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产后访视中普及母婴保健知识
全科护士如何做好产后访视的探讨

全科护士如何做好产后访视的探讨产后访视已经成为了妇幼保健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但能为产妇提供针对性的帮助,还能更好的保障产妇的产后健康。
因此,全科护士如何做好产后访视十分重要。
一、了解产后访视1.什么是产后访视产后访视,就是指在产后对产妇进行全面的检查,以及上门对产后的母亲和婴儿提供医学保健指导。
产后访视也是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的一个重要内容。
其主要目的是做好产褥期的保健,加强母乳喂养和新生儿的护理指导,促使产妇顺利康复、新生儿健康成长。
2.产后访视的重要性(1)促进新生儿健康:通过产后访视,可以及时发现新生儿存在的问题,例如黄疸、体温异常等情况,并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有效保障了新生儿的健康。
根据调查显示,在产后访视后,产妇对新生儿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有了较为显著的提升。
(2)促进产妇健康:产后访视可以及时发现产妇在产后所存在的健康问题,例如产后出血、产后抑郁、产后便秘等健康问题,访视的医护人员可以根据产妇的健康问题提出相对应的措施,纠正产妇的健康问题,从而保障产妇的健康。
(3)促进家庭适应:产后访视还可以帮助产妇和家庭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和角色分配,帮助产妇调整好自身心态,增强产妇的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母亲的角色和挑战。
还可以帮助产妇和家庭更好地沟通和协调,促进家庭的和谐,为宝宝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4)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产后访视的医护人员可以为产妇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产妇更好地适应并进行母乳喂养,从而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保障宝宝的健康问题。
二、全科护士如何做好产后访视1、产后访视前的准备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访视的时间、内容、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将产妇的基本情况和既往病史记录在内,有助于医生对产妇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在建立档案时还应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更利于产后访视的工作开展。
2.产后访视时的观察和检查(1)新生儿:通常需要观察新生儿的一般情况,例如面色、精神、呼吸以及哭声和吮吸等。
孕产妇及新生儿产后访视

脐疝
脐疝气多发生于新生儿,有的宝宝在幼儿期仍然存在,这也是 宝宝的常见病。脐疝气的发生,是由于宝宝的肚脐没有很好的 闭合,导致肠子的一部分从宝宝肚脐的部位鼓出来而造成的。 一般来说,早产儿由于身体发育机能弱,比其他足月生的宝宝 更容易得脐疝气。
脐部可复性肿块是最重要的临床表现,尤其在婴儿啼哭时更为 明显,一般无其他症状。
脐疝在新生儿时期很常见,在出生后不久即可见到脐部有鼓 起的圆形小肿块,小的像樱桃,大的像核桃,安静或躺着时小 肿块可鼓得大而紧张。若用手轻轻压回去,同时还可听到“咕 嘟”一声,感到有一股气从小肿块里挤回肚子里去了,这就是 脐疝。
患脐疝的孩子一般并无痛苦,个别可因局部膨胀而有不适感
黄疸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宝宝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 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 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 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 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 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 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
产后访视工作目的
产后访视是妇女,儿童保健工作的重 要组成部分,产褥期是妇女的一段特 殊生理时期,产褥期的妇女和儿童都 属于脆弱或高危人群,存在大量的健 康问题。所以,产后访视工作的主要 目的是保证产褥期母亲和新生儿的健 康,促进母乳喂养,防止产后感染, 产后抑郁症等危险因素的发生。
村医产后访视工作职责
未 通 过
未 筛 查
苯
甲丙 低酮
尿 症
喂 养 指 导
发 育 指 导
产后访视活动方案

产后访视活动方案一、背景介绍产后访视活动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定期接受医护人员的探视和询问,以保证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促进母婴健康。
产后访视是监督产后身体恢复和早期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健康问题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产后访视活动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二、产后访视活动方案制定1. 目的产后访视活动的目的在于检查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提供产后护理指导,促进产妇和新生儿的康复和健康发展。
2. 参与人员产后访视活动的参与人员包括医生、护士、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和家庭成员。
医生和护士负责进行健康检查和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负责组织和协调访视活动,家庭成员提供产妇和新生儿的护理和支持。
3. 频率和时间安排产后访视活动应在产妇出院后的第3天、第7天、第30天和第42天进行,以确保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和监测。
4. 活动内容产后访视活动的内容包括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检查、产后护理指导、母乳喂养指导、产后心理健康评估等内容,确保产妇及新生儿的全面健康。
三、产后访视活动实施1. 活动流程1)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提前通知家庭成员和医护人员,确定访视时间和地点;2)医生和护士依次对产妇和新生儿进行健康检查;3)医生和护士根据检查结果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指导;4)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对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估。
2. 资源保障为确保产后访视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包括医疗器械、药品和资料的准备、医护人员的培训和配备等。
3. 数据录入与分析对产后访视活动的数据进行规范、及时的录入和分析,为改进活动效果和提高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水平提供依据。
四、总结与展望产后访视活动是保障产妇及新生儿健康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规范地制定和实施产后访视活动方案,可以提高产妇及新生儿健康的整体水平,促进母婴健康发展。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活动方案,提高活动的覆盖率和质量,以更好地服务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
产后访视中新生儿保健内容及措施

