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十课练习题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十课同步练习-普通用卷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十课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查士丁尼承袭万民法,承认奴隶处于主人的权力之下,主人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
但他又在立法中规定,主人非依法不得“毫无理由地杀害自己的奴隶”,并且要求主人“善待”自己的奴隶。
如果主人非法杀害或过分虐待自己的奴隶,将受到处罚。
据此可见《罗马民法大全》()A. 受罗马万民法影响B. 维护拜占庭帝国的稳定C. 改善了奴隶的地位D. 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2.《罗马民法大全》在罗马法的编纂方面最富有成效和影响力,它由哪几部分组成()①《查士丁尼法典》②《法学汇纂》③《法理概要》④《新法典》⑤《十二铜表法》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⑤C. ①②④⑤D. ①③⑤3.查士丁尼大帝为维护帝国的统治,组织法学家编纂了《罗马民法大全》,它()A. 集中了古罗马的全部法律B. 从法理上否认了奴隶制C. 形成了完整的法学系统D. 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4.529年,东罗马帝国法典编纂委员会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了()A. 《法理概要》B. 《查士丁尼法典》C. 《法学汇纂》D. 《新法典》5.为了研究6世纪之前历代罗马法学家对法律问题的研究,你可以去翻阅()A. 《查士丁尼法典》B. 《法学汇纂》C. 《法理概要》D. 《新法典》6.公元7世纪,入侵东罗马帝国的外族是()A. 阿拉伯人B. 日耳曼人C. 波斯人D. 埃及人7.它是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
“它”最终被哪个国家灭亡()A. 亚历山大帝国B. 罗马帝国C. 奥斯曼帝国D. 阿拉伯帝国8.《兴盛与阴谋•拜占庭帝国》的叙述力求引人入胜,不落俗套。
每一处细节、每一个形象、每一桩铁事、每一件史实,都会让你耳目一新--让你感受到那遥远年代的生活是个什么样子。
在该书中可能会出现的场景有()①从7世纪起,受到外族的进攻②东征的十字军曾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③拜占庭灿烂的文化④14世纪帝国灭亡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①②④9.东罗马帝国建立后,国家实力迅速壮大。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答案)

10唐雎不辱使命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外交是没有xiāo烟的战场。
作为小国之臣的唐雎,在秦王寻衅.威胁的情势之下出使秦国,不畏强暴、据理力争,这种勇气和胆识令人折.服,而盛气凌人、阴险狡诈、色厉内荏的秦王正是在这份胆识的威摄下败下阵来。
许多外交英雄如夜空中闪烁的群星,照亮了历史的天空。
晏子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 蔺相如出使强秦,最终完璧归赵; 诸葛亮出使东吴,说服孙权联合抗曹。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xiāo(硝)烟寻衅.(xìn)折.服(zhé)(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威摄”,正确写法是“威慑”。
(3)“色厉内荏”中,“色”的意思是脸上表现的神情;神色;“荏”的意思是软弱。
(4)请仿照画线句再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2.(成都中考)经典著作是经岁月淘洗的精神食粮,阅读经典不可或缺。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1)下面是一段关于“为什么要阅读经典”的文字,请概括出经典作品的四种功能。
(每点不超过六个字)今天,我们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仰望夜空,你吟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流淌一份乡情;送别友人,你脱口而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传递一份旷达。
这份对经典之美的体悟,融入我们的基因里。
更何况,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你不想拋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传统文化的典范性文本,是继承传统的一种极佳方式。
但其意义又不止于传承,就个人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
受文化濡染比较多的人和受濡染比较少的人,其气质是截然不同的。
当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①体悟经典之美②继承传统文化③经历文化濡染④发生气质变化(2)阅读下面方框内关于“如何阅读名著”的短文,将空缺处的内容补写完整,注意语意连贯。
阅读名著以自读为主,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很有必要。
