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赏析概要作业1解答
艺术欣赏简述题

艺术欣赏作业参考答案(2006-04-25 13:38:25)转载分类:电大作业艺术欣赏作业参考答案1、体会艺术欣赏中的“再创造“含义,谈谈你对艺术欣赏具有“再创造”的理解。
艺术欣赏中之“再创造”,是指欣赏者……(P.10)首先,艺术欣赏是欣赏者发挥想象的客观基础和依据,艺术形象规定了欣赏者的感觉、想象体验和理解等认识活动的基本趋向和范围。
其次,欣赏者的审美活动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
只不过欣赏主体的这种创造活动是凭借艺术作品而开发的。
欣赏者在艺术形象的诱导下,结合本身的生活经验去想象,去深化情感体验,使艺术形象的生命在欣赏活动中更加活跃、丰富。
再次,艺术欣赏中的“再创造”和艺术家的创作各有特点,艺术欣赏中的想象虽受艺术形象的制约,却具有更广阔的社会内容。
“看人生是因作者而不同,看作品又因读者而不同”。
“再创造”的特点是:欣赏者的想象性;欣赏者的个性差异;欣赏者对艺术爱好的多样性。
2、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的关系怎样?怎样正确理解艺术批评?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关系密切。
艺术欣赏是艺术批评的实践基础,艺术批评是艺术欣赏的理论升华。
艺术批评是指人们运用一定的文艺理论,对艺术作品的社会影响和艺术效果作出反应,并理性化为对作品的价值评判。
因此,艺术批评是经过感性活动而达到的理性认识,其结果是一种理论形态。
同时,艺术批评虽然带有个性,但它具有衡量艺术作品价值和意义的普遍的社会标准。
3、怎样理解建筑与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相比较,空间构图是其独有的艺术语言?绘画艺术的特征是实体的平面性,是画家创造的虚幻的视觉空间。
雕塑最主要的语言是物质实体性的形体及其变化。
工艺美术的空间表现类同于绘画或雕塑。
空间构图是建筑独有的艺术语言。
它具有中空的空间,空间的形状、大小、方向、开敞或封闭、明亮或黑暗,都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作用。
4、对比欧洲园林艺术,谈中国园林独特的自然美和人文美。
欧洲园林:几何式,构图、布局均衡匀称,井然有序,崇尚人工美;中国园林:自然式,诗情画意,崇尚自然,步移景移。
艺术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艺术概论作业参考答案作业一(一)名词解释1、“客观精神说”——所谓“客观精神说”,源于古希腊哲学家拍拉图之“本质论美字”理论。
认为在美的现象背后,存在着一个终极的美的本质——“美本身”。
而这个“美本身”拍拉图将其规定为“美的理念”,或者是客观“宇宙精神”。
艺术只是这种美的理念,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而已。
这是柏拉图基于他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观对艺术本质的一种界定,即艺术作为对“理式世界”基本的现实世界的摹仿,是第三位的。
2、“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源于人的主观精神,而并非是某种概念——“美的理念”。
艺术是审美的表现,而审美的根据是主观的。
所以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持这种艺术“主观精神说”的代表人物如德国古典美字的开山祖康德更认为“艺术纯粹是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
这种“自由的艺术”“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
有着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之特征。
3、“摹仿说”——西方文艺思想史上的古希腊美学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真实的“摹仿”。
