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长城》教学设计 (2)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钢铁长城学案(含答案)

2019-2019学年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钢铁长城(含答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军的建立与发展基本情况;知道导弹部队的组建;导弹部队的装备;导弹的作战企图;以及当前我军的重大改革内容•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认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比较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中国军队、国防力量的强大,反映了国家和民族的日益强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从而使学生树立起为中国的国防建设贡献自己力量的历史责任感。
•学习重点:•海军、空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当前我国国防建设的新动向。
•学习难点:•理解国防力量的强大与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的联系•理解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
学习过程:自学提纲:1、教师展示学生自学成果:(用投影仪或提问学生或教师用课件展示答案)(1')2、学生巩固基础:明确上述知识点后,让学生通过诵读、默想、互问等方式熟练记忆上述知识点(4')3、基础巩固题。
(7')针对基础提纲提问,并适当拓展。
1)、新中国第一支海军是:2)、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三支舰队:3)、20世纪70年代海军装备建设的两项突出成就:4)、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是:5)、人民空军成立的时间:6)、第二炮兵部队组建的时间:7)、我国目前装备的主要导弹:8)、2019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召开的地点:9)、2019年成立的的五大战区是:10)、中国人民解放军组建的五大军种是:11)、国防和军队建设形成的新格局是:4、师生共同探究(12')(1)请同学们把本小组内部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下面,请其他小组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
(2')(2)师生共同探究下列问题:(10')根据本课所学的内容,来说一说“钢铁长城”的含义?由新中国的“钢铁长城”,你能得到哪些的认识?五、〔课堂小结〕:六、〔当堂检测〕:请快速完成下列问题。
《钢铁长城》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的建立、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我国自己制造的核潜艇、现代化海军的多兵种、人民空军的诞生、飞机的国产化、空军的现代化等历史事实;(2)知道导弹部队的组建、装备、战斗力和主要任务,新时代的强军之路;(3)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上指导学生利用教材中的图片资料、收集课外资料、观看影像资料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2)树立国防观念,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的建立;(2)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3)我国自己制造的核潜艇;(4)现代化海军的多兵种;(5)人民空军的诞生;(6)飞机的国产化;(7)空军的现代化;(8)导弹部队的组建、装备、战斗力和主要任务。
2. 教学难点:(1)导弹部队的组建、装备、战斗力和主要任务;(2)新时代的强军之路。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我国海军、空军、导弹部队的影像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国防建设的发展历程;(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国防建设的发展历程吗?我国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强大的国防力量的?2. 课堂讲授(1)讲解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的建立、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我国自己制造的核潜艇、现代化海军的多兵种、人民空军的诞生、飞机的国产化、空军的现代化等历史事实;(2)分析导弹部队的组建、装备、战斗力和主要任务;(3)探讨新时代的强军之路。
3. 小组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同学们,结合教材和课外资料,谈谈我国国防建设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2)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4. 总结与反思(1)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我国国防建设的发展历程,了解了我国国防力量的强大,希望同学们树立国防观念,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2)布置作业: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国防建设的最新动态,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钢铁长城》评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钢铁长城》评课稿一、引言本评课稿旨在对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中的《第14课钢铁长城》进行评价和分析。
通过对该课程的内容、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进行细致的考察和评审,以期对该课程的优缺点进行客观的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二、课程概述《第14课钢铁长城》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的一篇课文。
主要内容是介绍了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修建钢铁长城的艰苦过程,以及这一工程的背景和意义。
通过这一课程,学生将了解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钢铁为主要材料修建的防御工事,体会到中国人民对保卫国家安全的坚定信心和勇气。
三、教学设计3.1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了解钢铁长城的背景和意义; - 掌握钢铁长城修建的艰苦过程; - 培养学生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和责任感。
3.2 教学内容•钢铁长城的背景介绍•钢铁长城的修建过程•钢铁长城的意义和影响3.3 教学重点•掌握钢铁长城的修建过程和意义。
3.4 教学难点•理解钢铁长城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3.5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通过模拟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钢铁长城的修建过程。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强互动。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共分为四个环节:导入、展示、讨论和总结。
4.1 导入通过引入相关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对钢铁长城的思考。
4.2 展示通过展示照片、视频等材料,向学生展示钢铁长城的修建过程,并详细介绍相关的背景和意义。
4.3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展开互动。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如: - 钢铁长城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是什么? - 为什么中国要选择修建钢铁长城? - 钢铁长城的建设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4.4 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对课程进行感悟和反思,培养学生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和责任感。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5课《钢铁长城》说课稿9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5课《钢铁长城》说课稿9一. 教材分析《钢铁长城》是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5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讲述了我国在国防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国防力量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国防建设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我国国防建设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往往过于关注表面现象,缺乏对历史事件的深入思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史论结合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国防建设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掌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防力量发展的主要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学会从多角度、多层次看待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史论结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国防建设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防力量发展的主要特点。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的史论结合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授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生动形象地展示我国国防建设的历史过程和伟大成就。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我国国防建设的发展历程为线索,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我国国防建设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防力量发展的主要特点,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
《钢铁长城》课堂活动与学业评价建议

