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玉米是否发霉

合集下载

玉米储存品质判定标准

玉米储存品质判定标准

玉米储存品质判定标准
玉米储存品质判定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外观质量:包括颜色、形状、粉尘和污垢等。

2. 气味:应无异味或有明显异味。

3. 水分含量:一般要求玉米的水分含量不得高于14%。

4. 糊化度:玉米的糊化度要求在70%-90%的范围内,糊化度低于70%可以表示为口感硬,而高于90%则可能导致玉米流失淀粉和变得更加脆弱。

5. 硬度及密度:玉米的硬度和密度会直接影响其耐储存性和食用价值。

一般硬度指标数值越小越好,密度指标数值越大越好。

6. 酸度和霉变指标:玉米的酸度和霉变指标是储存品质的重要指标。

酸度指标不得超过0.5%,霉变指标不得超过3%。

7. 饱和质量:饱和质量是指玉米内部的油脂含量,通常要求其不得超过2.5%。

最终的玉米储存品质评估应该综合考虑以上各个方面的指标,并量化出一个综合评定值,以便帮助农民和生产企业判断储存品质的好坏。

玉米检验流程及方法

玉米检验流程及方法

玉米检验流程及方法一、外观检验。

咱先来说说玉米的外观检验哈。

拿到玉米的时候呢,就像挑水果一样,先整体瞅瞅。

看看玉米粒是不是饱满圆润的呀,如果瘪瘪的,那可能就有点问题哦。

再看看颜色,正常的玉米颜色是那种金黄或者淡黄的,要是颜色怪怪的,像有点发黑或者发绿,那可就得小心啦。

还有啊,看看玉米的表皮有没有破损或者发霉的迹象。

要是有发霉的小黑点或者白毛,这玉米质量肯定不行呀。

就像人穿衣服破了个洞或者长了霉斑,肯定不好看也不健康嘛。

这一步呢,就靠咱这双眼睛仔细瞧啦。

二、水分检验。

接下来就是水分检验啦。

这个有点小难度,但也有简单的办法哦。

可以拿一粒玉米用手捏一捏,如果感觉软软的,还有点湿漉漉的,那水分可能就比较多。

要是捏起来硬硬的,干干的,水分就比较少。

还有个稍微专业点的方法呢,就是用牙咬一下。

如果咬的时候感觉很轻松,而且玉米粒有那种粘牙的感觉,那水分肯定不少。

要是咬起来咯嘣脆,像吃薯片一样,那水分就比较合适啦。

不过咬的时候可别太用力,把牙崩坏了可就不好玩喽。

三、容重检验。

容重这个词听起来有点高大上,其实就是看看玉米的重量和体积的关系啦。

咱可以找个小容器,把玉米装进去,装满之后称一称重量。

如果同样的容器,装的玉米重量比较重,那就说明容重比较大,玉米的质量可能就比较好。

这就好比同样大小的盒子,装的东西越重,说明东西越实在嘛。

四、杂质检验。

最后就是杂质检验啦。

把玉米摊开在一个干净的地方,仔细地挑一挑,看看有没有什么小石头、小土块或者玉米须之类的杂质。

这些杂质多了,会影响玉米的质量呢。

就像炒菜的时候,菜里混进了沙子,多影响口感呀。

总之呢,玉米检验就是这么个事儿。

咱就像给玉米做个全身检查一样,每个环节都仔细点,就能知道玉米的好坏啦。

这样不管是自己吃还是卖出去,心里都有数呢。

玉米霉变标准

玉米霉变标准

玉米霉变标准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然而,玉米霉变对玉米的质量和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规范玉米霉变的检测和评价,保障玉米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制定了玉米霉变标准。

玉米霉变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玉米霉变的定义和分类。

玉米霉变是指玉米在收获、储存和加工过程中,由于真菌的感染和生长而引起的玉米质量下降和产生毒素的现象。

根据玉米霉变的不同症状和毒素类型,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等级和类型,以便进行准确的评价和处理。

二、玉米霉变的检测方法。

玉米霉变的检测是保障玉米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目视检查、生物学检测和化学分析等。

