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孔径深孔钻削循环

合集下载

孔加工技术

孔加工技术
1 2 3
所用刀具 规格 ф18 ф19.8 ф20
钻孔 扩孔 铰孔
钻头 扩孔钻 铰刀
攻螺纹工具
丝锥 丝锥一般成组使用。M6 ~ M24
矩形尾部
的丝锥每组有两个。加工粗牙螺纹M6以
下和M24以上的丝锥每组有三个。加工 细牙螺纹的丝锥不论大小,每组都是两
个。丝锥柄部一般用标记I、II、III代
表头锥、二锥和三锥。
攻螺纹和套螺纹
用丝锥来加工内螺纹的操作称为攻螺纹。用板牙加工外螺纹 的方法称为套扣。攻螺纹和套螺纹可以在钻床上也可以在车床上 进行。但单件小批生产主要用手工操作。
在工件上加工一个直径为ф20H9的圆孔,要求孔的 加工质量达到IT7、表面粗糙度Ra0.8。试将加工工艺列 于下表。
加工顺序及方法 名称
D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倒角
D1
L

H
底孔示意图
攻螺纹操作
工件安装 将加工好底孔的工件固定好,孔的端面应基本保持 水平。 倒角 在孔口部倒角,直径可略大于螺孔大径。 丝锥选择 攻螺纹时必须按头锥、二锥、三锥的顺序攻至标 准尺寸。 攻螺纹 攻螺纹时两手用力要均匀,每攻入1 ~ 2圈,应将丝 锥反转1/4圈进行断屑和排屑。攻不通孔时,应做好记号,以防丝 锥触及孔底。 润滑 对钢件攻螺纹时应加乳化液或机油。
机械制造
第二十四章
钻削和镗削加工
在制造业中,孔的应用非常广泛。回 转体工件中心的孔通常在车床上加工,非 回转体工件上的孔以及回转体上非中心的 孔通常在镗床和钻床上加工。
孔的常见类型
孔的类型很多。 常见孔:如轴承孔、销孔、螺纹孔、喷嘴等。 深孔:如油缸活塞孔、枪管、炮管等。 特型孔:如内花键孔、内齿轮等。 根据各种孔的应用情况及常用的加工方法,可以把孔粗略地分 为以下四类: 普通小直径圆孔 普通大直径圆孔 微孔、深孔及超大圆孔 特型孔

钻孔循环指令的使用

钻孔循环指令的使用

钻孔循环指令的使用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教案教研室:机电一体化教研室授课教师:贾建军邯郸职业技术学院讲稿教研室:机电一体化教研室授课教师:贾建军第17次课第4章加工中心加工技术4.4加工中心编程2.钻孔循环指令G81、G82、G73、G84、G74、G85、G86、G89、G76、G87、G80采用孔加工固定循环功能,只用一个指令,便可完成某种孔加工(如钻、攻、镗)的整个过程。

(一)孔加工循环的动作孔加工循环指令为模态指令,一旦某个孔加工循环指令有效,在接着所有的位置均采用该孔加工循环指令进行孔加工,直到用G80取消孔加工循环为止。

在孔加工循环指令有效时,XY平面内的运动方式为快速运动(G00)。

孔加工循环一般由以下6个动作组成,如图5-33所示。

1)A→B刀具快速定位到孔加工循环起始点B(X,Y);2)B→R刀具沿Z方向快速运动到参考平面R;3)R→E孔加工过程(如钻孔、镗孔、攻螺纹等);4)E点,孔底动作(如进给暂停、主轴停止、主轴准停、刀具偏移等);5)E→R刀具快速退回到参考平面R;6)R→B刀具快速退回到初始平面B。

(二)孔加工固定循环指令FANUC系统共有11种孔加工固定循环指令,下面对其中的部分指令加以介绍。

1)钻孔循环指令G81G81钻孔加工循环指令格式为:G81G△△X__Y__Z__R__F__X,Y为孔的位置、Z为孔的深度,F为进给速度(mm/min),R为参考平面的高度。

