球比赛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和话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篮球运动起源和发展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篮球运动的历史。
3. 分析:分析篮球运动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以及篮球运动对社会的影响。
篮球的起源与发展教案

篮球的起源与发展教案篮球是一项全球广泛参预的体育运动,它起源于美国,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推广。
本文将详细介绍篮球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并提供一份教案,匡助教师们更好地教授篮球知识。
一、篮球的起源篮球最早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
1891年,一位名叫詹姆斯·奈史密斯(James Naismith)的加拿大教师创造了篮球这项运动。
当时,奈史密斯在春田圣母学院(Springfield College)担任体育教师,他希翼设计一项室内运动,以便在冬季也能进行体育活动。
于是,他制定了最初的篮球规则,并将这项运动命名为“篮球”。
最初的篮球比赛是在春田圣母学院的体育馆内进行的,参预者们使用一个桃篮和一个足球来进行比赛。
后来,篮筐逐渐演变为现在的铁制篮筐,并且规则也得到了不断完善和调整。
篮球很快在美国各地的学校和大学中流行起来,并于1893年在美国成立了第一个篮球联盟。
二、篮球的发展1. 篮球的国际传播篮球的发展很快超越了美国国界,开始传播到其他国家。
1893年,篮球首次传入加拿大,随后在20世纪初传入欧洲和亚洲。
1920年,国际篮球联合会(FIBA)成立,标志着篮球国际化的开始。
从此以后,篮球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推广。
2. 篮球的奥运之路篮球于1936年首次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当时的比赛仅限于男子项目。
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子篮球也逐渐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现在,篮球已成为奥运会中备受关注的体育项目之一,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运动员参预。
3. 篮球的职业化20世纪末,篮球逐渐走向职业化。
各国纷纷成立职业篮球联赛,例如美国的NBA、中国的CBA等。
职业篮球联赛的建立,为篮球运动员提供了更好的训练和竞技平台,也为球迷们带来了更精彩的比赛。
三、篮球教案为了匡助教师们更好地教授篮球知识,以下是一份篮球教案的示例:教学目标:1. 了解篮球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学习篮球的基本规则和技术;3. 提高学生的篮球运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70年代: • 70年代是高度、技术、速度相结合、相统一并持续发展 的阶段,世界强队的身高增长到惊人的程度。参加第八 届世界男篮锦标赛的队员,身高2m以上的,多达48人。 前苏联队平均身高2.O2m,前南斯拉夫队平均身高 1.99m,美国队平均身高1.98m。这些高大队员既有 高度,又有速度,能里能外,技术全面,充分体现了 “大个队员小个化”的特点。70年代的篮球运动把高度、 技术、速度、身体、意志、战术诸多因素融为一体,在 比赛中展开高速度、高强度的全面对抗。快攻成为各队 进攻中首先采用的锐利武器。高空优势体现在篮下的争 夺,篮板球的争抢在篮圈水平面之上,投篮技术中出现 了空中换手投篮,各种单、双手扣篮。高超的技巧表现 在传球、运球动作熟练,运用自如。投篮命中率高达50 %以上,比分迅速提高,八届世界男篮锦标赛全部59场 比赛中,有30场一个队得分超过100分。
篮球运动的发展
• 60年代: • 60年代是高度、技术和速度同步发展时期,各国在重视 发展高度的同时,加强了高大队员技术和灵活性的训练。 有些强队,如巴西队,尽管身高相对矮些,但他们以短 跑运动员的速度和娴熟的技术,充分发挥快速、灵活的 特长,在1963年第四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上夺取冠军,震 动了世界篮坛。60年代中期,美国迪安· 史密斯提出攻守 平衡的理论,使世界各国开始重视进攻和防守的均衡发 展,特别是防守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防守不再是消极 的,在防守的选位上改变了过去“以人为主”、“以区 域为主”的观念,而是“以球为主”,使防守具有集体 性、积极性、攻击性和破坏性。
