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病毒性心肌炎(重症)-2017李开为

合集下载

儿科学课件: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VMC )

儿科学课件: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VMC )

疑似心肌炎? Probably myocarditis(1984年,Goodwin)
译为:可能心肌炎? Borderline myocarditis(1984年,Dallas)
译为:临界心炎?
二、心肌酶谱
心肌炎急性期测定有意义 常用: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功酶
α- 羟丁酸脱氢酶(α-HBDH) 肌酸激酶 (CK)及其同功酶 肌钙蛋白(cTn) 谷草转氨酶(GOT)
2004临床诊断标准
(二)次要指标
1.发病同时或发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史。
2.有明显乏力、苍白、盗汗、心悸、气短、胸闷、头晕、 心前区不适、手足凉、肌痛等症状;小婴儿可有拒食、发绀、 四肢凉。查体有第一心音低钝、安静时心动过速。
3.ECG有轻度异常,如窦速、窦缓(运动员除外)、偶发早 博(<5次/分)。
乳酸脱氢酶(LDH)
特异性差,心肌受损后24h~48h开始上升,3~6 天达高峰, 8~14天逐渐恢复,部分病人2个月左右 恢复。
心肌、肾脏、RBC-LDH1、LDH2
(正常情况下血清中LDH2>LDH1 > LDH3 > LDH4 > LDH5;心肌损伤时 LDH1>LDH2 > LDH3 > LDH4 > LDH5 , LDH1/LDH2 >1.0, LDH1 >40% )
病毒性心肌炎病因
• 科萨奇B组和A组(最常见) • 埃克病毒 • 腺病毒 • 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 • 脊髓灰质炎病毒 • 麻疹病毒
发病机制
• 具体原因不详,自身免疫激活导致的免 疫损害可能是主要原因。
• T淋巴细胞(CD8+)过度活化可能是主要 病理机制。
临床表现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与治疗PPT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与治疗PPT
病毒类型:常见的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腺病毒等。
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胸痛、心律失常等。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但近年来有上升趋势 发病年龄: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儿童时期,其中婴幼儿发病率较高 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较为常见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播
04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吸氧:改善缺氧症状,提高 血氧饱和度
卧床休息:减少心脏负担, 促进恢复
药物治疗:使用抗病毒药物、 抗炎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 等
营养支持:保证营养摄入, 增强免疫力
对症治疗
抗病毒治疗: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
免疫调节治疗:使用免疫调节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免疫 球蛋白等
心脏支持治疗:使用心脏支持药物,如利尿剂、血管扩张 剂等
呼吸支持治疗:使用呼吸支持设备,如呼吸机、氧气等
营养支持治疗:使用营养支持药物,如氨基酸、脂肪乳等
心理支持治疗:使用心理支持方法,如心理咨询、心理辅 导等
抗病毒治疗
药物选择:根 据病毒类型选 择合适的抗病
毒药物
剂量和疗程: 根据病情严重 程度和个体差 异确定剂量和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 断与治疗
汇报人:
目录 /目录
01
点击此处护理 人员
04
治疗方法
02
小儿病毒性心 肌炎概述
05
预防措施
03
诊断方法
06
康复与预后
01
护理人员:XX医院XX科室-XX
02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炎症性疾病,主 要影响儿童和青少年。 发病机制:病毒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引起心肌细胞损 伤和炎症反应,导致心肌功能受损。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治疗观察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治疗观察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治疗观察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C)是一种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炎症,临床表现多样化,可表现为体征异常、心慌气短、疲乏无力或无症状。

本文旨在观察和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治疗。

一、疗效观察观察对象为30例确诊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患儿,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范围为2个月至14岁。

采用口服心颗粒、硝酸甘油、地高辛等治疗,同时补充针对病毒感染的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

治疗后观察指标:体征情况、心电图、心脏超声、血清酶学指标和肌钙蛋白T等。

结果显示,治疗后患儿的体征情况有显著改善,主要表现为心率恢复正常、体温下降、呼吸平稳。

心电图提示ST段改善,并相应降低心脏的负荷。

心脏超声显示缩短了左心室收缩时间和心室肌肥厚,血流动力学参数恢复到正常范围。

血清酶学指标和肌钙蛋白T等测定结果也证实了心肌损害程度有所降低。

二、不良反应观察治疗过程中,对患儿的肝肾功能、血常规、电解质等方面进行密切监测,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的出现。

三、讨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治疗时应注重对病毒的治疗,如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

