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变玉米对养猪的危害及其以预防措施

合集下载

猪食用霉玉米发生中毒的防治

猪食用霉玉米发生中毒的防治

猪食用霉玉米发生中毒的防治猪食用霉玉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而霉玉米中的霉菌产生的毒素会严重影响猪的健康,甚至造成中毒。

对于猪食用霉玉米的防治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本文将从霉玉米的形成原因、中毒症状和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霉玉米的形成原因1. 保存条件不佳:霉玉米的形成与保存条件密不可分。

如果玉米保存温度、湿度不当,便容易滋生霉菌,从而导致玉米上长满霉菌。

2. 玉米本身质量不佳:一些质量较差的玉米易受到微生物的侵害,容易产生霉变。

3. 采收后未及时干燥:玉米采收后,如果未能及时干燥,便容易受到霉菌侵害,导致霉玉米的产生。

以上三个原因是导致玉米产生霉变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于猪场来说,需要引起足够的警惕,采取措施将霉玉米从源头上控制住。

二、中毒症状猪食用了霉玉米之后,会出现一系列的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降低,精神萎靡,体温升高,呼吸急促,甚至出现呕吐、腹泻等情况。

毒素会对猪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一定的损害,严重时甚至危及猪的生命安全。

一旦发现猪进食了霉玉米,需要及时进行处理,以避免猪出现中毒症状。

三、防治措施1. 玉米的存储条件:在猪场采购玉米时,需要选择质量好、保存条件良好的玉米,以减少霉玉米的产生。

在存储玉米时,需要注意保持通风,保持干燥,以防止霉菌的滋生。

2. 定期检查玉米质量:在存储玉米的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玉米是否有发霉现象,如果发现有霉变的玉米,需要及时清除,以防止传染其他玉米。

3. 合理饲料配比:在喂养猪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需要,合理配比饲料,避免过量食用霉玉米。

4. 对症处理:如果猪进食了霉玉米,出现中毒症状,需要及时对症处理,避免症状加重。

可以选择投喂液体饲料、给予消化系统的调理等方法来帮助猪尽快康复。

通过以上防治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猪食用霉玉米导致中毒的风险,保障猪的健康。

在实际操作中,猪场管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玉米的保存情况,定期检查玉米的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以避免引发中毒事件。

养猪谨防霉玉米中毒

养猪谨防霉玉米中毒

养猪谨防霉玉米中毒
永德县的秋收季节为秋雨季节,粮食若采收或保管不当,1―2天即可发生严重霉变,玉米发霉变质后,霉菌大量繁殖,特别是黄曲霉素及其毒素,发霉的玉米饲喂猪后容易引起黄曲霉素中毒,这样的现象在我县养猪业中时有发生。

霉玉米喂猪引起的中毒到目前尚无特效解救药,主要症状:病猪精神萎靡、有食欲无食量、口渴喜饮、呕吐、腹泻,有的粪便混有血丝,小便赤黄、浑浊,皮肤充血发红,后肢无力,步态不稳,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一般,后备母猪和空怀母猪采食霉玉米后,会出现生殖系统发育障碍,表现为不发情、发情不旺盛、屡配不孕,淘汰率高;妊娠母猪采食霉玉米后,在配种后40天左右出现流产或再次发情,产前30天出现低温不食、精神沉郁、腹泻,严重的导致流产、早产、产出死胎;育肥猪采食霉玉米后,消化系统吸收功能受到破坏,即使治愈,也会造成饲料转化率低,生长缓慢;仔猪采食霉玉米后,中毒死亡较快。

笔者近期走访了几个乡镇的养猪户,发现饲喂霉玉米的农户为数不少,为避免造成损失,故提醒广大养殖户,切莫饲喂霉玉米。

- 1 -。

饲料霉变危害及防治措施

饲料霉变危害及防治措施

饲料霉变危害及防治措施这几年霉菌毒素的危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玉米收获季节阴雨连连,导致玉米在收获前后感染了霉菌,产生了霉菌毒素。

猪采食带有霉菌毒素的玉米后,出现生长发育停滞、繁殖障碍(死精、不育、死胎等)、消瘦、抗病力下降等症状,给养猪生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标签:饲料霉变;霉菌毒素;治疗;饲料加工1 饲料霉变的危害1.1 霉菌毒素霉菌毒素在养猪生产中危害最严重。