放映结束 谢谢
• 奈史密斯于1939年逝世。
• 为了永远怀念这位篮球运动先 驱,国际篮联在1950年第1届 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期间举行 的第一次中央局会议上,决定 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的金杯 命名为“奈史密斯杯” 。
加索尔高举奈史密斯杯
1
到1893年,形成近似现代的篮板、篮圈和篮网。最初的篮球比赛, 对上场人数、场地大小,比赛时间均无严格限制。只需双方参加比赛 的人数必须相等。比赛开始,双方队员分别站在两端线外,裁判员鸣 哨并将球掷向球场中间,双方跑向场内抢球,开始比赛。持球者可以 抱着球跑向篮下投篮,首先达到预定分数者为胜。 1892年,奈史密斯 制定了13条比赛规则,主要规定是不准持球跑,不准有粗野动作,不 准用拳击球,否则即判犯规,连续3次犯规判负1分;比赛时间规定为 上、下半时,各15分钟;对场地大小也作了规定。上场比赛人数逐步 缩减为每队10人、9人、7人,1893年定为每队上场5人。
1952年和1956年第15、16两届奥运会的篮球比赛中, 出现了两米以上的多人,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曾两次扩大篮球场地 的“限制区”(也叫“3秒区”);还规定,一个队控制球后,必 须在30秒内投篮出手。60年代初有关10秒和球回后场的规定, 一度因1960年第17届奥运会后取消了中场线改画边线的中点 而中止。1964年第18届奥运会后,又恢复了中场线,这些规 定又继续执行。1977年增加了每队满10次犯规后,在防守犯 规时罚球两次,防投篮时犯规两罚有1次不中再加罚1次的规定。 1981年又将10次犯规后罚球的规定缩减到8次。很明显,人 员的变化的技术,战术的发展引起了规则的改变,而规则的改变又 促进了人员和技术、战术的进一步发展变化。特别是50年代后期 以来,规则的改变对篮球比赛的攻守速度,对运动员的身体、技术、 战术以及意志、作风等各方面都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促进了 篮球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
篮球运动的发展
当然,这届奥运会的篮球比赛的水平还不 高,最后的总决赛是在美国队和加拿大队 之间进行的,两队的比赛结果是19∶8,美 国队获得了奥运会首届篮球比赛的冠军。 我国著名篮球裁判舒鸿先生担任了本场比
赛的临场裁判工作。
1950年、1953年分别举行了第1届世 界男、女篮球锦标赛,以后每4年举行 一次,每2年举行一次各大洲篮球锦标 赛。 1976年第21届蒙特利尔奥运会女子篮 球成为正式的比赛项目。
篮球运动发明人:詹姆斯· 奈史密斯博士
篮球运动的起源
篮球运动的起源
篮球运动的起源
篮球运动的起源
篮球运动的起源
篮球运动的起源
篮球运动的起源
篮球运动的起源
篮球运动的起源
篮球运动的起源
篮球运动的起源
篮球运动的起源
篮球运动的起源
篮球运动的起源
篮球运动诞生
起初,奈史密斯将两只桃篮分别钉在键身房内 看台的栏杆上,桃篮上沿距离地面3.05米,用橄榄 球作比赛工具,向篮投掷。投球入篮得1分,按得 分多少决定胜负。每次投球进篮后,要爬梯子将球 取出再重新开始比赛。以后逐步将竹篮改为活底的 铁篮,再改为铁圈下面挂网。人们称这种游戏为 “奈史密斯球”或“筐球”,很长一段时间之后, 才真正定名为“篮球”。
篮球运动的发展
1895年美国各大学开始把它作为一项竞技运动,1898年 成立了第一个职业联盟。 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行的第3届奥运会上,美国的 2支球队首次将篮球进行了表演展示。
1908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规则,并有几种文字 出版,发行于全世界,这样,篮球运动逐渐传遍美洲、欧 洲和亚洲,成为世界性运动项目。 1932年在瑞士成立了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
篮球场地设施
篮球比赛场是一个长方形的坚实平面,无障碍物。标准的比赛场地长
度为28m,宽度为15m。天花板或最低障碍物的高度至少应为7m。
篮板两面篮板应以透明的材质制成,最好是强化安全玻璃,其硬度相
当于厚度三公分的木质。篮板的规格为宽1.80m,垂直高度1.05m,其 下缘距离地板最少2.90m。
球篮包括篮圈和篮网。篮圈-由坚实的铁料制造,内缘直径最少为
45cm,最多为45.7cm。金属篮圈直径最小为1.6cm,最大为2.0cm。 篮网-应为白色,悬挂于篮圈上,其目的在使球入篮后能稍受阻力,其 长度最短为40cm,最长不得超过45cm。