这些方法可以对玉米样品中的霉变情况进行快速、准确的评估,为后续的处理和加工提供依据。

三、玉米霉变的评价标准。

针对不同等级和类型的玉米霉变,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

通过对玉米样品中霉变程度和毒素含量的评价,可以对玉米的质量和安全状况进行科学、客观的判定,为玉米产品的加工和销售提供依据。

四、玉米霉变的处理和控制。

针对不同等级和类型的玉米霉变,制定了相应的处理和控制措施。

通过采取适当的加工和储存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玉米霉变的风险,保障玉米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五、玉米霉变标准的实施和监督。

为了确保玉米霉变标准的有效实施,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

通过对玉米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进行监督和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玉米霉变问题,保障玉米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总之,玉米霉变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玉米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科学、严格的标准和措施,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玉米霉变问题,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的玉米产品。

玉米检验方法

玉米检验方法

玉米检验方法
玉米检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外观检验:通过观察玉米表面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来判断玉米的品质。

同时需要注意是否有异味、霉变等情况。

2. 显微镜检验:通过显微镜观察玉米中的微小颗粒、纤维和其他物质,可以了解到玉米的结构和含量等信息。

3. 光谱分析:利用光谱技术对玉米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主要是根据玉米中物质所产生的吸收光谱特性来判断玉米质量。

这种方法可以检测出玉米中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量,从而知道它们是否达标。

4. 化学检测:利用化学方法对玉米中的各种成分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化学检测方法包括蛋白质含量检测、油脂含量检测、水分含量检测等等。

5. 生物检测:对玉米中各种有害生物的检测,比如害虫、霉菌等生物的检测,来判断玉米是否受到了生物污染。

在饲料生产过程中,生物污染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情况,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会严重影响饲料的质量和安全。

6. 水分检测:根据仓存玉米周转储存情况合理制定收购时水分标准。

验收时可采取五点法取样混合后检测,有怀疑局部水分高可单独取样检测。

卸车过程中也可随取随测。

仪器检测一般使用谷物水分检测仪,注意早晚温差和室内外温差,温差过高时仪器误差非常大,可取样时放置室内回温再进行检测。

同时每周固定2-3次用烘箱法测定比对校准谷物水分仪的检测数据,以便更新数据。

以上是玉米检验的主要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

发霉玉米咋鉴别

发霉玉米咋鉴别

市场声誉受损
如果大量的玉米发霉,会 影响该地区农产品的市场 声誉,降低消费者的购买 意愿。
02
发霉玉米的鉴别方法
观察法
观察玉米的颜色
发霉的玉米通常颜色会变 得暗淡,失去原有的光泽 。
观察玉米的质地
发霉的玉米质地会变得柔 软,有时可以看到明显的 湿润痕迹。
观察玉米粒的形状
发霉的玉米粒可能会出现 萎缩、凹陷或膨胀的情况 。
饲料转化率低
发霉玉米的饲料转化率降低,动物的生长效率也会受到影响。
免疫下降
食用发霉玉米的动物容易感染疾病,免疫力下降。
发霉玉米对农业的危害案例
1 2
产量下降
发霉玉米的种植会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影响农 民的收益。
品质下降
发霉玉米的品质下降,会影响农产品的市场竞争 力。
3பைடு நூலகம்
土壤污染
发霉玉米中的有害物质可能会污染土壤,对农业 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THANKS
感谢观看
发霉玉米咋鉴别
汇报人:
日期:
• 发霉玉米的危害 • 发霉玉米的鉴别方法 • 发霉玉米的防治措施 • 发霉玉米的销毁与处理 • 案例分析
01
发霉玉米的危害
黄曲霉素对人体的危害
致癌性
黄曲霉素被认为是一种强烈的致 癌物质,长期食用含有黄曲霉素 的食物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特
别是肝癌和胃癌。
免疫系统毒性
黄曲霉素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使 人更容易感染疾病,如感冒和流感 。
神经系统毒性
黄曲霉素可能会影响人的神经系统 ,导致行为异常、认知障碍、记忆 力减退等症状。
玉米发霉对畜牧业的危害
饲料质量下降
发霉的玉米含有大量的霉菌毒素 ,如黄曲霉素,会影响饲料的质 量和适口性,导致家畜食欲不振