①最强的免疫抑制剂,当猪采食受其污染的饲料后,首先干扰免疫系统,对疫病的易感性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差;②凝血因子抑制剂,表现为伤口处长时间流血不止以及浆膜下层淤斑出血,小肠和结肠出血等;③侵害肝脏,致使肝功能下降,肝脏肿大,胆汁分泌减少,导致饲料中蛋白质和脂肪利用率下降10%以上。

1.2 玉米赤霉烯酮一种生长在玉米、高粱和小麦上具有雌激素作用的霉菌毒素。

临床症状随剂量和猪只年龄不同而不同。

饲料中含玉米赤霉烯酮1~5毫克/千克,引起小母猪提前发情、外阴部水肿、脱垂和早熟性乳房发育;小公猪包皮增大、性欲降低和睾丸变小;成年母猪黄体滞留、不发情、假妊娠;妊娠母猪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超过305毫克/千克将出现早期胚胎死亡流产。

1.3 赭曲霉毒素一种霉菌肾毒素,给猪饲喂含赭曲霉毒素1毫克/千克的饲料3个月,引起腹泻、厌食和脱水,生长迟缓、饲料利用率降低。

剖检多见肾苍白、坚硬,即橡皮肾。

1.4 新月霉菌毒素饲喂含有新月霉菌毒素的饲料,可引起皮肤直接刺激和坏死、淋巴系统严重损伤、胃肠炎和采食量下降,严重时病猪拒食、呕吐或心血管衰竭死亡。

1.5 麦角毒素饲喂含麦角毒素的饲料,猪只可在数天或数星期内表现精神沉郁,采食减少,全身状况不佳,通常出现后腿跛行的症状,严重者尾巴、耳朵和蹄坏死。

1.6 念珠镰孢霉和增生镰孢霉普遍存在白玉米和黄玉米中,饲料中含量高于120毫克/千克时,可引起肺水肿和胸腔积液,发病率高达50%,病死率50%~90%。

饲料中含有2种以上的霉菌毒素,相互作用会进一步加深对猪的危害。

猪食用霉玉米发生中毒的防治

猪食用霉玉米发生中毒的防治

猪食用霉玉米发生中毒的防治近年来,猪养殖业发展迅速,但是猪食用霉玉米所引发的中毒事件也时有发生。

霉玉米中含有毒霉素等有害物质,食用后会导致猪只中毒,严重影响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加强对猪食用霉玉米中毒的防治是猪养殖业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将针对猪食用霉玉米中毒的防治进行探讨,以期对广大养殖户和养殖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猪食用霉玉米中毒的危害霉玉米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主要包括毒霉素、黄曲霉毒素等。

这些有害物质对猪的健康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具体表现为:1. 影响猪只的生长发育。

食用霉玉米会导致猪只食欲下降、生长缓慢,甚至导致发育迟缓。

2. 对猪只的免疫系统产生影响。

毒霉素等有害物质会影响猪只的免疫系统,使得猪只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易患疾病。

3. 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霉玉米中的有害物质不仅对猪只造成危害,而且食用受污染的猪肉还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

二、猪食用霉玉米中毒的防治措施1. 预防为主,加强霉玉米的存储管理。

在收割、运输、储存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湿度和温度,避免霉玉米存放在潮湿、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以减少霉菌的繁殖。

2. 定期进行霉玉米的质量检测。

定期对存储的霉玉米进行质量检测,及时发现有害物质的存在,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猪只食用。

3. 合理饲喂,做好饲料的搭配。

给猪只饲喂霉玉米时,应注意将霉玉米与其他饲料进行合理搭配,控制霉玉米的摄入量。

三、猪食用霉玉米中毒的治疗方法1. 及时停止饲喂霉玉米。

一旦发现猪只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饲喂霉玉米,将猪只转移到健康饲料上。

2. 给予有效的解毒药物。

在猪只出现霉玉米中毒的情况下,可根据猪只的具体症状,选择合适的解毒药物进行治疗,如饲喂活性炭、以醋酸钙等解毒剂,有助于吸附体内毒素,减少对猪只的损害。

3. 强化护理,加强症状的观察。

在治疗猪只的情况下,要加强对猪只的护理工作,密切观察猪只的症状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病情加重。