f.眼部口腔要保持清洁,要预防感染等。 眼部口腔要保持清洁,要预防感染等。 眼部口腔要保持清洁
新生儿保健保健内容及措施
2.新生儿访视时间及内容
新生儿访视时间:自新生儿出生后 天内访视 天内访视3次 接卡后48小时 新生儿访视时间:自新生儿出生后28天内访视 次,接卡后 小时 内应进行一访,分别为出生后7天 内应进行一访,分别为出生后 天、14天、28天 天 天 各访视1次 若发现有异常情况, 各访视1次。若发现有异常情况,应视具体情况 增加访视次数。 增加访视次数。 访视内容:可归纳为“一看、二问、三检查、四宣传、五处理” 访视内容:可归纳为“一看、二问、三检查、四宣传、五处理”。 访视前准备好访视包
婴幼儿家庭护部护理 每次洗澡后,用干纱布团轻轻擦拭外耳 每次洗澡后, 道及外耳,不要用棉签清洁外耳道, 道及外耳,不要用棉签清洁外耳道,也不要 给小儿挖耳内耵聍。 给小儿挖耳内耵聍。
婴幼儿家庭护理
常见异常情况有:
①耵聍变硬,结块。 耵聍变硬,结块。 耳后及外耳道有红疹及淡黄色湿性分泌物。 ②耳后及外耳道有红疹及淡黄色湿性分泌物。 外耳道有脓性、浆液性或血样性液体流出。 ③外耳道有脓性、浆液性或血样性液体流出。 听力异常的表现: ④听力异常的表现: 0-3个月的婴儿,对关门声没有反应; 个月的婴儿, 个月的婴儿 对关门声没有反应; 4-7个月的婴儿,听到声音没有转头、盯着看、惊奇等反应; 个月的婴儿, 个月的婴儿 听到声音没有转头、盯着看、惊奇等反应; 8-12个月的婴儿,对自己的名字没有反应; 个月的婴儿, 个月的婴儿 对自己的名字没有反应; 2岁的孩子不能按成人要求完成简单任务。 岁的孩子不能按成人要求完成简单任务。 岁的孩子不能按成人要求完成简单任务 发现上述异常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发现上述异常应及时到医院诊治,如果孩子耳内耵聍较多或结块应请医 生帮助清除。 生帮助清除。
如何为产妇做健康教育宣传

如何为产妇做健康教育宣传
《产妇健康教育宣传:关爱母婴健康》
产妇健康教育宣传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有助于产妇了解产后身体恢复和育婴知识,还有助于提升母婴的整体健康水平。
产妇在孕期和生产后,由于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发生变化,需要及时做好健康教育宣传工作,以保障她们和宝宝的健康。
首先,产妇健康教育宣传需要向母亲们传递正确的孕期保健知识。
孕期是母婴健康的关键时期,产妇需要了解孕期饮食、运动、日常保健等方面的知识,以保持身体健康。
同时,产妇还需要了解孕期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避免不良的影响到宝宝。
其次,产妇健康教育宣传也需要关注产后恢复和母乳喂养知识。
产后恢复是产妇必须面对的问题,她们需要了解如何进行产后恢复锻炼、养护身体,以及如何进行恰当的母乳喂养,保证宝宝获得充足的营养。
此外,产妇健康教育宣传还应该传递育婴知识。
尤其是初为人母的产妇,她们需要知道如何正确护理新生儿,掌握正确的抚养技巧,了解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为了开展产妇健康教育宣传,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孕妇学校、母婴护理机构等相关部门都可以采取有效的宣传方式。
例如,可以通过开展健康讲座、制作宣传资料、建设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向产妇传递相关知识。
同时,也可以通过妇幼保健机构的健康管理服务,为产妇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宣传。
产妇健康教育宣传是促进母婴健康的关键环节,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努力,能够为产妇提供更加科学、全面的健康宣传服务,确保母婴的健康成长。
产后访视方案