玉米生霉粒检验判定技术说明

玉米生霉粒检验判定技术说明

玉米生霉粒检验判定技术说明中储粮内蒙分公司、内蒙古粮油质检中心二〇一五年三月按照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管理办公室下发《关于玉米生霉粒检验判定标准有关技术问题的说明》(质检办便函【2015】12号)的要求,依据现行《玉米》等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现对玉米生霉粒检验判定标准有关技术问题说明如下:玉米生霉粒含量的测定不可避免的涉及到4个国家标准,GB5491 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GB1353-2009 玉米GB/T5494-2008 粮油检验粮食油料杂质、不完善粒检验GB/T22505 粮油检验感官检验环境照明的要求一、扦样、分样法由于生霉粒分布的极度不均匀性,要求扦样分样要高度精确,特别是在粮食收购验质和入库验收环节要尤为注意。

检验人员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扦、分样。

●在扦样方法中规定:一般以同品种、同批次、同等级、同生产年份、同储存条件为一个检验单位。

●小型仓房可在五同条件下,以代表数量不超过2000吨为原则,按权重比例从各仓房扦取适量样品合并,充分混合均匀后分样,形成检验样品。

●大型仓房和圆仓均以不超过2000t作为一个检验单位,每增加2000吨应增加一个检验单位。

扦样点的布置应以扦取的样品能够反映被扦区域粮食质量的整体状况为原则。

●散装的粮食根据堆形和面积大小分区设点,按粮堆高度分层扦样,用扦样器按区按点、逐层扦取样品,各点扦取的样品应当均匀,数量一致。

●分区设点方法:高大平房仓350㎡左右分区,各区设中心、四角5个点●区数在2个以上的,两区界线上的两个点为共同点(两区共8个点,三区共11个点,以此类推,区数+1×3-1 ),普通仓房粮堆边缘的点设在距边缘约50cm处(高大平房仓粮堆边缘的点设在距边缘约1m处)。

分层方法:粮堆在2米以下,分上下两层;堆高在2米-3米的,分上、中、下三层,上层在粮面下10-20cm处,中层在粮堆中间,下层在距底部20cm处;堆高在3-5m时,应分4层;堆高在5m以上时酌情增加层数。

玉米扣量因素:水分、杂质、不完善粒、生霉粒,检测方法及计算公式

玉米扣量因素:水分、杂质、不完善粒、生霉粒,检测方法及计算公式

玉米扣量因素:水分、杂质、不完善粒、生霉粒,检测方法及计算公式玉米收购和存储过程中通常用四个标准:水份、杂质、不完善粒、生霉粒等作为衡量玉米品质,接下来为大家讲解下玉米的水分、杂质、不完善粒、生霉粒的检测方法及计算公式。

一、水分1.玉米水分检测方法:烘箱法(1)样品:烘干后玉米(2)试验仪器:铝盒、电热恒温干燥箱、粉碎机、干燥器、干燥剂、电子天平0.1mg (3)试验方法:首先预热干燥箱,达到105℃后放入铝盒烘干,分别称量试样4g左右,然后置于105℃干燥箱中,第一次需要烘干4个小时,冷却0.5小时后称重,之后进行第二次烘干1小时,冷却0.5小时称重,重复步骤,直到恒重为止。

2.玉米水分扣量系数(仅参考根据当地收购标准为准)(1)实际水分含量低于标准规定,以标准指标为基础,每降低0.5个百分点扣量0.75%,低于标准2.5个及以上百分点时,不再扣量。

(2)实际水分含量高于标准贵点,以标准指标为基础,每降低0.5个百分点增量1.35%,低或高不到0.5个百分点时,不再增扣量3.玉米水分计算公式:水分%=(烘前试样-烘后试样)/烘前试样量×100二、杂质1.玉米杂质检测方法:(1)大样杂质检验:从平均样品中,按规定取样品,精确至1g.,按规定的筛选法分两次进行筛选(特大粒粮食、油料分四次筛选) ,然后拣出上层筛的筛上大型杂质(粮食籽粒外壳剥下归为杂质)和下层筛的筛下物合并,称量(m1),精确至0.01g。

(2)小样杂质检验:从检验过大样杂质的试样中,按规定分取试样至规定的小样质量(m2),小样质量不大于100 g时,精确至0.01g;小样质量大于100g时,精确至0.1g,倒人分析盘中,按质量标准的规定拣出杂质.称量(m3),精确至0.01g。