猪食用霉玉米引发中毒事件已经成为猪养殖业发展的一个严重问题。

猪食用霉玉米发生中毒的防治

猪食用霉玉米发生中毒的防治

猪食用霉玉米发生中毒的防治
猪食用霉玉米可能会发生中毒,严重的情况会危及生命。

因此,猪的饲养者应该采取
一些措施来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

首先,饲养者应该注意选择高质量的玉米。

在收获初期,如果天气潮湿,很容易导致
玉米出现霉变。

因此,在存储和运输玉米时,应该注意保持干燥和通风。

另外,饲养者可
以使用一些杀菌剂来处理玉米。

但必须注意剂量,杀菌剂不宜过多,否则会对猪的健康造
成负面影响。

其次,饲养者应该严格控制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含量。

霉菌毒素是一种常见的有毒物质,它会污染饲料。

因此,饲料加工企业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证饲料的质量。

同时,饲养
者也应该选择质量可靠的饲料供应商,并注意饲料的保存和使用方式。

此外,饲养者还应该关注猪的健康状况。

如果猪的健康出现异常,应该立即进行检查
并采取治疗。

同时,也应该注意饲料和饮水的卫生状况,保持猪舍的清洁和通风。

最后,饲养者应该时刻关注猪的饮食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如果猪
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情况,可能是由于饲料中毒素过高导致。

此时,应该把受到污
染的饲料清除掉,同时提供新鲜的、未被污染的食物。

总之,猪食用霉玉米发生中毒是一种非常危险的问题,饲养者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
预防和处理。

这包括选择高质量的玉米、控制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含量、关注猪的健康状况、保持猪舍的清洁等等。

只有时刻关注和处理这些问题,才能确保猪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霉变玉米危害

霉变玉米危害

霉变玉米危害玉米霉变对当前养猪业带来的危害及应对措施进入今年十月份以来,在我省许多养猪场(户)普遍出现了猪的适口性变差,日采食量明显降低,并常伴有拉稀或消化不良,以及小母猪阴门红肿(似发情症状)和妊娠母猪时有流产等一系列现象。

为尽快查明上述问题,公司技术部人员立即赶往现场,对猪群、环境、原料等进行认真调查,经反复诊断,并与有关专家、教授探讨,确认为系由霉变玉米所造成。

为能减少或避免霉变玉米对广大养猪场(户)带来的危害与损失,现就霉菌毒素的相关知识,以及所应采取的有效措施作一概略介绍。

一、玉米为什么容易发霉变质:1、玉米胚大。

玉米胚部几乎占全粒体积的三分之一,占全粒重量的10%—12%,因其呼吸强度大,吸湿性强,带菌量大,容易酸败。

据实验,正常玉米的呼吸强度要比正常小麦的呼吸强度大8—11倍;玉米胚部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极易感染大量的微生物,据测定玉米经过一段时间储藏后,其带菌量比其它禾谷类粮食高得多;玉米胚部含有整粒77%——89%的脂肪,在高温高湿情况下,脂肪容易产生酸败,致使胚变色变味,不仅影响适口性,而且丧失发芽能力。

2、原始水分大。

一般新收获玉米的水分在20%——35%,而今年由于秋雨连绵,玉米难以充分干燥,自然也就增大了玉米的生理活性,使储藏稳定性大大降低,极易导致霉变。

3、易感染虫害。

因玉米胚部富含营养,并有甜味,可溶性糖含量较大,所以很易感染虫害,这又加快了玉米发霉变质的程度。

二、霉变玉米有何危害:霉菌生长需要适合的温度、湿度、氧气及能源。

当湿度大于85%,温度高于25℃时,霉菌就会大量迅速生长,并产生毒素。

霉变玉米产生的毒素主要有黄曲霉菌、赤霉烯酮、伏马霉素及呕吐霉素等。

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产生有毒的代谢物,改变饲料的营养组分,降低动物对养分的利用,使养分利用率最少下降10%;B、造成畜禽采食量减少、呕吐,甚至拒食饲料;C、生长缓慢和饲料利用率降低;D、种畜禽生殖系统破坏、繁殖力低下甚至失去生殖能力;E、免疫抑制,畜禽抗病能力下降; G、中毒严重者导致孕畜流产,甚至死亡。