提供下列方法供参考:一、不妨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0课_岳阳楼记》2020年同步练习卷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0课岳阳楼记》2020年同步练习卷一、积累运用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谪守(zhé)衔远山(xián)浩浩汤汤(tāng)B.潜形(qiǎn)日星隐曜(yào)樯倾楫摧(qiáng)C.皓月(hào)淫雨霏霏(fēi)岸芷汀兰(tīng)D.嗟夫(jiē)宠辱偕忘(xié)属予作文以记之(shǔ)2.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越明年:________(2)百废具兴:________(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________(4)前人之述备矣:________(5)薄暮冥冥:________(6)沙鸥翔集,锦鳞游泳:________3. 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是()A.前人之述备矣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属予作文以记之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4.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政通人和/春和景明B.北通巫峡/指通豫南C.浊浪排空/长烟一空D.南极潇湘/此乐何极5. 下列对课文《岳阳楼记》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先写岳阳楼的雄伟景观,再借景抒发不同的览物之情,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B.“微斯人,吾谁与归”既是慰勉滕子京,也体现了作者欲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
C.本文以“记”为名,先写景后叙事,进而由景入情,因情而生发出议论。
D.本文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由景抒情,由情入议。
句式骈散结合,行文富于变化。
6. 用诗文原句填空。
(1)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洞庭湖波光月影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从空间角度描写洞庭湖壮丽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时间角度描写洞庭湖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不管是在荣誉面前,还是受到不公正对待,作为一名老党员,他都能泰然处之,“________,________”。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十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练习题-普通用卷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十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练习题一、单选题1.有人评论说,巴黎和会就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凡尔赛条约》中最能体现此会议这一性质的是()A. 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B. 德国承认奥地利等国独立C. 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D. 德国支付大量赔款给战胜国2.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列强先后召开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这两次会议的共同点有( )①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②少数大国操纵会议,充满矛盾③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④涉及中国问题,侵犯中国主权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③④3.某历史公众号准备推送一期专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下列各项可以放进专题资源包的是()①论文:《德国为什么被排除在巴黎和会之外》②视频:《马歇尔计划的实施》③图片:《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参加雅尔塔会议》④文件:《九国公约》A. ①②④B. ③④C. ①④D. ②④4.1922 年2 月的华盛顿,美国国务卿休斯难掩得意之色:“多亏了这个条约,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
”休斯所说的条约是A. 《凡尔赛条约》B. 《四国条约》C. 《九国公约》D. 《五国公约》5.如图是小明制作的知识卡片,他所学习的历史事件是()A. 巴黎和会B. 华盛顿会议C. 慕尼黑会议D. 雅尔塔会议6.根据华盛顿会议的内容,你认为会议上最大的受益者和受害者分别是()A. 法国和日本B. 美国和日本C. 美国和中国D. 日本和中国7.1919年,假如你作为一名外交官出席巴黎和会,在会议上,你应该不会看到()A. 美国、英国和法国操纵了这次会议B. 围绕如何处理德国,英、美、法争论不休C. 日本失去了对中国独霸的局面D. 中国没有收回山东权益,德国放弃全部海外殖民地8.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共同构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这两个条约的相同之处是()A. 瓜分德国B. 削弱英国C. 宰割中国D. 限制日本9.“三巨头操控世界,德国成待宰羔羊;各怀心事把赃分,达成协议矛盾深。
北京课改新版九年级化学第十章第三节基础题(word有答案)

2019-2019 学年北京课改新版九年级化学第十章第三节基础题一. 选择题(共 20 小题)1.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在世界冶金史上曾谱写过辉煌的篇章.早在距今 2019 余年前的西汉时期, 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述, 此乃现代湿法冶金术之先驱.从现代化学观点理解, “曾青”应赋予的最恰当涵义为()A. 铜(单质)B. 硫酸铜(溶液)C. 铜的化合物D. 可溶性铜盐(溶液)2. 中华民族在世界冶金史上曾谱写过辉煌的篇章,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 这种方法是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 从现代化学的观点理解, 这句话的涵义是()A. 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单质B. 氧化铜在单质铁的催化作用下, 分解生成铜C. 铜绿(碱式碳酸铜)和铁的化合物反应生成铜D. 单质铁从铜盐溶液中置换出铜3.