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要与欣赏课后题
(完整版)《艺术概论》课后题答案整理

(完整版)《艺术概论》课后题答案整理第⼀章艺术本质论1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关系如何?P23答:艺术是⼀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在⼀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于经济基础。
P232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P30、31、32 P33、34P34答:政治对于艺术是在上层建筑领域⾥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也不是平⾏的关系。
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艺术,艺术也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反作⽤于经济基础。
道德是⼈们根据⾃⼰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形成的关于社会⽣活的规范,能指导⼈们⼀般的⾔论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社会⽣活的反映。
艺术反过来⼜可以影响和改造⼈们的道德观念,起到移风易俗的作⽤,进步的艺术总是努⼒反对旧道德、建⽴新道德,⽬的在于破坏旧的经济基础建⽴新的经济基础。
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是在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的关系。
它们⼀⽅⾯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另⼀⽅⾯,艺术与经济基础的联系必须通过"中间环节",因此,影响不可避免。
3.艺术同宗教、哲学等特殊意识形态的关系?P36、37 P38答:艺术与它们之间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相互渗透的关系。
艺术与宗教:⾸先,宗教对艺术的影响,从根本说是对艺术的否定,宗教与艺术的关系是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相互渗透的关系,他们都反映反映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所决定。
哲学作为⼀定的世界观,必然要对艺术创作互动发⽣影响,艺术不但要反映⼀定的哲学观念,⽽且给⼀定的世界观的形成以积极的影响。
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如同与政治、道德、宗教的关系⼀样,是上层建筑各种因素的交互作⽤关系,相互影响关系。
4.为什么说艺术是社会⽣活的反映?艺术反映什么样的社会⽣活?艺术以什么样的⽅式反映社会⽣活?答:艺术来源于社会⽣活,是社会⽣活的反映。
《艺术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艺术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艺术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艺术的定义是()A. 表达人类情感和思想的一种方式B. 以创造性和想象力为特征的活动C. 个人对世界的独特见解D. 艺术品的制作和展示答案:A2.下列哪个不是艺术的基本要素?A. 线条B. 形状C. 颜色D. 规模答案:D3.下列哪个不属于视觉艺术的形式?A. 绘画B. 雕塑C. 音乐D. 摄影答案:C4.以下哪位艺术家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A. 杨洪基B. 莫奈C. 达芬奇D. 梵高答案:B5.对于一个艺术品的评价,最重要的因素是()A. 艺术家的名声B. 外观的美丽C. 展示的方式D. 观赏者的感受和理解答案:D第二部分:问答题1.请解释什么是艺术的审美体验。
艺术的审美体验是指观赏者对艺术作品所产生的情感和理解。
它涉及到观赏者对艺术作品的感受、情绪和思考。
艺术作品通过其独特的形式、内容和表达方式,引发观赏者的情感共鸣和思维交流,从而实现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2.请列举三种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
- 绘画:通过绘制或描绘的方式,创造出平面上的形象和图案,表达艺术家的情感、思想和审美观念。
- 雕塑:通过雕刻、铸造等方法,塑造立体的形象,展现艺术家的创造力和对形态的把握。
- 音乐:借助声音、乐器和节奏等元素,创作出动听的音乐作品,唤起听者的情感和联想。
3.为什么艺术对人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创造性和想象力的表达,传递了人类情感、思想和价值观。
艺术不仅是一种娱乐和审美享受,更是人类对世界的思考和理解。
艺术作品记录了历史的变迁,反映了不同时代的文化、社会和政治背景。
它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体验,培养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批判思维能力。
第三部分:综合题请以一幅画作为例子,描述艺术品如何影响观赏者的情感和思考。
选取梵高的《星夜》作为例子。
这幅画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星光洒满了天空,远处的小村庄散发着微弱的灯光。