G△△可以是G98和G99,G98和G99两个模态指令控制孔加工循环结束后刀具是返回初始平面还是参考平面;G98返回初始平面,为缺省方式;G99返回参考平面。

编程时可以采用绝对坐标G90和相对坐标G91编程,建议尽量采用绝对坐标编程。

其动作过程如下(1)钻头快速定位到孔加工循环起始点B(X,Y);(2)钻头沿Z方向快速运动到参考平面R;(3)钻孔加工;(4)钻头快速退回到参考平面R或快速退回到初始平面B。

钻孔循环指令的使用

钻孔循环指令的使用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教案教研室:机电一体化教研室授课教师:贾建军邯郸职业技术学院讲稿教研室:机电一体化教研室授课教师:贾建军第17次课第4章加工中心加工技术4、4 加工中心编程2、钻孔循环指令G81、G82、G73、G84、G74、G85、G86、G89、G76、G87、G80采用孔加工固定循环功能,只用一个指令,便可完成某种孔加工(如钻、攻、镗)的整个过程。

(一)孔加工循环的动作孔加工循环指令为模态指令,一旦某个孔加工循环指令有效,在接着所有的位置均采用该孔加工循环指令进行孔加工,直到用G80取消孔加工循环为止。

在孔加工循环指令有效时, XY平面内的运动方式为快速运动(G00)。

孔加工循环一般由以下6个动作组成,如图5-33所示。

1)A→B刀具快速定位到孔加工循环起始点B(X,Y);2)B→R刀具沿Z方向快速运动到参考平面R;3)R→E孔加工过程(如钻孔、镗孔、攻螺纹等);4)E点,孔底动作(如进给暂停、主轴停止、主轴准停、刀具偏移等);5)E→R刀具快速退回到参考平面R;6)R→B刀具快速退回到初始平面B。

(二)孔加工固定循环指令FANUC系统共有11种孔加工固定循环指令,下面对其中的部分指令加以介绍。

1)钻孔循环指令G81G81钻孔加工循环指令格式为:G81 G△△X__ Y__ Z__ R__ F__X,Y为孔的位置、Z为孔的深度,F为进给速度(mm/min),R为参考平面的高度。

G△△可以就是G98与G99,G98与G99两个模态指令控制孔加工循环结束后刀具就是返回初始平面还就是参考平面;G98返回初始平面,为缺省方式;G99返回参考平面。

编程时可以采用绝对坐标G90与相对坐标G91编程,建议尽量采用绝对坐标编程。

其动作过程如下(1)钻头快速定位到孔加工循环起始点B(X,Y);(2)钻头沿Z方向快速运动到参考平面R;(3)钻孔加工;(4)钻头快速退回到参考平面R或快速退回到初始平面B。