“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应该分类回收, 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的易拉罐、铜导线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 因为它们属于()A. 氧化物B. 化合物C. 混合物D. 金属或合金4. 下列生活垃圾可跟铝制易拉罐归为一类回收的是()A. 废旧书报B. 旧玻璃瓶C. 废弃铁锅D. 一次性塑料饭盒5. 下列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 东汉晚期马踏飞燕的青铜B.纳米铜C. 河北沧州铁狮子的生铁D.铁矿石6. 下列物质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 青铜B.铁矿石 C. 焊锡 D.铜7. 下列实验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A. CO 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红色固体变黑 B.硫在氧气中燃烧有蓝紫色火焰 C. 铁丝放入足量稀盐酸中得到黄色溶液 D. 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白烟8. 做完 CO 还原 Fe2O3 的实验后, 清洗试管壁上留下的黑色物质时可选用的方法是()A. 用大量水边洗边冲B. 用盐酸清洗后, 再用水冲洗C. 用肥皂水清洗后, 再用水冲洗D. 用试管刷上下、左右猛烈刷9.图为实验室用 CO 还原 Fe2O3 的实验装置, 关于此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 CO 的实际用量要大于理论计算值B. 实验时应先点燃酒精喷灯再点燃酒精灯C. 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为黑色粉末变红D. 此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10.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高炉炼得的铁为纯铁 B.人类使用金属铝的年代早于铜、铁 C.武德合金的熔点高, 可用于制造保险丝 D.“真金不怕火炼”表明金在高温条件下也很难与氧气反应11. 下列与铁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炼铁是把单质铁变成氧化铁的过程B. 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C. 用铁矿石与焦炭在高炉内炼钢D. 铁制污水管道可常用废酸液冲洗12. 炼铁的主要原料是()①铁矿石②石灰石③焦炭④一氧化碳.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13.关于木炭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比较, 下列说法的错误的是()A. 氧化铜都发生了还原反应 B. 反应现象基本相同C. 反应装置有明显不同D. 两个反应产物不同14.木炭, 氢气, 一氧化碳分别与黑色氧化铜反应,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都属于置换反应 B. 都有红色物质生成C. 反应都需加热D. 反应中氧化铜都是氧化剂15.使炭粉和一氧化碳分别跟足量的氧化铜完全反应, 还原剂被氧化的产物都是CO2, 若要使生成铜的质量相同, 则消耗炭粉和一氧化碳的质量比是()A.3: 7 B.7: 3 C.3: 14 D.14: 316. 下列金属通常需要用电解的方法才能制取的是()A. 锰B. 镁C. 铁D. 铅17. 西汉时期已经发现湿法冶铜的方法是()A. 氢气还原氧化铜B. 木炭还原氧化铜第 3 页C. 一氧化碳还原铜D. 铁从铜盐溶液中置换出铜18.很多金属的冶炼方法各有不同, 假设想要从金属的矿物中获得铝, 你认为应当采用的方法是()A. 直接加热法B. 热还原法C. 电解法D. 高温加热法19. 下列说法中, 错误的是() A. 氢、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电子数不同 B. 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由于它们的含碳量不同 C.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20.下列对相关物质性质或性能的描述或事实的解释中, 不合理的是()A. 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含碳量不同B. CO 与 CO2 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C.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质性质差异大﹣﹣碳原子结构不同D. 硫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氧气浓度不同二. 填空题(共 10 小题)21. 在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万毕术》中, 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 这里的曾青就是的化合物, 若该化合物中有两种元素, 另一元素为氯, 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 小辉同学通过参考资料知道:Mg+CuOMgO+Cu. 为探究该反应并采用热还原法制取金属铜, 他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如下实验:将镁粉和氧化铜按一定比例充分混合, 隔绝空气加热一段时间后, 得到固体 M.请你与小辉同学一起对该固体 M 进行探究.(资料:常温下, 镁不与水发生反应;)【对固体M 的成分猜想】猜想 1: 氧化镁和铜;猜想 2: 氧化镁和铜, 还可能含有氧化铜;猜想 3:氧化镁和铜, 还可能含有镁粉;猜想 4:氧化镁和铜, 还可能含有;【进行实验】实验流程见下图:第 4 页【问题讨论】(1)根据步骤①中产生的现象, 可以判断上述猜想一定不成立.(2 )步骤②的操作名称是 , 它与步骤①共同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3)产生气体 A 的反应方程式为, 固体 B 的化学式, 步骤①中一定发生的反应有个.(4)加热一段时间后, 固体 M 中除镁粉外, 是否还有氧化铜剩余?即猜想 4 是否成立.①小红认为可根据上述实验中溶液 C 显蓝色的现象来判断, 则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②小辉认为可根据固体 M 与稀硫酸在微热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所得固体 B 的质量是否增加来判断. 