艺术概论课后习题

第一章导论课后题二、问题与讨论2、对当下中国的设计实践,你有何评价?一、平面设计:是发展最快、最好的一个重要领域。
20世纪上半叶,书籍装帧、商品包装、广告等设计已取得相当好的业绩,美术家同时也是设计家,绘制照相背景、舞台背景、月份牌和商业广告画,代表人物有鲁迅、闻一多、张光宇、孙福熙、陶元庆、杭稚英、张仃等。
80年代,模仿学习日本、港台、欧美,为中国平面设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90年代民族、传统与现代结合,国际地位提高,出现了陈绍华、王序、陈汉民、余秉楠、王国伦等设计师。
二、产品设计:50年代轻工业日用产品装潢设计、外在装饰和造型设计;80年代建立工业设计专业,大型设备、精密机械依赖进口;90年代,上海调查 80%以上企业领导不清楚工业设计,一些大公司,如海尔、春兰、科龙,设立了设计部,聘请设计师参与设计。
这一时期代表企业有,1988年广州南方工业设计事务所,1991年广州美院雷鸟产品设计公司,1990年深圳蜻蜓工业设计公司,1995年北京市工业设计促进会。
三、环境艺术设计: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建筑师设计了一批优秀的民族传统建筑,吕彦直设计的南京中山陵、广州中山堂。
建国后的50年代,以建国十周年的北京十大建筑为契机,中国的室内设计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80年代,各地相继成立了一批大型宾馆,如香山饭店、长城饭店、国贸中心、曲阜阙里宾舍,80年代以后室内设计需求量激增,但大部分模仿欧美、日本、港台设计。
照搬照抄,鱼龙混杂。
四、染织、服装设计:50-70年代,主要为花布设计,近十年来,改组变革之中,发展困难教学从花布设计转向装饰织物设计、电脑设计教学。
服装设计,8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各学校教师、学生在国际大赛中获奖,95年十佳设计师评选开始,但问题较多以参赛表演服装为主,求新求异,大众设计、日常设计弱化,学生毕业后不能适应生产和实际生活需要。
3、有关当代中国艺术设计状态的思考?答:一、中国当代的艺术设计主要指20世纪50年代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艺术设计实践。
(NEW)王宏建《艺术概论》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绪 论第1章 艺术本质论第2章 艺术门类论第3章 艺术发展论第4章 艺术创作论第5章 艺术作品论第6章 艺术接受论绪 论1《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作为学科的艺术理论或作为课程的《艺术概论》的特定研究对象是:(1)概括的说,艺术理论是以各门艺术的普遍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2)具体的说,艺术理论要综合地研究、考察人类社会的一切艺术现象,探索和提示各种艺术现象共有的普遍规律,主要是研究各种艺术现象的共性问题,艺术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范畴问题。
2通读全书,简述本书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答:(1)基本框架《艺术概论》前三章与后三章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部分:①第一部分包括本质论、门类论和发展论三章,可以看做是全书的总论,它从哲学的高度和历史的广度探讨了艺术的本质、各门艺术的特点和它们共同的审美特征,以及艺术发生与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外部建立起艺术的基本理论框架。
②第二部分包括创作论、作品论和接受论三章,它深入到艺术的本体,系统研究了创作主体、创作活动、创作成果以及创作后的艺术归属问题,揭示了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的普遍规律。
(2)主要内容《艺术概论》全书共有六章:第一章艺术本质论、第二章艺术门类论、第三章艺术发展论、第四章艺术创作论、第五章艺术作品论、第六章艺术接受论。
3为什么要学习《艺术概论》?答:之所以要学习《艺术概论》,原因在于:(1)通过学习《艺术概论》把理论学习看作是学习艺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理论是实践的产物,艺术理论则是人类广泛的艺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中外艺术史说明,人类早在原始社会就有各种艺术实践活动,如音乐、舞蹈、工艺、建筑、洞窟壁画等。
但理论却晚于实践,只有当艺术实践发展到一定时期,才有总结实践经验的艺术理论出现。
(2)通过学习《艺术概论》来将艺术理论作为艺术创作实践的指导性原则①艺术理论一旦产生就会对艺术创作实践起指导作用任何真正的艺术创作,都是美的创造,而创造美就要遵循美的规律、艺术的规律。
王宏建《艺术概论》课后题答案整理

第一章艺术本质论1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关系如何?P23答: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P232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P30、31、32P33、34P34答:政治对于艺术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也不是平行的关系。