《钢铁长城》课堂活动与学业评价建议
1.课堂活动建议
活动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装备板报展。
活动设计:搜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次国庆阅兵展示的武器装备的图片,并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制作板报,进行展览。
2.学业评价建议
评价目的:培养学生搜集、甄别、归纳资料的能力,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国防成就,学习制作板报的方法。
评价方法:组评与师评相结合。
评价过程:比较各个小组的成果,小组之间先互评,最后由教师评价。
评价标准:从小组的板报内容是否符合主题、图片与文字说明是否一致、板报内容的排列是否有条理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总结,让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促进学生发展。
初中历史钢铁长城优秀教案

初中历史钢铁长城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钢铁长城的历史背景和建造目的
2. 掌握钢铁长城的建造过程和重要意义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钢铁长城的建造过程和重要意义
2. 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
1. 钢铁长城的图片和地图资料
2. 故事、视频等相应的教学资源
3. 课件、教案等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引入中国古代著名的钢铁长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并激发学生对钢铁长城的学习兴趣。
二、讲解(15分钟)
1. 向学生简单介绍钢铁长城的历史背景和建造目的
2. 讲解钢铁长城的建造过程和重要意义
3. 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展示钢铁长城的壮丽景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
三、讨论互动(15分钟)
1.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探讨钢铁长城的建造过程和重要意义
2.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
四、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指导学生对钢铁长城进行深入思考和学习。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阅读资料或课外作业,以巩固学生对钢铁长城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钢铁长城的建造过程和重要意义有了初步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同时,通过互动讨论的形式,激发了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热情和学习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探讨中国古代的建筑文化,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
团建钢铁长城教案

团建钢铁长城教案教案标题:团建钢铁长城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钢铁长城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1. 了解钢铁长城的历史背景和建设过程。
2. 学习钢铁长城的重要性和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钢铁长城的战略意义和历史价值。
2. 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完成团建活动。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幻灯片或其他多媒体设备。
2. 钢铁长城的图片、视频和相关资料。
3. 团队合作的游戏或活动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幻灯片或图片向学生展示钢铁长城的图片,并提问:“你们知道钢铁长城吗?它在中国的哪个地方?它的历史有多久?”2.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知识讲解:1. 通过幻灯片或视频向学生介绍钢铁长城的历史背景和建设过程。
2. 强调钢铁长城的战略意义和历史价值,以及它对中国文化的重要影响。
团队合作活动: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
2. 分发团队合作的游戏或活动材料,如解谜游戏、拼图、角色扮演等。
3. 引导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活动,并鼓励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4. 观察学生的表现,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总结:1. 回顾钢铁长城的重要性和影响。
2.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在团队合作活动中的体验和收获。
3.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团队合作的技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其他中国古代文化遗产。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遗迹或博物馆,进一步加深对历史文化的了解。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团队合作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2. 学生完成团队合作活动的成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对钢铁长城的理解和对历史文化的认识。
教学延伸:1. 在课后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钢铁长城的相关知识。
2.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钢铁长城的理解和感受。
2023年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学案第15课 钢铁长城