若固体 B 增加, 则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23 .金属材料包括 , 以及它们的.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有余种, 但由这些纯金属按一定和制得的合金已达种.24. 锌锰电池(俗称干电池)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回答下列问题:(1)锌锰电池所使用下列材料中, 属于金属材料的是(填字母序号).A. 铜帽 B. 碳棒 C. 锌筒D. 密封塑料(2)普通锌锰电池放电时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Zn+2NH4Cl+2MnO2=Zn(NH3 )2Cl2+2MnOOH, 该反应中锰元素的化合价由+4 变为 .(3)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 Zn)制取海绵铜(Cu), 并得到硫酸锌溶液, 主要流程如图:(已知:Cu+H2O2+H2SO4=CuSO4+2H2O)物质 D 的化学式 , 气体 E 的化学式, 过程III 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第 6 页25. 如图为实验室炼铁装置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①实验开始的时候, 应先(填序号①通 CO、②加热);②实验过程中, 硬质玻璃管①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③右侧试管内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④该装置存在的问题是 .26.目前全球钢产量的45%是通过对废钢铁的冶炼来完成的.现有10g 生锈的铁粉样品,某兴趣小组同学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通过B 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来测定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铁锈按氧化铁处理).I. 装置 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Ⅱ. 上述实验过程中, CO 气体除作为反应物外, 还能起到的作用是: ①实验开始时, ;②停止加热后, 防止 A中生成物被氧化, B 中的溶液倒吸入 A中;③ .Ⅲ.完全反应后, 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测得装置 B 增重 6.6g, 则铁粉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Ⅳ. 请你说说尾气的处理方法 .第 7 页27. 金属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1)工业上用磁铁矿炼铁的原理为 , 其中高炉内加入焦炭的作用是(2)农业生产中常用 15%的食盐水来选种, 现有 50g 质量分数为25%的氯化钠溶液, 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 15%的氯化钠溶液, 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28. 金属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1)工业上用 CO 和赤铁矿石(主要成分为氧化铁)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2)R 是银白色金属, 将稀盐酸分别加入到盛有金属 Fe、R、Cu 的试管中, 只有 Cu 表面无现象;将 FeSO4 溶液中分别加入到盛有金属 R、Cu 的试管中, 只有R 表面有黑色物质析出, 则金属H、Fe、R、Cu 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29.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l)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 .(2)实验开始时, 是先给氧化铜加热,还是先通入一氧化碳?(3)实验过程中, 图中 A 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0.某企业因经营不善而停工, 一年多来,许多机械设备上已锈迹斑斑.小强将设备上一枚生锈的铁螺丝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 观察到铁锈逐渐消失,第 8 页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一段时间后, 又观察到铁螺丝表面有气泡产生, 写出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第 9 页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 选择题(共 20 小题)1.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在世界冶金史上曾谱写过辉煌的篇章.早在距今 2019 余年前的西汉时期, 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述, 此乃现代湿法冶金术之先驱.从现代化学观点理解, “曾青”应赋予的最恰当涵义为() A.铜(单质) B.硫酸铜(溶液)C. 铜的化合物D. 可溶性铜盐(溶液)【解答】解: 此过程是一种盐的溶液放入金属铁得到铜的过程, 由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可知该盐溶液必须是可溶的盐制得, 此盐必须含铜, A 不可取;B 可以完成该变化但不全面;C 不具体;只有 D 可溶性铜盐(溶液)符合题意。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岳阳楼记》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
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做官。
滕⼦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本《洞庭晚秋图》。
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忧,后天下之乐⽽乐”的政治抱负。