此说首先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从而也就肯定了“摹仿”现实的艺术的真实性,不仅如此,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还进一步认为,艺术的这种“摹仿”功能使艺术甚至比它所“摹仿”的现实世界更真实。
4、形象性——为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相对于哲字、社会科学的总是以抽象的概念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的另一种样式。
即文学艺术则是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形象来反映作品的社会生活和体现于其中的作家、艺术家之思想情感。
任何文艺作品,任何艺术都不能没有艺术形象。
这就是艺术的形象性。
(二)简答题1、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答:所谓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即是马克思所明确提出的“艺术生产”的概念之说,将“艺术”与“生产”联系起来,从生产活动实践出发来考察艺术问题,把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是人们满足审美的需要,它的成果构成了人类光辉灿烂的艺术文化宝库。
2、“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答: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艺术赏析概要仿真练习题及答案

A《艺术欣赏》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横线上方。
)1.画家对色彩有浓厚的兴趣,音乐家对现实中的音响非常敏感,雕塑家对 B.体积和空间非常敏感。
A.用料和工具B.体积和空间C.色彩和线条D.形象和造型2.中国古老建筑紫禁城午门之前的太庙和社稷坛,显示了 D.族权和神权对皇权的拱卫。
A.族权对皇权和神权的倚赖B.神权对皇权和族权的庇护C.皇权和族权对神权的拱卫D.族权和神权对皇权的拱卫3.“四君子”等寒窗清供之物是传统文人的常用花鸟画题材,而A.齐白石的画作已不限于此,他是将生活现实中的普通物象,特别是将大量农村生活物象收入画幅。
A.齐白石B.徐悲鸿C.潘天寿D.吴昌硕4.我国着名的瓷都是 D.江西景德镇A.江苏宜兴B.广东石湾C.山东淄博D.江西景德镇5.刚柔、急缓、轻重、提按等是指书法艺术中的 B.用笔。
A.用墨B.用笔C.结构D.章法6.《雀之灵》与《残春》同属于 D.三人舞。
A.独舞B.双人舞C.群舞D.三人舞7.在诸多艺术种类中,既有形可见,又流动持续,这便是 A.舞与诗、乐的区别。
A.舞与诗、乐B.乐与舞、画C.雕塑与诗、乐D.舞与诗、画8.“咬字就如猫抓老鼠,不一下子抓死,既要抓住,又要保存活的。
”是 B.程砚秋对自己“依字行腔”的形象说明。
A.梅兰芳B.程砚秋C.荀慧生D.尚小云9.在摄影作品中,为表现愉悦的、活跃的审美感受,多用 C.曲线结构表现。
A.对称B.水平线C.曲线D.斜线10.在戏剧这一综合体中,居于中心地位和主导地位的是 D.演员的表演艺术,这是戏剧艺术的本体因素。
A.服装道具艺术B.舞台的布景艺术C.音乐伴奏艺术D.演员的表演艺术11.一部戏剧作品的基本单位是 C.场面。
A.故事B.人物C.场面D.情境12.摄影艺术中,用以表现某一个被摄对象的全貌和它所处的环境为目的,一般应用 A.全景。
A.全景B.中景C.远景D.近景13.拍摄人像时,最好使用 C.顺光。
2012秋电大艺术赏析概要

小一、填空22%1、艺术欣赏是人们以为对象的审美活动。
2、鲁迅说:“看人生是因作者而不同,看作品又因而不同。
”3、绘画区别于雕塑、建筑等其它造型艺术的特征是其实体的。
4、如果说19世纪作品类于无标题音乐,给人以轻松、诗意的愉悦,那么19世纪俄国及一大批描写现实的画家的作品,则以主题深刻、文学性强取胜。
5、雕塑艺术最主要的语言是物质实体性的形体,及其。
6、北魏第8窟的高浮雕“”体现了印度艺术和中国艺术的融会。
7、《图画展览会》是俄国作曲家,根据他参加展览会得到的印象写成的一部独特的。
8、德国作曲家集古典音乐精华之大成,被尊为“一代乐圣”。
9、舞剧的结构一般分为“”与“”两大类别。
10、戏曲艺术的主要特征是、和。
11、静物摄影可分为观赏性的、的和的三类。