该指令一般用于加工孔深小于5倍直径的孔。

小口径深孔钻削切屑形成及控制

小口径深孔钻削切屑形成及控制

第20卷 第2期 西 安 工 业 学 院 学 报 V ol 20 N o 2 2000年6月 JO U RNAL OF X I A N I NST IT UT E OF T ECHNOL OGY June2000小口径深孔钻削切屑形成及控制李建安(西安工业学院科研产业处,陕西西安710032)摘 要: 分析了小口径深孔切削时切屑成形的特点,提出了控制切屑形状、断屑及切屑顺利排出的方法.关键词: 深孔钻削;切屑;断屑中图号: T G501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5714(2000)02 0139 04Chips forming and controlling in slim gun drillingL I Jian an(Administration of Scienti fic&Research,Xi 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Xi an710032,C hi na)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chips forming characterist ics in g un drilling w ith small diameter,a met hod to control chip shape,chip breaking and chip output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Key Words: slim gun drilling;chips;chip breaking小口径深孔钻削加工时所形成的切屑,在切削液的带动和冲击下必须能够顺利地通过排屑通道排出.切屑能否排出关系到能否加工的问题;而切屑排出顺利与否,切屑的排出量和切屑切除率是否适应,决定了刀具能否连续、高效地加工.通过实验得知,只要有一片切屑不能进入排屑入口,就会造成切屑在入口处的聚集和堵塞,从而引起打刀,此时若不立即停车,退出钻头,就会造成钻杆扭曲、变形、甚至折断.因此,切屑形状的控制问题在钻削加工中,尤其是小口径的钻削中十分重要,也是关系到钻头及加工系统存在和发展的一个关键.1 切屑形成的复杂性对车削加工中的切屑进行控制,是为了能够使其稳定、连续地切削,保护已加工表面以及安全和清理问题.对于切屑形状及尺寸的要求并不严格.从切削实验知[1],金属切削加工的主要难点是无法对切屑流动加以严格控制.在金属切削中,只有一部分边界条件是可以确定的,即只有进入变形区入口处的边界条件是己知收稿日期:2000 04 04作者简介:李建安(1960-),男(汉族),西安工业学院工程师,从事深孔钻削机理研究.的,其余的边界条件都是未知的,甚至连边界本身也无法确定.这就是切削过程无法用解析法得出切屑形成、流动的解析解的原因.据同一资料可知:在切削加工中,当切削条件不变时,实验测出的切削力和切屑厚度往往有较大出入,其变化可达40%左右.切削加工中对切屑形成及切屑形状的影响因素很多,并且很复杂,影响结果也相当大.在实际加工中,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如刀具的磨损、工件材料的不均匀性及机床的动态特性都会导致切屑形状的改变.而对于不同的刀具刃型、材料以及不同的加工参数,其切屑形状的差异就更大.因此,切屑形成的因素错综复杂,如果不经过预先试验,一般很难准确的测出切屑的形状.但是,切削过程与切屑形成有其本身的规律,当切削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更时,切屑形状的变化有一定规律可循.切削加工实践及研究证明,使切屑的形状控制在一定的允许范围内是能够做到的.2 钻削中切屑形成的特点如前所述,在钻削加工中,切削过程和切屑形成沿刃向差异极大.切削速度沿径向从边刃的名义切削速度直到中心接近于零速,以及在中心处为负前角,决定了切屑变形沿径向是不同的.我们知道,切屑金属晶粒在其宽度方向上的速度不同,这就使得切屑流过前刀面时发生旋转.也就是说,在钻削加工中,切屑发生了侧向卷曲.研究表明,从切屑流出速度与剪切角间满足v h =v c sin cos=v c tan (1)其中,v h 为切屑速度;v c 为切削速度; 为剪切角,其表达式为 = 4- +!(2)式中, 为切屑与刀具前刀面间的摩擦角;!为刀具前角.由(1)式可知:v c 、 二个变量中有一个变化,切屑速度v h 沿刃向变化极大.(2)式表明,由于 随切削速度的降低而减少,而在内刃处前角!为负值,但他们的影响较小.即v h 主要受v c 的影响.因此,其切屑速度沿刃向变化相当大,在中心处也接近零.这样,由于切屑沿刃向差异极大,沿刃向就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加以控制.