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艺术,艺术也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道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而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的规范,能指导人们一般的言论和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
艺术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和改造人们的道德观念,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进步的艺术总是努力反对旧道德、建立新道德,目的在于破坏旧的经济基础建立新的经济基础。
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是在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它们一方面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艺术与经济基础的联系必须通过"中间环节",因此,影响不可避免。
3.艺术同宗教、哲学等特殊意识形态的关系?P36、37P38答:艺术与它们之间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
艺术与宗教:首先,宗教对艺术的影响,从根本说是对艺术的否定,宗教与艺术的关系是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他们都反映反映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所决定。
哲学作为一定的世界观,必然要对艺术创作互动发生影响,艺术不但要反映一定的哲学观念,而且给一定的世界观的形成以积极的影响。
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如同与政治、道德、宗教的关系一样,是上层建筑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关系,相互影响关系。
4.为什么说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反映什么样的社会生活?艺术以什么样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答: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艺术概论参考答案(2).doc

艺术概论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费德勒被称为“艺术学之父”。
2.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的野牛壁画是人类最早的美术作品。
3.六艺,礼、乐、书、数、射、御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出自屈原《离骚》。
5.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的建筑的三条基本原则:'实用、坚固、美观'。
6.五代南唐画家顾阖中的不朽名作《韩熙载夜宴图》。
7.北宋画家张择端的著名风俗画长卷《清明上河图》。
&六朝三杰,东晋的顾恺之、南朝宋的陆紫薇和梁的张僧繇。
9.文艺复兴“画坛三杰”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
10.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11.维也纳古典三杰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12.德彪西为印象派代表人物,勋伯格为表现派音乐的代表人物。
13.青海省大通县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盘”生动的记录了5000年前的原始跳舞的情景。
14.“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是鲁迅说的。
15.古典主义戏曲的'三一律'原则时间一律、地点一律、情节一律。
16.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中国的戏曲。
被称为三种古老的戏剧艺术。
17.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是1931年的《歌女红牡丹》。
18.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19.西晋陆机的《文赋》就是一篇用赋体形式写成的论文,其中的“观古今之须臾,扶四海于一瞬”。
二、简答题一、什么是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有几点;一是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
二是健全审美子心里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三是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
二、简述蒙太奇的概念蒙太奇原为建筑学用语,意为装配组合构成等,在影视艺术中,这一术语被用来指画面、镜头和声音的组织结构方式。
蒙太奇的完整概念,应当包括以下三层含义:其一,从技术层面上讲,蒙太奇就是剪辑;其二,从艺术层面上讲,蒙大奇应当是电影的基本结构手段和叙事方式;其三,从美学层面上进,蒙太奇是艺术独特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创作方法。
电大 艺术赏析概要2-5套答案