12、视觉残留的影象的色彩,往往不是原来的色彩,这种色彩的变化叫。
13、电影是以银幕上的与为媒介,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的一门艺术。
14、决定着一部影片内容的取舍、结构和节奏的安排,对于观众来说,它就是电影讲故事的一种方式。
二、单项选择18%1、苏轼“诗话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的名言表明,美学知识的()是相对的。
A、共同性B、完整性C、特殊性D、排他性2、()的花鸟画题材已不限于传统文人的“四君子”等寒窗清供之物,而是将生活现实中的普通形象,特别是将大量农村生活物象收入画幅。
A、徐悲鸿B、齐白石C、吴昌硕D、潘天寿3、雕塑艺术大师(),以接近几何体的构成表达极为概括抽象的思想,开辟了现代雕刻的新路。
A、马育B、乌桐C、米开朗基罗D、罗丹4、自()首次使用“交响诗”这一名词,它便成为许多作曲家颇为喜爱的一种音乐体裁。
A、贝多芬B、莫扎特C、李斯特D、柴可夫斯基5、()以群体的美、整体的流动线条,造成一种特殊的视觉效果。
A、舞剧B、舞蹈诗C、风情歌舞D、群舞6、“咬字就如猫抓老鼠,不一下抓死,既要抓住,又要保存活的。
”是()对自己“依字行腔”的形象化说明。
艺术赏析概要作业解答

艺术赏析概要作业1解答(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一、判断题1.审美需要、兴趣和感受的一致性,是以有差别的审美需要、兴趣和感受为基础的。
(√ )2.体现了各种艺术的特殊本质的一般本质,对非艺术来说,它自身也是特殊的。
(√ )3.熟知的美学知识不能替代心领神会的审美感受,但前者可能增强而不是妨碍审美能力的提高。
(√ )4.艺术欣赏在本质上是对审美对象的提高。
(×)5.如果把艺术等同于现实,那就失去了从艺术家的创造和欣赏者的再创造中所取得的乐趣。
(√ )6.欧洲园林被尊为“世界园林之母”。
(×)7.山西应县释迦塔和上海龙华塔都是楼阁式木塔。
(×)8.印象派的主要贡献是绘画内容方面的革新。
(×)9.许多超现实主义画家以画自己的梦境和以无意识的手法作画来表现潜意识。
(√ )10.形体在绘画中不仅指具体物象的形貌,而且指这种形貌所暗示的情感倾向特征。
(√ )二、填空题1 艺术欣赏者接受作品的内容,不是一种简单的机械的活动,而是一种有其特殊复杂性的精神活动。
2.陶纺轮等原始工艺的审美属性表明,审美对象自身体现着审美主体的需要。
3.艺术美学不只要掌握各门类艺术的共性,而且要掌握各种艺术的个性。
4.王朝闻说:“有一千个《红楼梦》的读者,他们心目中就有一千个王熙凤或别的人物。
”5.建筑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性意义,后者即体现为普遍的形式美和建筑艺术。
6.雅典帕提侬神庙的浮雕极为精美,涂着金、蓝和红色,在灿烂阳光照耀着的白大理石衬托下,特别鲜丽明快。
7.哥特建筑是宗教思想与本质上原理宗教的市民思想的奇妙混合。
8.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是文艺复兴时期建筑艺术最杰出的代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之一。
9.天坛各主要建筑都使用圆形平面,既寓意于天,造型上也取得呼应。
10.中国园林与欧洲园林相比较,前者称为自然式,后者称为几何式。
11.绘画中壁画往往与雕塑、建筑相关联,服务于建筑整体的构思, 构成综合性的环境艺术。
艺术欣赏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艺术欣赏》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一、作业11、油画和国画在内容与表现形式方面有什么不同,他们在语言运用方面,是这样突出各自的特性的?答:油画是以油为调和剂颜料,在经过制作的不吸油的平面上描绘而成的绘画。
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总称。
通常指的是以水为调和剂,以墨为主要颜料的“水墨画”或“极墨画”:油画与国画在内容与表现形式上不同:①油画强调形式国画留意意境;②油画重再现、重理性;国画重表现、重情感;③油画主要是由光和色来表现物象;国画以线条作为主要造型手段;④油画要严格遵守空间和时间的界限,而国画则不受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总之,油画留意再现与写实、国画留意表现与写意,二者差异鲜亮。