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任,树⽴崇⾼的理想,要有宽阔的胸怀。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课⽂ 宋代: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以记之。
(具通:俱)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湖。
衔远⼭,吞长江,浩浩汤汤,横⽆际涯;朝晖⼣阴,⽓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观也,前⼈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异乎? 若夫霪⾬霏霏,连⽉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星隐曜,⼭岳潜形;商旅不⾏,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萧然,感极⽽悲者矣。
(隐曜⼀作:隐耀;霪⾬通:*⾬) ⾄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或长烟⼀空,皓⽉千⾥,浮光跃⾦,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之⼼,或异⼆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悲;居庙堂之⾼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乐耶?其必⽈:“先天下之忧⽽忧,后天下之乐⽽乐”乎。
噫!微斯⼈,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五⽇。
教案 教学⽬的 1.朗读、背诵全⽂。
2.学习⽂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4.学习和积累⽂⾔词汇。
重点难点 1.重点: (1)朗读和背诵全⽂。
(2)学习和积累⽂⾔词汇。
2.难点: (1)学习⽂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起的写法。
2019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 第十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同步练习题

2019年秋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十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2019·广西)在历史学习中,我们应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
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A.拜占庭帝国是希腊罗马文明的继承者和保存者B.明朝降将吴三桂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C.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正式决定与国民党合作D.二战后一些新独立的民族国家发起了不结盟运动2.(2019·湖北)公元6世纪前期,东罗马帝国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收集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删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了一部法律文献。
其名称为()A.《汉谟拉比法典》B.《查士丁尼法典》C.《新法典》D.《拿破仑法典》3.(2019·黄冈)历史学家马世力指出:“从3世纪起,由于罗马奴隶制社会陷入危机,统治阶级迫切要求将反映本阶级意志的现行法律固定下来,借以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因而着手进行法律汇编工作。
”据此可知,查士丁尼主持编纂《查士丁尼法典》的目的是()A.满足人民所需的契约自由B.符合尚法治的价值和法律精神C.巩固皇权,维护国家安定D.教化帝国民众,人人安分守法4.查士丁尼是拜占庭历史上著名的皇帝,查士丁尼对后世的最大贡献是()A.使民主政治达到顶峰B.建立了地跨亚非三洲的帝国C.对罗马法进行了系统的整理D.制定了儒略历5.下图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其中④处应填写的是()A.罗马共和国B.罗马帝国C.西罗马帝国D.东罗马帝国6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时期建造的一座罗马纪念馆。
“圣索菲亚’在基督教里是上帝智慧的意思。
从君士坦丁王朝的兴起,到帝B灭亡为止,圣索菲亚大教堂历经916年沧桑,她亲眼目睹了君士坦丁王朝的兴衰。
那么,延续1000多年的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的标志是 ( )A.皇帝被废B.君土坦丁堡的陷落C.奥斯曼帝国的建立D.以上都不是7.在“我爱挑战”节目现场,主持人出了这样一道题目:下列哪个国家(王朝)存在时间最长()A.罗马帝国 B.中国唐朝 C.西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8.下列关于拜占庭帝国的叙述,错误的是( )A.首都位于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又称东罗马帝国B.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C.从其衰亡中吸取的教训是要善于学习先进文化D.14世纪中期被奥斯曼帝国灭亡9.6世纪中叶,查士丁尼大帝主持编纂《罗马民法大全》期间,重金悬赏各地法学家前来献策。
2021届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 10.1.1常见的酸课时练习

2021届九年级人教版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10.1常见的酸和碱10.1.1常见的酸课时练习题基础训练• 夯实知识基础考点一酸、碱与指示剂的作用1. 日常生活中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A.蒸馏水B.食盐水C.食醋D.石灰水【解析】选C。
蒸馏水、食盐水呈中性,石蕊不变色,A、B错误;食醋呈酸性,能使石蕊变红,C正确;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能使石蕊变蓝,D错误。