在接近心部处,即中心刃或内刃处,由于切削速度及切屑速度很低,刀具又为负前角,因此剪切角很小,切屑变形很大,切屑的硬化程度就比较严重.而由于此处沿刃向切屑速度差异很大、沿垂直方向单位时间内切屑流出长度不同.因此,在流动过程中相互制约,会产生很大的内应力,切屑比较容易折断.外刃处的切削速度高,切屑变形小,生成的切屑韧性较大,不易折断.因此,对于钻头,切屑控制主要在外刃处.3 钻削中切屑控制方式及特点用直径16m m 的单刃钻头和直径12mm 的单刃和错齿钻头分别进行了实验加工.为了切屑能够顺利地通过他们本身不大的排屑入口,就需要使切屑在其切削宽度上分开,从而使切屑宽度减少.从切屑断面强度考虑,分屑也有利于切屑的进一步卷曲、变形和折断.从实验中知道过宽的切屑是不易从排屑口排出的.对于小口径钻头,其排屑入口由于其尺寸及结140 西 安 工 业 学 院 学 报 第20卷构的限制面很小.实验表明,按照一般设计的刀具结构,只要切屑能顺利地进入排屑入口,就可以顺利地通过钻杆内孔而排出.因此,切屑形状及尺寸的控制主要按其排屑入口的大小和进屑能力而确定.钻削中,一般都是采用断屑台来控制切屑的卷曲与折断,即所谓切屑的附加变形.而在小口径深孔钻削加工中,断屑台与进给量的匹配关系与一般的切削加工的规律及应用范围有所不同.由于在一般的切削加工中进给量较大,因而切屑变形大、厚度大,截面强度也就高,所以,对于断屑台要求的强制卷曲作用很大.而在小口径钻削加工中,切削深度大,刀杆强度低、刚度弱,排屑通道小,不能采用像车削及大口径钻削加工那样大的进给量.从各国目前应用情况看,直径16mm 以下的钻头,其进给量都小于0.1mm/r,大部分使用的进给量为0.02~0.08m m/r.这样,切屑厚度小,相应的进给量与断屑台的匹配关系也就会发生一些变化.实验中发现,进给量与断屑台的关系应比一般推荐的车削中B =8-12f 的比例大一些.这是由于切屑厚度小,截面的强度低,对断屑台的附加作用要求也就小一些.从实验中对材料及变形的分析可知:对于超过了一确定值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进给量值,对于某一被加工材料,有一个相对应的断屑台宽度和高度值范围,在此条件下所得到的切屑就会折断.进给量小于此值,切屑就成为带状屑,即在小于这个进给量值时,进一步减小断屑台宽度,也无法使切屑折断.这一现象说明,在进给量较小时,切屑变形小,硬化程度低、厚度薄,一般的附加变形是无法使其硬化到足以折断的程度的,并且由于切屑薄、横截面小,切屑呈现出较大的弹性,从而不易产生塑性变形.从切屑流出时的变形及受力状态也可以知道,由于切屑薄、切屑上下层流出时的速度差小,内应力也就比较小,流出后卷曲小、硬化程度低,从而不易折断.由此得出,对于一定的材料,一般存在有一个可以用断屑台控制其切屑折断的初始折断进给量,而这个进给量值依不同材质情况而有很大差异.在切削过程中,一般来说切屑是否容易折断,首先是由工件材料的力学性质决定的.控制切屑变形也就是控制切屑的硬度和塑性,使其硬化而达到强度极限,从而易于折断,并且只有在切削变形中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硬化后,才有可能通过进一步设置障碍使其得到附加变形.如果基本变形量不充分,切屑就呈现出较大的弹性,当它经过断屑台时达不到应有的塑性变形,从而无法折断.由于小口径深孔钻削加工切屑的变形空间很小,其横截面积一般只是钻头截面的1/3~1/4,因此,它与一般外表面加工的切屑流出情况大不相同,就是同一般大口径孔加工的切屑流动也不相同.由于狭窄空间的限制,切屑流动中受到了刀具结构、被加工孔的孔底与孔壁、孔壁孔底与刀具的相对转动等因素的强烈干扰.在单刃钻头中,由于设置了分屑台,切屑沿径向的差异,切屑流出角与切削刃的角度不同,在切屑经受了断屑台的卷曲之后,就会相互碰撞、冲击或挤压而进一步产生变形.这一点从直径12mm 单刃与错齿钻头切削中的相互比较就可以看出.在钻削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单刃钻头的切屑比较容易折断,而错齿刀具的切屑,尤其是中间刃处的切屑就不易折断.在钻削初始阶段,切削预钻孔时,切削深度大约为直径2m m 的情况下所得到的是带状切屑,而一旦完全切入工件,切屑就会折断.这些结果与切屑之间的相互干扰关系密切.实验还可以看到,对于韧性、塑性较大的材料,当钻削直径很小时,由于采用的进给量比141第2期 李建安:小口径深孔钻削切屑形成及控制较小,切屑不容易折断,而一旦折断,由于其尺寸比较大,不易或无法顺利排出,常常产生堵塞而造成事故.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减小进给量,得到较薄的带状切屑.这种切屑的弹性、韧性较大,很容易在高速流动的冷却液冲击下变形,从而顺利排出.参考文献:[1] [美]P.Deuhurst 编.断屑装置对切削加工力学的影响.1992[2] [美]霍尔登丁 斯温哈特.深孔加工[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6142 西 安 工 业 学 院 学 报 第20卷。