第1篇
产后访视方案
一、背景
随着我国生育政策的调整,越来越多的家庭迎来了新生儿。产后访视作为母婴健康保障的重要环节,对于降低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提高生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方案旨在规范产后访视工作,确保母婴安全,提高产后生活质量。
二、目标
1.及时发现并处理产褥期并发症,降低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
4.定期评估:对访视工作进行质量评估,提高服务效果。
七、法律法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
2.《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管理办法》
3.《产后访视技术规范》
八、实施与监督
1.落实责任: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产后访视工作。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负责具体实施产后访视工作。
3.定期检查:卫生行政部门对产后访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工作落实。
4.社会监督: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监督产后访视工作,提高服务质量。
九、总结
产后访视是保障母婴健康的重要环节。本方案旨在为产后访视工作提供详细、实用的指导,确保访视工作的规范化和有效性。通过实施本方案,有望降低产妇及新生儿发病率及死亡率,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各部门应密切协作,共同推进产后访视工作,为母婴健康保驾护航。
5.反馈访视情况:向产妇及家属反馈访视结果,制定下一步访视计划。
6.跟踪服务:根据访视结果,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和育儿支持。
六、质量控制
1.专业培训:定期对产后访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服务质量。
2.制定访视标准:明确访视内容、流程、时间等,确保访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3.建立反馈机制:及时收集产妇及家属的意见和建议,持续改进访视工作。
5.心理支持:提供心理疏导,帮助产妇及家庭适应新生活。
产后访视技术规范

异常情况
• 会阴伤口愈合不良或硬结 • 症状:会阴伤口处可出现疼痛而不能取坐 位;局部发硬、压痛明显;或伴有伤口愈 合不良 • 原因:常由于轻度感染所引起 • 处理:使会阴部清洁、干爽;局部用95%酒 精湿敷或50%MgSO4湿敷,每天两次
(二)访视内容
新生儿 1.问诊 (1)孕期及出生情况:母亲妊娠期患病及药物 使用情况,孕周、分娩方式,是否双(多)胎, 有无窒息、产伤和畸形,出生体重、身长,是否 已做新生儿听力筛查和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 查等。 (2)一般情况:睡眠、有无呕吐、惊厥,大小便次 数、性状及预防接种情况。 (3)喂养情况:喂养方式、吃奶次数、奶量及其它 存在问题。
异常情况
• 产后便秘 • 产后易发生产后便秘的原因: • 分娩时盆腔肌肉及肛门周围肌过分紧张;产后因外阴 疼痛或痔疮疼痛而不敢大便;加上产后卧床,活动减少, 腹壁松弛,进食少渣食物等。 • 处理:鼓励下床运动,多吃蔬菜水果,必要时可用缓泻剂。 • 痔疮 • 妊娠后期,下腔静脉充血扩张,分娩时的屏气用力极 易发生痔嵌顿。内痔脱出肛门外,不能自行复位出现充血 水肿疼痛 • 处理:温热水坐浴或湿敷;痔疮膏涂于嵌顿的痔核上,用 手轻轻按摩使嵌顿在肛门外的痔核全部进入肛门;如有便 秘,可服用一些缓泻药。
(二)访视内容
产妇 (1)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了解产妇一般情况、 乳房、子宫、恶露、会阴或腹部伤口恢复等情况。 (2)对产妇进行产褥期保健指导,对母乳喂养困 难、产后便秘、痔疮、会阴或腹部伤口等问题进行处 理。 (3)给产妇测量血压,尤其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 征者。 (4)发现有产褥感染、产后出血、子宫复旧不佳、 妊娠合并症未恢复者以及产后抑郁等问题的产妇,应 及时转至上级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检查、诊断和治疗。
新生儿产后访视内容