篮球必须是正圆体,颜色为橘色,外皮必须用皮、橡胶或合成物质等
材质制成,重600至650克,周长75至78厘米。球内气压的程度,以从 球底部量起约1.8米的高度落到比赛场地上,其反弹高度,从球的顶部 量起不得低于1.2米,或高于1.4米。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篮球运动有了很大普 及和发展,努力追赶着世界的步伐。迄今为止, 在参加的7届夏季奥运会中,男子篮球历史最 好成绩为第八名,分别在第26届亚特兰大、第 28届雅典和北京奥运会上获得;女子篮球历史 最好成绩为第二名,是在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 会上取得。
2008年北京奥运会篮球比 赛在五棵松篮球馆举行。
•1951年5月,在北京举行了第1届全国篮球比赛。我国是 世界上篮球运动开展得最广泛的国家之一。
奥运会篮球
到1992年为止,美国已统治奥运会篮球比赛项目达 半个世纪之久,期间只在1972年有争议地输给了苏联队, 1980年抵制了莫斯科奥运会,1988年,美国队在汉城奥 运会上半决赛负于前苏联,未得到金牌。
篮球竞赛规则
比赛方法 每队五人,其中一人为队长,替补球员最多七人,但可
依主办单位规定增加人数。比赛分上下半场,每半场各20分钟,中场 休息10分钟。比赛结束两队积分相同时,则进行延长赛5分钟,若5 分钟後比数仍相同,则再次进行5分钟延长赛,直至比出胜负为止。
进行方式 比赛开始由两队各挑出一名跳球员在中央跳球区跳球开
但从1992年这项比赛放开了对职业运动员限制后, 谁将夺得男子金牌已经没有悬念,人们考虑的是谁能获得 亚军。美国的“梦之队”的确无人能敌,1992年巴塞罗 那奥运会上,NBA球星首次参赛并赢得了“梦之队”的 美誉。到那次比赛结束时,迈克尔-乔丹、魔术师约翰逊、 拉里-伯德和他们的队友的得分平均超过对手40分以上。
篮球运动传入中国
•篮球运动是1896年前后由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传入中 国的,随后在北京、上海基督教青年会里也有了此项活 动。 •在1910年的全运会上举行了男子篮球表演赛之后,在全 国各大城市的大、中学校的篮球活动逐渐开展起来,其 中以天津、北京、上海开展得较好,水平也较高。 •1913年华北体育联合会将其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篮球运动的发展
篮球运动的发展
• 80年代: • 80年代篮球运动是在高水平上的全面对抗, 女子向男子化方向发展。其表现为高度与 速度齐备,进攻、防守、篮板球三者并重, 身体、智力、斗志和技术结合统一,技术 全面而有特长突出的明星队员在 队内 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篮球规则的演变
1904年在第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第1次进行了篮球表 演赛。1908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规则,并有几 种文字出版,发行于全世界,这样,篮球运动逐渐传遍美洲、 欧洲和亚洲,成为世界性运动项目。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将男子篮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并统一了世界篮球竞赛规则,此后,到1948年的10多 年间,规则曾多次修改,与现行规则有关的重要变化是:将 得分后的中圈跳球,改为失分队在后场端线外掷界外球继续 比赛;进攻队必须在10秒钟内把球推进到前场;球进前场 后不得再回后场;进攻队员不得在“限制区”内停留3秒钟; 投篮队员被侵犯时,投中罚球1次,投不中罚球2次等。
篮球运动的发展
• 30年代: • 30年代以前的篮球运动处于传播和推广时期,技术和战 术尚处于初级阶段。30年代以后,篮球运动登上了国际 体育竞技舞台,世界性的比赛推动着篮球技术、战术的 迅速发展,技术动作、战术组织和训练方法逐渐走上了 合理化、系统化和理论化的道路。从1936年至1948年间, 由于规则的不断修改,促进了篮球攻防战术的变化运用, 提高了攻防的速度。进入50年代,世界各强队普遍重观 和发展高度,成为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在1952年第十 五届奥运会篮球比赛中,出现了身高2m以上的高大队员。 他们在高空争夺中占有明显的优势,掌握了比赛的主动 权。但此时的高大队员灵活性差,技术单调,篮下死打 硬攻,因而战术呆板,使比赛速度受到影响。针对上述 情况,国际篮联对规则进行了修改,扩大限制区,增加 了30s和干扰球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