同时,补充对心脏有益的药物有助于加速心肌的康复。

口服心颗粒可以增加心肌细胞对氧的利用,促进心肌细胞的新陈代谢,改善心肌供血不足的情况。

硝酸甘油可以缓解心脏负荷,提高冠状动脉的通透性。

地高辛可以增强心肌细胞的收缩力和扩张能力,从而促进心肌的功能恢复。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要点包括对病毒的治疗和对心肌的保护,同时还要密切观察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反应,及时处理不良反应的出现。

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方法,可达到良好的疗效。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32例临床分析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32例临床分析
种 球 蛋 白 , 量 2 k ,~ 剂 g 2 3d内静 脉 输 注 , 过 免 疫 调节 作 通 用 减轻 心 肌细 胞损 害 。 于急性 心 力衰 竭病 人 , 对 给予强 心 、 利

若 血 清 C MB明 显升 高 , 示 心肌 明显受 累 ;T I 于 K— 提 cn对
心肌 的微 小 损伤 比其他 心肌 酶具 备 更高 的 敏感 性 和特 异性 .
1资料 与方 法
11临 床 资 料 .
本组 男 2 0例 , 1 女 2例 , 年龄 5个 月~ 2岁 患 病前 l 3 1 ~
周 有 上呼 吸道 感染 2 0例 , 腺 炎 1例 , 疹 2例 , 泻 3例 。 腮 麻 腹
心 电图 显示 频 发室 性早 搏 1 6例 ,房 性早 搏 2例 。T T改 变 s—
近年 来 , 毒性 心 肌炎 发病 有 上升 趋势 。儿 科 2 0 病 0 0年 1 月~ 0 5年 1 收治 小 儿病 毒 性 心 肌 炎 3 20 2月 2例 . 分 析报 道 现
如下:
细 听心 音 、 率及 心律 的变化 , 心 能及 时 发现 室性 早 搏 、 室传 房
导阻滞、 明显 窦 性 心 动过 缓 等 的心 律 失 常 . 时做 心 电图加 及 以证 实 , 特别 是有 自觉症 状 的患 儿应 注 意 随访 , 以免漏 诊 。 从 本 组 病 例看 , 床 早期 诊 断 十 分 重要 . 注 意 呼 吸道 感 染 后 临 要 的发热 、 乏力 、 闷 、 昏 、 欲 不振 等症 状 。 胸 头 食 此 时 除应 检查 呼 吸道 体征 外 。 重检 查 心 脏是 否有 心 律 着
2 结 果
患者 患 心 肌炎 时并 不 是 1 0 0 %病 例 均 有心 肌酶 谱 升 高 , 其 敏感 性 有 限 。 原 因各 异 , 分与 心肌 损 伤程 度有 关 , 其 部 心肌 损伤越 重 , 肌 酶谱 越高 , 心 如病 变 呈 局灶性 即范 围较 小 , 伤 损 较 轻 , 心肌 酶谱 增 高不 显 著 , 至 正常 ; 外 与检 测 时期 有 则 甚 另 关 。 肌损 伤 时 。 心 心肌 酶谱 增 减处 于 动态 变化 中 , 且有 自身 的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治疗效果分析病毒性心肌炎是由多种病毒感染心肌或免疫反应所致的心肌炎性病变[1]。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表现多不典型,轻者无自觉症状,重者可导致多种并发症,甚至猝死。

临床治疗该病主要以营养心肌、控制感染及免疫调节等综合治疗为主。

自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28例,取得较好的效果,先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28例,男20例,女8例,年龄2~13岁。

所有患儿均表现为胸闷、心悸、乏力等,结合心电图、心肌酶谱及心脏彩超检查,均符合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2]。

1.1.1年龄分布 2~3岁者3例,占11%,4~7岁者15例,占54%,8~13岁者10例,占36%。

1.1.2发病原因上呼吸感染17例,占61 %,下呼吸道感染7例,占25%,肠炎1例、占3%,无明显诱因者3例,占11%。

1.1.3临床表现发热26例,占93%;全身乏力27例,占96%;心悸胸闷22例,占77%;心前区疼痛14例,占50%;恶心呕吐6例,占20%;腹痛3例,占11%;晕厥2例,占7%;抽搐1例,占4%;心音低钝11例,占39%;心律不齐8例,占29%;收缩期杂音1例,占4%;奔马律1例,占4%。

1.1.4辅助检查1.1.4.1心电图检查病毒性心肌炎患儿28例均有不同类型的心电图异常,占100%。

其中心电图异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窦缓、ST-T 段改变、频发室性早搏、频发房性早搏、Ⅱ度房室传导阻滞、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及阵发室性心动过速。