2、从一两部优秀的绘画作品中,着重体会绘画艺术语言诸要素的某一两个艺术表现,分析绘画艺术的美学意境?(书P36,复P3。
)答题要点:材料和工具:油画是以油为调和剂调和颜料在经过制作的不吸油的平面上描绘而成的绘画。
其特点是颜料颜色丰富明媚,能够充分表现物体的质感、量感,能够传达物象所处空间的光线、色调和气氛,使描绘对象显得逼真可信,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中国画通常是指以水为调和剂,以墨为主要颜料的一类,又称“水墨画“、”彩墨画中国画表现出变化无穷的线条情趣,以墨代色则表现了中国画独具特色的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内容与表现形式:西方绘画留意宗教与世俗,神话与现实;中国画留意描绘山水、花鸟、人物。
从表现形式方面,西方油画留意形与色,中国画留意线与墨;西方写实,中国写意;西方留意焦点透视,中国崇尚散点透视;西方油画带框,中国画卷轴,且诗书画印合一。
概括地讲,中国绘画留意意境,西方绘画则强调形似;中国绘画重表现、重情感,西方绘画则重再现、重理性;中国绘画以线条作为主要造型手段,西方绘画则主要是由光和色来表现物象;中国绘画不受空间和时间的局限,西方绘画则严格遵守空间和时间的界限。
总之,西方绘画留意再现与写实,同中国绘画留意表现与写意,形成鲜亮差异。
电大 艺术赏析概要2-5套答案

“艺术欣赏”形成性练习二(本练习涉及教材全部内容)综合练习1一、填空(每题1分,共20分)1.陶纺轮等原始工艺的审美属性表明,审美对象自身体现着审美主体的精神需要。
2.欣赏任何艺术,都要求欣赏者既要有一种身临其境的切身体验,又要能与作品保持一定的审美距离。
3.简单地说,音乐、舞蹈对情感的表现是比较直接的,绘画、雕塑对情感的表现是比较间接的。
4.马克思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
”5.艺术欣赏者接受作品的内容,不是一种简单的机械的活动,“景愈藏,境界愈大;景愈露,境界愈小”的画论,其所以合理,因为有欣赏者的想象力在起作用。
6.建筑中的仓库、车棚和低标准住宅的物质性因素趋近于1;而宫殿、园林和陵墓等的精神性因素接近于1。
7.希腊帕提侬神庙和中国佛光寺大殿风格迥异,但在立面的处理上都运用了形式美的法则。
8.素描又称单色画。
9.唐代著名的画家吴道子的作品大多数是佛教题材的人物画。
10.雕塑作品《挣扎的奴隶》的作者是文艺复兴时代的米开朗琪罗。
11.在埃及雕刻中,我们找不到笑容,这大概是由于他们太重视“永恒”的追求了。
12.彩陶成就最突出的是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
13.书法中点画的刚柔变化,直接体现情感的节奏,有如感情的“心电图”。
14.张旭摆脱了不偏不激的王羲之,冲破了“尚法”的唐初四家的樊篱,树起了“非法”的旗帜。
15.调式种类很多,现在广泛使用的调式有:西洋大、小调式;中国汉族五声调式,其他民族调式等。
16.斯美塔那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19世纪民族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者。
17.著名悲剧《马克白斯》的作者是莎士比亚。
18.在摄影画面中,色彩的组合随着线与形的变化而变化,可以产生许多不同的色彩的节奏和韵律。
19.从19世纪中叶照相术问世后,电影的先驱者运用“视觉暂留”原理,经过约50年的试验,终于实现了“使照相活动起来”的梦想。
20.电影画面的画幅形式1∶1.33的长方形(普通银幕),是电影发明者根据大量古典绘画的画幅概率确定的,是最符合人们视觉习惯的一种比例。
艺术欣赏作业1参考答案

《艺术欣赏》作业1参考答案一、填空1、审美主体2、个性3、形式美4、雅典帕提侬神庙5、建筑学6、巴洛克,线,墨7、宗教人物,历史人物二、选择1、C2、D3、D4、C5、A6、B7、D8、C9、B 10、A三、判断1、√2、Ⅹ3、Ⅹ4、Ⅹ5、√6、√7、Ⅹ8、Ⅹ9、Ⅹ10、√四、简答:答案另见期末复习题。
五、分析:答案另见期末复习题,注意结合教材例文进行分析。