霉变玉米对生猪生产的危害及处理措施

霉变玉米对生猪生产的危害及处理措施
2 防 止 二 次 发 酵 的 措 施 据 分 析 .二 次 发 酵 主 要 是 由于 空
味极 淡 , 则为中等: 若 有 令 人 作 呕 的气
味, 说明产生了丁酸 , 这 是 青 贮 失 败 的 标志。 造 成 的原 因是 青 贮 填 压 不 实 , 空 气 进 入 了青 贮 窖 , 导致 饲料 霉 变 。 再 者 填 装 前长 时 间暴 露 、雨 淋 以及 封 窖 后
程 度之 间有 着 密 切 的 关 系 。一 般 p H值
3 . 1 _ 2 气味 : 品 质 优 良 的全 株 玉 米 青 贮 应 具 有 令 人 愉 快 的轻 微 酸 香 味 和 水 果香味 , 无其它 异昧 ; 若酸 味刺鼻 , 香
7 0 0 k g / m。 降 为4 0 0 k g / m 。
毒。 导致免疫抑制 。 后 备 母 猪 表 现 为 乳
房早期性 发育 , 阴户 肿 胀 , 阴道 脱 、 子 宫脱 、 肛脱 , 假 发 情 现 象 增 多 。 哺 乳 母 猪表现 为采食量 、 产乳 量减 少 , 便秘 , 高 烧 至4 0 %左 右 ,导 致 下 一 轮 发情 延
对 于未 凋 萎 的 青 贮 牧 草 ( 含 水 率
范 围 在2 0 ~ 7 0 ℃, p H值 在 5 左 右 。经 二
次发酵后 的青 贮料重量损 失很大 , 由
高 于7 5 % ) 以及 各 种 含水 率 的 青 贮 玉 米测; 2 g p H值 是 最 简 单 、 最 迅 速 的 评 估 方 法 。p H值 与 发 酵好 坏及 干物 质 损 失
阴雨 天气 , 很容易产生霉变 , 2 0 1 3 年人
秋 以后 , 国 内部 分 玉 米 主产 区 降雨 量 普遍 较 大 . 很 多 玉 米 在 田问 就 已霉 变 。 玉米 霉 变 后 会 被霉 菌代 谢 产 物— — 霉 菌毒 素所 污 染 ,如 黄 曲 毒 毒 素 、 F 一 2 毒

霉变玉米对养猪的危害及其以预防措施(2)

霉变玉米对养猪的危害及其以预防措施(2)

霉变玉米对养猪的危害及其以预防措施(2)霉变玉米对养猪的危害及其以预防措施2、原始水分大。

一般新收获玉米的水分在20%——35%,降使玉米难以充分干燥,自然也就增大了玉米的生理活性,使储藏稳定性大大降低,极易导致霉变。

3、易感染虫害。

因玉米胚部富含营养,并有甜味,可溶性糖含量较大,所以很易感染虫害,这又加快了玉米发霉变质的程度。

二、霉变玉米有何危害:霉菌生长需要适合的温度、湿度、氧气及能源。

当湿度大于85%,温度高于25℃时,霉菌就会大量迅速生长,并产生毒素。

霉变玉米产生的毒素主要有黄曲霉菌、赤霉烯酮、伏马霉素及呕吐霉素等。

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生有毒的代谢物,改变饲料的营养组分,降低动物对养分的利用,使养分利用率最少下降10%2、造成畜禽采食量减少、呕吐,甚至拒食饲料3、生长缓慢和饲料利用率降低4、种畜禽生殖系统破坏、繁殖力低下甚至失去生殖能力5、免疫抑制,畜禽抗病能力下降6、中毒严重者导致孕畜流产,甚至死亡。

三、去除霉菌毒素正常玉米籽粒皮色有黄色、白色、红色、紫色、黄褐色多种,以黄白色为最多见。

正常玉米的颗粒饱满,无损害、无虫咬、虫蛀和发霉变质现象。

发霉玉米可见胚部有黄色或绿色、黑色的菌丝,质地疏松,有霉味。

受霉菌毒素污染严重的玉米,应该废弃。

对于轻度污染的玉米,经适当处理可以达到饲用标准的,仍可利用。

1、物理脱毒法(1)水洗法:先将发霉的玉米磨成碎粉,将其倒进缸中,加入3~4倍水,然后进行搅拌、静置、浸泡,每日换水搅拌两次,直至浸泡的水由茶色变成无色为止。

(2)排除法:就是把饲料中有霉变的部分除去。

(3)脱胚去毒法:发霉玉米的毒素主要集中在玉米的胚部。

其方法是:先将玉米磨成1.5~4.5mm的小颗粒,再加5~6倍清水,然后进行搅拌,胚部碎片因轻而浮在水面上,将其捞出或随水倒掉,如此反复数次,即可达到脱胚去毒的目的。

(4)石灰水浸洗法:先将发霉玉米粉碎成直径1.5~5mm的小粒,然后将过120目筛后的石灰粉按0.8%~l%的比例掺入发霉饲料中,最后将掺入石灰粉的料和水按1:2的比例倒入容器中搅拌lmin,然后静止0.5~5h,将水倒出,再用清水冲洗2~3次,一般去毒率可达91%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霉变玉米对养猪生产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玉米为全球养殖业广泛使用的能量饲料,是发展养殖业有举足轻重作用的支柱饲料。