1.1.4.2 X线检查病毒性心肌炎患儿28例X检查3例心影增大,占11%。

1.1.4.3心脏彩超病毒性心肌炎患儿28例,超声检查心室肥大2例,占7%;心功能减退1例,占4%。

1.1.4.4化验室检查,化验室检查主要以心肌酶谱为主,CK-MB24,占86%;LDH15例,占54%;AST15例占54%。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治进展课件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治进展课件
免疫调节药物的研发
免疫系统在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调节免疫反应,可以 减轻心肌损伤和促进心肌修复。目前,一些免疫调节药物正在研发中,未来可能 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提供新选择。
诊疗技术进展
早期诊断技术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发展, 未来有望开发出更快速、准确的方法 来早期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从而 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
心律失常
01
对于出现心律失常的患儿,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
治疗或电复律治疗。
心力衰竭
02
对于出现心力衰竭的患儿,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措
施,改善心功能。
心脏骤停
03
对于出现心脏骤停的患儿,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和紧急抢救,以
挽救生命。
04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预防
疫苗接种
01
疫苗接种是预防病毒性心肌炎的 有效手段,通过接种疫苗可以增 强儿童免疫力,减少病毒的感染 。
常见病毒
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流感病 毒等。
病毒性心肌炎的流行病学
发病率
季节分布
病毒性心肌炎在儿童中的发病率较高, 约为0.05%-0.1%。
多发生于春秋季节,与病毒感染流行 有关。
发病年龄
多发生于5-9岁儿童,男孩略多于女 孩。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
01
02
03
直接损伤
病毒对心肌细胞的直接损 伤,导致心肌细胞溶解、 坏死和凋亡。
心脏功能评估技术
心脏功能评估对于病毒性心肌炎的诊 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未来,心脏影像 学和生理学评估技术将进一步发展, 为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精确 的工具。
预防策略的优化
疫苗接种
通过疫苗接种预防病毒感染是预防病毒性心肌炎的重要手段。未来,随着病毒变异和疫苗研发的不断进步,疫苗 接种策略有望得到进一步优化,提高预防效果。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PPT课件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PPT课件

抗心肌自身抗体作用 细胞凋亡
心肌胶原重构
整理课件ppt
5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
临床分期 (1)急性期新发病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病程在半年以
内。
(2)迁延期临床症状反复出现,临床检查指标迁延不愈, 病程半年以上。
(3)慢性期进行性心脏扩大,反复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 病情时轻时重,病程在一年以上。
起 病前1~2周或同时有上呼吸道感染或消化道感染的前驱 病史。
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仅似“感冒”样表现,或表现为 乏力、多汗、心悸、胸闷等不适。
重者很快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甚至 猝死。本病若得到及时有效的综合治疗,绝大多数患儿预 后良好
整理课件ppt
3
多种病毒都可以引起病毒性心肌炎,以肠道病毒最常见
二.作息指导:活动期或伴有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者 应卧床休息,并给予吸氧。症状好转后,方能逐渐起床活 动,病室内应保持新鲜空气,注意保暖。强调卧床休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心肌耗氧量,促进心肌功能恢复, 在急性期至少应休息到热退后3~4周。有心功能不全及心 脏扩大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一般总休息时间3~6个月。直 至心脏大小回复正常和心功能恢复后,根据具体情况逐渐 增加活动量。
7.免疫调节剂: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整理干课件扰ppt素、胸腺肽。
10
一般治疗 药物治疗
本病为自 限性疾病, 目前尚无 特异有效 地治疗手 段,主要 靠综合性 治疗措施
整理课件ppt
11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护理诊断
1.活动无耐力:与心肌受损,并发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有 关
2.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心里衰竭、心源性休克 3.知识缺乏:缺乏与疾病相关知识
整理课件ppt