加工实例情境一钻孔固定循环G81

加工实例情境一钻孔固定循环G81

已经预先编好程序,存储在内存中,可用包含G代码
的一个程序段调用,从而简化编程工作。这种包含了 典型动作循环的G代码称为循环指令

一、固定循环编程指令(浅孔)
2、固定循环的基本动作
六个动作组成:
动作1——x轴和y轴定位:
使刀具快速定位到孔加工的位置。 动作2——快进到R点: 刀具自起始点快速进给到R点。

O0002 G54G90G00X0Y0Z100 M03S600 G99G81X-23Y-23Z-23R5F100 Y23 X23Y23 Y-23 G80 G00Z100 M30
将程序输入数控仿真软件,对程序进行检验
三、加工总结
六个动作组成: 动作1——x轴和y轴定位:使刀具快速定位到孔加工的位置。 动作2——快进到R点:刀具自起始点快速进给到R点。 动作3——孔加工:以切削进给的方式进行孔加工的动作。(Z点) 动作4——孔底动作:包括暂停、主轴准确停止、刀具移动等动作。 动作5——返回到R点:继续加工其他孔时,安全移动刀具。 动作6——返回起始点:孔加工完成后一般应返回起始点。
初始 B点
参照 R点
G98
G99
孔底 Z点
G81 快速钻孔
一次加工到孔底
一、固定循环编程指令(浅孔)
(1)G81:钻孔循环(定点钻)
G98(G99)G81X_Y_Z_R_F_
(2)G80:取消钻孔循环
说明:
X、Y:孔中心点的坐标值。 Z:钻孔深度 绝对编程时是孔底Z点的坐标值; 增量编程时是孔底Z点相对于参照R点的增量值。 R:安全平面(由G00转变为G01) 绝对编程时是参照R点的坐标值; 增量编程时是参照R点相对与初始B点的增量值 F:钻孔进给速度

钻孔循环指令的使用

钻孔循环指令的使用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教案教研室:机电一体化教研室授课教师:贾建军邯郸职业技术学院讲稿教研室:机电一体化教研室授课教师:贾建军第17次课第4章加工中心加工技术4.4 加工中心编程2. 钻孔循环指令G81、G82、G73、G84、G74、G85、G86、G89、G76、G87、G80采用孔加工固定循环功能,只用一个指令,便可完成某种孔加工(如钻、攻、镗)的整个过程。

(一)孔加工循环的动作孔加工循环指令为模态指令,一旦某个孔加工循环指令有效,在接着所有的位置均采用该孔加工循环指令进行孔加工,直到用G80取消孔加工循环为止。

在孔加工循环指令有效时,XY平面内的运动方式为快速运动(G00)。

孔加工循环一般由以下6个动作组成,如图5-33所示。

1)A→B刀具快速定位到孔加工循环起始点B(X,Y);2)B→R刀具沿Z方向快速运动到参考平面R;3)R→E孔加工过程(如钻孔、镗孔、攻螺纹等);4)E点,孔底动作(如进给暂停、主轴停止、主轴准停、刀具偏移等);5)E→R刀具快速退回到参考平面R;6)R→B刀具快速退回到初始平面B。

(二)孔加工固定循环指令FANUC系统共有11种孔加工固定循环指令,下面对其中的部分指令加以介绍。

1)钻孔循环指令G81G81钻孔加工循环指令格式为:G81 G△△X__ Y__ Z__ R__ F__X,Y为孔的位置、Z为孔的深度,F为进给速度(mm/min),R为参考平面的高度。

G△△可以是G98和G99,G98和G99两个模态指令控制孔加工循环结束后刀具是返回初始平面还是参考平面;G98返回初始平面,为缺省方式;G99返回参考平面。

编程时可以采用绝对坐标G90和相对坐标G91编程,建议尽量采用绝对坐标编程。

其动作过程如下(1)钻头快速定位到孔加工循环起始点B(X,Y);(2)钻头沿Z方向快速运动到参考平面R;(3)钻孔加工;(4)钻头快速退回到参考平面R或快速退回到初始平面B。