《艺术欣赏》作业2参考答案一、填空1、人面鼎2、云冈石窟,鳩摩罗天3、伏尔泰像4、影像5、紫砂陶6、青花瓷7、周代8、墨色9、张怀瓖二、选择1、C2、B3、B4、C5、A6、B7、D8、D9、C 10、C三、判断1、Ⅹ2、Ⅹ3、Ⅹ4、Ⅹ5、√6、√7、√8、Ⅹ9、Ⅹ10、√《艺术欣赏》作业3参考答案一、填空1、音响过程2、穆索尔斯基,钢琴套曲3、动作4、杨丽萍5、构思新6、演员的表演艺术7、摹仿,揭示8、大实大虚,虚实结合9、表演10、花衫二、选择1、C2、C3、D4、C5、D6、D7、D8、B9、B 10、D三、判断1、Ⅹ2、Ⅹ3、Ⅹ4、√5、Ⅹ6、√7、√8、√9、√ 10、Ⅹ《艺术欣赏》作业4参考答案一、填空1、潜在的2、剪影3、情节性4、饱和度5、色幻觉6、画面,声音7、声画对位8、导演9、不允许虚假二、选择1、D2、C3、B4、C5、C6、C7、A8、C9、C 10、D三、判断1、√2、Ⅹ3、Ⅹ4、√5、Ⅹ6、Ⅹ7、Ⅹ8、√9、Ⅹ 10、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赏析概要作业1解答(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一、判断题1.审美需要、兴趣和感受的一致性,是以有差别的审美需要、兴趣和感受为基础的。
(√ )2.体现了各种艺术的特殊本质的一般本质,对非艺术来说,它自身也是特殊的。
(√ )3.熟知的美学知识不能替代心领神会的审美感受,但前者可能增强而不是妨碍审美能力的提高。
(√ )4.艺术欣赏在本质上是对审美对象的提高。
(×)5.如果把艺术等同于现实,那就失去了从艺术家的创造和欣赏者的再创造中所取得的乐趣。
(√ )6.欧洲园林被尊为“世界园林之母”。
(×)7.山西应县释迦塔和上海龙华塔都是楼阁式木塔。
(×)8.印象派的主要贡献是绘画内容方面的革新。
(×)9.许多超现实主义画家以画自己的梦境和以无意识的手法作画来表现潜意识。
(√ )10.形体在绘画中不仅指具体物象的形貌,而且指这种形貌所暗示的情感倾向特征。
(√ )二、填空题1 艺术欣赏者接受作品的内容,不是一种简单的机械的活动,而是一种有其特殊复杂性的精神活动。
2.陶纺轮等原始工艺的审美属性表明,审美对象自身体现着审美主体的需要。
3.艺术美学不只要掌握各门类艺术的共性,而且要掌握各种艺术的个性。
4.王朝闻说:“有一千个《红楼梦》的读者,他们心目中就有一千个王熙凤或别的人物。
”5.建筑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性意义,后者即体现为普遍的形式美和建筑艺术。
6.雅典帕提侬神庙的浮雕极为精美,涂着金、蓝和红色,在灿烂阳光照耀着的白大理石衬托下,特别鲜丽明快。
7.哥特建筑是宗教思想与本质上原理宗教的市民思想的奇妙混合。
8.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是文艺复兴时期建筑艺术最杰出的代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之一。
9.天坛各主要建筑都使用圆形平面,既寓意于天,造型上也取得呼应。
10.中国园林与欧洲园林相比较,前者称为自然式,后者称为几何式。
11.绘画中壁画往往与雕塑、建筑相关联,服务于建筑整体的构思, 构成综合性的环境艺术。
12.在西方艺术史上,常用“巴洛克”这个词来概括17世纪绘画的时代特征。
13.如果说印象派作品类于无标题音乐,给人以轻松、诗意的愉悦,那么,俄国列宾及一大批描写现实的画家的作品,则以主题深刻、文学性强取胜。
14.中国画中的诗文是画的有机部分。
何处该以诗文填补,都在画家经营运思之中。
画论称之为补画。
15.海派画家任颐的《木兰从军》、《女娲补天》等作品,以其主题思想的鲜明和人物气质的饱满开创了人物画的新面貌。
三、选择题1.宗白华对( C )的欣赏,不仅分析了它的造型,而且指出它“显示了春秋之际造型艺术要从装饰艺术独立出来的倾向”。
A.青铜器物架B.司母戊方鼎C. 莲鹤方壶D.彩漆动物座屏2在各种艺术中,就其文学性因素而论,( B )对情感的表现是比较间接的。
A.音乐与绘画B.写实性绘画与雕塑C.雕塑与舞蹈D.舞蹈与音乐3.欧洲中世纪哥特教堂体现了( D )A.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B.人对柔美的追求C.人和大自然的亲切融合D.神权在生活中的绝对地位.4.紫禁城午门之前的太庙和社稷坛,显示了( D )。
A.皇权和族权对神权的拱卫B.神权对皇权和族权的庇护C.族权对皇权和神权的依赖D.族权和神权对皇权的拱卫5.法国伟大作家雨果称建筑艺术的杰出作品为( A )。
A.“石头的史书”B.“凝固的音乐”C.“颠峰性的艺术成就”D.“具有双重性的造型艺术”6.印象派这一名称,来源于( A )的同名作品。