2. 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饱和澄清石灰水、稀盐酸、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向其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或紫色石蕊溶液后四个烧杯中液体的颜色如图所示。
则A溶液是()A.澄清石灰水B.稀盐酸C.氯化钠溶液D.碳酸钠溶液【解析】选B D溶液呈紫色,说明是向氯化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A溶液呈无色,说明是向稀盐酸或氯化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综合推断可知A溶液为稀盐酸。
3. 如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紫色石蕊溶液。
(1)使用白色点滴板进行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
(2)孔穴6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钾溶液显__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
(3)溶液变为红色的孔穴有________(填孔穴序号,下同)。
(4)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的孔穴是__________。
(5)再向孔穴4中滴加稀硫酸,溶液变为紫色,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节约药品(或减少污染,或现象明显,或操作方便等)(2)碱性(3)2、5(4)3(5)2NaOH+H2SO4=== Na2SO4+2H2O考点二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1.绣球花的颜色与土壤酸碱度有关,当土壤呈酸性时花朵为蓝色。
下列是不同土壤的pH,能让绣球花呈蓝色的是()A.pH=12.1 B.pH=9.6C.pH=7.0 D.pH=5.8【解析】选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第十课练习题班别学号姓名1、理想是我们在学习成就、未来职业、道德人格甚至家庭生活方面追求的,代表着我们对生命的一种,反映了我们对生活的。
2、理想源于现实却高于,理想的实现需要我们在现实中。
3、理想总是指向未来,表现为,对人的行为有、驱动和的作用。
4、由于和的局限,理想和现实之间总会有差距。
5、实现理想,需要对人生作出规则。
这个规划要尽可能,还要尽可能,可以按时间远近、重要程度划分为若干个目标。
6、我们的具体理想不是的,而是的。
7、有时我们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等实际情况,对自己的理想适当进行,以缩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推动理想的。
8、通向理想的道路只有一条,就是、。
9、作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即为理想的实现打。
10、学习生活中总会有压力的存在,感受到压力是的。
11、学习压力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既有的一面,也有的一面。
适度的学习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和,使我们表现得更积极;过度的学习压力则会使焦虑不断增加,影响学习效率和已有水平的。
12、学习需要适度的,我们要在现有的基础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自觉适度,增强学习。
13、明确学习的,培养学习的,是我们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
14、我们了解学习压力,不是要消除学习生活中的压力,而是学会正确对待,学会将压力化为。
15、克服考试焦虑,从容面对考试,就要树立正确的,要实事求是调整,要增强。
16、生活充满选择,是因为一方面,随着年龄增长,我们的需要不断扩大,不断增强,面临的越来越多;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前人相比我们选择的更多,更大。
17、不同的选择,可能会决定我们不同的人生道路。
因此,我们要认真对待人生旅途中出现的,进行选择。
18、在作出人生的重要选择之前,我们要弄清楚自己的,多方面收集,学会辨别、筛选;还要考虑目标的以及实现的。
19、我们要有自己作出选择,并且为自己的选择担负起。
20、学会自己,我们才能做自己的主人,才能在作出合理的选择时,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或者在作出错误的选择时,从中吸取,提高能力。
21、人类进入21世纪,激增,大量的涌现,知识不断缩短,特征明显。
这是一个的时代,一个更加注重开发的资源、潜力与价值的时代。
22、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也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
23、社会发展需要个人的智慧,同时更需要发挥的力量。
24、在当今社会,终身学习逐渐成为一种。
终身学习既是个人的要求,也是的必然要求。
25、终身学习,要求我们珍惜在的机会。
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要确立的观念,养成、的习惯。
26、初中毕业以后,无论选择还是,都是发展之路。
此分不拿,更待何时!——单项选择题1、理想对人行为的指向作用是()A、导向、决定和约束B、导向、驱动和调控C、导向、控制和驱动D、导向、控制和决定2、理想和现实之间总会有差距,这是因为()A、理想归理想,现实归现实B、理想和现实之间没有关系C、理想源于现实但高于现实D、外在环境和自身条件的局限3、正确的人生规划应该是()A、越长远越好,目标越高越好B、只考虑现实,不要长远C、尽可能长远,尽可能具体D、目标比现实低一些易实现4、关于理想的认识正确的是()A、理想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B、理想源于现实,但去低于现实C、理想的实现运气比较努力来得重要D、理想一经确定就不能调整。
5、作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A、遵纪守法,服从学校的安排B、丰富社会经验,重实践C、学习,为理想的实现打基础D、增强身体素质,防预疾病6、关于对学习压力认识正确的是()A、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压力越大越好B、压力容易产生消极影响,想方设法消除学习压力C、学习生活中总有压力,感受到压力的存在是正常的D、学习压力对学习没有影响,可有可无7、学习压力对学习的影响是()A、只有积极的影响B、只有消极影响C、可有可无的D、学习需要适度的压力8、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是()A、不要在学习上定任何目标,就不会有学习压力的存在B、明确学习的意义,培养学习的兴趣C、在确定学习目标时,尽量定得低些D、在确定学习目标时,尽量定得高些9、我们了解学习压力的目的是()A、消除学习生活中的压力B、解决学习中的一切问题C、学会正确对待压力,将压力转化为动力D、取得理想的成绩,考取好的学校10、下列考试观念正确的是()A、小梁说:考试就是为了取得好成绩,上好的学校。