“艺术欣赏”形成性练习二(本练习涉及教材全部内容)综合练习1一、填空(每题1分,共20分)1.陶纺轮等原始工艺的审美属性表明,审美对象自身体现着审美主体的精神需要。
2.欣赏任何艺术,都要求欣赏者既要有一种身临其境的切身体验,又要能与作品保持一定的审美距离。
3.简单地说,音乐、舞蹈对情感的表现是比较直接的,绘画、雕塑对情感的表现是比较间接的。
4.马克思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
”5.艺术欣赏者接受作品的内容,不是一种简单的机械的活动,“景愈藏,境界愈大;景愈露,境界愈小”的画论,其所以合理,因为有欣赏者的想象力在起作用。
6.建筑中的仓库、车棚和低标准住宅的物质性因素趋近于1;而宫殿、园林和陵墓等的精神性因素接近于1。
7.希腊帕提侬神庙和中国佛光寺大殿风格迥异,但在立面的处理上都运用了形式美的法则。
8.素描又称单色画。
9.唐代著名的画家吴道子的作品大多数是佛教题材的人物画。
10.雕塑作品《挣扎的奴隶》的作者是文艺复兴时代的米开朗琪罗。
11.在埃及雕刻中,我们找不到笑容,这大概是由于他们太重视“永恒”的追求了。
12.彩陶成就最突出的是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
13.书法中点画的刚柔变化,直接体现情感的节奏,有如感情的“心电图”。
14.张旭摆脱了不偏不激的王羲之,冲破了“尚法”的唐初四家的樊篱,树起了“非法”的旗帜。
15.调式种类很多,现在广泛使用的调式有:西洋大、小调式;中国汉族五声调式,其他民族调式等。
16.斯美塔那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19世纪民族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者。
17.著名悲剧《马克白斯》的作者是莎士比亚。
18.在摄影画面中,色彩的组合随着线与形的变化而变化,可以产生许多不同的色彩的节奏和韵律。
19.从19世纪中叶照相术问世后,电影的先驱者运用“视觉暂留”原理,经过约50年的试验,终于实现了“使照相活动起来”的梦想。
20.电影画面的画幅形式1∶1.33的长方形(普通银幕),是电影发明者根据大量古典绘画的画幅概率确定的,是最符合人们视觉习惯的一种比例。
(完整word版)艺术概论名词解释与课后题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与课后题一、填空: 1.艺术起源说有巫术说、游戏说、模仿说、劳动说、心理映射说。
2艺术创作过程可分为生活体验、艺术构思、意象物化三个基本阶段。
3.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有形象性、想象性、情感性、艺术个性、审美性。
4.艺术作品主题的产生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作品的思想内容,二是作者的情感上的偏爱。
5.艺术的社会功能主要有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
6.艺术作品的内容题材和主题两种因素构成。
7.艺术创作方法的两大主流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8.《思想者》雕塑的作者是法国艺术家罗丹。
9. 德国接受美学家伊瑟尔提出了的“隐含的读者”概念。
10. 艺术典型主要包括典型环境、典型形象等。
11. 王朝闻早在50年代就首先提出艺术接受中“再创造”、“再评论”的理论。
12. 中国画独特美是形式美与意境美相结合。
13. 罗丹的“巴尔扎克”属于艺术中的雕塑美术。
14. 马克思主义的起源说是劳动说。
15. 艺术创作方法主要有现实主义、古典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和浪漫主义。
16. 顾恺之的《论画》和谢赫的《画品》为代表的著述,是中国最早的绘画理论专著。
二名词解释1·艺术流派是指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艺术家所组成的艺术派别。
他们既要有明确的艺术主张,还要有具体的创作实践、艺术成果和成就显著的代表人物。
2·艺术作品的内容,指的是经过艺术家选择、提炼、加工和改造过的人类生活的外部客观世界和内部主观世界。
其构成因素包括题材、主题、人物、情感、环境等诸因素,其中最为主要的构成因素是题材和主题。
3·艺术批评是艺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艺术作品及一切艺术活动、艺术现象予以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的科学活动。
4·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有三种,即现场传播方式、展览性传播方式和大众传播方式。
5、什么是美育?美育即审美教育,是指运用审美的方式实施教育,旨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以促进其人格的完善以及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概要与欣赏》课后题答案*私人整理。
如有错误和不足欢迎纠正和补充,本人不保证内容完全正确无误。
但基本为老师勾画的答案。
第一章绪论【思考与练习】一、名词解释:1.艺术:艺术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形象反映,也是艺术家知觉、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
2.美育:美育不同于“德育”、“智育”、“体育”的独特功能。
席勒认为美育是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目的是塑造完美和谐的人性。
用现代的观念和语言来诠释“完美和谐的人性”,大致上就是高素质的文化艺术修养和高层次的思想道德教育。