该指令一般用于加工孔深小于5倍直径的孔。

小直径深孔的常用加工方法

小直径深孔的常用加工方法
业 管 理 与 科 技 ,0 8 1 :0 . 2 0 ,0 1 5
出了获取基 本数据 的理论依 据 ;
2 )简 化的方法 仅列 出 4 5钢及 4 C 钢 的数 据 , 0r
[ ]孙 晓 东 . 标 设 计 涡 轮 流 量 计 中的 应 用 E- 中 国 仪 器 仪 3 非 J. }
表 ,0 8,0: 56 . 2 0 1 6 -6
而没 有提供其 他材 料数 据 , 建议 采 用 基本 强 度理 论 建立其他 材料 的数据库 ;
3 )简 化 的 方 法 中 提 供 的 数 据 适 合 于 圆 截 面 承
[ 3胡 宗 武 . 标 准 机 械设 备 设 计 手 册 [ . 京 : 械 工 业 4 非 M] 北 机
Ke r s De p h l sp o e sn y wo d : e o e r c s i g,Twitd i ,B ti g s rl l u t ,M a h nn n c iig
在 机 械 加 工 中 , 何 加 工 小 直 径 深 孔 是 普 遍 存 如 在 的 问 题 , 是 比较 难 以 解 决 的 问 题 。 又

擦, 还会 拉伤 钻杆 , 降低孔壁 粗糙度 。 在 机 械加 工 中 , 的加 工 一般 分钻 削 加工 和镗 孔 削加工 。镗 削加 工一 般 适合 大 孔 、 浅孔 的加 工 。小 直径深孔 的加工 一般采 用钻 削加工 。我校实 习工厂
采用 了下面 2 方法来 进行加 工 。 种
般来讲 , 的深度 与孑 径之 比 L D> 5就 算 孔 L /
深孔 , 深孔 加工 要 比一 般 的孔 加 工 困 难 和 复 杂 些 。
孔 的深 度 和 孔 的 直 径 比 很 大 时 刀 杆 细 而 长 , 性 差 , 刚