世界玉米的70%~80%用作饲料,我国玉米的50%左右用作饲料,故有“饲料之王”的美誉。

世界上大约有25%的谷物遭受各种霉菌污染;据估计,中国仅养猪业因受霉菌毒素影响年损50亿元以上。

高剂量的毒素会导致畜禽明显的临床症状,低剂量的毒素会导致免疫抑制进而间接的引发其它疾病,除了对畜牧产业造成显著的经济损失外,部分霉菌毒素还具有致癌性或致畸胎性,可经由食用肉乳汁传至人类。

其中,玉米发霉严重影响母猪生产繁殖性能以及仔猪成活率,从而影响到生猪补栏,养猪业存栏量、出栏量受到较大的影响,波及到饲料需求,饲料企业因此损失惨重,玉米发霉对整个产业链产生了巨大影响。

1 霉变玉米对养猪生产的危害
霉变玉米造成的危害主要是引起饲料变质。

由于霉菌生长需要营养物质,把饲料中蛋白质、淀粉等营养成分破坏,同时,霉变后的玉米其适口性和消化率均降低。

霉变饲料对猪肝的危害并不是霉菌本身,而是霉菌所产生的毒素引起猪的中毒。

霉菌产生的代谢产物霉菌毒素,能诱发多种动物疾病。

对养猪业危害最重要的几种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素A、串珠镰孢菌毒素(烟曲霉毒素)、麦角碱、镰孢菌毒素(T-2 Toxin, DAS, DON)。

部分霉菌毒素对猪产生的危害
(1) 霉变对饲料适口性的影响
微生物在饲料上生长繁殖,使饲料发生一系列的生化变化,造成饲料品质变劣的现象称为霉变。

饲料霉变后会失去原有的味道,气味不正,脂肪酸度升高,营养成分破坏,适口性下降。

因为微生物本身散发出来的气味,如许多青霉有强烈的霉味,可被饲料吸附,这种霉味很难消除
(2) 霉变对饲料营养价值的影响
霉菌中的孢霉菌自身不仅不制造营养,而且常通过分泌多种酶分解饲料养分供其生长繁殖。

因此,被霉菌污染的饲料,营养成分含量和营养价值大大降低。

另外霉菌消耗营养物质的同时产生大量的热量,这样使饲料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发生变化
(3) 霉菌毒素对猪产生免疫毒性作用
霉菌毒素是导致这些猪场免疫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部分霉菌毒素对猪产生的免疫毒性如下表1所示:
表1部分霉菌毒素的免疫毒性作用
目前,在疫病流行季节如何减少或消除各种免疫抑制因素,使猪瘟等常见疫病的免疫合格率提高,是猪场急需解决的难题。

就霉菌毒素而言,首先,采购霉菌毒素含量低的原料;其次,对饲料进行霉菌毒素含量检测(南昌金牧能进行检测),了解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量;第三,在饲料中添加高质量的霉菌毒素吸附剂,减少或消除饲料中存在的霉菌毒素对猪的影响。

2 预防玉米产生霉菌毒素的措施
2.1 加强饲料保管,防止霉变
(1)严格控制饲料和原料的水分含量
(2)物理防霉法,抑制霉菌生长。

(3)添加防霉剂化学出防霉法
(4)搞好环境卫生,做到“一干四无”
凡是玉米堆放的场地或仓库,要做到“一干四无”。

一干,即玉米含水量应该控制在14%以内;四无,即无杂物、无垃圾、无污水、无虫霉。

有条件的养殖户要建立灭虫间,同时原料和成品要实行分仓储存,对加工机具及装运用具也要经常进行严格消毒。

2.2 玉米的初清
建议养猪场安装一个初清设备,即在玉米投入粉碎前过筛一下,将玉米中粉尘,小霉粒、杂质,大部分的霉变部分过筛出去,减少霉菌毒素的危害。

这是去除霉菌毒素最重要也是最经济的方法。

备注:在目前疫病流行季节,建议猪场:
1)在母猪、保育猪饲料中长期添加古博士-吸霉灵,减少因霉菌毒素引起的免疫抑制;
古博士-吸霉灵0.5-1公斤/吨料
2)饲料中添加爱乐新,控制支原体及提高肺脏巨噬细胞数量,提高抗病力;
3)进行抗体水平检测,了解猪的免疫状况,对免疫合格率不高的疫病及时加强免疫。

4)尽量购买东北、西北、新疆、河北,水分低、杂质少、颗粒饱满、金黄色、容重》700的玉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