2023年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学案第15课钢铁长城陆军由兵种较少的部队发展成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海军建立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队伍壮大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兵种增加20世纪90年代,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装备更新1970年,我国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并于1974年装备我国海军;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空军建立人民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实战考验20世纪50年代初,在朝鲜战场上取得了辉煌战绩装备发展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导弹部队建立1966年组建第二炮兵部队任务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组成由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更名2015年更名为火箭军强军之路战区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军种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格局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易误警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的建立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而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中受阅的核导弹方队图片解读:(1)此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中受阅的东风-41核导弹方队。
(2)东风-41核导弹方队是第二代固体洲际战略核导弹部队,东风-41核导弹方队由12枚东风-41核导弹与发射车组成,是阅兵装备方队最后一个出场的方队。
(3)导弹部队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课钢铁长城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和发展。
(2)知道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
(3)引导学生讲述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发展现状,锻炼学生的历史表述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教材中的图片资料、收集课外资料、观看相关的影像资料等,说明人民海军、人民空军和导弹部队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获取、收集、处理有效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人民海军、陆军、空军和导弹部队发展历史的比较,感受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威、国威,体会国防力量的日益增强。
(2)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学生国防观念,增强学生对人民解放军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海军、空军、第二炮兵的建立。
2.难点:国防力量的强大与综合国力增强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俗话说: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强大的军队迟早都会被别的国家所欺辱,古今中外,落后就要挨打,这样的事例真得是太多太多了。
因此当我们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周年阅兵仪式时,看到威武强大的人民军队通过天安门广场时,很多人都感到了无比的自豪,正是这支强大的军队保卫了祖国的安全。
那么这支军队是怎样发展壮大起来的呢?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70页,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出示教学目标。
观看影片:下面请同学们观看一部介绍我国历次阅兵的影片。
从影片中我们看到仅仅六十年人民军队的建设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民解放军正在发展壮大,我想大家都急切的想了解我国军队的发展历程。
下面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自习课文。
出示自学提纲。
1、人民海军是怎样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2、人民空军是怎样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3、导弹部队是怎样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讲授新课:
1、人民海军的建立和发展:
(1)学生回答。
(2)教师讲解:
成立: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宣告成立,海军成立初期只有几条日伪时期留下的残破船只和国民党起义的几艘小舰艇。
1950年4月14日,海军领导机关在北京成立,肖劲光任司令员,这标志着海军正式成为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军种。
发展:海军领导机关成立后,相继组建了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和北海舰队。
60多年来,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人民海军不断发展壮大。
陆续组建了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部队和海军陆战队五大兵种体系。
完全具备水面、水下、空中、岸上等全方位作战的能力,活动范围也从近海扩大到中海、远海。
2008年12月,为保护我国海洋利益,海军派出护航编队在亚丁湾护航,更是标志着海军的活动范围已经扩大到了远洋。
20世纪70年代我国相继研制成功导弹驱逐舰、核潜艇等先进舰艇装备海军,目前,人民海军已拥有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导弹护卫艇、导弹快艇、猎潜艇、常规潜艇和核潜艇等主战舰艇;海军航空兵现已装备了轰炸机、巡逻机、电子干扰机、水上飞机、运输机等勤务飞机;海防导弹不仅有岸对舰导弹、舰对舰导弹,还有舰对空导弹、空对舰导弹、空对空导弹等,近来,更是传出我国将建造航空母舰的消息,这些都有力的
说明:人民海军正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2、人民空军的建立和发展。
(1)学生回答。
(2)教师讲解:
成立:1949年8月,人民解放军在陆军的基础上组建了第一个飞行中队,并在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参与了阅兵仪式。
1949年11月11日,在新中国成立40天后,空军领导机构在北京成立,刘亚楼任司令员。
这标志着空军正式成为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军种诞生了。
发展:空军成立初期基础十分薄弱,只有十几架国民党空军起义的飞机和各部队收集、修复的老式螺旋桨飞机,条件也异常艰苦,飞行员甚至只能吃咸菜和烧饼。
从1949年成立到1953年的短短4年间,人民空军就发展为28个航空兵师,装备各型飞机3000余架,主战飞机成规模换代为当时最先进的喷气式飞机,“一步”跨进喷气机时代。
正是凭借这种“超常”建设速度,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空军才能创造世界空战史上的奇迹。
这些奇迹般的成绩取得,首先是和党中央、中央军委高度重视空军建设分不开的,同时,也离不开全国人民和全军的倾力支持。
在建国初期人民群众不仅把自家的耕地、宅基地拿出来供空军修建机场,甚至把多年的积蓄捐献出来做空军经费。
特别是在抗美援朝期间,全国人民掀起捐钱帮助空军购买飞机的热潮,捐款总额可购买3700多架飞机。
1954年8月1日,南昌飞机公司仿制成功第一架雅克-18教练机。
获悉情况后,毛泽东兴奋地说,这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随着这架教练机的诞生,新中国航空工业奋力起步。
从缴获到进口,从仿制到自主研制……国产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运输机、直升机和地空导弹等先进武器陆续问世并装备空军部队,大家从网上都可能了解到了,前些时候我国试飞歼—20,并取得了成功,这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五代战斗机,性能卓越,它的成功试飞,甚至使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都惊讶万分。
目前我国空军主要由航空兵、高射炮兵、雷达兵、地空导弹部队、防空兵、空降兵等专业兵种组成,是一支既能独立作战,又能协同陆军、海军作战的现代化部队。
3、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
很多同学可能认为人民解放军只有海军、陆军、空军三个兵种,其实大家错了,除了这三个兵种之外,我国还有一支神秘的部队:战略导弹部队(也叫第二炮兵)。
大家知道这支部队是什么时间建立起来的吗?为什么要建立这样一支部队呢?
(1)学生回答
(2)教师讲解: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常在国际舞台上拿核弹威胁别国,为了打破西方大国的核威胁,适应现代化战争的需要,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发展导弹事业。
1966年7月1日经毛主席批准,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在北京正式成立,周总理亲自命名:第二炮兵,向守志任司令员。
成立40多年来,第二炮兵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初步形成了核常兼备、射程衔接、威力和效能明显增强的军事力量体系,信息化条件下防卫作战能力不断提高,武器装备科研和管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装备技术现代化有了长足进步。
第二炮兵目前已发展成为由近程、中程、远程和洲际导弹部队,以及工程、情报、侦察、测地、计算、气象、通信、防化、伪装等作战保障、技术保障和后勤保障部队组成的强大常规打击和核反击力量。
二炮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射程最远、威力最大的一支最年轻的劲旅,多年来一直蛰伏深山鲜为人知,但它在这40多年来为新中国的成长壮大遮风避雨,为经济改革开放保驾护航,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整个发展历程实际就是新中国)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人民海军、空军、第二炮兵的成立和发展过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加深了我们对人民解放军的了解,也使我们认识到为了保家卫国,人民解放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应该敬重他们,他们是新中国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