钻孔循环

钻孔循环

A A
B B R R
G98 G98 G99 G 99
p
d
A A
B B R R
G98 G98
A A G99 G99
B B R R
G98 G98 A A
G99 G 99
B B
G98 G98 G99 G 99
R R q q
q q
q q
p
q q
d
p
d
E E (a) (a ) G73 G73 B B R R
(4) G81--一般钻孔循环,用于点钻,如图 (d)所示。 (5) G82——可用于钻孔、镗孔。动作过程和G81类似,但该 指令将使刀具在孔底暂停,暂停时间由P指定。孔底暂停可确 保孔底平整。常用于做锪孔、做沉头台阶孔。 (6) G83——深孔钻削。如图 (e)所示,q、d与G73相同, G83和G73的区别是:G83指令在每次进刀q深度后都返回安 全平面高度处,再下去作第二次进给,这样更有利于钻深孔时 的排屑。 (7) G84——右旋攻螺纹。G84指令和G74指令中的主轴转向 相反,其他和G74相同。 (8) G85——镗孔。动作过程和G81一样,G85进刀和退刀时 都为工进速度,且回退时主轴照样旋转。 (9) G86——镗孔。动作过程和G81类似,但G86进刀到孔底 后将使主轴停转,然后快速退回安全平面或初始平面。由于退 刀前没有让刀动作,快速回退时可能划伤已加工表面,因此只 用于粗镗
5、 F为进给速度
6、K为重复循环的次数,K1可不写,K0将不执行加工,仅 存储加工数据。
三、各固定循环指令说明 (1)、G73--用于高速深孔钻削。如图 (a)所示,每次背吃 刀量为q(用增量表示,在指令中给定);退刀量为d, 由NC系统内部通过参数设定。G73指令在钻孔时是 间歇进给,有利于断屑、排屑,适用于深孔加工。 (2) 、 G74--用于左旋攻螺纹。如图 (b)所示,执行过程 中,主轴在R平面处开始反转直至孔底,到达后主轴 自动转为正转,返回。 (3) 、 G76——精镗。如图 (c)所示,加工到孔底时,主 轴停止在定向位置上;然后,使刀头沿孔径向离开已 加工内孔表面后抬刀退出,这样可以高精度、高效率 地完成孔加工,退刀时不损伤已加工表面。刀具的横 向偏移量由地址Q来给定,Q总是正值,移动方向由 系统参数设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钻孔轴以外的轴的孔位置指令
.基于用户宏程序的运算、转移
.子程序(孔位置组等)调用
.绝对/增量的切换
.坐标旋转
.比例缩放指令(该指令不影响进刀量Q及微小退刀量Δ)
.空运行
.进给暂停
·单程序段
在单程序段操作被激活时,每次后退动作后钻孔停止。此外,通过参数
SBC(No.5105#0)的设定,还可以在每个循环执行单程序段停止操作。
跳转信号时的变更比率。
切削进给速度=F×α
<第1次>α=1.0
<第2次>α=α×β÷100β是每次钻孔动作的变更比率
在上次的切削中有跳转信号:β=b1%(参数(No.5166))
在上次的切削中没有跳转信号:β=b2%(参数(No.5167))
如果切削进给速度的变更比率α小于设定在参数(No. 5168)中的比率,停止改
动。
所指示的移动路径表示按照参数设定的循环中的前进、后退速度进
行的移动。
5.为简化编程的功能编程B-63944CM-2/02
- 54 -
解释
·构成循环的动作
*X、Y轴定位
*沿Z轴定位到R点
*沿Z轴切削(第1次进刀量Q,增量)
后退动作(孔底→微小退刀量Δ,增量)
后退动作(孔底→至R点)
前进动作(R点→至孔底+余隙量Δ的点)
G80指令或复位来解除。
格式
G83 X_ Y_ Z_ R_ Q_ F_I_ K_P_;
X_ Y_ :孔位置数据
Z_ :从R点到孔底的距离
R_ :从初始平面到R点的距离
Q_ :每次的进刀量
F_ :切削进给速度
I_ :前进及后退速度(格式同F)
(省略时为参数(No.5172、5173)的值)
K_ :重复次数(仅限需要重复时)
两种情形的速度均为1000mm/min。在指定G80之前或进行复位之前,在G83
模态状态下指定的地址I继续有效。
注释
在I的指定被省略,参数(No.5172)(后退动作时)、参数(No.5173)(前
进动作时)的设定值为0时,移动速度成为与用F指定的速度相同的速
度。
·可以指定的功能
在钻小口径深孔循环方式下,可以指定如下指令。
P_ :孔底的暂停时间
(省略时视为P0)
G83(G98) G83(G99)
Z点
R点
q
初始平面
暂停
过载扭矩Z点
R点
q
暂停
过载扭矩
Δ:返回R点时最初的微小退刀量及第2次以后的切削中与孔底间的余隙量
(参数(No.5174))
q:每次的进刀量
所指示的移动路径表示以快速移动速度移动。
所指示的移动路径表示按程序指令指定的在切削进给速度下的移
:
:
G80 ;“钻小口径深孔循环”方式取
变切削进给速度。此外,已被改变的切削进给速度的上限即为最大切削进给
速度。