3.拿来主义:对中外文化遗产要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P7)二、判断正误:√×××三、选择题:CADB四、个案分析:1.请以米开朗琪罗《大卫》雕像为例子,分析阐述怎样在艺术欣赏的实践中提高欣赏能力。
答:①米开朗琪罗创作这尊雕像时,还不到30岁,但他的艺术风格已趋于成熟。
过去的艺术家们多半表现大卫割下敌人的巨头,已经取得胜利的情景。
米开朗琪罗没有沿用前人的场景,而是选择了大卫迎接战斗时的状态。
这尊雕像被认为是西方美术史上最值得夸耀的男性人体雕像之一。
②不仅如此,《大卫》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它对人体的赞美,表面上看是对古希腊艺术的“复兴”,实质上表示着人们已从黑暗的中世纪桎梏中解脱出来,充分认识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开朗琪罗在雕刻过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热情,塑造出来的不仅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运动在艺术上得到表达的象征。
作为一个时代雕塑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大卫》将永远在艺术史中放射着不尽的光辉。
③因此,我们在艺术欣赏的实践中,应当从对客体的具体形象进行直觉感受开始,经过分析、判断、体验、联想,从而达到主客体的融合一致,最终达到提高艺术欣赏能力的目的。
2.艺术的美在于整体的和谐,请以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为例来阐述这个问题。
答:①达芬奇以前的画家在表现“最后的晚餐”这个主题时,多刻意渲染哀痛气氛,众门徒各自陷入沉思,犹大远离众人,仿佛他的罪行已经确定,达芬奇却独具匠心,让十二位门徒与耶稣坐在一起共进晚餐,十三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整体。
②该作品的人物之间互相呼应,彼此联系,他们的感情不是孤立的,这是大画家达芬奇最重要的,也是最成功的心理描写因素。
古代所谓“多样统一”的美学原则,至达芬奇的这幅画上,才获得了空前有效的体现,其艺术成就也即在此。
五、简答题1.请根据自己所学专业的实际情况,谈谈怎样在“艺术概要与欣赏”这门课中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强思想道德水平。
答:①在我们目前的专业中,大部分为实践类的学科,对我们的实践能力、技能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然而,在文化艺术素养的提高和感性认知的提升上,却很少有学科能帮助我们培养,幸而有了“艺术概要与欣赏”这门课,能帮助我们提高文化自己的艺术素养,增强我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②在这门课中,我们首先应当以艺术作品为纽带,把“创作活动”和“欣赏活动”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对艺术色彩和魅力的感受,探讨艺术的实质,潜移默化的接受艺术作品的影响。
③在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的时候,体会到作者对待生活的看法和态度,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起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在艺术欣赏的实践中提高欣赏能力,同时注意艺术家的创作个性和时代特点,对艺术形象进行整体把握,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欣赏原则,在欣赏实践的过程中去体会、积累、总结,才能获得开启艺术之门的钥匙,才能自由的倘佯于美的世界!2.请简要回答艺术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重要作用。
答:它能鼓舞人们改造世界,创造美好的生活,唤起智慧和美感到生活之中,推动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陶冶人们的情操。
六、综合论述题请具体阐述我们应该怎样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艺术欣赏原则?答: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数不胜数,浩如烟海,而且五花八门,优劣并存。
艺术欣赏要做到正确的继承和借鉴,有一点值得特别注意,那就是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鉴赏原则。
艺术作品为例,具体阐述:音乐,有的振奋精神,激发热情,催人上进。
比如田汉词,聂耳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国歌)旋律大都选取了号角性的音调,节奏铿锵有力,具有一往无前的冲击力量,有着强烈感染力。
听后,爱国主义思想油然而生,一种不屈不挠,奋勇前进的情绪溢满胸怀。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也是一部充满激情,激发人们起来和“命运”抗争,同封建势力搏斗。
表现从黑暗到光明从苦难和斗争上升为欢乐的胜利的旋律。
然而,靡靡之音也可以让人丧失斗志、萎靡颓废,甚至国破家亡。
唐代诗人杜牧有诗《泊秦淮》道出了这个道理:“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后庭花》又叫《玉树后庭花》,是南北朝陈的最后一个皇帝陈后主陈叔宝填词,陈叔宝穷奢极欲,沉湎声色,是一个典型的昏君。
《后庭花》可以说是亡国的代名词。