B、小顺说:明天就考试,怎么感冒还不来,感冒来了就不用考了C、小余说:今年的中考如果考不好,我就再也不读书了。
D、小靓说:考试具有偶然性,一次考试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11、下列的选择是正确的是()A、成绩较好的小陈为了能考上高中,报了一间极为普通的高中B、成绩较差的小伟为了父母面子,报考了一间重点中学C、绘画较好的小杰在填报志愿时,结合自己特点报考艺术学校D、成绩一般,但父母要求上重点,没办法,小豪报了重点中学12、我国提出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这是因为()A、创新是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居于各项工作之首。
B、创新工作上去了,就能解决目前各种存在的问题。
C、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D、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根本上提高我国公民的整体素质。
13、初中毕业以后,无论选择升学还是就业,都是()A、无奈之举,人生就是这样B、发展之路,都要保持终身学习C、父母的选择,不用过分担心D、听天由命,随遇而安“让我欢喜让我忧”——多项选择题1、理想总是指向未来,对人的行为有()的作用A、导向B、决定C、驱动D、调控2、理想和现实之间总会有差距,这是因为()A、每个人的命运不同B、个人所处的外在环境的局限C、个人的自身条件的局限D、理想与现实之间没有关系3、实现理想,需要对人生作出规划,这个规划要()A、尽可能长远B、尽可能具体C、把目标定得越高越好D、划分为若干个阶段性目标4、要实现我们的理想,就要()A、对我们的人生作出规划B、学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理想C、要有耐性,等待机会的出现D、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地努力5、关于对学习压力的影响认识正确的有()A、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B、适度的学习压力有助于我们在学习上取得进步C、过度的学习压力会影响我们的学习效率和水平的正常发挥D、学习没有压力,可能会使我们觉得学习非常轻松,也有可能使我们失去动力,止步不前6、下列是缓解学习压力的不正确方法有()A、面临中考,学习压力太大,小陈决定到网吧通宵打机减压。
B、面对父母的期望,学习压力过大的小子决定离家出走减压。
C、小华为了减轻学习压力,经常上网与网友聊天到天亮。
D、达文珍通常会听一些舒缓的音乐来减轻学习上的压力。
7、导致我们陷入考试焦虑的原因有()A、面临的考试很重要,或者考试难度过大B、父母不顾我的成绩一般,非要我考重点中学C、爷爷对我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不把书念好就不理我D、临近中考,班上每个人都像拼了命地“啃书”,让我产生恐惧8、我们要克服过度的考试焦虑,从容面对考试,就要()A、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B、实事求是地调整自我期望C、增强自身实力D、听天由命,随遇而安9、正确的考试观念应该是()A、知道考试是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督促我们总结学习收获的手段,是检查我们已有学习效果的一把尺子B、明白考试是选拔学生的较公平标准C、知道考试具有偶然性D、知道考试不应决定一个人的命运10、小宇自持一点小聪从不努力学习,结果基础非常差,上初三后,在老师的帮助下重新认识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态度刻苦了许多,英语成绩有了较大的改善,从原来的30、40分,进步到50多分。
他为自己的期末考试英语定的目标是70分,结果由于试卷过难,小宇才考了49分,面对这样的结果,小宇应该()A、明白到自己不是学习的了,放弃算了。
B、明白到目标过高,应该进行适当调整。
C、明白不是自己能力不行,是因为难度太大所导致的。
D、积极寻找老师的帮助,分析失败的原因,不丧失对自己的信心11、在生活中充满各种各样的选择,这是因为()A、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需要不断扩大B、我们的自主能力不断增强,选择的机会越来越多C、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前人相比我们选择的机会更多,选择面大D、我们的选择能力越来越高,已经成为选择的主人12、我们在作出人生的重要选择之前,我们需要()A、弄清自己的真实需要,明确个人的需要是什么B、多方面收集信息,学会辨别、筛选信息C、考虑目标的重要性和实现可能性D、只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条件13、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自己作出选择,因为这样()A、我们才能做自己的主人B、才能在作出合理的选择时,享受到成功的快乐C、才能在作出错误选择时,从中吸取教训,提高选择能力D、才能提高自己解决一切问题的能力14、社会发展需要个人的智慧,同时更需要发挥团队的力量。
因为具备了团队精神,我们()A、才能更好地施展个人才华,实现自身价值B、才能更好地发挥团队的创造力C、才能形成文明和谐、团结高效的集体,推动社会进步D、就能解决工作中任何存在的问题15、新世纪的青少年应该具备的素质包括有()A、具有扎实宽厚的科学文化知识B、要有开放的胸怀C、要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D、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16、面临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因为终身学习()A、才能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B、才能肩负民族复兴的使命C、能合我们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D、成就自己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