2改变主轴转速
在开始第2次以后的前进动作时,改变用S代码编程的主轴转速。在参数
(No.5164、No.5165)中设定上一次切削动作中检测到和没有检测到跳转信
号时的变更比率。
主轴转速=S×γ
<第1次>γ=1.0
<第2次>γ=γ×δ÷100δ为每次钻孔动作的变更比率
- 57 -
限制
·子程序调用
请用单程序段来指定在钻小口径深孔循环方式下的子程序调用指令M98P_。
举例
M3 S2000 ;主轴起动
M□□;切换为“钻小口径深孔循环”方式
G90 G99 G83 X_ Y_ Z_ R_ Q_ F_ I_ K_ P_ ;
“钻小口径深孔循环”指令
X_ Y_ ;改变孔位置后执行
在上次的切削中有跳转信号:δ=d1%(参数(No.5164))
在上次的切削中没有跳转信号:δ=d2%(参数(No.5165))
当切削进给速度达到最小速度时,停止改变主轴转速。此外,已被变更的主
轴转速的上限为相当于S模拟数据最大值的数值。
·前进与后退动作
前进与后退动作的进行方式不同于快速移动定位的方式,同切削进给一样,前进
切削(第2次以后,进刀量Q+Δ,增量)
*暂停
*Z轴R点(或起始点)返回=循环结束
在后退和前进动作期间,通过切削进给加/减速时间常数进行加/减速控制,并
且在后退操作时,在R点进行到位检查。
·指定M代码
通过指定被设定在参数(No.5163)中的M代码,就进入钻小口径深孔循环方式。
但是,该M代码不等待FIN。因此,如果在相同程序段中指定该M代码与另一
段指定钻孔数据。
·循环正在执行的信号
本循环方式中,在执行指定G83定位到孔位置的动作之后,在开始钻孔方向的
轴的R点定位时,钻小口径深孔循环执行中信号接通。在指定了其他的固定循
环,或通过G80、复位或急停取消本方式时,本信号断开。详情请参阅机床制造
商提供的说明书。
·过载扭矩检测信号
过载扭矩检测信号使用跳转信号。当钻孔方向的轴处于R点和Z点之间,且刀
钻小口径深孔循环(G83)
钻深孔循环重复下列步骤:在检测到过载扭矩信号(使用跳转信号)时,具有过
载扭矩检测功能的轴杆使刀具收回,并在改变主轴转速和切削进给速度后,钻孔
动作重新开始。
通过指定被设定在参数(No.5163)中的M代码,就进入钻小口径深孔循环方式。
在该方式指定G83,即可执行钻小口径深孔循环。钻小口径深孔循环方式可用
个M代码,需要引起注意。
(例)M03 M□□;→等待FIN。
M□□M03 ;→不等待FIN。
·指定G代码
在钻小口径深孔循环方式下,通过指定G83时,即开始执行钻小口径深孔循环。
G83是模态G代码,一旦指定以后,在指定另一个固定循环或指定取消固定循
环的G代码之前保持不变。因此,在连续进行相同的钻孔时,不必对每个程序
- 55 -
·改变切削条件
在单独的G83循环中,针对每个钻深孔动作(前进→切削→后退)改变切削条件。
也可以通过参数OLS、NOL(No. 5160#1、#2)的设定不改变切削条件。
1改变切削进给速度
在执行第2次以后的每次钻孔动作时,改变用F代码编程的切削进给速度。
在参数(No.5166、No.51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中设定上一次切削动作中检测到和没有检测到
具前进或在执行切削动作时,该跳转信号有效(执行后退动作)。详情请参阅机
床制造商提供的说明书。
注释
当检测出前进动作中过载扭矩时,在执行后退动作(微小退刀量Δ+向R
点的移动)后,刀具在下一个前进动作中,移动到上次切削结束时刻的
微小退刀量Δ的后退动作已完成的位置。
B-63944CM-2/02编程5.为简化编程的功能
参数(No. 5170):设定用来输出切削期间的后退动作的累计次数的公共变量号。
参数(No.5171):设定基于切削期间接收到的过载扭矩信号的后退动作累计次数
的公共变量编号。
注释
输出给用户用程序的公共变量的累计次数值,将被进入钻小口径深孔循
环方式后的G83指令清零。
B-63944CM-2/02编程5.为简化编程的功能
·进给速度倍率
针对循环中的切削、后退、前进的每个动作,进给速度倍率有效。
·用户宏程序接口
可以将切削中的后退动作的累计次数和过载扭矩信号所进行的后退动作的累计
次数输出到设定在参数(No.5170、No.5171)中的用户宏程序公共变量(#100~
#149)中。但是,不能在参数(No.5170、No.5171)中设定100~149以外的值。
与后退动作是以插补动作的方式进行的。但是,刀具寿命管理功能在计算刀具寿
命时不考虑前进与后退动作。
5.为简化编程的功能编程B-63944CM-2/02
- 56 -
·指定地址I
以地址I来指定前进与后退速度时,其格式与地址F相同。也即,
G83 I1000 ;(不带小数点的指令)
G83 I1000 . ;(带有小数点的指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