以呃逆、恶心、腹胀为首发症状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以呃逆、恶心、腹胀为首发症状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炎 、 血小 板凝 聚及 抗血 栓作 用。 目前主 张用 中等 量 3 抗 0—5 0
嘴 ・k ・ ) 用 大 剂 量 丙 种 球 蛋 白 1 g( ・ ) 8~l 时 (g d合 ~2 d 于 2小
葡萄 菌生长 , 分别对 先锋霉素 v号 、 先锋必 、 丁胺卡 那霉素等 敏
感 ;1 连 续 2 血 培 养 均 培 养 出 溶 血 性 葡 萄 菌 生 长 , 别 对 例 次 分
内静脉缓慢输入 , 可减 轻冠状 动脉 的损 害 , 不主 张使 用抗 菌 而 素 , 本 组 3例 败 血 症 合 并 川 崎 病 , 示 抗 感 染 治 疗 须 予 以 重 但 提 视, 特别是伴有腹泻 、 呕吐 、 咳嗽等川 崎病 以外 的症状 时和对 大 剂量丙 种球蛋 白及阿 司匹林 治疗 效果 不佳 时需注 意 细菌感 染 的 可 能 _ , 组 病 例 尚 少 , 3例 患 儿 川 崎 病 是 否 为 败 血 症 所 2本 J 此
川崎病是 以婴幼儿 发病 为主 的急性 血管 病变 及多 系统 累 及 的疾病 。 自从 16 97年首 例报 道至 19 94年 , 日本 已累计 发病
15 0 例 以上 , 国 也 报 告 了 3 30例 , 因 目前 尚 不 明 确 , 50 0 美 20 病 可
始大 片状 脱皮 ; ③多 型性红 斑 : 2例在 发病后 2—3天躯 干部 出 现形 态不 一的红斑样皮疹 ; ④3例均有 双眼结 膜充血 ; ⑤3例 均
血 沉 转 正 常 后 停 药 , 间 约 2月 左 右 。同 时 根 据 药 敏试 验 选 用 时 二 联 抗 生 素 有 效 抗 感 染 治疗 2 左 右 , 热 时 间为 8~1 , 周 退 4天 其 中 1 以发 热 、 泻 2天 人 院 的 患 儿 , 有 效 抗 感 染 等 治 疗 5 例 腹 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搏(联律,多源或RonT室早) 心动过速(室速,室上速) 心室颤动
3.缓慢心律失常
房室传导阻滞(高度、三度) 室内传导阻滞 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 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
精选文本
13
S-T改变
精选文本
14
心电图
2015-4-21 男,8岁 TNT 8376 (pg/mL)↑ CKMB 59 (U/L)↑
精选文本
33
心源性休克
扩容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 大剂量维生素C
精选文本
34
心律失常
快速性心律失常
乙胺碘呋酮 利多卡因 心律平
直流电复律
慢性心律失常
异丙基肾上腺素 阿托品
临时起搏器
精选文本
35
预后
出现心功能不全且迅速持续恶化伴持续低血压(收缩 压:儿童<60 mmHg,婴儿<50 mmHg)、无尿(<0.5 ml/(kg.h)、频繁室性早搏(至少持续4 h),且正性肌 力药物指数>40μg/(kg.min)为ECMO治疗指征, 若需持续胸外心脏按压复苏则为ECMO辅助的强烈 指征 -----台湾1995~2009年间<18岁急性暴发型心肌炎患 儿(24例)ECMO治疗成功率比成人为高(70.8%vs61%) 。
精选文本
3
暴发季流感病毒是儿童AURI的主要病毒性 病原体
北京儿研所附属儿童医院车莉等[1]对冬春季节(北方传统流感暴发季)儿童急性上 呼吸道感染(AURI)病原体进行了样本研究(样本数为738例),结果显示阳性结果中 68.2%为流感病毒(甲型34.6%、乙型33.6%)。
腺病毒 8.60% 合胞病毒 16.80%
浅谈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重症)
李开为 黄石中心医院儿科
精选文本
1
心肌炎
定义:局限性或
弥漫性心肌炎性病 变 病毒性心肌炎 多见 伴有致病条 件
病因:病毒、细菌
、真菌、寄生虫、免 疫反应等
精选文本
2
儿童流感的并发症
肺炎,儿童流感常见并发症, 在甲型H1N1重症病例中,约2/3病例出现肺炎
肺炎
心肌炎
H11N1重症病例中有合并心肌炎、心包炎等 报道,多发生于有基础病的患儿