新生儿产后访视内容产后访视是指产妇和新生儿出院后,由医务人员对产妇和新生儿进行的一种定期随访。
产后访视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产妇和新生儿在产后出现的各种健康问题,保障母婴的健康。
对于新生儿产后访视内容,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在产后访视中,首先要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估。
包括新生儿的体重、身长、头围等指标的测量,以及观察新生儿的皮肤颜色、肌肉张力、运动发育等情况。
通过对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的评估,可以及时发现新生儿是否存在生长迟缓、发育异常等问题,为后续的干预和治疗提供依据。
二、新生儿的喂养情况。
产后访视还需要关注新生儿的喂养情况。
包括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的方式,新生儿的吮吸力、吃奶量、吃奶频次等情况。
同时,还要询问产妇在哺乳过程中是否存在乳房胀痛、乳头裂伤等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保证新生儿得到充分的营养,促进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三、新生儿的排泄情况。
产后访视中也需要关注新生儿的排泄情况。
包括新生儿的大小便情况、排便频次、便便的颜色和性状等。
通过观察新生儿的排泄情况,可以及时发现新生儿是否存在便秘、腹泻等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治疗。
四、新生儿的行为表现。
产后访视还需要观察新生儿的行为表现。
包括新生儿的睡眠情况、哭闹情况、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
通过对新生儿行为表现的观察,可以了解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情况,及时发现新生儿是否存在异常行为,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
五、新生儿的健康指导。
在产后访视中,医务人员还需要对产妇进行新生儿的健康指导。
包括新生儿的日常护理、喂养技巧、新生儿常见疾病的预防等方面的指导。
帮助产妇建立正确的育儿观念,提高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的能力,保障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总之,新生儿产后访视内容涉及到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喂养情况、排泄情况、行为表现以及健康指导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全面评估和指导,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新生儿存在的健康问题,保障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产后访视是新生儿保健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希望各位医务人员能够重视产后访视工作,为新生儿的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产后访视中普及母婴保健知识
【摘要】为探讨在产后访视中普及母婴保健知识的经验体会,采取访视调查的方式对114例产妇在产后恢复期间所遇到的问题,产妇需要了解的相关保健知识以及医务人员对产后常见问题的指
导与宣教这几方面进行了汇总分析。
结果表明:产后访视这一社区保健形式不仅能促使产妇的产后恢复及婴儿的健康,同时能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与职业素质,体现医院以满足病人需要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但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使产后访视这一社区保健形式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
【关键词】产后访视;保健知识;健康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65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326-02
产后访视是围产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产后访视中普及保健知识和技术直接关系到产妇康复。
婴儿健康成长和母乳喂养的成功,同时医务人员在产后访视过程中将有关情况反馈汇总,有利于更好的完善医务人员的临床医疗技术,提高职业素质和进行医学知识的宣教。
据此,我科自1996年以来开始实行产后访视制度,并对2012年分娩的产妇随机抽取114名在出院后3-7天内进行了访视情况的调查,旨在了解产妇的需求,促进产妇的康复和婴儿的健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的114名产妇中顺产93人,难产21人;
年龄最大38岁,最小21岁;初产妇102人,经产妇12人;行会阴侧切69人。
1.2 调查资料医务人员在产后访视中收集了产妇需要了解的相关保健常识,见表1。
1.3 针对产妇需要了解的有关保健知识,医务人员在访视过程中进行了常见问题的详细指导及宣教,见表2。
2 结果分析
从表2中可见,通过医务人员在访视过程中的宣教和指导,使大多数产妇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健康知识储量,从而促进了产妇和婴儿的健康。
3 经验体会
3.1 认识在产后访视中普及保健知识的必要性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产妇对自身健康水平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她们已不仅仅满足于在院内的顺利分娩,而更多的是需要获得在产后恢复期间所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相关的保健知识,医务人员也有责任以满足病人需求为宗旨,向她们提供相关的产后护理。
保健知识和婴儿护理知识,促进产妇和婴儿的健康。
3.2 提高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是进行保健知识普及的前提医务人员在产后访视过程中需要对产妇提出的问题做详细的解答和指导,也就要求我们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术,做到这些只有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
实践操作和不断总结经验等方面来不断提高。
产后访视这一社区保健形式不仅能使产妇获取相关保健知
识,更能提高医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技术。
3.3 制定完善的产后访视内容及项目从调查结果表明医务人员在访视中发现和处理的问题远远少于产妇需要获得的保健知识,这就需要我们制定一套完善的访视计划,有针对性的提出访视内容及实施方法,使相关保健知识得到全面的普及,将产后访视这一形式系统的、完善的延续下去。
3.4 提高服务质量,与产妇及其家属保持良好的关系产后访视实质上是医务人员对产妇及婴儿在出院后健康状况延续性的服务。
通过产后访视不仅能促进产妇的产后康复,更能体现医院以病人需求为中心的服宗旨。
因此,医务人员在访视过程中要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与产妇及其家属保持良好的关系。
3.5 设计详细、方便的医患联系卡,加强医务人员与产妇间的联系医务人员在产妇出院前相互交换联络方法,产妇在产后恢复期间随时与医院保持联系,以便健康医学知识的广泛普及。
综上所述,在产后访视过程中普及母婴保健知识和技术是关系到产妇康复,婴儿健康和母乳喂养成功的重要形式,对医务人员不断提高医疗技术和职业素质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