A.莫奈B.马奈C.凡•高D、高更7.( B )是理性抽象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
A.蒙德里安B.康定斯基C.毕加索D.凡•高8.中国绘画史上的“元四家”指的是( D )四位元代画家。
A.王蒙李珩盛懋倪瓒B.倪瓒王冕赵孟頫黄公望C.黄公望王铎唐棣吴镇D.吴镇倪瓒黄公望王蒙四、简答题1.应该怎样理解艺术欣赏中的“再创造”?艺术欣赏中的“再创造”是指欣赏者由于艺术形象的诱导,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发挥想象, 丰富或提炼艺术形象。
“再创造”可以从艺术形象是欣赏者发挥想象的客观基础,欣赏者的审美活动是主动的,与艺术家的创作各有特点等方面加以理解。
2.为什么艺术欣赏是整个艺术活动的中心环节?参见教材第11页。
3.艺术家的创作个性和时代特色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谈谈艺术风格的形成。
艺术风格即优秀艺术作品中所体现的艺术家独特、鲜明的个性特征。
艺术风格包括艺术语言的运用、艺术形象、意蕴的形成等方面。
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必然要在艺术作品上留下艺术家个人的印记。
艺术家作为艺术生产的创作主体,他的性格、气质、禀赋、才能、心理等各方面的种种特点,都很自然地会投射和熔铸到他所创作的艺术品之中,通过创造性劳动使主体对象化到精神产品之中。
艺术风格的形成更离不开艺术家独特的人生道路、生活环境、阅历修养和艺术追求。
正因为如此,艺术在创作过程中,从题材的选择到主题的提炼,从艺术结构到艺术语言,都体现出鲜明的创作个性。
也正因为如此,艺术家从艺术体验到艺术构思,直到艺术传达和表现,始终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构思方式和表现角度,从而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由此形成艺术家创作风格多样性的特点。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每个时代的艺术也常常具有某些相似之处,形成艺术的时代风格。
从某种意义上讲,艺术的时代风格,体现出艺术风格的一致性,它与艺术风格的多样性一道,共同形成了辩证统一的关系,使艺术风格既有多样性,又有一致性。
艺术风格的多样性与一致性,往往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呈现出十分复杂的现象。
4.试比较建筑艺术的艺术语言与绘画、雕塑、音乐的艺术语言右和异同。
①建筑、雕塑、绘画都是造型艺术,但雕塑、绘画是“纯艺术”,建筑则具有双重属性,而其首先又是物质性的,其次才是精神性的。
②建筑与绘画、雕塑相比,客观存在的体量大得多,体量的巨大是建筑与其它造型艺术的显著区别。
③建筑与绘画、雕塑同属造型艺术,不同之处,绘画无中空空间;作为立体造型的雕塑,它在多数情况下也不具有中空特征。
建筑有中空空间,四面墙壁、地面、天花板围成空间,或许多建筑组成庭院、广场,空间是建筑独有的艺术语言,空间有巨大情绪感染力。
④建筑和雕塑是立体造型艺术,欣赏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甚至可以结合周围的环境来一并欣赏。
绘画是一门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艺术手段,在二度空间,也即平面上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的艺术。
绘画艺术以其实体的平面性而有别于雕塑和建筑。
⑤建筑是表现艺术,重在创造出某种情绪氛围、激发出欣赏者的相应情感来。
传统绘画与雕塑则多为写实性作品;现代派绘画与雕塑作品从描绘外部世界转为表现内心世界,具有了“建筑的意味”。
⑥建筑和音乐同为表现艺术,但建筑是视觉艺术,音乐是听觉艺术;建筑是空间艺术,音乐是时间艺术。
建筑被称为凝固的音乐,这说明建筑虽为空间艺术,暗含有时间艺术的节奏和韵律。
5.比较西方古典绘画与现代派绘画的特点。
我们一般把文艺复兴时期到19世纪70年代的西方绘画称为古典绘画,即造型基本上是写实的,作品很完整,其美学倾向是典雅与和谐。
现代派绘画是背离传统、背离写实的前卫性探索,与传统绘画相比,现代派绘画的特征为:第一,从描绘外部世界转为表现内心世界;第二,艺术形式作为绘画的主要内容受到高度重视;第三,美的标准发生了变化,统一的、和谐的美的共同标准被多样化的、个性化的美感取代了;第四,纷繁的绘画流派各有自己的艺术主张。