➢ 或伴有浆液纤维素性心包炎
精选文本
9
临床特点
1. 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
数小时或1-2 天--急性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或 晕厥发作,甚至猝死
2. 多以心外症状为首发表现
发热、乏力、咳嗽或腹痛、腹胀、呕吐、头痛、 晕厥、惊厥
精选文本
10
3. 严重心律失常
异位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
死亡率高、易猝死
精选文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
病因
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感染:柯萨奇 病毒、腺病毒、风 疹病毒、ECHO 病 毒、流感病毒等
精选文本
7
发病机制
病毒感染心肌后
对心肌细胞产生直接广 泛损伤
自身免疫反应引起心肌 细胞坏死、变性
心肌的收缩功能减退,回心血液不能有效 排出,心脏扩大
精选文本
8
病理变化
➢ 心肌弥漫性炎症细胞侵润 大量心肌细胞坏死
副流感病毒 5.40%
流感病毒 68.20%
精选文本
车莉 等. 中华实用儿科杂志.2004,19(12):724-727.
4
心肌炎
轻者:症状不明显 最终扩张型心肌病
重者:暴发型 易死于急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精选文本
5
小儿暴发型心肌炎
起病急、发展快、预后凶险
临床表现: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源性休克 恶性心律失常:阿-斯综合征
精选文本
31
营养心肌
磷酸肌酸钠
一细胞保护(1.维持细胞膜完整2.促进微循环3.减 少自由基损害4.抑制钙超载5.维持收缩蛋白)
二直接供能1. 转运ATP2.抑制降解3.延长有氧代谢
大剂量维生素C
果糖二磷酸钠
辅酶Q10
精选文本
32
心功能不全
多巴胺+磷酸二酯酶峰抑制剂 (米力农) 洋地黄:酌情减量 利尿剂
精选文本
26
早期识别
严重的血流动力学 障碍者
心外症状为首发表 现精神萎靡者
及时行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检查,早期 诊断,及时抢救
精选文本
27
治疗目标
维持正常心输出量 保证正常组织灌注
鱼尾狮公园
精选文本
28
奥司他韦可显著降低重症流感患儿的死亡 率
[1] Janice K. Louie, et al.Pediatric.2013,132(6):e1539-1545.
2015-04-28 TnT 135.9 (pg/mL)
精选文本
15
心肌梗死样改变
精选文本
16
室性早搏(二联律)
精选文本
17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精选文本
18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精选文本
19
室上性心动过速
精选文本
20
室性心动过速
精选文本
21
心室颤动
精选文本
22
心脏彩超 左室扩大,室间隔与左室后壁运动幅度下


➢ 左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75%)
➢ 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下降(30%)
精选文本
23
胸部X线
X线上所见心影增大
精选文本
24
实验室检查
➢ 血清肌钙蛋白(cTnI)
—心肌损害的可靠生化标志
➢ 血清CK-MB —心肌损害特异性较低
➢ 脑钠肽前体 Pro-BNP
精选文本
25
诊断标准
1. 严重急性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 2. 心电图明显异常 3. 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功能障碍 4. 近期有病毒感染性疾病史 5. 无心肌病病史
流感可合并肝脏损害,多表现为转氨酶异常
肝功能 损害 儿童流感并发症
肾脏 损害
肌炎和横纹肌溶解症是季节性流感的并发症
肌肉 中枢神经 损害 系统损害
肾脏并发症不多见,重症病例中可出现 肌酐水平增高,甚至急性肾炎、肾衰竭
重症病例可出现神经系统受累,表现为脑炎、 脑膜炎、Reye综合征等
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5年版).
美国《儿科学》杂志一项研究[1] 表明,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s)可改善流感 重症患儿的生存率。 试验对2009年H1N1流行期间加州784 名重症住院儿童进行生存率研究:
• 发病48h内使用NAIs,患儿病死率为3.5%;
• 大于14天后再使用奥司他韦的病死率为26.1%;
• 开始抗病毒治疗的时间非常重要,早期进行 NAIs 治疗可显著降低流感重症患儿的病死率
精选文本
29
治疗
➢ 一般治疗 ➢ 营养心肌治疗 Vit C ➢ 心功能不全的治疗 ➢ 心源性休克的治疗 ➢ 严重心律失常的治疗
➢ 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 ➢ 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 抗病毒治疗 ➢ 机械通气 ➢ ECOM 机械辅助支持
精选文本
30
一般治疗
心电、血压监护 记24H出入量 吸氧 镇静--烦躁 告病危 控制入量和速度
4.急性心力衰竭
呼吸、心率增快,烦躁不安、尿少、浮肿、肝脏迅 速增大
5.心源性休克
面色苍白、皮肤发花、肢端凉、 脉搏细弱、血压 降低
6.阿-斯综合征
面色苍白、突然意识丧失、抽搐、晕厥
精选文本
11
精选文本
12
心电图
1. ST-T改变
对早期诊断非常 重要,最为敏感
心肌梗死样改变,QRS波低电压等
2.快速心律失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