而恐怖的乐曲则可以“杀人”,《黑色星期天》也叫《忧郁的星期天》,据说有100多人在听了这首歌后相继自杀。
这首歌被人们成为“魔鬼的邀请书”。
该曲被禁长达13年之久。
第二章绘画【思考与练习】一、名词解释1.内蒙古阴山岩画:黑色人像画风开始于古朴时期的公元前7世纪末。
绘画的方式是在自然的陶土上,用一种特别的黑色颜料描绘图像,再刮出细长的轮廓线,烧过之后便会变得乌黑发亮,其余部分则成为红色。
当时雅典是黑陶式的发展中心。
2.黑色人像画风:素描又称单色画。
广义上指的是以任意一种材料作单色的描绘,狭义指用铅笔、钢笔、木炭笔等在纸上绘出形象3.素描:素描又称单色画。
广义上指的是以任意一种材料作单色的描绘,狭义指用铅笔、钢笔、木炭笔等在纸上绘出形象。
4.立体派绘画艺术:1907年至1911年,立体主义的主要特征是打散形体,再按几何图形将它们重新组合于画面上,此时的立体主义被称为“分析立体主义”。
1911年末之后,立体主义主要特征是将表现具象的物体和表现抽象的结构形态综合在一起,所以被称为“综合立体主义”。
5.汉密尔顿:(1922-)美国波普艺术的先行者和有影响力的人物。
他的画摒弃抽象表现主义、甚至用生活中的实物,精致处理日常现实题材的“新达达”风格,这种风格在波普艺术的发展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其代表作有:《三面旗》、《圣诞节在纽约》和《四季》。
二、判断正误:×√×√×三、选择题:CABADC四、个案分析1.请以唐寅山水画的代表作《落霞孤鹜图》为本,谈谈“知君作画不是画,分明诗境但无声”的技巧和意境答:此画描绘的是高岭峻柳,水阁临江,有一人正坐在阁中,观眺落霞孤鹜,一书童相伴其后,整幅画的境界沉静,蕴含文人画气质。
画家自题云"画栋珠帘烟水中,落霞孤鹜渺无踪。
千年想见王南海,曾借龙王一阵风。
"表示他羡慕《滕王阁序》作者王勃的少年得志,为自己坎柯的遭遇鸣不平。
在表现技法上,近景的山石多用湿笔皴擦,勾斫相间,用墨较重。
全画墨色和悦润泽,景物处理洗练洒脱。
画法工整,线条变幻流畅,风格潇洒苍秀,构图不落俗套。
作者是借《滕王阁序》作者王勃的少年得志,为自己坎坷的遭遇吐不平。
他以高度的文化修养,深化了艺术表现的层次。
2.意大利画家波提切利创作《维纳斯的诞生时,在写实手法中掺杂了一些变形因素。
请谈谈变形手法体现在哪些地方,画家这样画的意图是什么,表现了他的哪些情感?答:从表现技法上看,写实手法中掺杂一些变形的因素,如维纳斯的脖子过长,头发用线太过分,好像是一绺绺有弹性的物体。
手足的比例也夸张些。
这一切,似乎在故意强调形象的精神,而不是着重表达肉体。
维纳斯这个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艺术家自己这个时期对现实生活的惊惶与不安。
画家自己对现实的矛盾反映。
萎靡和娇弱,并且充满着对生活的迷茫3.请从安格尔的绘画技巧、寄予的理想和对美的全新概念等方面谈谈《泉》所体现出来的理想化的“纯粹的美”。
答:(请注意此为标准答案!一定要修改!!)这幅画又被称之为《汲泉女》,是安格尔的得意之作。
画中年轻的裸女拿着壶罐让水倒了出来,美丽柔缓的身体曲线使她的肌肉看起来更具魅力。
76岁高龄的安格尔,终于在这一幅《泉》上,把他心中长期积聚的抽象出来的古典美与具体的写实少女的美,找到了完美结合的形式。
(4分)他在这幅画上展示了可以得到人类普遍赞美的美的恬静和纯洁性。
有一位评论家参观了《泉》后说:“这位少女是画家衰年艺术的产儿.她的美姿已超出了所有女性,她集中了她们各自的美于一身,形象更丰富生气也更理想化了。
”(3分)《泉》出色地表现了少女的天真的青春活力,确实具有人们所向往的那种“纯粹的美”的品质。
画家在画中将色彩运用得非常柔和而富于变化,表现出的美清高绝俗、庄严肃穆,因此被认为是西洋美术史上描写女性人体的优秀作品之一。
(3分)五、简答题1.请以《狄俄尼索斯秘教仪式》为例,谈谈古罗马绘画艺术的第二种风格建筑式风格的特色。
答:画面描绘了狄俄尼索斯秘密教派的入会仪式。
该画完美的展现了古罗马绘画艺术的建筑式风格特色,由绘画建筑物框住的不同场景几乎占满了整个墙面,使人物好像是在富丽的“庞贝红”背景前一处不宽的横台上演出她们的仪式。
这种风格具有立体感和三维的效果,在一个场面中,那位跳舞女子美丽轻盈的形象,离开观者,步入引起错觉感的空间,而踏出的那条腿上熟练的明暗处理,更加强了深度的感觉。
2.请简要回答中国画“诗书画印合一体”的起源、形式和风格。
答:唐画宏伟,绝少题诗书款;宋画充实,款题多在石隙树缝间;元画空灵,必题书款押印。
在文人画兴起的元代,绘画已发展成为文人寄托情趣的艺术。
“诗书画印合一体”是中国画一种独特的情趣,形成普遍风格在元代。
有的作品仅有寥寥数笔,形象似简练粗率,而大半画幅是序跋;有的半幅是诗,半幅是画,多的还是以画为主,诗文“补画”。
但“补”的意义不是填充空白处,而是形成书画浑然的面貌。
六、综合论述题1.请结合时代背景,以“文艺复兴三杰”的作品为例,综合论述造就“意大利文艺复兴三巨匠”的原因和他们在绘画艺术上的伟大成就。
答:原因:①资本主义在欧洲形成②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带来了社会心态价值观的变化③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重新发现④科学的发展,世界的发现和新航道的开辟。
文艺复兴的中心思想是人文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用人性反对神权,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成就:达·芬奇名作多多,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等等。
以前画家们在画《最后的晚餐》时,有一个主题的“化石”,即多刻意渲染哀痛气氛,众门徒各自陷入沉思,犹大远离众人,彷佛他的罪行已经确定。
但达·芬奇独具匠心,选择了耶稣用餐时,宣布座中有人要出卖他。
达·芬奇以每一位门徒当时的脸上不同表情,表现那一刻十二位门徒大为震惊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