6.为什么说《荷花双鸟》可称为明代画家朱耷的自画像?参见教材第50页。
五、分析与论述1.为什么说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欣赏者既要以身临其境的心态去感受作品,又需要与作品保持一定的审美距离?答案要点:(1)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来看,艺术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反映。
(2)这种“反映”不是“模仿”、“复原”,而是对社会生活加以主观化、情感化与理想化,是一种精神产品。
(3)艺术欣赏是人们精神的需求,审美的需要;如果把艺术等同于现实,那就失去了从艺术家的创造和欣赏者的再创造中所取得的乐趣。
2.对比欧洲、阿拉伯及中国的园林特点与风格,谈中国园林独特的自然美与人文美。
答案要点:中国园林:“自然式”——诗情画意、崇尚自然,步移景异。
北方皇家园林规模宏大,豪华富丽;南方私家园林设计精巧,风格雅致。
西方园林:“几何式”——构图布局均衡对称、井然有序,崇尚人工美。
阿拉伯园林:十字形道路交叉处的水池为中心的格局。
中国园林艺术的自然美与人文美体现在:中国古典园林分为北方大型皇家园林和江南小型私家园林。
前者如北京的圆明园、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等。
后者如苏州的拙政园、网师园、西园、留园,扬州的何园、日涉园,上海的豫园等。
前者气魄宏大,富丽堂皇;后者精巧别致,饶有情趣。
共同追求一种“诗情画意”,将自然美与建筑美有机融合在一起,将山水、花木和亭台、楼阁、厅堂廊榭巧妙地结合起来,注意从诗词文赋中吸取精华,追求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①利用自然美:为了达到诗情画意的效果,中国园林有巧妙的构思、耐人寻味的形式。
用水池、假山、花草、树木营造自然环境;讲究亭、台、楼、阁廊、榭建筑形式美、与自然环境协调。
②中国园林艺术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民族风采。
大量采用、楹联、匾额、碑刻等,营造文化氛围。
③含蓄深沉、平易精微,风景美、艺术美、文化美融为一体。
中国园林的美学思想——借景、分景、隔景,通过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扩大空间的种种手法,丰富美的感受,创造了艺术意境。
园林设计,常常突出幽深曲折的特点,一般全园分隔为若干小景区,从而达到小中见大变化多致。
做到有层次、有变化、虚实相生、曲折含蓄,咫尺山林韵味无穷,时而隐蔽,时而开朗,让人回味无穷,“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雅趣,在有限的环境中创造出无限的意境来。
3.比较雅典帕提侬神庙、法国巴黎圣母院、罗马圣彼德教堂的建筑特点,谈谈文化对建筑艺术的影响。
由于建筑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巨大的艺术表现力量以及它与人类文化的深刻的同构对应关系,杰出的建筑艺术作品都是文化的最鲜明、最深刻也是最长久的体现。
西方文明对神灵的崇拜、对宗教的敬畏深深影响了他们的建筑艺术,突出建筑本体、风格多样变化和直指苍穹的艺术造型等个性特征在西方宗教建筑上表现得非常充分。
从最早的多神教神庙到后来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教堂和礼拜寺,以及文艺复兴以后的宗教建筑,几乎无不如此。
(1)《雅典帕提侬神庙》单纯、明朗和愉快的风格,是建立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上;也是建立在古希腊人对神的认识上。
古希腊神人同形同性,神具有人的特点,包括弱点,只是比人具有更大的魔力罢了。
(2)《巴黎圣母院》是中世纪建筑艺术最高成就——哥特式建筑的早期代表。
哥特式建筑是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精神的集中体现。
平面是横臂很短的“拉丁十字”,象征耶酥受难的十字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