2.玉米杂质扣量系数(仅参考根据当地收购标准为准)(1)实际杂质含量低于标准规定的粮油,以标准中规定的指标为基础,每低0.5个百分点扣量0. 75%。

玉米发霉实验报告

玉米发霉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玉米在适宜条件下发霉的原因。

2. 探究不同温度、湿度对玉米发霉的影响。

3. 学习微生物培养和观察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玉米发霉是由于其储存过程中受到霉菌污染,霉菌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大量繁殖,导致玉米变质。

本实验通过改变温度和湿度条件,观察玉米发霉的程度,分析不同因素对玉米发霉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新鲜玉米(10个)- 食品保鲜膜- 温湿度计- 玻璃瓶(5个)- 纱布- 滤纸- 乙醇- 灭菌器- 移液管- 玻璃棒2. 实验仪器:- 电热恒温培养箱- 电子天平- 移液器- 显微镜四、实验方法1. 将10个新鲜玉米分别编号为1-10号。

2. 将1-5号玉米放入5个玻璃瓶中,用保鲜膜封口,模拟正常储存条件。

3. 将6-10号玉米放入5个玻璃瓶中,用保鲜膜封口,分别放入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储存:- 6号瓶:25℃,湿度60%- 7号瓶:30℃,湿度70%- 8号瓶:35℃,湿度80%- 9号瓶:40℃,湿度90%- 10号瓶:45℃,湿度95%4. 每天观察并记录玉米发霉情况,包括发霉面积、颜色、气味等。

5. 实验结束后,将玉米取出,用滤纸吸去表面水分,放入干燥器中干燥,然后称重。

6. 将干燥后的玉米进行微生物分离培养,观察霉菌生长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结果:- 在正常储存条件下,玉米发霉较慢,发霉面积较小,颜色较浅。

- 随着温度和湿度的升高,玉米发霉速度加快,发霉面积增大,颜色加深,气味变臭。

2. 分析:- 温度是影响玉米发霉的重要因素。

温度越高,霉菌生长速度越快,玉米发霉越严重。

- 湿度也是影响玉米发霉的重要因素。

湿度越高,霉菌生长速度越快,玉米发霉越严重。

- 玉米表面的微生物是导致玉米发霉的直接原因。

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微生物大量繁殖,导致玉米变质。

六、实验结论1. 玉米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容易发霉。

2. 温度和湿度是影响玉米发霉的重要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判断玉米是否发霉
玉米自从在唐朝我国成功从墨西哥引进以后,就在我国农民心灵手巧的种植之下一直生长的很好,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是人们餐坐上的常客。

但是成熟的玉米是有一定保质期的,如果储存不当,玉米会很快的发霉变质,那么,大家要如何判断玉米是否发霉?
如何判断玉米是否发霉
1、正常玉米籽粒多为黄白色,颗粒饱满,无损害、无虫咬、虫蛀和发霉变质现象。

发霉玉米可见胚部有黄色或绿色、黑色的菌丝,质地疏松,有霉味。

2、发霉后的玉米皮特别容易分离。

3、观察胚芽,玉米胚芽内部有较大的黑色或深灰色区域为发霉的玉米,在底部有一小点黑色为优质的玉米。

4、在口感上,好玉米越吃越甜,霉玉米放在口中咀嚼味道很苦。

5、在饱满度上,霉玉米比重低,籽粒不饱满,取一把放在水中有漂浮的颗粒。

另外,还要警惕不法商贩用油抛光已经发霉的玉米并进行烘干的处理,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将已经发芽的玉米用除草剂喷洒,再进行烘干销售。

6、玉米粒发黑的,是长时间高湿高温造成的;胚芽外皮有绿的,是脱粒早,来不及晒造成的;胚芽皮内发绿或发黑的,是闷时间过长的原因。

如何避免玉米发霉
霉菌生长有四个条件,分别是必须与空气接触,真空条件下不会生长,需要一个相应湿度和温度的环境中才能生长。

霉菌和人一样,需要食物,淀粉、蛋白质、油脂、纤维等都是霉菌的营养源。

霉菌无处不在,空气中、灰尘中、土壤中、汗液里均有,霉菌还特容易停留在一些凹凸不平的表面。

综合以上述情况,大家可以在湿度和温度方面去控制玉米发霉,其他方法成本比较高。

为了让大家在任何时候都能吃到自己想要吃的食物,不受到食物成熟时间的限制。

工作在餐饮行业的人们一直在想尽各种办法来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而且还尽力不影响食物的口感和品质。

目前已经有不少的食物打破了时间的束缚能够得到长久的保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